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選擇題 ( 佔 55 分 ) 一、單選題
(34分
)說明:第
1至第
17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劃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 對得
2分,整題未作答或答錯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各組「 」內兩個「偏旁」相同的字,請選出讀音相同的選項:
甲、水漣「縠」紋/不忍其「觳」觫 乙、空谷「跫」音/飛「蛩」滿野 丙、「誥」命往來/身受桎「梏」
丁、「筧」橋英烈/「莧」菜小魚 戊、「蜚」聲國際 /「緋」聞八卦
(A) 甲丙戊
(B) 甲乙戊
(C) 乙丙丁
(D) 乙丁戊
2. 下列各組「 」內讀音相同的字詞,字形亦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ㄎㄨㄟˊ」情度理/「ㄎㄨㄟˊ」隔師門/南北「ㄎㄨㄟˊ」違 (B) 懷瑾「ㄨㄛˋ」瑜/寵命優「ㄨㄛˋ」/運籌帷「ㄨㄛˋ」
(C)「ㄧㄢˋ」侶鶯儔/「ㄧㄢˋ」巢飛幕/「ㄧㄢˋ」頷虎頸 (D) 其心可「ㄓㄨ」/「ㄓㄨ」連九族/錙「ㄓㄨ」必較 3. 下列各組「 」內的字義,完全相異的選項是:
(A)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未若柳絮「因」風起/「因」人之力而敝之 (B)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我先王先民之「景」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 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 (D)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以亂「易」整,不武/移風「易」俗,民以殷盛
4. 下列文句「 」內成語使用恰當的選項是:
(A) 春日到陽明山踏青賞花真是一大樂事,眼前盡是「椿萱並茂」,景色宜人 (B) 盧彥勳出賽時總是「精神矍鑠」,充滿自信魅力,被網友選為臺灣最man一哥 (C) 社會貧富懸殊日益擴大,富者「米珠薪桂」,一擲千金;貧者室如懸磬,無立錐之地 (D) 據傳他們二人個性不合,正如「方枘圓鑿」,自然無法融洽共事
5. 隔江泥銜到你□□,
隔院泉挑到你杯裡,
海外的奢侈品舶來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史。
昨夜付一片輕喟,
今朝收兩朵□□,
付一枝□□,
收一輪水月…
我為你記下流水帳。(卞之琳〈無題四〉)
上引詩句,依文意判讀,最適宜填入缺空處的選項是?
(A) 簾外、交通、微笑、折柳 (B) 梁上、交通、微笑、鏡花 (C) 梁上、流浪、曖昧、折柳 (D) 簾外、流浪、曖昧、鏡花
6. 下文為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段文字,試判斷缺空處最有可能的文人是?
淒楚南回,同路有劉禹錫。劉禹錫被貶到廣東連州,不能讓這兩個文人待在一起。到衡陽應該分
手了,兩位文豪牽衣拱手,流了很多眼淚。 贈別禹錫的詩句是:「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 濯纓。」到柳州時,淚跡未乾。
(A) 韓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D) 元稹
7. 如果我們要舉辦「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研討會,請問下列研討主題,何者最有可能出現?
(A) 殖民與本土之抵抗──賴和「一桿稱仔」中的人物分析 (B) 翻譯之信達雅──梁實秋相關譯作的分析
(C) 懷舊的有情人──琦君散文淺談
(D) 散戲之後──論洪醒夫「散戲」之敘事結構、人物塑造與象徵
8. 古典詩文是現代文學的源頭活水,前人雲彩般繽紛的靈思妙句,經過今人的鎔章裁句,再度創造了文藝 的萬紫千紅。例如梁實秋在〈白貓王子八歲〉中的文句:「蟲以鳴秋,鳥以鳴春,唯獨貓到了季節,竄 房越脊,鬼哭狼號,那叫聲實在難聽」,即是顛倒韓愈〈送孟東野序〉的文序:「是故以鳥鳴春,以雷 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而另造語言的趣味。
下列詩文皆有化用膾炙人口的古典辭句,請問下列化用的來源何者敘述錯誤?
