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Copied!
41
0
0

Teks penuh

(1)

痤疮

李沛

(2)

概述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剌

、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常伴 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 或减轻。中医文献称本病为“肺风粉刺”。

(3)

病因病理

西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障碍,如雄 性激素水平增高;细菌感染,如痤疮棒 状杆菌寄生;代谢紊乱,如皮脂分泌亢 盛;胃肠功能障碍,如便秘等有关。

(4)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患者一般素体 阳热偏亢,肺经久蕴郁热,营血有热,

循经上犯薰蒸于面。或由于过食辛辣油 腻之品,生湿生热,结于肠中不能下达

,故而上逆阻于肌肤,或由于脾虚不健

,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 郁化热,湿热挟痰,凝滞肌肤而致。

(5)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

病变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如面部、胸部、

背部等。

(6)

临床表现

初起为粉刺,黑头粉刺较常见,表现为毛孔中出现小 黑点,用手挤压可挤出黄白色脂栓。白头粉刺呈灰白 色的小丘疹,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粉刺在发展过 程中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

炎性丘疹色红,中心可有黑头。皮损深在时可形成结 节,高出皮面呈半球形,可逐渐吸收或化脓破溃后形 成瘢痕。炎症较重或继发感染时丘疹顶端形成脓疱,

可破溃流脓,白行吸收,形成皮脂囊肿或化脓后形成 瘢痕。

病程长, 30 岁后病情逐渐减轻而自愈,留下轻重不同 的疤痕。

(7)

诊断要点

① 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颜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 腺丰富部位,常伴有皮脂溢出。

② 初期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的圆锥形的毛囊性丘疹

,丘疹顶端有黑色小点,即黑头粉刺。挤压时有黄 白色带黑头的脂样栓塞物排出,可继发感染形成炎 性毛囊丘疹、脓庖,溃后可形成疤痕,亦可发展成 为结节、囊肿,皮损一般散在分布。

③ 病程缓慢,一般在青春期过后倾向于自愈,少数 人可持续到 50 岁。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严重者有 灼热、刺痒、疼痛感。

(8)

针灸治疗

毫针法

挑刺法

刺血法

割治法

耳针法

耳压法

埋针法

拔罐法

穴位注射法

灸法

(9)

毫针法

处方一:曲池、合谷、三阴交、迎香、攒 竹。

操作:施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10)

毫针法

处方二:太阳、攒竹、迎香、颧醪、印堂

、颊车。

操作:常规消毒后,毫针刺入,施平补平 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 7 次为 1 个疗程。

(11)

毫针法

处方三:下关(双)、颊车(双)、攒竹(双)

,脾胃湿热加足三里、合谷;肺经风热加大椎、

脾俞;冲任失调加三阴交、肾俞。

操作:常规消毒后,下关穴针刺

O.5

寸,轻刺激

,颊车斜刺

1

寸,轻刺激,攒竹横剌

0.5

寸,轻 刺激。其余穴位均中度刺激,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愈后面部如有板结者,

用毫针在局部下进行扇面状横刺,快速刺,坚持 治疗可使面部皮肤柔润。

(12)

挑刺法

处方:在光线充足条件下,于第 1 胸椎至第 12 椎的两侧寻找挑治点(其特征是如大头针顶端大小

,皮色灰白,似丘疹样略隆起于周围皮肤,其上多 生出一根冗而长的毛)。挑治点以接近足太阳膀胱 经的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 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气海俞等穴位效果最佳

操作: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剌破挑治点的皮肤,将 皮下的白色纤维物逐一挑断,挑尽为止。用无菌棉 球覆盖伤日,胶布固定。一般初诊时只需选 1 个挑 治点,复诊时挑 2 个为宜。

(13)

刺血法

处方:大椎、肺俞(双)、耳轮(双)。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点刺,

出血少许。

3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

(14)

