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Copied!
96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 碩士論文 Graduate Program of Infant and Child Care Departmen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影響之探討 The Effect of Smart Mobile Device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or Ubiquitous Generation. 指導教授:陳建和 博士 Advisor:Chienho Chen Ph.D. 研究生:李彩明 撰 Name:Li, Tsai-Ming. 中華民國一〇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July 31, 2015.

(2) 誌 謝 攻讀研究所的歷程,對於一個遠從高雄北上、隻身在臺北工作的全職上班族而言, 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特別是在出差頻繁、業務量遽增之際,同步展開研究計畫與 論文撰寫,更是健康、信心與毅力的考驗。很幸運地,一路上得到了許多師長、同學 及學弟妹們的提攜與協助,家人與朋友們的支持與關懷,以及工作夥伴們的體諒與鼓 勵,讓彩明得以在這最後的一年排除萬難,順利的完成了學業,萬分感激。 首先,要感謝我生命中的貴人 — 我的指導教授 陳建和老師,能在研究所的學 習歷程中遇見了您,從初階統計學、研究方法的學習,直至確認論文主題與方向、著 手進行研究及撰寫成果報告,您總是給我滿滿的關懷、包容與鼓勵,在我跌落至人生 最谷底時,為我帶來了一盞溫暖的光,讓我不斷地建築自信與勇氣,努力朝目標發展, 謝謝您!謝謝您在這些日子裡體恤我工作、健康及家庭等狀況,讓我能夠利用平日下 班後的晚間和週末時光與您進行討論,協助我釐清思緒、突破盲點,進而能繼續我的 研究,真的感激不盡。能成為您的學生,真的很幸福! 其次,要感謝邱瓊慧老師和杜清敏老師兩位口試委員,在彩明的論文寫作及口試 過程中,提供了諸多珍貴的建議,讓我的研究和論文能夠更加完善,謝謝兩位老師! 接著,感謝所上每一位指導過彩明的老師,和每一位陪伴彩明走過研究所歷程的 同學、學長姐及學弟妹們。謝謝系主任黃馨慧老師提供彩明教學助理與研究助理的工 作機會,讓我從擔任心理學助教及國科會計畫研究助理的過程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 知識與經驗;謝謝永月學姐在許多大大小小事務上的提醒與幫忙;謝謝品靜以及旅健 所書平在統計方法與結果分析上給了彩明相當多的協助,陪著我熬過了學位考試;謝 謝旅健所玉蘭幫忙處理碩士考試的場地設備借用等行政事宜,也謝謝旅健所雅倩、昀 彥、易逢等學弟妹們不吝給予彩明相關協助,感恩大家相互扶持!. I.

(3) 再者,感謝在我就讀研究所過程、準備口試與修改論文階段中,體諒我、為我打 氣加油的工作夥伴們,包括遠在上海的 Mark 經理、工作夥伴 Ellin、Anny、Joanna 以 及協助我問卷發放與回收的經銷商夥伴 Ivy;謝謝所有協助彩明進行研究的國小教師 們以及協助填寫問卷的孩子們。 最後,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及知己好友們,在離鄉背井以求學與工作的路上,謝 謝謝妳們給我最大的寬慰與支持!在此,謝謝生命中珍貴的一席緣分—昇暐,謝謝你 在我面對口試感到惶恐不安時給了我肯定和鼓勵,也謝謝你分享了你寶貴的經驗。謝 謝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願意給我無盡呵護與關愛的閨蜜們—淑芬、Claudia、曉雯、 雅菁、韋綾等,有妳們相伴相隨,我真的非常幸運。 學無止盡,在這段人生的旅途上,真的學到了很多,但願未來能再更上一層樓。 在此,彩明獻上最誠摯的心意感激大家,感恩你們一路上的陪伴與支持,謝謝!. 彩明 謹誌 2015 年 7 月. II.

(4) 中 文 摘 要 研究所別: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嬰幼兒保育系(所) 碩士班 論文名稱: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影響之探討 指導教授:陳建和 博士 研究生:李彩明. 本研究旨在探討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目的、行為與習慣,以及其 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係現況,並透過分析進一步地瞭解背景變項之不同是否對隨處世 代兒童與其家長間的親子關係以及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產 生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新北市和高雄市公立小學之四年級及六年級學生作 為研究對象,總計發出 518 份問卷,回收 489 份,有效問卷 478 份。以描述性統 計、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家庭結構以「雙親家庭」為主;父、母親教育程度大多數都是「大學或技專院校 以上」程度,職業則以從事「工商服務業者」為最多;家庭總收入(每月)分佈在 「新台幣 60,001元以上」與「新台幣 40,001元 ~ 60,000元」的範圍較多;將近 九成的家庭家中成員持有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總量高達「3 台以上」。 二、隨處世代家庭中使用之智慧型行動載具主要以智慧型手機為主,平板電腦為輔; 且約有五成的兒童表示持有專屬於自己的智慧型行動載具。超過半數的孩子反應 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原因是因為缺乏父、母親陪伴,內心感到孤寂,轉而求助 於行動載具以消磨時光。大多數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從事的活動為「玩遊戲」, 實際以智慧型手機來「講電話」者鮮少,推估可能與其尚未具備經濟自主能力有 關。約有三成的孩子表示「一週內至少有 2 ~ 3 天」會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且 超過半數以上的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持開明與接納的態度,然而, 亦有少數家長堅持規範使用原則。學齡期兒童居家活動的地點仍以客廳、飯廳等 III.

(5) 「家人共用的開放空間」為主,但七成左右的孩子反應在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時 為「獨自享樂」,且與手足同歡的機率比與父、母親共享的機率較高,呼應了前 述兒童因欠缺家長陪伴、感受無聊,轉而尋求智慧型行動載具以作為其代理保母 之現況。 三、兒童「性別」與親子關係無顯著關聯;「四年級孩童」的親子關係優於「六年級 孩童」的親子關係。「雙親家庭」的親子關係較「單親家庭」好。父親的教育程 度對父子/父女關係有顯著的影響;且父親教育程度為「大學或技專院校以上者」 之母子/母女關係亦比父親教育程度僅「高中職以下者」優。 四、家庭結構與父、母親對於孩子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教養態度有顯著相關;而家 中成員持有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總量多寡也會影響母親對於孩子使用智慧型行動 載具的教養態度。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結論與相關建議,以作為家長、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未 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隨處世代、智慧型行動載具、親子關係. IV.

