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議題閱讀333第08回實力評量(學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議題閱讀333第08回實力評量(學用)"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總 分

實力評量 14 回

第 8 回   原住民族教育

  年   班   號 姓名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 4 分,共 40 分)

1-2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2題:

番有土番、野番之別:野番在深山中,疊嶂如屏,連峰插漢,深林密箐,仰不見天,棘刺籐蘿 , 舉足觸礙。蓋自洪荒以來,斧斤所未入,野番生其中,巢居穴處,血飲毛茹者,種類實繁,其升高 陟巔越箐度莽之捷,可以追驚猿,逐駭獸,平地諸番恆畏之,無敢入其境者。而野番恃其獷悍,時 出剽掠,焚廬殺人;已復歸其巢,莫能向邇。其殺人輒取首去,歸而熟之,剔取髑髏,加以丹堊,

置之當戶,同類視其室髑髏多者推為雄,如夢如醉,不知向化,真禽獸耳!……苟能化以禮義,風 以詩書,教以蓄有備無之道,制以衣服、飲食、冠婚、喪祭之禮,使咸知愛親、敬長、尊君、親上,

啟發樂生之心,潛消頑憝之性,遠則百年,近則三十年,將見風俗改觀,率循禮教,寧與中國之民 有以異乎?……人固不可以常俗限,是在上之人鼓舞而化導之耳。

         (郁永河《裨海紀遊‧卷下》)

( ) 1.關於郁永河對於高山原住民之觀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山原住民生活在蓊鬱森林之中,雖有攀越山巔之過人能力,但追逐野獸之速度,

仍不如漢人

(B)高山原住民與平埔族雖偶有糾鬥之紛擾,但大體而言,兩者皆各居其所,互不干擾 (C)高山原住民性格剽悍,並嗜食人肉,多半以火烤食之

(D)高山原住民以取人頭骨為尚,其剔除頭骨之肉後,塗上紅白泥土,置於門前,藉此 展現其雄風。

( ) 2.關於郁永河對高山原住民的評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山原住民性格野蠻如禽獸,全無教化之可能

(B)對於高山原住民在禮義、詩書之事甚加排拒,郁永河實感挫敗

(C)郁永河認為高山原住民若能接受禮樂教化,不出百年,便可與中國之民相同 (D)郁永河認為各地風俗難以改變,在上位者不宜操之過急,以免肇生禍端。

3-4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3─4題:

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綃;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蛾不解描。

番兒大耳是奇觀,少小都將兩耳鑽;截竹塞輪輪漸大,如錢如碗復如盤。

輕身矯捷似猿猱,編竹為箍束細腰;等得吹簫尋鳳侶,從今割斷伴妖嬈。

男兒待字早離娘,有子成童任遠颺;不重生男重生女,家園原不與兒郎。

女兒纔到破瓜時,阿母忙為構室居;吹得鼻簫能合調,任教自擇可人兒。

只須嬌女得歡心,那見堂開孔雀屏?既得歡心纔挽手,更加鑿齒締姻盟。

亂髮鬖鬖不作緺,常將兩手自搔爬;飛蓬畢世無膏沐,一樣綢繆是室家。

誰道番姬巧解釀?自將生米嚼成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客嘗。

(郁永河〈土番竹枝詞〉八首)

( ) 3. 郁永河以竹枝詞記錄了臺灣原住民的生活風俗,下列對原住民風俗的描述,正確的是:

(A)原住民婦女喜愛化妝,最引人目光的就是如蛾的濃眉 (B)原住民行動得以敏捷,全賴如盤之大耳與竹製之束腰 (C)原住民擅長縫紉,其衣色彩斑斕,做工精細,更勝漢人錦繡 (D)原住民特產小米酒,是由原住民婦女咀嚼生米,釀製而成。

( ) 4. 下列關於詩中對原住民婦女之描述,正確的是:

(A)原住民婦女成親時,父親會為其建屋,作為新房 (B)原住民婦女可以自由選擇配偶,無須父母媒妁之言 (C)原住民婦女婚前可自由遠行他方,婚後則須留守家園 (D)原住民婦女與他人交易、締約時,須鑿斷一齒以為信物。

5-6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5─6題:

娶則視女子可室者,遣人遺瑪瑙珠雙,女子不受則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之。

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女聞,納宿,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自是宵來晨去必以星,

累歲月不改。迨產子女,婦始往壻家迎壻,如親迎,壻始見女父母,遂家其家,養女父母終身,其 本父母不得子也。故生女喜倍男,為女可繼嗣,男不足著住代故也。妻喪復娶,夫喪不復嫁,號為 鬼殘,終莫之醮。

家有死者,擊鼓哭,置尸於地,環煏以烈火,乾,露置屋內,不棺;屋壞重建,坎屋基下,立 而埋之,不封,屋又覆其上。屋不建,尸不埋,然竹楹茅茨,多可十餘稔,故終歸之土,不祭。