割治法

处方:肺俞(双)、神门、交感、内分 泌、皮质下。

操作:严密消毒后,采用尖形小号手术 刀,轻巧割破,渗血少许,然后外掺药 末(雄黄、冰片、硼酸、滑石粉各等 分),盖消毒纱布固定,

5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15)

耳针法

处方一:肺(双)、肾(双)为主穴,脓 庖加心;大便秘结加大肠;皮脂溢出加脾

;伴痛经加肝、内分泌。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

1.0

寸毫针刺入,留 针

30

分钟,

2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16)

耳针法

处方二:热穴、降压沟、内分泌、皮质 下。

操作:常规消毒后,毫针刺入,留针

30

分钟,隔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17)

耳针法

处方三:耳轮

2

、耳轮角。

操作:常规消毒后,

1.0

寸毫针快速刺 入,留针

30

分钟,隔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18)

耳压法

处方:内分泌、皮质下、肺、心、胃。

操作:用王不留行籽贴在穴位上,并嘱 患者每日按压

2

3

次,每次按压

1

分 钟左右,

5

日更换

1

次,

7

次为

1

个疗 程。

(19)

埋针法

处方:内分泌。

操作:严密消毒后,将揿针

1

枚刺入后

,外用胶布固定,并嘱患者每日按压

5

分钟,

10

日更换

1

次,两耳交替应用,

6

次为

1

个疗程。

(20)

拔罐法

处方一:大椎。

操作: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或梅花 针叩剌大椎穴数下,立即在该穴位上加拔 火罐,以出血为度。留罐

15

分钟,起罐后 用棉球擦去血迹,

3

日治疗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21)

拔罐法

处方二:①肺俞、膈俞。②心俞、肝俞。均取双 侧。

操作:上两组穴位,每次取 1 组,两组交替使用。

治疗时嘱患者取俯卧位,选准穴后,用酒精常规 消毒,用左手提起穴位局部皮肤,将三棱针以稳

、准、快的手法点刺皮肤 2 ~ 3 下,深约 2 ~ 3 mm 。然后两手挤压,使血液外出。再用闪火法 将大号玻璃罐,拔在点刺部位,留罐 15 分钟。隔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22)

拔罐法

处方三:大椎、肺俞、膈俞。

操作:用大号玻璃火罐,以闪火法迅速拔 在穴位上。亦可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

,用毫针针刺肺俞、膈俞后再加拔火罐。

留罐 15 分钟,每日 1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23)

拔罐法

处方四:①降压沟、热穴、胃穴。②督脉穴:第 1 次取 大椎、至阳,第 2 次取身柱、筋缩,第三次取神道、命 门。③皮损局部。

操作:①组耳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 15 号刀片,

速剌出血,用 75 %酒精棉球擦净,直至血凝时为止。

随后用酒精棉球压上针眼。每次治疗 1 个穴区,隔日 1 次;②组督脉穴,每次治疗 1 个穴组,消毒后,用打刺 针弹剌表皮,然后用闪火法将玻璃火罐拔上, 20 分钟 起罐。用 1 %新洁尔灭消毒棉球擦净血迹。待①组耳穴 区全部刺络后,隔日打刺拔罐 1 次;③组局部用打剌出 血或毫针局部。最后涂以 2 %碘酒。 3 1 次, 7

(24)

穴位注射法

处方一:足三里(双)。

操作:常规消毒后,抽取静脉血

3

5m l

,迅速刺入足三里推注,每穴注入

1.

