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碩士論文"

Copied!
135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Thanatology and Health Counsel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雙北地區軍人遺族對公墓葬厝服務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of Demand and Satisfaction on Service at Military Cemetery for Bereaved Family in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潘俊宏 Chun Hung Pan. 指導教授:曾煥棠 博士 Advisor: Haunn-Tarng Tseng, Ph.D. 中華民國 106 年 8 月 Aug, 2017.

(2) I.

(3) 誌. 謝. 想當初要報考研究所時,心情是如此不安與開心,不安的是將再度披上學 生的外衣,不免有些惶恐,開心的這將是另一段學習旅程的起點,在學習過程中, 辛苦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到了艱苦的階段,埋首在浩翰的陌生知識之中,不斷吸 收老師、書籍,期刊….等精華養分,同學間的相互鼓舞,終於走到了最後一哩 路,在此論文完成之際,首先最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曾煥棠博士,在概念上能. 夠加以釐清,進而激發寫作動力,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與指導,才順利促使得 以完成論文,讓我在這一段學習的歷程中獲益良多,也要感謝論文口試委員陳錫 琦及林志聖兩位老師,無私地提供卓見,讓本文更臻完善,僅此至最深之謝忱, 提攜勉勵之情,畢生永難忘懷。 在校期間感謝美淑、安琪、雨霞、詩儀、蓁晴、凱婷等同學在課業上的互 相砥礪及切磋與任職單位的汪主任祖華、柯組長淑華、同仁雪梅,怡攻、銘宸、 道揚、昭樺、秀玲、校安人員德旗、景原、傳璽、錫男等分擔各項勤務,甚至給 予時間投入論文寫作,此等誠心的感謝,再次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每一位先進。 最後感謝父母親的辛勞、鼓勵與包容,芊惠在背後的全力支持及無悔的付 出,照顧及教導兩個孩子,才能使我在如此無虞的環境下,全心投入於研究工作 中。僅以本文獻給我所敬愛的家人。. II.

(4) 雙北地區軍人遺族對公墓葬厝服務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 潘俊宏 中文摘要 本研究是以軍人遺族對於公墓葬厝服務之需求與滿意程度調查,自行編製調 查問卷以瞭解軍人遺族對於葬厝服務及滿意程度相關研究,可提供政府業管單位 在葬厝服務改善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文獻探討,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 實施,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研究限制。以立意抽樣的方 式進行調查臺北市軍人公墓及新北市忠靈祠遺族,發出問卷 220 份。經研究者篩 選扣除無效問卷(無法分辨基本資料及未完成回答)18 份,有效問卷為 202 份。以 SPSS for Windows 19 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的輸入以及統計分析,進行瞭解軍人遺 族對於墓園葬厝服務及設施滿意程度。分別以性別、年齡、目前工作職別、教育 程度、宗教信仰、家人有無領取身心障礙手冊、自已有無具備安厝在軍公墓的資 格對於墓園服務需求及設施滿意程度的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一、信仰不同的遺族對於設置軍墓生命園區需求有顯著差異;二、 教育程度不同的遺族對於葬厝服務申請規定滿意有顯著差異、三、不同變項的遺 族對於葬厝服務與設施環境滿意有顯著差異;四、國防戰力軍武展示器械差距有 顯著差異。研究建議:一、軍墓有設置生命園區的需求,讓墓園能永續經營;二、 應改善墓區設施環境更便利、更人性及網路祭祀資訊加強宣導使線上服務更加普 及;三、國防戰力展示運用各種藝術表現的樣貌來呈現。 目前政府相關業管單位推動墓園有生命園區的需求,仍需加強一般民眾對於 葬厝觀念改變,以及未來生命園區相關管理辦法,尤其是墓園經費開源辦法,值 得再去多方研議,讓軍人公墓更趨完善。. 關鍵字:葬厝服務、軍人公墓、軍人遺族、生命園區 III.

(5) The Investigation of Demand and Satisfaction on Service at Military Cemetery for Bereaved Family in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Pan Chun Hung ABSTRACT The main focus of study is demand and satisfaction on burial service at military cemetery for bereaved family. A survey is designed to understand how burial service works and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to bereaved fami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emonstrative of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five major sections are: Introduction, Review of related literature and studies, Methodology, Results and discussion, and Summary,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he study is conduct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hat is used a total of 220 questionnaires for military cemetery in Taipei and New-Taipei regions as samples; 18 invalid questionnaire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some parts of questionnaires are not completed); a 202 valid returned (response rate: 91.8%). The statically data are analyzed by using SPSS for windows 19 to perceive the significance of burial service and the level of facilities satisfaction for bereaved family. A comparison between Gender, Age, Occupation, Education, Religion, Disabled identification cards from family members and applicant qualification for burial service at military cemetery..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at: in need of memorial park for bereaved family in various religions; burial service eligibilities satisfaction for bereaved family in 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satisfaction of burial service facilities environment in categorical variables; a wide range of military defense and equipment display. Therefore, the recommendations of study are: establish memorial park to promote the nee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burial service facilities environment more user-friendly and online worship information popularities; perform creativities on military defense and equipment display. IV.

(6) Nowadays, government agencies promote the needs of memorial park at military cemetery, and provide the awareness of burial service concept to public. Thus, the relevant managements and founding sources of military cemetery are worth to study in order to make military cemetery better.. Keywords: burial service, military cemetery, bereaved family, memorial park. V.

(7) 目 誌. 次. 謝..............................................................................................................................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 IV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定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軍人墓園管理與設施維護 ..................................................................................... 9 第二節 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 ........................................................................................... 18 第三節 墓園保留軍人特色 ............................................................................................... 26 第四節 現代化設施便利性 ............................................................................................... 32 第五節 需求落差與滿意度相關理論 ...............................................................................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48 第六節 實施程序 ............................................................................................................... 50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VI.

(8)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55 第二節 不同變項對葬厝服務「需求」程度相關 ........................................................... 59 第三節 不同變項對葬厝服務「滿意」程度相關 ........................................................... 67 第四節 不同變項對葬厝服務與設施「需求」程度差異分析 ....................................... 99 第五節 不同變項對葬厝服務與設施「滿意」程度差異分析 ..................................... 100 第六節 不同變項對國防戰力展示器械差距分析 ......................................................... 103 第七節 開放意見匯整 .....................................................................................................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9 第一節 宗教不同遺族對於設置軍墓生命園區需求有顯著差異 ................................. 109 第二節 教育程度不同遺族對於葬厝服務申請規定滿意有顯著差異 ......................... 110 第三節 不同變項遺族對於葬厝服務設施環境滿意有顯著差異 ................................. 111 第四節 網路線上服務滿意程度無顯著差異 ................................................................. 113 第五節 國防戰力軍武展示器械差距有顯著差異 ......................................................... 114 第六節 建議 ..................................................................................................................... 114. 參考文獻: .................................................................................................................... 117 英文部份: ....................................................................................................................... 117 中文部份: ....................................................................................................................... 117. 附件 1 軍人遺族對公墓葬厝服務之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預試問卷 .............. 121 附件 2 軍人遺族對公墓葬厝服務之需求與滿意度調查研究-正式問卷 .............. 123. VII.

(9) 表. 次. 表 2-1-1. 土葬本年存厝 ............................................................................................ 21. 表 2-1-2. 土葬使用概況 ............................................................................................ 21. 表 2-1-3. 納骨塔本年存厝 ........................................................................................ 22. 表 2-1-4. 容量、累計存厝、餘容量 ........................................................................ 22. 表 3-7-1. 正式問卷 KMO 及 Bartlett's 檢定結果 ..................................................... 50. 表 3-7-2. 正式問卷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1-1. 本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 57. 表 4-1-2. 本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合併後分佈情形 .................................................... 59. 表 4-2-1 「設置灑葬區提供環保自然葬(植存、灑葬、花葬)」之分佈情形........ 60 表 4-2-2 「將已入祠親人遷葬至園內植存、灑葬、花葬生命園區」之分佈情形 ...................................................................................................................................... 62 表 4-2-3 「園區內設置國防戰力展示器械用品」之分佈情形 .............................. 63 表 4-2-4 「園區內設置無障礙設施」之分佈情形 .................................................. 64 表 4-2-5 「設置灑葬區(植存、灑葬、花葬)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之分佈情形 66 表 4-2-6. 5 題需求程度相關綜整表(表中數字是 χ2) .............................................. 67. 表 4-3-1 「軍人公墓的葬厝申請須知」之分佈情形 .............................................. 68 表 4-3-2 「軍人公墓對安厝對象及條件的規定」之分佈情形 .............................. 69 表 4-3-3 「申請人應檢具證明文件的規定」之分佈情形 ...................................... 71 表 4-3-4 「三十日內持安厝通知單至軍墓辦理骨灰安厝事宜的規定」之分佈情形 ...................................................................................................................................... 73 表 4-3-5 「服務中心安厝時間的規定」之分佈情形 .............................................. 74 表 4-3-6 「服務中心辦事員的服務態度之分佈情形 .............................................. 76 表 4-3-7 「安葬厝區內的引導指示標誌」之分佈情形 .......................................... 77 表 4-3-8 「園區內祭拜場地」之分佈情形 .............................................................. 79 表 4-3-9 「園區內公共廁所」之分佈情形 .............................................................. 80 表 4-3-10「園區內停車場停車格線的設置」之分佈情形 ...................................... 82 表 4-3-11「園區內休憩涼亭」之分佈情形 .............................................................. 84 表 4-3-12「園區內道路週邊樹木」之分佈情形 ...................................................... 85 VIII.

