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幻灯片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幻灯片 1"

Copied!
48
0
0

Teks penuh

(1)

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高等数学建设组

第 第 8 8 章 常微分方 章 常微分方 程 程

高等数学 A

8.3 几种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8.3.2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8.3.3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2)

8.3 几种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

非齐次方程求线性无关的解

—— 常数变易法

8.3.2 二阶线性

微分方程的解法 习例 1-2

8.3.3 二阶常系数 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建立模型

常系数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模型求解与分析

习例 3-6

n 阶常系数方程的通解 习例 7-9

二 阶 线 性 方 程 与 二 阶 常 系 数 齐 次 线 性 方 程 的 解 法

(3)

) (

*

) ( )

( )

(

y p x y q x y f x 的特解 y x

求方程 

数 变 易 常法 数 变 易 法

) ( )

( )

(

1 1 2 2 是齐方程的通解:

y x C y x C y x

0

 p x y q x y

y ( ) ( ) (2)

) (

) (

1 12 2 为待定的可微函数。

C C x C C x

) ( )

( )

( )

( )

(

1 1 2 2 是非齐方程的解:

y xC x y xC x y x ) ( )

( )

(x y q x y f x

p

y  ( 1 )

则有y C1(x)y1(x) C1(x)y1(x) C2(x)y2(x) C2(x)y2 (x )

C1(x)y1(x) C2(x)y2(x) 0 (3)

以下推导的前提 以下推导的前提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4)

于是 y C1(x)y1(x) C2(x) y2 (x ) 对上式两边关于 x 求导,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1 1

1

1 x y x C x y x C x y x C x y x

C

y   

)

1 (

的表达式代入 式,得 y y y 

) ( ) ( )

( ) ( )

( ) ( )

( )

( 1 1 1 2 2 2 2

1 x y x C x y x C x y x C x y x

C  

)]

( ) ( )

( ) ( )[

(x C1 x y1 x C2 x y2 x

p

) ( )]

( ) ( )

( ) ( )[

(x C1 x y1 x C2 x y2 x f x

q

这两部分为零。

( ) ( ) ( ) ( ) ( )

2 2

1

1 x y x C x y x f x

C (4)

(5)

联立 (3) (4) 构成方程组

0 )

( ) ( )

( )

( 1 2 2

1 x y x C x y x

C

) ( )

( )

( )

( )

( 1 2 2

1 x y x C x y x f x

C

, 0 )

(

2 1

2

1

 

y y

y x y

系数行列式 w

) , (

) ) (

( 2

1 w x

x f x y

c  

,

) (

) ) (

( 1

2 w x

x f x y

c 

积分可得 c1(x) C1

yw2 f((xx))dx, c2(x) C2

yw1 f((xx))dx,

1 1 2 2

2 1

1 2

*( ) ( ) ( ) ( ) ( )

( ) ( )

= .

( ) ( )

y x C x y x C x y x

y f x y f x

y dx y dx

w x w x

(6)

非齐次方程通解为

) . (

) ( )

(

)

( 1

2 2 1

2 2 1

1

dx

x w

x f y y

x dx w

x f y y

y C y

C y

* y

(7)

. 1 1

1

1 的通解

求方程

 y x

y x x y x

1

4

2 y (x 2)(x y y) x

x 

2 求方程 的通解.

(8)

. 1 1

1

1 的通解

求方程  

 

 

  y x

y x x y x

0 ,

1 1

1 1

 

 

x x

x

对应齐方一特解为 y1ex , 由刘维尔公式

e

dx e e

y

xdx

x x

x 1

2 2

1

x,

对应齐方通解为 YC1xC2ex.1

(9)

, )

( )

( 2

1

e x

x c

x x c

y  

设原方程的通解为

应满足方程组

( ) )

(

2

1

x c x

c  

 

 

 

 

 

1 )

( )

(

0 )

( )

(

2 1

2 1

x x

c e x

c

x c

e x

c x

x x

解得

  

 

 

x

xe x

c

x c

) (

1 )

(

2 1

2

2(x) xe e C

c   xx

1

1(x) x C

c   

原方程的通解为 yC1xC2exx2x1.

