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俊全博士 影響因素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俊全博士 影響因素析"

Copied!
147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俊全博士 Advisor:Michael Chun-Chuan Chen. 大台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之考量及 影響因素分析 An Analysis on Parental Choice Regarding Private Child-care Institutes in the Taipei Area. 研究生:莊伶宜 撰 Name:Ling-I Chuang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Jan. 10, 2014.

(2) 誌 謝 經過無數歲月的煎熬,終於可以寫到誌謝了,在邁向第四年的求學過程 中,驚覺到時光在指縫中悄悄度過好幾個年頭,由於仍是在職身份,也身居 管理要職,在研究所求學過程中,感謝很多人的協助與體諒,容我一一道來。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俊全博士的全程指導,讓我的論文得以完 成。在學術界浩瀚世界,以我一名凡夫俗子踏入廣博淵源境界裏,依賴教授 們的指導與協助,才得以完成。感謝口委蕭英玲教授與楊曉苓教授,提出諸 多建議與方向,導師林敏慧教授與黃馨慧教授,在求學時傾囊相授外,也協 助問卷效度指導,在問卷修改過程中,也要感謝職場上的同伴 Antonia 與曾 經是同事現為好友的講師 Angel。我更要感謝系主任段慧瑩教授的體諒與支 持,雖然有點遺憾未能與段老師共同完成最後的口試,但在 proposal 時的精 闢建議,受益良多。老師謝謝您們一路以來的建言與支持。 在尋找問卷對象過程中,的確遇見很多瓶頸,謝謝喻婷、Miffy、Shelly、 協助尋找問卷對象的園所,感謝 17 所園長的支持,康寧幼兒園園長、正大幼 兒園園長、菲力幼兒園總監與劉武彰老師等的全力相助,問卷出爐也經過影 印界好友文正、小玉相助,得以順利完成。 在撰寫英文摘要過程中,要感謝三個人的協助,Danny、Brian 與 Vanessa。特別是我的外國好友 Brian 除了指導部分的英文摘要外,在我研讀 英文文獻時,隨時給予資料內文的理解說明,以便可以適時引用文獻。 在工作職場的伙伴們,要感謝的人更多了,感謝分園主管的配合與體諒, 您們在我求學過程的支援與支持,當我趕寫論文時,分園主管幫忙分擔原本 屬於我的主要職務,還有我帶領部門的同事們體諒,總公司 Cindy、Becky 與 二位區經理 Jenny 與 Nancy,因為你們這些好姐妹加油打氣,我們很快又可 以像以前一樣聚在一起。感謝公司總裁全力支持我在學術上的努力,在職場 上的好伙伴,我雖然無法一一俱名感謝你們,但在伶宜的心目中,這份感恩.

(3) 是永遠存在的。 在研究所三年半的歲月中,我結識了一群年紀比我小,但無時無刻都在 關心姐姐論文進度的好同學,于沛、雅惠、祁諼、品靜、書平、于珊等(限 於篇幅無法全部一一道出) ,尤其是于沛與書平,給予我很多的協助,那份感 謝、感恩與感動是永銘心中。如果今日沒有踏入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就沒有 機會認識這一群可愛的妹妹們,因為認識你們讓我的生活多了不同的色彩。 這段歲月裏,我特別要感謝我老公與女兒的支持與體諒,一家三口在我 全力寫論文的情勢下亂成一團,他們會隨時支援並照顧我,尤其是我老公, 當我請假在家全力趕寫論文時,專程送午餐回來,也會隨時注意我的身體狀 況,端茶送飯並為我補充營養品,讓我感動莫名。何其幸運,嫁到好老公, 生到好女兒-這是我女兒的至理名言,套用她的名言,何其有幸遇到這麼多好 朋友。如果,在論文上沒有看到你的名字,你必定也是在我心中要感謝的那 一個。 人生走到這裏,限於年紀體力等,我想這應該是我最珍貴的求學階段了! 我的好友們都在等著我研究所畢業的那一天,才有時間去進行不同的生活體 驗。再度感謝曾經幫助我、陪伴我的朋友們! 伶宜永遠謝謝你〜 莊伶宜. 謹誌. 2014 年 2 月 14 日.

(4) 大台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之考量及影響 因素分析 An Analysis on Parental Choice Regarding Private Child-care Institutes in the Taipei Area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大臺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之影響因素與家長 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透過調查了解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信念與機構特 性,與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之差異,經由量化統計分析結果並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編制「影響幼兒家長選擇幼托機構因素問卷」與「家長對幼兒美 語學習的看法」之問卷(量表),挑選大臺北地區 17 家私立幼托機構的家長 進行調查,一般幼兒園有效回收 274 份(有效回收率 85.3%) ,全美語或雙語 幼兒園有效回收 317 份(有效回收率 80.7%) ,合計有效回收 591 份,有效回 收率 82.8%。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影響家長選擇機構的信念中,重視因素的排序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培養自理能力」和「自信心」三者較為優先;機構特性的重視排序以「生 活常規」、「衛生乾淨」與「經營與教學理念」優先;家長在資訊管道取得方 面以「住家公司附近」 、 「園所人員講解」與「親友推薦」為最常使用的途徑。 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中以「幼兒階段學美語沒壓力」、「學美語從幼兒階 段」與「國際化從小接觸美語」最重視。 家長選擇機構的信念與機構特性中,年輕家長重視比率大於年長的家 長,低學歷家長大於高學歷的家長。信念的重視程度,服務業家長大於專業 人員;在機構特性中,上班族(其他)重視比率大於家管;低家庭收入重視 程度大於高家庭收入。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家長,重視學術成就且重視對 幼兒美語學習看法大於一般幼兒園,而一般幼兒園家長較重視生活常規等。 關鍵字:家長選擇信念、美語學習觀點、私立幼托機構、機構特性.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parents in Taipei area choose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private child-care institutions, and how parents think about learning English during the preschool period.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am trying to find out the teaching concepts and the features required when parents are seeking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the preschool. Besides, I also want to know the discrepancy among the concepts of preschool English learning among the parents. I have made up two questionnaires: “factors influencing parents when choosing child-care institutes” and “opinions about preschool English learning” when carrying out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invited parents from 17 private preschools to answer questionnaires. 274 effective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normal kindergartens (with 85.3% return rate), and 317 data from whole-English or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with 80.7% return rate). To sum up, this study do have 591 effective data with an effective return of 82.8%.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To begin with the discussion, I split this topic into four categories, which are “the teaching concepts of the education institute”, “the features of institute required by parents”, “how the parents acquire the admission information”, and “parents’ opinions about preschool English learning”. Among the teaching concepts, three factors stand out. They are the capability of helping children to acquire “appropriate habits”, “independence”, and “confidence”. Secondly, three features are most required by parents: “the daily routine”, “hygiene quality”, and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The convenience of acquiring the admission information is the third concern, includ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school and home or office”, “introduction informed by the institute staff”,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friends”. Last but not least, there are three preferable arguments about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including “less pressure for preschool kids”, “English learning should begin early”, and i.

(6) “improving an international foresight”. Concerning the teaching concepts and features when choosing the education institute, young parents value more than elder parents, and parents with lower profile of education backgrounds value more to par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teaching concepts, parent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value more than parents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speaking of the institute features, office-worker parents value more than the house-keeping parents, and parents in the lower economic status value more to the parents in the higher. Parents choosing whole-English or bilingual kindergartens value more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teaching concepts than the parents choosing normal kindergartens, but the latter value more on the daily regulations than the former.. Key words: teaching concepts, English-learning perspectives, private child-care institutes, features of the institutes.. ii.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10. 第五節. 名詞釋義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照顧服務提供的現況 ....................................... 12. 第二節.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相關文獻探討 ........................... 22. 第三節. 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 .................................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2.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6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1.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3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63. 第二節. 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影響因素現況和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分析 . 6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與不同機構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影響因素的差異分析 ... 76. 第四節. 不同背景與不同機構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差異分析 .......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98 第三節 建議 ...................................................... 99 i.

(8) 參考文獻.......................................................... 104 壹、中文部分 .................................................... 104 貳、英文部分 .................................................... 110 附錄.............................................................. 112 附錄一:專家效度諮詢問卷 ........................................ 112 附錄二:家長預試卷 .............................................. 124 附錄三:預試卷刪除或保留理由說明 ................................ 129 附錄四:預試卷修改理由 .......................................... 130 附錄五:正式問卷 ................................................ 131 附錄六:不同背景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影響因素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136. ii.

