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

第六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係對中年婦女進行12 週彼拉提斯運動介入後,觀察身體組成、身體 活動、基礎代謝率與體能的變化,並記錄於檢測表 (如附錄三),各項檢測分述 如下:(檢測流程如圖3-3)

一、身體組成:本研究之身體組成將探討BMI、體脂肪率與四肢肌肉率,四肢 肌肉率主要分為上肢及下肢肌肉率。採用Physion XP 多頻生物電阻測量儀 研究顯示該機器測量22位健康男性在局部的肌力有高度的相關,與MRI的 測量值相關係數達.77~.93 (Masae, Yoshihisa, Masamitsu, & Tetsuo, 2001)。

Physion XP的測定條件如下:1. 測定周波值為50kHz。2. 測定電流: 500μ aArms。3. 測定範圍: 10~1500Ω。4. 測定精確度:1%±0.5Ω (50~1000Ω)。5.

測定環境: 20~30℃ (標準溫度26℃),30~85%RH (標準溫度60℃)。測量步 驟如下:

(1) 調查受試者目前生理狀態,若有以下行為將不進行測量 :激烈運 動後、飲酒、如浴後、飯後或大量飲水後、起床後30 分以內從與 室溫10度以上的環境進入花15~30分適應、長期站立、下肢浮腫 生病…等的發燒狀況。

(2) 受測者安靜平躺五分鐘,以避免體液變動影響。

(3) 電極片貼在四肢最遠端處,貼有偵測電流的電極片的皮膚用 75%

的酒精擦拭,然後利用電壓測定電極片是否正常。

(4) 量測四肢長度,最後將四肢長度輸入系統。量測要點如下說明:前 臂長為橈骨點至橈骨脛突點之垂直距離、上臂長為肩峰點至橈骨之 垂直距離、小腿長為脛骨點至內踝點之垂直距離,大腿長為大轉子 點至脛骨點之垂直距離 (如圖3-4)。

33

圖3-4、量測四肢長度示意圖

(5) 黏貼電極貼片:同一位實驗者進行貼點的劃記並以酒精清潔,共 12 位置。上肢位置為左右手的第二與第三指骨的遠端及遠端橈尺 骨關節中心與近端橈骨關節處;下肢位置為左右腳的第二與三趾骨 的遠端及踝關節正前方與腓骨頭與髁骨外踝連線中點處 (如圖 3-5)。

圖3-5、電極貼片黏貼位置

(6) 輸入基本資料於Physion XP 後進行測量,測量所需的時間約為 5 分鐘

二、身體活動量:檢測儀器為Lifecorder EX (Suzuken Co. Ltd, Nagoya, Japan)

(簡稱LC)。LC的大小為7.0×4.0×2.5公分 (如圖3-6),屬於單軸加速度計,

可提供了一般計步器所沒有之不同身體活動強度花費時間。檢測時請受試者 將LC配戴於接近人體重心的腰部位置,維持一週,並請受試者於配戴期間 盡量維持平日的日常生活活動,除了洗澡及睡覺外,不可卸下,每日均要記 得配戴,在發放當日即請受試者練習並配戴完成,如有忘記配戴,亦請記錄 日期並於回收時告知。受試者完全不需碰觸任何按鍵,只需配戴即可。一週 後將 LC 回收,以身體活動分析軟體 (Physical Activity Analysis software

34

Version 1.0, Suzuken Co. Ltd, Nagoya, Japan) 來進行解析,並將不完整資料 排除,例如LC發放日及回收日,因所收集到的身體活動量資料並非完整的 一日,故需將該 2 日的資料刪除 (彭雪英,2010)。而有研究指出,以計步 器或加速度計進行日常生活之身體活動量資料評估時,成人需要3~5日,因 此本研究亦擷取連續之 3~5 日數據來進行身體活動資料的分析(Trost, McIver, & Pate, 2005;Tudor-Locke et al., 2005)。身體活動資料的內容包括了 平均每日步數(步)與平均每日中強度以上身體活動

