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婦女接受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前後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縱 貫性研究
Myomectomy for Uterine Fibroids Women:Short-time Change in Symptoms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劉曉雲 Hsiao-Yun Liu
指導教授:盧玉嬴 博士 Advisor:Yu-Ying Lu, Ph.D.
中華民國 106 年 07 月
JUL, 2017
致 謝
轉眼研究所學生生涯即將結束,非全職學生的我,終於完成碩士論文,順 利畢業,這段學習過程,我非常幸運遇到盧玉嬴教授,感恩玉嬴教授在我覺得 無法完成學業要放棄時,是您不放棄且積極的鼓勵我,總是細心並不厭其煩的 指導我,讓我可以順利完成學業,這一路走來是您讓我在學術方面進步很多,
真的非常感恩您。
進入研究所到畢業這段時間我要感恩的人很多,林口長庚醫院的敏玉、秀 蘭、王琦督導、護理長姊妹們(淑慧、姮鳳、孟真、淑芬、儷燕及淑貞)及單 位同仁們(手術室、病房),不斷地給我鼓勵及全力支持,讓我在工作之餘可以 順利的完成我個人的生涯規劃。婦女組的同學們(碧枝姐、淑文姐、沛語、俊 宏及翠玲),在這段學習過程有你們真好,過程中不斷地關心我的進度,尤其是 沛語,在忙碌之中還參與我的口頭報告,感恩你們不斷地給我加油打氣。感恩 美連老師引領我進入佛教如來宗,成為 妙禪師父的弟子,感恩 妙禪師父!是您 讓我可以心安心定並開啟我的智慧,圓滿我的學業!
最後要感恩我的摯愛薛克岩先生及我的妹妹-劉曉娟女士、劉曉如女士,一 直是我最大的後盾,當我心情不好時,總是會包容我的脾氣,並幫我照顧爸媽、
公婆及兩個孩子,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做我的事情,完成我的學業。僅將這份成 果及榮耀獻給我摯愛的家人、協助我的主管們、同事們及朋友們。
曉雲謹誌 2017.07
摘 要
背景:子宮肌瘤婦女因月經不規則、不正常出血、腹痛等症狀困擾,影響
其體力、活動、工作及家庭,選擇手術治療,但仍擔心術後症狀是否可獲得緩 解及對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
目的:探討婦女接受子宮肌瘤切除術前及術後的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重
要相關影響因子,並探討子宮肌瘤婦女的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長期性變化,以 及時間因子對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影響。
方法:採縱貫性研究設計,於北部地區某醫學中心,以立意取樣方式,收
集60位預行子宮肌瘤切除術之婦女,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工具包含:
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問卷、症狀困擾量表、健康生活品質量表等,收集研究 對象於術前、術後一週、一個月、及三個月等問卷資料。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
19.0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建檔和統計分析。
結果:子宮肌瘤婦女於術前症狀困擾最嚴重,健康生活品質最差,術後隨
著時間演進,症狀困擾程度顯著降低,生活品質顯著提升,達統計顯著差異。
手術前症狀其症狀困擾嚴重程度前 3 名依序為「出血」、「知覺苦惱」、「疼痛」, 術前生活品質最差的層面為:「關注」、「自我感受」、「活動」;手術後一週症狀 其症狀困擾嚴重程度前 3 名依序為「睡眠狀況」、「知覺苦惱」、「疼痛」,術後生 活品質最差的層面為:「性功能」、「活動」、「控制」;手術後一個月症狀其症狀 困擾嚴重程度前 3 名依序為「睡眠狀況」、「出血」、「疼痛」,術後生活品質最差 的層面為:「性功能」、「關注」、「情緒」、「控制」;手術後三個月症狀其症狀困 擾嚴重程度前 3 名依序為「出血」、「睡眠狀況」、「疼痛」,術後生活品質最差的 層面為:「性功能」、「關注」、「情緒」。教育程度於大學以上、未停經者其症狀 困擾比專科以下、已停經者較低;無職業、症狀困擾嚴重者其生活品質較差,
症狀困擾程度嚴重為子宮肌瘤婦女之生活品質最重要之預測因子。
結論/臨床運用:臨床醫護人員應針對子宮肌瘤婦女於術前至術後不同之症
狀困擾,提供個別性之照護措施,協助個案有效處理症狀困擾,對於情緒困擾 之個案必要時可藉由心理諮商師協助婦女減輕壓力,進而減少對生活品質之衝 擊。
關鍵字:子宮肌瘤切除術、症狀困擾、生活品質、縱貫性研究
Abstract
Background: Women with uterine fibroids have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bnormal bleeding, abdominal pain and other symptoms affecting their physical activity, activities, work and family. Thus, they choose surgical treatment, but still worry about postoperativ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before and after resec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to explore the symptoms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the short-term changes of quality of life, as well as the tim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ymptoms and the impact of life quality.
Methods: A total of 60 women who had undergone uterine myomectomy were collected from a medical center in the northern regio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he tools included basic demography and disease.
Questionnaire, symptomatic disorder scale, healthy life quality scale, etc.,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ubjects in the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week, month, and three months. The data were compiled and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9.0 for windows.
Results: The most serious symptoms of uterine fibroids were the morst in the preoperative symptoms, the worst quality of life was improved, and the degree of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time, while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hree most common pre-operative symptoms that affected quality of life preoperatively in order of severity were "bleeding", "perception of distress", and
"pain". The three factors that affected quality of life preoperatively were "attention",
"perception of self", and "activity". One week after surgery, the top three symptoms that affected the of patients were "sleep condition", "perceptual distress", and "pain";
while the worst factors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ere "sexual function", "activity", and "control". The top three symptoms were "sleep", "bleeding", and "pain", and the worst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were: "sexual function", "attention",