(9) 表 次 表 2-1- 1. 幼托機構相關法規依據一覽表 .............................. 15. 表 2-1- 2. 101 年歷年單齡人口數-2 歲到 6 歲人數分布表 ................ 21. 表 2-1- 3. 15 至 49 歲已婚女性最小子女照顧方式(99 年 7 月) .......... 21. 表 2-1- 4. 101 學年度幼兒園概況-學校設立別.......................... 21. 表 2-1- 5. 101 學年度幼兒園概況-學校所在地區別...................... 21. 表 2-2- 1.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家長背景變項分析 ...................... 25. 表 2-2- 2.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信念 .................................. 29. 表 2-2- 3.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資訊管道 .............................. 31. 表 2-2- 4. 國內外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 .................... 36. 表 2-3- 1. 幼兒園以全美語或雙語教學文獻探討一覽表 .................. 48. 表 3-3- 1. 專家學者諮詢名單 ........................................ 53. 表 3-3- 2. 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結果摘要表 ............................ 59. 表 3-4- 1. 問卷發放分配與回收情形一覽表 ............................ 60. 表 4-1- 1. 研究樣本背景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 66. 表 4-2- 1. 研究樣本機構別之次數分配表 .............................. 67. 表 4-2- 2. 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信念分析表 .............................. 68. 表 4-2- 3. 選擇私立幼托機構資訊管道分析表 .......................... 70. 表 4-2- 4. 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特性分析表 .............................. 72. 表 4-2- 5. 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分析表 ............................ 75. 表 4-3- 1. 不同親職別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7. 表 4-3- 2. 不同年齡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9. 表 4-3- 3. 不同職業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0. 表 4-3- 4. 不同教育程度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2. 表 4-3- 5. 不同家庭月收入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83 i.

(10) 表 4-3- 6. 不同機構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影響因素之 t 考驗 .............. 86. 表 4-3- 7. 不同機構家長與家庭月收入次數分配表 ...................... 86. 表 4-3- 8. 不同背景與機構別家長對選擇幼托機構信念、機構特性差異分析 88. 表 4-4- 1.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家長對幼兒美語看法之 t 考驗 .............. 91. 表 4-4- 2.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對「學美語從幼兒階段」之次數分配表 ...... 91. 表 4-4- 3. 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看法 .................................. 92. ii.

(11) 圖 次 圖 3-1- 1 研究架構圖................................................ 50. i.

(12) 第一章. 緒論. 幼兒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隨著社會型態轉變與經濟起飛,幼兒教育政策與 問題逐漸受到重視。近年來台灣受到少子女化趨勢與家長教養觀念不同的影響, 幼托機構必需提供多元型態經營,以符合家長的需求。除了立案的公私立幼兒園 外,以全美語或雙語為號召的幼兒園也相繼進入照顧市場。不同型態的幼托機構 在競爭激烈的幼教市場中,經營型態與訴求的重點亦有所差異,配合家長對幼兒 的期望與目的不同,自然呈現出不同的選擇差異。究竟影響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 構的因素有那些?為本研究所要探討的議題。 本章探討分為: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分別從少子女化的社會衝擊、婦女 勞動市場參與率的提高、幼托整合的影響、及幼兒美語教育的盛行等四個面向, 探討家長面對幼兒照顧服務的相關問題。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根據研究背 景與動機,設定探討研究目的,依研究目的設定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針對探討的名詞給予操作型定義。. 第一節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少子女化衝擊 台灣的少子女化現象日益嚴重。根據官方統計數字,民國 90 年 2 歲至 6 歲. 的兒童人口數從 1,522,151 到民國 101 年下降到 977,594 人,幼兒佔總人口數的 比率從 6.79%降到 4.19%,象徵著進入少子女化時代。台灣地區自民國 90 年粗出 生率 11.54‰,到民國 99 年時逐步降低至 7.19‰,雖然在民國 101 年的龍年, 幼兒粗出生率略微上升至 10.08‰(內政部戶政司,2013),但未來可預期仍會 逐步下降。 少子女化所引發的全面性問題,除了人口結構明顯變化之外,整個社會的生 態、經濟與發展陸續衍生出諸多問題,並對幼教產業也產生不小的衝擊(吳金香、 張茂源,2012;施宏彥,2005;黃士怡、孫保瑞、黃如敏,2005;謝美慧,2007)。 2.

(13) 首先,在醫療與幼兒照顧產業方面,由於生育率下降,造成小兒科、婦產科等特 定科別縮減,育兒相關產業與幼教相關用品也隨之減少,例如玩具、童書、嬰幼 兒服飾、嬰幼兒用品等需求量減少,產業界面臨生存困難引起的經濟問題。其次, 在教養問題方面,集家人關注寵愛於一身的孩子,多數傾向以自我為中心的特 質,孩子缺乏與人互動,形成獨生子女過度照顧與保護,減少孩子生活體驗而無 法培養自我解決問題能力,衍生出許多家庭教育與親子互動的問題。 最後,整體教育產業受到波及,幼兒園入學就讀的幼童人數逐年下降,使幼 托機構面臨難以經營而關閉的困境。隨著時間推移,每一年入學就讀學生數大幅 減少,逐漸由國小、國中、高中,以及大學高等教育等,如骨牌效應一般產生影 響,學校不是面臨併校就是關閉的命運,影響整個教育生態(何金針、唐璽惠, 2006;蔡銘津,2012)。從小型學校廢存問題並進而造成城鄉教育資源差距;超 額老師現象浮現,高等教育雖高錄取率仍造成私校招生不足,形成學生品質堪虞 等問題的出現。其他諸如流浪老師的問題等,值得我們嚴謹看待(王金國,2012; 林庭玉、楊淞丞,2009;施宏彥,2005;陳柏州,2011;賴惠秋,2009)。 上述少子女化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在教育層面上首當其衝就是幼兒照顧服務 的議題。面對出生嬰兒人數的降低,致使父母重視子女的程度提升,父母為子女 的學習及成長環境之條件的選取上,自有其不同的考量和期待。而究竟家長們如 何為其所呵護的子女,選擇符合期待的照顧服務?家長所在乎的究竟包含哪些層 面的考量?需要我們進一步的關心與重視。 二、. 婦女勞動市場參與率提高 社會結構變化,促使婦女投入就業市場比率與日俱增。過去婦女扮演的傳統. 角色是在家相夫教子,自己親自照顧孩子,但隨著婦女投入就業市場比例增加, 幼兒的照顧方式有了改變,在家陪伴幼兒時間與比率減少,對於照顧的需求逐漸 提升。根據官方統計,15 歲至 64 歲已婚婦女,目前工作比率從民國 92 年的 50.54%,到民國 99 年的 54.47%(行政院主計處,2013) ,已婚婦女參與勞動市 3.

(14) 場超過半數,對幼兒照顧需求顯然也相對增加。 婦女就業,無法在家照顧子女,幼兒照顧問題成為父母眼前重要的議題之 一。為了照顧就業婦女在生育兒女後的需求,行政院勞委會於民國 95 年,實施 育嬰假政策,配合婦女育兒需求,是一大親善措施。但隨著母親育嬰假期結束, 需重新回到職場,造成另一波幼兒照顧服務的需求出現。江佳樺(2005)認為兒 童接受機構式的照顧是市場趨勢,比率與日俱增。母親在育嬰假結束需返回職 場,幼兒則面臨需轉移到機構式照顧的事實,是共同的現實問題。 父母送子女到機構接受照顧服務,勢必增加家庭支出的負擔,而政府為了提 昇國人生育意願以改善少子女化,釋出家庭津貼補助等善意的施政策略。然而, 黃惠如、曾慧雯(2010)曾經提出,台灣政府以補助津貼取代供給服務的作為, 在許多家庭父母的眼中,如杯水車薪,無法減輕家庭承擔撫養及培養孩子長大要 面對的諸多問題。在臺灣,幼兒照顧仍屬於私領域,政府雖給予幼兒照顧些微津 貼與補助,例如育嬰假、助妳好孕、發放育兒津貼與補助等,上述補助看似豐碩, 然而在龐大家庭支出中仍然偏低,即使婦女外出就業仍無法減輕家中經濟負擔。 家長面臨養兒育女的沈重負擔,仍有許多不同需求的考量,進而影響家長決定選 取照顧服務的模式。 參考不同國家發展幼兒照顧服務政策的經驗,因著不同價值觀而有不同看 待,部份做法或許值得我們作為學習的榜樣。舉例而言,如瑞典,其幼兒教育費 用是由國家、地方政府和父母共同負擔,國家負擔 35%,地方負擔 50%,父母負 擔 15%,家長依收入、家中就讀兒童數等繳納幼兒費用,每天以不超過 4 元美金 的費用為原則,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歐用生、簡紅珠、任秀媚、馬祖琳,1987)。 除了幼兒教育費用由公家負擔大部分外,對於幼托機構質的提昇與量的增加也予 以注重。學齡前幼兒照顧的質量教育,是政府最優先關注的議題(Samuelesson & Sheridan, 2004)。 又如日本的例子,在幼托機構不足情形下,家長為了節省育兒費用,選擇將. 4.