時間。

圖3-6 Lifecorder EX

三、基礎代謝率:採用MedGem Indirect Calorimetry (HealtheTech Inc., Golden, CO) 來測量基本熱量需求,MedGem是一手握式測量儀 (如圖3-7),可以測 量身體休息狀態下的代謝率,此機器經研究驗證可代表病人的休息代謝率 (Nieman, 2003)。該機器測量方法如下:

(一) 受試者測量狀態是至少禁食 3 小時,並沒有運動,無進食咖啡因 飲料。

(二) 量測前需靜坐並休息15分鐘讓身體放鬆在測量,量測時坐在舒適 的椅子或是斜躺姿勢。

(三) 插上電源插頭,將電源線接上MedGem 側面的孔,當連接完成時,

將聽到嗶聲,主機上頂端的燈號將轉為橘黃色,在把口含式集氣 裝在MedGem。

35

(四) 夾上鼻夾,把口含式集氣器放入口中,牙齒放在兩邊內側橫槽上,

以斜躺的姿勢坐著或者斜躺在床上,利用嘴巴正常地呼吸,但需 預防空氣滲漏。

(五) 整個測量過程需花5~10 分鐘,順利測量完成時,機器將發出嗶嗶 聲;在主機的液晶顯示將顯示出基礎代謝率的數值 (仟卡/天)。

圖3-7、MedGem基本熱量需求測量儀

四、體能:項目包括心肺耐力、柔軟度、肌耐力、上/下肢肌力、敏捷性及靜/

動態平衡。各項檢測說明如下:

(一) 心肺耐力

檢測項目:三分鐘登階

檢測工具:碼表、節拍器、高35公分之質地堅實木箱

檢測方法:受試者站立於35公分高木箱站立,依頻率設定為每分鐘 96拍的節奏重覆上下階梯,上下階梯共24次 (4拍上上下下1次),持 續3分鐘 (次序為一腳上台階,另一腳上台階,接著一腳退下台階,另 一腳再下台階)。施測者則需按停碼錶並紀錄實際運動時間。完成 3 分 鐘或中途停止登階運動後,請受試者於坐姿下,測量受試者運動後第1 分鐘到1分30秒、第2分鐘到2分30秒、第3分鐘到3分30秒的恢 復脈搏數,之後將此3個脈搏數帶入公式計算其登階心肺功能指數。

注意事項:測量前的心跳率,如超過每分鐘100次,宜請受試者坐下休 息後再測;用餐後2小時內不宜檢測;避免跳上跳下之動作且不可僅以 足間上下台階;中途若受試者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36

紀錄方式:將測量3次之脈搏次數,計入紀錄單,當以公式計算其心肺 耐力指數。

心肺功能指數=

(二) 柔軟度

檢測項目:坐姿體前彎 檢測工具:三角型量測架

檢測方法:受試者坐於平坦地面或墊子上,兩腿分開,腳底對準基準線,

膝關節伸直,腳尖朝上,然後雙手中指交疊,身體向前伸展,用指尖推 動指標 (不得急速來回抖動),直到不能繼續前伸為主,並在最後位置 至少停留2秒鐘。

紀錄方式:以公分為單位,檢測2次取較佳成績紀錄。

(三) 肌耐力

檢測項目: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檢測工具:軟墊、碼表

檢測方法:受試者平躺軟墊上,雙手胸前交叉,雙手掌輕放肩上,手肘 離開胸部,雙膝彎曲成90度,足底平貼地面,起坐時,雙肘處及雙膝 後,仰臥時則以背部肩胛骨接觸地面才可以下一次動作,反覆操作並計 算次數。