(10) 表 4-3-13「園區展示國防戰力的軍武展示器械用品」之分佈情形 ...................... 87 表 4-3-14「每年舉行的春秋法會祭典」之分佈情形 .............................................. 88 表 4-3-15「辦理骨灰遷出的規定」之分佈情形 ...................................................... 89 表 4-3-16「網路線上--登記新櫃位,但座向依序配發」之分佈情形.................... 91 表 4-3-17「網路線上--登記舊櫃位,但座向可以選擇」之分佈情形.................... 92 表 4-3-18「網路線上祭祀系統--安厝查詢」之分佈情形........................................ 94 表 4-3-19「網路線上--墓園交通資訊」之分佈情形................................................ 95 表 4-3-20「網路線上--園區導覽」之分佈情形........................................................ 97 表 4-3-21 20 題滿意程度相關綜整表(表中數字是 χ2) .............................................. 98 表 4-4. 「五項總需求」之平均數差異分析 ......................................................... 99. 表 4-5-1 「葬厝申請服務規定滿意程度」之平均數差異分析 ............................ 101 表 4-5-2 「葬厝設施環境滿意度」之平均數差異分析 ........................................ 102 表 4-5-3. 兩項滿意程度因子的平均數差異分析綜整表(表中數字是 t / F) ........ 103. 表 4-6. 國防戰力展示器械差距程度分析 ......................................................... 104. IX.

(11) 圖 圖 1-1. 次. 研究流程圖 ................................................................................................... 7. 圖 2-1-1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周邊景點 ...................................................................... 13 圖 2-1-2 公共藝術裝置作品說明 .............................................................................. 13 圖 2-1-3 公共藝術裝置作品 ...................................................................................... 14 圖 2-1-4 臺北市軍人公墓葬厝流程 .......................................................................... 15 圖 2-1-5 臺北市軍人公墓祭拜路線圖示 .................................................................. 16 圖 2-1-6 臺北市軍人公墓祭拜 場所提供供桌、雨棚 ............................................ 16 圖 2-1-7 臺北市軍人公墓樹葬區停車場 .................................................................. 17 圖 2-3-1 一江山紀念園區 .......................................................................................... 28 圖 2-3-2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櫻花園 ...................................................................... 28 圖 2-3-3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軍武公園簡介(DM 正面) ............................................. 29 圖 2-3-4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軍武公園簡介(DM 反面) ............................................. 29 圖 4-1-1 新北市忠靈祠無障礙廁所標示 .................................................................. 39 圖 4-1-2 新北市忠靈祠無障礙廁所實況 .................................................................. 40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 43.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49.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軍人遺族對軍人墓園葬厝服務需求及滿意度調查。本章分 五節,分別為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及操作定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研究流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現有 15 座軍人忠靈祠(公墓)係由各相關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 兵役法、軍人墓園管理規則及替代役實施條例受理死亡軍人及役男之葬厝申請。 自民國創建、歷經北伐、剿匪、抗日及戡亂,三軍將士傷亡者難以數計,遊魂忠 骸,無法善後,緬懷忠烈,感慨良深,政府遷台後,整軍經武,重建兵役制度, 重視軍人權益、鼓舞士氣,秣馬厲兵,使台、澎、金馬固若金湯,為軫念忠烈, 內政部於民國 71 年至 80 年間依據「台灣地區軍人墓園統一整建遠程計畫」,先 後在宜蘭、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台南、高雄、花蓮、台東、澎湖、連江等 直轄市、縣(市)完成 13 座軍人忠靈祠(公墓),而後隨著金門太武山軍人墓 園及嘉義縣軍人忠靈祠的納入與落成啟用,我國 15 座軍人忠靈祠(公墓)已依 計畫全面改建,次第完成。 現 15 座軍人忠靈祠(公墓)提供納骨櫃位約為 19 萬餘位,至 2016 年累計 存厝量約為 13 萬餘位,餘容量約為 6 萬位。公墓山勢峻秀,峰巒巍峨,小徑迂 迴,寸土寸地皆璞玉,春夏草木蓬生,景色清蔥怡人,秋冬煙雨朦朧,氣象瑟縮, 狀似英靈志業未竟,楚含悲之景況,撫今追昔,先賢先烈已矣;惟其功勳績業廣 懋,茲為表彰忠烈,樹立後人景仰典範。「效忠中華民國、捍衛中華民國」永遠 是國軍官兵的核心價值。國軍默然地「守護軍魂英靈、發揚忠烈氣節、傳承永續 照護」,目的在促使國人能更深入瞭解,國軍在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每個重要時 刻,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或在國內,或在海外,或者知名、或是無名,將歷代 烈士、遺族、精神、魂魄、找回來,是我們深植內心的企求。因為緬懷先賢、先 烈們,為國家付出與犧牲的不凡貢獻,在這裡的每一門墓穴、每一門龕位的背後 故事,都是血淚。因為我們是國家社群的一環,藉著守護、發揚、傳承軍魂,使 國家價值永續維繫。為提升服務品質與爭取軍(遺)眷向心,續強化官、士、兵 1.

(13) 葬厝服務及墓園維管專業素養,秉持「積今生德、修來世福」理念,置重點於墓 區公園綠化、服務禮儀訓練、便捷程序改善、家屬反映處理、墓園保留軍人時色、 精進葬厝管理等,俾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落實對家屬及忠靈照護。 退伍及除役後亡故者,得由故者家屬或其戶籍地之縣、市後備指揮部或行政 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或縣、市榮民服務處)檢附申請人及保證人身分證或 公函、私章、故者退伍令、死亡證明書、除戶謄本、勳章證書或服役滿二十年之 年資證明(其中一項證明文件均可),向軍墓組申請安葬(國軍示範公墓與忠靈 殿及忠靈塔葬厝作業程序第二條第 1 項第 4 款)。合於前項安葬示範公墓之國軍 官兵合法配偶,在原有墓穴範圍內得與該官兵同碑同穴合葬之,其配偶先於國軍 官兵亡故,得先行申請安葬(第 2 項)。因病或意外死亡之現役軍人及其配偶、前 款現役軍人之配偶,得葬厝於軍人公墓-前項第六款規定,於國軍退除役官兵取 得榮譽國民證之本人及其配偶死亡者,準用之(兵役法第 44 條第 6 項)。 以研究者本身身份為例,研究者目前為國軍軍官階級少校,服務滿十年以 上,榮獲忠勤勳章乙枚(此章頒給陸海空軍軍人,連續服務軍職專勤十年以上, 成績足資矜式者頒給之。其標準為近十年內曾考優等三次或最低為甲上一次、甲 等八次、乙上一次,或近十年,曾獲頒與現職相稱之陸海空軍獎章、光華獎章與 干城獎章,而當年考績最優者。),預於民國 109 年屆滿 20 年退伍,如能晉升上 階中校時,將可延後 4 年退伍,以上述條文所述明,研究者應可申請公墓實施葬 厝,然事實並非如此,依目前公墓葬厝方式及使用量而言,之後可能早已經沒有 葬厝容量,且自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 17 日起,軍人公墓停止受理屍體埋葬之申 請;使用年限屆滿後收回之墓基,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妥為規劃,改供 骨灰埋藏、骨灰(骸)存放、骨灰拋灑、植存、樹葬或其他方式使用,意指只能 使用骨灰寄厝方式,加上其合法配偶亦可葬厝於公墓的情況下,可能更沒有葬厝 容量,且依第二項條文所述其合法配偶僅可實施在原有墓穴範圍內得與該官兵同 碑同穴合葬之,加上部份公墓原先設計有單櫃及雙櫃,然目前雙櫃已安厝額滿, 只能放罝於單櫃之中,那就會產生配偶無法合葬在一起的情事,甚至需要安厝在 二個不同縣市,研究者想了解其榮民及配偶未來是否亦能比照其葬厝方式及是否 仍有另種葬厝空間提供合葬。研究者極力想要了解同為軍人的軍人遺族對於公墓. 2.

