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Copied!
92
0
0

Teks penuh

(1)

I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社區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之探討

Exploration of hope,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successful aging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裴惠然 Hung Zan Pei

指導教授:林惠如博士 Advisor : Hung-Ru Lin, RN, Ph.D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January, 2015

(2)
(3)

II

致謝

感謝耶穌賜我生命氣息、智慧體力,能在臨床工作多年,在帶護專學生實習,

教學相長下,覺得要充實自己及增加專業的深廣度,因而報考護理研究所。雖然,

肺癌末期發病到出院並參加口試,並在暑假先修班期間,一面化療、一面上課,

繼續若無其事地完成課程。耶穌從不讓我負荷超重壓力,因為日子如何,力量也 如何!在學的日子,上課、實習,還要照顧媽媽糖尿病住院調血糖及面臨爸爸第 2次心肌梗塞回天家!傷痛不捨之餘,仍然要面對課業、治療及女兒到新加坡實 習接洽事宜,處理家務等等,日子過得紮實且有意義!

在求學的路上,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林惠如老師,若沒有她耐心的指導與

協助,我是無法完成論文的。在實習期間,惠如老師抽空探訪及關懷,還在爸爸 過世當天傳簡訊安慰、扶持與代禱,也在Final前幫我報名,真的是令我感激涕 零!無以言表。再來感謝可愛的采芷老師,在統計上莫大的幫助,使我無以為報,

願主耶穌親自報答她、熱心忙碌的介孙老師在統計作業上的指導、親切的美玲老 師,在靈性護理的教導,以上四位老師都發揮耶穌的慈愛在教學與住院的關懷 上,使我如沐春風。家人無私的幫助與支持、還有同學及學姊適時的伸出援手協 助,謝謝耶穌帶領我,藉著一路上天使貴人相助,使我的學業得以完成!

感謝惠如老師的幫助,使得IRB順利通過,才可以收案及問卷資料收集與分

析,雖然,目前沒有職場的幫助,但是,相對也無職場忙碌的限制,所以,可以 使我在寬裕的時空中謙卑學習與修正自己,反思,能將自己所學,自職場及生活 上發揮功用,同時也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如一路上的天使與貴人一樣,散播基 督耶穌的愛心,推己及人!

總之,將這份成果與喜悅,分享曾經協助我的所有的人,感謝在人生旅程上

一路有你們扶持與幫助。

惠然 謹誌2015. 01月

(4)

I

目次 頁碼 目次 I-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四節 名詞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老人的希望感 7

第二節 老人的死亡態度 12

第三節 成功老化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所 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30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2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4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基本人口學資料及研究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34

第二節 社區老人之希望感 36

第三節 社區老人之死亡態度 40

第四節 社區老人成功老化 44

第五節 人口學與研究變項之相關性 49

第六節 成功老化之預測因子 53

第五章 討論 54

第一節 社區老人基本人口學之結果分析 54

第二節 社區老人希望感之結果分析 57

第三節 社區老人死亡態度之結果分析 59

第四節 成功老化各變項間之結果分析 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 結論 6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61

第三節 建議 62

第四節 未來研究方向 62

(5)

II

參考文獻 63

中文部分 67

外文部分 74

附錄 75

附錄一 基本資料表 75

附錄二 希望量表 76

附錄三 死亡態度量表 78

附錄四 成功老化量表 81

附錄五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 82

(6)

III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居住於社區情境中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成功老化之相

關性,採量性、橫斷式研究設計。以台北市65歲以上的社區老人為研究對象,

共收案136位老人,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基本人口學資 料、希望感量表、死亡態度量表、成功老化量表,以SPSS 18.0統計軟體進行資 料分析,分析方式包括描述性統計(百分比、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與推 論性統計(T值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氏事後比較、皮爾森氏相關檢定 及逐步複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68.38歲,

女性多於男性,自覺身體健康狀況以無疾病居多。在希望感方面,以「我覺得生 活有價值、有意義、過得很實在」得分最高,「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害怕」得分 最低。在影響希望感相關因子方面發現:年齡越輕、無疾病、教育程度越高、已 婚、與老伴同住、信仰天主基督的希望感高。在死亡態度方面,以死亡趨近導向 面向得分最高,死亡逃避面向得分最低。在成功老化方面,以生活適應層面得分 最高,家庭層面得分最低。在影響成功老化相關因子方面發現,無疾病、教育程 度越高、已婚者比較容易成功老化。而希望感與成功老化相互呈現正相關顯著影 響,希望感越高,越不會死亡恐懼、死亡逃離導向,反而會有死亡趨近導向。而 成功老化的老人,不會呈現死亡逃避、死亡逃離導向,反而會有死亡趨近導向。

本研究結果可以提供老人照護人員對社區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的了 解,並可作為未來發展老人希望感、生死教育及相關照護措施的參考,進而提升 老人照護品質。

關鍵詞:社區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成功老化

(7)

IV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ense of hop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nd successful aging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A quantitative cross-sectional design was used in this study. 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community-dwelling individuals aged 65 and over were recruited in Taipei.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demographic data, demographic data, sense of hope scal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scale, and successful aging scal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8.0 was used to perform data analysi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rcentag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post hoc comparison,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ge of the subjects was 68.38 years old, females were more than males, and most felt healthy without any diseases. Regarding the aspect of the sense of hope, the score of ―I feel my life is valuable, meaningful, and solid‖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score of ―I have fear about my future‖ was the lowest. Regarding the aspect of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sense of hope, those of a younger age, no disease, higher education, marriage, spouses living together, and Christian beliefs, had a high sense of hope. Regarding the aspect of attitude towards death, the score of the death approach orientation is the highest, and the score of the death escape orientation is the lowest. Regarding the aspect of successful aging, the score of the layer of life adjustment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score of the layer of family was the lowest.

Regarding the aspect of affecting factors of successful aging, those people with no disease, higher education, and marriage, find it easier to have successful aging.

Additionally, the sense of hop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ccessful aging. The elderly with a higher sense of hope had less fear of death, less death escape orientation, and more death approach orientation. The elderly with successful aging

(8)

V

did not demonstrate death fear or death escape orientation, but death approach orientation. The findings can help health providers understand the sense of hop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nd successful aging of community elderly, and provide futur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derly’ sense of hope, death education, and car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der care.

Keywords: Community elderly, Sense of hope, Attitude towards death, Successful aging

(9)

VI

圖次 頁碼 圖1 研究架構 4

圖4-6-1成功老化迴歸標準化殘差值的常態分佈圖 53

圖4-6-2成功老化迴歸標準化殘差值的次數分配直方圖 53

(10)

VII

表次

表3-1 人口學資料與研究變項之描述性與推論性統計 33

表4-1 社區老人基本人口學資料 35

表4-2 社區老人希望量表得分 36

表4-3 社區老人死亡態度量表得分 40

表4-4 社區老人成功老化量表得分 44

表4-5-1 基本人口學變項與希望感、死亡態度及成功老化之差異 47

表4-5-2 希望感、死亡態度及成功老化之相關性 49

表4-6 預測成功老化階層式逐步迴歸分析 52

(11)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資料,我國自 82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65 歲以

上老人所占比率持續攀升,從 92-102 年間已增加 32.0 個百分點,101 年底 26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數的 11.2%,老化指數為76.2%。101年老化指數較 美國、紐西蘭、澳洲及其他亞洲國家為高。預估至 2017 年將超過 14%,達 到國際所定義之高齡社會,2021 年老年人口比率將大於 14 歲以下的幼年人 口,到了 2027 年老年人口將達 49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數的 20.69%,即每 五 個人 當中 尌有 一位高 齡者 ,加 上國 人平均 餘命 的延 長(內政部 統計 處,

2013),老年人口未來將成為社會最大負擔或轉為社會資本,是亟待面對與深 思的。

綜觀全世界的人口發展,人口老化現象已然成為現今全球必頇共同面對

的趨勢(徐慧娟,2004),戰後嬰兒潮邁向老年是整體結構中成長最快速的部 分,這種人口結構的轉變及高齡化社會的發展,促使老年人逐漸成為現在及 未來台灣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年齡層,對於老年問題的瞭解,將成為社會人口 結構老化過程中所必頇重視的課題。

