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rhuang.com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rhuang.com"

Copied!
31
0
0

Teks penuh

(1)

Facial pain

(2)

一、概述

1

、定义:

是指一侧面部剧痛或伴痉挛为主要表 现的病证。

(面颊抽掣疼痛)

哗!

好 痛 。

(3)

本病有以下特点:

1 )有阵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 疼痛史。(发作突然,无先兆)

2 )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

电灼样、撕烈样跳痛。

(持续时间仅数秒至 1 ~ 2 分钟 /

次,发作和终止均迅速)

(4)

3 )多发于一侧面部,少见双侧。

4 )好发年龄: 40~60 岁,女性>

男性。

5 )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

说话、刷牙、打呵欠、吹风而诱

发疼痛的发作等。

(5)

6 )多有板机点(触发点),常在上 述诱因刺激下发作。

( 7 )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 续数周至数月,而缓解期长短不

一,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

(6)

( 8 )原发性者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 阳性体征,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发现。

继发性者可发现相应部位的病理改

变。

(7)

2 、西医相关病证

相当于 三叉神经痛

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

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烈的神

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

(8)

第一支:支配泪腺、眼 球、上睑、额部皮肤

第二支:支配鼻粘 膜、下眼睑、鼻外 侧、上唇、上颌牙 齿、牙龈

第三支:支配下 颌牙齿、下唇、

牙龈、面颊外侧

、舌、耳前、颏 口裂以下面部皮

三叉神经头面部皮肤分布

(9)

临床上以第二、三支受累最为常见。

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及舌最明显。

触及这些敏感部位可诱发疼痛发作,

此部位称之为 板机点 。

(10)

二、病因病机

1

、外邪侵袭:

风寒: 寒邪凝滞,闭阻经脉 风热: 热灼津液,阻滞气血

袭于面部经脉,不通则痛

2

、阳明火盛:

胃肠炽热,阳明火邪上冲面部,浸淫筋 脉 筋脉气血阻滞不通

(11)

3

、虚火上炎: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 阴虚阳亢,虚 火上升 上犯面部筋脉 气血阻滞

4

、瘀血内阻:

久病不愈

,

或内生肿物 气滞血瘀

经脉闭阻不通

(12)

外邪侵袭

阳明火盛

虚火上炎

瘀血内阻 面 痛

(13)

三、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特点:

1

、(性质)突发性剧痛。(阵发性、闪电

、刀割、针刺、烧灼样剧痛)

2

、(时间)每次发作数秒或

1

2

分钟

,每天可发作数次。

3

、(诱因)常因洗脸、刷牙、进食、说

(14)

4 、(兼症)病侧面肌抽搐、流泪、流 涕、流涎。

5 、(体征)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皮 肤或有潮红,局部压痛。

6 、(间歇期)无临床症状。

(15)

四、辨证分型

 风寒证:多有吹风受寒史,痛 处 遇 寒则 甚 , 得 热则 减 ,舌 淡 , 苔 薄白,脉浮紧。

 风热证:多在感冒发烧之后,痛

处有灼热感,目赤,苔薄黄,脉

(16)

阳明火盛:伴口臭,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腻,脉数。

虚火上炎:隐隐作痛,颧面潮红,

口干,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

瘀血内阻: 痛处不移,拒按,缠绵难 愈,舌暗,脉弦涩。

(17)

眼支痛 足太阳经

上颌痛 手足阳明经

下颌痛 手太阳经

(18)

五、治疗

1

、针刺法

治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与方义:

攒竹、四白 局部取穴,疏调局部 下关、 地仓 经气,祛风散寒。

合谷 疏调阳明气血止痛。

风池 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19)

外关、解溪

攒竹

阳白 头维 鱼腰 四白

迎香

巨髎

颧髎 下关 颊车

(20)

随证配穴:

风寒型──列缺

风热型──曲池、尺泽 肝胃火盛──内庭

阴虚──三阴交

瘀血内阻——太冲、膈俞

(21)

施术法:泻法,寒证加灸。

1 先取远端,后取局部;

2 远端强 刺激, 局 部 弱 刺激

(22)

其他疗法

1

、耳针

选穴:肝阳、神门、面颊、颌、胃、

肝、肾。

操作:发作期针刺;缓解期宜耳压

2

、磁疗

阿是穴,或处方选穴,用贴磁法或电 磁法。

(23)

3

、刺络拔罐:

同体针,用三棱针点刺后行闪罐法

4

、揿针法:

在扳机点上将揿针刺入,外以胶布

(24)

六、小结

1 )注意起居有常,不要睡卧当 风,以防外邪侵袭。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 动。

3 )缓解期可用冷水擦面,以增

强面部抗风寒的能力。

(25)

4 )注意休息,适当开展体育锻炼。

5 )忌食辛辣、发物,禁绝烟酒。

6 )针灸止痛效好,但不能根治,要

详细询问病史,区分原发性或继发

(26)

7 )本病的预后较好,大多数病人

经中西医药物保守治疗后,疼痛

可以缓解。

(27)

三叉神经痛与面瘫在

针灸治疗上有何异同?

(28)

两 者 均 可 根 据 疼 痛 或 麻 痹 的 不 同 部 位 而 灵 活 选 配 穴 位

两 者 均 采 取 头 面 部 取 穴 和 四 肢 部 的 远 道 取 穴 相 结 合

,其 中 不 少 穴 位 是 相 同 的

,如 合 谷

、颊 车

、阳 白

、太 阳

、四 白

、迎 香

、颧 髎

、巨 髎

、地 仓

、承 浆

、风 池 等

共同点:

(29)

不同点:

在 头 面 部

, 三 叉 神 经 痛 是 以下 关为 主 穴

,而 面 神 经 麻 痹 以翳 风为 主 穴

在四肢部:

三 叉 神 经 痛 以 合 谷 为 主 穴

,配 内 庭

;而 面 神 经 麻 痹 以 合 谷 为 主 穴

,配 外 关

在针刺方面:

治 疗 面 瘫 以 浅 刺

、弱 刺 激 为 主

,四 肢 穴 位 则 单 侧 针

;而 治 疗 三 叉 神 经 痛 多 用 泻 法

、持 续 捻 针 为 主

,四 肢 穴 位 则 双 侧 同 针

,均 用 泻 法

(30)
(31)

 三叉神经痛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牙痛和其他牙源性疾患、鼻旁窦炎

、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部神经痛。并

应注意排除脑部占位性病变。因为针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有研究者以合谷、内关穴为主 治疗 22 例癌肿疼痛患者,其疗效明 显优于世界卫生组织“三级止痛阶梯” 西药治疗组;有人以合谷、内关、 曲池、梁丘、足三里、三阴交等为 主穴,治疗 16 例胃癌痛患者,其镇 痛的长时有效率与西药组相似,但 长时显效率优于西药组;有人取足 三里治疗 69 例癌性腹痛患者 胃癌 、肝癌、结肠癌、淋巴肉瘤等 ,止 痛效果也在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