(14) 葬厝服務需求程度及滿意度的落差如何,應保留公墓什麼葬厝服務,精進那些設 施等,都是值得研究者去深入探討的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軍人是社會中一環,是有著特殊文化的族群,就連身後事都別於不同,軍人 墓園之規劃應以人性化為原則,空地多植花木,與鄰近環境景觀協調,建築物宜 具多元運用功能,型式力求莊嚴肅穆(軍人墓園籌建及管理辦法第四條)。軍人墓 園之葬厝,區分為屍體埋葬、骨灰埋藏、骨灰(骸)存放及樹葬四種(軍人公墓 籌建及管理辦法第五條)。縣(市)主管機關設有之軍人墓園,其增建、改建、 新建、整(修)建工程所需全部經費及直轄市主管機關設有之軍人墓園所需半數 經費,由內政部編列預算補助;直轄市主管機關所需其餘半數之經費,由該主管 機關自行負擔(軍人墓園籌建及管理辦法第二十九條)。設有軍人墓園之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每年所需公墓之維護經費,由內政部編列預算酌予補助(軍人 墓園籌建及管理辦法第三十條)。 綜觀上述條文述明目前軍人墓園葬厝服務及管理方式,然土地有限,軍人墓 園葬厝存厝量將不敷實需,若要新籌建軍人墓園,國家要取得新土地不易,經費 亦是重大財政問題。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利用上再做規劃與設計,讓軍人墓園 保留人性化,也納入公園化的概念,墓地現地加以園藝設計,納入城市規劃之中, 使軍人墓園不再成感到陰森,讓人不敢接近,而是希望民眾可以把軍人墓園看做 成一個可以休憩、活動的空間內,變成生活周遭的生活圈一般,在墓園葬厝服務, 對於葬厝對象,服兵役現役期間戰死或因公殞命者,葬厝於軍人公墓;因病或意 外死亡者,得葬厝於軍人公墓(軍人公墓籌建及管理辦法第六條);取得榮譽國民 證之國軍退除役官兵因病或意外死亡者,得葬厝於軍人公墓(軍人公墓籌建及管 理辦法第七條),與因病或意外死亡之現役軍人及其配偶、前款現役軍人之配偶, 得葬厝於軍人公墓(兵役法第 44 條)、國軍退除役官兵取得榮譽國民證之本人及其 配偶死亡者,準用之。以上說明軍人公墓籌建及管理與兵役法相關法條不相符, 值得提出調查研究,供業管單位參考。 對於服務中心提供服務時間,經資料蒐整後發現兩地服務中心的服務時間並 不相同,有服務滿意度上是否有其差異性,另外社會環保意識提頭, 多 元 化 環 3.

(15) 保 葬 厝 方 式 孕 育 而 生,目 前 國 內 葬 厝 方 式 已 多 元 化,政 府 部 門 也 極 積 大 力推廣環保葬厝方式,如環保葬之一的花葬方式,花 葬 同 樹 葬 一 樣 是 指 將 骨 灰 妥 善 處 理 後, 裝 入 可 分 解 的 紙 或 棉 布 袋 內 ,不 立 墓 碑, 不 記 亡 者 姓 名,在 管 理 員 陪 同 下 由 申 請 人 選 擇 將 往 生 親 友 骨 灰 埋 藏 其 內 , 讓 其 化 為 春 泥 、 伴 著 大 地 長 相 眠 , 讓 生 命 在 大 自 然 裡 延 續 。 環保葬之 一的灑葬則是位在「樹葬」區周邊約五百平方公尺範圍,當地將種上草皮,讓往 生者骨灰直接灑在規畫範圍內,灑葬區將遍植櫻花、玫瑰花、山茶花、杜鵑花、 海芋等各類樹種,未來將可依個人喜好選擇和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各式葬法,如「櫻 花葬」、「玫瑰葬」等。 臺北市軍人公墓目前設置有樹葬園區,而新北市忠靈祠則無,其作法則是與 臺北市軍人公墓共同推廣樹葬園區,鼓勵新北市的軍人遺族亦可到臺北市軍人公 墓實施葬厝,實踐多元化環保葬厝,軍人墓園因其特殊性所以有別於一般的公 墓,所以在籌建的過程之中,納入了軍人風範,戰役經過,特殊事蹟等,每當我 們第一眼看到軍人墓園之際,就會看見駐立在大門的牌樓及軍人紀念碑映入眼 簾,加上墓地周遭多會有戰役的紀念園區,描述戰事的經過,讓後輩子孫可以多 了解以往戰事的歷程,而在墓地納骨堂塔區牆面上多設置有戰事的示意圖,讓前 來祭拜的民眾感受到先輩的努力付出,甚至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在其附近打造了軍 武公園,結合墓地,完整地保留了軍人的特色。軍人墓園須有良好的管理方式, 就要靠現代化的設施來補強,如交通的動線、電梯,無障礙空間,公共衛生設備 等,因為這些現代化設備如果能協助前來祭拜的民眾在祭拜的儀程中減少時間的 耗損,讓其民眾感到方便,有足夠的休息空間,綜合其以上因素,民眾就會對軍 人墓園整體感到滿意,減少其抱怨,有利於軍人墓園整個形象,所 以 研 究 者 研 究目的有下列幾點: 一、 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於設置軍墓生命園區需求程度。 二、 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於葬厝服務申請規定滿意程度。 三、 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於葬厝服務設施環境滿意程度。 四、 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於網路線上服務滿意程度。 五、 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於設置國防戰力軍武器械展示用品 期待程度。 4.

(16) 綜上述明,在現有的軍人墓園中之中考量各項有利,限制因素之下,未來如 有需要葬厝於軍人墓園的役男可以有多元化的葬厝方式,不但軍人遺族可保有一 份尊嚴,亦可兼顧環境保護,更讓軍人墓園可永續經營,可說是三方全勝的局面。. 第三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定義 一、軍人遺族:依據國軍作戰或因公亡故官兵安葬紀念表揚實施辦法第四條之 五:遺族指亡故官兵之法定繼承人。但無法定繼承人者,所定遺族相關事項, 由遺產管理人代行。 二、軍人墓園:服兵役現役期間戰死或因公殞命者及因病或意外死亡者可葬厝的 公墓。 三、設置軍墓生命園區需求:將下列問卷題項列為設置軍墓生命園區需求。設置 灑葬區提供環保自然葬(植存、灑葬、花葬)、將已入祠親人遷葬至園內植存、 灑葬、花葬生命園區、園區內設置國防戰力展示器械用品、園區內設置無障 礙設施、設置灑葬區(植存、灑葬、花葬)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 四、葬厝服務申請規定滿意程度:將下列問卷題項列為葬厝服務申請規定滿意程 度。軍人公墓的葬厝申請須知、軍人公墓對安厝對象及條件的規定、申請人 應檢具證明文件的規定、三十日內持安厝通知單至軍墓辦理骨灰安厝事宜的 規定、服務中心安厝時間的規定、服務中心辦事員的服務態度。 五、葬厝服務環境滿意程度:將下列問卷題項列為葬厝服務環境滿意程度。安葬 厝區內的引導指示標誌、園區內祭拜場地、園區內公共廁所、園區內停車場 停車格線的設置、園區內休憩涼亭、園區內道路週邊樹木、園區展示國防戰 力的軍武展示器械用品、每年舉行的春秋法會祭典。 六、網路線上服務滿意程度:將下列問卷題項列為網路線上服務滿意程度。網路 線上--登記新櫃位,但座向依序配發、網路線上--登記舊櫃位,但座向可以 選擇、網路線上祭祀系統--安厝查詢、網路線上--墓園交通資訊、網路線上-園區導覽。 七、國防戰力軍武展示器械用品差距程度:由滿意題項 13 題「園區展示國防戰 力的軍武展示器械用品」減去需求題項 3 題「園區展示國防戰力的軍武展示. 5.