"mood", "control" at one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ree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top three symptoms were "bleeding", "sleep", and "pain", while the worst factors that affected quality of life were: "sexual function "," attention ", and " emotion ". Those with a university education were less affected by the symptoms, while those with a lower education level were more affected by the symptoms. The without employment were more severely affected by symptoms and had poorer quality of life. The most important prediotive factor of this study was the level of severity of the symptoms of uterine fibroids that affect their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clinical: Clinical care staff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n order to provide individual care measures to help the case effectively to deal with symptoms. For those with emotional distress clinical care staff may consider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s to help women to reduce stress and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myomectomy, symptom distres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longitudinal study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圖次 ‥‥‥‥‥‥‥‥‥‥‥‥‥‥‥‥‥‥‥‥‥‥‥‥‥‥‥‥‥‥‥iv 表次 ‥‥‥‥‥‥‥‥‥‥‥‥‥‥‥‥‥‥‥‥‥‥‥‥‥‥‥‥‥‥‥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名詞界定‥‥‥‥‥‥‥‥‥‥‥‥‥‥‥‥‥‥‥‥‥‥‥‥4 第二章 文獻查證‥‥‥‥‥‥‥‥‥‥‥‥‥‥‥‥‥‥‥‥‥‥‥‥6 第一節 子宮肌瘤疾病簡介與治療‥‥‥‥‥‥‥‥‥‥‥‥‥‥‥‥‥6
第二節 子宮肌瘤症狀困擾‥‥‥‥‥‥‥‥‥‥‥‥‥‥‥‥‥‥‥‥7
第三節 子宮肌瘤生活質 ‥‥‥‥‥‥‥‥‥‥‥‥‥‥‥‥‥‥‥‥10
第四節 基本屬性、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4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1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5 第五節 研究步驟 ‥‥‥‥‥‥‥‥‥‥‥‥‥‥‥‥‥‥‥‥‥‥‥2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1 第七節 研究人權保護 ‥‥‥‥‥‥‥‥‥‥‥‥‥‥‥‥‥‥‥‥‥2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 ‥‥‥‥‥‥‥‥‥‥‥‥23 第二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症狀困擾之相關因素 ‥27 第三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
因素 ‥‥‥‥‥‥‥‥‥‥‥‥‥‥‥‥‥‥‥‥‥‥‥‥‥32
第四節 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至三個月期間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
變化情形 ‥‥‥‥‥‥‥‥‥‥‥‥‥‥‥‥‥‥‥‥‥‥‥37
第五章 討論 ‥‥‥‥‥‥‥‥‥‥‥‥‥‥‥‥‥‥‥‥‥‥‥‥‥50
第一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之分佈情形 ‥‥‥‥‥‥50 第二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症狀困擾之相關 ‥‥‥51 第三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 因素 ‥‥‥‥‥‥‥‥‥‥‥‥‥‥‥‥‥‥‥‥‥‥‥‥‥52 第四節 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至手術後三個月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
質之變化‥‥‥‥‥‥‥‥‥‥‥‥‥‥‥‥‥‥‥‥‥‥‥‥5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結論 ‥‥‥‥‥‥‥‥‥‥‥‥‥‥‥‥‥‥‥‥‥‥‥‥‥56 第二節 護理的應用 ‥‥‥‥‥‥‥‥‥‥‥‥‥‥‥‥‥‥‥‥‥‥58 第三節 限制與建議 ‥‥‥‥‥‥‥‥‥‥‥‥‥‥‥‥‥‥‥‥‥‥6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61 英文部分 ‥‥‥‥‥‥‥‥‥‥‥‥‥‥‥‥‥‥‥‥‥‥‥‥‥‥‥64 附錄
附錄一 基本人口學‥‥‥‥‥‥‥‥‥‥‥‥‥‥‥‥‥‥‥‥‥‥‥68 附錄二 症狀困擾中文版作者授權使用同意書‥‥‥‥‥‥‥‥‥‥‥‥69 附錄三 症狀困擾量表‥‥‥‥‥‥‥‥‥‥‥‥‥‥‥‥‥‥‥‥‥‥70
附錄四 生活品質英文版作者授權使用同意書‥‥‥‥‥‥‥‥‥‥‥‥72 附錄五 生活品質原始量表‥‥‥‥‥‥‥‥‥‥‥‥‥‥‥‥‥‥‥‥74 附錄六 生活品質翻譯量表‥‥‥‥‥‥‥‥‥‥‥‥‥‥‥‥‥‥‥‥77 附錄七 人體試驗委員會同意臨床試驗證明書‥‥‥‥‥‥‥‥‥‥‥‥78 附錄八 受訪者同意書‥‥‥‥‥‥‥‥‥‥‥‥‥‥‥‥‥‥‥‥‥‥79
圖 次
圖3-1 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縱貫性因素研究架構‥‥‥‥14
圖 4-1 子宮肌瘤婦女術前至術後各週期之症狀嚴重及困擾程度‥‥‥‥41 圖 4-2 子宮肌瘤婦女之術前及術後各週期健康生活品質得分狀況‥‥‥43
表 次
表3-1 症狀困擾量表內在一致性檢測結果 ‥‥‥‥‥‥‥‥‥‥‥‥19
表3-2 健康生活品質量表內在一致性檢測結果 ‥‥‥‥‥‥‥‥‥‥20 表3-3 統計分析方法 ‥‥‥‥‥‥‥‥‥‥‥‥‥‥‥‥‥‥‥‥‥22
表4-1 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分佈情形 ‥‥‥‥‥‥‥‥‥‥‥24
表4-2 子宮肌瘤婦女之疾病屬性分佈情形 ‥‥‥‥‥‥‥‥‥‥‥‥26
表4-3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前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 ‥‥‥‥‥28
表4-4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週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 ‥‥‥29
表4-5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個月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 ‥‥30
表4-6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三個月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 ‥‥31
表4-7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前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 ‥‥‥‥‥33
表4-8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週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 ‥‥‥34
表4-9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個月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 ‥‥35
表4-10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三個月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 ‥‥36
表4-11 子宮肌瘤婦女術前至術後各週期之症狀困擾程度 ‥‥‥‥‥‥40
表4-12 子宮肌瘤婦女術前至術後各週期生活品質得分狀況 ‥‥‥‥‥42
表4-13 子宮肌瘤婦女手術前後症狀困擾程度隨時間之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GEE) 分佈‥‥‥‥‥‥‥‥‥‥‥‥‥‥‥‥‥‥‥‥‥‥44
表4-14 子宮肌瘤婦女手術前後生活品質隨時間之概似化估計方程式(GEE)
分佈 ‥‥‥‥‥‥‥‥‥‥‥‥‥‥‥‥‥‥‥‥‥‥‥‥‥46 表 4-15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疾病屬性與各週期症狀困擾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48
表4-16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疾病屬性與各週期生活品質概似化估計方程式