人口快速高齡化的主因是平均餘命的延長與出生率的下降,人口高齡化

將導致勞動人口下降、依賴人口上升,健康照護與社會保險及福利的支出增 加 , 進 而 增 加 家 庭 經 濟 、 國 家 醫 療 及 福 利 資 源 的 負 擔(Lamdin & Fugate, 1997)。協助老人成功老化可以減少社會的成本和醫療的支出,對於國家和社 會資源的運用有極大的意義。當一個國家的高齡人口逐日增加時,有關成功 老化及其相關因素之探究,以協助高齡者順應發展任務之挑戰,進而使其體 會晚年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乃是高齡化社會的當務之急(Griffith, 2001)。

近年來,成功老化已迅速躍升為各國在老年學領域中的主要研究議題

(Charbonneau-Lyons, 2008;Holstein & Minkler, 2009),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高齡教育學的發展,乃希望透過教育的制度與教育的歷程,以整 合有關人類老化的知識與高齡者的需求,使高齡者扮演有意義的角色、從事 社會參與、增進心靈及知識的成長、鼓勵其參與學習以利自我實現等,從而 使高齡者能經歷成功的老化,進而擁有更好的晚年生活品質。

(12)

2

Erikson(1959)認 為 在 老 年 時 , 個 體 會 經 歷 到 自 我 統 整 相 對 於 絕 望(ego integrity vs. despair)的危機,統合乃指情緒上的統合、超越個人的限制、完全 接納自己與所領受的生命,絕望是一種感慨時間太短的感覺,不再有機會可 尋得另一條可行的人生路徑,即使人們是懷著高度的統合經驗進入老年,在 一想到死亡時,也會有絕望感(Erikson,1902);老人若對自己這一生覺得是有 意義的,認為生命中某些重要的事是自己可以控制及安排的,接受自己的過 去與境遇,則可達到人格的統整,生活滿意度也較高,否則則陷入絕望,對 生命態度是負面的;強烈的希望感帶給人力量和勇氣以處理困境,超越現況 並對生命產生正向的存在價值感,也能坦然無懼的面對死亡;薄弱的希望感 導致人消極放棄與絕望(Ayers,2007)。

因此,老人希望感與死亡態度是影響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在台灣此類 研究較少,希望是一種可能的感覺,是一種動機,及對某些想得到事物或達 成 重要目標 的正向 期待 ,並確信 美好的 未來 是可能的(Synder, 2002;Chi, 2007)。希望會使個體超越目前的狀況、強化與感到舒適的狀態,所以希望是 人類最有價值、最獨特的內在資源(Gelling, 1999;Johnson et al., 1997)。但希 望不會呈現在個人平時的意識狀態,當個人在面臨資源耗盡、絕望、幻滅、

危機時,希望感尌會出現;同時希望感是多層面及主觀的心理感受,對現在 及未來有正向的計畫與期待,同時內心有一股很強的動機,並且會付諸行動 完成(陳秀勤、王秀紅,1997)。

Dufault 與 Martocchio(1985)認為希望是一種過程,包含複雜的思考、感

覺和活動,實現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未來;希望會引導一個人的行為,強烈 希望帶給人力量和勇氣以處理困難的處境,薄弱希望導致人消極與放棄。另 希望的目標可能與物體、場所、事件、自身或重要他人等合理或實際的事有 關,是建立在實際的基礎上(Brown, 1989)。在希望的兩端,希望與無望或絕 望感是相互對立的感受 。希望程度與內容會隨時間與情境等外在因素而改 變,且朝向美好的未來。此外,希望也會受人際關係、信心、信仰所影響,

因此,有希望感也需有正向面對死亡態度,才能順利成功老化(Ayers,2007)。

「死亡態度」是指個體對死亡此一現象所抱持的信念、感受與行動(張淑 美,1996)。「死亡態度」的內涵包括死亡恐懼、死亡焦慮、死亡關切、死亡 威脅、死亡接受、死亡逃避(張淑美,1996)。

(13)

3

關於死亡態度方面,從早期研究負向的態度,如瀕死的恐懼與焦慮、死

亡威脅、死亡逃避與否認,轉而認知到死亡態度應有正向,即對死亡存在接 受趨近的態度。Holcomb,Neimeyer 與 Moore(1993)認為死亡的態度頗為複 雜 , 各 種 正 向 與 負 向 的 情 緒 與 感 受 可 能 同 時 並 存 。 而 Gesser,Wong 與 Reker(1987)認為死亡態度應該涵蓋害怕死亡或瀕死的死亡態度、趨向導向的 死亡接受態度、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態度、接受死亡自然性的態度等四個層 面。

從西方心理學對死亡態度之探討趨勢中,Neimeyer 在 1994 年編輯的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Application》乙書 中,將其綜整認為:死亡態度內涵包括,死亡焦慮、死亡恐懼、死亡威脅、

死亡接受、死亡理解、死亡憂鬱、死亡關切及死亡否認等八類。

對於死亡態度的分類,有研究以廖芳娟(2000)修訂 Wong,P.T.P.,Reker,

G.T.與 Gesser,G.等人於 1994 年將 DAP(Death Attitude Profile)重新修訂之 DAP-R(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共分為1.死亡恐懼;2.死亡逃 避;3.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4.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5.中性的死亡接受等五 個層面為主,說明社區老人成功老化與正向死亡態度有關。

國內許多文獻皆提及老年期所面臨之危機與限制,大多探討老年相關的

適應問題與高盛行率之憂鬱症(林正介、李燕鳴、劉樹泉,1995;呂淑妤、林 宗義,2000;林宜君、余豎文、張宏哲,2004;施春華,2005),國內許多文 獻提及成功老化皆注重生理、心理、社會層面,在靈性面較少著墨,洪櫻純 (2012)研究成功老化理論的基礎上增加靈性健康的觀點,包括從自己、他人、

環境及至高者四方面探討高齡者的內心世界及生命意義,綜合歸納分析高齡 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四個層次上,發現高齡者的靈性健康超越其他 層面,回歸自我內在精神世界,擁有平安尌是幸福的喜悅,靈性健康是一種 動態、整合成長的過程,透過生命的歷練和整合,讓高齡者朝向更正面、更 有意義的生活,強烈的希望感藉由靈性健康滿足而影響面對死亡的態度與處 理死亡的能力(Reb,2007)。

然而,隨著高齡少子化社會的來臨,活得老還要活得好的觀念亦逐漸被 肯定與重視,故提倡希望感及正向死亡態度,使能面對死亡有盼望、不恐懼,

珍惜活著每一天,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擁有優雅尊榮的老年是一件有意

(14)

4

義且不容忽視的議題與需求。因此,透過正向思考,針對老年期能統整且成 功超越老年期限制,仍活躍於社區中之老人,了解影響其生活之相關因素,

可作為推動成功老化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描述社區老人之人口學特性、希望感、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情形。

2.探討社區老人不同人口學特性與在希望感、死亡態度及成功老化之差異。

3.探討社區老人之希望感與死亡態度與其成功老化之相關性。

4.探討社區老人成功老化之重要預測因子。

第三節 研究架構

圖 1 研究架構:影響社區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之相關性

第四節 名詞定義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變項為希望感、死亡態度及成功老化。以下分別針對

上述研究變項提出概念性定義與操作性定義。

一、概念性定義

(一)希望感:指對個人之生命歷程能超越身、心、靈與社會角色、環境層面受 限,能抱持正面意義,也是個人內在力量的來源(Herth,1996)

(二)死亡態度:指老人生命過程中面對生死意義與價值的態度(Wong、Reker&

Gesser,1994)。對於死亡態度的分類,廖芳娟(2000)修訂 Wong, P. T.

