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自然妊娠與生殖科技妊娠婦女在母胎依附程度之比較

第五章 討論

第四節 自然妊娠與生殖科技妊娠婦女在母胎依附程度之比較

(Nichols, Roux, & Harris, 2007)。

(二)胎兒性別符合期待:在現況生育孩子數少的情形下,多數人傳統觀念希望第一 胎就是自己期待的性別會覺得更圓滿或者傳宗接代的壓力就減輕了,所以當胎兒性別是 自己想要的就會有好的母胎依附(黃,1999)的結果是一致的。但比較許(1996)、Kemp(1986)

及 LoBiondo-Wood(1986)之相關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原因為現今社會也強調男孩女孩

一樣好,所以在觀念上也逐漸改變,對胎兒性別不太會在意只要健康平安,對所有的新 生命都是喜愛的。

二、自然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及影響因素

自然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平均為158.80分,在次量表部分:「胎兒互動」

平均47.37分,「貢獻自己」平均44.75分,「認同胎兒」平均35.17分,「幻想」平均

31.52 分,所有的分數皆比第二孕期略高,程度總分及次量表「貢獻自己」、「幻想」

皆達到顯著水準。表示隨著孕婦孕期及懷孕的週數漸漸的增加,與胎兒的互動愈來愈頻 繁,關係也愈來愈好(Grace,1989)。

在次量表「胎兒互動」及「貢獻自己」與第二孕期相同,分數有略增,到了第三孕 期胎兒逐漸長大,活動更明顯,因此互動也隨之增加。而且孕婦在懷孕末期為了胎兒忍 受身體的體重增加、行動不便、頻尿、影響睡眠等情形也略為增加(Rubin,1984)。隨著 孕期增加孕婦常常會想像自己照顧寶寶餵奶、換尿布的情景,有時會想像胎兒未來的長 相,甚至開始幫寶寶取名字,這些屬於「幻想」的母胎依附情形(許,1996)與本研究結 果一致。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相關因素對自然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皆沒有明顯的 影響因素。

三、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二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及影響因素

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二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平均為153.06分,在次量表部分:「胎兒 互動」平均44.32分,「貢獻自己」平均45.32分,「認同胎兒」平均32.55分,「幻想」

平均30.87分,所有分數皆高於平均以上的水準,表示所有樣本母胎依附的情形良好。

於次量表方面,在「貢獻自己」方面有差異存在,且高於自然妊娠組,表示不孕後懷孕 婦女經歷了許多辛苦治療的歷程好不容易懷孕所以懷孕期間非常的保護胎兒,特別關心 胎兒的健康與安全(Becket,1982)。與李從業(1994)的研究中,使用母親-胎兒親子聯結

測量表,其細分為五項次量表(將自己和胎兒有所區別、和胎兒互動、胎兒特性的屬性、

貢獻自己、母性角色的承擔) ,結果顯示不孕後懷孕組是以「貢獻自己」得分為最高,

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所以臨床照護此類個案應該要主動提供產科的專業知識及諮詢機 會,澄清有關懷孕正常與不正常的情況說明。

下面為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二孕期母胎依附程度的影響因素

(一)年齡:由研究樣本得知本研究樣本平均年齡較高,而母胎依附情形良好,與有些 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愈長,越不容易幻想胎兒(黃慧琪,1999)或認為年齡與母胎依附無關 連(陳貞蓉,2000;蔣亞萍,1998)皆與本結果都是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為本研究樣本平 均年齡較大,對不孕治療過程艱辛而得來不易的孩子都常珍惜,也對胎兒相關知識非常 關注,都有較高的母胎依附。

(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研究者於臨床發現不孕後懷孕婦女很注意自己身體症狀及 胎兒情形,於產前檢查時會主動詢問或索取護理指導單張以及是否有產前教育課程,與 黃(1999)之研究顯示孕期母胎依附與參加產前教育課程呈顯著正相關的結果是相同的。

也與許(1996)和Davis(1987)及Koniak-Griffin(1991)的研究一致。甚至有研究發現參加產 前教育課程對產後母胎依附有明顯的增加(Bellient, et al., 2007)。表示孕婦參加產前教育 課程有助於其關注胎兒的情形,醫護人員應主動關心並提供孕婦及胎兒相關資訊,幫助 孕婦與胎兒有更好的孕期母胎依附。

