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Copied!
37
0
0

Teks penuh

(1)

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高等数学建设组

第2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高等数学A

2.3 导数的应用

2.3.1 函数的单调增减性的判定

2.3.2 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2.3.3 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求法

(2)

2.3 导数的应用

2.3.1 函数的单调增减性的判定

函数的单调性判别法 函数的单调性习例1-6

2.3.2 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函数的极值判别法 函数的极值习例7-11

2.3.3 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函数的最值判别法 函数的最值习例12-14

课堂思考与练习

导 数

的 应

(3)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一

1. 定义:x1, x2I,

; )

( ),

( )

(

, 1 2

2

1 时 若 则 在 上单增

xx f xf x f x I

. )

( ),

( )

(

, 1 2

2

1 时 若 则 在 上单减

xx f xf x f x I

具有正斜率的切线

x o

y

) (x f y

0 )

(

x

f g( x)0

具有负斜率的切线

x o

y yg(x)

(4)

2. 判别法

定理1. f (x) 在区间 I上可导.

; )

( ,

0 )

( ,

(1) 若对于一切xI fx  则 f xI上单增 . )

( ,

0 )

( ,

(2) 若对于一切xI fx  则 f xI上单减 证明: x1x2I.[x1, x2]上用Lagrange中值定理得,

.

), )(

( )

( )

(x2 f x1 f x2 x1 x1 x2

f   

 

. 0 x2x1  又

).

( )

( ,

0 )

( 0

) (

(1)fx   f

 则 f x2f x1

; )

(xI上单增

f

).

( )

( ,

0 )

( 0

) (

(2)fx   f

 则 f x2f x1 .

)

(xI上单减

f

(5)

注意:

(1) 该判别法为充分条件判别法.

(3) 判别法中的区间可以是开区间、闭区间和无穷区间.

(4) y=f(x) 连续可导的条件不可少,有导数不存在的点

时,函数的单调性须重新考虑.

(5) 对于连续函数,用导数为0的点和导数不存在的点来 划分定义区间,就可得出各部分区间上函数的单调性. (6) 利用判别法可以判定函数的增减性、求单调区间,

还可证明不等式、讨论根的存在性.

(2) 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区间上的性质,要用导数在这

一区间上的符号来判定,而不能用一点处的导数符

号来判别一个区间上的单调性.

(6)

1. f (x)xex2 , 判定其单调性并求单调区间.2. 确定 y3 x2的单调区间.

3. .

1

arctan )

1 ln(

,

0 x

x x

x  时 证明   

4. .

1 1

1

b b a

a b

a b a

 

 

 证明 

5. f (x)0xa上二次可微, f (0) 0, f (x) 0, .

) , 0 ) (

( 在 内单增

证明 a

x x f

6. 方程ln xax (a0)有几个实根.

函数的单调性习例

(7)

. ,

) ( .

12 判定其单调性并求单调区间 例 f xxe x

: f (x)的定义域为(,).

) 2 ( )

(x e 2 xe 2 x

f   xx   ex2(12x2), ,

0 )

(

x

f .

2 x   2

得 列表讨论如下:

x )

2 , 2

( 

2

2 )

2 , 2 2 (2

2

2 , )

2

( 2 

) (x

f 00

) (x f

2 ], , 2 2 [ 2

)

(

f x 的单增区间为

).

2 , ( 2 2 )

, 2

(  和 

单减区间为

(8)

. .

2 确定 3 2的单调区间 例 yx

: y3 x2 的定义域为(,).

3 , 2

3 x

y  没有导数为0的点, x=0 为不可导点. 列表讨论如下: x (,0) 0 (0,)

y 不存在 

y

), ,

0

3 2 ( 

y x 的单增区间为

).

0 , (

单减区间为 如图.

o x y

(9)

1 .

arctan )

1 ln(

, 0

.

3 x

x x

x  时 证明   

当 例

证明: x=0 , 等号成立.

, arctan )

1 ln(

) 1

( )

( ,

0 f x x x x

x  时 设    

1 2

1 1 )

1 ln(

)

(x x x

f      

) 0 (

1 0

) 1

ln( 2

2  

 

x

x x x

所以 f(x) 单调递增.

从而, x0, f (x)f (0),f (0) 0. .

0 arctan

) 1

ln(

) 1

( )

(     

f x x x x

1 .

arctan )

1 ln(

x

x x

 

 即

(10)

1 . 1

1 .