(6)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effect of smart mobile device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or Ubiquitous generation. I use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At total I gave 518 questionnaires away and got 489 back. Among them, 478 are effective ones. The methodologies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 way ANOVA.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 2.. Most of the children’s parents receive college education and most of them are in the service business. Their total family income is between the range of “NT$40,001~60,000” and “more than NT$60,001.” Among the families, about 90% own more than 3 smart mobile devices at home. Most of them choose smart phones as their best smart mobile devices, and half of the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smart phones or pads. Many children use smart mobile devices to spend their time when their parents can’t be with them or do activities with them together because they feel so bored when their mom or dad is busy working and take lots of time to be with their friends or college. Most children who have their smart mobile phones or pads enjoy playing games with the devices. They seldom use the devices to do on-line reading. They seem to be more interested in reading comics or watching easy pictures than reading words. Besides, they rarely make a phone call with the devices. 30% children show that they use the devices about 2 ~ 3 days a week, and they tend to play with the devices in the living room or dining room, not in their bedroom. 70% of them use the devices by themselves, not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 In the end, I make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results and hopefully it can be the reference for parents, teachers, the related organization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Key words: Ubiquitous Generation, smart mobile device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V.

(7) 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影響之探討. 目 錄 目. 錄..................................................................................................................VI.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5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效應.......................................................................... 8 第二節 兒童親子關係之探討............................................................................ 14 第三節 可能影響兒童親子關係之重要背景變項............................................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9. 第一節 隨處世代兒童與其家長背景變項資料分佈情形................................ 39 第二節 隨處世代兒童智慧型行動載具使用現況與分析................................ 45 第三節 隨處世代兒童與家長之間親子關係現況與討論................................ 55 第四節 隨處世代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分析........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VI.

(8) 參考文獻 .................................................................................................................... 73 中文部分.............................................................................................................. 73 英文部分.............................................................................................................. 79 附錄. .................................................................................................................... 80. 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影響之調查問卷.......................... 80. VII.

(9) 圖目錄 圖 2-1. 美國民眾擁有智慧型手機之比例....................................................... 10.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3. VIII.

(10) 表目錄 表 2-1-1 國內外親子關係意涵之統整 ............................................................... 16 表 2-2-1 國內親子關係研究之構面歸納 ........................................................... 25 表 4-1-1 隨處世代兒童與其家長背景變項分佈情形(N=478) ......................... 39 表 4-2-1 隨處世代兒童最常使用之智慧型行動載具類型與歸屬權 ............... 45 表 4-2-2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目的 ....................................... 46 表 4-2-3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主要原因 ............................... 47 表 4-2-4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進行之活動類型 ....................... 48 表 4-2-5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進行之頻率最高的活動類型 ... 49 表 4-2-6 隨處世代兒童之智慧型行動載具使用頻率 ....................................... 51 表 4-2-7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時段 ....................................... 52 表 4-2-8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地點 ....................................... 52 表 4-2-9 隨處世代兒童最常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地點 ............................... 53 表 4-2-10 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習慣傾向 ............................. 54 表 4-3-1. 兒童與其家長背景變項對親子關係之影響(t 檢定) ........................ 55. 表 4-3-2. 兒童與其家長背景變項對親子關係影響之差異分析(事後比較)... 56. 表 4-4-1. 兒童及其家長背景變項對隨處世代兒童智慧型行動載具使用之家. 長教養態度差異分析 ........................................................................................... 64. I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以下簡稱 TWNIC)「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的統計數據得知,我國使用網際網路的總人口數,自 民國 98 年 1 月 14,188,292 人,至民國 101 年 3 月 15,936,977 人,成長趨勢相當明顯; 其中,行動上網的總人口數,在民國 98 年至民國 101 年短短的三年間,從 1,554,452 人成長至 6,390,982 人,大幅增加了約略 480 萬人,顯示現今國內網際網路的使用非 常普及,而且行動上網已成為當前的主流需求。 行動上網的比例逐年提高,與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平板電腦(Tablets)等「智 慧型行動載具」(Smart Mobile Devices)的競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財團法人資 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以下簡稱 MIC)於 2014 年 1 月發佈的趨勢報告中指出,全球 4G 技術日漸成熟,在智慧型手機 搭配 Wi-Fi 連網的持有率不斷攀升的趨勢帶動下,全球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 期演算技術)用戶將大幅增加,且行動終端裝置也將貼近人性,朝向高規格的直覺操 作發展,使其更加智慧化。 從數位時代邁入雲端,各式終端裝置(如 i Phone、i Pad 等)的研發,促使行動載 具的應用愈來愈多樣化。「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現身,不僅改變了全世界商務營運的 面貌,也掀起了一股銳不可擋的生活革命。從紙本閱讀到電子書,單機電玩到線上遊 戲,電話及文字、語音簡訊到 What’s APP、Line 和 Band 等即時通訊軟體,科技的日 新月異不單建構出嶄新的人際互動方式,網際網路的流通與行動載具(Mobile Devices) 的發達更促使人類仰賴生存的環境成為一個無所不連的(Ubiquitous)的「隨處世界」 (Anywhere),徹底顛覆了傳統閱讀、遊戲、溝通及互動的模式。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 新新人類 —「隨處世代」 ,跳脫了時空的限制,無論何時何地、想與誰溝通聯繫,只 要透過「智慧型行動載具」,即可輕鬆地達到目的、滿足需求。 俗諺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無所不連的隨處世界,雖然大幅提高了人類 1.

