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研究工具由三種量表組成,其中中文版職業壓力指標量表第二版 (OSI-2)中的壓 力源量表及職業倦怠量表中文版(MBI)為國內外廣為應用之標準化工具,其信效度均已 獲肯定(陸洛等人,2005;Lu et al., 1999; Maslach, & Jackson, 1986; Maslach et al., 2009)。

研究工具之效度

由於本研究採用工作壓力量表第二版(OSI-2)之中的壓力源量表測量自變項,並且 以自行發展之社會網絡調查表測量溝通頻率,因此除了職業倦怠量表中文版(MBI) (Maslach, & Jackson, 1986; Maslach et al., 2009),為求研究結果之精確性,本研究除了以 量表施測後以分層因素分析重新檢視壓力源量表之效度,並以專家效度檢視社會網絡調 查表之適切性。

一、建構效度

當量表發展過程中涵蓋多個抽象構面(construct),可以採用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作為效度指標(李中一,2004)。為求精確性本研究以量表施測後,以因素分 析重新檢視量壓力源量表之構面。

工作壓力量表第二版(OSI-2)壓力源量表

壓力源量表由40題項組成,依據構念劃分成八個分量表。鑑於各分量表建立 之構念根據理論基礎發展而成,各構念萃取之因素較多,為了避免以整個量表進行 分析時,形成單一題項同時符合其他因素,或依因素分析刪減題目後重新再量測 時,保留題項之因素負荷量改變或歸類於其他因素層,亦或因為萃取的因素過多而

刪除太多題目,故本研究採分層面個別進行因素分析,以層面題項數因素分析結 果,再決定各層面所要保留的題項數 (吳明隆,2009)。

本研究原始資料以SPSS 18.0 for Windows統計軟體採主成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進行因素分析以解釋資料的總變異量,轉軸的方式則以最 大變異法(Varimax)將因素矩陣的結構簡單化。因素萃取的方式依據各分量表的理論 結構進行各因素題數的設定,雖然壓力源量表可劃分為八個分量表,但是以分層因 素分析的方式進行分析,乃一個量表分析一次共進行八次的分層分析,故每次分層 分析設定萃取特徵值大於1的因素層。

取樣適切性量數(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KMO)乃依

據Kaiser (1974)的觀點,據以判斷題項是否適合進行因素分析。KMO值介小於.50

時,則不適合進行因素分析。Tabachnick與Fidell(2007)提出因素負荷量選取準則,

認為個別共同因素解釋題項變數程度,當樣本數大於200時,因素負荷量選取應大 於.400。由於本研究樣本為248人,且以單一構念進行分層分析,設定萃取之特徵 值大於1的條件下,以各分層分析之成分矩陣元件大於1,且因素負荷量.400作為 刪題的依據。除了工作瑣事分層分析結果之外,各層取樣適切性量數(KMO)結果呈 現適合進行因素分析,Bartlett 球形檢定亦皆達顯著水準,各面向分別呈現如表五。

分層分析的結果中工作瑣事分量表之結果顯示,成份矩陣分為兩個因素,且第 七題及第九題分別在兩個因素負荷量的值皆高於.400,經刪題重新進行工作瑣事分 量表之分層分析後,發現KMO值為由原本的.562降為.500不適合進行分析之臨界 值,鑑於此考量不進行刪除工作瑣事分量表的第7題及第9題。

31

表二 壓力源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因素層面與題項KMOBartlett 球形檢定特徵值因素負荷量解釋變異量 因素一因素一因素一因素一::::工作負工作負工作負工作負荷荷荷荷.803651.1623.47857.970 2.必須將工作帶回家.698 6.在家仍掛念工作.740 12. 必須長時間的工作.827 13. 工作任務和上級的要求有衝突.721 17. 工作影響到我與家人的關係.793 25. 工作對我的私生活及社交生活的影響.781 因素二因素二因素二因素二::::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人際關係.8991154.6094.84660.570 4.上司的領導與支持不當.755 5.缺乏諮詢和溝通.813 8.訓練/管理發展的不足或不適當.600 14.暗地裡的差別待遇及偏愛.843 15.感覺孤立.823 16.缺乏來自上司的鼓勵.849 18.不受重視.814 20.他人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沒有適當的回饋.696 因素三因素三因素三因素三::::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家庭平衡.858804.4543.83963.978 11.配偶/男女朋友對我的工作及生涯規劃之態度.816 24.缺乏工作外的情緒支持.813

32

表二(續) 壓力源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因素層面與題項KMOBartlett 球形檢定特徵值因素負荷量解釋變異量 28.工作之外缺乏實質上之支持.689 30.配偶/男女朋友亦追求生涯發展.765 38.家庭生活中缺乏穩定或安全感.839 39.犧牲家庭生活去追求事業.864 因素四因素四因素四因素四::::管理角色管理角色管理角色管理角色.750361.2602.59864.943 1.管理或督導他人.740 21.經常出差且必須外宿.811 22.被當作是管理者.850 32.必須扮演黑臉(例如解雇別人) .818 因素五:個人責任.804355.7522.64065.991 19.必須冒風險(包括工作上的危險以及決策上的風險) .845 31.應付曖昧不明或微妙的情境.746 35.做重要的決策.814 36.因你的錯誤所造成的後果.841 因素六因素六因素六因素六::::工作瑣事工作瑣事工作瑣事工作瑣事.562104.5451.48069.871 7.趕上新的技術、觀念或新的挑戰.498 9.出席會議.634 10.在工作中,缺乏別人的支持.775 27.常常被要求做本分以外的事情.688