當其耕時,不言不殺,男婦雜作山野,默默如也。道路以目,少者背立,長者過,不問答,即 華人侮之不怒,禾熟復初。謂不如是,則天不祐、神不福,將凶歉不獲有年也。女子健作,女常勞,

男常逸,盜賊之禁嚴,有則戮於社,故夜門不閉,禾積場,無敢竊。  (陳第〈東番記〉)

( ) 5. 關於本文中描寫的原住民婚嫁習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取得女性首肯後,男方將會贈送一對瑪瑙珠串作為聘禮

(B)求婚男子多在夜半造訪女方,並吹奏口琴,女子聽聞後若有意則留男生住宿 (C)男方得到女子納宿的首肯後,隔天便會拜訪女方父母,以為媒妁之約 (D)在母系社會中,女子喪夫後可以續嫁男性,以延續母系之後嗣。

( ) 6. 關於陳第所記錄的原住民風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家人過世後,原住民族以火葬焚化屍體,並將骨灰存放家中

(B)原住民族在家人過世後將其屍體埋在屋下,並每年在屋簷覆上茅草作為紀念 (C)原住民族在農耕時期,嚴禁交談,其溝通方式多以眼神傳意

(D)原住民族的男性多好逸惡勞,常以偷盜為生。

7-8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7─8題:

臺灣原住民族所傳述的洪水神話,其主要內容的基本架構有二類,其一是「高山避水」:遠古 的時代,曾經有過一場大洪水(由於巨蛇或巨鰻堵住河流、人類犯下禁忌致引神罰),人類逃到高 山(玉山、大霸尖山),由於螃蟹的幫忙,夾住或夾斷堵河者,使大水退去。人類逐漸離開高山,

重新建立部落,過新的生活。其二是「箱舟或臼漂流」:大洪水時(也許夾雜火山爆發與地震),

所有人(或大多數人)都已經溺死,只有少數人藉著臼、織布機胴漂浮,得以活命的少數人,通常 是姊弟或是兄妹,漂到一個乾燥的地方,重新建立新的居住地,接著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結成夫

60608S 8-1

議題閱讀 333─

混合題高分攻略

(2)

妻。起先生下石頭或魚蝦之類,後來經過神諭,人類獲得啟示,以後就能生出正常的子嗣。……

另外造成洪水的原因,巴則海人的故事根本沒有提及,布農和鄒人的神話則說是巨鰻或巨蛇橫 阻河流所致,而北勢泰雅族以及魯凱族則說是因為兄妹通婚或亂倫,引起天神憤怒,才造成洪水。

這些內涵也許受到後期倫理觀念的變遷而有調整。    (浦忠成〈洪水神話顯現的意涵〉)

( ) 7.關於〈洪水神話顯現的意涵〉的敘述,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洪水神話的架構有二,一為高山避水,二為巨蛇阻河

(B)洪水神話中的倖存者多為父女或母子,二者通婚後生下石頭或魚蝦,經由神諭後,

方能生出正常子嗣

(C)在部分原住民族的洪水神話中,洪水代表著天罰,因為人類亂倫後,引起上天憤怒,

故降下洪水為災

(D)各族神話中引發洪水的成因不同,由此反映出各族善織布或善農墾的風俗。

( ) 8.關於洪水神話中引發洪水的原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巴則海人的故事中沒有提及引發洪水的原因 (B)北勢泰雅族傳說是因巨鰻橫阻河流導致洪水 (C)布農人傳說是因兄妹通婚,天神憤怒而降下洪水 (D)魯凱族傳說是因祭祀不周,激怒祖靈而引發洪水。

9-10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9─10題:

他們是臺灣的九個原住民族中最典型的高山族群。世代以來,他們一直在山林野澤間成長生息。 層巒疊嶂是他們生命的根—既是搏鬥的對象,也是生活的依靠。他們從小就跟著父母兄長在深山 野外闖蕩謀生,小心翼翼地學習克服大自然中種種狂暴的肆虐,學習敬畏,學習與之和諧親密地相 處。因此,他們都有著能夠適應高山地形的矯健身手以及充沛的體力和耐力。他們對山中的走獸飛 禽、一草一木、天候變化等等的豐富知識與敏銳感受力,更常令我感到訝異。……

他們在山林裡活動時,無論視覺、嗅覺、聽覺,似乎都特別敏銳。我不知道那是否由於他們與 自然萬物有一種特別的應合,或是因長期在深山林中求生打獵所培養出來的特殊警覺性,或純僅是 天生的直覺。當我們在山路上一起走著走著,我有時會察覺,他們的表情和動作好像突然有一些異 樣,眼睛閃閃發亮,像是在聆聽什麼我根本聽不到的某個聲音,或是聞嗅著我毫無感覺的氣味似的。

然後,我們也許就真的看到一隻山羊或黃鼠狼或領角鴞匆匆一瞥出現在我們附近。……

他們也隨機教導我山中的哪些植物可以充飢或止渴,哪種枯木最耐火燒。他們教我如何在深山 裡活下去,以及哪些畏懼是必要或不必要的。       

(陳列〈布農族紀念〉)