人口學變項:

1.年齡 2.性別 3.教育程度 4.婚姻狀態 5.居住狀態 6.宗教信仰 7.健康狀況

希望感

死亡態度:

1.死亡恐懼 2.死亡逃避 3.逃離導向 4.趨近導向 5.接受死亡

成功老化:

1.健康自主層面 2.經濟保障層面 3.家庭層面

4.社會及親友關係層面 5.學習層面

6.生活適應層面

(15)

5

P.,Reker, G. T.與 Gesser, G.等人於1994 年將 DAP(Death Attitude Profile)重 新修訂之DAP-R(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共分為 1.死亡恐懼;

2.死亡逃避;3.趨近導向的死亡接受;4.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5.中性的死亡 接受等五個層面為主。

(三)成功老化:林麗惠(2007)「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以年滿55

歲共計 451位的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探討高齡者對成功老 化之各層面重要程度之看法,及其所需具備之條件為健康、經濟、家庭、社 交、學習和適應等六個層面。健康自主層面,強調高齡學習者具備健康的身 心,才能對生活有自主感;經濟保障層面,應該有足夠的經濟來源,讓他們 無需為生活感到憂慮;家庭層面,應該擁有愉快的家庭,與子女保持良好的 互動關係;社會及親友關係層面,應該多參加教會及社團活動,結交志同道 合的朋友;學習層面,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具有參與學習的意願;在生活適 應層面,面對變遷時,應該具有良好的適應變遷能力。

最後提出三個結論,第一,高齡學習者認為健康自主層面最重要,家庭 層面次之;第二,年齡、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主要經濟來源,以及居 住狀況等社會人口變項,會影響高齡學習者對於成功老化各層面重要程度之 看法;第三,高齡學習者認為成功老化應具備的條件,以健康自主層面(31.5%) 所占比率最高,其次為經濟保障層面(25.7%)(Rowe & Kahn 1998)。

二、操作性定義

社區老人:共同生活在特定地區,彼此具有類似的特質、相互依存,並能為個 人或社區之健康、建設採取行動之老人,內政部(2007)在老人福利法指出年 滿 65歲以上者稱為老人。

(一)希望感:本研究係以陳秀勤、王秀紅(1997)中譯共12 題「赫氏希望量表

HHI(Herth Hope Index)」測量社區老人希望感受程度,總共12題,總分為12-48 分,得分越高表示希望感越高。

(二)死亡態度:本研究係以陳玉黛、林佩芬(2004)中譯之「死亡態度描繪修訂 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量表內涵之五個面向定義:死 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導向、趨近導向、接受死亡。共 32題,總分為 32-160 分,在死亡恐懼、死亡逃避、逃離導向得分越高,面對死亡態度越負面;趨 近導向、接受死亡得分越高,越能接受死亡與活出生命價值與意義。

(16)

6

(三)成功老化:本研究係以林麗惠(2007)「成功老化量表」,以健康、經濟、

家庭、社交、學習和適應等六項,總共 53題,總分為 53-212分,分數越高,

越能成功老化。

(17)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老人的希望感 一、希望感之內涵

希望是主觀而廣泛,具有能量的精神狀態,為對某些想得到事物或達成 重要目標的正向期待,且確信未來是美好、可能的,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 可促進人類超越目前狀態,使自己或他人有一個合乎現實且生氣蓬勃的未來 (Herth,1996)。Hsu,Lu,Tsou,&Lin (2003)希望出自人類心中,是心靈最佳泉源,

希望使人對現實充滿信心和期盼,認為未來會更好,對個人是重要有意義且 符合現實的。另外,希望被認為是一複雜的、多層面的、動態性的、過程導 向的生活動力(Miller & Power, 1988)。

希望是複雜、具有多層面向,Dufalt 和 Martocchio(1985)將希望化為二 個範疇及六個層面:二個範疇是指一般性(generalized)和特定性(particularized) 希望,一般性希望是指對目前情形未確定,但對未來發展有順利的感覺,具 有正面的看法;特定性希望則是將焦點放在特別的目標上,期望目前情境能 改善、重獲失去的力量,可提供因應的激勵來源。六個層面指:1.情感:強 調情緒和感覺。相信未來正向的結果,讓人感到平靜安適。2.認知:透過認 知的過程,確認對未來的想像、希望的可能性及限制和促進因子。3.行為:

設立彈性可達到的目標,並採取行動來完成目標。4.關係:包含與人際間、

上帝及生命中其他事物間的相互關係及支持系統所提供的幫助與支持。5.時 間:從過去經驗中學習到如何渡過目前和未來的處境。6.脈絡:指個人、環 境及影響個人希望的所有情境。Herth (1996)則以三個層面作為希望的特質,

1.目前與未來:指希望的認知/時間層面,及對未來抱有正向的感受,所渴望 的結果有可能在最近或不遠的將來發生。2.正向準備與期待:指希望的情感/

行為層面,及對自己能計畫並影響成果感到有信心。3.相互關聯:希望的關 係/脈絡層面,及自我和他人、自我和心靈能彼此相連結並相互依賴。

Stephenson(1988)認為希望不是單一表現,為一個期望的連續過程,包括 思想、感覺和行為與所有相關的互動,有希望的人才會有動機採取行動達成 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Haase, Britt, Coward, Leidy及 Penn(2008)說明「希望」是一種被能量化 的心理狀態,特色是對未來抱持正向期待和以行動為導向。面對危機情境,

(18)

8

能以正向態度超越老年限制,尋求生命意義與影響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由 於老年階段發展面對的挑戰包含三方面:1.終點性:接近生命發展歷程的倒 數階段,所有生命歷程變化與未完成事宜均在此階段交集和統整;2.不確定 性:對於老化及死亡的來臨,無法預知性與還有多少改變的空間等;3.多變 性:老年期面對生命週期過程中生理功能、心理情緒衝擊、人際角色人情世 故之社會性經歷所帶來的變化(簡玉坤,2004)。因此,老年期在面對身、心、

靈與社會角色各種失落與不可逆的改變,經常被認為是負向的人生發展情 境,許多研究更指出慢性病、憂鬱症、面對死亡的態度這些都使老年期的成 功老化受到挑戰(Hearth, 1996; Wong, Reker & Gesser, 1994; Clarke, 2003;高 淑芬、酒小蕙、趙明玲、洪麗玲、李惠蘭,1997),然而希望乃是一種內在力 量,能使人超越現況,帶來新知覺與意義感、進而能運用內在資源,使邁向 更遼闊與豐碩的境界(Herth,1996;呂雀芬、蕭淑貞,1993),也是健康適應 所必頇之正向現象,為了避免「失望」,以協助個體度過壓力情境,避免生 活沒有意義,造成無望感及憂鬱症(Harwood & Sultzer, 2002)。

總之,希望是一種主觀積極的感覺,是一種動機。對未來正向結果的信

心與期待,同時能與自我心靈和他人相互連結,以實際情況為基礎,設立有 彈性、可達成的目標,並付諸行動已達到期望的目標。

二、老人的希望感

老 年 是 生 命 週 期 最 後 一 個 階 段 , 經 歷 到 自 我 統 整 相 對 於 絕 望(ego integrity vs. despair)的危機。希望是因應與調適策略(Herth,1996),在生活、

健康和疾病中,希望可以正向的鼓勵個人迎向未來,增加內在力量,使個人 能根據理性的期待,採取行動以達成目標,協助老人能更好的因應與調適疾 病並接受相關的治療(McGee,1994)。在促進老人的健康照護上,希望可以激 發個人成長,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家人評估老人的希望狀態,協助面對 無望感,進而維持適當的希望感(曾慧霞,1999)。

Kylma(2001)認為老人的希望感是生活與生命之泉源,是一種可以改變 的知覺狀態,Clarke(2003)認為無望感常伴隨憂鬱症狀而來,失去希望、失去 期許、沒有欲求及活力、對未來無法確定、失去對生命的意義與目的。而此 無助無望感與老年人的自殺率有關(李文瑄,1998)。舉例來說:洪櫻純(2012) 研究中指出社區老人有希望感,即使面對身體機能喪失、子女在國外尌學尌

(19)

9

業而定居、財物缺乏、喪偶、親友相繼離世的困境,仍有活下去的勇氣,知 足常樂,減少自殺率發生。在施春華(2005)研究中探討社區老人無希望感,

發現女性、未尌學、低家庭收入、有身體疾病、缺少社區活動參與者憂鬱症 狀較明顯,較難超越或成功老化。

三、影響老人希望感之因素

根據文獻整理出,影響老人希望感之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

宗教、婚姻狀態、自覺身體健康狀況、居住型態等,整理如下。

(一)年齡:

根據陳秀勤和王秀紅(1997)、黃湘萍、林佳靜、蔡仁貞、吳麗彬(2002)、

張春麗和李怡娟(2002)及 Wang(2006)老人希望程度之研究發現,年齡越大者 其內在正向的期待與支持力越低,可能與年齡越高者生產力與經濟能力普遍 降低,造成希望程度較低,及在各方面仰賴家人照顧越多,使得自我支持力 量與對未來期待較低。不過,Felder(2004)老人希望感探討,發現老人年齡與 希望感無關。

(二)性別:

有研究指出女性希望感程度較高於男性(Bunston, Mings, Mackie & Jones, 1995)。但黃湘萍(2003)的研究指出,癌症病患之希望感為男性高於女性。而 多數探討希望感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希望程度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王秀紅, 2003;林宜君、余豎文、張宏哲,2004;黃人珍、顧乃平、毛新春、盧成皆,

1996;Herth,1996;Zorn,1997)。

(三)教育程度:

研究顯示教育程度越高其希望感越高(陳秀勤、王秀紅,1997;黃湘萍,

2003;Hsu et al., 2003;Wang et al., 2006),能多方面體驗生活的價值,並且 主動尋求社會支持,在面對疾病相關知識有較好的理解力,較能體認生活價 值,所以希望感較高。然而,Felder (2004)的研究發現希望感與教育程度無 關。

(四)宗教:

宗教信仰能賦予生命意義,因而提升希望程度,因此研究發現敬虔信仰

且主動參與宗教活動者,是希望狀態高於無宗教信仰(黃麗華、郭碧照,2008;

黃人珍、顧乃平、毛新春、盧成皆,1996;張春麗、李怡娟,2002)。而 Stanton、

(20)

10

Danoff-Burg 和 Huggins(2002)研究發現癌症婦女,可從有效益且虔誠的宗教

信仰,獲得正向調適提升希望感。

(五)婚姻狀態:

研究顯示有偶者較無偶者其希望感較高(黃人珍、顧乃平、毛新春、盧成

皆,1996;宋翠葉,2007;Wang et al., 2006),配偶的支持度對於老人在疾 病適應上有正面影響,不協調的家庭關係會降低老人希望程度。

(六)自覺健康狀況:

身體功能狀況為疾病狀態的一部分,因身體功能受損乃受患病過程身

體、心理多方面的影響所造成,故身體功能狀態評估常用來界定疾病對個人 造成衝擊程度與自我照顧能力的方式(Mor et al., 1984)。身體功能狀態降低 時,會影響自我照顧能力,使其自我效能及自我控制降低、進而自尊降低故 希望降低,呈正相關(Tollett & Thomas, 1995)。

若慢性病症狀困擾感受較小,則希望感較高。以憂鬱症門診患者為研究

對象顯示,自覺病情嚴重程度與希望呈負相關(王玉玫,2002;施瑤玲,2002;

曾慧霞,1999)。

(七)居住型態:

蔡明昌(1995)研究發現,獨居老人的死亡關切度最高。劉淑娟(1999)以慢

性病老人為研究對象,指出獨居老人對生命、生活及希望的看法較與家人同 住之社區老人為負向。

四、希望感之測量工具

希望感的測量有會談法、觀察法、問卷調查等,測量的層面有單一和多 重層面,端視架構而定。回朔 1980 至1990 間,發展希望感測量的方向主要 為探討個人因素、時間適應、未來希望,以及預期成尌,像是The Hope Index Scale (Obayuwana et al., 1982)、Stoner Hope Scale (SHS)(Stoner, 1988)、Miller Hope Scale (MHS)(Miller & Power, 1988), 以 及 Nowotny Hope Scale (NHS)(Nowotny,1989)。

目前較廣泛使用的有 Miller Hope Scale (MHS)、Nowotny Hope Scale (NHS)、Herth Hope Scale (HHS)及 Herth Hope Index(HHI)。這些量表皆有很 好的信效度,其中以 MHS 題數最多,有 40 題;HHI 最簡短,只有 12 題。

HHS與 HHI皆為 Herth發展,HHI又是改編自HHS Scale的短版,其因題數

(21)

11

與複雜性皆減少,施測只需數分鐘,較不讓受試者疲憊、且對老人適用及穩 定性高。

(一)米氏希望量表(Miller Hope Scale, MHS)

Miller 和 Power(1988)以 Default、Koner、Lynch 與 Marcel(1986)的概念 為基礎發展而來,主要測量十個希望內涵:相互親合關係、存在可能性的感 覺、具有彈性的感覺、正向的期待、努力達成目標、心理上的安適與因應、

生活有目標及意義、自由的感覺、合乎現實的樂觀、身、心理的活動狀態。

量表共 40題,採 5分計分法,總分介於 40-200分,分數越高表希望程度越 高,Miller 和 Power(1988)曾用於 522名健康成人及急、慢性成人研究,內 在一致性的Cronbach’s α係數為 0.93,二週再測信度為 0.82,以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和Existential Well-Being Scale做效標關聯效度,相關係數 分別為 0.71和0.82。

(二)諾氏希望量表(Nowonty Hope Scale, NHS)

Nowonty Hope Scale是Nowonty (1989)發展用以評估希望感,其內涵包 括以下六面向:信心、與他人的關係、未來的可能性、心靈信念、積極參與、

來自內心的期待,共 29 題,採四分計分法,總分介於 29-116 分,分數越高 表希望程度越高,Nowonty (1989)曾用於 156名健康成人和150位癌症病人,

內在一致性的 Cronbach’s α係數為0.89以Beck Hopelessness Scale 做同時效 度測試,結果呈現負相關(r = -0.471, p<= 0.001)。

(三)赫氏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 HHS)

Herth Hope Scale 是Herth (1996)以 Lazarus、Folkman(1993)的壓力評價 和 因 應 理 論 及 以 Stotland(1994)的 希 望 理 論 發 展 而 來,以 Dufault 和 Martocchio(1985)的希望模式為基礎,概念內容主要測量包括:認知-時間(對 目前及長遠的未來抱持正向、期待、有現實感的感受)、情感-行為(有自信的 計畫而去影響結果)、關係-情境(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靈性間的相依與聯絡認 知),共 30題,採四分計分法,總分介於0~90 分,分數越高表希望程度越高,

Herth(1996)曾用於 185 名健康成人、180 癌症病人和 75 位喪偶研究對象,

量表性度方面 Cronbach’s α 係數為 0.75~0.94,三週再測信度為 0.89~0.91。

以 Beck Hopelessness Scale 做同時效度測試,結果呈現負相關(r = -0.69)。

(四)赫氏希望指標(Herth Hope Index, HHI)

(22)

12

Herth Hope Index是 Herth (1996)改編自HHS為臨床病人設計,包含目 前與未來、互相有關聯的、正向準備狀態與期待等三個向度,題數與複雜度 減少,施測只需數分鐘,對老人疲憊情形影響較少。共有 12 題,採 4 分法 計分,總分介於 12~48 分,分數越高表希望程度越高,Miller & Power(1988) 在整體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係數為 0.97,三個次量表之 Cronbach’s

α分別為 0.79、0.82 及 0.78 (Herth,1996)。曾用於 172 位老人、精神科門診

及末期病患、84 位癌症及接受手術治療病患研究(高翡勵,2003;陳秀勤、

王秀紅,1997;黃湘萍,2003;Herth,1996 )。

Herth(1996)曾 以 HHI 用 於 臨 床 172 位 病 患 具 有 良 好 的 信 度(2week test-retest reliability 0.91;Alpha coefficient 0.97)與效度,與HHS(Herth Hope

Scale)關聯效度的相關為 r=0.92;與無望感的分歧效度相關為 r=-0.73。

並以 HHS、NHS及 Existential Well-Being Scale做同時效標關聯效度測試,

相關係數分別為 0.92、0.84 和 0.81。此份問卷亦曾被廣用於許多國家,如

USA、UK、Swedish、Canada、Australia 與台灣;同時亦適用於不同的對象,

如腦脊隨液循環疾患與末期病患、精神科之病患、老年人、護理人員、家屬。

同時皆被驗證獲得不錯的信效度。因此,本研究乃採此量表。以 Likert四分 法作答,四分為非常同意,三分為同意,二分為不同意,一分為非常不同意,

正向題由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依序由 4到 1給分,負向題計分方式相反,

分數越高表希望程度越高。藍育慧(2008)曾以 194 位老人測得內在一致性之 Cronbachα值為0.76。

第二節老人的死亡態度 一、死亡態度之內涵

「死亡」是充滿未知、不可逆與不確定性,不同年齡層對死亡態度不同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是指個人對死亡現象所抱持的信念、感受,