(17) 器械用品」 ,獲得分數由-4 至 4,分數由-4 分至-1 分代表「不符合差距」 、0-4 代表「符合差距」。用卡方檢定了解其統計上特性。.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地區:僅以臺北市軍人公墓及新北市忠靈祠,不包捨其它縣市軍人墓園。 二、 研究對象:以葬厝在臺北市及新北市的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為主。 三、 研究內容:採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研究的變項為背景變項、軍人墓園 多元化葬厝方式需求調查及滿意度現況。 四、 研究限制: (一) 研究地區限制:僅以臺北市及新北市的軍人墓園,不包含其它縣市軍人墓園。 (二) 研究對象限制:以葬厝在臺北市及新北市的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為主,立意 隨機抽樣 110 名,合計 220 名。 (三) 研究變項的限制:本研究的背景變項中,僅包含安厝在軍公墓親人軍階、那 一年入厝、性別、年齡、目前職業別、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有無領取身心 障礙手冊、自已有無具備安厝在軍公墓的資格等 9 項因子進行探討,未能包 含其他因子。 (四) 研究方法的限制: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法,受訪人可能在填問卷時 因個人主觀因素,使得研究結果產生誤差。. 第五節 研究流程 一 、文獻回顧法 本研究之相關文獻探討,蒐集有關國內外墓園公園化及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 的各項理論加以歸納和整理,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並作為研提軍人墓 園葬厝方式滿意度及現況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 、問卷及現況調查法 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及實際影像資料蒐集為基礎,針對臺北市軍人墓園及新 北市軍人忠靈祠等二地進行實地觀察、問卷實施等工作。. 6.

(18)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文獻蒐集與整理. 建立研究架構. 設計問卷. 問卷發放與回收. 資料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7.

(19)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是蒐集國內外有關公墓葬厝方式相關文獻。本章區分第一節:軍人墓園 管理與設施維護;第二節: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第三節:墓地保留軍人特色; 第四節:公墓現代化設施使用便利性;第五節:需求落差與滿意度相關理論。. 第一節 軍人墓園管理與設施維護 為落實殯葬設施管理,推動公墓公園化、提高殯葬設施服務品質及鼓勵火化 措施,主管機關應擬訂計畫,編列預算執行之(殯葬管理條例第七章第 100 條)。 軍人墓園之建築,應以公園、廟宇、靈塔型式規劃之(軍人墓園管理規則第 4 條)。 所謂公墓公園化就是將墓園規劃的像公園般,墓園內各項公共設施含墓區、道 路、停車場、服務中心、餐廳、廁所、涼亭等應有盡有;園區規劃井然有序,處 處花木扶疏,猶如公園般的雅致優美 (台灣省公墓公園化十年計畫,1976)。過去 吳樹欉(1989)認為適當的墓地規劃、管理制度是相當重要的,應該加強專人管 理及使用者付費之原則,減少現有殯葬設施的問題,進而改善方式在於墓地使用 量最小化、環保化與多元化之原則,主要手段包含舊墓更新、公墓公園化、葬式 多元化、鼓勵海葬及對骨灰研磨為粉狀再壓縮成磚塊,以作為納骨牆或同置於神 龕中紀念的構想,符合了「簡葬」與「節葬」的重要精神,將舊墓更新後再利用, 成為體育場、停車場、公園綠地等設施,使土地資源能夠永續利用(吳樹欉、 1989)。此外在生態景觀方面,墓地之使用需配合當地自然之地勢,並且保持原 有植物生態,營造與原有地景協調的景觀並避免中國人信仰風水的傳統觀念,導 致了現有墓地對於環境、景觀的破壞。以上這些都是「入土為安」觀念影響,台 灣地區的殯葬設施用地容或不能涵蓋動態的遊憩功能,然經縝密之規劃設計,使 設施完備,環境優雅,墓區井然有序,可供作開放空間(open space),增加休憩場 所的功能,理當可以達成,如此,不僅合乎政策目標之視覺景觀的要求,同時, 墓地亦不再是死人恆久佔據而毫無生息之地,而是安祥寧適循環利用,且可供休 閒遊憩的多功能場所。 過去蔡穗(1995)利用風水學理論之基礎,並且結合環境保育的概念,來規 劃風水、景觀兼具的墓地使用。進而盧春田(2003)認為可在墓園遍植花草樹木, 9.

(21) 小橋流水則穿梭其間,提供民眾治喪祭祀之餘,舒緩沉重心情與追思的地方,公 墓外圍並以樹籬隔離,創造良好的視野景觀,使這些殯葬設施與鄰近景觀相調 和,進而提高居民對設施的接受意願,進而轉化殯葬設施為迎毗設施。此外陰正 中等人(2008)參訪英國殯葬服務業後表示,世界各國對各項公共設施圾以行環境 保護,善用地理環境及結合當地人文享史的目標下,妥為規劃革新殯葬設施,使 得殯葬設施能成為城市的後花園,民眾及當地植物、生物休憩之公共設施,相信 是崇敬先祖、教育後代的最好方式。 長期以來,所有墓園幾乎都是利用城市周邊的偏遠地區自然而建,基本上沒 有什麼科學的規劃、設計、佈局,加之對傳統的環境科學理論、風水學等喪葬文 化沒有很好地吸收與應用,墓園建設既沒有園林規劃設計的概念,更沒有城市景 觀規劃建設思想指導,墓碑森然林立,鱗次櫛比,如同人生的癰癤,給人留下陰 森恐怖,凌亂不堪的印象。由於缺乏科學的規劃管理,使得許多丘陵、坡地都成 為亂墳崗,極大地污染人們的視覺景觀,嚴重損害了城市景觀的完整性。許多墓 園大都用磚、大理石、漢白玉、花崗岩、水泥、瓷磚等建築材料,佔地偏大,隨著 數量的增加,青山白化現像日趨嚴重,浪費了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破壞了城市 公共空間的合理建設。 墓地、殯儀館、納骨堂(塔)等喪葬設施之區位,對於公共衛生、都市觀瞻、 景觀維護與土地合理使用均有所影響,同時隨著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社會大眾也 普遍要求提高生活環境質量,這也就為墓地公園化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大環境。近 年來,部分私立墓園因其環境景觀優美,墓園內規劃的墓道、涼亭、停車場、廁 所等公共設施完備、整潔而美觀;園內同時設有莊嚴美觀的納骨塔、金爐、土地 公等設施,及服務中心以提供定期清潔的服務,部分墓園甚至設有休息室供參喪 人員休息之用或提供其它服務,故非常吸引喪家的歡迎。作為園林景觀的一個分 支,墓園設計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隨著歷史的變遷,中國人對墓地的觀念發生 了很大的變化,中國人打破了傳統的封建束縛,大膽的引進了西方的現代陵園的 規劃佈局,把中國的山水景觀和西方嚴謹幾何佈局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 墓園的新趨勢。 儘管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加快,現代城市理念的提升,城市公園、城市公墓 等新的概念開始出現,喪葬禮俗也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在許多城市裡, 10.

(22) 公墓的環境建設仍然延續著傳統的墓葬風格,墓地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是安葬逝者 的地方,是一塊忌諱的特殊“非地”。相反,由於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不同, 西方人對於墓地的認識並非像中國人那樣感到恐怖、陰森、壓抑,而是充滿著溫 馨和寧靜。歐洲的墓園一般與城市相鄰,是城市的區域分塊,僅用柵欄與喧囂的 城市象徵性地隔開,墓園的鮮花與雕塑守護安息者,也裝飾著城市的風景,是城 市的一類特殊的公園。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實現墓園公園化已成為城市文 明程度的象徵。我們要在墓地公園化的觀念下,使城市墓園建設與城市景觀建設 以及城市良好形象的塑造和諧地統一起來,加強墓地與自然環境、周圍群體生活 環境的相互協調。用設計公園的手法來設計墓園,改變人們對墓葬的觀念,把墓 園做成一個花園式公園,使之除了滿足人們祭拜掃墓外,還具有休閒遊憩、人文 紀念等功能,而不是傳統意義上排排坐墓碑的形式。墓園的規劃建設要為已故的 親人,也為祭奠者創造一個風景優美、如詩如畫的舒適環境,在讓逝者入土為安 的同時,還能給後人留下一片綠地。墓園是特殊的紀念性景觀綠地,墓地園林化 是墓園景觀規劃的必然趨勢。現階段,我國多數公墓環境面貌陳舊,陰森簡陋, 給人一種無形的恐懼感,既是精神文化資源的踐踏,也是土地資源的浪費。墓園 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既為逝者服務,更是為生者服務,用園林化的設計 手法,營造出讓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獨特魅力的景觀環境。墓地園林化可以增加 城市綠地面積,改善環境面貌,節約土地資源。同時,墓地園林化可以提升墓園 的精神文化資源。名人、哲人的歷史踪影,對於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具 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所謂墓地公園化:係指選擇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地點適中、地形良好之墓地。 經由主管機關之規劃!利用天然景色及地形,加以人工佈置!開闢縱橫墓道! 劃定 墓區墓基,種植花草果樹,美化環境,建置休息亭等,經此建設後,供作( 循環 埋葬)之用,使原來的墓地增加機能、提高土地利用價值、發揮墓地和公園的雙 重功能。墓地公園化不僅能解決民間喪葬之困難,還能將荒塚變為公園綠地成為 居民遊憩場所,墓地公園化後墓園劃分墓區、編定墓基、開闢墓道,民眾掃墓不 再需要為找尋先人墓地,整理周圍叢生雜草而疲憊不堪,而是在花木扶疏中憑弔 追思先人,而且規劃完善的墓園增添許多公共設施,具有休閒公園的功能! 民眾 在園區內游憩,更能感念先人德澤也更可以領悟生與死的問題。 11.