( ) 9.下列關於〈布農族紀念〉之敘述,說明正確的是:

(A)山林對布農族人而言是安全無憂的生活環境

(B)布農族少年須經過成年禮後,方得隨父兄進入深山野外闖蕩謀生 (C)布農族人對於山中的各種知識之豐富,使作者訝異與佩服

(D)布農族人多半有著適應高山地形的矯健身手,但對天氣的劇烈變化卻束手無策。

( )10. 下列關於〈布農族紀念〉中,陳列對布農族人的觀察,敘述正確的是:

(A)布農族人打獵時會攜帶領角鴞,幫助搜尋獵物 (B)布農族人因習巫術,故對自然萬物有特別的應合

(C)布農族人與漢人相仿,穿過森林時皆保持專注警戒,無暇顧及其他 (D)布農族人對於植物的知識豐富,會摘採森林中的各式植物以充飢。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 )11.郁永河在〈土番竹枝詞〉和《裨海紀遊‧卷下》對原住民呈現不同的評價,有正面尊重 者,亦有負面批評者。下列文句,屬於正面尊重,且客觀紀錄原住民風俗的選項是:

(A)其升高陟巔越箐度莽之捷,可以追驚猿,逐駭獸 (B)番兒大耳是奇觀,少小都將兩耳鑽

(C)飛蓬畢世無膏沐,一樣綢繆是室家 (D)如夢如醉,不知向化,真禽獸耳

(E)使咸知愛親、敬長、尊君、親上,啟發樂生之心,潛消頑憝之性。

( )12.下列對於本單元各選文的說明,正確的是:

(A)《裨海紀遊‧卷下》中郁永河認為在上位者應對高山原住民「鼓舞而化導之」,使 其移風易俗,與漢人無二致

(B)〈土番竹枝詞〉中詳細記錄原住民風俗,如:外貌上的刺青、大耳,風俗上的重男 輕女、婚配、宗教文化等

(C)〈東番記〉描寫原住民族在農耕時害怕觸怒天神,故不言不語,以免天神降災,使 農作歉收

(D)〈洪水神話顯現的意涵〉分析原住民族的洪水神話,並指出各族傳說中,洪水成因 皆為觸犯禁忌,導致天罰

(E)〈布農族紀念〉裡,陳列因長期跟隨布農族人生活,亦逐漸擁有原住民敏銳的感知能 力,能察覺森林中的氣味或聲音,藉以判斷野生動物之走向。

三、非選題( 50 分)

娶則視女子可室者,遣人遺瑪瑙珠雙,女子不受則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 之。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女聞,納宿,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自是宵來晨去 必以星,累歲月不改。迨產子女,婦始往壻家迎壻,如親迎,壻始見女父母,遂家其家,養女父 母終身,其本父母不得子也。故生女喜倍男,為女可繼嗣,男不足著住代故也。妻喪復娶,夫喪 不復嫁,號為鬼殘,終莫之醮。

家有死者,擊鼓哭,置尸於地,環煏以烈火,乾,露置屋內,不棺;屋壞重建,坎屋基下,

立而埋之,不封,屋又覆其上。屋不建,尸不埋,然竹楹茅茨,多可十餘稔,故終歸之土,不 祭。

當其耕時,不言不殺,男婦雜作山野,默默如也。道路以目,少者背立,長者過,不問答,

即華人侮之不怒,禾熟復初。謂不如是,則天不祐、神不福,將凶歉不獲有年也。女子健作,女 常勞,男常逸,盜賊之禁嚴,有則戮於社,故夜門不閉,禾積場,無敢竊。

      (陳第〈東番記〉)

陳第的〈東番記〉詳細記錄了明代時期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方式,除了辭采優美外,更為重要的 是此篇文章乃為重要原住民文化之研究史料。其寫作條理井然,分別針對婚配、喪葬與農耕作詳盡 記錄。請於〈東番記〉中任挑一主題,撰寫原住民文化與現今臺灣文化之異同,並抒發一己之見。

8-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 2 頁,共 4 頁 結束之次日起 5 日內,……向考選部或受委託辦理試務機關、團 體申請,同一道試題以提出一次為限。……」同辦法第 4 條規定: 「測驗式試題或答案之疑義經確認後,依下列規定處理:一、試 題及公布之答案無錯誤或瑕疵時,依原正確答案評閱。二、試題 有瑕疵但不影響原正確答案時,依原正確答案評閱。三、試題有

整體而言,今年的爭議題不算多,但是有些題目看似簡單,似乎可以明快作答,但是 當正確答案公布後,卻又發現其中思考不周之處。以下舉出幾題為例進行檢討: 第2題:此題看似作答容易,但作答時卻容易在AB兩選項中擺盪,因為B選項所描述的 內容不明確,若要深究美國到底是否「不待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決即斷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