5

2.5ml

,每周

2

次,

7

次为

1

个疗程

(25)

穴位注射法

处方二:大椎穴旁开

1

寸向下

0.5

寸处。

操作:用生姜

50g

95

%乙醇适量,花生油 或香油

100ml

,苯甲醇

2ml

。将生姜去皮切块

,在乙醇中浸泡

48

小时。浸

2

次,合并

2

浸液,水浴液缩成流膏状。在水浴中加花生油

或香油

100ml

,搅拌,使膏状物溶解,过滤,

滤液内加苯甲醇

2ml

,精滤后灌封,每支

2ml

(含生姜油

1g

),灭菌备用。用

6

号针头刺 人双侧上述穴位,每穴注射

O.5

1ml

(局部

(26)

灸法

处方:患处。

操作:先将面粉调和成面团,以湿面团沿着 粉刺边缘围成一圈,高出皮肤

3cm

左右,

圈外围布数层,防止烘肤烧发,圈内放人上 等黄蜡片约

1cm

厚,随后以铜勺盛灰火在 蜡上烘烤,使黄蜡熔化,皮肤有热痛感即可

,灸完洒冷水少许于蜡上,冷却后揭去围布

、面团及黄蜡,适宜于痰瘀结聚型。

(27)

按语

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及甜食,多吃蔬菜 和水果。

禁止用手挤压和刺激患处,以免引起继 发感染或加重瘢痕的形成。

多用温水洗面部,并注意不要用力摩擦

,少用洗涤用品。

(28)

现代临床资料精选

(29)

万氏放血配耳穴贴压治疗痤疮

放血治疗:轻轻按揉耳部双侧耳尖穴,使之充血,常规消 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直剌 1.5mm ,针后挤血数滴,双侧 同时进行,隔日 1 次, 7 次为 1 疗程。

耳穴贴压:取肺、脾、胃、神门、面颊、内分泌。耳郭常 规消毒,在耳穴区寻找敏感点,用镊子将直径 2mm 耳贴 磁珠贴于各敏感点,手指按压,使耳穴有明显灼痛感,并 嘱患者每日按压 3 5 次,每次数分钟,两侧耳穴交替贴 压,隔日更换 1 次, 7 次为 1 疗程。以上两种方法同时进 行。

结果:经 4 个疗程治疗, 76 例痤疮患者中痊愈 61 例,好 11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4.7 o 。并且通过疗 程观察及资料表明,年龄越小,发病期越短,疗效越好

(30)

包氏等以皮下埋针治疗寻常痤 疮

选用圆利针,取灵台透至阳以及在患者背部 C7 T 5 棘突之间手指按压疼痛最明显处各点。方法:患者 反骑于椅子上,暴露背部。针具与腧穴处常规消毒 后,将针纵行刺入皮下,并活动周围皮肤,无刺痛 后,用胶布固定,留针 1 3 日。一般每周埋针

1 2 次,休息 2 日后再埋针。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 疗痤疮的药物:结果:治疗 4 周后, 40 患者中,治 21 例、显效 12 例,有效 7 例,总有效率达 100

—— 包大鹏,孙远征.皮下埋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志. 2 004 20 ( 1 )∶ 31

(31)

刘氏等穴位注射治疗痤疮

取双侧曲池穴,按常规穴位注射方法。

注人维生素

B12

注射液,每侧

1ml

2

日注射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5

日。结果:

78

例患者中治愈

69

例,

显效

7

例,好转

2

—— 刘珊梅,王华.穴位注射治疗痤疮 156 例.上海针灸杂志, 2004 2 3 9 ): 30

(32)

杨氏以三棱针点刺加拔罐治疗 痤疮

耳穴点刺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内分泌、肺

、胃三对耳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拭净血迹 并按压针孔止血。

剌络拔罐法:局部常规消毒,取大椎、肺俞

(双),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留罐

10

钟,用

75

%酒精棉球拭挣血迹。上述治疗每

3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结果:

56

例患者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痊愈

32

例,显效

14

例,好转

10

—— 杨茂英 . 三凌针点刺加拔罐冶疗痤疮 56 例.中国民间疗法, 20 02 10 ( 11 ): 18

(33)