(23) 特別是現代墓園,它與城市公園、廣場、街道、商場一樣,是城市不可缺少 的公共空間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具有公園性質的,在滿足埋葬和紀念緬懷死 者的基本功能的同時更為生者提供交流、休閒、啟迪等多種功能的園林景觀空 間。人們在園區內游憩,能緬懷感念仙人德澤,也能領悟生命的價值。在國外, 墓地已經不是單純的埋葬死者骨灰的場所,在他們的心目中也不會把墓地當作陰 森恐怖的地方敬而遠之。在柏林鮑姆舒倫韋格墓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風景如 畫的綠色景觀空間,精緻的雕塑作品,看到更多的是人們在其中散步、健身、休 憩、園藝、沉思等,那種安詳靜謐的氣氛讓人們深受感動。 台北市軍人墓園墓園概述軍人墓園地形標高為 152 公尺,坡斜平均為 20 度, 前臨四分溪,遠處層巒疊翠,龍脈為屏;右前為中華技術學院左鄰中央研究院與 胡適公園,堪稱人文薈萃,環境優美。山坡地面積廣闊,全部面積約為廿八公頃。 軍人墓園在公墓公園化,靈堂廟宇化,納骨室靈塔化的目標下,園區設施不僅漸 朝完備發展,園區內更加欣見動物生態之發現。白鷺鷥美麗雪白的翩翩舞姿早晚 均可在青翠的山頭瞥見,領角鴞、藍鵲偶見於公墓園區,尚有螳螂、蝴蝶…等昆 蟲身影在其間飛舞。 原名「軍人墓園」的樹林區大同山的新北市軍人忠靈祠,1959 年興建第一 靈骨塔、1984 年重建迄今,為避免「公墓」給人陰森感受及推動公墓公園化, 並彰顯為國捐軀的忠烈英靈,1996 年更名「軍人忠靈祠」 。目前安厝 2 萬 2 千多 名公殞官兵已飽和,新北市府建造第二靈骨塔、禮廳及景觀設施,迎回暫厝北市 軍人墓園英靈。祠區建物的規劃,係配合原丘陵地勢高低走向,作適宜的調配, 採軸線設計,由高而低分別為紀念碑,主祭殿及牌樓,兩側配置涼亭(共四座), 另設焚金爐、停車場等建物,於祠區內栽重龍柏、杜鵑、黃心榕、茶花、七里香、 榕樹等各式花木,同時為推廣公墓公園化,整理軍人公墓為武器公園並廣植山櫻 花,為莊嚴肅穆的祠區增添一股生意盎然的氣息,新北市軍人忠靈祠配合忠靈祠 改造公園化,並讓民眾了解公殞官兵的英勇,重新整理現有除役軍品,並向國防 部爭取除役武器,讓陸海空三軍武器同在園區現身。規劃設置武器公園的目的有 以下兩點: 一、武器公園設置地點為新北市軍人忠靈祠,為使軍人忠靈祠公園化,讓民 眾不再畏懼公墓並增加休閒去處,因此規畫設置武器公園,展出國軍各 12.

(24) 式武器,並藉以增進全民之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二、希望增加市民休憩活動之地方,都會地區公園綠地特別珍貴,透過政府 間資源共亨之合作精神,建立一處有青山、綠地為伙並以武器為主題特 色之公園,增加新北市民生活品質。 未來目標是向國人展現不同樣貌的軍人墓園,武器公園位於樹林區大同山 系海拔 237 公尺,附近有現存的登山步道,沿途樹木蒼翠可以直達青龍嶺,每 年 11-12 月櫻花盛開,呈現一片花海。另有海會寺、海明寺、福德宮等廟宇可供 登山人休憩,到至高點處還可以看到樹林區全貌,晚上也可以看到樹林、三峽、 鶯歌地區美麗夜景,結合現在資源,將來的武器公園是結合知性、專業、自然 的休閒活動中心。 圖 2-1-1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周邊景點.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網頁 另研究者實地在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在第二納骨塔前發現具有結合公共藝術 裝置,讓前來祭拜的遺族感受到藝術美感設計,為莊嚴肅穆的納骨塔注入美感元 素,結合公園化的設計,達到有休憩的功能。(圖 2-1-2、圖 2-1-3) 圖 2-1-2 公共藝術裝置作品說明 13.

(25)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2-1-3 公共藝術裝置作品.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臺北市軍人公墓由臺北市政府兵役局權益編管科(預算員額數:14 人)業管: 掌理全市現役人員與其家屬權益、軍墓管理、國民兵、替代役備役役男與後備軍人 管理、督導考核各區公所役政業務之執行及其他兵役行政綜合事項、全民防衛動員。 區分為科長(1)、專員(1)、權益股(3)、編管股(3+2 支援)、軍人公墓管理股(6) 等三股 16 人,以研究者至實地訪查時,另有二名替代役男協助相關事務,而新北 市忠靈祠則由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兵役勤管科業管:掌理義務役役男與其家屬權益、. 役男入營輸送作業、國民兵管理、後備軍人管理、替代役服勤管理及備役管理、 軍人忠靈祠祭祀管理、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及協調申請國軍支援、災害防救規 劃及綜整業務等事項。在辦理葬厝服務時間:臺北市軍人公墓服務時間自星期一 至星期五上午 8 時 30 分至下午 4 時 30 分。(國定假日及例假日停止受理)、骨 灰安厝時間:每日上午 8 時 30 分至下午 4 時 30 分。(春節初一至初四、逢天災 經政府發布停止上班日, 停止受理安厝及祭拜服務),遺族在服務台約 30 分內 即可辦理完相關葬厝行政程序。新北市軍人忠靈祠服務時間自每 週 二 至 週 日 上 午 8 時 30 分 至 下 午 4 時 30 分 (中 午 時 間 不 休 息 ), 開 放 納 骨 室. 14.

(26) 及祭拜室. (週 六 、 週 日 照 常 服 務 ), 星 期 一 及 國 定 假 日 休 假 。 (圖. 2-1-4) 圖 2-1-4 臺北市軍人公墓葬厝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軍人公墓應就地形狀況劃分墓區,每區內劃分若干墓基(軍人公墓籌建及管 理辦法第四章管理第十三條)。墓基應編墓號,其編排方法,以墓區座向為準, 按從右至左,由後向前之順序編排,墓與墓之間隔與距離;如受地形限制,得變 更之(第十四條)。立碑及造墳之式樣,依前項規定設立之墓碑,質料為石板,刻 陰文,漆紅字或金字(第十六條)。骨灰(骸)存放容器應依照規定格式由申請單 位(人)自行備置(第十八條)。靈位牌分為大小型二種,大型為總靈位牌,小型 為姓名靈位牌,每靈位牌排列姓名四十位;新建軍人公墓得不設小靈位牌。第二 十條:大型靈位牌放置於靈龕中央,小型靈位牌按葬厝送達先後,從高層之中央 分向左右排列,依次至最低層之順序放置之(第十九條)。屍體或骨灰(骸) ,應按 順序由管理人員指定位置、號數,依規定規格安葬或寄厝,申請人或申請單位不 得要求任意葬厝其他位置。葬厝事務,並由軍人公墓管理人員協助辦理(第二十 一條)。軍人公墓之設施及環境,應保持完整及美化,並由主管機關訂定維護計 畫,督導實施(第二十五條)。 依研究者實地調查後墓區管理方面,在祭 拜 路 線 圖 示 方 面 在 各 路 口 均 有 設 立 明 顯 標 示 可 以 清 楚 引 導 民 眾 至 骨 灰 埋 藏 區 、 骨灰(骸)存放區(忠. 15.

(27) 靈堂)、壁葬區等,只要民眾清楚各區的位置,就可以找到相對應的葬厝位置。(圖 2-1-5) 圖 2-1-5 臺北市軍人公墓祭拜路線圖示.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在祭拜場所明 顯 標 誌 (位 置 )方 面 : 骨 灰 埋 藏 區 區 分 仁 、 愛 、 信 、 昭 等. 四 區、骨灰(骸)存放區(忠靈堂)共有二層樓,二樓為忠靈堂、忠義一室、忠義 二室,三樓為忠勇一室、忠勇二室、忠仁一室、忠仁二室等,在祭拜場所亦提供 足夠的供桌供遺族使用,場所亦考量雨天時仍有遺族前來祭拜,設有雨棚,讓遺 族不會因天氣因素無法前往祭拜。(圖 2-1-6) 圖 2-1-6 臺北市軍人公墓祭拜 場所提供供桌、雨棚.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而在新北市忠靈祠方面,因地形及建築物因素,僅保留納骨塔,因安厝位已 額滿,已於 98 年 9 月 23 日辦理第二納骨塔新建工程,並於 103 年 4 月 2 日正式 啟用。 在停車場車位設施方面,墓園於各出路口均設置指示牌,引導車輛進出,亦 有指示牌標示停車場位置,在骨灰埋藏區、祭拜場所、樹葬區週遭設罝停車位是 為服務前來祭拜遺族們,可以很快速地到達所在位置。(圖 2-1-7) 16.