4 b

b a

a b

a b a

 

 

 证明 

证明: ( 1).

) 1 (

 

  x

x x x

f

)2

1 (

) 1

) (

( x

x x x

f

 

0

) 1

(

1

2

 

x 所以 f(x) 单调递增.

, b a

b

a   

  f (ab)f (ab),

b a

b a

b a

b a

 

1 1

a b

b b

a a

 

 

1 1

1 .

1 b

b a

a

 

 

(11)

, 0

) ( .

5 设 在 上二次可微

f xxa f (0) 0, f (x) 0, .

) , 0 ) (

( 在 内单增

证明 a

x x f

证明: ( ) , )

(

x

x x f

F

( ) ( ).

)

( 2

x

x f x

f x x

F  

  ).

( )

( )

(

G xxfxf x 又设

) ( )

( )

( )

(x f x xf x f x

G       所以 G(x) 单调递增.

) 0 ( )

( ,

0 G x G

x  时 

. 0 )

( )

(

xfxf x

即 F(x)0. 所以 F(x) 单调递增.

. )

, 0 ) (

(a 内单增

x x

f

).

0 ( 0 )

(x x a

f

x    

. 0 )

0

(

f

(12)

. )

0 (

ln

.

6 方程 有几个实根 例 xax a

: f (x)ln xax (x0), 1 ,

)

( a

x x

f    1 .

, 0 )

( x x a

f   得  令

. 0 )

( 1 ,

) 1

(fx

x a

f (x)单调递增. , )

(ln lim

) ( lim

0 0



f x x ax

x x

, 1 1

1   ln

 

a f a

, 0 1 1

ln

1 ,  

e a

a

1 1 0,

ln

1 ,  

e a

a

1 ,

0 时有一实根

故当  ae 1 . 时没有实根 当ae

(13)

. 0 )

( 1 ,

) 2

(fx

x a

f (x)单调递减. , )

(ln lim

) (

lim    





f x x ax

x x

, 1 1

1  ln

 

a f a

, 0 1 1

ln

1 ,  

e a

a

1 1 0,

ln

1 ,  

e a

a

1 ,

0 时有一实根

故当  ae 1 . 时没有实根 当ae

. ,

ln 1 ,

) 3

( x e

e x x

ae时  则  当

1 , 0

,当 时方程有两实根

综上所述  ae 1 ,

时没有实根 当ae

1 .

e e x

a  时有一实根  当

(14)

.函数极值的判别法 二

1. 函数极值的定义与图形:

o x

y

注意: (1) 极值是局部性质.

(2) 极大值不一定比极小值大,反之亦然.

(15)

2. 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定理1. 设函数f (x)x0可导,x0为极值点,f(x0 )0. ---Fermat定理

注意:

(1) 导数为0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 ( f(x0)0) (2) 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3) 驻点只是可能的极值点. :

30的情况

考虑yx x

, 0

, 0

3 2 得 是驻点

y  xx

.

0不是 3的极值点

xyx

如图.

o x

y

(16)

(4) 极值点应包含在驻点和不可导点之中. :

0的情况

考虑yx x

,

0处不可导

由定义可得yx x.

0是 的极值点

xyx 如图.

o x

y

(17)

3. 极值存在的第一充分条件

定理2. 设函数f (x)U(x0,

)内可导,f(x0 )0. , 0 )

( ,

0 )

(

(1)xx0fx  当xx0fx).

( )

(x x0 f x0

f 在 处取得极大值 则

, 0 )

( ,

0 )

(

(2)xx0fx  当xx0fx).

( )

(x x0 f x0

f 在 处取得极小值 则

, 0 )

( 0

) ( )

~ , (

(3)xU x0

fx  或fx.

)

( 0 不是极值

f x

(18)

证明:

, 0 )

( ,

(1)xx0fx

f(x) 单调递增. f (x)f (x0).

, 0 )

(

0 ,  

x f x

x

f(x) 单调递减. f (x)f (x0).

).

( )

( ,

)

~ ,

(x0 f x f x0

U

x  时 都有 

. )

(x0 为极大值

f

同理可证得结论(2),(3)成立. 由极值的定义来证明.

(19)

极值存在的第一充分条件的图形记忆法.

极大 o x

y

: 0 y

极小 o x

y

: 0 y

没有极值 o x

y

:

y o x

y

:y

(20)

4. 极值存在的第二充分条件 定理3.