(12) 生活的便利性,其效應卻也可能為我們帶來一些負面的問題。享譽盛名的趨勢大師 John Naisbitt 曾提及, 「由創新發明而來的『工具』 ,本身都是中性的,對人是利或是 害,則繫於人,而『人者心之器』,因此,人心的好壞才是決定利害的關鍵。」由此 可見,各式行動終端裝置或 4G 技術的研發,本身無絕對利害,關鍵是使用者的態度、 方式及習慣等。「智慧型行動載具」多功能的創新發展,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工作與 休閒時光,讓我們可以盡情地徜徉在「行動閱讀」 、 「行動商務」和「行動遊戲」中; 相對的,過度濫用科技產品和對網際網路依賴成癮的情形,卻也反映出隨處社會的新 問題 — 「低頭族」和「滑指族」(又可稱為「滑滑族」)。 「智慧型行動載具」猶如一把雙面刃,因隨處皆可連網的時代來臨及許多即時互 動軟體的現身,讓人們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的夢想,使彼此擺脫時空的牽制,促進了溝 通聯繫的便捷性;然而,當人們過度使用和依賴時,卻忽略了近在咫尺的人際關係, 造成真實世界的人際疏離。隨著「智慧型行動載具」的普及化,「低頭族」和「滑指 族」隨處可見,世界各國皆陸續出現「手機成癮症」的案例。 「低頭族」和「滑指族」 的出現,不僅帶來了許多身心健康的問題和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更對人際互動模式 以及人際關係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人們透過應用「智慧型行動載具」及網際網路的方 便性來滿足生活需求的同時,人與人之間面對面實質接觸、交流的機會也相對減少許 多,間接地導致人際關係的淡漠和疏離。 政大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召集人黃葳威指出,許多青少年父母親在家上網的時間 遠遠超過工作時的時數,家長成為「低頭族」的比例不下於青少年(湯雅雯,2013)。 而網路資安專家陳亭妏也表示,現代家長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家人之間的溝通 或是訊息傳遞,也經常透過低頭、滑指及上網來進行,親子、家庭之間原有的情感交 流、互動,親密感減少,使得家庭關係愈趨疏離。日前,社會新聞親子衝突事件不斷, 顯見親子關係問題日趨嚴重。親子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而良好的親子關係始 建立於兒童時期,筆者有感於其重要性,希冀能透過研究探討「智慧型行動載具」對 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的影響,並期望能進一步藉由檢驗可能影響親子關係的變項, 釐清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和各變項對親子關係影響之調節效果。 2.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人際關係在生活與工作上皆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時時刻 刻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而人際互動良窳的情形乃影響人際關係好壞的關 鍵,而雲端科技改變了人類既有的生活模式和工作型態,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溝通、 傳遞以及互動的方式,換句話說, 「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人際關係影響甚鉅。 許多文獻及研究皆證實,人際關係與一個人的生活、工作、成就、幸福感及身心 健康息息相關,而家庭是我們自呱呱落地以來最早接觸到的社會環境,因此親子關係 是所有人際關係建立的基礎,值得教育工作和社會研究者投入關注。因此,本研究之 研究目的有三: 一、欲透過此研究瞭解下述三項現況 (一) 隨處世代兒童「智慧型行動載具」之使用目的與行為 (二) 隨處世代兒童與父母親之間的親子關係 (三) 隨處世代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 二、欲藉由調查分析上述三項現況是否因兒童及其家長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欲透過研究結果,對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及正確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習慣、 態度與行為提供積極的建議,以俾社會正向發展。. 3.

(1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依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目的與行為現況為何? 二、隨處世代兒童與其父、母親之間的親子關係是否因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隨處世代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是否因背景變項不同而有 所差異?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之研究假設為: 1. 隨處世代兒童與其家長之親子關係會因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1.1 兒童性別及就讀年段(年齡)與親子關係良窳有顯著關係 1.2 家庭概況及兒童在家中的排行(出生序)與親子關係良窳有顯著關聯 1.3 家長之性別、教育程度及職業與親子關係良窳有顯著關聯 1.4 家庭每月經濟總收入與親子關係良窳有顯著關聯 1.5 家中擁有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數量與親子關係良窳有顯著關聯 2. 隨處世代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會隨著背景變項不同而有 所差異: 2.1 兒童性別及就讀年段(年齡)與家長對其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有 顯著關係 2.2 家庭概況及兒童在家中的排行(出生序)與家長對其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 教養態度有顯著關聯 2.3 家長之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及家庭每月總收入與家長對其使用智慧型行 動載具之教養態度有顯著關聯 2.4 家中擁有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數量與與家長對其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 養態度有顯著關聯. 4.

(15)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綜觀近年媒體新聞,親子衝突問題日益遽增,足見親子關係之重要。親子關係是 與生俱來的,在人際關係中,屬最親密的一環。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家庭是一生中接觸 時間最長,也是最重要的社會關係。它除了提供養育功能,也是每個人第一個教育環 境,故任何人在行為與觀念裡,或多或少都留有原生家庭的影子,這根深蒂固的影響 力是學校或職場等其他社會環境所不能相比的(賈紅鶯,1995)。 隨著社會環境與價值觀的變遷, 二十一世紀的家庭結構變得更多元化。從以往 傳統大家庭演變到現在的小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隔代家庭、外配家庭等多樣 化的家庭模式,也造成不少因家庭結構轉變或功能失調,而影響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 例如:有的因父母離異導致家庭必需再次調適或重組,難免會造成單親兒童的心理影 響;有的是家庭氣氛不和諧,也會造成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有的父母則是忙於工 作或是為了享受自我的個人空間,間接減少親子間互動或相處及溝通的機會,造成長 時間親子關係的疏離(吳麗娟,1998)。 兒童時期的親子關係是奠定未來人格發展及人際關係的基礎,而親子溝通、互動 情形不同則會導致不一樣的親子關係。有感於現今家庭因結構變遷而衍生的行為問題 層出不窮,而資訊科技、網際網路和智慧型行動載具的過度濫用亦可能導致親子關係 更加疏離,因此,本研究係以目前就讀國小階段之學齡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期盼能透 過研究瞭解隨處世代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目的與行為、其與家長間的親子關係 以及隨處世代家長對於兒童使用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教養態度。 低頭族養成計畫. 6 成家長找「3 C 保母」帶小孩.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 生活中心> 綜合報導. 2012/ 03/ 26】. 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調查顯示,現在小學生每天平均玩 3C 遊戲將近 1 小 時,其中有超過 6 成若不能玩,就會跟父母吵鬧;也有 6 成家長,乾脆把 3C 產品當成安撫小孩的工具,結果反而造成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 5.