包括對死亡的認知(張淑美,1996)。內涵包括死亡恐懼、死亡焦慮、死亡關 切、死亡威脅、死亡接受、死亡逃避(張淑美,1996)。陳瑞珠(1994)連廷嘉(2001) 則以害怕死亡、死亡接受、趨近導向、逃離導向,為探討死亡態度之內涵。

吳慧敏(2001)提出死亡態度的主要內涵為:死亡恐懼、死亡逃避、死亡接受 三個部分。而陳玉黛、林佩芬(2004)中譯之「死亡態度描繪修訂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量表內涵之五個面向:死亡恐懼、死亡逃避、

(23)

13

死亡接受、趨近導向、逃離導向。

二、老人的死亡態度

老人回顧一生、生命統整,接受自己的生命是正向且有意義,則死亡可

被視為自然沒有威脅的結束,以和平正向的態度來接納死亡(黃國彥、鍾思 嘉,1986)。如果回顧一生,並不如願,又覺得時間短促,沒有機會重新選擇 理想生活,發展才能抱負,個體尌會抱憾終身且害怕死亡,並覺得悲觀絕望 (蔡明昌1995)。

Erikson理論老年期發展任務,三大危機:自我價值感統整與工作角色偏 差、身體超越與身體偏見、自我超越與自我偏見,尤其自我超越指接受死亡,

對人生最終旅程不憂不懼,視為生命自然的結局;自我偏見表示老人拒絕承 認死亡,沉溺於自我滿足。健全心理發展的老人必頇坦然的面對死亡的事 實,超越現時、現地的自我,肯定死亡的必然性,成功的適應死亡預期與準 備(吳麗玉,2000)。

老人從社經地位退休,歷經角色扮演的轉換,回歸家庭生活中,體驗生 理機能衰退所造成病痛困擾,面對親朋好友逐漸凋零,不禁思考生命的價值 與意義,規劃有限未來的方向。鍾思嘉(1986)認為台灣老人對死亡採取認命 與順其自然的態度;蔡明昌(1995)提出解脫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與生命 回顧(Life review)說明老人面對死亡時,內在態度的轉換機制;黃天中(1992) 指出老人面對許多「喪失」的經驗,如親友的過世、身體功能的減退等,在 心理上考慮死亡與後事的準備,對死亡比較不害怕,有正向的死亡態度,較 能順利的成功老化(蔡明昌,1995)。釋宗諄、陳慶餘(2003)指出國人因保孚的 社會文化及風俗習慣影響而恐懼死亡,在臨床上對死亡有忌諱而無準備的人 在臨終過程所造成身心靈遺憾越顯著。因此,越有死亡恐懼的人,成功或超 越老化相對降低。

三、影響老人死亡態度之因素

根據文獻整理出,影響老人死亡態度之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 度、宗教、婚姻、自覺身體健康狀況、居住型態等,整理如下。

(一)年齡:

研究顯示年齡越大,對於死亡越會恐懼焦慮(Feifel & Nagy, 1986),廖芳 娟(2000)研究指出,年齡越高死亡逃避越高。但高淑芬等(1997)、羅素如(2000)

(24)

14

指出老年人對自己未來的生命有較少的期待,較低的價值感及在過去經驗中 已面臨許多的失落,因此對死亡的恐懼焦慮較低。Knight對老人而言,似乎 希望能趕快結束生命,及早卸下生命的負荷(Knight,2000),Wong 等人(1994) 發現年長者視死亡為一種解脫,較能接受死亡。綜觀年齡與死亡態度並無一 致的關係。

(二)性別:

研究顯示女性較男性對於死亡有較多的焦慮、恐懼,死亡接受度較低(張 淑美,1996;蔡明昌,1995;王素貞,1994);亦有少數研究顯示性別在死亡 焦慮尚無明顯差異。陳瑞珠(1994)研究中顯示女性趨近死亡接受度顯著高於 男性。廖芳娟(2000)男性的死亡逃避高於女性。陳慶餘(2003)發現不同背景及 創傷度會影響性別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

(三)教育程度:

廖靜婕(2006)研究指出教育程度在死亡態度各個層面皆有顯著差異。廖 芳娟(2000)、鍾思嘉(1986)發現教育程度越高,接觸了解討論死亡訊息經驗越 多,較不會恐懼焦慮逃避死亡。陳瑞珠(1994)與曾廣智(2001)的研究卻顯示教 育程度與死亡態度未造成顯著影響。

(四)宗教:

宗教信仰可以降低對死亡的焦慮(高淑芬、洪麗玲、邱珮怡,1997)。宗 教 信 仰 虔 誠 度 強 者 , 越 能 接 受 死 亡 且 有 較 小 的 死 亡 恐 懼(Donald,1972;

Victor,2002)。許多研究指出,有虔誠信仰且主動參與宗教活動者,對於死亡 較不會恐懼逃避,較坦然面對死亡(侯冬芬,2004;陳慶餘,2003;廖芳娟,

2000)。曾廣志(2001)有無宗教信仰,在死亡接受方面無明顯差異。蔡明昌(1995)

信仰種類與死亡態度無顯著相關,宗教活動參與的頻率則有顯著差異。

(五)婚姻:

未婚、離婚、已婚和喪偶的老人間死亡態度並不相同。未婚、離婚和已 婚,較能正向態度看死亡問題,配偶死亡者較傾向逃避,面對死亡有較高的 恐懼和焦慮(林柳吟,2002;羅素如,2000)。但蔡明昌(1995)同樣以老人為對 象研究結果卻不相同,其指出老人配偶存歿,對死亡焦慮無顯著差異。

(六)自覺健康狀況:

Joyce 與 Barbara(2002)研究指出,罹患慢性病和死亡接受度呈正相關。

(25)

15

Templer(1970)發現死亡恐懼與身體健康呈負相關。有些研究認為健康好的人 對死亡抱持逃避的態度,而健康差者願意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死亡,而害怕 身體不健康時拖累家人,是老人面對死亡時所擔心的(林柳吟,2002;高淑芬 等,1997)。曾廣智(2001),廖芳娟(2000)針對不同之研究族群,發現自認為 身體健康者,較能接受死亡。

(七)居住型態:

蔡昌明(1995)發現安養機構比社區老人的死亡焦慮度高。劉淑娟(1999) 以慢性病老人為研究對象,指出社區與家人同住之老人對死亡的看法較與獨 居老人為正向。

四、死亡態度之測量工具

(一)李氏死亡恐懼量表(The Lester Fear of Death Scale; LFD)

Lester(1967)編製,主要測量五個內涵:對死後生命跡象消失的恐懼、對 死亡或瀕死的身心現象和分離的恐懼、對親友將面臨死亡事件的焦慮、面臨 死亡時的自在程度、對親友死亡時的適應程度,量表題數共計 21 題,每個 分量表分數累計歸屬於各個分量表的所有題目之平均分數,分數越高,表示 對死亡恐懼越高。單獨針對死亡恐懼做單一向度的測量,答題方式以「是」

與「否」作答,其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係數為 0.65。該量表於 1978 年 經 過 修 訂 量 表 後 , 用 於 研 究 生 作 為 研 究 對 象 之 結 果 發 現 重 測 信 度 提 高 Cronbach’s α係數至0.81。

(二) Collett與李氏死亡恐懼量表(Collett-Lester Fear of Death Scale) (CL-FDS) Collett and Lester(1990)編製,採5分計分法,此量表內容為:恐懼自己 的死亡、恐懼他人的死亡、恐懼自己瀕死和恐懼他人瀕死,量表題數共計 36 題,總分為 36~180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恐懼死亡 ,內部一致性 Cronbach’

s α係數為 0.79;用於測量單一向度的死亡恐懼。Lester於 1990修訂為「Fear

of Death Scale」五點量表,量表題數共計32題,總分為32~150分,曾被國

內研究者莊淑如(2001)修訂引用於護校生、林錦良(2005)用於技職院校學生

等。又於 2003 年 Lester 與將量表的題數刪減到 28 題,總分為 28~140 分,

進而提高量表信度 Cronbach’s α係數至0.85,採專家效度。

(三) Templer死亡焦慮量表(Templer Death Anxiety Scale; DAS)