(10)

解上述可降阶微分方程 , 可得通解 :

2 求方程 x2 y  (x 2)(x y y) x4 的通解 .

: 对应齐次方程为 x2 y   (x  2)(x y  y)  0

由观察可知它有特解 : y1x,

yxu(x), 代入非齐次方程后化简得

x u

u    

) (

e 21 2

2

1 C x x

C

u   x  

故原方程通解为

) (

e 12 3 2

2

1x C x x x

C u

x

y    x  

(11)

D

D

(12)

C

(13)
(14)
(15)
(16)
(17)

8.3.3 二阶常系数 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建立模型

常系数方程的定义和解法 模型求解与分析

习例 3-6

n 阶常系数方程的通解 习例 7-9

(18)

模型 .

x x

O:

质量为 m 的物体自由悬挂在一端固定的弹簧上 , 在无外力作用下做自由运动 ,

初始 求物体的运动规律

0,

速度为v xx (t).

立坐标系如图 , t = 0 时物体的位置 xx0, 为

取其平衡位置为原点建

0

d 0

d v

t x

t

0,

0 x

x t

2

2

d d

t

xk 2 x  0 t

n x d 2 d

因此定解问题为

8.3.2 的模型可知 , 位移满足

(19)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定义

)

1

(

) 1 ( 1 )

(

P y P y P y f x

y

n

n

n

 

n

n 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0

 

  p y qy y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方程的标准形式

) ( x f

qy y

p

y     

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方程的标准形式

(20)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0

 

  p y qy

由齐次方程的解的结构定理知

y

, 欲求二阶常系数齐 次方程 ( 1) 的通解 , Y C1y1 C2 y2

只需求出它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 y1, y2 . 问题:怎么求出它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

(21)

) (

,

待定

是方程的解 假设

y

erx r

将其代入上方程 ,

0 )

( r

2

prq e

rx

  e

rx

0 ,

0

 

  p y qy y

故有

r

2

pr q   0 (2)

,

特征方程

2

4

2 2

, 1

q p

r   p  

由此可见 , 只要 r 满足代数方程 ( 2), 函数 就是方程 ( 1) 的解 .

erx

y

我们称代数方程 ( 2) 为方程 ( 1) 的特征方程 , 其根 称为方程 ( 1) 的特征根 .

(22)

说明 : 方程 ( 1) 的特征方程 ( 2) 是一个二次代 数方程 , 其中 r2, r 的系数及常数项恰好依次 是方程 ( 1)y , y及y的系数.

0 (1)

y   py   qy

2

0 (2)

rpr q  

其特征方程为

(23)

. 0 13

6 )

3 (

; 0 4

4 )

2 (

; 0 5

) 1 (

. 1

 

 

 

 

 

 

y y

y

y y

y

y y

求下列方程的特征方程 例

的特征方程是

解 : ( 1 ) r

2

5 r 0

0 4

4 )

2

( 的特征方程是 r

2

r   0 13

6 )

3

( 的特征方程是 r

2

r  

(24)

二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

) 1 (

0

 p y q y y

的特征方程为

2 0

r r p q 

1 2

1 r x 2 r x

y e y e

是方程 (1) 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故方程 (1) 的 通解为

1 2

1 1 2 2 1 r x 2 r x

y C y C y C e C e

1 )特征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r

1

r

2

(25)

二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

) 1 (

0

 p y q y y

的特征方程为

1 1

y er x

0

2 4q

p

由求根公式 1,2 2

4

2 2

p p q p

r  

 

2 0

r r p q 

1 2

rr

1 )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根(二重根)

是方程 (1) 的一个解

(26)

由刘维尔公式求另一个解:

1 1 1

1

d

( 2 )

2 2 d d

( )

p x

r x r x p r x

r x

y e e x e e x

e

 

2 1 0

p r

1 d 1

r x r x

e x x e

于是,当特征方程有重实根时,方程 ( 1 ) 的通 解为

1 1 1

1 r x 2 r x r x ( 1 2 )

y C e  C x ee CC x

(27)

二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

) 1 (

0

 p y q y y

的特征方程为

3) 特征方程有一对共轭复根: r1   i r2   i ,

1 ( i ) 2 ( i )

1 r x x

2 r x x

yee

 

yee

 

是方程 (1) 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其通解为

)

i ( 2 )

i ( 1 2

2 1

1 y C y C e x C e x

C

y   

利用欧拉公式去掉表达式中虚数单位 i

2 0

r r p q 

(28)

欧拉公式: ei cos isin

) sin

i

i (cos

) i (

1 e e e e x x

y x x x x   

) sin

i

i (cos

) i (

1 e e e e x x

y x x x x

由线性方程解的性质:

cos

) 2 (

1

2 1

1 y y e x

y x sin )

i ( 2

1

2 1

2 y y e x

y x

均为方程 ( 1 ) 的解,且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0 ]

sin

cos

[e xe x

W x x

(29)

故当特征方程有一对共轭复根

1 i , 2 i

r   r  

时,原方程的通解可表示为

) sin

cos

(C1 x C2 x

e

y x

(30)

二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 y  p y q y 0 特征方程

特 征 根 通 解 形 式

1 2

r r y C e 1 r x1 C e2 r x2

1 2

r r y e r x1 (C1 C x2 )

1,2 i

r   y e x(C1 cos x C2 sin x)

2 0

r r p q 

单实根 实重根

共轭复根

(31)

. 0

4

4 的通解

求方程 y   y   y

. 0

5

2 的通解

求方程 y   y   y

2 3 0 .

y  y  y  求方程的通解

43

5

6 求解初值问题 0 d

2 d d

d

2

2   s

t s t

s

,

0  4

s t 2

d 0

d t t    s

(32)

. 0

4

4 的通解

求方程 y   y   y

特征方程为

r

2

4 r40 ,

解得

r

1

r

2

  2 ,

故所求通解为 y(C1C2x)e2x.3

(33)

. 0

5

2 的通解

求方程 y   y   y

特征方程为

r

2

2 r50 ,

解得

r

1 2

   1 2 i

故所求通解为

).

2 sin 2

cos

(C1 x C2 x

e

yx

4

(34)

5

0 3

2   

  y y

求方程 y 的通解 .

特征方

r2  2r  3 0,

特征根 : r1  1, r2  3 ,

因此原方程的通解为

x

x C

C

y1 e2 e3

(35)

6 求解初值问题 0 d

2 d d

d

2

2   s

t s t

s

,

0  4

s t 2

d 0

d t t    s

特征方程 r2  2r 1  0 有重根 r1r2  1,

因此原方程的通解为 s  (C1C2 t )et

利用初始条件得 C1  4,

于是所求初值问题的解为 s  (4  2t )e t

2  2 C

(36)

方程 : 22 d

d t

x k 2 x  0

特征方程 : r2k 2  0, 特征根 : r1, 2  i k t

k C

t k C

x1 cos  2 sin

利用初始条件得 : C1x0,

故所求特解 :

t k k

t v k x

x0 cos  0 sin

A

) sin( 

A k t

x0

k v0

方程通解 :

1) 无阻尼自由振动情况 ( n = 0 )

k C2v0

 

0 0 2

02

02 , tan

v x k k

x v

A

2

2

d d

t

xk 2 x  0 t

n x d 2 d

(37)

解的特征 :

) sin( 

A k t x

xA0

A

x

O t

简谐振动 A: 振幅 , : 初相 , 周期 :