‥‥‥‥‥‥‥‥‥‥‥‥‥‥‥‥‥‥‥‥‥‥‥‥‥‥‥49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五節進行論述,第一節敘述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提 出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研究問題;第四節說明研究假設;以及第五節重要名 詞界定,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重要性
根據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婦女疾病方面,約25%女性有子宮肌瘤問題,
子宮肌瘤帶來的症狀困擾著多數婦女,是女性婦科常見之良性腫瘤,亦為婦產 科手術最常見之原因(鄭,2012)。在臨床照顧此類婦女時發現其症狀已伴隨有 一段長時間,婦女深受症狀的困擾,但礙於工作及家庭角色等等的考量,通常 先採保守治療方法來減輕症狀,當壓迫症狀越趨明顯或子宮肌瘤變大影響生活 品質時,才考慮採用外科治療(李,2000;李、潘,2012;顏,2004;Demello, 2001)。
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包含月經週期不規則、經血量異常、痛經、頻尿、腹 痛等等(Lindberg & Nolan, 2001),Spies、Coyne、Guaou、Boyle、Skyrnarz-Murphy
和Gonzalves(2002)研究發現經血量多的症狀造成婦女容易感到疲倦、肌肉無
力、中斷夜間睡眠,經常擔心害怕經血外漏弄髒衣服,干擾日常生活活動,包 括社交活動或需耗費體力的活動,也不敢有遠行的計畫,這些隨著疾病所伴隨 的不適症狀,對婦女的生活造成不等程度的破壞性影響。
健康生活品質(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為評估個人接受的醫療照護 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健康生活品質是指個人對於本身的健康經驗,可以 是多面向的健康,包含對於身體、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反應,並呈現個人整體的 健康狀態(楊,2006;Valerie, Georgina, Josephine, James, & Janeen, 2006),或個 人自覺對生活舒適的狀況,包含生活各層面的重視程度及滿意狀況(張、劉,
2000)。針對子宮肌瘤婦女之生活品質研究,使用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關鍵字,搜尋護理學資料庫(CINAHL)與醫學資料
2
庫(MEDLINE)後共有 7 篇相關研究,其中 Valerie 等人(2006)以系統性回 顧40篇子宮肌瘤婦女的生活品質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子宮肌瘤對婦女的生活品 質有負面的影響,使婦女活動受限、無法享受家庭和休閒生活。6篇是針對子宮 肌 瘤 婦 女 接 受 手 術 治 療 前 、 後 生 活 品 質 的 變 化 進 行 探 討 (Ghezzi, Cromi, Bergamini, Scarperi, Bolis, & Franchi, 2007;Harding, Coyne, Thompson, Spies, 2008 ;Hehenkamp, Volkers, Birnie, Reekers, & Ankum, 2008; Scheurig, Gauruder-Burmester, Kluner, Kurzeja, Lembckel, & Zimmermann et al., 2006;Speies et al., 2002;Zimmermann, Bernuit, Gerlinger, Schaefers, & Geppert, 2012),研究結 果發現子宮肌瘤婦女在未執行手術前的生活是負面的經驗,手術後隨著時間變 化,對不同生活品質層面的影響亦有差異。而國內部分,經由CEPS中文電子期 刊資料庫暨平台服務及 CETD 中文碩博士資料庫暨平台服務搜尋後,僅有 3 篇 關於子宮全切除婦女的相關研究,吳、余、黃、楊(2004)以立意取樣探討 14 位子宮肌瘤婦女對子宮全切除術之決策型態,用觀察與深入訪談的質性研究方 法進行資料收集;結果發現:當發現有子宮肌瘤時會尋求權威醫師的確認,且 會忍受身體的不適並會擔心肌瘤的惡化,會需要親友給予支持加強對手術的信 心,也會擔心喪失性特徵,會有諸多的衝突訊息需要整合確認,並且期待有奇 蹟發生。李、溫(2008)比較子宮切除與一般婦科疾病婦女於術前、術後 2 週 與 6 週之生理及心理症狀困擾差異,結果發現:子宮切除婦女之生理症狀困擾 呈現倒U 的變化,於術後2週生理症狀困擾最嚴重,術後6週困擾程度逐漸減 輕,而一般婦科疾病婦女的生理症狀困擾則無明顯變化;子宮切除婦女隨術後 時間其心理症狀困擾持續降低,而一般婦科疾病婦女的心理困擾程度則隨時間 持續增加。楊(2006)探討子宮切除婦女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採用縱貫式三角 交叉檢視法(triangulation methods),先以質性方法研究個案在其情境脈絡,對 自我健康經驗的內容與歷程,建立出子宮切除婦女健康經驗的概念意義,再以 量化研究個案在手術前、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質性研究
3
發現子宮切除婦女健康的經驗歷程:手術前糾結混亂、手術後忍受損傷、並調 整與改變到整合與認同的健康經驗。量性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在術後的症狀嚴重 性與困擾程度均較術前降低,生理層面之生活品質於術後一週最差,六個月後 因傷口逐漸復原而有明顯提升,心理層面之生活品質於手術前最差,術後大幅 上升。
筆者於臨床照護發現罹患子宮肌瘤的婦女,有月經不規則、不正常出血、
腹痛等明顯的症狀困擾,使婦女的工作、家庭、體力、活動因症狀不適而受到 影響,經掙扎後決定執行手術治療,亦擔心術後的症狀是否可獲得緩解及對生 活可能造成的影響,但因子宮對婦女而言是重要的象徵器官,目前子宮肌瘤有 年輕化的趨勢,故大多數的婦女選擇執行肌瘤切除手術,因此引發筆者預進行 此研究之主要動機。目前國內的研究多針對子宮切除之患者進行調查,並未針 對接受子宮肌瘤切除術之婦女的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進行相關之研究,究竟婦 女於術前之症狀困擾程度為何?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性,以及術後症狀困擾及生 活品質的變化皆無相關研究,為增加對於此類婦女的了解,能提供婦女個別性 及完善的照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將探討子宮肌瘤婦女於手術前及手術後的症 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重要相關影響因子,並探討子宮肌瘤婦女的症狀困擾及生 活品質長期性變化,以及時間因子對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影響,作為醫護人 員照護子宮肌瘤婦女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探討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 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影響變項,探 討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後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之長期性變化;分別敘 述如下:
一、 探討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
4
性。
二、 探討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對生活品質之預測 性。
三、 追蹤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手術後一週、一個月和三個月期間內症 狀困擾及生活品質之變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擬訂研究問題如下:
一、 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為 何?
二、 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對生活品質之預測性為 何?
三、 子宮肌瘤婦女於手術前、手術後一週、一個月和三個月期間內症狀困擾及 生活品質變化情形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之假設,分別敘述如下:
假設一: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具顯著 相關性。
假設二: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能顯著預測生活品 質。
假設三:子宮肌瘤婦女之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隨治療時間而有顯著變化。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相關的名詞界定,分別敘述如下:
5
一、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
概念性定義:子宮肌瘤是由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的纖維交互相織形成實 心腫瘤(李、林,2008;李、潘2012;Demello, 2001)。
操作性定義:本研究是指經婦科專科醫師由超音波診斷為子宮肌瘤須接受子宮 肌瘤切除術之20-45歲女性。
二、症狀困擾(Symptom distress):
概念性定義:症狀困擾為個人對於特定症狀的感受頻率、強度(Armstrong,
2003);本研究將症狀困擾定義為:「個人對於疾病症狀不適的感
受程度,包含身、心不舒服的感覺」。