则 且

内二阶可导 在

f (x) U(x0,

) , f(x0 )0, f (x0 )0. .

, 0 )

(

(1)f  x0  则 x0 为极小值点 . ,

0 )

(

(2)f  x0  则 x0 为极大值点 证明:

0

0 0

) (

) lim (

) (

) 1 (

0 x x

x f

x x f

f x x

 

 



( ) 0

lim

0 0

 

 

x x x f

x x

, 0 )

(

0 ,  

当 x xf x

. 0 )

(

0 ,  

x f x

x

0 是极小值点. 从而 x

同理可证得(2)成立.

(21)

注意:

(1) 使二阶导数不为0的点一定是极值点.

. ,

, )

( 0

) (

) 2

( 0 0

只能用第一充分条件 定

不能用第二充分条件判

不存在 或

f  xf  x

5. 求极值的步骤

. )

(

(1)写出 f x 的定义域

).

( (2)计算 fx

(3) 求出驻点和不可导点.

(4) 由充分条件定理判定驻点和不可导点是否是极值点. (5) 求出极值点处的函数值即得全部极值.

(22)

函数的极值习例

7. f (x)2x33x212x21的极值.8. f (x)(2x5)3 x2的极值.

9. f (x)(x21)31的极值.

10. , ( ) . 2

1 2

1 0

)

( 求 的极值

f x

x x

x x x

f 

 

11.

.

; , ,

2 ,

1 ,

ln )

( 2

小值 并确定是极大值还是极

求 有极值

处 在

b a

x x

x bx

x a

x

f     

(23)

. 21

12 3

2 )

( .

73 2 的极值

f xxxx  解: f (x)的定义域为(,).

).

2 )(

1 (

6 12

6 6

)

(2     

x x x x x

f

. 2 ,

1 ,

0 )

(1   2

x x x

f

列表讨论如下:

x (,1)1 (1,2) 2 (2,) )

(x

f   0 0

) (x

f 极大 极小

, 28 )

1 ( 

极大值为 f 极小值为 f (2)1.

(24)

. )

5 2

( )

( .

83 2的极值

f xxx

: f (x)的定义域为(,). . 3

) 1 (

) 10

( 3 x

x x

f   

. 1 ,

0 )

(  

x x

f

令 且 x0为不可导点. 列表讨论如下:

x (,0) 0 (0,1) 1 (1,) )

(x

f   不存在 0

) (x

f 极大 极小

, 0 )

0

(

极大值为 f 极小值为 f (1)  3.

(25)

. 1

) 1 (

) ( .

92 3 的极值

f xx  

: f (x)的定义域为(,).

. ) 1 (

6 )

(22

x x x f

. 1 ,

0 ,

1 ,

0 )

(     

x x x x

f

列表讨论如下:

x (,1)1 (1,0) 0 (0,1) 1 (1,) )

(x

f 0 00

) (x

f 极小

. 0 )

0 ( )

(

f x 只有极小值 f

: 也可用二阶导数来判定极值!

(26)

. )

( 2,

1 2

1 0

)

( .

10 设 求 的极值

f x

x x

x x x

f 

 

: 0x1, f(x)10. . 0 1

) ( ,

2

1x  时 fx    当

. )

( x 没有驻点

f

1

) 1 ( )

lim ( )

1 (

1

 

x

f x

f f

x

1,

1 1 lim 2

1

 

 

x x

x

1

) 1 ( )

lim ( )

1 (

1

 

x

f x

f f

x

, 1 1

lim 1

1

 

 

x x

x

. 1为不可导点

x

(27)

列表讨论如下:

x (0,1) 1 (1,2) )

(x

f   不存在

) (x

f 极大

. 1 )

1 ( )

(

f x 有极大值 f

(28)

.

; , ,

2 ,

1 ,

ln )

( .

11 2

小值 并确定是极大值还是极

求 有极值

处 在

设 例

b a

x x

x bx

x a

x

f     

: ( )   2bx1, x

x a

f ( ) 2 2b,

x x a

f     ,

2 ,

1 )

(xxx  处有极值

f

. 0 )

2 ( ,

0 )

1

(   

ff

0, 1

2 4

0 1

2 



a b

b a

.

6 , 1

3

2  

a b

3. 1 3

) 2 (

  2

x x 从而 f

, 3 0

) 1 1

(  

f 

  f (1)是极小值; ,

6 0 ) 1

2

(   

f 

  f (2)是极大值.