(28) 圖 2-1-7 臺北市軍人公墓樹葬區停車場.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最後在休 憩 涼 亭 及 環 境 整 理 美 化 維 護 部 分,在 骨 灰 埋 葬 區 及 骨 灰 (骸 ) 存 放 區 週 邊 均 設 置 有 休 憩 涼 亭,依 研 究 者 實 地 訪 查 發 現,涼 亭 部 份, 有 專人負責,有除草痕跡,涼亭周邊無人工垃圾等。 因病或意外死亡之現役軍人及其配偶、前款現役軍人之配偶,得葬厝於軍人 公墓(兵役法第 44 條第 6 款)。於國軍退除役官兵取得榮譽國民證之本人及其配偶 死亡者,準用之。已說明葬厝申請的資格及安厝及條件的規定,現 役 軍 人 、 榮 民 (榮 眷 )亡 故 均 得 申 請 安 厝 , 惟 以 骨 灰 安 厝 為 原 則 , 在 臺 北 市 軍人公墓申請須知中述明: 一、安厝對象及條件:安厝對象為亡故六十日內之現役軍人、榮民及其配偶及現 役軍人或榮民先行亡故,且未安厝本軍墓者,其配偶不得入厝。另外大體捐 贈者或失蹤後尋獲屍體者,不受前項亡故六十日內之限制。 二、申請人應檢具下列證明文件,向臺北市政府兵役處(以下簡稱兵役處)提出 安厝申請: (一)亡故現役軍人:由所屬單位(營級或相當單位)申請者備妥單位公函及 死亡通報。或由遺族或親友申請者備妥軍方死亡通報及申請者身分證、 印章。 (二)亡故現役軍人配偶(限志願役) :夫妻同時安厝備妥死亡證明書、除戶謄 本、前款所須證件;現役軍人安厝後申請備妥軍墓骨灰罐寄存證、死亡 證明書、除戶謄本、申請人身分證、印章;現役軍人亡故前安厝備妥志 願役服役證明書(營級以上單位) 、死亡證明書、除戶謄本、申請人身分 證、印章。 17.

(29) (三)亡故榮民:榮民證、死亡證明書、申請人身分證、印章。 (四)亡故榮民配偶:夫妻同時安厝備妥死亡證明書、除戶謄本及所須證件; 榮民安厝後申請備妥軍墓骨灰罐寄存證、死亡證明書、除戶謄本、申請 人身分證、印章;榮民亡故前安厝備妥榮民證、死亡證明書、除戶謄本、 申請人身分證、印章。 (五)其他證明文件:大體捐贈者,應檢附學術(醫療)機構出具之證明;失 蹤後尋獲屍體者,應檢附檢察官或法院出具之證明。 三、兵役處於收件後,依規定審查,經審查合格者,發給安厝通知單。申請人於 三十日內持安厝通知單至軍墓辦理骨灰安厝事宜。. 第二節 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 殯葬設施規劃應以人性化為原則,並與鄰近環境景觀力求協調,其空地宜多 植花木。公墓內應劃定公共綠化空地,綠化空地面積占公墓總面積比例,不得小 於十分之三。公墓內墳墓造型採平面草皮式者,其比例不得小於十分之二。於山 坡地設置之公墓,應有前項規定面積二倍以上之綠化空地。專供樹葬之公墓或於 公墓內劃定一定區域實施樹葬者,其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但在山坡地 上實施樹葬面積得計入綠化空地面積者,以喬木為之者為限。實施樹葬之骨灰, 應經骨灰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 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殯葬管理條例第二章第 18 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得會同相關機關劃定一定海域,實施骨灰拋灑;或於公園、綠地、森林或其他適 當場所,劃定一定區域範圍,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前項骨灰之處置,應經骨灰 再處理設備處理後,始得為之。如以裝入容器為之者,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腐化且 不含毒性成分。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之區域,不得施設任何有關喪葬外觀之標誌 或設施,且不得有任何破壞原有景觀環境之行為。第一項骨灰拋灑或植存之自治 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殯葬管理條例第二章第 19 條)。 過去火葬雖然是良好的環保葬法之一,但是興建納骨塔既破壞自然環境又會 影響到周邊景觀,因此並非適當的處理管道(黃有志,2002)。進而指出雖然民 眾選擇火葬的比例已大幅提高,但若以 50 年計,骨灰塔的需求還是相當驚人, 因此有必要推倡歐美行之多年的樹葬、花葬、海葬等自然葬方式,以節約土地, 18.

(30) 減少「死人與活人爭地」的情況,提倡無土地葬法(黃有志,2002) ,我國現階段 民眾火化觀念普及後,應倡導推動環保多元化葬法,改變民眾的觀念及認知,俾 利優先規劃處理年代久遠無人祭拜之墓區及骨灰(骸)。此外黃有志、鄧文龍(2002) 主張國人墓葬不必再拘泥於時下流行的火化塔葬,最好能採用符合環保新世紀的 「環保自然葬」,達到環境保護與「節葬」與「潔葬」的目的。對環保自然葬的 展望提出樂觀的期待與願景以及政策上的建議。並如何在積葬方式上,人類能夠 自覺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保護自然,也保護人類自身,這應該是處於主動地 位的人類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改變現狀的最簡單有效而可行的辦法,是逆向的 思維和逆向的行動方式,提倡並推廣植樹葬。人死後,遺體火化,骨灰入土,土 上種樹。植樹葬有許多好處:不占土地,不污染環境, 有助於綠化。人來自自然, 最後又回歸自然。天、地、人合一,合乎自然之「道」。樹木常青,在某種意義 上也是生命長青,遺澤後世,造褔後人。樹種可選常綠樹、果樹,既有環境價值, 又有經濟價值。林業發展,有利於農業發展、水土保持,惡劣的氣候也會因此有 轉機。由於是植樹葬,先人骨灰埋於土下,上面有樹,後人一般不會破壞綠化。 這對綠化國土、再造秀美山河,有長期、持續的作用(劉修明,2002)。以上這 些都是對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做最好的註解。 墓園主題化公園即最基本的功能是安葬逝者,在節約土地,保障一定的容積 率的原則下,滿足城市居民的殯葬需求。墓園主題化公園是基於某些特定的主 題,整合多種功能,構建出集墓葬、休閒、教育和服務接待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 場所。我們基於我們的一些優秀文化主題,將其賦予墓園,結合環境塑造與景觀 節點打造,利用文化複製、文化移植、文化陳列等手段,將公園的主題貫穿於整 個空間的設計中,以便將墓園的社會功能(休閒、教育、傳承文化等)發揮出來。 如四川彭州市的著名孝子李密的故鄉,我們可以提取“孝”這個文化元素作為主 題元素。使之具有公園和墓園的兩重功能,使之成為集哀悼、紀念、逝者歸屬處、 城市生態綠地、旅遊、聚會、教育、思考人生於一體的城市綠地。墓園採用半開 的放模式,由建設單位進行統一的管理與維護。除去常規的掃墓人群,同時接待 休閒、旅遊、學習人們等普通大眾(王絲絲,2014,頁、22)。隨著人口的增長和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日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骨灰的棄與留,是土地能否科 學有效利用的關鍵, 留就是要建骨灰樓、骨灰塔、乃至建墓。目前以水泥、石 19.