注意事項:雙手抵緊肩窩處、雙手滑脫離開肩窩處、起身時雙肘未接觸 雙膝上方、背部雙肩胛骨未接觸地面,為失敗不計次數。

紀錄方式:以次為單位,計時60秒並記錄其完整記錄。

(四) 上/下肢肌力 1. 上肢肌力

檢測項目:握力測驗

運動持續時間(秒)×100 2×(三次脈搏數總和)

37

檢測工具:握力器

檢測方法:首先調校手握位 (以第二手指第握緊手柄為宜),垂直 站立,手放身旁,手持握力計,指針面向外,在無其他手部動作下,

用盡全力緊握手柄。

紀錄方式:左、右手各做3次,每次之間可休息30秒,各取最佳成 績。

2. 下肢肌力

檢測項目:30秒坐姿起立,在效標效度(Criterion Validition)方面,

30秒連續起坐測試的表現與腳踏蹬的最大反覆測量 (1RM leg

press) 的相關性方面,根據 Rikli 與 Jones (1999) 研究結果顯示其 相關係為.71~.78;再測信度的一致性為.86~.92。

檢測工具:碼表、直背椅或折疊椅 (沒有扶手),高度約43公分 檢測方法:受試者坐在椅子中間被挺直,雙手交叉於胸前,聽到開 始口令後,進行起立坐下動作,於30秒內計數次數。

紀錄方式:以30秒內完成的起立坐下次數為計算分數,如果30秒 時間到時,起身動作超過一半,也算1次。

(五) 敏捷性及靜/動態平衡

1. 檢測項目:8英呎起身繞行,在效標效度方面,目前沒有單一標準 可用,因為此測試被認為是多項生理特徵結合的測量 (力量、速 度、敏捷和平衡)。再測信度一致性 (男r = .96,n = 34;女r = .90,

n = 42) (Rikli & Jones, 1999)。

檢測工具:碼表、測量皮尺、障礙物、直背椅或折疊椅 (坐位高度 約43公分)

38

檢測方法:雙腳著地坐於椅子上 (一腳略前於另一腳),聽到開始 口令,馬上起身 (雙手可壓大腿或椅子來幫助起身),用最快的速 度繞過障礙物,然後再回到椅子上坐下。

注意事項:椅子需靠牆或安全的依靠物,行進間不可用跑步形式。

紀錄方式:檢測2次取較佳成績紀錄,測驗結果紀錄至小數點第一 位。

2. 檢測項目:閉眼單腳站立 檢測工具:碼表

檢測方法:受試者雙手叉腰,閉眼單腳站立於平坦地面,離地腳輕 靠於支撐腳的腳踝內側,穩定後才開始計時。

注意事項:如果受試者的雙手離開腰際、離地腳離開踝關節內側或 是身體大幅度晃動,則結束計時。

紀錄方式:以秒為單位,計時至小數點第一位。

3. 檢測項目:功能性伸展,本研究中所探討的平衡測試無論同施測者 或不同施測者,再測信度都很高 (ICC:0.92~0.98) (Duncan, Weiner, Chandler & Studenski, 1990; Daubney & Culham, 1999)。

檢測工具:布尺

檢測方法:將布尺橫貼於牆上 (最好是貼在可移動的地方,例如窗 戶等),請受測者將手向前伸直平舉90度,記錄中指指尖在布尺的 刻度。當測量人員說『開始』的時候,請受測者腳不移動 ,在不 失去平衡下平行牆面盡量彎腰向前伸展 (以不跌倒為原則),測量 受測者最遠可以伸展的距離。

紀錄方式:量取前伸最遠距離 (記錄最遠距離長度)。共測量2次,

以平均值為評估依據。

39

圖3-3 檢測流程圖 測量安靜心跳率、血壓

坐姿體前彎 測量身高、發加速度計

報到填表

以Physion XP測身體組成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三分鐘登階

握力測驗

30秒坐姿起立

8英呎起身繞行

功能性伸展 單腳站立

40

第七節 運動課程設計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