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_____ 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古文運動之流變
背 景
六 朝
六朝以來,文尚「駢儷」,內容空洞,遠教化與實用。(重形式)
例:〈與宋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先 驅
初 唐
【 陳子昂 】奏疏不用駢儷,張說、元結、李華等不拘於駢文,
實為古文運動先聲。(倡內容)
發 展
中 唐
韓愈
※
並 非 倡 古 文 之 第 一 人。文 章
以「散文」對抗
「駢文」。
蘇軾評:「文」
起 【 八代 之衰】。
【文以載】為 主 , 氣 魄 雄 渾 , 語 言 精 練,備受後人 推崇。
思 想
以「儒學」對抗
【 佛
】」。
「道」濟
【天下之 】。
柳宗元 文 章
主張:
【文者以明】;
重視文章藝術之 道
韓愈評:
【 雄深雅健】,
似司馬子長。
文 章 雄 深 雅 健 , 俊潔精奇。
與 韓 愈 並 稱 韓 柳。
為 文 勇 於 創 新,以幽默諷 刺的筆法,反 映 嚴 肅 的 主 題,尤以
【 水 遊 記】 文筆清麗,有 強 烈 的 感 染 力。
思 想
博涉諸子,出入 儒 、 釋 、 道 之 間。
韓愈友劉禹錫、韓門弟子李翱、張籍、皇甫湜、李漢皆為古文名 家。
中 輟
晚 唐
靡麗之風再起,唯美的駢文又盛。
續 成
宋 歐陽脩 初為駢文,及至得【 韓愈 】殘本,遂倡 為古文,力尊韓文,古文中衰之勢,得以 復振﹔
又拔取三蘇、曾、王等輩,使文風丕變,
古文遂為文章之正宗。
至此古 文 運 動 【 獲得完 全的 成功
】。
文 章 平 易 流 暢 , 清 新 自 然 , 婉 轉 多 姿 , 無 論 敘 事、說理、狀 物、記人,全 寫 得 從 容 不 迫,富有感情
班級:_____ 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曾鞏 為文原本於「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氣 勢縱橫,跌宕多姿,筆法精警,長於議論。與【 歐陽脩】
並稱「歐 曾」。
王安石 經術湛深,思慮細密,文章筆力遒健。主張文須【 有補於 世 】。
文筆簡潔,結構嚴謹。
蘇洵 其文得力於【 戰國策 】、【 史記 】,長於【 議論
】。
古勁簡質,有先秦之風,影響後世文壇至深且巨。
蘇軾 思想恢弘,才氣縱橫,【 汪洋宏肆 】,如行雲流水,文 筆雄深雅健。
策議論辯之作皆有所擅長,詩詞書畫,各具高格。
蘇轍 文風【 汪洋澹泊 】,適如其人﹔秀傑之氣,終不可 掩。
明
1.明中葉後,擬古文風崛起,【 前後七子 】倡
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模擬派古文,轟動 一時。
2.為了對抗模擬風潮,同時則有【 唐宋派 】唐
順之、王慎中提倡「文章本色論」。3. 【 公安派 】三袁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
套」,亦強烈反對前後七子模擬之俗。講究「真」、「新」之外,也重「趣味」。
1.明初三大家︰劉
基、宋濂、方孝 孺2.
明 中期 ︰ 歸有 光、唐順之、王 慎中清
1.【 桐城派】為文標榜古文義法,以上承唐宋
八大家。義:言之有物,指【 內容 】 法:言之有序,指【 形式 】
2.陽湖派:古文取法先秦。
3.湘鄉派:曾國藩為桐城派的殿軍,與弟子擴大
桐城派的門戶,頗有中興古文之功。1.桐城派:方苞、
劉 大 櫆 、姚 鼐
(桐城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