(16) 調查還發現,67.6%兒童多在 6 歲以前就接觸 3C 產品,而有 60.6%家長 坦承曾以 3C 產品擔任保母,有 35.1%家長會在餐廳讓孩子使用 3C 產品,高 達 92.8%兒童曾主動要求玩 3C 產品。 綜觀來看,12 歲以下兒童每天平均花費在玩 3C 的時間將近 1 小時,其 中 6 成兒童不能玩電腦遊戲就吵鬧,7 成的人就算被父母禁止,還是會想盡 辦法找機會偷偷玩;此外,也有 6 成家長乾脆就用 3C 當作安撫小孩的工具, 以致於親子互動時間跟著被壓縮。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秘書長梁歆宜指出,玩電腦遊戲成癮可能導 致失學、親子衝突、情緒失控,甚至傷害身體健康。手機或電腦遊戲聲光炫 目,加上節奏刺激明快,很容易吸引小孩的目光,但使其感官獲得滿足之餘, 卻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課業學習,甚至與父母互動冷淡等的後遺 症。 《研究者取自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26/34356.htm 網頁資料》. 民調:. 手機恐破壞親子關係 【國際日報 > 生活美食 > 親子關係. 2012/ 10/ 18】. 根 據 TNS Sofres 針 對 家 中 有 10 到 15 歲 小 孩 並 有 手 機 裝 備 的 1000 名 家 長 所 進 行 的 民 意 調 查 顯 示 , 61%的 法 國 家 長 認 為 , 孩 子 擁 有 手 機已經成為家庭衝突的根源,手機正在破壞親子關係。 很多家長表示購買手機原是為了與自己的孩子保持聯繫,但要 聯絡孩子時卻發現總是無法聯絡到他們,購買的主要理由因此成為 衝 突 的 主 要 來 源 。 此 外 , 39%的 受 訪 者 認 為 , 孩 子 會 在 不 該 使 用 時 使 用 , 34%的 受 訪 者 認 為 , 孩 子 使 用 手 機 會 有 上 癮 的 風 險 。 在 最 近 的 另 項 研 究 中,青 少 年 平 均 每 天 發 送 不 少 於 83 封 的 簡 訊 。 事 實 上 , 15 歲 青 少 年 的 父 母 中 , 大 約 有 1/4 認 為 孩 子 手 機 的 使 用 率 太高,家長不只擔心,而且很難讓孩子遵守訂下的規定。 不過,專家指出,不應認為手機是頭號公敵、擔負著青少年或 家 庭 衝 突 的 危 機。家 長 要 學 會 在 家 長、孩 子 和 手 機 間 取 得 平 衡 關 係 。 他們必須有很多對話時間,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要在旁。若是將 手機妖魔化,家長有可能會被孩子逐出遊戲規則。 《研究者取自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673854 網頁資料》. 6.

(17)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智慧型行動載具(Smart Mobile Devices) 本研究之「智慧型行動載具」(Smart Mobile Devices)是指整合了個人數位助理(簡 稱 PDA)、語音通話與簡訊服務、電腦作業系統以及具有可無線上網功能的可攜式裝 置。因此,舉凡可隨身攜帶且隨時隨地使用網際網路的載具,如:智慧型手機 (Smart Phone)、平板電腦或電子閱讀器等各式連網物件,均可視為「智慧型行動載具」 的一環。 二、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本研究中的「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意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而且是一種透過雙方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廣義之親子關係,包含父母對子女教 養態度與親子之間之心理交互反應。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一種情感的互 動歷程,是人類最初的社會關係。在家庭中以親子關係最為直接與密切,其好壞影 響家庭的和諧。. 7.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智慧型行動載具在隨處世代的人際互動中所扮演 的角色及其對人際關係的重要影響;第二節探討親子關係及可能對兒童親子關係造成 不同影響的背景變項;第三節則為智慧型行動載具對隨處世代兒童親子關係影響之探 討,整理相關研究文獻,以做為進行本研究時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效應 一、智慧型行動載具(Smart Mobile Devices) 1980 年代電腦革命為資訊科技與數位時代揭開了序幕。從 1983 年 Motorola 耗費十年時間和一億美元研發的世上首款商務行動電話,俗稱「磚頭手機」 ,至 1992 年手機簡訊服務問世、2000 年擁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在日本登場,智慧型手機在全球 掀起一股行動科技的浪潮(許瑞宋,2011)。為了滿足人類生活與工作對無限資訊的需 求,ASUS 第一台可上網的筆記型電腦於 2007 年首度亮相,此舉不僅讓可攜式的行 動裝置在新紀元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更緊接著在短短數十年間促使了網際網路和雲 端科技將我們所處的世界建構為一個「無所不連的」(Ubiquitous)地球村(羅耀宗, 2010)。 隨著人們對網際網路依賴程度的提升,行動網路的應用愈趨受到重視,如同空氣 和水之於生命一般,網際網路在人類現代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線寬頻、 3G 連網及 WiMax 等技術的成熟穩定,不僅改變了人們使用網際網路的習慣與方式, 同時,也促成了各式連網物件(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等)在網路 時代中的不斷進化,可攜式的智慧型行動載具愈來愈受到歡迎(劉欣飴,2011)。全球 一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薇玲女士在 2011 年發表的電子書產業發展趨勢一文中提 到,致力於連通世界的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以下簡稱 ITU)曾透過路透社(Reuters)表示,2010 年全球網路人口將逾 20 億,趨近世 界總人口數 69 億的三分之一(何薇玲,2011)。換句話說,整體網路環境將從數位時 8.