T  2km :

kc 固有频率

T

d 0 d

0

0  

v

t x

下图中假设 x t0 x0 0, t

( 仅由系统特性确定 )

(38)

方程 :

特征方程 : r2  2nrk 2  0

2 2 2

,

1 n n k

r    

特征根 :

小阻尼 : n < k

这时需分如下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

2) 有阻尼自由振动情况

大阻尼 : n > k

临界阻尼 : n = k

2

2

d d

t

xk 2 x  0 t

n x d 2 d

) sin

cos (

e C1 t C2 t

xnt

) (

k 2n2

t r t

r C

C

x1 e 12 e 2

t

t n

C C

x  ( 12 )e

解的特征 解的特征 解的特征

(39)

小阻尼自由振动解的特征 :

) sin

cos (

e C1 t C2 t

xnt

(

k 2n2 )

由初始条件确定任意常数后变形

) sin(

e

A t

x nt

t x

O

T x0

运动周期 : 2π ;

T 振幅 : Aent 衰减很快 ,

) 0 ,

0

(此图 x0v0

随时间 t 的增大物体 趋于平衡位置 .

(40)

大阻尼解的特征 : ( n > k )

1) 无振荡现象 ;

t r t

r C

C

x1 e 12 e 2

2 2 2

,

1 n n k

r    

其中

n n2 k 2

0

. 0 )

(

lim 



x t

t

O t

x

x0 此图参数n 1.5, : k 1 5

.

0 1 x

073 .

0  5 v

2) 对任何初始条件

即随时间 t 的增大物体总趋于平衡位置 .

(41)

临界阻尼解的特征 : ( n = k )

任意常数由初始条件定 ,

t

t n

C C

x  ( 12 )e )

( )

1 x t 最多只与 t 轴交于一点 ;

: , 2

1 取何值都有 无论C C



( ) lim

)

3 x t

t

即随时间 t 的增大物体总趋于平衡位置 .

. 0 e

) (

lim 12



t n

t C C t

2) 无振荡现象 ;

此图参数 : n  2

1 .

0  0 x

0 1

0 v

Ox x

y

(42)

n 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形如

) 1 (

1 0

) 1 ( 1 )

( p y p y p y

y n n n n

)

(实 常数。

的方程,称为 n 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

,

,

p

1

p

n

其中

(43)

n 阶常系数齐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r Cer x

k er x(C1 C x2   C xk k1)

一对共轭复根 2 e x(C1 cosxC2 sinx)

1

1 1 0

n n

n n

r p r   p r p

1,2 i

r  

重复根 一对共轭 k

1,2 i

r  

2 k

cos

)

[(C1 C2x C x 1 x

e x k k ] sin

)

(D1 D2x Dk xk1 x

特 征 根 通 解 中 的 对 应 项

单实根 1 重实根

r

k

(44)

d 0 3 d d

3 d d

d 2

2 3

3

的通解。

求方程    yx

y x

y x

y

8 求下列方程的通解:

0

3 2

0 6

5 1

4 4

. )

(

; )

(

) (

) (

 

 

 

 

y y

y

y y

y

7

9 已知一个四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4个线性 无关的特解为

求这个微分方程及其通解 .

(45)

d 0 3 d d

3 d d

d 2

2 3

3

的通解。

求方程 y x

y x

y x

y

3 2

r 3r 3r  1 0 特征方程,

1 2 3

r   r r 1 特征根,

) (

1 2 3 2

所求通解为 y ex C C x C x 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高中物理选修 3-4 课件 核心要点突破 一、对回复力的理解 1 .回复力是指将振动的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分析物体的受 力时,不分析回复力. 2 .回复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 如弹力、摩擦力 等 ,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还可能是某一力的 分力,归纳起来回复力一定等于物体在振动方向 上所受的合力....

光源形成的单心光束的顶点 ♠ 实物点 虚物点 被光具作用 折射、反射)后的单心光束的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