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人口學資料、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憂鬱程度與自殺意念的 分佈情形
以下將完整填答的研究對象之人口學資料分為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三 方面說明之。
(一)個人因素方面
共有男生176名(39.1%),女生274名(60.9%);平均年齡為13.67±0.94 歲,介於12至16歲之間;7、8、9年級分別有168名(37.3%)、135名(30.0
%)、147名(32.7%)研究對象參與研究;物質使用方面,14名(3.1%)研究 對象有抽菸情形,17名(3.8%)有飲酒情形,但無研究對象有吸毒情形 ,最近 一篇以台中縣(2010年12月25日已與台中市合併)901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的 結果顯示,台中縣國中生吸菸者佔了 9.10%(王、嚴、林、彭、黃,2010),周 等(2006b)以台灣地區12,327名國中、高中及高職在校青少年為研 究對象,其
中7,478名為國中生,結果發現有飲酒習慣的國中生佔了 16.4%,周等(2006a)
也以台灣地區12,327名國、高中及高職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 ,結果發現曾吸食 或注射藥物的盛行率為1.6%,由上述資料可知,本研究對象的物質使用情形較 過去研究結果為低;健康狀況滿意度則有 15名(3.3%)研究對象表示為不滿意,
155名(34.4%)則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感到滿意 。
(二)家庭因素方面
父母婚姻狀況有380名(84.4%)為已婚,50名(11.1%)為離婚;423名
(94.0%)研究對象和父母同住;12名(2.7%)研究對象有家族自殺史;台中 市政府社會局(2011)資料顯示,截至100年9月,后里區共有136戶家庭為低 收入戶,其中有61戶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約佔后里區低收入戶的四成;父親 教育程度以高中/職居多(54.4%),其次為國中(23.8%);母親教育程度也以高 中/職居多(56.9%),其次為國中(20.7%);父親職業類別以第 2類(服務工作 人員及售貨員、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為最多(59.3
%),第1類的農、林、漁、牧工作人員與非技術工及體力工 則居於其次(16.9
%);母親職業類別也以第 2類為最多(38.7%),其次則為第0類(學生、家庭 主婦、失業及其他無職業者),其佔了24.9%。
(三)學校因素方面
研究對象自覺對學業成績感到滿意者有 51名(11.3%),71名(15.8%)則 感到不滿意,於Chang等(2008)以台北地區2,341名國中及高中學生為研究對 象的研究中發現,不滿意自身學業成績表現者佔了 40%,較本研究為高,是否 因城鄉差距或因Chang等(2008)的研究對象囊括國中及高中生,與本研究對 象僅有國中生不同,進而影響研究對象在學業成績滿意度 的感受,則有待後續研 究進一步釐清。
二、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憂鬱程度與自殺意念的分佈情形
研究對象的個人特質平均得分為 154.07分(SD=18.03),各分量表的平均 得分以「創新變異」的32.09分(SD=4.57)為最高,其次為「決策能力」,之 後依序為「樂觀進取」、「友愛親密」,平均得分最低則為「情緒表現」;蔡(2009)
以立意抽樣台北市、台北縣及基隆市共863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男生 與女生的整體個人特質平均得分分別為 149.04分(SD=19.89)及148.39分(SD
=17.13),無論男女生的平均得分都較本研究對象為低 ,個人特質是否會因城鄉 的不同而造成平均得分的差異則尚待後續研究進一步探討之 。
人際關係平均得分為160.32分(SD=20.03),各分量表經標準化平均值 計 分後以「同儕關係」得分最高,之後依序為「師生關係」、「母子關係」,最低則 為「父子關係」。
憂鬱程度平均得分為13.61分(SD=11.20);蘇(2009)以中部地區1,187 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憂鬱程度平均得分為16.67分(SD=10.64),較本研 究對象的憂鬱程度為高,可能是因蘇(2009)以苗栗縣、台中縣、台中市、彰化 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的公私立國中學校 進行多階段隨機取樣,而本研究則是以方 便取樣所產生不同的結果,此亦有待後續研究進一步釐清 。
自殺意念平均得分為26.19分(SD=9.34),另將「正向意念」及「負向自 殺意念」的得分以標準化平均值計分後,「正向意念」的得分較「負向自殺意念」
為高;而同樣使用正向意念與負向自殺意念量表為研究工具的下述兩個研究 結果
都較本研究對象的自殺意念得分為高 ,Chang等(2007)以台北地區1,245名國 中及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 ,自殺意念的平均得分為28.00分(SD=8.99),
Chang等(2008)以台北地區2,341名國中及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則發現,國中
生的自殺意念平均得分為 29.32分(SD=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