操作性定義:本研究採用楊(2006)年發展的良性腫瘤接受全子宮切除婦女之 相關症狀評估量表,共27題,得分越高,表示症狀嚴重程度及困 擾程度越高。
三、健康生活品質(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概念性定義:健康生活品質是指個人對於本身的健康經驗,可以是多面向的健 康,包含對於身體、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反應,並呈現個人整體的健 康狀態(楊,2006)。
操作性定義:本研究採用Spies 等人(2002)發展的子宮肌瘤症狀及生活品質量 表(UFS-QOL)測量婦女的健康生活品質包括關注、活動、情緒、
控制、自我感受和性功能等層面,量表共29題,得分越高,表示 生活品質越差。
6
第二章 文獻查證
本章將依研究動機、目的及重要性進行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 相關之文獻探討,涵蓋下列四個部份:第一節、子宮肌瘤疾病簡介與治療;第 二節、子宮肌瘤症狀困擾;第三節、子宮肌瘤生活品質;第四節、基本屬性、
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文獻整理如下:
第一節 子宮肌瘤疾病簡介 一、 子宮肌瘤疾病簡介
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由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的纖維互相交 織而形成的常見的良性腫瘤,又稱平滑肌瘤(leiomyomas)或纖維瘤(fibroids)
(李、林,2008;李、潘,2012;Demello, 2001),肉眼可清楚看到為多發性、
分 界 點 明 確 的 白 色 堅 硬 腫 瘤 , 腫 瘤 大 小 不 一 , 外 表 有 螺 紋 和 假 莢 膜
(pseudocapsule),於顯微鏡下可看到肌纖維束組織交雜,無血管分佈,但假莢 膜 有 血 管 供 應 腫 瘤 。 肌 瘤 生 長 的 位 置 依 部 位 和 解 剖 位 置 可 分 為 : 間 質
(intramual)、黏膜下層(submucous)、漿膜下層(subserous)等類型,其中最 常見的為間質肌瘤(李、林,2008;李、潘,2012;Demello, 2001;Wise, Palmer, Cozier, Hunt, Stewart, & Rosenberg, 2007)。
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與荷爾蒙不平衡有關-雌性素(estrogens)過多和黃 體素(progesterone)缺乏所引起的,如懷孕時肌瘤會變大而停經後肌瘤會變小
(李、林,2008;李、潘,2012;Demello, 2001);也有研究指出子宮肌瘤生長 會透過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細胞因子(cytokines)及細胞外基質成分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的相互作用,產生血壓升高導致動脈平滑肌損 傷,纖維斑塊的形成,因此血壓偏高的婦女易罹患子宮肌瘤(李、潘,2012;
Wise et al., 2007)。其他相關危險因子包括:年齡(40歲或40歲以上)、肥胖、未
生育過的婦女、有子宮肌瘤疾病家族史等。此外也有研究顯示:懷孕超過5次、
停經、使用口服避孕藥、抽菸等會使子宮肌瘤的風險相對減少(Speies et al.,
7
2002;Wise et al., 2007)。 二、 子宮肌瘤診斷與治療
子宮肌瘤可經由超音波檢查、核磁共振影像、子宮X光攝影術和子宮腔鏡 來評估腫瘤的大小和位置(李、潘,2012;李、林,2008;Evanse & Brunsell, 2007)。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包含內科和外科療法,以內科療法為優先考量,目前臨床 常採用雌性素、黃體素、口服避孕藥、放置蜜蕊娜避孕器(Miren)等藥物治療 減少血液中雌性素和黃體素,以平衡體內的荷爾蒙,其中最常使用的藥物為性 腺釋素荷爾蒙類似素(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GnRHa),此藥 物會與腦下垂體與 GnRH 競爭結合而降低雌性素分泌,使子宮肌瘤體積減小。
症狀治療包含:使用止痛藥緩解因子宮肌瘤產生的經痛及腹痛;口服鐵劑改善 因經血過多或不正常出血所導致貧血現象。當內科療法無法改善症狀時,婦女 才考慮採用外科手術,通常年輕女性或希望保留子宮者可選擇子宮肌瘤切除 術、子宮動脈栓塞術、肌溶解等方式。若年紀大於40歲以上或不想生育者通常 選擇執行子宮切除術(李、潘,2012;李、林,2008;Evanse & Brunsell, 2007;
Zimmermann et al., 2012)。
第二節 子宮肌瘤症狀困擾 一、症狀困擾(Symptom distress)定義
McCorkle及Young(1978)對症狀困擾所下的定義是個人主訴知覺所經歷 的症狀不適程度。Armstrong(2003)對症狀困擾下的定義,指個人因罹病過程 特定症狀主觀感受頻率、強度且可觀察得知的不適程度。林、顧、徐、李(2002)
定義症狀困擾指主觀自覺症狀出現次數與症狀困擾程度。鄭、陳、王、廖(2008)
定義症狀困擾為疾病過程經歷不管是身心上不舒服的感覺,及受到干擾的問題 與程度。古(2011)認為症狀困擾是對症狀自覺不舒服或痛苦的程度和經驗,
會影響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層面,經由文獻本研究將症狀困擾定義為:「個人
8
對於疾病症狀不適的感受程度,包含身、心不舒服的感覺」。
二、子宮肌瘤症狀困擾相關研究
子宮肌瘤常見的身、心症狀困擾為:月經量過多、痛經、性交疼痛、頻尿 等,以及擔心害怕的心理症狀;其症狀困擾會隨著治療時間而有所改變。相關 子宮肌瘤症狀困擾的研究如下:
Spies 等人(2002)發展特定子宮肌瘤症狀困擾和健康生活品質量表的研
究,以美國華盛頓地區 139 名子宮肌瘤和一般健康婦女為研究對象,探討子宮 肌瘤症狀困擾和健康生活品質相關性,和 Harding、Coyne、Thompson 和 Spies
(2008)經縱貫性研究調查美國華盛頓地區 102 名子宮肌瘤婦女之症狀困擾與 健康生活品質的狀況,具有相似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子宮肌瘤婦女的症 狀困擾包括:月經過多(menorrhagia)、不正常出血(abnormal bleeding)、壓迫 的症狀-頻尿(frequent urination)、骨盆腔悶痛或壓痛(tightness or pressure in the pelvic area)、下腹部沉重(heaviness)或骨盆腔不適(discomfort in the pelvic
area)、背部、腰部與腿部不適等症狀。Spies等人(2002)研究結果發現生理症
狀越顯著其心理症狀困擾程度越高。
多數研究指出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擾的嚴重程度顯著高於一般健康婦女,
如Zimmermann等人(2012)由橫斷性研究調查8個國家(美國、英國、德國、
加拿大、義大利、法國、韓國、巴西)共 21,746位婦女,比較一般健康婦女和 子宮肌瘤婦女在症狀困擾的差異,研究發現:有近六成的子宮肌瘤婦女經歷過 嚴重的出血及腹部疼痛,疼痛是婦女常見困擾之一,可能發生在月經週期內、
排卵期、或月經週期後;近三成的婦女會出現壓迫症狀,或有性交疼痛或慢性 骨盆腔疼痛等困擾。
研究指出子宮肌瘤婦女於治療後症狀困擾會明顯獲得改善,如Mohan等人
(2005)以縱貫性研究新加坡地區20名子宮肌瘤婦女,探討婦女執行子宮動脈 栓塞術前及術後的症狀困擾的改善成效,研究發現婦女術前症狀困擾以月經過
9
多(85%)、壓迫症狀(55%)最常見,壓迫症狀中又以痛經最為顯著;治療後 3 個月症狀困擾皆有明顯改善,並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P<0.0001)。Harding 等人(2008)經縱貫性研究美國華盛頓地區102名子宮肌瘤婦女,接受手術後1 週~6個月的症狀困擾與健康生活品質的狀況;及Scheurig等人(2006)由縱貫 性研究德國柏林地區82名子宮肌瘤婦女,探討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前及術後5個 月的症狀困擾和生活品質的變化,二篇之研究結果皆發現子宮肌瘤婦女治療後 症狀困擾嚴重程度會隨時間往下降(P<0.001)。
此外,Mak、Kwok、Chan、Chan、Chan和Chan(2006)經縱貫性研究香 港地區50名子宮肌瘤婦女,探討子宮肌瘤婦女接受子宮栓塞術後的症狀困擾變 化情形,與Ghezzi等人(2007)經縱貫性研究義大利地區25名子宮肌瘤婦女,
探討子宮肌瘤婦女接受放射消融術後的症狀困擾和生活品質變化情形,研究發 現月經量多、痛經、骨盆腔疼痛、腹部腫塊、及泌尿症狀為最常見之症狀困擾,
同樣地婦女於接受治療後其症狀困擾程度皆明顯改善,特別是月經過多和痛經 等症狀。
國內僅一篇由楊(2006)以縱貫性研究探討子宮切除婦女之健康相關生活 品質模式,以115位(子宮肌瘤、肌腺瘤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為研究對象,
調查其執行切除子宮術前及術後的症狀困擾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影響情形,
研究發現:症狀困擾會引發婦女喪失自我控制感及自我心像完整受損等心理困 擾,並影響其角色功能的發展任務,術前症狀困擾較術後嚴重,於術後 6 個月 症狀困擾方明顯改善。
由以上文獻得知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困擾為月經量過多、不正常出血、痛 經、骨盆腔疼痛、腹部腫塊、頻尿等生理症狀,且因症狀困擾程度嚴重會使婦 女產生擔心害怕的心理症狀困擾。雖然接受手術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困擾程度,
但通常需要一段期間,大約手術後6個月後症狀困擾能有明顯改善。
10
第三節 子宮肌瘤生活品質