(29)

.函数的最值 三

1. 闭区间[a,b]上可导函数 f(x) 的最值.

( ), ( ), ( ), , ( )

.

max f a f b f x1 f xn

M  

( ), ( ), ( ), , ( )

.

min f a f b f x1 f xn

m  

. )

, ,

2 , 1

( 为驻点

其中xi i   n

2. 闭区间[a,b]上连续函数 f(x) 的最值.

( ), ( ), ( ), , ( ), ( ), , ( )

.

max f a f b f x1 f xn f t1 f tm

M   

( ), ( ), ( ), , ( ), ( ), , ( )

.

min f a f b f x1 f xn f t1 f tm

m   

; )

, ,

2 , 1

( 为驻点

其中xi i   n t j ( j1,2,, m)为不可导点.

(30)

3. 开区间 (a,b) 或无穷区间上的最值.

这时可能有最值,可能没有最值. 对于(a,b),

. ,

) ( lim

), (

lim

都小则没有最小值 最大值

处的函数值都大则没有

比驻点和不可导点 若 f x f x

b x a

x

. ,

) ( lim

), (

lim ),

, (

都小则没有最小值 最大值

处的函数值都大则没有 点

比驻点和不可导 若

对于 f x f x

x

x 





(31)

4. f(x)I内可导, 且只有唯一一个驻点x0时的最值. . )

( 0 为极大值时即为最大值 当f x

o x y

. )

( 0 为极小值时即为最小值 当f x

o x y

5. 实际问题的最值 若驻点x0为极值点,

x0 x0

实际问题中, 可根据问题的性质判定可导函数有最值, 而且在区间内部取得. f(x)在区间内部只有一个驻点, 则一定在驻点处取得最值.

(32)

函数的最值习例

12. ] .

2 , 3 0 [ )

2 (

) 1 (

)

( 2 3 在 上的最值

f xxx

13. 从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的四角上截去同样

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盒子,问要截

截去多大的小方块,才使盒子容量最大?

14. 把一根直径为d 的圆木锯成矩形梁,问矩形截面 的高h和宽b应如何选择才能使梁的抗弯截面模 量最大?

(33)

12. ] . 2

, 3 0 [ )

2 (

) 1 (

)

( 2 3 在 上的最值

f xxx

: f(x)2(x1)(x2)3(x1)23(x2)2 )

7 5

( ) 2 )(

1

(   2

x x x

2 5 ,

, 7 1 0

)

(123

x x x x

f

(舍去)

, 8 )

0

(  

f f (1)0, 3125,

) 108 5

(7  

f .

32 ) 1

2

(3   f

, 0 )

1

(

最大值为 f 最小值为 f (0)  8.

(34)

13. 从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的四角上截去同样

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盒子,问要

截去多大的小方块,才使盒子容量最大?

: 如图所示 a

x 2)

0 ( , ) 2 (

)

( 2 a

x x

a x x

V    

, 0 )

6 )(

2 (

)

(    

x a x a xV

2 .

6 ,

x a xa  得

(35)

6 为极大值点, xa

. 6的小方块时,可达到盒子容量最大 当截去边长为 a

x

注意:

利用最大最小值可证明不等式. 6 .

2) , 0

( a

a 内只有唯一驻点 x  在

. 0 4

) 8 24

( 6)

(

6

 ax a a

V x a

(36)

14. 把一根直径为d 的圆木锯成矩形梁,问矩形截面 的高h和宽b应如何选择才能使梁的抗弯截面模 量最大?

h b d: 由力学分析知矩形梁的抗弯截面模量为

, )

( 2 2

6

1 b db

b(0,d )w  61(d 23b2)

b13 d 从而有

1 : 2 :

3 :

: h bd

2

2 b

d

h    32 d

由实际意义可知 , 所求最值存在 , 且驻点只一个, 故所求结果就是最好的选择.

(37)

思考题:

习题2.3 第1题(1)到(3)

思考题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习题2.3 第13题到第16题

练习参考答案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CH12 常微分方程 在力学、物理学、经济学及工程技术等 领域中,需要寻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但根据 问题的性质,常常只能得到 建立 待求函数的 导数或微分的关系式,这种关系式在数学上称 之为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模型的研究内容:增长、改变、 速率、衰变、繁殖、边际、增量、导数、微分 … 函数变化率 建立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