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134

M=14.63(SD=1.19)、後測M=14.75(SD=1.28),顯示:輕中度失智症比輕度失智症

好,輕度失智症比中度失智症好。在本研究中輕度失智症、輕中度失智症及中度 失智症的認知功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此研究與國內學者林儷蓉研究結果相符。同 時由此也可得知三間日間照顧中心收托的失智長者之健康狀態無特別的差異性,

進行的園藝治療活動不會因為疾病或失智程度的不同而無法參與園藝治療活動,

由此可見園藝治療適合的族群廣泛並且適合在高齡長者及失智症長者進行 (Charles,2008)。

第四節 不同基本屬性與福祉效益的關係

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失智長者的年齡、性別、族群、慣用語、婚姻狀況、

過去職業、教育程度和疾病因素進行差異比較結果無顯著的差異,以疾病因素進 行福祉效益進行比較發現,福祉效益之輕度失智症前測M=21.50(SD=1.83)、後

測M=34.08(SD=1.98),輕中度失智症福祉效益之前測M=20.69 (SD=1.18)、後測

M=33.85(SD=1.82),中度失智症福祉效益之前測M=20.38(SD=1.30)、後測

M=33.88(SD=2.42),研究結果顯示:輕度失智症的福祉效益比中度失智症患者好,

中度失智症患者比輕中度失智症患者好。同時發現園藝治療對於不同的失智程度 患者都有效益,另外也發覺在輕度失智長者中進行團體活動的操作的效益比其他 程度失智症長者效益較好,在失智症的團體活動輕度失智長者仍可從事日常活動 只需要經由提醒及鼓勵個案即可達到良好的活動效益(林克能,2013),透過操作 性活動實際體驗提供參與者進行內隱記憶可強化認知學習(吳、林,2012)。

135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台灣北區之日間照顧中心(含銀髮俱樂部及公共托老中心)之失智 症長者為研究對象,進行驗證園藝治療對失智長者健康狀態及福祉效益之成效之 相關研究,主旨在探討園藝治療方案對失智症長者的健康狀態及福祉效益的提升,

以提供日間照顧中心(含銀髮俱樂部及公共托老中心)之失智症長者進行園藝治 療方案之規劃及參考。第一章節歸納整理研究結果,第二章節針對日間照顧中心 (含銀髮俱樂部及公共托老中心)進行時所產生的研究限制進行改善與建議,第三 章節針對園藝治療上的實務運用給與社區機構與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園藝治療方 案提出建議。本研究之目的建構:設計和發展符合失智長者的園藝治療活動方案,

瞭解失智長者之疾病、健康及福祉狀況,驗證園藝治療對疾病、健康及福祉之效 益,比較不同屬性與園藝治療提升福祉效益成效的差異。

經文獻查證及研究結果證實,本研究假設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肢體運 動強度會比之前好、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興趣嗜好會比之前增加、失智長者 接受園藝治療後心情放鬆程度會比之前好、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成就感會比 之前好、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決策力會比之前好、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 社交技巧會比之前好、失智長者接受園藝治療後園藝技術會比之前好、對於園藝 治療對於不同屬性的失智長者福祉效益提升程度有差異。個案參與園藝治療後,

認為園藝治療能改善健康並且其效益存在成立。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人口學 特性,第二節健康狀態,第三節福祉效益;推論性部分:第四節比較健康狀態前 後差異、第五節比較福祉效益前後差異、第六節比較不同基本屬性與健康狀態改 善之差異、第七節比較不同基本屬性與福祉效益成效之差異。本研究採前實驗研 究法,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人口特性;以T檢定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析探討失智長者參與園藝治療方案了解其前後測之差異性。

本研究研究對象以年滿65歲以上輕、中度失智症長者參與本園藝治療方案,

方案執行六週共12次活動,每次60分鐘,總共邀請36位失智長者參與本方案,但

136

因個人因素及生理變化改變無法全程參加者有3位,全程參與者33位,因此以這 33位長者作為最後研究結果及成效。根據研究結果做以下綜合結論。一、園藝治 療方案以提升「健康狀態」本研究分別從「簡易智能量表」進行認知功能的分析、

從「巴氏量表」進行身體功能的分析、從「康乃爾失智者憂鬱量表中文版」進行 情緒狀態的分析、從「團體活動參與觀察紀錄」進行社交互動的分析。分析結果 發現失智長者參與12次園藝治療方案後在認知功能方面僅語言:複誦有顯著差異,

其他認知部分有少許提升,但不達顯著差異,表示長者在參與方案後增加認知功 能與林俊德(2012)及Makizako(2015)研究一致,證實園藝治療能有效提升失智長 者認知功能。

於身體功能方面多為保持身體功能的狀態,僅部份功能提升,如:穿脫衣服、

大便控制有明顯進步,表示長者在參與園藝治療後身體活動功能仍會有提升的狀 態與woone(2015)及whear(2014)研究一致,園藝治療能提升失智長者身體活動功 能。在情緒狀態方面對可喜的事情缺乏反應、焦躁不安、遲緩、多重性生理不適 之抱怨、失去興趣、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每天早上新情狀況差、比平常更不容 易入睡、夜間常醒來、比平常更早醒來皆有顯著差異性,表示長者在參與園藝治 療活動後情緒狀態得以平緩,與Lee, & Kim(2008)研究結果顯示可改善老人憂鬱 情緒及睡眠品質一致,由此驗證園藝治療活動能改善失智長者情緒狀態。在社交 互動方面注意力維持時間、出席意願程度、人際互動狀態、互動人數和參與程度 皆有顯著的差異,與Gigliotti(2005)及Yao, &Chen(2016)研究顯示能促進人際互動、