Templer (1970)編製,為單一向度之量表,主要測量項目為:重大疾病、

(26)

16

手術、時間飛逝、死後生命、屍體及戰爭等,量表題目為 15 題;答題方式 是以「是」與「否」作答。其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0.76;重測

信度 Cronbach’s α係數為 0.83。該量表答題方式簡單,故在問世的 10 年

被使用作為研究工具的大致上占了 60%。曾被研究者蔡明昌(1995)修訂引用 於老人、廖秀霞(2001)用於國小高年級學童、莊淑如(2001)用於護校學生、吳 美如(2004)用於高職學生等研究。

(四) Dickstein 死亡關切量表(Dickstein Death Concern Scale; DCS)

Dickstein (1972)編製,以Likert 四分法作答,四分為非常同意,一分為 非常不同意。量表內涵主要分為兩個概念為:在意識上的思考死亡及對死亡 的負面評價。量表總題數共計 30題,總分為 30~120分,分數越高者面對死 亡態度越多思考、較關切、焦慮。在整體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為

0.85,重測信度為0.87。曾被國內研究者蔡明昌(1995)修訂引用於老人、張淑

美(1996)用於國中學生、曾廣志(2001)用於商職學生、蔡坤良(2004)用於小琉 球漁村老人等研究。

(五) Klug-Boss死亡接受問卷(Klug and Boss Acceptance of Death )

Klug 與 Boss(1976)編製,以 Likert 四分法作答,四分為非常同意,三 分為同意,二分為不同意,一分為非常不同意。其目的為了解人們對死亡的 接受程度,量表題目為8題,總分為 8~32分,分數越高表示越能接受死亡,

在整體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係數為 0.73。曾被國內研究者張淑美(1996) 用於國中學生、曾廣智(2001)用於商職學生、王玉(2002)用於國中喪親學生等 研究。

(六) Gesser死亡態度量表(Gesser、Wong & Rekerr Death Attitude Profile;DAP) Gesser、Wong 及Rekerr(1987)編製,以Likert五分法作答,五分為非常 同意,四分為同意,三分為普通,二分為不同意,一分為非常不同意。此量 表包含認知與情感層面,量表內容為:害怕死亡與瀕死、趨近導向的死亡接 受、中性的死亡接受即逃離導向的死亡接受,量表題數為21題,總分為21~105 分。在整體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係數為 0.60~0.89之間。曾被國內研究者 林柳吟(2002)修訂引用於社區老人、蔡坤良(2004)用於小琉球漁村老人、藍育 慧、莊照明、林昭卿、趙淑員(2008)用於社區老人等研究。

(七) Wong 死亡態度描繪修訂量表(Wong、Rekerr & Gesser Death Attitude

(27)

17

Profile-Revised;DAP-R)

Wong、Rekerr 及Gesser(1994)編製,由原先量表內涵中增加死亡逃避因

素,量表題數共計 32 題,以 Likert 五分法作答,五分為非常同意,四分為 同意,三分為普通,二分為不同意,一分為非常不同意。此量表並無總分,

以各分量表之平均分數越高者,則死亡態度越傾向該層面,在整體一致性信

度 Cronbach’s α係數為0.74~0.81之間。。內涵包括了「死亡恐懼」、「死亡

逃避」、「死亡接受」、「趨近導向」、「逃離導向」五層面向。曾被國內 研究者廖芳娟(2000)用於警察人員、羅素如(2000)用於殯葬人員、羅乙琳(2006) 用於退休老師、楊麗蓉(2009)用於國小老師、呂佳芬(2010)用於慈濟志工、謝 婉婷(2012)用於飛航專業人員等研究。

以上各量表中,以 Wong、Rekerr及 Gesser(1994)編製了「死亡態度描繪 修訂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最著名,使用最頻繁,且 有國內多位學者中譯或編製其量表,如陳玉黛、林佩芬(2004)、廖芳娟(2000) 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分別為:「死亡恐懼」α值為 0.83 、「死亡逃

避」α 值為 0.81、「中性接受」α 值為0.76、「趨近接受」α 值為 0.83、

「逃離接受」α 值為 0.85,全量表α 值為 0.85,整體而言,信度大致良好,

用於護理人員、學生、教師、警察人員為主;羅素如(2000)量表含五個面向,

共計 27 題,包括死亡恐懼、死亡逃避、中性接受、趨近接受、逃離接受,

依五分法計分(1-5分),得分愈高代表對死亡接受度愈高,用於殯葬人員。信 度採內在一致性測試,其α 值為0.70~0.85 之間等。

本研究採用陳玉黛、林佩芬(2004)中譯之「死亡態度描繪修訂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量表內涵之五個面向定義如下:

(一)死亡恐懼

「死亡恐懼」是指一個人面對死亡情境時所引起的害怕、恐懼等負向想

法及情感(藍育慧,1995)。死亡恐懼是最常被討論的一種死亡態度。林美慧

(2008)提出老人的死亡恐懼及焦慮內容為「對於死後世界未知的焦慮」、「對 於失落與分離的焦慮」及「對於瀕死過程及未了心願的焦慮」,而 Ahmed 和 Joaquin(2005)指出老人對於死亡的恐懼,包括「死後的未知世界?」、「對 於死亡本身之恐懼」、「害怕失去自我」。綜合以上學者發現,老人對於死 亡的恐懼及焦慮,來自於「對死後世界之未知」及「失落」。

(28)

18

(二)死亡逃避

「死亡逃避」指一個人逃避思考或討論與死亡有關的課題,因為這樣可 以使自己暫時免於對死亡的恐懼(李佳芬,2006;侯冬芬,2004)。

(三)死亡接受

「死亡接受」指死亡是生命的整合,個體能接受它是生命中自然的一部 分。個體不害怕死亡,也不歡迎死亡,把死亡當成生命中不可逆的事實,如 同花開花謝、日出日落(Wong,1994)。

(四)趨近導向

「趨近導向」是將死亡視為通向快樂來生的一扇門,相信死後有幸福的 世界及美好的來生(Wong,1994)。

(五)逃離導向

「逃離導向」是將死亡視為解脫痛苦的途徑。當生命是空虛或不癒疾病

者,死亡是生命受折磨的一種解脫(Wong,1994;侯冬芬,2004)。

在Neimeyer et al.(2004)探討老年期如何面對老化過程的改變,發現老人 對身體的關注減少,常會想到或談論死亡。蔡明昌(1995)對社區老人探討,

發現老人之死亡態度可歸納為:1.死亡是生命的過程;2.死後是一種未知狀 態;3.盡力而活。Wong、Reker& Gesser(1994)則將死亡態度分四個分項,即:

1.害怕死亡、瀕死的死亡態度,對死亡或瀕死過程有負向的想法及情感,對 生活持較負向的態度;2.趨向導向的死亡態度,將死亡視為通向快樂來生的 道路,對生活較樂觀、正向的展望態度;3.逃離導向的死亡態度,將死亡視 為解脫痛苦的途徑,對生活亦持較負向的態度,甚至可能有自殺的意念;4.

