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一部份: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在進行資料收集時,需考量到研究者的背景及與參與者之間關係的 建立,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除了須投入大量的時間與 關注外,也須具備足夠的技巧,例如深度訪談與觀察的技巧等,因此研究者的特

44

質與能力的準備是非常需要的(林,2013)。另外,訪談指引(interview guide)在質 性研究中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工具,本研究之訪談指引是經過請教專家、透過文獻 查證與之前曾針對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病患對於治療的主觀經驗結果修訂而成 (附錄 2)。

(ㄧ)、研究者背景

由於質性研究相當強調社會事實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互動創造出來的,研 究者本身在整個研究過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研究者個人因素與特質 (包括個人 的性別、年齡、文化背景與種族社會地位與受教育的程度、個人特質及經歷)都 會對研究產生相當的影響,透過對研究者反思其研究進行時的主體性,可以使研 究者更「客觀」地審視自己的「主觀性」,與了解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主體間性

(互為主體性)」(陳,2009) 。

研究者本身為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博士班學生,同時任職於弘光科 技大學護理系講師15年時間,主要教授內外科護理學,專長於癌症照護,參與 血液腫瘤專科照護約有七年的時間,主要為實習指導,期間也不斷參與實務訓練 並參加相關的研習會課程,對於血液腫瘤專科中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的照護具備 豐富的經驗。此外,在博士班質性研究課程以及進階實務實習課程中也有以深入 訪談法進行此類病患主觀經驗探討的質性研究,研究結果於第十五屆東亞護理學 者論壇(EAFONS)研討會進行論文發表,其結果可做為本研究的前趨性研究之參 考。在個人經歷部份,由於研究者所帶領的班級學生中有一位護理系學生因罹患 惡性腫瘤歷經手術、化學治療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最後不幸去世,在陪伴學 生與癌症對抗的治療過程中,研究者深刻體會病患在治療過程中的感受,治療所 帶來的副作用嚴重衝擊著他們的生活品質,讓研究者實際體會到病患為了治癒癌 症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一段歷程雖然感傷卻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經驗,也對研 究者的個人經歷奠定了研究的基礎。

基於上述研究者的專業知識背景、實務以及生命經驗,使得研究者在研究過 程中能與研究對象創造出獨特的經驗及歷程,同時藉由自己的歷練檢視在訪談或

45

分析過程中的盲點,避免詮釋時造成的偏頗。

第二部份:量性研究

研究測量工具共包含三項問卷(附錄1):

(一)、基本屬性資料

基本屬性資料人口學特質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

就業狀況、經濟狀況、疾病屬性資料包括診斷、造血幹細胞移植種類、移植日期、

移植時年齡、移植物抗宿主反應以及疾病復發狀況。

(二)、症狀困擾量表中文修訂版(Symptom Distress Scale-Chinese Modified Form, SDS-CMF)

此量表採用賴(1998)修訂自McCorkle與Yonug(1978)所發展之症狀困擾

量表(Symptom Distress Scale, SDS),原始量表共有13項。賴氏認為其內容不足 以涵蓋各種癌症所帶來的症狀困擾,故將此量表修訂為25項癌症病患經常出現的 症狀困擾,並用於測量80名門診接受化學治療之血液癌症病患。25項症狀包括有 疲倦、失眠、焦躁不安、外觀改變、集中精神、性生活、口乾、咳嗽、疼痛強度、

疼痛的頻率、胸悶、眩暈、畏寒、排便改變、出血、呼吸不順、咳嗽、噁心頻率、

噁心的強度、食慾影響、胃不適感、口腔/食道疼痛、發燒、排尿改變、麻木感。

症狀困擾量表之計分採Likert 1-5分的計分方式,1分表示完全沒有不舒服,5分表 示該症狀非常嚴重困擾病患,總分最低25分,最高125分;分數愈高代表困擾情 形愈嚴重,量表之Cronbach’s α值為.91(賴,1998)。

(三)、中文版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骨髓移植第四版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MT version 4 (FACT-BMT version 4 )

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問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FACT) 乃源自於美國芝加哥聖路易斯醫學中心,由Dr. David Cella (1993)的研究小組 所設計的問卷,後來發展的核心問卷FACT-general (FACT-G)是最常被用來評 估癌症別生活品質的測量工具,已被翻譯成 53 種語言,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 版,其中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骨髓移植第四版包含 27 題 FACT-General

46

(FACT-G),以及23題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ubscale (BMTS)(實際計分 只有十題),共測量五面向生活品質:身體健康構面Physical Well Being; PWB (7 題)、社會/家庭安寧構面Social-Family Well Being; SWB (7題)、情緒安寧構面 Emotional Well Being; EWB (6題)、功能健全構面Functional Well Being; FWB (7 題)及骨髓移植量表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cale; BMTS (23題,實際計分 只有十題)共50題,以五點Likert scale 計分從0到4,0代表”一點也不”; 1代 表”有一點” ; 2代表”有些” ; 3代表”相當” ; 4 代表”非常”。

量表計分方式包括:身體健康構面 PWB (0-28)、社會/家庭安寧構面 SWB

(0-28)、情緒安寧構面 EWB (0-24)、功能健全構面 FWB (0-28)、BMT 量表

(0-40)、治療結果指數FACT-BMT Trial Outcome Index TOI (0-96) 是指身體健 康構面、功能健全構面與BMT量表的總和(PWB score+FWB score+BMTS)、

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 FACT-G score (0-108)是四個構面的總和 (PWB score+

SWB score+EWB score+FWB score)與 FACT-BMT Total score (0-148) (FACT-G score + BMTS),其中身體健康構面全部題目、情緒安寧構面除第二 題之外皆為反向題,BMT subscale中BMT1-4 & 6為反向題。

BMT量表雖然有23 題,然而真正計分項目只有10題,故總量表列入計分 只有37題,總分自0-148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品質越佳。此量表是針對骨髓 移植病患設計用以評估其生活品質情形,並能強調隨時間改變而看出其變化,

答題數必須超過50%,否則視為無效問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oefficients of reliability 0.86-0.89,FACT-BMT subscale 0.54-0.63。此量表亦被廣泛應用在 血液幹細胞移植病患生活品質的測量(Bevans et al, 2006;Schulmeister, Quiett &

Mayer, 2005;Yoo el al, 2006)。

癌症治療功能性評估-骨髓移植繁體中文版第三版由Yu 等人 (1996-1999)翻 譯並測試,由於1997年FACT-G英文版修正為第四版,2002年香港學者Lau等人 將23題骨髓移植次量表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ubscale (BMTS)第四版翻譯 成繁體中文,並施測於骨髓移植病患生活品質的調查,獲得不錯的信效度,效度

47

檢測包含問卷本身inter-scale correlations及同時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將此量 表與SF-36量表結果做相關性比較,皆顯示高度相關(γ>.40),在效標關聯效度部 份,以known-group comparison做區分,將BMT病患中有肺部疾病以及無肺部疾 病者進行比較,結果除了在社會/家庭狀態、功能性狀態及情緒性狀態之外其餘 皆有顯著不同。信度部份,FACT-BMT total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s .92。癌 症治療功能性評估-骨髓移植量表(FACT-BMT)目前被翻譯成15種語言,是一個具 有跨文化及語言的良好發展之量表。

48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