(31) 材為主體的墓體結構、以及以難降解的永久性材料為主的骨灰容器都很難在短期 內參加自然循環,這對土地資源的再使用構成了新的威脅。隨著人們對生死問題 的科學理解和喪葬習俗文明化程度的提高,在自願的基礎上,提倡從帶骨灰盒安 葬到直接埋骨灰入土,從少立墓碑到不建碑石,積極倡導樹葬、花葬等集約化、 多元化、生態葬厝方式。 環保葬並不再是就一個土葬,而是有很多形式並存的。植樹藏、室內葬、藝 術葬、鮮花葬、居家葬、壁葬、塔葬、墓穴葬、海葬、空葬等都是主張綠色、自 然的回歸,給活著的後人一種生存空間。其實就是一種可持續循環發展的墓葬形 式,同樣也是在一定方面引導了綠色景觀空間和遊閒放鬆空間的形成。這種方法 與火葬比起來不需要處理煙方面的環保問題,但同時這種新的方式也是對人類的 歷史文化和宗教的新挑戰。綠色環保葬和傳統的殯葬形式相比有很多的優勢,如 完全的是歸屬了自然,而且在環境方面也大幅度的改善,人在死後,將其埋在指 定的綠化地帶,地面上植樹不能立墳,以樹代替墳來祭祀。嚴禁用水泥修建墳墓, 這樣更美善了土地與生態之間的建設關係。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國的生態環境會 得到很大的改善。環保葬主要是以人為本,“入土為安”的觀念也在人們心中深 深紮根,從科學的角度看,“入土為安”它符合了生態中物質循環的科學規律。 環保葬主要是讓死者真正享受到“入土為安”的權利,讓死者能做到對大自然最 後的一份奉獻。隨著社會的進步,綜合素質的提升,人們都能意識到,與其花很 多錢去建造一個豪華的墓室,還不如花這麼多錢去建造一座環保性質的園林墓 園。政府大力引導和鼓勵群眾在墓園內大面積植樹造林,種植花草。根據地理形 式,適當的規劃園林。或者建造經濟實用形園林,建造成果園、花園、苗園等等 經濟性作物。隨著這些園林的推廣和實用,改善了環境和氣候,也會造福後人。 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發展,在保持大力發展 經濟的同時,也要滿足人們的日常基本需要和物質文化需要。我國目前的環境形 勢以及是國家高度重視,所以在大力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循環實用、大力 發展森林和城鄉的生態建設。 社會的發展,墓葬形式也在社會的變化中慢慢形成諸多的形式。火葬慢慢開 始代替了土葬,而火葬卻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不是近期才興起的。早在唐代時 期,因為佛教的影響,火葬就被迅速推廣,因為火葬解決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問題, 20.

(32) 而且一直被人們所推廣。但是因為社會的發展,火葬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火葬造 成環境污染,在火葬過程成浪費一些可燃性資源,而這些資源的使用並不是為了 解決人類獲取新的物質生產而消耗,也不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狀況而消耗,而是 處理屍體的消耗。它利用電力或者可燃性材料將屍體焚化,除了保留很少一部分 的骨灰。 截止 104 年度為止,依統計處資料顯示,在土地葬厝當年存厝方面,臺北市 軍人墓園及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僅臺北市軍人墓園部份有 714 位存厝,而新北市軍 人忠靈祠已無任何存厝(如表-2-1-1)。 表 2-1-1. 土葬本年存厝 土葬本年存厝. 單位:位 100 年 地點別總計 總計. 103 年. 104 年. 0. 0. 277. 713. 0. 0. 0. 0. 0. -11. 0. 0. 278. 714. 地點別總計. 0. 0. 0. 0. -1.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0. 0. 0. 0. 0. 臺北市軍人墓園. 0. 0. 0. 0. 0. -13. 0. 0. 277. 714. 0. 0. 0. 0. 0. -11. 0. 0. 278. 714. 臺北市軍人墓園. 地點別總計 退除役. 102 年. -13.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現役. 101 年.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臺北市軍人墓園. 資料來源:統計處 在土地葬厝使用概況方面,臺北市軍人墓園部份尚有 1,720 位餘容量,而新 北市軍人忠靈祠已無任何餘容量,依臺北市軍人墓園土地葬厝本年存厝及餘容量 相比較,預估於三至五年間將沒有任何土地葬厝空間(表-2-1-2)。 表 2-1-2. 土葬使用概況 土葬使用概況. 單位:位 100 年 地點別總計 容量.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臺北市軍人墓園. 累計存厝. 地點別總計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7,965. 7,965. 7,965. 1,731. 3,677. 0. 0. 0. 0. 0. 7,000. 7,000. 7,000. 766. 2,712. 859. 859. 859. 1,136. 1,849. 0. 0. 0. 0. 0. 21.

(33) 臺北市軍人墓園 地點別總計 餘容量. 0. 0. 0. 278. 992. 7,106. 7,106. 7,106. 595. 1,828. 0. 0. 0. 0. 0. 7,000. 7,000. 7,000. 488. 1,720.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臺北市軍人墓園. 資料來源:統計處 在納骨堂塔當年存厝方面,臺北市軍人墓園存厝 162 位,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835 位存厝,全為退除役 (如表-2-1-3), 表 2-1-3. 納骨塔本年存厝 納骨堂塔本年存厝. 單位:位 100 年 地點別總計 總計. 103 年. 104 年. 4,754. 4,349. 4,697. 3,225. 0. 0. 0. 1,505. 835. -356. 1,963. 1,828. 796. 162. 43. 10. 41. 47. 119.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0. 0. 0. 0. 0. 臺北市軍人墓園. 0. 0. -2. 0. 0. 2,374. 4,744. 4,308. 4,650. 3,106. 0. 0. 0. 1,505. 835. -356. 1,963. 1,830. 796. 162.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地點別總計. 地點別總計 退除役. 102 年. 2,417. 臺北市軍人墓園. 現役. 101 年.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臺北市軍人墓園. 資料來源:統計處 在納骨堂塔容量、累計存厝、餘容量方面,臺北市軍人墓園餘容量 202 位,新北 市軍人忠靈祠餘容量 1,134 位,經資料搜整得知新北市政府 98 年 9 月 23 日辦理 軍人忠靈祠第二納骨塔新建工程,已於 103 年 4 月 2 日正式啟用。所以印證下表 資料,在 103 年度起新增 1,969 位餘容量,逐年遞減。另依納骨堂塔本年存厝及 容量、累計存厝、餘容量相較之下,預估三至五年間將沒有任何存厝位置。(如 表-2-1-4) 表 2-1-4 單位:位. 容量、累計存厝、餘容量 容量 、累計存厝 、餘容量 100 年 地點別總計. 容量.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194,298. 194,298. 194,498. 198,217. 198,437.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22,204. 22,204. 22,204. 25,678. 25,678. 臺北市軍人墓園. 27,464. 27,464. 27,464. 27,464. 27,464. 22.

(34) 地點別總計. 133,475. 138,229. 142,578. 147,275. 150,500. 22,204. 22,204. 22,204. 23,709. 24,544. 臺北市軍人墓園. 22,513. 24,476. 26,304. 27,100. 27,262. 地點別總計. 60,823. 56,069. 51,920. 50,942. 47,937. 0. 0. 0. 1,969. 1,134. 4,951. 2,988. 1,160. 364. 202. 累計存厝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餘容量. 新北市軍人忠靈祠 臺北市軍人墓園. 資料來源:統計處 由以上的資訊印證,目前軍人墓園的葬厝方式已不敷使用,在土地葬厝及納 骨堂塔數量不足的情形,只能往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邁進,我們都知道土地取得 不易,加上墓地還要加以景觀、園林化設計,甚至納入城市設計的一部份,這都 是不易達成的目標,且此規劃、設計都需要龐大財政支持,非一朝一夕即可達成 的,人一生之中,走到最後,葬厝方式是最後的一哩路,要如何選擇葬厝方式, 依研究者所看,全由後輩來主導,雖然亡者在遺願中可能有述明想要何種的葬厝 方式,然亡者已逝,雖非不尊重亡者遺願,但不同的葬厝方式,也不致於影響後 輩對亡者的思念之情。 臺灣地區地狹人稠,為推廣永續發展、美麗自然的環保葬法,臺北市殯葬管 理處分別於 92 年 11 月 10 日、96 年 6 月 12 日設置國內首座樹葬區「富德生命紀 念園」及「詠愛園」,推動樹灑葬過程中,常有民眾詢問除了自己和先人以外, 心愛的貓狗等寵物,是否也可以用樹灑葬安排後事,為加強宣導樹灑葬觀念,也 滿足都會民眾的需求,殯葬處特別於﹝詠愛園﹞樹葬區旁以溫馨可愛的方式規劃 了全國首處寵物灑葬區-“秘密花園”。臺北市花葬區—陽明山臻善園位於陽明 山龍鳳谷遊客服務站(臺北市北投區泉源路 200 號)旁,業於 102 年 10 月 27 日 啟用,園區面積 8,200 平方公尺,目前共設置 18 個葬區、5 千個花葬穴位。花葬 區內種植吉野櫻、八重櫻、流蘇、金毛杜鵑、平戶杜鵑、茶花、桂花等 22 種近 2 萬株四季輪開花木,加上各式草花,將是先行者永居的好去處。以研究者所觀 察,台北市及新北市政府均大力推動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已有數十年載,然目前 民眾的觀念之中仍以納骨塔為優先,比較厚葬(土葬)已有大幅進步,而非多元化 環保葬方式實施,加上軍人墓園有其特殊性,軍人英靈風骨特質貫穿之中,軍人 墓園之葬厝,區分為土葬及骨灰安厝二種(軍人墓園管理規則第 5 條),相形之下,. 23.