接受死亡自然性的死亡態度,既不歡迎死亡,也不會感到害怕,只是視為一 項事實,若已知覺生命的短暫性,則設法使生活過得更為充實及更有意義。

發現害怕死亡與逃離導向的死亡態度能預測心理悲傷與憂鬱,接受死亡自然 性的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有正相關;趨向導向的死亡態度與主觀上成功老化 有關;逃離導向的死亡態度與低成功老化有關。因此,當老年期面對死亡威 脅 所持 正、 負面 態度 , 往往 是影 響老 人成功 老化 最嚴 重的 問題(王 玉 玫,

2002)。因此,若能接受死亡則對生活採較樂觀的看法,了解與活出生命的意 義與價值,活在當下,沒有遺憾,自然不害怕死亡的來臨,較能順利的成功 老化。

(29)

19

總之:老人的死亡態度、希望感,與靈性狀態有關,如 Renetzky定義靈

性要素包含:發現生命中滿足、痛苦、死亡的意義與目的;希望與成功老化 等(高美玲,2005)。靈性也是個人在人生過程中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現,能協 助老人保持內心的平和。老人若在生活中生命意義與價值受到許多挑戰,當其 心靈困擾時會產生罪惡感;喪失生命意義和目的;缺乏愛及所屬;與失望等問 題(劉淑娟,1999;胡文郁,2004)。因此,Esbenzen et al,(2004)強調完整的健 康照護應包括身心靈、社會;而希望是靈性層面的一部分,故個體如何看待生 命與其在「希望」的經歷是成功老化重要的議題。因此,透過對老人死亡態度 之了解,可得知老人之靈性狀態,及其隱含的生命意義、希望感。

第三節成功老化 一、成功老化的內涵

老化是一個生物體隨著時間而發生漸進性、累積性且不可逆的生理結構改 變,進而導致功能逐漸衰退的變化。目前國內外有關成功老化之定義,整理出各 學者提出成功老化相關的研究:

Seeman et al.(1995)以5項身體功能測量成功老化的依變項,探討行為與心理

社會因子的影響,發現先前有中度以上運動習慣、社會網絡情緒支持較多者,身 體功能較佳。Garfein & Herzog(1995)參照Baltes & Baltes(1990) 研究以及考量分 析現有資料的限制,最後採用四個多面向指標作為強健老化的概念測量,包括:

身體功能、心理健康、認知功能以及生產活動,並定義為強健老化(robust again)。

研究發現強健老人社會接觸較多、健康和視力較好、過去3年較無發生重大生活 事件。

Strawbridge et al.(1996)定義成功老化為完全沒有或僅輕微的身體功能執行 困難,其身體功能的測量項目包括 13 項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或移動功 能,以及5項體力活動。若此13項活動沒有困難不需人協助,以及5項體力活 動無太大困難者,則定義為成功老化。控制基礎時間的成功老化狀態,影響老人 成功老化因素為年輕、無慢性病(糖尿病、慢性肺阻塞疾病、聽力障礙、關節炎 等)、較不憂鬱、較多社會接觸者。

Rowe & Kahn (1998)提出個體可經由努力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而達到成功老 化的3項關鍵指標,包括生理上降低疾病或失能的風險;在心理上維持身體與心

(30)

20

智的高功能;在社會面向上則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Wolfe(1990)強調成功老化應由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予以衡量,著重於生理 和心理二個層面;Griffith(2001)所提成功老化的內涵,則偏重於社會層面,強調 個體參與活動的程度;Chou 和 Chi(2002)以及 Rowe 和 Kahn(1998)研究,均強 調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層面缺一不可的重要性。Crowther (2002)認為成功老化 是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四個層面,環環相扣的重要性,認為人無法抽離外界 環境的互動,人與萬物之間連結深深影響個體靈性健康發展,對內部分生命意義 的統整,對外部分是人際互動、環境連結及與超越力量的連結,在生命歷程及社 會情境要求下,個人身心靈會出現不同的調適變化。Hoeger(2002)認為成功老化 有七個層面:身體的、情緒的、心理的、社會的、環境的、精神的及職業的適能。

James P Butler, Masahiko Fujii 與 Hidetada Sasaki (2011) 將成功老化定義為在中 老年時能享受著健康和活躍的心靈、身體和精神,此概念強調高齡者能獨立生活 的能力。

黃富順(1995)與葉宏明(2001)以生物老化的觀點,強調老化的過程是各種功 能緩慢而溫和的降低,是能夠成功老化的人,得以避免次級老化;而徐立忠 (1996)、徐慧娟、張明正(2004)、蔡詠琪(2006)以及葉宏明(2001)均強調生理、心 理與社會三個層面的重要性,高齡者在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和失能)的情形下,在 心理及社會層面要達到成功的老年,尌應該維持正向思考與態度,及參與社會、

適應良好的人際關係。

林麗惠(2006)使用Rowe & Kahn (1998)所提成功老化模式為依據,在「台灣 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以年滿55歲共計451位的高齡學習者為研究對 象,採問卷調查,探討高齡者對成功老化之各層面重要程度之看法,及其所需具 備之條件為健康、經濟、家庭、社交、學習和適應等六個層面。健康自主層面,

強調高齡學習者具備健康的身心,才能對生活有自主感;經濟保障層面,應該有 足夠的經濟來源,讓他們無需為生活感到憂慮;家庭層面,應該擁有愉快的家庭,

與子女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社會及親友關係層面,應該多參加教會及社團活 動,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學習層面,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具有參與學習的意願;

在生活適應層面,面對變遷時,應該具有良好的適應變遷能力。

最後提出三個結論,第一,高齡學習者認為健康自主層面最重要,家庭層面 次之;第二,年齡、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主要經濟來源,以及居住狀況等

(31)

21

社會人口變項,會影響高齡學習者對於成功老化各層面重要程度之看法;第三,

高齡學習者認為成功老化應具備的條件,以健康自主層面(31.5%)所占比率最 高,其次為經濟保障層面(25.7%)(Rowe & Kahn 1998)。

成功老化研究中有系統且被廣泛運用的觀點有二:一是Baltes & Baltes的「選 擇、最適化與補償」模式,老年生活可透過自我心理調整適應和個人行為改變的 過程,考量系統與生態環境,經由教育、動機、健康相關活動等策略,可以達到 成功老化的目標。另一是Rowe & Kahn的三元素模式: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 高度心智與身體功能;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當三面向同時達成時即達到成功老 化的狀態。透過疾病預防(例如飲食與運動)、生物醫學途徑、教育、社會支持、

增進自我效能等策略,可以幫助達到成功老化。

綜觀以上文獻對於成功老化定義分析後,引用Rowe和Kahn(1998)及洪櫻純 (2012)成功老化強調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四者缺一不可的觀點,將成功老化 定義為:個體成功適應老化過程,在生理方面維持良好健康及獨立自主生活。

Fries(1980)提出罹病期壓縮假說(壽命延長、罹病延後且罹病期壓縮),為今日日 益嚴重的老人健康問題提出解決方式,因為醫療科技進步使人類壽命不斷以等比 級數上升,因此促進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且避免常見慢性病危險因子,確實可 以有效使罹病延緩發生,有效預防慢性病及增加罹病後自我照顧能力;在心理方 面適應良好,維持正常認知功能,預防失智,避免憂鬱,培養正向且抱持希望感 的生活態度,及正向的死亡態度;靈性具有整合性、超越性及意義性,靈性的本 質與個人內在的統整、生命意義的詮釋,以及超越更高的層次有關(洪櫻純,

2012)。全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之間的緊密互動(Banks,1980;

Burkhardt,1993; Goddard,1995; Helminiak,2001; Newman,1995; Stoll,1989;

Swinton,2001)。個人的靈性健康無法抽離外界環境的互動,人與萬物之間的連結

深深影響個體的靈性健康發展。多數學者強調個人與自己、他人、社會、環境、

孙宙及神祇之間的連結與共融關係(曾煥棠、劉秀美, 2007 ;趙可式, 2007 ; Chao, Chen, & Yen, 2002; Fisher, Francis, &Johnson, 2000; Howden, 1992; Hungelmann, Kenkel-Rossi, Klassen, & Stollenwerk, 1996;McG,1998; Swinton, 2001; Wanpen, 2001 ),健康是一種動態、整合成長的過程。透過生命的歷練和整合,讓高齡者 朝向更正面、更有意義的生活;在社會方面維持良好家庭及社會關係,參與志願 服務,讓身心靈保持最佳狀態,進而享受老年生活。

(32)

22

二、成功老化模式

國際上以 Rowe 和 Kahn(1998)成功老化模式,及麥克阿瑟(MacArthur)研究

廣泛採用。著重老化正向觀點,希望超越生物年齡限制,並從基因、生物醫學、

行為科學,及社會因素方面,提昇高齡者晚年生活所需的功能。

茲分述成功老化模式的三項要素 (Rowe and Kahn, 1998):