一、生活品質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1995)將生活品質定義為個人價值文化系統中,對 於自身生活目標和期待的整體生活感受,包括本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獨立 狀況、與社會的關係、本身信念和環境等六大範圍。張、劉(2000)定義生活 品質為個人自覺生活各層面的舒適及滿意狀況。本研究採用楊(2006)健康生 活品質是指個人對於本身的健康經驗,可以是多面向的健康,包含對於身體、
社會和心理層面的反應,並呈現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態。
二、子宮肌瘤生活品質相關研究
子宮肌瘤婦女之生活品質相關研究摘要說明如下:
Spies等人(2002)調查美國華盛頓地區110名子宮肌瘤婦女之研究,發現
疾病對婦女六個面向之生活品質的影響嚴重程度,依序為:關注(對不可預知 的情形感到焦慮、擔心弄髒衣褲和床單、須要攜帶額外的棉墊和衣服防止發生 意外)、控制(無法控制生活、感覺無力、擔心自己的健康、對未來覺得不確定、
無法控制自己的健康)、自我感受(覺得體重增加、感覺腹部大小有變化、月經 期間衣服的尺寸有變化)、活動(對旅行感到焦慮、干擾身體活動、減少運動或 其他體能活動的時間、覺得很難執行日常活動、干擾社交活動、需更小心和仔 細計畫活動、覺得尷尬)、情緒(感到疲倦、感到整天昏昏欲睡、感到傷心氣餒 或絕望、感到擔心和憂鬱、精疲力竭、感到煩躁和虛弱)、性功能(性慾減少、
避免性生活)。Zimmermann 等人(2012)調查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義 大利、法國、韓國、巴西共1,533位子宮肌瘤婦女之生活品質概況,研究發現子 宮肌瘤對於婦女的不同生活層面有影響,包含性生活、工作表現、家庭關係、
家事清潔、社交活動、運動、穿著的選擇等負面影響。
多數研究發現子宮肌瘤婦女的生活品質會因隨接受治療時間而改善,如
Harding等人(2008)研究美國華盛頓地區102名子宮肌瘤婦女,結果顯示婦女
11
於治療後 6 個月在活動、情緒、自我控制、性生活等層面之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P<0.0001)。另外Scheurig等人(2006)研究德國柏林地區82名子宮肌瘤婦 女,也有相似的研究結果,婦女於治療後 5 個月在情緒與活動層面之生活品質 明顯提升(P<0.001)。Hehenkamp 等人(2008)研究荷蘭阿姆斯特丹地區 177 名子宮肌瘤婦女(行子宮動脈結紮術和子宮切除術)術前和術後的健康生活品 質狀況,研究結果發現於治療後6個月的生理健康層面之生活品質顯著提升(P
<0.01)與Ghezzi等人(2007)研究義大利地區25名子宮肌瘤婦女,研究結果 得知治療 6 個月後的在整體層面及各層面之生活品質(包含關注、控制、自我 感受、活動、情緒和性功能)皆有明顯提升(P<0.05)。
國內楊(2006)研究115位良性腫瘤婦女(子宮肌瘤、肌腺瘤和子宮內膜 異位症),採用質、量性研究調查行子宮切除術婦女術前、術後健康相關生活 品質模式,研究發現:子宮切除婦女健康的經驗歷程,經歸納後主要為「從擁 有到失去,由失去到整合回歸」,婦女經歷從手術前糾結混亂、手術後一週忍受 損傷、手術後一個月到三個月的自我調整與改變,到手術後六個月整合與認同 的健康經驗。健康經驗內涵包含三個向度:身體機能運作、心理與情緒反應及 人際關係與角色功能等,彼此間相互影響。量性研究的結果顯示手術前症狀困 擾越嚴重者其生活品質越差,婦女手術後除性功能仍處於負面經驗外,其餘生 活品質較術前改善,但術後一個月因傷口疼痛問題會使生活品質感受較術前 差,但於術後三個月傷口復原後生活品質可獲得提升,且心理功能和生活品質 皆有所改善。
經以上文獻發現子宮肌瘤對婦女的生活有不同層面的負面影響,對於自己 的身體狀況感到擔心和憂鬱,無法自由放心的活動,無法順利擔任家庭照顧者 的角色,及無法建立社會人際關係,因無法過休閒生活,也會在意體重的增加 和外觀的改變,同時會隨著接受治療時間其生活品質有不同的變化。
12
第四節 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 一、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症狀困擾和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由文獻得知子宮肌瘤婦女之年齡、職業狀況、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基本 屬性與其症狀困擾和生活品質有相關性,如:楊(2006)的研究發現子宮切除 之婦女年齡越大其症狀困擾越高,其健康生活品質亦越差。陳、葉、龔、何(2007)
探討子宮頸癌婦女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研究,發現年齡越輕者其生活品質較 好。楊(2006)的研究指出有職業之子宮切除婦女較無職業者在心理構面的健 康生活品質高,可能與同事可以提供婦女相關支持與協助其因應疾病有關。陳、
葉、龔、何(2008)的研究發現有工作之子宮頸癌婦女其生活品質較無工作佳。
楊(2006)的研究指出高中以上教育程度之子宮切除婦女有較好的心理感受。
古(2011)探討婦癌婦女化學治療症狀困擾情形,發現高中職以下教育程度其 症狀困擾程度較高中職以上者高;單身者較已婚者有較高程度的症狀困擾,原 因為單身者缺乏親密伴侶的陪伴所以有較明顯的症狀困擾,但因無須負擔家庭 工作角色,故生活品質較好。但楊(2006)的研究發現已婚之子宮切除婦女較 單身或離婚族群生活品質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已婚婦女需擔負較多的家庭角色 任務,因此生活品質較差。過去研究雖未將婦女的懷孕次數、生產次數以及BMI 值等變項列入基本屬性探討,但筆者於文獻查證過程發現這些因子與子宮肌瘤 發生具有相關性,因此本研究將納入上述變項進行探討。
由文獻得知子宮肌瘤婦女之肌瘤數量、肌瘤大小和血紅素值等疾病屬性與 症狀困擾和生活品質有關,如:Scheurig等人(2006)研究82名子宮肌瘤婦女 中發現肌瘤數量越多、肌瘤體積越大其症狀困擾越嚴重,生活品質越差。Mak 等 人(2006)研究發現子宮體積較大者其症狀困擾越嚴重;但楊(2006)的研究 並未發現子宮體積大小與症狀困擾有明顯相關。Torng 等人(2007)研究發現血 紅素指數越低者,貧血程度越嚴重其症狀困擾越嚴重。Feng、Meldrum、Fiscella
(2010)研究62位子宮肌瘤婦女接受蜜蕊娜藥物治療後症狀及生活品質改善狀
13
況,研究結果發現出血量越多、越久其血紅素越低,症狀困擾越明顯,生活品 質越差,治療後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明顯改善。楊(2006)的研究亦發現子宮 切除婦女於術前血紅素與出血症狀的嚴重程度有強烈相關性,血紅素低者其心 理構面之健康生活品質感受越差。Huyck、Panhuysen、Cuenco、Zhang、Goldhammer
和Jones等人(2008)比較不同族群對於子宮肌瘤的風險因子之差異研究,列出
年齡、非洲裔、停經前的狀況、初經狀況、使用口服避孕藥者、BMI 指數列入 自變項探討與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之相關影響程度。
二、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
由國內外研究發現症狀困擾程度越嚴重,其生活品質越差,例如: Spies 等人(2002)研究調查美國110名子宮肌瘤婦女,與Harding等人(2008)研究 美國102名子宮肌瘤婦女,和Scheurig等人(2006)研究德國柏林82名子宮肌 瘤婦女,以及Ghezzi等人(2007)研究義大利地區25名子宮肌瘤婦女,其研究 結果相似:婦女之症狀困擾嚴重程度遞減,其生活品質就會逐漸提升,當症狀 困擾越嚴重時,會影響婦女的日常生活與體力,相對的症狀困擾緩解,婦女的 日常生活與體力就可以獲得改善。楊(2006)的研究發現子宮切除婦女的手術 前症狀困擾影響其家庭生活,症狀困擾嚴重程度越高者,其婦女的生活品質越 差。
由文獻得知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特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 皆有顯著相關,但不同文獻呈現出不同研究結果,過去研究亦發現子宮肌瘤切 除婦女於術前、術後的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將隨時間的變化而有不同影響,目 前國內僅針對癌症或接受子宮切除的婦女進行生活品質相關的研究,缺乏對於 子宮肌瘤切除婦女的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的縱貫性研究,因此,本研究將針對 我國子宮肌瘤婦女進行深入瞭解,以提供護理人員於照護子宮肌瘤婦女時之依 據。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分為六節進行論述,第一節 研究設計、第二節為研究架構、第三節為 研究對象與場所、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研究步驟、第六節資料處理與 分析以及第七節為研究人權保護,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縱貫性重複測量與描述相關性研究設計,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 料,以立意取樣方式,追蹤接受子宮肌瘤切除婦女於執行手術前、術後一週、
一個月、及三個月期間內的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變化情形。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宮肌瘤婦女基本屬性、疾病屬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
之相關性外,並進一步探討子宮肌瘤切除術後對於婦女之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 之長期性影響,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查證結果,擬定研究架構圖如圖一:
備註:T0~ T3為資料收集點(T0:手術前、T1:手術後一週、T2:手術後一個月、T3:手術後三個月)
圖3-1、研究架構圖
疾病屬性
1.月經週期狀況 4.血紅素值 2.診斷確定時間 5.曾使用的治
3.肌瘤數量及大小 療方式 療方式
3.肌瘤數量及大小
基本人口學
1.年齡 5.懷孕次數 2.職業狀況 6.生產數 3.教育程度 7.BMI值 4.婚姻狀況
症狀困擾 1.症狀嚴重程度 2.症狀困擾程度
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1. 關注(Concern)
2. 活動(Activities)
3. 情緒(Energy/mood)
4. 控制(Control)
5. 自我感受
(Self-consciousness)
6. 性功能(Sexual function)
肌瘤切除手術
時間
T0→T1→T2→T3
1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本研究對象為北部地區某醫學中心經婦產科醫師診斷確立為子宮肌瘤並預 行子宮肌瘤切除術之婦女,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進行篩選,依據研 究目的設定研究對象收案及排除條件如下:
一、收案條件:
(一)經醫師診斷確立患有子宮肌瘤婦女,預執行肌瘤切除手術者。
(二)年滿20-45歲以上者。
(三)意識清楚,能閱讀、書寫中文者或能與研究者溝通之本國人。
(四)經解釋後,同意簽署同意書,願意參與本研究者。
二、排除條件:
(一)意識不清或無法清楚溝通之子宮肌瘤婦女。
(二)被診斷具有精神疾病者。
三、研究樣本數:
本研究為縱貫性重複測量與描述相關性研究設計,故以 Cohen(1977)發 展的G-Power 3.10進行樣本數估計。本研究設定F test AVOVA: Repeated measure, within factor,將α訂為 .05、檢力訂為 .80、效應值(Effect size)訂為 .20(小 至中的相關),預估樣本數為36人,但因預估每次樣本流失率為35% ,本研究 第一次收案為基準值,之後 將進行 3 個時間點的資料收集(Saevarsdottir, Fridri-ksdottir, & Gunnarsdottir, 2010),故求得所需樣本數為60人。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工具包含: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 性問卷、症狀困擾量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等部分,分別敘述如下:
一、基本與疾病屬性問卷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文獻、相關領域專家意見、研究者個人臨床經驗及本研 究目的加以修訂擬定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問卷,內容包含:(一)基本屬性:
年齡、職業狀況、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懷孕次數、生產數、BMI值;(二)疾 病屬性:月經週期、診斷發現時間、肌瘤數量及大小、血紅素值、曾使用的治
16
療方式。
二、症狀困擾量表
本研究採用楊(2006)所發展的全子宮切除婦女之相關症狀評估量表,測 量子宮肌瘤婦女主觀症狀困擾及嚴重程度,分七個面向(表3-1):性生活、情 緒變化、知覺苦惱、出血、正向症狀、睡眠狀況及疼痛,此量表共27題,每題 須填寫症狀困擾及嚴重程度兩部分,採0到4分Likert Scale計分方式:0分為沒有 不適及無困擾、1分為輕微不適及有一點困擾、2分為中度不適及有時會有困擾、
3分為嚴重不適及大半時間都會有困擾、4分為非常嚴重不適及無法接受的困 擾,得分範圍為0~216分,分數越高表示出現症狀不適強度越嚴重和困擾程度越 高。原量表詢問婦女於過去三個月內主觀症狀困擾感受情形,但本研究目的是 測量手術前、手術後一週、一個月和三個月的主觀症狀困擾感受情形,故依專 家建議修訂為「最近一個月內主觀症狀困擾經驗」。
量表信度:採用Cronbach's α值進行內部一致性檢測,α值介於 .7- .9為良好 的信度(盧,2010)。原量表針對120位良性腫瘤婦女進行測試其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值為.91(楊,2006)。效度部分:原量表邀請9位專家(2位婦產專 科醫師、3位資深婦產科護理師及4位學術界教師)依內容之適切性做鑑定,2位 良性腫瘤婦女針對量表內各題目的文字內容適用性及文字清晰度給予評分,計 算出內容效度指標為C.V.I 值(content validity index):.81~1.0,顯示本量表具 有良好的信效度。經專家意見修改第11題「疲憊/嗜睡」更改為「易累」;第16 題「不安易怒」與第18題「神經質」合併更改為「易緊張焦慮」;第17題「沮喪」
與第19題「哭泣」合併為「沮喪」;第20題「情緒敏感」因為題意不清楚故刪除;
第21題「睡眠困擾」與第22題「難入睡」合併更改為「睡眠困擾」,修改後共23 題。計算出內容效度指標為C.V.I 值(content validity index):.96~1.0,
顯 示 本 量 表 具 有 良 好 的 效 度 。 於 預 測 階 段 整 體 總 分 Cronbach’s α =0.92
( n=30 ); 正 式 研 究 階 段 總 分 Cronbach’s α =0.91 ( n=30 ), 七 個 面 向 的
17
Cronbach’sα的結果如表3-1。
三、健康生活品質量表
本研究採用Spies等人(2002)所發展的子宮肌腺瘤症狀-生活品質量表
(Uterine Fibroid Symptom and Quality of Life: UFS-QOL)測量子宮肌瘤婦女之 自覺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狀況,原量表共37題,包含症狀困擾8題及生活品質29 題,依據本研究目的僅採取健康生活品質次量表作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共計 29題,包含六個面向(表3-2):關注、活動、情緒、控制、自我感受及性功能。
量表以1到5分Likert Scale計分方式:1分為沒有影響、2分為有一點影響、3分為 有時候會有影響、4分為大部分時間都會影響、5分為所有時間都有影響,得分 範圍為29~145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品質越差。原量表詢問婦女於過去三個月 內主觀的生活品質感受情形,但本研究目的是測量手術前、手術後一週、一個 月和三個月的主觀生活品質感受情形,故依專家建議修訂為「最近一個月內主 觀生活品質感受」。
量表信效度:Spies等人(2002)在美國以130位子宮肌瘤婦女進行信效度 測試,生活品質量表之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係數為.97,用探索式因素分 析測量建構效度,將因素萃取因素訂為 1,當各題目項次與主題的因素負荷量
> .40以上,將其納入題目項次,結果呈現六因子(關注、活動、情緒、控制、
自我感受和性功能),六個次量表間之相關係為r= .45- .75,進行三週後再測信 度為.76- .93,顯示此量表有良好之信效度。
中文版信效度建立:因本量表尚未使用於台灣地區,為使翻譯量表有準確
性、穩定性及對等性,以建立保留正確原意並符合本國文化的量表,研究者將 採取Brislin二階段量表翻譯步驟,藉由翻譯、回覆翻譯、和檢驗來確認新語言的 改編及對等性,首先於第一階段將原文量表題目翻譯為中文,並與指導教授進 行討論,形成翻譯版本,再找一位雙語翻譯專家將此中文量表再次轉譯為原文,
再次檢視中文量表與原文量表的概念符合程度(吳,2006);第二階段將完成翻
18
譯後的量表進行效度檢測,委請3位婦產科專家進行專家效度檢測,邀請5位子 宮肌瘤婦女進行問卷表面效度測定(林,2008)。經專家意見修改第1題「對於 無法預期知道月經何時來以及月經週期,讓您感到焦慮?」更改為「對於無法 月經的量一直過多,讓您感到焦慮?」;第2題「在從事旅行時,讓您感到焦慮?」
更改為「在從事旅行時,會因月經問題讓您感到焦慮?」;第8題「讓您覺得無 生產力?」更改為「影響工作能力?」;第20題「總是須隨身攜帶衛生棉墊及衣 服以免發生意外,這讓您感到不方便?」更改為「總是須隨身攜帶衛生棉墊或 衣服,讓您感到不方便?」,經修改後共29題。計算出內容效度指標為C.V.I 值
(content validity index):.98~1.0,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於預測 階段總分Cronbach’sα=0.97(n=30),正式研究階段總分Cronbach’sα=0.97
(n=60),六個面向的Cronbach’sα如表3-2。
19
表 3-1 症狀困擾量表內在一致性檢測結果
面向 面向一 面向二 面向三 面向四 面向五 面向六 面向七 性生活 情緒變
化
知覺苦 惱
出血 正向症 狀
睡眠狀 況
疼痛 整體
預測
Cronbach’sα
(n=30)
0.92 0.85 0.81 0.92 0.61 0.63 0.77 0.92
正式
Cronbach’sα
(n=60)
0.92 0.92 0.81 0.89 0.72 0.46 0.75 0.91
題次 19.性慾 減低
16.易緊 張焦慮
6.頭痛 3.陰道 出血量 多
7.腿部 疼痛
9.身體 各部位 酸、痛感
1.骨盆 腔絞痛 20.性生
活樂趣 減低
17.沮喪 11.易累 4.陰道 出血(有 血塊)
8.水腫/
腫脹感
18.睡眠 困擾
2.連續 性腹部 疼痛 21.性交
疼痛
13.頭昏 12.血 漬、污斑
10.頻尿 5.腰、背 痛 22.陰道
乾澀避 免性交
14.注意 力無法 集中 23.沒有
性高潮 / 性高 潮頻率 減少
15.暈眩
20
表 3-2 健康生活品質量表內在一致性檢測結果
面向 面向一 面向二 面向三 面向四 面向五 面向六 關注 活動 情緒 控制 自我感
受 性功能 整體
預測
Cronbach’s α(n=30)
0.93 0.94 0.91 0.89 0.75 0.97 0.97
正式
Cronbach’s α(n=60)
0.95 0.93 0.93 0.90 0.71 0.95 0.97 題次 1.對於
無法月 經的量 一直過 多,讓 您感到 焦慮?
