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節、研究對象

本研究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募集120位病情穩定之慢性思覺失調

症方便樣本 (convenience sample)。思覺失調症個案之納入條件有四項:(一)、

依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由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

(二)、年齡20歲以上,65歲以下;(三)、病情穩定且穩定接受藥物治療;

(四)、願意簽署受試者同意書。思覺失調症個案之排除條件有三項:(一)、嚴

重腦傷之病史,有物質濫用和智能發展障礙、失智症或其他神經認知症之診

斷;(二)、患者於間隔兩周之CGI-S前後測分數不同者(即精神症狀有所變

化),將於施測者內信度及施測者間信度檢驗中排除;(三)、因視力缺損或上肢

障礙等,以致無法進行測驗評估者。本研究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人體研究倫理

審查委員會審核通過 (TCHIRB-10703115),患者在知情同意後,完成本研究計

畫同意書之簽署,即納入為本研究之個案。

第二節、研究程序

符合收案標準之思覺失調症患者分兩組,每組各60位患者。一組患者由同

一位施測者進行二次ACLS-6之評量,以驗證施測者內信度。另一組患者之二

次ACLS-6評量由不同位施測者進行,以驗證施測者間信度研究。每位患者於

安靜的空間下進行間隔兩週之二次施測。患者間隔兩周之CGI-S二次分數不同

者,意旨精神症狀有所變化,則不進行ACLS-6後測。流程圖詳見圖2。每位

患者在第一次施測中,亦接受MMSE、MoCA和WCST之評量。

研究者透過查詢患者病歷資料,以記錄患者之人口學資料,病歷資料查詢

內容包括:性別、出生日期、學歷、發病年齡、婚姻狀況、抗精神藥物等。

第三節、研究工具

ACLS-6為包含1個快速觀察和9個分測驗,評測出所對應的ACLs。認知

障礙模式將認知能力定量為六個階層,包含25個序列階層量度,分數範圍由

1.0-5.8,藉此決定使用何種社會支持及環境,使個案發揮最大之功能 (Allen,

2016) (附錄1)。

MMSE為Flostein等學者所發展,評量整體認知能力之評估量表。中文版

為郭乃文等人翻譯並經文化調適後之版本,已具有本土常模可供對照 (郭乃文

等人,1988)。MMSE用以評量之整體認知功能包含定向感 (orientation)、記憶

力、注意力與計算能力 (calculation)、語言能力與視覺空間概念(附錄2)。

MMSE之施測時間約為5-10分鐘。測驗共11題,總分為0-30分,分數越高,

代表整體認知功能越好 (Feng, Chong, Lim, & Ng, 2012; Mahendran et al., 2015)。

MMSE用於思覺失調症具有良好的區辨效度 (Ong et al., 2016)。

MoCA為測量整體認知之評估工具 (Nasreddine et al., 2005)。此量表共11

測驗項目(附錄3),用以評估八大領域之認知功能,包含:注意力與集中力

(concentration)、執行功能、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建構

(visuoconstructional skills)、抽象概念 (abstraction)、計算 (calculation) 與定向感

(Yang et al., 2018)。MoCA施測時間約為10分鐘。MoCA總分為0-30分,分數

越高代表整體認知功能越好。若受試者接受的教育年數≤ 12年,則其於MoCA

之分數可加1分,受試者的分數低於26分,則視為具有認知功能障礙。過去研

究顯示MoCA具備良好之敏感性 (sensitivity),可篩選出有認知功能障礙之思覺

失調症患者 (Mahendran et al., 2015; Wu, Dagg, & Molgat, 2014),且具有良好的

信效度 (Wu et al., 2017; Yang et al., 2018)。

WCST為測量患者執行功能之評估工具 (Nieuwenstein, Aleman, & de Haan,

2001; Puente, 1985),此測驗的設計是評估抽象分類與概念形成及轉換的能力。

WCST為受測者在不被告知配對規則(顏色、形狀、數字型式)之狀況下,自行

尋找配對規則 (Heaton, Chelune, Talley, Kay, & Curtiss, 1993)。測驗中包含4張

刺激卡,128張反應卡,作為評量工具,測驗患者是否可正確配對卡片的顏

色、形狀和數目。WCST有16個指標分數(附錄4),包括:使用卡片總數

(number of trials administered)、答對卡片總數 (total number correct)、答錯卡片

總數 (total number of errors)、錯誤率 (percent errors)、固執反應 (perseverative

responses)、固執反應率 (percent perseverative responses)、由固執產生之錯誤

數、由固執產生之錯誤率 (percent perseverative errors)、非固執產生之錯誤數

(nonperseverative errors)、非固執產生之錯誤率 (percent nonperseverative

errors)、連續答對三題以上之卡片總數 (conceptual level responses)、連續答對三

題以上之卡片比率 (percent conceptual level responses)、確實完成卡片分類之次

數、完成第一次分類所須之卡片數 (trials to complete first category)、連續答對

五題以上時卻犯錯之次數 (failure to maintain set)、學習效率 (learning to learn)