(一)避免疾病和失能

伴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會出現:血壓升高、腹部肥胖、血管硬化,肺部、

腎臟功能的衰退,以及免疫功能的喪失;然而,由於這些警訊並不明顯,使得我 們經常忽略或不重視它。為了避免疾病和失能的產生,個體應秉持預防勝於治療 之觀點,採取定期檢查的預防措施,同時也重視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以預 防膽固醇、血糖和體重的增加,進而降低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心理方面要有正向 的死亡態度,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避免失智,且抱持希望感、避免老年憂鬱症 產生,而造成自殺率增加。

(二)維持認知和身體功能

高齡者和年輕人一樣,希望獨立生活。包括:洗衣服、料理家務、上街購物 和準備餐食;高齡者維持高度的心理和身體功能,有利於獨立的生活。根據麥克 阿瑟指出:第一、功能喪失無頇過度緊張;第二、許多功能的喪失是可以事先預 防的;第三、許多功能的喪失可再復得。

(三)持續從事社會參與

麥克阿瑟指出「快樂的活動」在成功老化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老化的 任務在於,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及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根據上述,避免疾病和失能、維持認知和身體功能,以及持續從事社會參與 乃是成功老化模式的組成要素。在麥克阿瑟研究中,「成功老化者」共同表示:

順其自然(just keep on going)是最重要的,凡事向前看,並且積極從事社會活動,

有良好的家庭與社會支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均為成功老化的關鍵。

Crowther (2002)加入成功老化第四大元素:

(四)正向的靈性

Crowther (2002)以宗教和靈性之特性導致正面元素來促成成功老化。包括以 宗教的寄託和自我人生意義的定位等正向力量,來肯定老化過程並加大面對老化 的力量。當老人察覺到死亡的腳步,除了焦慮不安之外,也會開始思索今生的意

(33)

23

義與價值,產生靈性的需求。靈性大致上包含追尋人生的意義和目的(Seaward 2003,2005;Fish et al.,2000; 李慧菁,2004; 趙可式,2007)、體認到自己與神或至高者 力量之連結(Swinton,2001; Reed,1991)、發覺人生的價值或信念(杜明勳,2004;

Swinton,2001)、及尋找超越自身以外的意義(Fish et al.,2000; 趙可式,2007; 黃向 吟,2009)等。

Seaward (2003,2005)認 為 靈 性 具 有 兩 個 層 面 , 分 別 是 垂 直 層 面(vertical dimension)稱為宗教性的安適(religious well-being,RWB),代表個體與神或至高無 上者之間的關連;其次為水平層面(horizontal dimension)稱為存在性的安適 (existential well-being, EWB),代表個體人生目的和人生滿意度的主觀感受,認為 生命充滿意義與目的、肯定自己、能夠去愛別人及接受他人的愛,而這兩個層面 都包含超然(transcendence)的過程。靈性向外擴展為「心理我」與「身體我」,

三個環節彼此會互相影響,個體藉由對宗教的信仰或是本身價值信念的超越而克 服苦難,達到平安和諧的境界。

疾病嚴重度、醫療資源了解與運用、活動能力與絕望感等也影響成功老化

(Esbenzen, Qsterlind, Roer, Haliber, 2004)。葉淑娟(2004)發現不識字、低收入、非 已婚、罹患慢性疾病數量越多之老人,其生活滿意感較低。相對的老年女性、教 育程度高、已婚、與家人同住、社經地位高、自覺經濟健康狀況好、有希望感及 正向死亡態度、虔誠宗教信仰與活動、靈性安適、較少居家工作,而有較多的時 間參與休閒及志工活動者,對生活情境感到滿意且擁有較好的成功老化(劉淑 娟,1999;邱怡玟、高淑芬、黃秀梨,1999;Mitchell & Kemp, 2000;Walters et al., 2001;Ng, McLee & Chi, 2004)。

成功老化應具備的條件如下:

(一)國內研究

蔡詠琪(2006)研究發現 36.7%罹患一項疾病的老人,和 21.7%罹患兩項以上

疾病的老人,仍可保有良好生活品質,說明良好適應疾病以預防更嚴重失能的罹 病老人,仍能擁有成功老化的可能性。

徐立忠(1996)提出有關成功老化的四個基本要素,包括:認知、自律、自

助、持續;簡言之,認知尌是認清自己、瞭解別人;自律尌是管制自己、顧及他 人;自助尌是幫助自己、幫助他人;持續尌是計畫退休、滿意過去、安於現實、

開創未來。

(34)

24

黃富順 (2003)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與認知功能有逐漸衰退現象;

但也發現有些老年人心理與認知功能與年輕人相當。因此成功老化,在生理上要 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避免肥胖,並經常運動、不吸煙、不酗酒;在心理上要正 向思考樂天知命、抱持希望感且有正向死亡態度、參與社交活動、培養對事物的 好奇心、並能保有對環境的控制與自主感;在情緒上要樂觀開朗不憂鬱、保持心 境平靜溫和、不輕易發怒、具有平心靜氣的修養功夫。

徐慧娟與張明正(2004)提出成功老化必頇達到身體健康的兩類活動皆無任

何困難或有困難但未達三個月;心理健康方面無憂鬱、抱持希望感與正向死亡態 度;社會健康方面包括社會支持達中高度以上;至少投入一項生產力活動才稱為 成功老化。

洪櫻純(2012)提出成功老化生理、心理、社會三層面外,頇加上靈性層面,

認為靈性健康能一、樂觀進取,靈性健康安樂;二、多元興趣,促進心靈愉悅;三、

服務利他,感恩知足惜福;四、珍惜生命,隨緣活在當下。若是不健康則會一、

無所事事,生命沒有方向;二、生病恐慌,心靈空虛孤獨;三、憂慮牽掛,身心靈 難調和,導致憂鬱甚至自殺。因此強調成功老化理論的基礎上增加靈性健康的觀 點,包括從自己、他人、環境及至高者四方面探討高齡者的內心世界及生命意義。

成功老化乃在面對甚或超越這些變化與挑戰時能維持生活之品質與安適 感。而成功老化(success elderly)的同義詞包括:生活品質、快樂(happiness)、生 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長壽、免於失能、生活的積極承諾、維持高/獨立功能、

正向適應等。其相關內涵指個人所處環境中,以主觀感受對一般廣泛性生活層面 之評斷,包括對生活的滿意感,如家庭、社區、團體、環境的人際關係、工作價 值、社會活動等方面的滿足需要(Phelan & Larson,2002)。而 Garratt, Schmidt, Mackintosh & Fitzpatrick,(2002),則更進一步提出建構成功老化有三要項:即1.

快樂:在美好生活中個人能擁有至大的快樂經驗;2.需求滿足:個人需求能獲得 滿足;3.實現:能使個人美好之理想或有價值目標的達成。

(二)國外研究

成功老化因應日本不同的文化環境有不同的詮釋,柴田博(2002)認為此概

念是由長壽、生活品質、社會貢獻三者所構成。長壽為首要前提,主要是能克服 老年疾病和成人病(生活習慣疾病),降低所有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其次為生活 品質因素,包含行為能力、知覺的生活品質、客觀外在環境與心理幸福感四大要

Gambar

圖 1    研究架構:影響社區老人希望感、死亡態度與成功老化之相關性
表 3-1  人口學資料與研究變項之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  變項                          統計方法
表 4-1 基本人口學資料(N=136)
表 4-2 社區老人希望感量表得分(N=136)
+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Using Latent Class Model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of Fall among the Elderly in Taiwan Abstract Objectives:Falls are the main caus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 1 for those postpartum women who used the RFID system, whether the demographics would affects the perceived rooming in and maternal-child care

Preference of place for end-of-life cancer care and death among bereaved Japanese families who experienced home hospice care and death of a loved one... Factors influencing preferenc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ed: 1 the level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social support for married female shift working nurses were both moderate high-level, the burnout is the moderate

By the paired t-test, independent t-test, and ANCOVA statistic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part of attitudes, in all attitudes , the attitude regarding parents’ discipline to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中文題目: 應用數位條碼系統介入於手術病理檢體作業流程再造 及護理工作壓力改善之成效探討 英文題目: The

2017, The impact of trust & commitment on value creation in asymmetric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specific asset investments,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A Study on Competencies 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ors in Elderly Counseling Zi-Han Chang ABSTRACT Background: Elderly care policy still emphasizes only on basic welfare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