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

第三節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方案介入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改變情形

綜合以上資料,家長接受不同教學策略的聚焦刺激組兒童(A3、A4)與

互動介入組兒童(B1、B2、B3、B4),在「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介入後的

詞彙表現,以(1)兒童詞彙檢核表結果為指標,聚焦刺激組兒童平均增加的詞彙

多於互動介入組。以(2)親子互動的口語總詞彙數及相異詞彙數為指標,聚焦刺

激組兒童平均增加的總詞彙數及相異詞彙數均多於互動介入組。以(3)圖片命名

測驗的詞彙正確率為指標,兩組兒童(共11位)在方案介入後的平均命名正確

約增加1-2 張圖片,表現接近。但聚焦刺激組兒童的表現仍略優於互動介入組

兒童。在各項詞彙表現的指標中,互動介入組兒童的組內個別差異較聚焦刺激

組大。

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時,遇到的問題可能不同於其他相關研究,因此,研究

者以四項指標作為親子互動之質與量改善與否的參考,包括(1)分析家長在方案

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2)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前後「親子

互動教學技巧評量」的結果、(3)家長出席率、(4)作業繳回情形等四項指標。關

於多元生活經驗部分,研究者提供多元主題繪本與教材教具,作為增長兒童生

活經驗方式,不另著墨。

一 一 一

一、、、、家長在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家長在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家長在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家長在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

研究者為了解家長在教學課程結束後,對教學技巧的掌握情形,以作為親

子互動之質的改變依據。從方案介入前後,各 15 分鐘的親子互動影片中,分

析比較家長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是否有差異。研究者分析聚焦刺激組家長的

教學技巧有四項,分析互動介入組家長的教學技巧有七項,詳細的分析結果請

見表4-11。

由圖4-5 可看出,方案介入後,聚焦刺激組家長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都

比介入前略有減少;互動介入組家長僅 B3M 減少較多,其他家長都有增加,

其中 B2M 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增加較多。但整體來看,方案介入前後,家

長在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差異非常小,幾乎可說是沒有差異。

表4-11 家長在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總次數

A3M A4M B1M B2M B3M B4M

家長 家長 家長 家長 教學教學 教學教學 技巧 技巧 技巧 技巧

行為名稱行為名稱行為名稱 行為名稱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後測 後測後測 前測前測前測前測 後測後測後測後測 前測前測前測前測 後測後測後測後測 前測前測前測前測 後測後測後測後測 前測前測前測前測 後測後測後測後測 前測前測 前測前測 後測後測 後測後測 跟隨孩子的領導 2 1 5 6 7 8 7 9 面對面互動遊戲 22 31 22 20 13 11 15 14 輪替 G G G G F F F F 等待孩子回應 2 2 2 0 3 4 2 1 說明孩子及自己

的行為活動

7 6 3 15 9 6 14 12

指物命名 16 14 24 30 28 20 19 23

延伸主題 13 10 8 13 6 1 5 5 示範 32 24 28 16

誘發 12 11 2 11 重複 1 3 6 4

擴展 0 3 2 3

總計 45 41 38 34 62 64 64 84 66 50 62 64

G(good)表示家長與兒童輪替行為非常良好(比率接近),F(fair)表示家長與兒童輪替行為尚可

45 41 38

34

0 10 20 30 40 50 60

A3M A4M

家長編號

使

62 64 64 66 62

84

50

6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B1M B2M B3M B4M

家長編號

使

家長教學技巧 前測 家長教學技巧 後測

圖4-5 家長在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總次數的前、後測結果

二 二 二

二、、、、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前後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前後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前後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前後「「「「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的結果的結果的結果的結果

雖然研究者分析影片發現,方案介入對家長在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

總次數幾乎沒有影響。但家長的自我評價也很重要。因此,研究者請家長自己

圈選,她與兒童在親子互動時運用教學技巧的情形,從「幾乎沒有使用」到「一

直都有使用」,以1-7分作程度上的區分。依圈選運用教學技巧的程度為得分,

比較方案介入前後的總分是否有差異。聚焦刺激組共5題,互動介入組8題。

家長的自評結果如圖4-6。

1620 16 28

5 15 25 35

A3M A4M 家長編號

總分

31

48

25 24

35

48

25

37

0 8 16 24 32 40 48 56

B1M B2M B3M B4M

家長編號

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 介入前 親子互動教學技巧評量 介入後

圖4-6 家長自評的「親子互動語言評量」的結果

圖4-6可看出聚焦刺激組家長的總分皆有增加,A3M每題平均增加0.8分、

A4M每題平均增加2.4分;互動介入組家長僅有兩位總分有增加,B1M每題平 均增加0.5分、B4M每題平均增加1.6分。B2M、B3M認為自己在介入前、後 使用教學技巧的程度相同,未因課程而有改變。顯示,聚焦刺激組家長認為自

己上課後,使用教學技巧與兒童互動的程度增加幅度稍大;而互動介入組僅

B4M認為自己使用教學技巧的程度增加較多。研究者發現總分增加較多的A4M 與B4M皆上完六次課,而總分增加少與未增加的B1M、B2M、B3M皆只上一 到兩次課。顯示家長評價自己的互動/教學技巧與她的上課次數有關。