(35) 想實際了解葬厝於軍人墓園的軍人遺族對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了解及接受度實 際感受。 以屏東林邊鄉為例,2004 年開始推廣多元化葬法,但因鄉民觀念仍很傳統, 因此尚無法接受新觀念。近幾年陸續有人詢問,甚至有老先生生和家人前往公所 辦理樹葬手續,希望死後能永遠留在林邊。目前林邊鄉生命紀念園區內已開放樹 葬、花葬和壁葬,讓往生者能夠回歸自然。林邊當地共有 6 個公墓,鄉公所近年 來積極推動公墓公園化作業,讓鄉民能夠擁有更好的環境。屏東縣林邊鄉去年殯 葬設施評比為全縣第 1,當地將公墓公園化,並推廣樹葬、花葬及壁葬多元化葬 法,有別於傳統土葬方式,除節省空間、美化墓園環境及環保等優點,還能讓往 生者能夠回歸自然。林邊鄉公所社會課長白明勝指出,多元化葬法目前僅限於第 6 公墓,價格低於納骨塔位許多。鄉內傳統塔位價格從 1.3 萬元至 5、6 萬元不等, 而樹葬及花葬僅需 8000 元;壁葬則是 1.5 萬元,有別於傳統葬法多元葬法是更經 濟的選擇。樹葬及花葬利用環保材質的骨灰罈埋在公墓內樹下或花叢下方 30 公 分處,1 年內容器溶解往身者會回歸大自然,永遠守護著當地後代子孫;壁葬則是 將骨灰罈放入公墓內「生命紀念牆」,之後再將壁口封上,共有 990 個位置。《臺 灣殯葬資訊網》104/02/06 壁葬是將骨灰盒嵌在牆壁內的喪葬方式,在安葬死者的同時為後人留福,是 一種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為。壁葬牆和普通的牆體高低相仿,略厚些,牆體正面 分佈著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 當作墓碑,刻上碑文。一堵壁葬牆可安置幾十乃至幾百個骨灰盒,存放量極大, 又節約土地。壁葬的建築形式十分豐富,有迴廊式的,有亭子式的,有四合院式 的還有多層式的等等。中華民族就有重視長親的傳統。依逝者威望、聲譽、資歷 等的不同,在喪葬的地點、規格、禮儀、墓穴的大小及耗資等諸方面有所區別。 八寶山革命公墓在修建時也是如此安排的。根據逝者在黨和政府中擔任的職務高 低,參加革命的時間長短、貢獻大小,在墓穴的規格、安葬的地點上也有所不同。 這並不是共產黨講等級排場,而是只要誰對歷史,對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人民 就以最高規格安葬誰。 近年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的劇烈消耗,人們也越來越重視逝者“身後事”的綠 化,諸如樹葬、海葬、花壇葬、壁葬、骨灰還林,這些新方式漸漸為大眾接受, 24.

(36) 在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同時,人們可以以一種全新的、更有意義的環保方式寄 託哀思。(上海壁葬網) 壁葬本身就是一種新式葬法,社會接受程度不大。其次,喪葬消費會有一個 補償心理,很多人願意在可承受範圍內購買盡可能好的墓地,當作逝者的補償, 加上公墓的宣傳本身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宣傳引導力度不夠,消費者會有一個信 息不對稱的情況存在。公眾對公益性壁葬的接受程度是有一個過程的,相信時間 長了,大家會逐漸接受這種新型的節地葬式。公益性壁葬後期的推出並不會放 慢,公墓方面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規劃陸續推出。 雖然多元化環保葬厝方式漸漸讓國人週知,但是實際真的要做,還是要與長 輩討論,尊重其意願,因為這才是長輩所能決定的事,假使長輩不願意使用多元 化環保葬厝方式實施葬厝方式,原則上做兒女的都不會違反其長輩的意願,如此 一來,塔位的需求還是有的,所以塔位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多,另外是已入祠的親 人塔位,是否有可能由塔位區遷出至多元化環保葬厝區,這又是另一種概念,其 中包含的影響因素將會更多,如宗教因素、個人信念,家庭成員意見等,都將會 納入考量之中,這件重要的事,不易被決定,一旦共同決定遷出至多元化環保葬 厝區(生命園區),將來對於此事的決定者都將造成無形的壓力。 目前新北市忠靈祠的樹葬區是與臺北市軍人公墓共同使用,可能造成原居住 在新北市的軍人遺族不便,如果也能在新北市忠靈祠設置生命園區(樹葬、花葬、 灑葬區等),將會大幅減少軍人遺族舟車勞頓往返兩地的辛苦,然實地至新北市 忠靈祠,推測可能已沒有腹地可再新設置生命園區(樹葬、花葬、灑葬區等),才 會與臺北市軍人公墓共同推展樹葬區,鼓勵新北市軍人遺族至臺北市軍人公墓使 用樹葬區,可讓現有的樹葬區發揮其效能,讓軍人遺族多了一種多元化環保葬的 選擇。 在生命園區(樹葬、花葬、灑葬區等)的推展上,有一個需要克服的觀點就是 軍人遺族們是否會願意開放軍人公墓或是忠靈祠內的生命園區(樹葬、花葬、灑 葬區等)給一般民眾使用,甚至結合園區附近的社區,提供另外的葬厝地點,先 前就已提及軍人公墓有其特殊性,不同於一般民眾,因其塔位區內的忠靈罐上都 有刻上其軍階,其軍階是國家所賦與的重要表徵,在塔位區亦有相同意涵的塔位 區稱謂,如臺北市軍人公墓塔位區的忠義一室、忠勇一室、忠仁一室、土葬區的 25.

(37) 智、信、仁區等,新北市忠靈祠塔位區的智、信、仁、勇區,都有其代表性,用 另一種角度思考,在生命園區(樹葬、花葬、灑葬區等)不需要這些的稱謂,亦不 需要這樣區別,只要是英靈葬厝在生命園區(樹葬、花葬、灑葬區等)中的,就不 會有這樣的區別,因為生命園區內不立碑、僅讓後代子孫保留追思,讓研磨後的 骨灰一切回饋於塵土,這便是給大自然最好的回饋。 規劃軍人公墓多元葬厝方式目標:利用原土葬區閒置之土地,整建為骨灰埋 藏設施,以分年分期方式規劃辦理,並視需要透過修法,訂定設施使用年限,俾 軍墓達到永續使用(臺北市政府兵役局 103 年度施政重點與施政計畫優先推動執 行項目)。目標推動軍墓壁葬設施,增加葬厝容量:利用原土葬區閒置之土地, 積極推動軍墓壁葬設施,並視需要透過修法,訂定設施使用年限,俾軍墓達到永 續使用(臺北市政府兵役局 105 年度施政重點與施政計畫優先推動執行項目)。永 續軍墓服務:規劃軍墓多元葬厝方式,營造友善追思及綠美化整體環境,整合網 路追思及安厝服務系統,提升軍墓服務品質,並賡續辦理軍墓 園區骨灰壁葬設 施工程,訂定設施使用年限,營造優質永續環境(臺北市政府兵役局 106 年度施 政重點與施政計畫)。綜上述所言,臺北市政府兵役局有計畫性推動多元環保葬 厝方式-壁葬部份,增加軍墓葬厝容量,且營造友善追思及軍墓公園化,達到永 續經營理念。. 第三節 墓園保留軍人特色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為表彰國軍官兵生前獻身國家之忠烈精神, 藉以激勵民心士氣,為表彰軍人為國慷慨捐軀或一生戎馬奉獻軍旅,興建軍人墓 園,係民國五十八年遵奉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於行政院長任內指示:「以臺灣省 各縣市多已興建軍人墓園,臺北為首善之區,國際觀瞻所繫應興建大型軍人墓園 乙座,務期莊嚴肅穆,雄偉壯觀,用能象徵革命軍人浩然正氣,以長祀英靈,並 配合完成戰備工作。」台北市政府兵役處奉命,即列入施政計畫積極規劃辦理。 歷經勘查全市各地,選定山明水秀,幅員廣闊,風水俱佳之南港區中南段山坡地 興建軍人墓園,為使工程完成後保持良好的管理維護與提供完善的葬厝服務,於 76 年 8 月 1 日在兵役處之下成立軍人墓園管理所。94、95 年向中央內政部役政 署爭取經費,利用軍墓暨有設施與景觀將園區涼亭休憩綠地約 2,700 平方公尺分 2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Thanatology and Health Counsel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成年男性戒癮者於復元歷程中的人際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