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明德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職科一年級 國文晨考(0902)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閱讀測驗(每題 10 分,共 100 分)
(一)
古之學者必有師,所以通其業,成就其道德者也。由漢氏以來,師道日微,然猶時有授經傳業者,及於今則 無聞矣。德行若顏回,言語若子貢,政事若子路,文學若子游,猶且有師。非獨如此,雖孔子亦有師,問禮於老 聃,問樂於萇弘是也。今之人不及孔子、顏回遠矣,而且無師,然其不聞有業不通而道德不成者何也? — 韓愈〈進士策問十三首〉其十二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會有老師,透過老師來精通學業,成就道德。從漢代以來,從師問學之道日益衰微,但有時還 是有傳授經學傳授道業的事,但到了今天就聽不到這種事情了。像德行美好的顏回,擅長言語的子貢,政治長才 的子路,文學深研的子游,尚且都有老師。不僅如此,就算是孔子也有老師,他向老聃請教禮,向萇弘請教音樂 。 而現在的人差孔子、顏回太多了,卻又不願向老師學習,而且又沒聽說他們認為自己學業不精通、道德沒成就,
這是為什麼呢?
( D ) 1. 關於本篇內容的敘述,何者正確?
(A)漢代開始不再有從師問學之風
漢代以來從師問學之道日益衰微,但有時還是有傳授經學傳授道業的事 (B)唐代初始問學之風曾一度興起 到唐代就聽不到從師問學之事了 (C)顏回等四人皆因資質佳可無師自通 四人各有專才,但仍都從師學習 (D)文段內容透露出聖人無常師的道理。
從「雖孔子亦有師,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是也」可知
( B ) 2. 作者認為當時的人不及孔子等人的原因可呼應〈師說〉的哪些文句?
(A)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C)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二)
《世說新語》有這麼一則小故事: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詠 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在雪夜不眠之際,酌酒詠詩之時,會忽然想起的朋友。這朋友是什麼樣的朋友,就不必解釋了。辛辛苦苦坐 船到剡,走到門前卻不見面就走了。
王子猷當然也可以叩門進去,在戴家稍息疲勞,或叨擾點酒食,高吟放言半日之後,愉快地告辭。但這樣做,
會更有意思嗎?美國哲人愛馬森曾說:「你不可能因為常常走進朋友家而走進朋友的心。」
管鮑之交,千古稱道,他們的互相信任,相當徹底,那是可以共患難,共事業的朋友。但是感覺上未到性靈 相接的境地。鍾子期與伯牙,聞琴音而知雅意,允為知音。但音發而後知,也未免落痕跡了。像王子猷與戴安道 的感覺,無言而喻,不見而歡,已臻 □ 境。大約極矣,至矣,連「友情」這樣的名詞都嫌俗了。
—節選自謝鵬雄〈山水有清音〉
( C ) 3. 下列成語最適合用以形容王子猷和戴安道的情誼為何?
(A)泛泛之交 普通膚淺的交情
(B)半面之交 形容非熟識的交情
(C)莫逆之交 彼此心意相通,情誼深厚的要好朋友
(D)八拜之交。稱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 D ) 4. 關於文中作者對於管鮑、鍾子期與伯牙、王子猷和戴安道三組人物關係的看法,正確的選項為何?
(A)管鮑間的情誼堪稱為「市道交」
市道交:指以商人買賣逐利的方式結交朋友。比喻勢利之交 (B)鍾子期與伯牙的情誼可謂「總角之好」
總角之好:指從小便相契要好的朋友
(C)王子猷和戴安道的情誼不配用「友情」稱之
王子猷和戴安道的情誼已凌駕在「友情」的名詞,稱「友情」都嫌俗,不是不配稱「友情」
(D)以上三組人物的情誼雖好,但仍有層次之分。
管鮑之交,仍未到性靈相接的境地。鍾子期與伯牙,音發而後知,也未免落痕跡了。獨王子猷與戴 安道的感覺,無言而喻,不見而歡,已臻禪境。可見層次仍有差別
( B ) 5. 「像王子猷與戴安道的感覺,無言而喻,不見而歡,已臻□境。」□中的意境,何者最適合填入?