(15) 孩子送往未立案的私立幼托機構,而日本主管機關審核機構是否為認可或認可外 機構的策略,是政府在無法滿足家長充足的照顧服務需求下,思考如何修改機構 的認可基準,以便彈性納入政府監督的範圍,得以保障兒童獲得適當的照顧服 務,進而降低家長育兒支出沉重的負荷(翁麗芳、塘利枝子,2011)。 各國幼兒照顧政策給予家長與家庭諸多協助,有利於減輕家庭育兒壓力,並 協助家長盡可能在育兒費用降低等的彈性做法,乃是將幼兒照顧的議題,視為政 府照顧的責任,自然加以重視。而台灣社會因結構變化,隨著婦女就業無法在家 照顧,育嬰假、生育津貼或教育補助,卻仍無法解決婦女就業時幼兒照顧的問題, 不但形成婦女就業的阻力,幼兒照顧議題對於已婚婦女的需求與急迫性也可見一 斑。究竟父母面臨無法在家照顧子女時,如何取其利弊為子女選取符合期待的私 立幼托機構?決定因素為何?值得本研究進一步探究了解。 三、. 幼托整合的影響 隨著社會時代變遷,核心家庭與雙薪家庭普遍存在,家長對幼兒照顧的需求. 自然增加(馮燕,1999;楊媁珽,2010),但幼教市場的混亂,不同的主管機關 有不同的標準規定,長久以來也形成對家長的困擾。因此,政府致力於幼托合一 的整合制度,是政府對幼兒教育建立完整制度的做法之一。 政府雖已從法制面有回應,但在幼兒教育及照顧普及化的需求,市場上仍有 幼兒教育質與量差異的問題存在。教育部統計 101 學年台灣公私立立案幼托機構 中,公立幼托機構共有 2,390 所,私立幼托機構則為 4,726 所,公私立幼托機構 的比例為 3 比 7。可見私立幼兒園的幼托機構佔多數,而幼托機構品質良莠不齊, 家長對於優質的幼托機構的期待和要求,仍有待政府協助解決。就托市場上,政 府雖有介入幼兒照顧,但整體介入程度仍不足,幼兒就讀公立比率偏低,每每大 排長龍等候抽籤仍不得其門而入,私立幼托機構照顧的幼兒人數為公立之 2.5 倍 之多(私立 328,230 人:公立 131,423 人),大量膨脹的私立幼托機構也形成私 立幼托機構相互競爭的氛圍,為了競逐幼兒入學,無不使出各項招生優惠或措施. 5.

(16) 試圖吸引家長上門,家長們面對五花八門的招生現象往往無所適從。 過去政府介入程度不足,無法確保幼兒照顧服務品質的情形,致使市場機制 決定一切,業者施展各式不同的手段,試圖左右家長的選擇。不論政府介入或市 場機制主導家長,政府公權力適時的介入仍有其必要性,才得以改善或導正幼兒 照顧服務現況(陳俊升,2003;林庭玉,楊淞丞,2009)。政府對於幼兒照顧政 策的重視,從逐步整併到教保合一的檢討,並於民國 101 年開始實施幼托整合, 也顯見政府逐漸提升對幼兒教育與照顧服務的重視程度。而《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的出現,乃是政府為保障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利,將教育與照顧並重, 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全發展,堪稱是近年來幼兒照顧政策中最為明顯的改變。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是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之依據,也是對幼 兒教育與照顧的規範做細部性的規劃。此一法案的通過與實施,期望在幼兒照顧 市場上,建立完善的管理協助系統,讓照顧幼兒的機構適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也讓定位為私領域的幼兒教育市場,透過政府的公權力建立制度,協助幼托機構 提昇幼兒照顧與學習品質。然而,即便政府嘗試努力,在私立幼托市場佔據多數 的情況下,仍以市場主導為機制的照顧服務,為求生存爭相競爭之下,想方設法 致力於如何滿足家長的期待,而依家長不同期待與需求,轉型或多元經營幼兒園 的運作。而家長從投資子女未來的觀點來看,為要迎頭趕上國際化的語言能力, 不讓子女輸在起跑點,幼兒美語於是乎成為家長投資子女未來成長的一項關鍵指 標。 四、. 幼兒美語教育盛行 家長關注幼兒美語的學習,主要是來自於民國 90 年,政府將美語教育向下. 延伸到小學的政策,讓私立幼托機構也追隨政府腳步,提出幼兒美語教學來吸引 家長目光。自此,學習美語的狂潮席捲托兒所及幼稚園。由於家長對於幼兒學習 美語或才藝的需求,進而發展出私立幼兒園的另一種照顧服務模式-全美語或雙 語教學環境的提供。李宜娟(2005)在其著作中提到周慧菁於 2004 年發表的調. 6.

(17) 查報告,表示學齡前幼兒開始學美語佔了 79.8%,與林佩蓉於 2004 年提及公私 立幼稚園實施美語教學高達 97.1%,這些數據顯示幼兒園實施並重視美語教育, 達到全民瘋美語地步。此過於熱衷於幼兒美語學習趨勢,使幼教專家學者一一站 出來為幼兒美語學習發聲,強烈表達幼兒園教授美語對幼兒的影響,並促使政府 做出更動政策的決定。 於是,政府在 2004 年的 10 月提出學齡前幼兒美語教育政策說帖,強制幼兒 園不得聘用外籍老師,並主張以融入式的美語,取代全美語或雙語的教育政策(教 育部,2005)。此政策的確制止幼兒園聘用外籍老師等相關問題,但選擇幼托機 構的權利在於家長,家長對於幼兒學習美語的看法,包含為孩子將來的競爭力奠 定更穩的基礎訴求,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提供另一種的照顧模式,滿足了家長對 幼兒學習美語的想像。 此外,由於 2011 年的英語課程正式納入國小課程,美語向下延伸,家長對 美語教育的重視,使得標榜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的教學模式,吸引不同背景家長 的關注與投入。家長對於幼兒美語的看法不同,是否會影響其選擇私立幼托機 構?也是研究者想進一步要探討了解。 根據研究者多年實務經驗了解,選擇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的幼托機構,是家 長對於幼兒美語學習的期待,希望可以增長幼兒未來在學業或就業競爭力的方法 之一,所以對於幼兒美語需求仍然存在。讓孩子學習語言或才藝,突顯家長對幼 兒未來的期待,而多一種外語能力可能是家長對未來期待的回應。全美語或雙語 幼兒園,在幼兒照顧上,服務對幼兒美語有需求的家長,是什麼背景的家長對於 幼兒美語學習會形成不同的看法?不同背景的家長,是否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 有差異?形成研究者的動機。 小結:幼兒教育是百年大計,為一切教育之初。少子女化影響著整個人口、 經濟與社會結構,同時,婦女加入勞動市場,雙薪、核心家庭的出現,職業婦女 對於幼兒照顧服務需求,日益需要與重視。《幼兒教育照顧法》的實施,雖適時. 7.

(18) 提供家長選擇幼托機構參考,但仍無法全然改善所有的托育問題,以市場機制為 主導的私立幼托機構佔照顧市場的多數下,為滿足不同家長需求,在幼教市場供 需上,呈現不同的照顧服務模式。而幼兒美語的盛行也隨著政策的轉變而跟著擺 盪,然而幼兒的教育及照顧需求,乃由家長決定如何選擇。這種種因素由外而內 鋪陳影響家長面對,究竟該如何為其子女選擇何種照顧服務的決定?家長的考量 不但讓私立幼托機構面臨考驗外,更是促使私立幼托機構傾囊而出,竭盡所能符 合不同家長的需求和期待以提供照顧服務。 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在選擇私立幼托機構時的信念與機構 特性的異同探討,進一步探討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的照顧服務模式,在經營幼兒 照顧與一般幼兒園對家長的信念與機構特性有否異同?不同背景因素的家長,對 於幼兒美語的看法是否不同?藉由研究探討,了解實際之照顧服務市場發現現 況,並給予家長、相關業者與未來研究者,提供實質的建議,並做為政府制定法 規之參考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一、 探討大臺北地區家長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差異情形。 二、 探討大臺北地區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差異情形。 三、 瞭解大臺北地區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差異情形。 四、 探討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分別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特 性的重視程度與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之差異分析。. 8.

