今
年的數學學測試題恐怕要讓許多中等程度的同學失望了!比起 99課綱前兩年的試 題而言,今年顯得難多了,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近十年來最難的題目,憂心忡忡地認 為對數學教學而言並不是件好的結果。本份試題比起往年題目,試題的計算量大,計算能力變得相當重要,題目經生活情境的包裝 後,讀題能力也相對重要,在學校教學或段考中,我們經常把題目的數據簡化,以呼應同學們 日趨薄弱的計算能力,看了今年的試題後,我想今後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應該再多些,怕同 學計算太過複雜的惻隱之心也可稍微收斂起來。另外,去年的遺珠之憾『二次曲線』考了一題 有關雙曲線漸近線性質的題目,同學要得分不算太難,總算,『二次曲線』不再被打入冷宮了。
今年,待在冷宮的是『數與式』。
一、各冊配分情形:
冊別 單 元
題型
配分 合計 單選題 多選
題 選填題 第
一 冊
數與式 0
20
多項式函數 6 5
指數、對數函數 2 7 F 15
第 二 冊
數列與級數 1 5
排列、組合 10 C 10 30
機 率 3 B 10
數據分析 5 5
第 三 冊
三 角 A , J 10
25
直線與圓 4 5
平面向量 9 E 10
第 四 冊
空間向量 H , I 10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D 5 25
矩 陣 G 5
二次曲線 8 5
前 言
數學考科 10 學測試題關鍵解析
4
年
二、試題題型、特色分析:
1. 由統計表可看出,四冊分布的量平均,也沒有跨章節的題目。
(1) 三角函數出了兩題,不過皆是用直角三角形邊角關係即可求得,特色是計算量大,如果 沒有用些計算小技巧,皆需面臨分母是多位小數求近似值的問題,尤其是最後一題J, 題目利用生活化的情境來包裝,一個非常簡單的題目,霎那間焦點變得模糊。
(2) 空間向量考了H與I兩題,錐體展開圖在90學測已考過,應不算太難,二面角的度量
84年曾考過正四面體兩相鄰面夾角是否大於60的多選題,真正需算出二面角餘弦值的 考題,這應該算是第一次了,本題另有一個影響此題答對率的因素就是如果用餘弦定理 解題,由於數據不容易處裡,中等程度學生應該會對此題目感到困擾。對此,筆者提出 空間坐標化來幫助我們解題,數據計算起來相對簡單,提供給各位老師解題參考。
(3) 單利與複利的差別終於在大考中出現了,這有助於老師在教學時多多的談一下這兩種計 息方式,筆者認為,包括信用卡以日計息、地下錢莊每十天一期、房貸的分期付款問題,
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題,學生們都應該有所認識。
2. 針對今年題目,以下幾題是筆者認為比較特殊的題目,提出與各位先進分享:
(1) 單選3:本題嘗試兩個新的定義:串接與並列,這與我們孰悉的物理中的串聯、並聯並 不相同,在考場的緊張氣氛中,同學是否注意到其中的不同是為得分與否的關 鍵。
(2) 單選4:這是一道關於線性規劃求最大值的題目,不過此題考的不是計算,而是觀念,
同學們在學習線性規劃問題時容易忽視平行線法而重視頂點法,其實這是本末 倒置的,要知道平行線法的結論就是頂點法,就像配方法的結論就是公式法一 樣。
(3) 多選8:本題考的是等軸雙曲線,漸近線為通過原點且與x軸夾45的兩直線,選項(3)
對某些同學可能會有困擾,同學會想說,漸近線既然是x-y=0,那當a1000 時,a , b是不是很接近,而使得a , b的距離非常小而相差無幾呢?老師可能要 對這些同學詳加說明了!
(4) 選填B:本題考條件機率,得分容易,老師講解時也可利用樣本空間縮小的觀念切入:
不論甲乙各取出何種球,袋中均只剩二紅二白,這時丙丁戊己四人不論誰,取 得紅球的機率均是=,這樣是不是相對簡單呢?