(A)夢
(B)禪 「無言而喻,不見而歡」的境界近於「禪」意 (C)順
(D)畫。
(三)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 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 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 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釋:洒:音ㄒㄧˇ,洗滌。同「洗」。
深耕易耨:耨,音ㄋㄡˋ,除草。盡力耕種,並除去田間雜草。
制梃:提著木棍。
梁惠王說:「晉國,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國家傳到寡人身上,在東邊被齊國擊敗, 長子被虜而死,在西邊被秦國割去七百里領土;在南邊受到楚國的屈辱。寡人感到羞恥,希望為死者洗刷恥辱, 如何才能夠做到?」孟子回答說:「只要有一萬平方里的土地便可以稱王於天下。大王如能對人民施行仁政,減 輕刑罰,降低稅賦,人民便能深翻田土仔細除草。年輕力壯的人在農閒時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以孝悌之道 事奉父母兄長,在外以忠信之道事奉尊長上司,如此便可以指揮他們高舉木棍痛擊秦軍、楚軍的堅硬甲冑和銳利 兵器了。敵國的國君剝奪人民耕種的時機。使得人民無法翻土除草來奉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也離散 了。他們迫害人民如同把人民趕進陷阱裡、淹在深水裡,大王去征討他們,那誰能和大王對抗呢?所以說:『行 仁政的人是沒有敵手的。』大王請不要懷疑!」
( B ) 6. 閱讀上文,試與〈王道之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梁惠王的問話,可以印證「王好戰」的特質
(B)「省刑罰,薄稅斂」意同於「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省刑罰,薄稅斂」意謂減輕刑罰,降低稅賦
(C)「仁者無敵」便是以「王道政治」作為基礎,有王道才能無敵
(D)文中畫線處恰好是「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的反證。
( C ) 7. 孟子在文中所欲傳達的理念為下列何者?
(A)自勝者強 「自勝者強」指真正的強者,不在於贏過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老子》
(B)勇者無懼 意謂真正有勇氣的人是無所畏懼的 (C)以民為本 意謂以人民為根本,去治理國家
(D)繕甲治兵。整治軍備
(四)
大自然才是一大本絕妙的奇書,每張上都寫有無窮無盡的意義,我們只要學會了研究這一大本書的方法,多 少能夠瞭解他內容的奧義,我們的精神生活就不怕沒有滋養,我們理想的人格就不怕沒有基礎。但這本無字的天 書,決不是沒有相當的準備就能一目了然的。
自然最大的教訓,尤在「凡物各盡其性」的現象。玫瑰是玫瑰,海棠是海棠,魚是魚,鳥是鳥,野草是野草,
流水是流水;各有各的特性,各有各的效用,各有各的意義。仔細的觀察與悉心體會的結果,不由你不感覺萬物 造作之神奇,不由你不相信萬物的底裡是有一致的精神流貫其間。
所有的生命只是個性的表現。只要在有生的期間內,將天賦可能的個性盡量的實現,就是造化旨意的完成。
我這幾天在留心我們館裡的月季花,看他們結苞,看他們開放,看他們逐漸的盛開,看他們逐漸的憔悴,逐漸的 零落。我初動的感情覺得是可悲,何以美的幻象這樣的易滅,但轉念卻覺得不但不必為花悲,而且感悟了自然生 生不已的妙意。花的責任,就在集中他春來所吸受陽光雨露的精神,開成色香兩絕的好花,精力完了便自落地成 泥,圓滿功德,明年再來過。只有不自然的被摧殘了,不能實現他自傲色香的一兩天,那才是可傷的耗費。
─節選自徐志摩〈話〉
( C ) 8. 文章開頭:「大自然才是一大本絕妙的奇書,每張上都寫有無窮無盡的意義」,其意涵與下列何者相 同?
(A)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意謂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劉禹錫〈烏衣巷〉。 往昔王謝兩望族堂前的燕子,如今已飛入平常 老百姓的家
(B)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描寫寒食即景。韓翃〈寒食〉。 春天,京城裡沒有一個地方不飛舞著花兒;寒食時節,東風斜 拂著宮柳
(C)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意謂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樂趣。翁森〈四時讀書樂〉。 枝頭可愛的小鳥是伴我讀書的好朋友,水 面的落花都是大自然的好文章
(D)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意謂物是人非。杜牧〈金谷園〉。 昔日的繁華韻事已隨香塵消散了,但金谷園裡的流水,依然 無情地流著,春天的草木依然滋長著
( C ) 9. 閱讀本文,文中第三段述及:「我初動的感情覺得是可悲,何以美的幻象這樣的易滅,但轉念卻覺得 不但不必為花悲,而且感悟了自然生生不已的妙意。」作者所領略的意涵,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題幹 強調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A)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寫自己對大好春光的留戀。辛棄疾〈摸魚兒〉。 我珍惜春光常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如今已落
紅無數
(B)心地上無風濤,隨在皆青山綠樹
意謂心地若能平穩安靜,處處皆青山綠水。洪應明〈菜根譚〉。 心中如果沒有像狂風波濤一樣 的動搖跡象,則無論處於任何境地的心都平穩無事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意謂落花雖凋零,卻也化為春泥,繼續滋養下一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滿地落花並不是人們 想像中的無情,當它枯萎腐化成春泥之後,還能繼續供給養分,培育下一代
(D)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
意謂草木皆會凋零,而人尤為萬物之靈,心中有所感,必會耗損。歐陽脩〈秋聲賦〉。
草木沒有感情,時候一到尚且會飄零,何況人是動物,是萬物中最具靈性的呢
( B ) 10.下列何者為本文的主旨?
(A)努力讀書,自然能了解自己的使命 (B)發現並實現天賦,生命自有其圓滿
(C)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讓生命生生不息
(D)唯有秉持人定勝天的想法,方能創造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