2.在從 事旅行 時,會 因月經 問題讓 您感到 焦慮?
4.讓您 感到疲 倦或筋 疲力 盡?
6.讓您 覺得無 法控制 您的生 活?
10.讓 您覺得 體重增 加?
28.減 少您的 性慾?
7.讓您 擔心弄 髒衣 褲?
3.干擾 到您的 身體活 動?
9.讓您 感到整 天昏昏 欲睡?
8.影響 工作能 力?
13.讓 您覺得 腹部大 小及外 觀有改 變?
29.讓 您避免 從事性 生活?
14.讓 您擔心 弄髒床 單?
5.讓您 減少運 動或從 事其他 體能活 動的時 間?
15.讓 您感到 傷心、
氣餒或 絕望?
18.讓您 擔心您 的健 康?
25.月 經期間 會影響 您穿衣 服的尺 寸?
20.總 是須隨 身攜帶 衛生棉 墊或衣 服,讓 您感到 不方 便?
11.讓 您覺得 有困難 執行日 常活 動?
16.讓 您感到 心情低 落和憂 鬱?
22.讓您 對您的 未來感 到不確 定?
24.讓 您擔心 弄髒外 衣?
12.干 擾您的 社交活 動?
17.讓 您感到 累斃 了?
26.讓您 覺得無 法控制 自己的 健康?
19.讓您 必須更仔 細地規劃 活動?
23.讓 您感到 煩躁?
21.讓您 覺得尷 尬?
27.讓 您感到 虛弱,
感覺能 量從您 的身體 流出?
21
第五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通過該醫學中心人體實驗委員會同意後正式施行研究,首先於該院 內電腦手術排程查詢符合收案對象後,向針對符合收案之條件的單位說明研究 目的、研究方法及收案對象條件,並獲得同意後進行資料收集。本研究分預測 階段與正式施測研究兩階段進行:
一、預測階段:
預測目的在檢定「症狀困擾量表」及「健康生活品質量表」問卷信度,並 估計收集資料時間,及施測時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北部某醫學中心婦產科門診 為收案地點,收取符合收案條件之子宮肌瘤婦女30位進行前驅測試。
二、正式施測研究:
由研究者向婦科病房說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收案對象條件,取得單位 口頭同意後進行資料收集,先進行病歷查閱後,選取符合收案條件之對象後,
由研究者先向收案對象詳細說明研究目的、方法、風險及利益,確保充分理解 訊息,並取得收案對象同意並簽署同意書後進行資料收集。資料收集共有 4 個 時間點,研究者利用訪談填寫問卷,於 T0手術前一天完成第一次資料收集為基 準值,包括「基本與疾病屬性問卷」、「症狀困擾量表」及「健康生活品質量表」;
之後詢問研究對象可用郵寄問卷或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T1術後一週、T2術後一 個月、T3術後三個月完成「症狀困擾量表」及「健康生活品質量表」。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 19.0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建檔和統 計分析,包含描述性統計: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分析;以及 推論性統計:複迴歸分析、概似化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ed Equation;
GEE),資料分析架構見表3-3。
22
表3-3、資料統計分析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假設 統計方法
一、探討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 學、疾病屬性與症狀困擾、生活品 質之相關性。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 屬性與症狀困擾、生活品質具顯 著相關。
複迴歸分析
二、探討影響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 擾及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 屬性、症狀困擾能顯著預測生活 品質。
複迴歸分析
三、探討子宮肌瘤婦女術前及術後 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變化情形。
子宮肌瘤婦女症狀困擾與生活 品質會隨手術時間有顯著差異 改變。
GEE
第七節 研究人權保護
本研究計畫將送審該醫學中心人體實驗委員會進行倫理審查(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經獲得許可同意函後正式施行研究。資料收集前由研究者向受
試者詳細說明研究目的、方法、風險及利益,確保研究對象充分瞭解訊息後,
完成書面同意書簽署,再進行問卷訪談。本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對象有拒絕參 與研究之權利;研究對象所填寫的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之參考,絕不對外公開,
並遵行保密要點;研究對象有瞭解研究目的及資料收集過程,並尊重受訪者自 主權,在研究過程中隨時可以決定退出,保證不影響其相關照護之所有權益。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係針對接受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之婦女,共收案有效樣本60位。將所收 集的資料依研究目的及假設進行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包括第一節子宮肌瘤婦女 之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第二節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症狀 困擾之重要因子;第三節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與生活品質之 重要因子;第四節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至三個月期間內症狀困擾之變化情 形;第五節子宮肌瘤婦女於接受手術前至三個月期間內生活品質之變化情形;資 料分析結果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人口學與疾病屬性 一、 基本人口學
研究對象之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懷孕次數、子女數、BMI,
以描述性統計之平均值、標準差、次數分配、百分比呈現,其結果(表4-1﹚: 本研究對象年齡分佈在21-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歲(+8.21﹚,以 21-44 歲 最多,佔 43 人(71.7%﹚;其次≧45 歲,佔 17 人(28.3%﹚。教育程度以專科 以下程度最多,佔 33 人(55.0%﹚;其次大學和研究所,佔 27 人(45.0%﹚。 有職業者居多,佔 44 人(73.4%﹚。
婚姻狀況以已婚者最多,佔 40 人(66.7%﹚。以曾懷孕者最多,佔 36 人(60.0
%﹚;其次未懷孕者佔 24 人(40.0%﹚。以有子女數最多,佔 34 人(56.7%﹚, 無子女,佔 26 人(43.3%﹚。身體質量值(BMI﹚:≦24 者最多,佔 37 人(61.7
%﹚;≧24 者,佔 23 人(38.3%﹚。
24
表 4-1 子宮肌瘤婦女之基本人口學分佈情形(N=60)
變項 M/SD n(%)
年齡(歲) 40 歲/8.21
21-44 43(71.7)
≧45 17(28.3)
教育程度
專科以下 33(55.0)
大學和研究所 27(45.0)
職業
無 16(26.6)
有 44(73.4)
婚姻狀況
未婚 20(33.3)
已婚 40(66.7)
懷孕次數 1/1.63
未懷孕 24(40.0)
曾懷孕 36(60.0)
子女數 1/1.10
無子女 26(43.3)
有子女 34(56.7)
BMI(kg/m2)
<24 37(61.7)
≧24 23(38.3)
25
二、 疾病屬性
本研究對象疾病屬性以描述性統計之平均值、標準差、次數分配、百分比
呈現,其結果(表4-2﹚:以未停經者最多,佔57人(95.0%﹚;其月經週期以規 則者最多,佔45人(75.0%﹚;月經不規則者,佔15人(25.0%﹚。月經持續天 數以7天內最多,佔54人(90.0%﹚;其次為7天以上,佔6人(10.0%﹚。