(5) 選填C:這是一道考古題,與84社會組所考,求x yzu9 之正整數解之個數,
是不是幾乎相同呢?當然,在智慧型復習講義中也有收錄此題,諸位先進可參 考拙著。
(6) 選填D:本題直觀思考,筆者認為考的是空間中三平面相交於一點,再利用距離公式 求
此三點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周長,若能由這個觀念出發,得分應不太難;不過,
有趣的是空間中三平面的相交情形在課程中是屬於◎的部分,出題教授是否有 另外的思考模式就不得而知了。
(7) 選填G:轉移矩陣一向是指考、學測熱門的出題重點,今年再次印證它的重要性,考 了
三階轉移矩陣,相信以後這單元仍會受到出題教授的關愛。
第壹部分:選擇題
(占 50 分)一、單選題
(占20分)說明︰第1題至第4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 ( 填 ) 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5分;答錯、未作答或畫 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每週同一時間點記錄某植物的成長高度,連續五週的數據為 a1= 1 , a2 = 2 , a3 = 6 , a4 =15 , a5=31。
請問此成長高度數列滿足下列選項中哪一個式子?
(1) at+ 1 = 3at -1, t = 1 , 2 , 3 , 4 (2) at=t !, t =1 , 2 , 3 , 4 , 5
(3) at+ 1 =at+t2, t = 1 , 2 , 3 , 4 (4) at=2t-1, t =1 , 2 , 3 , 4 , 5 (5) at+ 1 =tat+1, t = 1 , 2 , 3 , 4
【答 案】 (3)
【概念中心】能將觀察到的數列用遞迴關係式表示。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一章 數列與級數
【試題解析】a2=a1+1=a1+12, a3=a2+4=a2+22, a4=a3+9=a3+32, a5=a4+16=a4+42
∴ at+ 1 =at+t2, t = 1 , 2 , 3 , 4 故選 (3) 。
2. 第1天獲得1元、第2天獲得2元、第3天獲得4元、第4天獲得8元、依此每天所 獲得的錢為前一天的兩倍,如此進行到第30天,試問這30天所獲得的錢,總數最接近 下列哪一個選項?
(1) 10,000 元 (2) 1,000,000元 (3) 100,000,000元
(4) 1,000,000,000 元 (5) 1,000,000,000,000元
【答 案】 (4)
【概念中心】能計算出等比級數和,並利用對數的首數、尾數估計天文數字。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對數函數
【試題解析】這三十天共獲得
1+21+22+23+…+ 229 == 230 -1 ( 元 ) ≈ 230 ( 元 ) ,
試題 詳解與分析
而log 230=30.log 2 ≈ 30×0.301=9.03=9+0.03
=log 109+ log 1.… = log ( 1.…×109 )
∴ 230 ≈ 1.…×109 故選 (4) 。
3. 有兩組供機器運作的配件A、B,其單獨發生故障的機率分別為 0.1 、0.15。只有當 A,B都發生故障時,此機器才無法運作。A、B兩配件若用串接方式,前面故障會 導致後面故障,但若後面故障則不會影響前面的故障情形;若用並列方式,則故障情 形互不影響。若考慮以下三種情形:
( 一) 將B串接於A之後 ( 二) 將A串接於B之後 ( 三) 將A,B獨立並列
在情況 ( 一 ) 、 ( 二 ) 、 ( 三 ) 之下,機器無法運作的機率分別為p1、p2、p3。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p1 >p2>p3 (2) p2 >p1>p3 (3) p3 >p2>p1
(4) p3 >p1>p2 (5) p1 =p2>p3
【答 案】 (2)
【概念中心】能了解題目中新名詞 ( 串接、並列 ) 的定義,並計算出機率。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三章 機率
【試題解析】 ( 一 ) B串接於A之後,可分成二種情形:
若 A故障,則B必故障 無法運作機率為 0.1×1 = 0.1 ; 若 A不故障,則必可運作 無法運作機率為 0
∴ p1=0.1×1+0= 0.1
( 二 ) 同 ( 一 ) 之討論,A串接於B之後,可得p2=0.15×1+0=0.15。 ( 三 ) A,B獨立並列,p3=0.1×0.15= 0.015 。
得p2>p1>p3, 故選 (2) 。
4. 一線性規劃問題的可行解區域為坐標平面上的正八邊形 ABCDEFGH 及其內部,如右圖。已知目標函數ax+by+3
( 其中 a,b為實數 ) 的最大值只發生在 B點。請問當目標 函數改為3-bx-ay時,最大值會發生在下列哪一點?