(1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一、 瞭解大臺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現況為何? 二、 探討大臺北地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情形為何? (一) 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生活自理」信念情形為何? (二) 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成就取向」信念情形為何? 三、 探討大臺北地區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為何? (一) 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硬體設備」特性重視程度為何? (二) 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行政配合」特性重視程度為何? 四、 瞭解大臺北地區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為何? 五、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機構特性的重視 程度,以及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間之關係為何? (一)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與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情形之關係為何? 1.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生活自理」信念情形之關 係為何? 2.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成就取向」信念情形之關係 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與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之關係為 何? 1.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硬體設備」特性重視程度之關 係為何? 2.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行政配合」特性重視程度之關 係為何?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之關係為何? 六、 探討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分別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機 構特性的重視程度間之關係為何? 9.

(20) (一) 探討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信念之關係 為何? 1.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生活自理」信念之關係為何? 2.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成就取向」信念之關係為何? (二) 探討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之 關係為何? 1.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硬體設備」特性重視 程度之關係為何? 2. 不同私立幼托機構類型的家長對私立幼托機構的「行政配合」特性重視 程度之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2013)統計數據,全國已登記立案之幼托機構共有 6,611 家,其中登記於大臺北地區的幼托機構共有 1,883 家(其中臺北市占 723 家,新 北市占 1,160 家),為全國幼托機構數量最多之區域。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 區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之因素,故以大臺北地區立案之私立幼托機構為主要的 研究地區,其中將機構類型區分為「一般幼兒園」與「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二 大類,並以就讀研究地區內立案之私立幼托機構幼兒家長為問卷發放對象。. 10.

(21)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 幼兒: 指 2 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的幼童。 二、 照顧服務: 本文所指的照顧服務是指,針對 2 歲到 6 歲幼兒,到私立幼托機構接受 全日或超過 5 小時(含)以上的照顧與教育事實的服務。 三、 幼兒園: 經由教育局立案為幼兒園,並接受 2 歲到 6 歲幼兒的全日私立幼托機構。 四、 家長: 家中有 2 歲到 6 歲的幼童,進入私立幼托機構的父親或母親或監護人。 五、 幼托機構: 設定為私立的一般幼兒園與全美或雙語幼兒園。全美或雙語幼兒園乃教 學以美語為主要溝通工具,教學時數可從半天到一整天,進行全日或半 日的美語教學模式的園所。. 11.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分為:第一節為照顧服務提供的現況,探討照顧服務的各種類型、 定義、與功能,有關照顧服務法源與臺灣照顧服務的現況。第二節家長選擇私立 幼托機構之相關文獻探討,包含不同的家長背景變項,選擇機構的信念、資訊管 道與機構特性等。第三節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的看法,幼兒學習美語的觀念,對 幼兒美語政策的回應,家長選擇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相關研究等,分述如下。. 第一節 照顧服務提供的現況 以往傳統式大家庭中雖有家人支援或親友幫忙協助照顧幼兒,但母親多數仍 為主要照顧者(王舒芸,佘漢強,1997) 。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經濟結構不同, 現在多數以核心且雙薪家庭為主,家中並無多出人手能協助照顧幼兒,而轉以尋 求居家保母或機構式替代照顧的照顧服務型態逐漸提升中。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婦女婚育就業調查顯示,子女在私立幼托機構受照顧比例佔了 39.1%(行政院主 計處,2013),且已漸興起不同的照顧服務型態,呈現多樣與多元的型態。 國內外對於照顧服務的看法有別,Zigler、 Finn-Stevenson 和 Marsland(2006) 提出美國的照顧服務,及至 21 世紀的今日,以連結並培養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提供現代家庭所需的服務,有效率的撫育孩子,加強整合有質感並負擔得起的幼 托機構,協助家長獲得友善育兒環境為主。而在臺灣,一份康健雜誌於 2004 年 發表的照顧服務調查報告中表示,「誰來照顧孩子」是父母最關心的議題,尤其 學前教育費用高昂,造成父母極大負擔,53.28%的父母,希望企業能提供附設 幼兒照顧服務。然而事與願違,多數企業無法提供低價、免費附設幼托機構,政 府也未及時體會公共照顧服務的重要,廣設公立幼托機構,或適時調整政策,反 讓學前教育私人化及市場化…(朱芷君,2004)。育兒成為父母極大的負擔,家 長養育孩子倍感辛苦。. 12.

(23) 政府對學前教育重視不夠,在幼兒照顧政策上,形成公立幼托機構數量不 足,私立幼托機構無限擴張的現況,公、私立幼兒園比率為 3 比 7,顯示出多數 家長必須接受以私立幼托機構為主要選擇的事實,並為了育兒增加一筆額外的經 濟負擔。邱花妹(1998)提出誰來照顧孩子?是外傭、祖父母、還是幼托機構? 父母尋求外面支援的困難度高,不但降低生孩子的意願,也造就現代父母不育、 不養,乃至於少子女化的惡性循環現象。 也因此,私立幼托機構數量佔整個照顧服務市場多數,對於提昇整體幼托機 構,提供照顧品質的良窳,有重大影響。以下將對幼兒園在照顧服務模式、內容 範圍、及照顧服務現況逐一探討。 一、 照顧服務模式 (一) 照顧服務模式類型 幼托機構的發展歷史軌跡,從早期 1955 年的農忙托兒所,在 1958 年轉為農 村托兒所,到 1975 年改為村里托兒所。1993 年訂定法規,規範托兒所設立組織 章程等,此後經由不斷修法以符合社會需求(李德高,2001)。托兒所與幼稚園 因為收托孩子年齡層與服務內容有重疊,經多年整合後,於 2012 年 1 月正式整 併為幼兒園,成為專屬幼兒照顧服務之機構。 幼托機構的照顧模式,依官方目前分類,可分為幼兒園與托嬰中心,幼兒園 又分為公、私立二大類,公立幼兒園包括國小附設幼兒園、公辦民營幼兒園;私 立幼兒園則包含企業附設幼兒園、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之幼托機構。以下就各類 照顧模式簡介如下。 1、 幼兒園: (1) 公立幼兒園:由政府單位設立之幼兒園,公款補助,收費低廉。其類 型可分為獨立設置之公立幼兒園、國小附設幼兒園、公辦民營幼兒園。國小附設 幼兒園,顧名思義附設在國民小學場域內,屬公立機構,招收學區內屆齡幼兒。 公辦民營幼兒園,採取結合公部門硬體設備,免除土地與建物成本,引進民間的. 13.

(24) 人力與資金管理來降低營運成本,提供家長低廉且有品質的照顧服務。蔡春美、 張翠娥、陳素珍(2000)進一步說明所謂公辦民營為政府結合社會資源,委託民 間共同推展社會福利服務,以契約方式委託財團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辦理非營 利性質之社會福利服務機構。 (2) 私立幼兒園:由私人機關設立之幼兒園,創辦人自行籌設經費辦理。 分為一般幼兒園、企業附設幼兒園與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企業附設幼兒園,乃 是在家長工作場所或附近提供幼兒照顧服務設施,由公司或企業支持贊助,隨著 社會型態轉變,因應職業婦女與有需求的家庭而設立。企業主為鼓舞員工士氣、 留住人才,使得員工在工作職場上便於照顧子女,滿足其幼兒照顧的服務需求, 其工作穩定性相對提高(黃慧貞,1992)。而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乃教學以美 語為主要溝通工具,教學時數可從半天到一整天,師資通常會以外籍老師為主 教,中籍老師任助理老師,費用高但卻受家長歡迎(李宜娟,2005)。 2、 托嬰中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制定,辦理未滿 2 歲兒童照顧服 務之機構。收托方式可分為半日、全日、日間與臨時照顧服務四種。 上述照顧服務的模式有不同類型,家長依其個別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選擇。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家長對於機構提供的服務模式,除了照顧外,可能需要更 多元服務,此時屬於私立的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似乎針對家長不同需求,得以 多元、多樣的訴求來吸引家長選擇的目光,例如增進幼兒外語能力、才藝學習等, 形成幼兒教育市場差異且多元化的共存模式。 小結:臺灣幼兒照顧服務模式的多樣且多元化,不同的經營模式與內容,形 成父母在幼教市場上有不同的選擇。私立的一般幼兒園與全美語或雙語幼兒園, 可因應家長不同的想法、信念與需求,形成選擇幼托機構之差異化。家長在選擇 幼托機構模式時,其不同背景對於幼兒照顧服務可能會有不同需求,然而儘管照 顧服務模式的多樣與多元,仍需要回到以法規做為重要探討的依據,以下針對法 源整合在幼照法令頒布前後的差異分述如下。. 14.