培養興趣,增加活動參與意願,提升活動參與意願一致,由此驗證園藝治療能有 效提升失智長者人際互動。

研究的過程中三間日間照顧中心員工不斷的反應失智長者的進步狀況及心 情愉快的提升除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之外,同時也使得日照中心員工降低工作的 疲勞感。另有活動參與者之案女特意向研究者表示:看到母親的作品感到不可思 議,因為母親中度失智偏往重度的走向,但是經由園藝治療活動的參加後才發現 原來母親也可以做這麼多的作品,對此活動極力給予肯定及感謝,也希望未來的

137

日間照顧中心都能多多推廣園藝治療活動,由此可見園藝治療活動也增加親子之 間的關係和話題。此與董芝帆等人(2013)中提到家屬對活動的肯定結果相符。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本研究取樣僅在台灣北部三間日間照顧中心進行園藝治療,無法推論於全 台灣失智長者,研究期間除了本實驗介入方案之外,可能有許多的因素影響日 間照顧中心老年人健康狀態與福祉效益,例如:研究進行中有5位失智長者已由 輕度失智症轉為中度失智症,在評估活動介入前、後測的成效及團體活動帶領 時容易受到個案病情進展的干擾。此外,由於本研究輕中度失智長者多為腦血 管疾病後所導致的血管型失智症患者,身體活動範圍已受到疾病的限制,進行 評估身體活動功能時與中度失智症長者的身體活動功能狀態已產生差異,因此 在評估失智症身體活動功能部份,無法依失智症疾病的退化狀態進行輕中度失 智症及中度失智症身體活動功能差異的評測。

另外,進行男性和失智症不同程度的健康狀態及福祉效益由於樣本數少進 行研究推論較為困難。而本研究之研究者是園藝治療方案的設計者,也是帶領 者,研究結果也有可能受到研究者的人格特質、個人喜好、價值觀、團體活動 帶領方式等因素影響。由於本研究園藝治療活動方案需要使用到泥土、花卉、

植物育苗種植、移盆等等項目,需要較多的人力進行支援,而日間照顧中心屬 於社區行的長期照顧機構,機構的人力配置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進行研究介 入時就需要有多餘的人力進行支援協助及日間照顧中心的配合意願,故在尋求 研究場域上需要多方管道的尋求協助,以期早日找到研究場所。

二、研究建議

於日間照顧中心進行研究時,因個案失智程度不一致,對於活動的專注力 會有落差,建議在進行團體活動時,讓同一程度的失智長者進行活動,以避免 活動進行時產生衝突。回顧過去國內、外研究及本研究的進行,皆可發現園藝

138

治療大多以團體治療所進行。對於成員的改變,團體可成為催化因子,亦可為 促進參與園藝治療成員健康及福祉效益提升的關鍵之一,因此對於未來要進行 園藝治療團體活動的帶領者,若能具備熟悉團體動力及活絡團體催化之相關技 巧,相信對園藝治療課程的必有正向之提昇,或可建議帶領者有機會可接觸團 體活動帶領課程繼續教育。此外,亦需考量活動協助員是否有受過倫理相關訓 練課程,以謹慎協助執行園藝治療之進行。此外,進行園藝治療效益評估的前/

後測時,建議需要受過評估量表相關課程之訓練,以避免問卷評估結果產生差 異值。

第三節 實務上之應用

園藝治療是一項具有指標性的治療活動,能依據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的課 程內容,因此在實務應用將以教育面、研究面、行政面及實務面之四個構面進行 描述。教育面之應用:本研究之園藝治療方案活動為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 模組,因此在教育層面上可以將該課程放置在老人相關領域科系之課程進行輔助 性療法領域的學習,使未來要進入長照領域的生力軍能理解輔助性療法對於老人 領域的重要性。研究面之應用:由於本研究中的園藝治療活動對於失智症長者有 顯著健康及福祉效益,但由於對男性及不同程度的失智症患者的研究樣本數少,

不足以推論蔽之,故建議未來可將此模組放置在不同的長照場域進行大規模的研 究,進行此模組的再驗證。行政面之應用:進行社區及長期照顧相關據點之連結,

進行本研究中的園藝治療活動方案模組的推展,並且協助申請衛生福利部預防及 延緩失能的課程。

實務面之應用:園藝治療活動的限制是實施成本比其他治療活動較高,無論

是人力或是材料成本以及長者在所使用的工具。此外,實行園藝治療的場域若為 都會型的日間照顧中心,那麼機構的位置、空間可能會較為狹小或是採光會稍為 受到限制,進行植物栽種的同時還有感染控制的相關問題需要考量。因此在實務 上可以先從材料成本上進行控制,養成長輩定時曬太陽的習慣,定時定點帶植物 去戶外曬太陽,一來可以促進植物,二來減少骨質疏鬆症的機會。至二手家俱回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