(A) 余光中〈牛蛙記〉:「隨他去吧,只要我一枕酣然,不知東方之既白。」化用了蘇軾〈赤壁賦〉:「客 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B) 陳幸蕙〈幸有託〉:「因為在公寓三樓,我們沒有階上苔痕,也沒有入簾草色。」化用了劉禹錫〈陋 室銘〉:「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 洛夫〈魔歌〉:「不是霜啊/而鄉愁竟在我們的血肉中旋成年輪」化用了李白〈靜夜思〉:「床前明 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D) 陳義芝〈離〉:「愀然一夜,妻的髮已爆滿梨花」化用了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 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9. 關於下列各句所指稱的人物,依年代先後排列,正確選項為:
甲 鬚眉正氣凜春秋,丞相祠堂久尚留;南渡河山難復楚,北來俘虜豈朝周。
乙 血染雨花台,為痛忠臣埋十族;聲淒雲樹勁,長留正氣炳千秋。
丙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丁 脫盡言筌應屬註,一編酷愛輞川詩。幽篁琴韻太清絕,想見深林月照時。
戊 英傑那堪屈下僚,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先生懶折腰。
(A) 丙甲戊乙丁 (B) 戊丙甲丁乙 (C) 丙戊丁甲乙 (D) 戊丁乙甲丙
10. 下列有關諸子思想的闡述,何者正確?
(A) 老子:「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強調仁義、智 慧、孝慈、忠臣的重要性
(B) 孔子:「上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節喪之為政。」強調上要符合聖王之道,
下要符合國家百姓之利,就應當以節葬來行政的道理
(C) 莊子:「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說明人生短暫而渺 小,故須任真逍遙
(D) 韓非子:「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說明國君統制天下須倚仗權勢,與道德無關
11. 下列是一段現代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回想起來,我們每天總是那樣慌亂。(甲) 水質無法清純,(乙) 水底無以沉澱,(丙) 就像一潭水,(丁) 只能是一片渾濁,(戊) 老是在攪動,
要結束這種渾濁,唯一的辦法就是寧靜,誠如《老子》十五章所說:「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余 秋雨〈何處大寧靜〉)
(A) 戊丁丙甲乙 (B) 丙戊甲乙丁 (C) 戊乙甲丁丙 (D) 丙乙甲丁戊
12. 《文心雕龍.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歲有其物,物有其容;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面對客觀外物而引發內心情思本是人情之常。
下列選項中對於古人「應物興感」之說明,何者正確?
(A)〈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典論.論文》:「日月逝於上,
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以上二者皆認為生命短促,應以統一天下為努 力目標
(B)〈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雖信美而非吾土……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 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總為 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以上二者皆因「鄉愁難消」而引發「懷才不遇」之感傷
(C)〈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始 得西山宴遊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以上二 者皆能表達雖遭貶謫,仍能「以順處逆」的曠達襟懷
(D)〈長干行〉:「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飲馬長城窟行〉:「枯 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以上二者皆藉物襯寫女子閨中孤寂之情 13. 古曲〈猗蘭操〉相傳是孔子所作。以蘭的節操比喻君子,抒發感時自傷之嘆:「蘭為王者之香,如今竟
只能孤芳獨秀,與眾草為伍,恰似賢者生不逢時,而與凡夫同群。」而電影《孔子》片中由王菲演唱的 主題曲〈幽蘭操〉,係為今人仿作唱和孔子的作品,今版〈幽蘭操〉歌詞為:「蘭之猗猗○1,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於蘭何傷?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夢熊○2,渭水泱泱。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3於冬,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1 猗猗:柔順美好的樣子
○2 文王夢熊:周文王夢見飛熊撲入帳中,遂在渭水邊上訪得姜子牙。意味「王者求賢,賢遇明主」
○3 蕾蕾:含苞待放的樣子
請問今版〈幽蘭操〉歌詞的內容和情懷,與下列哪一個選項未有呼應?
(A)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B)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C)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D)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4-15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4-15題: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裏,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 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 生雲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髮。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文天祥〈念奴嬌.驛中言別友人〉) 14. 本詞中「睨柱吞嬴」是化用何典故?