(25) (二) 照顧服務模式法源 幼托整合前,幼稚園設置標準與辦法依照「幼稚教育法」與「幼稚園設置辦 法」等相關法規,收托4至6歲幼兒,主管機關為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教育局), 幼稚園老師依「師資培育法」進用與培訓。托兒所依循「兒童福利法」與「托兒 所設置辦法」,收托足1個月至未滿6歲的兒童,主管機關為當地社會行政主管機 關(社會局),托兒所老師以「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規範教保等專業人 員資格。幼稚園與托兒所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為宗旨,並享有幼兒5足歲免 學費計劃。 幼托整合後,統稱為幼兒園,幼兒園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所定,為保障 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之權利,確立幼兒教育及照顧方針,健全幼兒教育及照 顧體系,以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提供2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教育及照 顧服務(簡稱教保服務)之機構。其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 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幼兒園進用具教保服務人員資格,依師資 培育法規,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幼兒園教師資格於師資培育法相關規定未修正 前,適用幼稚園教師資格之規定。以下將法令對幼托機構的規定事項整理如下表。. 表 2-1- 1. 幼托機構相關法規依據一覽表 幼稚園. 托兒所. 幼兒園. 法源屬性. 教育體系. 福利體系. 教育體系. 主管單位. 教育局. 社會局. 教育局. 法源依據. 幼稚教育法. 兒童福利法.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招收年齡. 4-6 歲. 2-6 歲. 2-6 歲. 立案樓層條件. 一樓到三樓. 一樓到三樓. 一樓到三樓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課程依據. 幼稚園課程標準 托兒所教保手冊. 及服務實施準則,由中央主 管機關定之. 師資與人員進用 依師資培育法. 依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5.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第三 章人員資格與權益.

(26) 二、 照顧服務定義、功能與內容 (一). 照顧服務定義. 所謂照顧服務,其廣泛定義乃為了確保兒童健康成長,滿足其發展需要,支 持與補充家庭功能不足,由父母委託他們不在的時間,給予適當安置與照顧的服 務(林勝義,2002;馮燕,1997)。劉育吟(2006)強調為一天中父母不在兒童 身邊的時間,委託為其子女提供適當照顧與教育的服務。而托育服務是由家庭以 外的機構,針對幼兒所提供的各種照顧教育之服務(吳敏凰,2010)。 綜合學者對於照顧服務定義,均以父母不在之時間,委託家庭以外之幼托機 構,提供適當的照顧與教育的服務,以支持或補充家庭功能不足,確保幼兒健康 成長,滿足幼兒發展所需。 而本研究的照顧服務定義,是指接受育有 2-6 歲幼兒的父母委託,在一天父 母不在的時間,給予幼兒適當照顧與教育的服務。照顧服務補充父母的教育、養 育功能,在父母無暇或無法照顧孩子時,於家庭外提供教育、照顧等功能,型態 多元,由父母授權給幼托機構,進行照顧、教育工作與任務,但父母依然是幼兒 主要的監護、養育與照顧責任者。在本研究中,限定為立案的私立幼兒園。 (二). 照顧服務功能. 照顧服務對家庭而言,學者們多數強調其具有補充、支持性的功能,而非替 代家庭功能。陳姣伶(2009)提出照顧服務強調家庭功能維持,在歷經時代推移 從家庭解決育兒問題之福利角色,蛻變成教育性的並兼俱家庭及兒童發展的多元 功能。丘周剛、林欣怡、魏鸞瑩(2006)認為照顧服務是因應現代職業婦女就業 下的產物,其功能是為滿足兒童發展需求,確保兒童健康成長所提供家庭支持的 福利,以補充家庭功能不足,並非替代或取代父母的教育功能。馮燕(1997)也 提出照顧服務的社會福利功能,除了能為一般兒童提供有良好照顧外,也提供給 父母支持性的服務,特別是當其有特殊需求時,例如,有事需要臨時托兒、或延 長收托時間等,照顧服務能為家庭提供足夠的支持性功能。. 16.

(27) 但蔡嫦娟(2002)卻認為照顧服務功能不該被無限擴張,應考慮家庭與親職 功能完整性,避免無形中過度越界而取代家庭或父母角色,例如幼托機構提供之 延長托育等,擔憂此舉可能會取代父母與家庭的功能,而不利幼兒的發展。 然而,現代雙薪家庭父母多數在職場任職,加班或是上班時間的不定,在面 對工作與照顧孩子之間的兩難,孩童受託照顧的時間勢必延長,也因此照顧服務 提供協助的程度介於補充或取代,可能處於難以釐清的定位下,也有可能發生父 母因工作需要而過度依賴機構照顧服務,使得延長托育越界擴張的情形發生。 馮燕(2009)曾提出使用照顧服務,對於家庭壓力有減低的作用,尤其對幼 兒的主要照顧者。換句話說,家中有孩童的家庭,父母可藉由照顧服務的提供, 減輕或改善生活中帶來的壓力,進而促進家庭功能的提升而提供支持的力道。但 幼托機構扮演的角色,在提供照顧服務的同時,究竟是替代、取代或支持、補充, 需拿捏得宜。 綜合上述,照顧服務的功能是提供家庭與父母親職角色支持,健全照顧與教 育服務之系統。強化家庭功能來滿足幼兒需要,支持父母不能或無法照顧幼童時 的協助工作,或補充父母親職角色功能,適當照顧幼兒,滿足幼兒健康的身心發 展,其功能並非取代或替代父母的教育功能。 本研究中的照顧服務功能,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為研究對象,主要是考量到機 構可配合家長的工作時間,無論是當家長需提早去上班,機構可配合時間提早到 校照顧幼兒,或當家長工作需加班時,機構同樣可配合而延長照顧幼童。本研究 之照顧服務功能不只延長托育,也可能提早入園以配合家長的工作時間,而減少 家長育兒壓力。 (三). 照顧服務內容. 整合下的幼兒園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以幼兒為主體,推動與促進幼兒 教保工作發展,為政府、社會、家庭、幼兒園及教保服務人員共同之責任,其提 供的照顧服務內容如下。. 17.

(28) 1、 提供營養、衛生保健及安全之相關服務。 2、 提供適宜發展之環境及學習活動。 3、 提供記錄生活與成長及發展與學習活動過程。 4、 記錄其他有利於幼兒發展之相關服務。 5、 提供增進身體動作、語文、認知、美感、情緒發展與人際互動發展與培 養基本能力。 6、 舉辦促進親子關係之活動。 簡言之,幼兒園服務的項目與內容均以幼兒的生理、心理需求滿足為目標, 重視幼兒發展與基本能力培養,以便適應環境,並且較著重養成幼兒健全人格、 解決問題能力的教育方針。與本研究中想要了解從家長的角度理解,其選擇私立 幼托機構,對於機構所提供服務特性的重視程度為何?是否與照顧服務提供的內 容相契合,例如機構重視生活常規教導、衛生乾淨、環境安全等經營理念與照顧 服務提供之內容相符合,但這些是否符合家長需求,而成為選擇幼托機構之重要 因素。 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所規範之照顧服務內容,未必是家長在選擇幼托 機構所重視的內容。對家長而言,可能還有其他如行政配合之事項,例如接送方 便、配合家長工作時間或收費合理等,雖然不是照顧服務提供之配合幼兒發展之 內容,但重要性並不亞於此。 上述所提除了重視幼兒基本能力外,教育功能在家長的認知內,深受「萬般 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影響,幼兒的學術成就也受到家長重視,Zigler, Finn-Stevenson, & Marsland(2006)認為照顧服務內容優劣好壞,會影響到幼兒 發展,而其發展之歷程,則端視是否能擁有好的照顧服務品質,決定幼兒獲得未 來優秀之學術成就。所以為了奠定子女未來能有好的基礎,從幼兒教育階段開始 重視關心學習內容。. 18.