(三)生殖科技治療次數:結果顯示接受生殖科技治療2次以上的顯著高於 1次的婦

女,因為生殖科技治療的過程對身體、心理都是很大的壓力,當成功懷孕時,對腹中的 胎兒更是關注,會主動尋求相關知識。

(四)植入胚胎數:結果顯示植入胚胎數 3 個以上顯著高於 1-2 個的婦女,在臨床上

生殖科技治療為提高受孕成功機率會植入多個胚胎,多胞胎的機率亦相對增加,對身體 症狀的感覺易也比較警覺,會主動詢問相關問題。

(五)接受減胎手術的統計量:本研究樣本只有一位實行減胎手術,可能無法代表無 接受減胎手術顯著高於有接受的婦女之結果,不過在生殖科技妊娠孕婦所有母胎依附的 得分都較自然妊娠組高。

比較過去母胎依附研究,在「生殖科技治療次數」、「植入胚胎數」、「接受減胎

手術的統計量」與母胎依附之關係方面,由於多數研究未針對這些變相做探討(李從業,

1994;許貂琳、陳彰惠,2001;陳彥仲,2004;陳秀蘭,2000;黃慧琪,1999;Ustunsoz,

Guvence, Akyuz, & Oflaz, 2010),故無法得知生殖科技治療次數、植入胚胎數、接受減 胎手術的統計量與孕期母胎依附之關係。

四、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及影響因素

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平均為167.47分,在次量表部分:「胎兒 互動」平均49.70分,「貢獻自己」平均48.11分,「認同胎兒」平均35.55分,「幻想」

平均34.11分,所有分數包括次量表皆高於平均以上的程度,表示生殖科技組第三孕期

婦女的母胎依附情形良好。而且同樣的在「整體母胎依附程度」、「貢獻自己」、「幻 想」三項皆與自然妊娠組婦女第三孕期有明顯的差異情形。

生殖科技妊娠婦女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的影響因素是:「胎兒性別符合期待」,

表示若胎兒性別符合心中的期待,與胎兒的互動與情感的交流會更親密,當胎兒的性別 不被家中其他人所認同與歡迎時,會出現孕期母胎依附下降的情形(Leifer,1977)。與黃

(1999) 符合預期胎兒性別者,其孕期母胎依附得分較高的結果是一致的。但也有研究顯

示,胎兒性別是否為孕婦預期的胎兒性別並不會影響孕期母胎依附(許,1996;陳,2000)

與Grace(1989)和Kemp(1986)研究結果,均認為胎兒是否為預期性別,並不會影響孕期

的母胎依附。所以醫護人員在臨床上可提早透過會談了解孕婦及家人對胎兒性別的期 待,給與關心與支持以增加孕期母胎依附的建立。

五、自然妊娠與生殖科技妊娠婦女在第二及第三孕期母胎依附程度之變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然妊娠組與生殖科技妊娠組婦女在母胎依附的感受程度並無顯 著差異存在,都是有良好的母胎依附。

不過從整體母胎依附得分情形,隨著第二孕期到第三孕期母胎依附得分增加,自然

妊娠組從149.8分增加到158.8分,科技生殖妊娠組從153.1分增加到167.5分,顯示隨

著懷孕週數愈大,母胎依附有愈來愈強的趨勢,與Muller (1993)、李(1994) 研究的結果 是一致的。比較其他母胎依附研究,在Grace以Craney的親子量表做的縱向研究中母胎 依附與三個孕期是一起進展的,不論經產婦與初產婦,到了第三孕期皆呈現最高的親子 連結(Grace,1989)與本結果是相同的。由此可知孕期母胎依附的強度會隨著懷孕週數增 加而增強,但在臨床上醫護人員應該要注意母胎依附不好的高危險群,例如高危險妊娠 孕婦,因為不良的母胎依附關係更會導致日後母親與家人間互動平衡退化、孩童虐待或

疏忽等後果(Ladewig, London, & Olbs, 1998),或是低收入戶家庭的孕婦會擔心胎兒出 生後照顧上的花費及家中經濟因素的壓力,而產生憂鬱情緒,進而影響母胎依附的建立 (Alhusen, Gross, Hayat, Woods, & Sharps, 2012),所以在臨床上隨著孕期週數的增加孕婦 母胎依附的表現也應愈強,可做為良好的臨床佐證,所以身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應主 動發現高危險群的孕婦,給予關心及適時的支持與協助。

第五節 自然妊娠與生殖科技妊娠婦女在孕期憂鬱、社會支持及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