(A) 范雎在秦廷脅迫秦王就範的故事 (B) 李斯奮筆疾書批評秦王逐客的故事 (C) 藺相如在秦廷柱前怒斥秦王的故事 (D) 荊軻行刺秦王擲匕首於柱的故事
15.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感嘆秋季冷清蕭索,沒有春風溫暖大地
(B)「蜀鳥吳花殘照裏,忍見荒城頹壁」以夕陽斜照、斷垣殘壁象徵國家的淪亡
(C)「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描述自己乘坐扁舟,浪跡江湖,了此殘生
(D)「伴人無寐,秦准應是孤月」敘述在浪漫的秦淮河畔,可以陪著你整晚不睡,只為貪看天上一輪明 月
16-17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6-17題:
甲、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於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也,則張頰植鬣,怒腹而浮於 水,久之莫動。飛鳶過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觸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
至以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乙、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呴水而水烏,戲於岸間,懼物之窺己也,則呴水以自蔽。海鳥視之而疑,知 其魚而攫之。嗚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滅迹以杜疑,為窺者之所窺,哀哉。(蘇軾〈二魚說〉) 16. 下列詞語何者可用來形容甲文〈河之魚〉的諷喻旨意?
(A) 妄怒而招悔 (B) 善妒而難容 (C) 博雜而不精 (D) 識人方成事
17. 乙文〈海之魚〉中「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滅迹以杜疑」,蘇軾藉由對烏賊的觀察,提出對人生處事的 借鑒,下列何者不可與此相通?
(A) 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 (B) 容易受騙的方法,就是自以為遠比別人聰明
(C) 欲蓋彌彰,弄巧成拙 (D) 疑心是友誼的毒藥
二、多選題
(21分
)說明:第
18至第
24題,每題各有
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劃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
3分,各選項獨立計分,只答錯一個選項,得該題
3/5題分;錯兩個選項,得該題
1/5題分。整題未作答者或答錯多於兩個選項,該題以零分計算。
18. 下列各組有關時辰、日月、年齡、季節的詞語,均須依照時序由先而後,或年紀由小而大的順序排列,
依此原則,正確的選項是:
(A) 侵曉/巳時/亭午/晡時 (B) 晦日/望日/既望/朔日 (C) 杏月/蒲月/桂月/臘月 (D) 總角/束髮/強仕/致仕
(E) 姹紫嫣紅/黃梅時節/水落石出/楓葉荻花
19. 下列文章中的歸、舍、以、去、遺五個字,與下列選項「 」內相同的字比較,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孟嘗君在薛,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 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客去,
孟嘗君已使使存問,獻遺其親戚。《史記.孟嘗君列傳》
(A) 後五年,吾妻來「歸」
(B)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 (C)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D)「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E) 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20. 所謂的「聯緜詞」,即指合兩個音節而成一個詞,只有單一的意義,這兩個詞素不能再加以分開,這種 純粹由聲音關係而組成的,稱為「雙音節衍聲複詞」,如「邂逅」、「伶仃」、「糊塗」等,請依此組 合關係判斷下列選項,完全屬於「聯緜詞」的是:
(A) 褻慢/玻璃/蠲除 (B) 斑駁/蕭條/絡繹 (C) 婆娑/妝奩/芙蓉 (D) 臧否/荒唐/捭闔 (E) 磊落/邋遢/磅礴
21. 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獨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所以,生命裡第一個愛戀 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 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
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 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我說孤獨是一種福氣,怕孤獨的人就會寂寞,愈是不想處於孤獨的狀態,愈是去碰觸人然後放棄,
反而會錯失兩千年來你尋尋覓覓的另一半。有時候我會站在忠孝東路邊,看著人來人往,覺得城市比沙 漠還要荒涼,每個人都靠得那麼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與孤獨處在一種完全對立的位置,那是寂 寞。(蔣勳《孤獨六講》)
關於以上文章的文意解說,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寂寞是內心孤獨到極致的外顯表現
(B)「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都是愛戀自己的方 式
(C)「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展現生命與宇宙最有力的對立型態
(D) 一個懂得獨處並能享受獨處的人,與他人的相處是否和諧便不再重要了
(E) 作者以為,城市比沙漠還要荒涼的原因,是因為城市人們身體距離遠小於心理距離
22. 「(白妞)方抬起頭來,向台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 銀。」劉鶚在〈明湖居廳書〉一文中用了「秋水」、「寒星」、「寶珠」、「白水銀裏頭養著兩丸黑水 銀」四個喻依,來形容王小玉的那雙眼睛,一幅美目盼兮的美人圖,躍然紙上。像這種用幾個喻依從不 同角度反覆設喻,以說明一個喻體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博喻」,又稱「連比」。試問下列選項何者屬 於博喻?