(1) A (2) B (3) C (4) D (5) E
【答 案】 (1)
【概念中心】能利用平行線法及斜率概念找出目標函數最大值產生的點。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二章 直線與圓
【試題解析】∵ 目標函數ax+by+3在B產生最大值
∴ 往右下移動出現最大值,即a>0,b<0 且m=1 ∴ ax+by+3=k之斜率->1 又目標函數3-bx-ay=-bx-ay+3,
x係數-b>0,y係數-a<0
∴ 往右下移會有最大值
令3-bx-ay=t,m′=-得0<-<1
∴ 在A點產生最大值 故選(1)。
二、多選題
(占30分)說明︰第5題至第10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 ( 填 ) 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 對者,得5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3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1分;答錯多於2個 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5. 小明參加某次路跑10公里組的比賽,下表 小明手錶所記錄之各公里的完成時間、平爲 均心率及步數:
完成時間 平均心率 步數 第一公里 5:00 161 990 第二公里 4:50 162 1000 第三公里 4:50 165 1005 第四公里 4:55 162 995 第五公里 4:40 171 1015 第六公里 4:41 170 1005 第七公里 4:35 173 1050 第八公里 4:35 181 1050 第九公里 4:40 171 1050 第十公里 4:34 188 1100 在這10公里的比賽過程,請依據上述數據,選出正確的選項。
(1) 由每公里的平均心率得知小明最高心率爲 188 (2) 小明此次路跑,每步距離的平均小於 1公尺
(3) 每公里完成時間和每公里平均心率的相關係數 正相關爲 (4) 每公里步數和每公里平均心率的相關係數 正相關爲 (5) 每公里完成時間和每公里步數的相關係數爲負相關
【答 案】(2)(4)(5)
【概念中心】能就觀測所得的數據資料判斷變量間的相關性。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四章 數據分析
【試題解析】由表中可發現:由第一公里到第十公里,其完成時間愈來愈少,而平均心率愈
來愈多,所需步數愈來愈多。
(1) ×:平均心率≠最高心率。
(2) ○:每單位公里除第一、四公里內所需步數 990、995步外,其餘皆大 於1000步
∴ 平均每步距離小於 1公尺
(3) ×:每公里完成時間與平均心率為負相關。
(4) ○:步數與平均心率皆愈來愈多為正相關。
(5) ○:每公里完成時間愈少,則步數愈多為負相關。
故選(2)(4)(5)。
6. 設f (x) 是首項係數為 1的實係數二次多項式。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若 f (2)=0,則x-2可整除f (x) (2) 若 f (2)=0,則f (x) 為整係數多項式 (3) 若 f ( ) =0,則f ( - ) =0 (4) 若 f ( 2i )=0,則f ( - 2i ) =0 (5) 若 f ( 2i )=0,則f (x) 為整係數多項式
【答 案】(1)(4)(5)
【概念中心】能了解因式定理及多項式方程式的無理根成對、虛根成對的出現時機。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二章 多項式函數
【試題解析】 (1) ○:由因式定理得 f (2)=0 x-2是f (x) 之因式。
(2) ×:反例:f (x)= ( x - 2 ) ( x - ) ,則f (2)=0,但f (x) 不為整 係數。
(3) ×:實係數多項式方程式無理根可單獨存在,
例如:f (x)= ( x - 2 ) ( x - ) 。 (4) ○:實係數多項式方程式虛根成對定理。
(5) ○: 2i,-2i皆是f (x)=0之根,