(29) 小結:照顧服務是父母無暇、無法照顧 2 歲至 6 歲幼兒,授權與委託私立幼 托機構,協助提供教育、照顧幼兒之服務。在功能與內容提供一般照顧與教育外, 也會針對家長的特殊需求,例如延長照顧等提供照顧的服務。而其所提供照顧服 務的內容,除法令要求提供一般基本能力的培養外,家長為考量子女能以奠定未 來成功人生的成就,仍取決於家長對其子女接受教育的認知與期待的關注程度所 影響。因此,家長的觀點不容忽視。 三、 臺灣幼兒照顧服務現況 由於時代變遷,核心家庭的增加,社會角色分工起了變化,婦女走出傳統進 入職場,提升婦女就業率,以及現代父母育兒價值觀念改變,照顧孩童的方式, 除了主要居家式的家庭傳統照顧已漸漸式微,機構式照顧的幼兒園已漸興起(吳 敏凰,2010)。而幼兒園的發展也隨時代變遷,家庭需求與功能的不同而轉變不 同的目的,同時也受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的服務現況。 101學年度之官方統計數據,全國共有公、私立立案幼托機構6,611家,其中 私立幼托機構4,723所,佔了全臺幼托機構的71.4%比率(如表2-1-5) ,顯然學前 幼兒所受的照顧服務,因公立幼托機構數量不足,家長只能依賴私立幼托機構。 行政院主計處(2013)各級教育學齡人口淨在學率,幼兒園在101年達59.65% ,依據101年之幼兒園人口淨在學率,將近6成的幼兒在幼托機構被照顧,餘4成 的幼兒在非機構式的照顧方式,顯示幼兒進入幼托機構比率與日漸增。 其次,從照顧服務的分佈情形來看,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報表顯示,101 年2歲至6歲學前幼兒人口數為977,594人(如表2-1- 1) ,佔總人口數的4.19%(內 政部戶政司,2013) ,2-6歲在公私立幼托機構就讀人數有459,653(如表2-1- 4) , 而在私立幼托機構就讀人數有328,230,其佔所有公私立幼托機構之幼童比率 71.4%,顯示私立幼托機構佔整個幼教市場大部分比率,換句話說,家長依賴私 立幼托機構照顧幼童。. 19.

(30) 最後,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13),對於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結果,學齡前 幼兒的照顧現況,在99年7月的統計報告中,15至49歲已婚女性,對於未足3歲幼 兒之照顧方式,以「自己」(小孩之父母親)親自照顧為主,佔54.9%,而由家 中長輩協助照顧或保母照顧的方式,分別佔了33.64%與9.37%(如表2-1-3)。隨 著婦女就業日益增加,父母親自照顧幼兒比率逐年下降,近三年父母親自照顧3 歲以下幼兒的比率,已下降到47.54%。隨著幼兒年歲的增長,幼兒照顧方式也逐 漸自居家照顧轉變到幼托機構的照顧服務,從3至6歲送至「私立幼托機構」照顧, 佔了43.06%可得見轉變的趨勢,而由父母親「自己」(小孩之父親或母親)照顧 則只佔了26.32%(行政院主計處,2013)。 上述統計由婦女婚育調查得知3歲以前,較依賴父母自行照顧,但當幼兒達3 歲以上至6歲之間,則轉變為送到幼托機構照顧,與以前之農業社會,完全以母 親為主之照顧方式不同,雖然機構式照顧未完全取代家人或保母的家庭式照顧, 但比率卻逐步增加。 照顧服務現況中,大部分的家長可能因為公立幼托機構數量不足或其他可能 因素,必需將幼兒送到私立幼托機構;而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決策過程中,究竟 是什麼樣的因素讓家長為幼兒決定選取在不同性質的私立幼托機構接受照顧服 務?家長重視的是什麼? 綜合上述,臺灣幼兒照顧服務的現況中,無論從統計數字顯示,或是對幼兒 照顧服務中所關注的議題,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選擇與決策,其所扮演的角色仍牽 動照顧服務市場的方向,而成為重要議題,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探討多樣性,更 進一步加深本研究的貢獻,藉由本研究了解,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不同層面的重視 程度。. 20.

(31) 表 2-1- 2 年齡 民國. 101 年歷年單齡人口數-2 歲到 6 歲人數分布表. 2歲. 3歲. 4歲. 101 年 169,383 195,345. 199,285. 5歲. 6歲. 206,354 207,227. 2-6 歲. 人口. 2-6 歲佔人. 合計. 總數. 口總數比. 977,594. 23,315,822. 4.19%.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2013). 表 2-1- 3 年齡 未滿 三歲 三到 六歲. 15 至 49 歲已婚女性最小子女照顧方式(99 年 7 月) 自己. 父母. 54.90%. 33.64%. 26.32%. 13.59%. 其他. 外籍. 服務機. 公立. 私立. 傭工. 關附設. 幼兒園. 幼兒園. 1.10% 9.37%. 0.30%. 0.07%. 0.07%. 0.53%. 0.03%. 0.31% 1.59%. 0.56%. 0.48%. 14.07%. 43.06%. 0.02%. 親屬. 保母. 其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3). 表 2-1- 4. 101 學年度幼兒園概況-學校設立別. (2-6 歲幼兒就讀公私立幼兒園人數) 幼生. 直轄縣市. 項目 歲. 本園. 分班. 鄉鎮市立. 私立. 國立. 總人數. 本園. 分班. 本園. 分班. 本園. 分班. 2-3. 28,204. 27,576. 628. 1. 1,152. 102. 1,153. 518. 25,270. 8. 3-4. 80,296. 76,905. 3,391. 7. 11,385. 1,765. 4,888. 1,614. 60,625. 12. 4-5. 159,502. 152,303. 7,199. 460. 34,753. 3,395. 7,708. 3,781. 109,382. 23. 5-6. 191,345. 184,407. 6,938. 544. 43,277. 3,240. 7,869. 3,698. 132,717. 0. 6上. 306. 300. 6. 2. 104. 3. 1. 3. 193. 0. 總數. 459,653. 441,491. 18,162. 1,014. 90,671. 8,505. 21,619. 9,614. 328,187. 4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3). 表 2-1- 5. 101 學年度幼兒園概況-學校所在地區別. 幼托 機構. 國立. 總數 6,611. 直轄市立. 縣市立. 本園 分班 本園 10. 913. 187. 798. 鄉鎮市立. 私立. 分班. 本園. 分班. 本園. 分班. 19. 167. 296. 4,723. 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13). 21.

(32) 第二節.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相關文獻探討. 家長選擇私立幼托機構,會受到文化、個人、社會、心理等因素之影響(吳 敏凰,2010;邱慧芳,2004;康淑雲,2004;郭亭吟,2007;陳美惠,2008;謝 冰雁,2006) ,家長背景也會影響到決策的過程(莊米琪,2010) 。有關協助家長 如何選擇幼托機構模式歷程中,Primarolo(2010)表示,英國研究報告中有80%的 家長希望可以得到建議,同時家長也注重幼托機構的類型。以下就探討影響家長 選擇私立幼托機構的因素,包含不同背景家長的選擇、家長初始選擇幼托機構萌 發的信念、如何透過資訊管道取得相關訊息、以及家長對機構特性的重視程度因 素等,做成最後的決策歷程,說明如下。 一、.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影響因素 (一) 不同背景家長對於幼托機構之選擇 多數研究報告發現,家長背景變項對幼兒園選擇確實有差異(王梨香,2009;. 吳曙吟,2004;陳淑蓉,2012;Hsieh, 2008),也有家長背景變項對決策幼兒園 只有部分差異(吳敏凰,2010),隨著研究者目的不同,在背景變項的選擇與定 義也會不同。大部分的研究,均以家長背景變項,例如人口統計變項或地理變項 等,對決策過程的差異探討,本研究也遵循依照地理變項,在大臺北地區,與人 口統計變項,例如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家庭收入等做為差異探討範圍。但也 有研究者根據問卷調查題項,將家長以群體性,透過因素分析,將消費決策型態 群體給予命名,以便進一步對不同群組家長做差異分析探討。 例如,吳曙吟(2004)的研究報告,針對花蓮市10家幼兒園家長選擇幼托 機構的決定因素,以Sproles & Kendall消費者決策型態與陳雅汶消費者決策類 型,將市場劃分區隔變項,結合地理變項、人口統計變項、心理與行為變項,先 定義出8種不同的決策取向,包含商標流行、完美主義、資訊迷惑、習慣忠誠、 信念主義、幼兒中心、價格意識、省時滿意等不同類型家長,之後再透過因素分 析萃取4個不同的家長群體,包含自我表達型、盲目變化型、價格滿意型與品牌 22.