(19) 代步上雲端時代,行動裝置也將由一開始提供下載檔案、離線閱讀的電子閱讀器,如 同:Kindle 電子書閱讀器,發展至現今具備雲端圖書資料庫、線上閱讀以及支援多媒 體播放、玩遊戲和基本電腦應用程式或雲端服務的各式連網物件,如:i Pad 類型的 平板電腦(Tablet PCs)、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小筆電(Notebooks,簡稱 NB)或是 具上網功能的一般手機(Cellular Phones)。 陳明秀(2007)亦針對「智慧行動網際網路之應用」作出說明,表示除了保有原語 音通話及傳統手機功能之外,還可以執行電腦之基本運算功能,如:行事曆、通訊錄、 遊戲、電子郵件,以及多元的加值應用功能,如:無線網際網路語音(Voice over Wireless Area Network;簡稱 VoWLAN)、無線網際網路電視(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簡稱 IPTV)、即時訊息、遠端監控、看護、定位、數位內容和視訊等服務。 綜合上述, 「智慧型行動載具」是指整合了 PDA、語音通話與簡訊服務、電腦作 業系統以及具有可無線上網功能的可攜式裝置。因此,舉凡可隨身攜帶並隨時隨地使 用網際網路的載具,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電子書閱讀器等各式連網物件,均 可以視為是「智慧型行動載具」的一環。以下更進一步就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電 子閱讀器分別闡述其定義和類型: (一)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 行動通訊商品不斷創新,傳統接聽電話、收發簡訊等功能已是手機的基本配 備,為了因應時代變遷中人們生活與工作的需求,手機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 「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 Smartphones)(蕭源都等,2011)。「智慧型手機」, 又稱為「智能手機」或「智能電話」,最早是一結合行動電話與個人數位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istant,又稱「掌上型電腦」;以下簡稱 PDA)的產物,其外型 宛若一部短小輕薄的口袋型電腦,擁有行動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及編輯等功能。 陳瓊琪(2004)認為「智慧型手機」是結合個人數位助理技術和手機通訊功能, 除了語音通訊外,亦可讓使用者進行傳遞圖片或影像等數據服務的無限終端裝置。 黃顯閔(2005)也表示「智慧型手機」是同時將語音及數據通訊功能整合內嵌之單. 9.

(20) 一成品,其應具備即時處理、電源管理、節省硬體資源、支援多媒體、連結網路 的能力,擁有多樣化的操作介面,可彈性擴充系統且穩定性高。而根據維基百科 的定義,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s),係指具有獨立的開放式作業系統,可透過 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安裝來擴充功能的手機,其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一般傳 統手機。 目前,廣為「智慧型手機」使用的作業系統為 Android OS 和 iOS,其中 iOS 系 統為 Apple(蘋果公司)所開發。此兩大作業系統主要皆應用於行動載具以支援各式功 能。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各大手機廠商如 Apple、Samsung、hTC、Sony 或 Nokia 等公司,為了使其行動產品更貼近人性需求,不僅在作業系統、軟體程式上下足了功 夫,更在外觀、面板的設計上不斷地推陳出新。隨著觸控面板愈來愈受到歡迎,鍵盤 式的手機也漸漸地走入了歷史, 「智慧型手機」將人際溝通從「聽說」帶入了「讀寫」 的新紀元(聯合報教育版,2008)。 「智慧型手機」整合通訊、電腦、社群及娛樂影音鑲嵌在生活及工作中,儼然成 為人類溝通的平台。隨著使用者介面設計愈來愈多樣化,產品規格不斷更新,及技術 能力日益提升,其市場需求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根據 Nielsen 在 2012 年所作的一項 研究調查指出(Hardawar,2013),在美國已將近五成的民眾擁有智慧型手機(如圖 2-1 所示),其中 25 ~ 34 歲的持有者比例甚至高達 62%。而台灣市場 2009 年「智慧型手 機」的銷售量也較 2008 年成長約 50%,顯見其廣受歡迎之程度(陳芝菁、陳建雄, 2011)。. 10.

(21) 圖 2-1 美國民眾擁有智慧型手機之比例 (二)平板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s;簡稱 Tablet PCs) 隨著電腦與網路的使用普及度提升,每個人開始脫離不了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 產品製造商為符合使用者需求,開始設計出小而容易攜帶的行動載具,而平板電腦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s;簡稱 Tablet PCs、Tablets)相應而生。平板電腦(Tablets)的 設計構想最早源自於 60 年代末期,歷經微軟公司和 IBM 的努力,至 2010 年 Apple 推出 iPad 開始成為流行趨勢。 平板電腦(Tablets)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且以觸控式螢幕作為基本輸入裝置的個 人電腦,分為純平版型、可旋轉型和混合型三類。由於它們使用的是數位板技術,因 此必須透過觸控筆或數字筆來進行作業,而不是傳統的鍵盤和滑鼠。科技與時俱進, 現今多數的平板電腦更支援手指操作,允許使用者直接用手指觸控螢幕、書寫文字、 縮放畫面以及照片、圖案。使用者可以透過平板電腦內建的手寫辨識、螢幕上的虛擬 鍵盤和語音辨識等功能進行操作(維基百科,2014)。 作為一個新生的數碼產品,平板電腦(Tablets)自問世以來便廣受消費大眾關注, 其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受到市場需求的刺激,各家製造商紛紛致力於產品外觀、觸控 面板設計及軟、硬體應用功能的提升,其中又以 Apple 的 iPad 系列產品最引人熱議。 此外,平板電腦作業系統的另一巨擘 — Amazon 以及 Android OS 系統的引領品 牌 — Samsung 等廠商也相繼推出各式平板裝置。 (三)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s) 由於我們生存的大自然長期受到破壞和汙染、暖化現象嚴重,全球響應環保的呼 聲四起,為了讓人們在環境保護和科技發展的衝突中依然能夠隨時隨地的擷取大量資 訊、吸收豐富知識,電子書產業及其相關技術因勢受到重視。電子產品的創新,不僅 促成行動電話應用模式和個人電腦軟、硬體功能的演進,也讓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模式 開始了新的變革,閱讀即是其中一例。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創新應用服務研 究所 FIND 中心(2010a)調查,有 43.7%台灣民眾目前有使用數位裝置進行閱讀,其中 11.