即f (x)= ( x - 2i ) [x- ( - 2i ) ]=x2+4為整係數。
故選(1)(4)(5)。
7. 坐標平面上,在函數圖形y=2x上,標示A、B、C、D四個點,其x坐標分別為
-1、0、1、2。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點 B落在直線 AC 下方
(2) 在直線 AB 、直線 BC 、直線CD 中,以直線CD 的斜率最大 (3) A、B、C、D四個點,以點B最靠近x軸
(4) 直線 y=2x與y=2x的圖形有兩個交點 (5) 點 A與點C對稱於y軸
【答 案】(1)(2)(4)
【概念中心】就指數函數的圖形判斷其凹向性、遞增情形及對稱性。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對數函數
【試題解析】(1) ○:y=2x圖形凹口向上
∴ B在下方
(2) ○:y=2x圖形愈往右邊上升愈快
∴ ,,仰角愈來愈高 即m>m>m
(3) ×:y=2x圖形遞增以A之y坐標最小
∴ A最靠近x軸
(4) ○:y=2x為通過O ( 0 , 0 ) 及C ( 1 , 2 ),D ( 2 , 4 ) 之直線,
作圖知其與y=2x有兩個交點C,D。
(5) ×:A ( -1 , ),C ( 1 , 2 ) 並不對稱於y軸。
故選(1)(2)(4)。
8. 坐標平面上有一雙曲線,其漸近線為x-y=0和x+y=0。關於此雙曲線的性質,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此雙曲線的方程式為-= 1或-=-1,其中 r為非零實數 (2) 此雙曲線的貫軸長等於共軛軸長
(3) 若點 ( a , b ) 為此雙曲線在第一象限上一點,則當 a>1000時,| a-b |<1
(4) 若點 ( a , b ), ( a′ , b′ ) 為此雙曲線在第一象限上兩點且 a<a′,則b<b′
(5) 此雙曲線同時對稱於 x軸與y軸
【答 案】(1)(2)(4)(5)
【概念中心】能由雙曲線的兩漸近線推測出原方程式,並判斷曲線上的點的位置關係及對稱 性質。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四章 二次曲線
【試題解析】(1) ○:由兩漸近線可設雙曲線為 ( x-y ) ( x+y )=k
x2-y2=k,即為-=±1之型式。
(2) ○:由(1)可得貫軸長=共軛軸長=2r。
(3) ×:取a=2000,r=2000,則b=2000滿足-=-1,
得 ( a , b ) 為雙曲線上之點,但 | a-b |>1。
(4) ○:設雙曲線為x2-y2=k,則 a2-b2=a′2-b′2, 當a<a′,則b<b′。
(5) ○:此雙曲線對稱軸為x軸及y軸,圖形同時對稱此二軸。
故選(1)(2)(4)(5)。
9. 如圖,以M為圓心、=8為半徑畫圓,為該
圓的直徑,B、C、D三點皆在圓上,且==
=。若=8 ( cos (θ+90° ) , sin (θ+90° ) )。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1) =8 ( cosθ, sinθ)
(2) =8 ( cos (θ+45° ) , sin (θ+45° ) )
(3) ( 內積 ) .=8 (4) ( 內積 ) .=0
(5) = 8 ( cosθ +cos (θ +90° ) , sinθ + sin (θ +90° ) )
【答 案】 (2)(4)
【概念中心】能由 r ( 向量長度 ) 及θ( 方向角 ) 定義出向量,並求得向量的內積及差。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三章 平面向量
【試題解析】=8 ( cos (θ+90° ) , sin (θ+90° ) ) 表示與 x軸正向夾θ+90° 。 (1) ×:與x軸正向夾 (θ+90° )-135°=θ-45°
∴ =8 ( cos (θ-45° ) , sin (θ-45° ) )
(2) ○:與 x軸正向夾 (θ+90° )-45° =θ+45°
∴ =8 ( cos (θ+45° ) , sin (θ+45° ) ) (3) ×:.=8×8×cos 0°=64。
(4) ○: .= 8×8×cos 90° =0。
(5) ×:=-=8 ( cos (θ+90° )-cosθ, sin (θ+90° )-sinθ)。