(Heaton et al., 1993)。WCST用於思覺失調症患者已有效度驗證 (Koren et al.,

1998; Leung & Man, 2007)。

CGI-S為Guy等人所發展之臨床整體印象量表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

CGI)的分量表 (Guy, 1976; Koren et al., 1998),用以評估個案臨床症狀之嚴重程

度 (Busner & Targum, 2007)。CGI可分為整體嚴重程度與進步量表二個部分,

本研究僅使用CGI的整體嚴重程度量表,以判斷思覺失調症患者之精神症狀是

否有變化,且當作驗證ACLS-6區辨效度的效標。CGI-S以七點量尺計分,總

分介於1分至7分間。1分=正常、沒有生病;2分=病況極輕;3分=病況輕

微;4分=病況中等;5分=病況明顯;6分=病況嚴重;7分=極度嚴重。分數越

高代表患者症狀越嚴重 (Busner & Targum, 2007)。CGI-S於思覺失調症患者具

良好的收斂效度和反應性 (Leucht & Engel, 2006; Rabinowitz, Mehnert, &

Eerdekens, 2006; 藍先元、鄭光男、張聖莉、蕭英桃、呂秀珠,2002)。

第四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以SPSS第22版分析所得資料,包含檢測人口學資料、ACLS-6之

施測者內信度、施測者間信度、收斂效度及區辨效度。此外,本研究檢驗

ACLS-6分測驗天花板效應/地板效應之描述性統計。當最高分數或最低分數佔

所有收案患者人數比例20%以上,則表示該分測驗具有天花板效應或地板效應

(McHorney, Ware, Lu, & Sherbourne, 1994)。本研究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

值、標準差等分析人口學資料,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

診斷、發病年齡、抗精神藥物等。另以平均數、標準差、次數分配、百分比檢

測MoCA、MMSE與CGI-S分數。以卡方檢定及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檢測施測者內信度組與施測者間信度組人口學資料及MoCA、

MMSE與CGI-S分數是否有顯著差異。

施測者內信度、施測者間信度

本研究使用ICC分析模型為隨機效應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a random effect

2-way ANOVA),檢測施測內信度和施測間信度。ICC值的判斷標準:ICC ≤

0.39為低信度、0.40-0.59為中度信度、0.60-0.79為好的信度、0.80-1.00為良好

信度 (Bushnell, Johnston, & Goldstein, 2001; Richman, Makrides, & Prince,

1980),並計算SEM代表隨機測量誤差大小 (Atkinson & Nevill, 1998)。依據

ICC和SEM計算95%信心水準 (confidence level)下之MDC值,用以判斷單一

患者改變的分數是否超過測量誤差。SEM值與MDC值之計算公式如下 (Haley

& Fragala-Pinkham, 2006; Schreuders et al., 2003):

(公式一)

(公式二)

公式一之SD為二次測量分數之標準差。

此外,本研究計算MDC%,以確認MDC值是否在可接受的測量誤差範圍

內。MDC%之計算公式為(MDC/所有評估分數之平均值)×100 (Lexell &

Downham, 2005)。MDC轉換為MDC%,去除其測量單位,MDC%可使用比較

不同測驗間之隨機測量誤差,MDC%愈小,表示其隨機誤差相對愈小。MDC%

低於30%,視為可接受的隨機測量誤差,低於10%可視為優良 (Flansbjer et al.,

2005)。

收斂效度

本研究以MMSE、MoCA、WCST為收斂效度之效標,使用Pearson’s r

關係數,以檢驗所有患者ACLS-6與MMSE、MoCA及WCST之相關程度。相

關係數r ≥ 0.60 為高相關、0.30 ≤ r < 0.60為中度相關、r < 0.30 為低相關

(Salter et al., 2005)。

區辨效度

本研究使用CGI-S為區辨效度之效標,把所有患者依據CGI-S分成不同嚴

重程度,以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sample t-test)檢驗ACLS-6能否區辨不

同嚴重程度的思覺失調症患者。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