(22) 以大學生的比例最高,而白領商務人士、國高中學生及技職生等使用數位裝置閱讀的 比例也高於整體平均值,顯示電子書及電子書閱讀器在國內已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青 睞。 電子書閱讀器(E-Book Readers)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90 年代,Herther (2008) 依據操作特性的不同,將其分為三個世代。第一代電子書閱讀器的功能非常單純,僅 以資料可攜、方便隨時閱讀作為核心功能;第二代電子書閱讀器約在 1998 年左右興 起,主要針對閱讀行為模式改良其操作功能,使其能夠模擬紙本閱讀的翻頁模式和筆 記行為,藉以滿足使用者的應用需求。由 Amazon Kindle 與 Sony Reader 所帶動的第 三代電子書閱讀器,則與網路書店、出版商結合,大幅提高使用者透過電子書閱讀器 進用各式閱讀資源的效益。 電子書閱讀器在顯示技術上的發展與突破,使讀者有機會表現直覺的閱讀與互動, 亦能加上註記、書籤、個人書目管理等功能(Rao,2003)。電子書閱讀器不同於手機、 電腦、PDA上瀏覽圖文內容的方式,強調貼近真實紙張閱讀的舒適感受,即便長時間 觀看螢幕也不覺得疲累(Hawkins,2000)。而數位科技在儲存與通訊上的便利性,也 突破了紙本書籍在出版印刷上的囿限,除了能夠快速進行內容的更新,也能一次攜帶 大量的內容,有效降低紙張印刷的需求,降低讀者的負擔,同時盡到環境保護之責。 二、智慧型行動載具之效應 (一)無所不連的隨處效應 (Anywhere Connected;Ubiquitous Effect / Ubiquity) 專家預估截至 2013 年,在歐洲與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將會達到 60 % ~ 80 %,而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 NCC)所 提供的資料顯示,2010 年第一季臺灣的行動通信用戶數為 2,720 萬戶,且手機門號人 口普及率為 117.6 %。其中,3G 手機用戶總數達六成以上,而具行動上網功能的比例 也已經提升至將近七成左右。此外,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指出,臺灣地區 12 歲以上、 使用行動上網的人口數已經超過 320 萬人,而且正以每年 40 % 的高成長率增加中(亞 典資訊,2011),顯示「智慧型行動載具」在臺灣本土的應用相當普及。同時,隨著 12.

(23) 各式無線技術(包括 Wi-Fi、藍芽等)的出現,無線連網的發展也日趨迅速。 「網際網路給了我們時間上的自由,也給了我們選擇的自由。現在,它給了我們 『地點』上的自由。」(Ozguc,2010)又如同 Economist(1999)所記載, 「如果說有線革 命(Wired Revolution)改變了我們對距離的觀念,那麼無線革命(Wireless Revolution)就 是改變了我們對地點的觀念。」當全球網路愈來愈深入我們的生活,行動網路世代幾 乎無所不在時,一場隨處革命悄然地為我們的生活開創了新局(Green,2010),連結成 網(Connectivity)改變了我們做事情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各式多功能連網裝置的出現, 亦大幅提高行動載具的便利性,使我們經由無所不在的網際網路,集合全球的資訊和 資源,透過接聽行動電話、收發簡訊或傳遞照片等產生溝通聯繫。連網裝置的崛起, 徹底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模式;隨處的存在,促成社會和科技的變動,重新塑造我們的 溝通模式與互動行為,為新世代的人際關係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二)隨處世代的人際互動關係 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下,最常聽見的一句話便是「網路無國界」,這句話將網 際網路的運作精神一語以蔽之,充分地表達出網際網路的特性,及其被廣泛應用後, 對全球各地人們文化風俗、地方民情或是生活習慣所產生的影響。隨處時代的來臨, 重新支配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的結構,也使得國與國之間分野線愈來愈模 糊,象徵著真正的地球村。 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進行溝通、互動的行為和方式有許多種,它廣泛地被運用在人 們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漸呈現出其特點與現象,影響層面小至個人、大至社會國家(陳 明秀,2007)。 「智慧型行動載具」的發達與網際網路的流通,為人們建構出一嶄新的 隨處世界,無論徜徉在午後的咖啡廳,或漫遊於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中,人手一機已 經成為隨處可見的常景。除了平時在街頭巷弄可看見手持智慧型行動電話進行語音通 話或傳收簡訊的男女老少之外,隨處皆可觀察到商務人士使用平板電腦收發電子郵件、 觀看新聞動態、透過視訊進行會議並記載重要商務資訊,旅客利用智慧型手機內建之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導航系統搭配地圖功能程式規劃旅遊路線、透過部落格或. 13.

(24) FB(Facebook,簡稱「臉書」)版主介紹選擇景點並藉由照相及攝影功能紀錄旅程,或 者是學生族群使用電子書閱讀器進行資料搜尋及閱覽、年輕人使用智慧型手機聆聽音 樂、觀賞影片及玩遊戲等情景。 現代科技帶來生活的便利,然而,卻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 「智慧型行動載具」 功能的多元化,使人們從聽覺和口語的溝通,邁向了視覺和文字、圖像的交流,「低 頭族」(Smartphone Addicts,又稱「滑指族」 、 「滑滑族」)的問題因應而生。根據維基 百科(2014)的解釋,「低頭族」一詞係指隨時隨地且長時間低著頭使用智慧型手機、 平板電腦或是其他如 MP3 等行動裝置的人。這些人無論出現在什麼樣的場合經常機 不離手,即使與人社交或參加親朋好友、同事聚會,都是低著頭、盯著手上的智慧型 行動載具,透過社群網站或聊天軟體(如 What’s APP 、Line)與人交談、玩遊戲、看電 影、瀏覽網路資料等,而甚少與身邊的人面對面溝通、互動,有成癮的現象。簡而言 之,人們對智慧型行動載具的過度依賴使用,一方面增進了遠距離、不同時空中人與 人之間的交流,但另一方面卻也造成了現實生活中近在咫尺的關係疏離、加深了人際 之間的隔閡。. 第二節 兒童親子關係之探討 一、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的意涵 關係(relationships)是指兩個或更多元素間的相互影響,他們組合成一個獨特的 單位(社會學辭典,1991);關係並非靜止不變的,而會在時空的變遷中不斷地變化(陸 洛、陳欣宏,2002)。關係是介於人與人之間互惠的連結(connections),乃是人與人 之間雙向性的互動。在關係中有三種連結(bonds)的類型:互賴(interdependence)、親 近(intimacy)、及歸屬(belonging);互賴使得人們在一起時能滿足其需求,且也能增 加個人可用之資源,親近則是使人們能夠交換情感、信任及信賴,歸屬感則是個人 獲取友誼、社會化、認同、安全及平安的來源(Atchley, 1987)。 親子關係是最原始的人際關係,是維繫父母與子女情感互動的重要支柱,也是 奠定兒童日後與他人互動的基礎。「親子關係」顧名思義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14.