故選 (2)(4) 。
10. 某一班共有45人,問卷調查有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人數。從統計資料顯示此班有35人有 手機,而有24人有平板電腦。設:
A為同時有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人數 B為有手機,但沒有平板電腦的人數 C為沒有手機,但有平板電腦的人數 D為沒有手機,也沒有平板電腦的人數 請選出恆成立的不等式選項。
(1) A>B (2) A>C (3) B>C (4) B>D (5) C> D
【答 案】(2)(3)(4)
【概念中心】能求出集合的餘集、交集、補集的個數範圍。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二章 排列、組合
【試題解析】當有平板的人皆有手機時,A最多有24;
當全班每一個人皆有手機或平板時,
A最少有35+24-45=14
∴ 14 ≤ A ≤ 24……
由得35-24 ≤ B ≤ 35-14 11 ≤ B ≤ 21。
由得24-24 ≤ C ≤ 24-14 0 ≤ C ≤ 10 。
當有平板的人皆有手機時,D最多有45-35=10;
當全班每一個人皆有手機或平板時,D最少為0
∴ 0 ≤ D ≤ 10
由以上討論得A>C,B>C,B>D恆正確,
故選(2)(3)(4)。
第貳部分:選填題
(占 50 分)說明︰1.第A至 J題,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 ( 填 ) 題答案區」所標示的列號 ( 11-37 )。
2.每題完全答對給5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A. 如圖,老王在平地點A測得遠方山頂點P的仰角為 13°。老王朝著山的方向前進37公 丈後來到點B,再測得山頂點P的仰角為 15°。則山高約為公丈。
( 四捨五入至個位數, tan 13°0.231 ,tan 15°0.268 )
【答 案】62
【概念中心】能利用銳角三角函數的邊角關係解決三角測量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一章 三角
【試題解析】設= x ( 公丈 ) ,
則=x.tan 15° ≈ 0.268x, 又=x+37 ( 公丈 )
∴ = ( x +37 ).tan 13°
≈ 0.231 ( x +37 )
令0.268x=0.231 ( x+37 ) x==231
∴ 山高= 231×0.268=61.908 ≈ 62 ( 公丈 )
B. 不透明袋中有3白3紅共6個球,球大小形狀相同,僅顏色相異。甲、乙、丙、丁、
戊5人依甲第一、乙第二、……、戊第五的次序,從袋中各取一球,取後不放回。試 問在甲、乙取出不同色球的條件下,戊取得紅球的機率為。(化為最簡分數)
【答 案】
【概念中心】能利用樹狀圖分析題意,並求出條件機率;或是利用條件機率即是將樣本空間
縮小的概念解題亦可。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三章 機率
【試題解析】甲、乙取出不同色的情形下,此時袋中必剩下2白2紅,
戊取得紅球的機率是,作樹狀圖如下:
甲紅 乙白 戊紅 甲白 乙紅 戊紅 所求條件機率p==。
C. 小燦預定在陽台上種植玫瑰、百合、菊花和向日葵等四種盆栽。如果陽台上的空間最 多能種8盆,可以不必擺滿,並且每種花至少一盆,則小燦買盆栽的方法共有種。
【答 案】70
【概念中心】能利用重複組合的觀念解決方程式正整數解的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二冊第二章 排列、組合
【試題解析】設玫瑰、百合、菊花、向日葵各有x,y,z ,u盆,
則x+y+z + u ≤ 8 ,則x,y,z ,u為正整數。
x+y+z +u=4 H =H =C =1。 x+y+z +u=5 H =H =C =4。 x+y+z +u=6 H =H =C =10。
x+y+z +u=7 H =H =C =20。
x+y+z +u=8 H =H =C =35。
共有1+4+10+20+35=70 ( 種 ) 。