診斷發現時間:以半年以上為最多,佔34人(56.7%﹚;其次為半年內,
佔26人(43.3%﹚。肌瘤數量:平均值為2.58顆(+1.85﹚;以2顆以上者為最多,
佔33人(55.0%﹚。肌瘤體積大小平均值為45.06立方公分(+65.07﹚;以≦50 立方公分者為最多,佔41人(68.3%﹚;≧50立方公分者,佔19人(31.7%﹚。
血紅素正常值(12-16g/dL),佔29人(48.3%﹚;小於12以下為最多,佔31人
(51.7%﹚。
曾使用的治療方式:以沒有處理者最多,佔39人(65%﹚;有治療者,佔
21人(35%﹚;使用的方式:使用荷爾蒙者,佔10人;服用止痛藥,佔7人;
其他,佔6人;服用中藥,佔4人。
26
表 4-2 子宮肌瘤婦女之疾病屬性分佈情形(N=60)
變項 M/SD n(%)
停經
否 57(95.0)
是 3(5.0)
月經週期
規則 45(75.0)
不規則 15(25.0)
持續天數
7 天內 54(90.0)
7 天以上 6(10.0)
肌瘤大小(cm3) 45.06/65.07 診斷發現時間
半年內 26(43.3)
半年以上 34(56.7)
肌瘤數量 2.58/1.85
1 顆 27(45.0)
2 顆以上 33(55.0)
曾使用的治療方 式
沒有處理 39(65.0)
有處理 21(35.0)
使用荷爾蒙 10
服用止痛藥 7
服用中藥 4
其他 6
血紅素值(g/dL)
<12 31(51.7)
≧12-16 29(48.3)
27
第二節 子宮肌瘤婦女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與症狀困擾之相關因素 為瞭解婦女的基本人口學(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婚姻狀況、懷孕次數、
子女數、BMI)、疾病屬性(停經、月經週期、持續天數、肌瘤大小、診斷發現 時間、肌瘤數量、術前的治療方式、血紅素值)對各週期症狀困擾的影響程度 及預測能力,進行複迴歸分析,結果如下:
手術前(T0)症狀困擾: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等變項對於症狀困擾不具 顯著預測力,如表4-3。
手術後一週(T1)症狀困擾:基本人口學、疾病屬性等變項可顯著預測的
變異度達 23%(F=2.16,P<.05),其中以教育程度(β=.96*)、停經(β=-11.65*)
二個單變項,最具顯著預測力,表示教育程度於專科以下、已停經者其症狀困 擾比大學以上、未停經者嚴重,如表4-4。
手術後一個月(T2)及手術三個月(T3)症狀困擾:與基本人口學、疾病 屬性等變項對於症狀困擾不具顯著預測力,如表4-5、表4-6。
28
表4-3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前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N=60)
預測變項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B 估計值 標準誤差 β分配 t/P
常數 24.70 25.93 0.95/0.35
年齡(21-44 vs.≧45) 0.20 4.19 0.01 0.05/0.96 教育程度(專科以下 vs.大學
和研究所)
-0.44 3.23 -0.02 -0.14/0.89
職業(無 vs.有) 7.12 3.85 0.32 1.85/0.07 婚姻狀況(未 vs.已) 0.61 3.49 0.03 0.17/0.86 懷孕次數(未 vs.曾) 5.55 8.73 0.27 0.64/0.53 子女數(無 vs.有) -2.61 8.78 -0.13 -0.30/0.77 BMI(<24 vs.≧24) -3.48 3.47 -0.17 -1.00/0.32 停經(是 vs.否) -14.24 7.62 -0.31 -1.87/0.07 月經週期(規則 vs.不規則) 0.40 3.76 0.02 0.11/0.92 持續天數(7 天內 vs.7 天以
上)
7.42 4.96 0.22 1.50/0.14
肌瘤大小(<45cm3 vs.≧45 cm3)
1.77 3.78 0.08 0.47/0.64
診斷發現時間(半年內 vs.半 年以上)
-2.72 3.22 -0.14 -0.84/0.40
肌瘤數量(1 顆 vs.2 顆以上) 2.33 3.46 0.12 0.67/0.50 曾使用的治療方式(無 vs.
有)
4.16 3.24 0.20 1.28/0.21
血紅素值(<12 vs.≧12-16) 3.85 2.86 0.19 1.35/0.19 備註:R2=0.26;△R2=0.01;F=1.03,P=0.44
29
表4-4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週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N=60)
預測變項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B 估計值 標準誤差 β分配 t/P
常數 10.53 16.13 0.65/0.52
年齡(21-44 vs.≧45) -2.70 2.61 -0.17 -1.04/0.31 教育程度(專科以下 vs.大學
和研究所)
4.96 2.01 0.35 2.47/0.02*
職業(無 vs.有) 2.27 2.40 0.14 0.95/0.35 婚姻狀況(未 vs.已) 3.08 2.17 0.21 1.42/0.16 懷孕次數(未 vs.曾) 5.31 5.43 0.37 0.98/0.33 子女數(無 vs.有) -2.78 5.46 -0.20 -0.51/0.61 BMI(<24 vs.≧24) 0.92 2.16 0.06 0.43/0.67 停經(是 vs.否) -11.65 4.74 -0.36 -2.46/0.02* 月經週期(規則 vs.不規則) 0.54 2.34 0.03 0.23/0.82 持續天數(7 天內 vs.7 天以
上)
3.31 3.09 0.14 1.07/0.29
肌瘤大小(<45cm3 vs.≧45 cm3)
-0.82 2.35 -0.05 -0.35/0.73
診斷發現時間(半年內 vs.半 年以上)
-0.72 2.00 -0.05 -0.36/0.72
肌瘤數量(1 顆 vs.2 顆以上) 0.96 2.15 0.07 0.45/0.66 曾使用的治療方式(無 vs.
有)
3.19 2.01 0.22 1.59/0.12
血紅素值(<12 vs.≧12-16) -1.14 1.78 -0.08 -0.64/0.53 備註:R2=0.42;△R2=0.23;F=2.16,P=0.02;*P<0.05
30
表4-5 以線性複迴歸分析手術後一個月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子(N=60)
預測變項 未標準化係數 標準化係數 B 估計值 標準誤差 β分配 t/P
常數 11.31 14.72 0.77/0.45
年齡(21-44 vs.≧45) -4.14 2.38 -0.31 -1.74/0.09 教育程度(專科以下 vs.大學
和研究所)
2.31 1.83 0.19 1.26/0.21
職業(無 vs.有) -.54 2.19 -0.04 -0.25/0.80 婚姻狀況(未 vs.已) -1.66 1.98 -0.13 -0.84/0.41 懷孕次數(未 vs.曾) 5.70 4.96 0.46 1.15/0.26 子女數(無 vs.有) -5.10 4.98 -0.42 -1.02/0.31 BMI(<24 vs.≧24) 3.08 1.97 0.25 1.56/0.13 停經(是 vs.否) -7.75 4.33 -0.28 -1.79/0.08 月經週期(規則 vs.不規則) 0.51 2.13 0.04 0.24/0.81 持續天數(7 天內 vs.7 天以
上)
4.24 2.82 0.21 1.51/0.14
肌瘤大小(<45cm3 vs.≧45 cm3)
-2.21 2.14 -0.17 -1.03/0.31
診斷發現時間(半年內 vs.半 年以上)
0.56 1.83 0.05 0.31/0.76
肌瘤數量(1 顆 vs.2 顆以上) 2.17 1.96 0.18 1.11/0.27 曾使用的治療方式(無 vs.
有)
2.44 1.84 0.19 1.33/0.19
血紅素值(<12 vs.≧12-16) 0.55 1.62 0.04 0.34/0.74 備註:R2=0.36;△R2=0.14;F=1.63,P=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