33

表二(續) 壓力源量表之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因素層面與題項KMOBartlett 球形檢定特徵值因素負荷量解釋變異量 因素七因素七因素七因素七::::上司賞識上司賞識上司賞識上司賞識.797432.4442.79269.803 3.晉升機會不足--大材小用.809 23.不明確的升遷前景.854 33.缺乏任何潛在的生涯發展.843 37.個人發展的機會.834 因素八因素八因素八因素八::::組織氣氛組織氣氛組織氣氛組織氣氛.774263.4552.41460.357 26.被要求改變工作方式.804 29.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823 34.單位內的士氣與組織氣氛.763 40.醫院的組織結構.714

二、專家效度

本研究之社會網絡調查表之效度分析採專家效度的方式建立,茲將效度分析過 程與結果分述如下:

於社會網絡調查表初稿完成後,協請五位專家針對問卷初稿中的試題給予專業 上的意見與建議,作為問卷內容試題適切性的參考依據(如表三)。

表三

參與專家效度檢核之專家、學者名單

姓名 任職

楊翠芬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 神經復健科主任 臺北市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鄭玲宜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 臨床心理師 臺北市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鍾玉梅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 語言治療師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所兼任講師 傅中珮 輔仁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兼任講師

彭鈺翔 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音樂治療師

於民國99年10月中旬將社會網絡調查表親自發至上述各專家、學者,並於 11月底完成調查。針對專家學者們所給予的檢核意見,研究者隨即採用量化的方式 予以紀錄及分析(如表四),並據以將社會網絡調查表初稿進行修正。

社會網絡調查表經修訂後,針對問題一:請問您臨床工作中所接觸到的發展遲 緩兒童個案平均一個月之人數,修改為:請問您臨床工作中接觸到被正式診斷為智

症、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PDD-NOS)之個案數,平均一個月之人數;原問題二及 問題三增列五類專業人員之選項:早療行政人員、藝術治療師、舞蹈治療師和遊戲 治療師。問題三將溝通頻率由六種溝通頻率選擇改為五種選擇。

表四

專家效度檢核分析結果摘要表

檢核

檢核 檢核 檢核 題項 題項 題項 題項

增列 增列 增列 增列 題項 題項 題項 題項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題項 題項 題項 題項

增列 增列增列 增列 選項 選項選項 選項

刪除 刪除 刪除 刪除 選項 選項 選項 選項

修正後 修正後 修正後 修正後 增列題項 增列題項 增列題項 增列題項

修正後專業 修正後專業 修正後專業 修正後專業 類型選項 類型選項 類型選項 類型選項

修正後非正式 修正後非正式修正後非正式 修正後非正式 溝通頻率選項 溝通頻率選項溝通頻率選項 溝通頻率選項 一

一 一

一 1 1 0 0 0 0 0 二

二 二

二 0 0 5 0 0 5 0 三

三 三

三 0 0 5 1 0 5 4

研究工具之信度

信度測量之目的乃評量工具測量之結果是否具一致性(consistency)或穩定性 (stability)。本研究再次以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internal-consistency reliability coefficient),評估壓力源量表與職業倦怠量表中文版之總量表,以及各分量表之

Cronbach α係數。壓力源量表中的Cronbach α值為.967,職業倦怠量表中文版

Cronbach α值為.757;各總量表或各分量表之結果,壓力源量表與陸洛等人(2005)、

Lu et al. (1999)和De Renault Moraes, Swan, and Cooper (1993)測量之結果相近,職業 倦怠量表中文版亦與相關研究之信度測量結果相近(Dyrbye et al., 2010; Maslach &

Jackson, 1986),如表五。

表五

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研究之問卷逐一回收,同時經篩選填答不全之問卷後,根據其醫療院所及回收順序 予以編碼,採用SPSS 18.0 for Windows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問卷資料的建檔與分析的 工作。依據研究假說,本研究採用之統計方法如下:

量表 題項 Cronbachα係數 總量表Cronbachα係數

壓力源量表 40 .967

工作負荷 6 .853 人際關係 8 .906 工作家庭平衡 6 .886 管理角色 4 .812 個人責任 4 .828 工作瑣事 4 .553 上司賞識 4 .855 組織氣氛 4 .778

職業倦怠量表中文版 22 .757 情緒耗竭 9 .781

去人格化 5 .775 個人成就 8 .830

描述性統計分析

參與本研究問卷填答者之樣特性,透過人數、平均值、百分比、最大值、最小 值等方式呈現樣本組成狀況,以及在各量表中填答的情形。

推論性統計分析

階層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

將人口學變項作為控制變項,並將其中的類別變項轉化為虛擬變項(dummy

variable),分析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關係。階層迴歸分析依據每個依變項,分別分

成三個階層進行,第一層為控制變項,第二層為調節變項與自變項,第三層為 交互作用變項,透過不同階段之迴歸模式,檢視整體解釋力和各個自變項解釋 力的變化。唯進行複迴歸分析須檢視以下假設:

常態性

常態性(normality)之假設為迴歸模式所得之本預測值與樣本實際值的殘差 值所形成的分配為常態分配,迴歸檢定中可透過迴歸標準化殘差的直方圖,以 及標準化殘差之常態機率分佈圖(P-P plot)檢驗效標變項是否為常態。當標準化 殘差的直方圖曲線愈接近常態分佈曲線圖,則樣本觀察值愈接近常態分配;標 準化殘差分佈圖則視樣本殘差值,其累積機率分佈是否符合45度之累積機率分 佈線,若剛好符合45度斜角則表示符合常態性之假設。

線性關係

當資料呈現的型態是以任何形式的直線關係(linear relationship),不應為曲 線關係或其他非正式線性關係。透過標準化殘差圖檢視,若殘差值隨機分佈在0 附近,即能視此模型為線性模式(吳明隆、涂金堂,2007)。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