D. 平面x-y+z =0與三平面x=2,x-y=-2,x+y=2分別相交所得的三 直線可圍成一個三角形。此三角形之周長化成最簡根式,可表為a+c,其中
a,b,c,d為正整數且b<d,則a=,b=,c=,d=。
【答 案】6,2,2,6
【概念中心】能解空間中三平面的交點坐標,並求出兩點間的距離。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二章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試題解析】
解得 A ( 2 , 4 , 2 ) , 得B ( 2 , 0 , - 2 ) , 得 C ( 0 , 2 , 2 )
∴ == 4,==2, == 2
∴ △ ABC周長++=4+2+2=6+2
得a=6,b=2,c=2,d=6。
E. 坐標平面上,直線L1與L2的方程式分別為x+2y=0與3x-5y=0。為了確定平面上 某一定點P的坐標,從L1上的一點 Q1 偵測得向量= ( - 7 , 9 ) ,再從L2上的點Q2
偵測得向量= ( - 6 , - 8 ) ,則P點的坐標為 ( , ) 。
【答 案】( 9 , 1 )
【概念中心】能知道直線上的動點可用參數式表達,並利用向量的加減法解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三章 平面向量
【試題解析】設L1上點Q1 ( - 2t , t ) ,L2上點 Q2 ( 5k , 3k ) ,
而 =-= ( - 7 , 9 ) - ( - 6 , - 8 ) = ( - 1 , 17 ),
又 =-=( 5k , 3k )- ( - 2t , t ) =( 5k+2t , 3k-t ),
令 ,
×2 +得11k=33 k=3 ∴ Q2 ( 15 , 9 ) 設P ( x , y )
∵ = ( - 6 , - 8 ) =-=( x , y )- ( 15 , 9 )
( x , y )=( 9 , 1 ),
故P坐標為 ( 9 , 1 )。
F. 小華準備向銀行貸款3百萬元當做創業基金,其年利率爲3%,約定三年期滿一次還 清貸款的本利和。銀行貸款一般以複利 ( 每年複利一次 ) 計息還款,但給小華 創業優惠改以單利計息還款。試問在此優惠下,小華在三年期滿還款時可以比一般複 利計息少繳
元。
【答 案】8181
【概念中心】知道單利與複利的公式,並計算三年後本利和的差距。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一冊第三章 指數、對數函數
【試題解析】3000000 ( 1+3% )3-3000000 ( 1+3×3% )
=3000000[ ( 1.03 )3 -1.09]
= 3000000 ( 1.092727 - 1.09 )
=3000000×0.002727
=8181 ( 元 ) 。
G . 某一公司,有A、B、C三個營業據點,開始時各有36位營業員,為了讓營業員了解 各據點業務狀況,所以進行兩次調動。每次調動都是:
將當時A據點營業員中的1/ 6調到B據點、1/ 6調到C據點;
將當時B據點營業員中的1/ 6調到A據點、1/ 3調到C據點;
將當時C據點營業員中的1/ 6調到A據點、1/ 6調到B據點。
則兩次的調動後,C據點有位營業員。
【答 案】44
【概念中心】能就題意寫出三階轉移矩陣,並計算矩陣的乘法。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三章 矩陣
【試題解析】轉移矩陣P= ,X0=,
則X1=PX0= =,
X2=PX1= =,
故兩次調動後C據點有44位營業員。
H . 有一底面為正方形的四角錐,其展開圖如右圖所示,
其中兩側面的三角形邊長為3,4,5,則此角錐的體積 為。 ( 化為最簡根式 )
【答 案】
【概念中心】能將展開圖合併成四角錐,並利用三垂線定理找出高的位置,進而求出四角錐 的體積。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一章 空間向量
【試題解析】右圖展開圖組合成一四面體,
且 O1 , O2 , O3 , O4 重合於四面體之O點,
取中點M
∵ ⊥,⊥,⊥
由三垂線定理之推廣可得⊥平面ABCD
∴ 為四面體 O-ABCD之高
==
∴ 四角錐體積=×42×=