(33) 迷惑型等,並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在教育決策之差異討論。 其研究中顯示,人數比率最多的群體是盲目變化型的家長(41.2%) ,其中在 私立幼兒園的家長,以品牌迷惑型的群體家長比例最高。家長背景變項對決策幼 托機構的差異,只有在公私立幼托機構類別與社經地位有顯著不同,其他如教育 程度、子女數與家庭所得等變項,對於選擇幼托機構均沒有差異。 另外也有研究者,除了家長的背景變項外,會根據不同的照顧模式,例如一 般傳統幼兒園、美語幼兒園、蒙特梭利幼兒園、主題開放式幼兒園,去了解不同 型態的家長在決策幼兒園的行為模式是否有差異。例如,Hsieh(2008)以質性 方式,針對全美、雙語、主題、傳統、蒙式五種不同型式的幼托機構,選擇18 組家長,並依家長特性,將其區分為不同類型,第一種類型,我知道我要什麼、 第二種類型是我知道我要什麼,但會改變、第三種類型是我不知道我要什麼,但 我看到我就知道、第四種別人比我更知道。該研究指出第一類家長注重方便接送 、有廣大戶外空間、乾淨、有教英語、有口碑或便宜,更相信連鎖店有一定品質。 第二類家長則在意方便性,需要孩子有規律、重視英文、環境乾淨等,第三類家 長注重孩子要快樂、互動好,依小孩的意願並尊重家中長輩意見,希望有戶外空 間,第四類家長會考量學費,有熟人介紹等。 依據上述學者研究得出不同類型的家長,對於幼托機構的選擇重視程度顯然 有差異,有重視價格、課程設備、有重視環境或便利性等,不同的家長背景可能 形塑不同型態的家長,隨之產生不同的選擇幼托機構行為。 背景變項在所有的文獻中可區分為年齡、親職別、職業、教育程度、收入、 社經地位、子女數等,不同背景對幼兒園選擇可能有差異,也有可能完全沒有差 異,或部分差異。背景變項對選擇幼托機構有差異的研究,如Hsieh(2008)認 為家長的教育水平、經濟狀況、個人經歷、家庭結構等有不同標準選擇幼托機構。 並有研究發現越是社經地位高的家長,越傾向著重幼兒教育理念,如陳淑美 (2004)問卷調查26位公私立園長及260位公私立大班家長,輔以訪談公幼園長1. 23.

(34) 位、家長2位、國小附幼行政1位、家長2位、私幼園長1位、家長2位,研究發現 私幼社經地位較高的家長,傾向較關注幼兒教育。吳敏凰(2010)以量化問卷調 查,臺南市永華行政區,共發625份回收518份,回收率84.32%,並以半結構訪談 22位家長,同樣也得出家長社經地位越高,對教學理念就傾向越重視。 另外,其他家長背景變項中影響其選擇幼托機構的相關因素中,還包括家長 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施浩彰,2012;栗婉容,2009;劉育吟,2006),職業 也會影響幼托機構選擇(栗婉容,2009;康淑雲,2004;劉育吟,2006)。但謝 冰雁(2006)研究結果發現,其中家長性別對選擇幼托機構因素會有影響,但年 齡、職業不受影響。而周小鈴(2008)的研究顯示,家長的年齡、教育程度和家 庭總收入卻會影響其選擇。又如王梨香(2009)發現,家長背景變數中在家庭的 角色、子女數與家長的學歷等因素,也會影響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決定。 國外研究也有類似的觀點,例如Johansen、Leibowitz與Waite (1996)也提出家 中子女數不同,家長在選擇幼托機構上也會不一樣。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美國的 文獻在家長選擇幼托機構會受不同種族因素的影響,如Petronio (1996)發現,家 長會因為種族與經濟條件不同而選擇不同幼托機構,社經地位高及白領的家庭, 傾向選擇開放式的課程,中下階層家庭則傾向選擇傳統教學及技巧性教導,可能 原因來自父母對孩子未來工作的期許之故。但這些選擇不該被如此受限,應與家 長一起負擔創意性的教育,一起保障監督高質感的幼兒教育。 反觀臺灣有關原住民的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研究相對更為稀少,也值得往後 研究進一步深入探究。然而此研究卻顯示家長可能因種族不同,隨之經濟條件可 能也不同而影響其社經地位,進而對幼托機構的選取上也會受限,反應一些弱勢 家庭,特別是經濟收入的不同,家長對照顧服務的選取可能也受限,有待研究格 外留意,並及時有效提出改善的建議。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家長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齡、教育、收入、 家庭角色、職業、家中子女數等,顯示會影響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決定。其中年. 24.

(35) 齡和職業可能有或不受影響。對於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影響因素,以及家長的背 景因素是否相關的研究,整理如表2-2-1簡述。. 表 2-2- 1.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家長背景變項分析. 研究者與年代. 家長. 性別. 年齡 Hsieh(2008). 教育. 社經. 職業. 家庭月平. 子女. 家庭. 程度. 地位. 別. 均收入. 數. 角色. ◎. ◎. Johansen,Leibowitz. ◎. 與Waite(1996) Petronio(1996). ◎. 王梨香(2009) 吳敏凰(2010). ◎ *. 吳曙吟(2004) 周小鈴(2008). ◎. 邱慧芳(2004). *. 施浩彰(2012). *. ◎. *. ◎. *. ◎. *. ◎ ◎. ◎. *. *. *. ◎. ◎. ◎. *. *. ◎. *. ◎. 栗婉容(2009). ◎. ◎. ◎. 康淑雲(2004). ◎. ◎. ◎. ◎. ◎. ◎. ◎. 陳淑美(2004). ◎. ◎. 劉育吟(2006). *. 謝冰雁(2006). *. ◎ ◎. *. 註:◎表示有相關,*表示無相關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不同類型與背景變項的家長,在選擇幼托機構各有不同的影響因素,包 含家長背景變項中的年齡、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職業別、家庭月平均收入、子 女數等,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與差異。 (二)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信念 家長在選擇幼托機構產生的信念,有諸多因素,可能來自家長個人條件或家 庭需求因素,或幼托機構提供的內容吸引家長,或依據幼兒成長過程之生活自理 能力培養或成就取向來決定,形成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不同信念。例如家長為了 減輕育兒壓力或想要給予自己多餘空間與時間,或認為幼兒該到上學的年齡或可 25.

(36) 以與其他幼兒有互動交流機會,或為了培育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基於種種理由, 去選擇符合自己想要的幼托機構,而做的全盤考量(陳沐芳,2009)。 馬祖琳、柯宜均、黃振酆(2004)認為父母為幼托機構的主要決策者,在影 響決策過程中,也認為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信念可能來自個人、家庭與機構條件; 可能包含幼托機構可以提供的服務內容,或家長根據自己過去經驗,會有自己的 消費模式,而產生的消費行為。家長基於不同的理由形成不同的信念。 家長根據自己的信念(Hand, 2005)與價值,而決定對私立幼托機構的選擇 (Weber, 2011) ,依自己的需求、習慣、期望或對品牌信任等,而產生購買行為。 信念來自家長的想法,根據其不同的目標設定,有些家長希望幼兒在幼托機構可 以培養生活基本習慣與態度,有些家長著重在學術成就,希望幼兒不要輸在起跑 點(林孟潔,2011;陳美娜,2007) ,以讀寫算奠定幼兒學業成績基礎。也因此, 家長的信念也有許多不同的差異。 洪瑩潔(2004)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法,邀請公立幼托機構 4 位家長、私 立幼托機構 4 位家長,得出家長對於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是來自於本身的偏 好,家長的偏好是在選擇幼托機構之前,就已經產生的定見,家長的定見會影響 到對幼托機構的決策。例如,家長認為幼兒美語學習應該在幼兒階段學習,在選 擇幼托機構前,已經產生對於有教授美語幼兒園有偏好,對幼兒美語學習有偏 好,是選擇幼托機構前的定見,促使家長產生詢問有幼兒美語教學的幼托機構。 家長在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多數以「生活自理」與「成就取向」來決定所 選的幼托機構,有時會因為對於幼兒不同的期待而有不同的選擇(劉慈惠,2006; 左文屏,2011)。研究顯示多數家長重視幼兒在幼托機構,關注幼兒能否習得良 好生活習慣的自理能力(吳敏凰,2010;蔡政曄,2006),或重視幼兒未來的成 就取向為主要的信念(徐華君、陳思怡,2006;陳俊升,2005;崔姝媛,2010; Shang, Ingebritson, & Tseng, 2007) 。而也有家長重視子女社交人際關係(劉育吟, 2006 ;Brannon, 2005),或身體動作發展(Brannon, 2005)等,如下整理說明。. 26.