(25) 是透過雙方互動的一種人際關係(李玟儀,2002);此種人際關係是生命全程的且非 常密切,而且從原生家庭的為人子女到生育家庭的為人父母都存在的一種關係。親 子關係雖然隨著家庭的不同歷程,而呈現不同的面貌,但親子之間的關係卻一直是 密切的。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親子關係更隨著醫藥衛生的進步、人類壽命的延長 和地球村的形成,而更加密切且長久。情感關係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其中親子之間的情感關係是最長久且影響人一生最大的情感關係,至為重要。 「親子關係」係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透過雙方互動歷程所構成的人際關 係,是一種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互動過程,包含情感之交流、溝通、依賴、信任、對 待方式等,基本上是一種親子之間在情感上的交互作用歷程,與一種互相影響的對 待行為方式。親子關係是家庭中雙親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是一種彼 此感受到的氣氛,包括是否有情感上的交流、彼此間是否信任、互相的依賴程度及 對待的方式(陳俐君,2002)。 羅國英(1997)指出,親子關係是親子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特別強調互動過 程中彼此所給予的感覺。陳春秀(2000)將親子關係定義為,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 動所構成的一種人際關係。李鴻瑛(2005)指出,親子關係是在家庭生活的情境中, 父母與子女彼此的互動關係, 包括親子間之相互對待、照顧依賴、親密信任、情感 交流、友誼交流和教養方式等情況。洪華檜(2006)將親子關係視為透過親子之間溝 通互動、情感交流等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而牽動彼此的心理槓桿,達到改變親子 之間情感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李玉珍(2006)也提出,親子關係是在家庭生活中,父 母與子女彼此的互動關係,包括親子間之相互對待、照顧依賴、親密信任、情感交 流情況。潘玉鳳(2002)指出,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在生活的脈絡下,經由口語 與非口語的方式,情感交流的狀態。 親子關係的定義相當廣泛,茲將國內外研究對親子關係定義整理說明如表 2-1-1:. 15.

(26) 表2-1-1 國內外親子關係意涵比較 研究者(年代) Chess and Thomas(1987) 陳春秀(2000) 李玟儀(2002). 陳淑雯(2002). 張秋桂(2002) 潘玉鳳(2002) 黃千慈(2003) Pai, Lee and Tsao(2004). 柯順議(2004) 張曉萍(2004) 鄭碧昭(2004) 李鴻瑛(2005). 張筱苓(2005) 張楓明(2005). 沈秀貞(2006) 洪華檜(2006). 陳昭蓉(2006). 親子關係之意涵 親子關係為父母影響孩子以及孩子影響父母的相互取予 關係。 親子關係是在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父 母管教及對待子女的方式與態度、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語言上的溝通;親子關係是雙向互動的關係。 親子關係是在家庭生活情境中,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關 係。一般係指親子之間相互對待、照顧依賴、親密信任 、情感與友誼交流和教養方式等。 親子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由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動 所構成,包含情感、權威以及結構性。 親子關係是指父母與子女在生活的脈絡下,經由口語和 非口語的方式,情感交流的狀態。 親子關係是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的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是一種情感上的鏈結,介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 相互關係,而且會伴隨著子女的成長與發展而有所改變 。此關係是一種持續的歷程,子女從依賴到成熟的轉變 中,親子之間會經歷許多複雜的變化。 親子關係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親子間互動歷程下的心理 各層面親疏程度及心理距離。 親子關係是親子之間彼此互動的關係,包括母親的管教 方式與態度、親子溝通模式。它是一種動態的關係。 狹義的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而廣義的親子關 係則是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如:祖父母等)之間的關係。 親子關係是在家庭的生活情境中,父母與子女彼此的互 動關係,包括親子之間相互對待、照顧依賴、親密信任 、情感交流、友誼交流和教養方式等情況。 親子關係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由父母與子女互動所構成 ,是父母影響子女及子女影響父母的一種相互取予關係。 親子關係是以親子互動的情境脈絡為範疇,包括子女知 覺到的親子間相互對待、照顧依賴、親密信任、情感交 流或教養態度等。 親子關係乃父母與子女之間在情感、心理與行為上彼此 相互影響的一種雙向人際關係。 親子關係為透過親子之間溝通互動、情感交流等交互作 用的過程中,進而牽動彼此的心理槓桿,達到改變親子 之間情感、態度以及行為的關係。 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彼此互動後所形成的一種人際關 係,包含親近、欣賞與溝通等成分。. 如上各研究者對親子關係的定義,大多認為親子關係是一種親代與子代之間雙. 16.