龙氏以面部挂针结合体针、耳压治 疗痤疮

面部挂针:局部常规消毒,采用直径 O.19mm ,长 13mm 美容 针在面部皮损局部行多针浅刺,以将病灶包围为宜,针间距保抟 2 mm 左右,不施手法。

体针:阳白、颧髎、地仓、太阳、曲池、合谷、血海、内庭。大 便干结配合天枢、支沟;月经不调加三阴交。

耳穴:面颊部、内分泌、肺、胃、大肠、神门、皮质下,耳郭用 酒精棉球脱脂,用 O.5cm×O.5cm 大小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 耳穴部。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用 0.25mln×50mm 长不锈钢毫针 刺,面部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体穴以泻法为主,留针 30 分钟,每 1 次, 15 次为 1 疗程。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 2 ~ 3 次,每次 按压 2 ~ 3 分钟,两耳交替进行, 3 日换 1 次,至疗程结束。

结果: 60 例患者,基本治愈 14 例,显效 32 例,有效 12 例,无 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6.7 %。

(34)

栾氏等针刺大椎配合拔罐治疗 痤疮

取大椎穴,局部常规消毒,用消毒后三棱针快 速点剌放血少许;即刻用火罐拔其穴位上, 5 分钟后取下。 2 1 次, 5 次为 1 疗程。结果

30 例患者观察 2 个疗程后,痊愈 16 例,

表现为皮损基本消退;有效 12 例,为皮损消 50 %以上;无效 2 例,即皮损消除不足 50

—— 栾志勇,马广会,李逸伟.针刺大椎配合拔罐治疗痤疮 30 例.针灸临床 杂志, 2002 18 ( 7 )∶ 8

(35)

黄氏针刺放血治疗寻常痤疮

取穴:双侧耳尖、耳后静脉,大椎穴。局部常规消毒

,用三棱针在耳尖、耳后静脉(上、中、下三处)迅 速点刺,用手挤压使其出血,当出血由暗红变为鲜红 时,用 0.5 %的碘酊棉球消毒,按压止血。大椎穴常 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散剌 5 ~的下,挤出血数滴,用 棉球将血擦净,再拔罐。面部常规消毒,对米粒状痤 疮用梅花针行重叩法出血,对豆粒状、尤其是脓疱性 囊状型,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挤出恶血及乳酪状分 泌物。胸背部痤疮,治法同面部。每周 2 次, 10 次为 1 疗程。结果: 32 例中痊愈 25 例,占 78.1 %;显效 4 例,占 12.5 %;好转 2 例,占 6.3 %;无效 1 例,

3.1 %;总有效率 96.9

(36)

高氏等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年 女性痤疮

取穴:①体针取关元穴及双侧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穴;② 耳穴取内分泌、肾上腺、神门、肝、肾、皮质下(卵巢)、下丘 脑。大便秘结加肺、大肠;盆腔炎加内生殖器。令患者仰卧、关 元穴用 O.35mm×75mm 毫针直刺,得气后用补法;双侧合谷、

曲池、血海、三阴交用 0.30nml×50mm 毫针直剌,得气后用平 补平泻法。大便秘结加天枢,毫针直剌;脾气急躁易怒加太冲,

毫针直剌,用泻法。以上各穴得气后,接 G6805 2A 型电针仪

,连续波,频率为 40Hz ,电流强度为 2nA ,治疗 30 分钟。每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疗程之间休息 3 4 日,连续治疗 3 疗程。耳郭用 75 %酒精消毒,用贴有白芥子的耳压专用胶布压 至所取耳穴上,每穴每日至少按压 6 次, 1 周贴 2 次,双耳交替 选用, 6 次为 1 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结果:电针 3 个疗程,

耳穴贴压 2 个疗程同时结束后, 76 例患者中, 24 例痊愈, 34 例显效, 16 例有效, 2 例无效,总有效率 97.4

——高静敏,相永梅,史正修 .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年女性痤疮76 例,中 国针灸, 2004 24⑺∶474

(37)

