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異議案件審定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異議案件審定書"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異議案件審定書

中華民國110年12月14日 貿聲字第1102250159號

異議人:致○企業有限公司

地 址:臺北市信義區基○路 2 段 1○1 之 4 號 7 樓 代表人:黃○義

異議人因違反貿易法事件,不服本局民國(下同) 110 年 10 月 21 日貿服字第 1100153402 號函處以警告之處分,提起聲明 異議。經本局聲明異議審議委員會第 266 次會議(110 年 12 月 1 日)審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事 實

緣異議人於 110 年 9 月 23 日以第 AA/10/487/F0599 號出 口報單,向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下稱基隆關)報運出口國貨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線性低密度聚乙烯)1 批 至越南,經基隆關查驗結果,未見產地標示,涉未依規定標示 產地,爰就其違反貿易法部分移請本局核處。

案經本局 110 年 10 月 13 日函請異議人檢證說明,其以 110 年 10 月 14 日函復略以,本件因供應商工廠作業疏忽,未 於包裝袋上標示產地,經海關退關後,已重新標明產地,以符 合規定等語。本局審酌本件經基隆關查驗結果,異議人報運出

(2)

2

口國貨,卻未依規定標示產地,已違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 規定,爰依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裁處警告處分。

異議人不服,遂向本局聲明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

理 由

一、 按出進口人不得有未依規定標示來源識別、產地或標示 不實之行為,為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規定,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出進口人有第 17 條各款所定禁止 行為之一者,本局得予以警告、處 6 萬元以上 300 萬元 以下罰鍰或停止其 1 個月以上 1 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 出入貨品。又貨品輸出管理辦法第 20 條規定,輸出貨品,

應於貨品本身或內外包裝上標示產地,其標示方式應具 顯著性與牢固性;同辦法第 21 條第 1 項復明定,輸出貨 品係在我國產製者,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中華民國臺 灣製造或臺灣製造,或以同義之外文標示之,合先敘明。

二、 本件異議理由略謂:本件經異議人詢問供應商,獲知係 由供應商聘請外籍勞工負責裝櫃,因不熟悉作業程序,

而將嘜頭及產地資料誤貼於櫃門上,本件係屬失誤而非故 意為之,爰請撤銷原處分等語。

三、 案經開會審議,異議人之代理人到場說明,除執前詞外,

未能提具新事證。查異議人報運輸出前揭國貨,依基隆 關查驗結果,異議人並未依貨品輸出管理辦法第 20 條規 定,於貨品本身或內外包裝上標示正確產地,堪認已違 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出進口人不得有產地標示不實行 為之規定。異議人既為以出進口為常業之廠商,對於輸出 貨品產地標示及相關法規,本負有責成供應商遵守前揭規 定之義務卻未為注意。所辯因供應商聘請之外籍勞工不熟

(3)

3

悉作業程序,致將將嘜頭及產地資料貼於櫃門一詞,要 難執為本件免責之事由,本件縱非故意,仍難謂非屬應 注意而未為注意之過失行為,自應依法裁罰。又按本局 109 年 2 月 18 日貿服字第 1090150316 號令修訂之「輸出 貨品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產地標示不實處分原則」項次 1 明定,未依規定標示產地,1 年內初次違規應裁處警告處 分,異議人前揭輸出貨品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核屬前 揭處分原則項次 1 明定之違規態樣。考量本件違規情節 及受責難程度,於貿易法第 28 條法定罰鍰額度內,裁處 以最輕之警告處分,尚屬允妥,要屬有據,核無違誤。

四、 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無理由,爰依貿易處分案件聲 明異議處理辦法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審定如主文。

局長 江 文 若

中 華 民 國 1 1 0 年 1 2 月 1 4 日

如不服本審定,得於審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30 日內檢附訴願書、

原處分書、本審定書等資料影本,經本局向經濟部提起訴願。

Refere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