三三

三三、、、、家長出席率家長出席率家長出席率家長出席率

參與「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的家長共有11位,全由母親參與。本方案

規劃六次教學課程,且贈送點心或便利商店禮券以鼓勵家長參與,但家長的上

課出席率仍不高,多數家長反應是農忙的關係。由圖4-7可看出,11位家長中,

只有2位上完全部課程,出席率100%,分別是聚焦刺激組的A4M及互動介入

組的 B4M;B2M只上過一次課,多數家長只上過兩次課,出席率 33%(聚焦

刺激組3位A1M、A2M、A5M;互動介入組2位B1M、B3M);上三堂課的家

長兩組各一位(A3M、B5M),出席率50%;聚焦刺激組的A6M上過四堂課,

出席率67%。由此可知,兩組家長的上課次數相似,並沒有組別上的差異。所

有家長的平均出席率約50%,意即每位家長約只上了一半課程,顯示山區家長

的上課出席情況不盡理想。

上一堂課 9%

上兩堂課 上三堂課 46%

18%

上四堂課 9%

上六堂課 18%

上一堂課 上兩堂課 上三堂課 上四堂課 上六堂課

圖4-7 參與「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的家長上課出席情形

A4M B2M B4M

A1M A2M A3M A5M B5M B1M B3M A6M

編號為粗體者,有參與後測

四四

四四、、、、作業繳回情形作業繳回情形作業繳回情形作業繳回情形

家長訓練方案是希望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兒童療育,因此,每一次上

完課後,研究者均準備該次課程的遊戲單為作業,希望家長能在家中與兒童共

讀繪本後,進行活動、完成遊戲單。此外,聚焦刺激組的家長另需填寫兒童口

語表達記錄表,記錄兒童表達目標詞彙的情形。

作業單的繳回情形參見圖4-8。除去第一堂課為課程安排及教學策略說明,

沒有作業單外,其餘五堂課皆有設計作業單。11位家長中,無人繳回全部作業

單,有四位家長作業單全未繳回,分別是聚焦刺激組的 A1M、A3M、A5M、

A6M,繳回率為0;繳回一次的家長有三位,聚焦刺激組的A2M及互動介入組

的B3M、B5M,繳回率20%;繳回兩次的家長兩組各一位(A4M、B1M),繳

回率40%;繳回三次的是互動介入組的B4M,繳回率60%;繳回四次的是互動

介入組的B2M,繳回率80%。由數據上看來,聚焦刺激組的作業單平均繳回率

僅10%,低於互動介入組的平均繳回率44%。所有家長的作業單平均繳回率約

25%,意即每位家長約繳回一張作業單,顯示家長對繳交作業單一事不甚熱絡。

另外,圖4-9 可看到兒童口語表達記錄表的繳回情形。除去第一堂課沒有

記錄表外,其餘五堂課皆需繳回記錄表。六位聚焦刺激組的家長中,只有兩位

繳回,一是全部都繳回的 A4M,一是繳回兩次的 A2M,其餘四位家長都未繳 回。所有家長的記錄表平均繳回率約23%,意即每位家長約繳回一張記錄表,

同樣地顯示家長不太注重記錄表一事。

全未繳回 37%

繳回一次 27%

繳回兩次 18%

繳回三次 9%

繳回四次 9%

全未繳回 繳回一次 繳回兩次 繳回三次 繳回四次

圖4-8 參與「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的家長作業單繳回情形

全未繳回 66%

繳回兩次 17%

全繳回 17%

全未繳回 繳回兩次 全繳回

圖4-9 聚焦刺激組家長繳回兒童口語表達記錄表的情形

為期四個月的收案過程中,三、四月時家長出席率稍高,五月後許多家長

就經常請假。即使家長請假,研究者仍將該次課程使用的繪本教具及作業單交 B2M A1M

B4M A3M A5M B1M A6M A4M A2M

B3M B5M

編號為粗體者,有參與後測

編號為粗體者,有參與後測

A4M A1M A3M A2M A5M A6M

由兒童帶回,並以書面及電話通知家長此事,希望家長仍可在家中與兒童進行

教學。儘管有些家長表示他們在家中有進行活動,但未填寫作業單,也有家長

表示作業單有寫但被兒童損毀,未能繳交等。但作業單的繳回仍不失為一項親

子在家活動的憑據。圖4-10為每一位參與「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家長的出 席情形及作業繳交情形。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6 上課次數

作業單繳回次數

B1M A1M B2M A2M A3M A4M A5M B3M B4M B5M A6M

圖4-10 參與「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的家長出席暨作業單繳回情形

綜合以上資料,介入「偏遠地區家長訓練方案」對家庭語言環境中親子互

動之質與量的改善情形,包括(1)方案介入對家長在親子互動時使用教學技巧的

總次數,未呈現差異。(2)聚焦刺激組家長自評方案介入後,使用教學技巧與兒

童互動的程度增加比互動介入組家長的略多。但家長評價自己的互動/教學技巧

是否有改變與其上課次數有相關。(3)家長的出席率普遍偏低,平均出席率約五

成。(4)作業單及兒童口語表達記錄表的繳回率也偏低,平均繳回率約二成。總

結此四項指標的結果,顯示方案介入後,對參與家長之親子互動的質與量有改

善,但程度有限。

B2M

B4M B1M A4M A2M, B3M B5M

A1M, A5M A3M A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