(A)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B)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
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C) 秋風起時,樹葉颯颯的聲音,一陣陣襲來,如潮湧,如急雨,如萬馬奔騰,如銜枚疾走……秋雨落 時,初起如蠶食桑葉,悉悉嗦嗦,繼而淅淅瀝瀝,打在蕉葉上,清晰可聞
(D) 每一棵樹都不免有蟲子,/每一個社會都不免有缺點;/病了的樹需要啄木鳥,/病了的社會需要 直言的人
(E) 第一個用花比女子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女子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女子的是蠢才
23. 唐人劉知幾《史通》曰:「古往今來,質文遞變,諸史之作,不恆厥體。榷而為論,其流有六:一曰《尚 書》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傳》家、四曰《國語》家、五曰《史記》家、六曰《漢書》家。」
各舉一書為一種史家之代表。請你根據你對史書的認識,判斷下列各選項中的敘述,何者正確?
(A)《尚書》就是「五經」中的《書經》,乃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也是中國散文之祖
(B)《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史刪削編定而成的史書,以魯國為中心,旁及當時諸侯各國,以年為次而編 繫史事,體例與《左傳》同屬於編年體史書
(C)《國語》又名《春秋內傳》,以記載春秋時代八國史事為主,體例屬於國別體史書
(D)《史記》與《漢書》,前者為通史之祖,後者為斷代史之祖,二者體例皆為紀傳體,亦皆列為正史。
由此可知,凡紀傳體史書皆列為正史
(E)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與連橫的《台灣通史》,皆屬於通史,體例則與《左傳》相同
24. 中國文學的分類,大體而言,可以分成「韻文」與「無韻文」二大類。所謂「韻文」,就是在篇章的文 句中,利用文字的聲韻作成韻腳,使句法押韻。下列關於韻文體裁的說明,何者正確?
(A)「賦」是漢代文學代表,喜歡採問答體形式行文,「漢賦」與魏晉之「俳賦」皆需押韻。然宋代「散 賦」因受古文運動影響,句式自由,風格趨向於散文化,便不再押韻
(B)「樂府詩」與「古詩」並稱漢代詩歌雙葩,二者均可入樂,皆為民間之作。依內容言:前者多敘事,
後者多言情
(C)「駢體文」又稱為「四六文」,盛行於魏晉,以其句型常以四言、六言對偶工整得名,且於句末押 韻,可以換韻,講求音律之美
(D) 唐代近體詩句型有五言、七言之別,不能入樂,律詩需對仗,絕句則不須對仗;偶數句押韻,單數 句則不可押韻。全詩一韻到底,不可換韻
(E)「詞」、「曲」都可稱為「樂府」,因為均可入樂。詞以字數多寡分「小令」、「中調」、「長調」;
曲依形式不同分「散曲」與「劇曲」,「散曲」無科、白,「劇曲」有科、白。詞不加「襯字」,
曲則可加「襯字」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 ( 佔 45 分 )
說明:本大題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一、二)。
一、續寫
(18分
)以下引文出自於廖玉蕙女士〈藉口〉一文中的文句,請你以這段文字為開頭,續寫成一篇短文。不必訂題 目,可以不分段,文長至少250字以上。
「這是一個藉口當道的年代。自孩童時期,藉口就成了推卸責任的護身符。」
二、作文
(27分
)千禧年的預言中,最美好的黃金年代即將降臨。但是,時序已來到2011年了,美麗的新世界卻遲遲
沒有出現;相反的,冰山消融,雨林消失,大自然的各種災難紛沓而來,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依舊,生活 的軸心仍然只圍繞著自己打轉,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究竟該怎麼辦?
請以「美麗世界,從心開始」為題目,書寫一篇首尾俱足的完整文章,敘述你將會有什麼具體作為,
可以使我們生長的地方變得更美麗,為這個世界,添一些希望,多一些溫暖。文長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