冯氏耳穴贴压配合背俞穴点剌放血 治疗痤疮

取穴:①耳穴取面颊、肺、胃、大肠、内分泌、

耳尖;②背俞穴取肺俞、肝俞、胃俞、大肠俞。

耳穴用王不留行籽埋压,每 3 日更换 1 次。每 日按压留埋处 6 8 次,每次 1 ~ 5 分钟, 10 次为 1 疗程。用三棱针快速点刺背俞穴后,用闪 火法在点刺部位拔罐,留罐 5 分钟,使每穴出血 l 3ml ,隔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病情 严重者可配以中药汤剂内服,每日 1 剂。结果:

经治疗, 20 例患者痊愈 15 例,显效 5 例

—— 冯春玲 . 耳穴贴压配合背俞穴点剌放血治疗痤疮 20 例 . 中国民间 疗法, 2004 12 ( 1 ): 16

(38)

樊氏等剌络拔罐加中药治疗寻 常痤疮

取穴:大椎、肺俞穴。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梅花 针叩刺至渗血,在穴位上闪火拔罐各 10 分钟,

隔日 1 次。同时加服中药(苦参、紫草、僵蚕等 组成),每次口服 150m ],每日 2 次, 15 日 为 1 个疔程,疗程间休息 5 日, 2 个疗程后统计 疗效。结果: 136 例中治愈 84 例,显效 27 例

,好转 20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96.3 —— 樊虹彦,刘翠清 . 剌络拔罐加中药治疗寻常痤疮136 例.上海针灸杂志, 20

04 23( 10 ):32

(39)

平氏穴位埋线配合面部皮肤护理治 疗痤疮

取穴:左侧曲池、足三里,严重者加左侧肺俞穴。

常规消毒穴位, 1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缝合 针皮下组织潜行“十”字缝线,埋线尽可能深达肌 层,包扎 48 小时,口服抗生素如红霉素 3 日。

同时进行面部护理,每周 2 ~ 3 次, 12 次为 1

疗程,每日外用银杏痤疮膏 2 号涂患处 2 ~ 3 次。

结果: 50 例患者经 1 个月治疗,治愈 37 例,

好转 10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4

——平丽红 .穴位埋线配合面部皮肤护理治疗痤疮 50 例体会。四川中医,2004

(40)

柳氏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痤疮

取穴:耳背上角小静脉、大椎、肺俞、脾俞。患者取 坐位,常规消毒后,以左手中指抵住耳郭内面,右手 持三棱针快速点刺耳背小静脉 1 ~ 3 次,挤出 1ml

,棉球压迫止血。同时点刺大椎、肺俞、脾俞穴,然 后在其上闪火法拔罐。重症留罐 15 分钟,出血约 3m 1 ;轻症留罐 10 分钟,出血约 2m1 。取罐后棉球擦 净出血。两侧穴住交替使用,大椎穴间隔 1 次。每 3 日治疗 1 次, 7 次为 1 疗程, 2 疗程后观察疗效。结 果: 50 例患者,痊愈 L6 例,显效 23 例,有效 8 例

,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4

—— 柳刚 .剌络放血拔罐治疗痤疮 50 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 23

(41)

谢 谢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B)當今彩繪媒材非常多樣化,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或方便攜帶的媒材來創作,以下關於彩繪媒 材的介紹何者正確? 甲學生適合利用色鉛筆彩繪,能勾勒能上色,也是最易掌控的畫 材乙毛刷筆顏色多樣柔和,能表現筆觸、立體感和濃淡色彩丙油性色鉛筆著色後可溶 於水,能作出類似水彩的效果丁粉彩色鉛筆游木桿和粉彩筆芯組合而成,可畫出細緻的 線條、也可用手指塗抹暈染開來。 A甲乙丙 B甲乙丁

方法 : 通过恒等变形或遂项求导或遂项求积把原级 数化为可求和的级数 等比级数... 内容小结 幂级数的性质 1两个幂级数在公共收敛区间内可进行加、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