I . 在空間中,一個斜面的「坡度」定義為斜面與水平面夾角θ的 正切值tanθ。若一金字塔 ( 底部為一正方形,四個斜面為等腰 三角形 ) 的每一個斜面的坡度皆為,如圖。則相鄰斜面的夾 角的餘弦函數的絕對值為。 ( 化為最簡分數 )
【答 案】
【概念中心】能利用二面角的定義及餘弦定理計算兩平面的交角;本題也可坐標化之後,利 用空間中兩法向量的內積求夾角。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四冊第一章 空間向量
【試題解析】設中點為M,且頂點P在ABCD之投影為O,
令=2,=5
A B C
=,
===。
由A向作垂線,垂足為E,
連,則∠AEC為相鄰二斜面之夾角
∵ △PAB面積=×10×=××
=10。
在△AEC中,由餘弦定理得 cos ∠AEC =
=
==-,
故所求=| - |=。
〈另解〉
坐標化,以正方形ABCD中心O為坐標原點,
取中點M,為x軸正向,
取中點N,為y軸正向,為z軸正向,
則A ( 5 , -5 , 0 ),B ( 5 , 5 , 0 ),C (-5 , 5 , 0 ),
P ( 0 , 0 , 2 )
=( 5 , -5 , -2 ),=( 5 , 5 , -2 ),
=(-5 , 5 , -2 )
∵×=( 20 , 0 , 50 ) // ( 2 , 0 , 5 )
∴ 取平面PAB的法向量=( 2 , 0 , 5 ) 又×=( 0 , 20 , 50 ) // ( 0 , 2 , 5 )
∴ 取平面PBC的法向量=( 0 , 2 , 5 ) 設 與 的夾角為θ,
則 cosθ ===。
J . 右圖為汽車迴轉示意圖。汽車迴轉時,將方向 盤轉動到極限,以低速讓汽車進行轉向圓周運 動,汽車轉向時所形成的圓周的半徑就是迴轉 半徑,如圖中的即是。已知在低速前進時,
圖中A處的輪胎行進方向與垂直,B處的 輪胎行進方向與垂直。在圖中,已知軸距
為2.85公尺,方向盤轉到極限時,輪子方
向偏了28度,試問此車的迴轉半徑為
公尺。 ( 小數點後第一位以下四捨五 入,sin 28°0.4695,cos 28°0.8829 )
【答 案】 6.1
【概念中心】能利用銳角三角函數的邊角關係解決生活上汽車迴轉半徑的問題。
【命題出處】南一版數學第三冊第一章 三角
【試題解析】∠CBA=90°-28°=62°
∴ =cos 62°
== =
= 6.0702…
≈ 6.1 ( 公尺 )。
一、考題趨勢:
1. 本份試卷比起前幾年學測而言,雖然難度增加,但由於利用學測成績入學的名額比 例持續增加,甚至指考、學測是否合併的傳聞一直都有,因此這仍是一份可滿足各 方期待、可供鑑別程度的試題。今後,以中等程度命題的趨勢仍是不變,老師們仍 需鼓勵同學們努力地研習數學,要認清沒有甚麼題目一定會考,也沒有哪種題目一 定不會考的,紮紮實實的打好基礎、按部就班的努力復習才是王道。
2. 就99課綱以來的試題而言,筆者依然建議同學們的基本觀念應該多加強 ( 本年度的線
性規劃、指數函數圖形、直線參數式均容易得分 ) ,數據解讀能力還要再提升 ( 串接、並列的新定義、路跑數據的解讀,甚至汽車的迴轉問題等等 ) ,尤其作 圖能力更不可忽視 ( 有些題目畫出圖來答案已呼之欲出了 ) 。而對於 99課綱
結
論
新增的單元,包括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獨立事件、數據分析、線性規劃、矩陣等 單元,同學們復習時仍須留意。
3. 以上考題解析及趨勢在本人所編著的「智慧型復習講義」中皆曾提及,並要同學多加留
心注意,「智慧型復習講義」一書每年皆有修訂以更符合現今的考題趨勢,尤其本 書的範例、演練皆留有空格以利於老師上課講解、同學演練,並適時比較觀念差異,
參酌同學的意見刪去較難的題目,讓同學們做起題目來更有信心、更容易進入復習 狀況。期望各位先進可參考並不吝加以選用、指教。
二、結語:
對高三同學而言,今年的數學可能讓身在考場的同學們緊張程度更甚以往!每個人對這
份試題的感受皆不相同,程度好、本想靠數學贏分的同學會有一些期待,但也有些容易 緊張的同學們滿腦子只感受到怎麼計算會這麼複雜,題目這麼長啊!從來,天下間沒有 一份試卷可以滿足每個程度同學的需求;所以,今後同學們仍應秉持著再努力、多計算、
讓觀念更清楚的原則學習數學。
還是那句老話:「堅持到底」的人必將歡喜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