(37) 家長著重幼兒生活習慣及自理的信念方面,如蔡政曄(2006)以問卷調查 竹南鎮 400 位幼兒家長,有效樣本 316 份,了解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研究 結果發現家長以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為要。劉育吟(2006)以臺北市公私 立幼稚園家長為受訪對象,家長優先考量以幼兒可以「增進人際關係」列為第一 優先,其次為「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是第三順位。 但吳敏凰(2010)的調查以「孩子要有自理能力」為優先考量,而對於「不要輸 在起跑點」不認為很重要。 家長著重社交及人際關係的信念方面,如 Brannon (2005)經與家長訪談發 現,家長選擇全日或半日的照顧模式,並非與全職或非全職的媽媽有關,選全 日的幼兒照顧模式是因為「在家不知如何教小孩」,希望「送小孩入學可以培養 自信」,透過與「其他孩子互動養成社交的技巧」為主要考量因素;而送孩子入 半日的照顧模式,是因為認為自己還未完全準備好,也希望在孩子體力還不錯 的情形下,有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其家長在 93%比率「注重自尊自信心培養」, 有 85%的家長「注重社交」,有 80%的家長是對「身體大肌肉的發展重視」,74% 的家長是「注重學習的效果」。在台灣,可能會因為母親在照顧幼兒上,會相對 依賴全日的照顧模式以補充家長上班時間需求,家長選擇幼托機構,可能會因 為是全職關係,相對依賴的照顧模式,而選擇全日的幼托機構。 有關家長看重「成就取向」的研究方面顯示,為提昇幼兒未來競爭力及幼小 美語銜接做準備,多數家長對幼兒美語的注重及擔憂是最多的。如上述 Brannon (2005)研究中發現,有 74%的家長重視「學習的效果」的成就取向。Shang、 Ingebritson 和 Tseng(2007)訪談臺灣 11 對家長對幼兒雙語教育的看法,其中有 54.5%的家長認為「選擇雙語幼兒園」 ,是對孩子「未來職場競爭力的提昇」有助 益,且有 81.8%比率的家長不會因為不合格老師,而阻止幼兒就讀,原因在於, 家長認為「證書並不一定代表好老師」,好的老師是積極有耐心,比證書與國籍 還重要,對目前的師資是滿意的。上述研究也發現這些家長們認為「美語是國際. 27.

(38) 語言」,除了幼兒未來工作考量外,也是重要的溝通工具。 而國內本土研究,如徐華君、陳思怡(2006)在一家松山區幼兒園的家長問 卷調查中,從家長觀點探討學前幼兒學習美語的合適性中發現,有 91%家長認為 國際趨勢轉變政府政策與「怕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學校的美語進度」,而傾向 「為幼兒選擇美語學校」 。可見家長心目中的「期待」 ,常是左右幼兒園教學的重 要指標(陳淑芬,2013),也形成家長選擇之參考依據。崔姝媛(2010)對學習 英語之適齡關鍵因素研究也表示,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中,顯見約有六成左 右家長,仍以「子女未來前途」為重。 另外,在成就取向方面,家長重視讀、寫、算能力等的信念,如陳俊升(2005) 的研究中提出,選擇就讀私立幼托機構的家長認為, 「培養小朋友的競爭優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鳯在臺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想法下,希望幼 兒高學術成就,就會選擇強調與標榜增進幼兒讀、寫、算能力的私立幼托機構。 所以,錢不是問題,更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對等價值觀,也存在一些家長信念中。 綜合上述學者,在影響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中,希望幼兒在幼托機構以 「生活自理」取向,有機會與人互動,培養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希望幼兒培養 自理能力、自信心與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也有以「成就取向」,希望不要輸在起 跑點,以提昇幼兒的未來競爭力與提前為小學美語課程準備,整理簡述如表 2-2-2。. 28.

(39) 表 2-2- 2.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信念. 研究者與年代. 選擇幼托機構的信念. Brannon(2005). 在家不知如何教小孩、可以培養自尊、自信,透過與其他孩子互動養 成社交的技巧,對身體大肌肉的發展重視. Shang,Ingebritson,. 孩子未來職場競爭力的提昇. & Tseng(2007) 吳敏凰(2010)/. 孩子要有自理能力. 劉育吟(2006) 洪瑩潔(2004). 本身的方便性. 徐華君、陳思怡(2006) 國際趨勢轉變、政府政策與怕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學校的美語進 度,而傾向為幼兒選擇美語學校 崔姝媛(2010). 以子女未來前途為重. 陳俊升(2005). 培養小朋友的競爭優勢. 劉育吟(2006). 1、幼兒可以增進人際關係 2、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3、不要讓孩子輸在 起跑點上. 蔡政曄(2006). 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 家長選擇幼托機構之資訊管道 幼托機構在協助父母行使照顧與教育之責,而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資訊管 道,有的是藉由家長就近性與方便性,以及親友、鄰居推薦等方式(吳敏凰,2010; 施志煒,2006;馮燕,2009;蔡政曄,2006;Hsieh, 2008)。也有藉由讓認識的 幼童們,彼此有伴一起上學的方式獲得(左文屏,2011;張稚曼、姜得勝,2011), 而這些管道來源,也成為影響家長選擇幼托機構的考量因素之一。 獲得幼托機構資訊的管道,有各種不同的途徑,例如從「親朋好友」獲知、 以「住家公司附近」的因素考量、或家長主動尋找「自行參觀」幼托機構等,是 最常見的途徑。多數研究指出,家長尋找幼托機構最常使用的管道,是透過親朋 好友的人際網路得知機構相關訊息,如張美娟、段慧瑩(2005)針對花蓮地區以 方便取樣的問卷調查,家有4歲以下幼兒,且有接受照顧服務的母親為對象,獲 得幼托機構資訊管道,仍以「親戚朋友」為主。栗婉容(2009)以高雄縣、市立 案公私立幼兒園家長共得有效問卷365份,得出資訊管道除了「親戚朋友」外, 「兄 姐已就讀該園」和「園所人員介紹」三種管道。 29.

(40) 又如崔姝媛(2010)以不同角色如園所及國小的老師、家長及研究生等為研 究對象,共發出問卷221份,回收有效問卷146份,有效回收率66.1%,得出了解 家長接受幼托機構的資訊管道,是以「子女的學校師長與親友推介」佔有七成左 右。王祥宏(2009)以訪談三家績優私立園所的園長、資深老師及家長各一名, 得出家長取得幼托機構資訊之來源,同樣是以人際來源為主,如透過「親友的推 薦與介紹」 ,其次才是「家長自行尋找參觀」 。陳俊升(2003)訪談臺中縣、市公 私立幼托機構的26位家長,認為對幼托機構的偏好不是天生,是透過個人經驗的 「人際網路」而取得的訊息為主。 李宜靜(2008)以質性研究深度訪談,4位年齡介於32-45歲的職業婦女,了 解其獲得幼托機構資訊同樣發現,「人際網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家長 在教育、養育與獲得保母訊息卻有些微不同,教育訊息來自講座、網路書店、育 嬰雜誌,養育資訊來自嬰兒室的護士,而透過網路、媽媽教室、坐月子中心而得 知保母資訊,政府提供的社區保母系統,也是管道之一。顯示有更多不同且多元 的管道可取得。 此外, 「住家公司附近」也是家長獲得幼托機構管道方式之一,Hsieh(2008) 質性訪談18組家長,得出選擇幼托機構的資訊管道,以靠近住家為首選因素。吳 敏凰(2010)的研究也顯示,家長以其便利性為主,例如在住家公司附近的管道 方便取得訊息。 洪瑩潔(2004)深度訪談家長得出,家長從幼托機構所得的「口碑與親自參 觀」是家長選擇幼兒園的管道。鍾榮中(2003)以問卷調查,臺北、臺中、高雄 在幼稚園上學的幼兒家長,發現有七成的家長是「自行尋找幼稚園」。 家長獲得的幼托機構資訊的管道,以個人經驗、自行尋找幼托機構、親自參 觀與口碑,均為家長選擇幼兒園,資訊管道最常使用的方式(洪瑩潔,2004; Hsieh, 2008)。路過、傳單、促銷等,藉由人際關係與參加各式活動等,得知相 關訊息,累積並收集別人經驗來獲得訊息的途徑,也是另一種資訊管道(吳敏凰,. 3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This study proposed a visual infection control positioning system for senior villages using the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lculat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