(27) 向的人際關係,在互動過程中,其元素包含情感之交流、溝通、依賴、信任、權威 性、對待方式等。這種人際關係會隨著子女的成長而改變,是一種持續的過程,子 女從依附親代到成熟發展,親子之間也會產生複雜的變化。 二、親子關係之相關理論 探討親子關係的學術理論大致上可以分為認知發展論、依附理論及社會學習理 論三大主流學派。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是著名發展心理學家 Piaget 所提出,被公認為 20 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最早出現在 1950 年代,由 J. Bowlby 所提出,是探討親子關係、安全感和 分離焦慮的基礎理論;而社會學習理論(Sociology-teleological Theory)則是由美國心 理學家 A. Bandura 所提出,認為學習不僅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而是觀察與 模仿而來。茲就此三大理論,分別說明如下: (一)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吸收知識時的認知方式以及 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其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心理學家 Piaget 認為認知發 展的過程有四個核心概念:認知結構與基模、組織與適應、同化與順化、失衡與平 衡,並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 歲),前運算階段(2-7 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 歲)。從 Piaget 的觀點來看父母 教養方式,著重於父母如何協助孩子智慧的發展,其方法不外乎協助孩子發問具有 意義的問題、了解其內心世界的思考、接受孩子解決問題時所犯的錯誤、及協助孩 子對自己具有信心等「認知」與「同化」的過程(潘玉鳳,2002)。認知發展論說明 了道德判斷與觀點取替能力,隨年齡改變的本質,它著重的是兒童本身在發展過程 中擔任的角色,而非環境因素影響。故兒童是由自我中心漸漸轉移至他人需求導向, 且道德行為的控制亦由外在懲罰移轉至個人執行懲罰的內在動機,且隨著年齡的增 加,當個體的認知發展逐漸成熟,其抽象思考與角色取代能力愈強,認知能力的增 進影響他們對於利社會行為的推理方式與行為動機(鄭麗鳳,2004)。 17.

(28) 主張認知發展的另一位學者為 Kohlberg,他提出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是第一個 關於道德發展的理論,他認為道德發展即學習明辨是非與善惡及實踐道德規範的過 程。這理論是以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為基礎建立的,透過詢問兒童一些關於道德 的兩難問題,從而測量其道德發展的程度。Kohlberg 將道德發展分成前慣例期、慣 例期、後慣例期三個層次,每個層次又分為兩個階段:階段一為避罰服從取向,階 段二為相對功利取向,階段三是尋求認可取向,階段四是遵守法規取向,階段五為 社會法制取向,階段六為普遍倫理取向。 Berlin and Cassidy(2001)認為提昇早期兒童親子關係的品質是兒童發展的關鍵, 而親子關係的良窳則關係著兒童未來的人格發展。兒童一出生即以家庭為重心,其 身心發展、價值觀及行為模式之建立,均受深受家庭影響。家庭是孩子最早社會化 的地方,家庭對兒童的影響主要是透過親子互動的關係來達成(陳春秀,2000)。, 鍾祥(2006)的研究亦指出,家庭影響兒童至為深遠,在兒童認知發展期間,子女的 教育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父母應提供有利兒童發展的家庭環境,傳遞社會價值並 培養兒童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且相處較久的人,當孩 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與陪伴,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當父母不斷鼓勵、 讚美、肯定孩子成長,那麼親子的關係可以在穩定中順利維持。 父母親是兒童一生中的重要他人,親子關係是兒童最早經驗到的人際關係。就 Piaget and Kohlberg 所提出的認知發展論觀點來看親子關係,父母在兒童發展階段 應扮演關鍵角色,幫助孩子發問具有意義的問題,兒童智慧的發展有賴父母親的協 助與引導,父母應以身作則,重視倫理、強調道德,身體力行,成為孩子正向行為 的道德典範。此外,父母親應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思考,接受孩子解決問題時所犯 的錯誤,協助孩子同情心的發展,感受他人的感情,如此對孩子的倫理道德發展, 必然會有更正面的影響。. 18.

(29) (二)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一個(或一組)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 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理論。當此人在場時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會感到焦慮。此理論最 早由 J. Bowlby 在 1950 年代提出。依附理論不單引領依附作為一種心理社會性過 程的關注,亦帶出大家對兒童發展的新認知。據佛洛伊德理論,人在原慾 (libidinal) 驅使下,對於不同物件注視,會使先前的依附打破;若依附未能有效的打破,就會 對人造成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然而,依附理論卻認為,成長中的兒童並不需 要打破原來依附,而是學習在之前建立的依附關係中變得更為主動,新的依附增加, 不一定需要打破先前建立的依附關係。根據兒童在陌生情境測驗的行為反應,將兒 童分為四種不同的依附類型:安全依附型、焦慮矛盾型、逃避型、紊亂型。兒童在 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 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 Bowlby 在 1973 年指出,依附行為是個人用來與他人接觸,保持與他人親密 關係的行為特別是照顧自己的人,James 在 1994 年陳述,依附關係是孩子與依附 對象之間的一種互惠、持久、情緒與生理的連結關係;Barrett and Trevitt 在1991 年 也指出在依附關係,兒童會透過依附行為來尋求依附對象的照護,尤其當孩子受到 驚嚇、感到困擾或焦慮時(陳金定、劉焜輝,2003)。Bretherton(1992)研究 Bowlby and Ainsworth 的依附理論指出,Bowlby 的主要結論是,嬰幼兒體驗與他的母親(或永 久的母親替代者)彼此之間的一種溫暖、親密、和連續的關係的滿足感和樂趣,會影 響長大後心理的健康;孩子依賴他們的父母只是為了成長,孩子需要一個親近和連 續照護的關係;在母子分離焦慮的研究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分離焦慮可能會過份 地降低或缺少,而導致一個早熟的錯誤印象,他歸因於自我防衛過程情況所裝出來 的獨立現象。而對於父親的角色的描述是,在嬰兒期,父親有他們的用途,但通常 是扮演副手的角色,他們的最佳角色是對他們的妻子的照顧提供情感支持。另外, 他也指出,在 Ainsworth 安全理論當中一個主要的原則是,兒童在開始進入不熟悉 的環境之前,需要發展對父母的安全依附性;一個被關愛的孩子,他會抗議與父母 19.

(30) 分離,但以後將發展出更多的自立。 參考上述 Bowlby and Ainsworth 及其他研究者所提的依附理論發現,依附是一 種心理概念,是兒童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形成的互動關係;嬰兒把母親當做是安全 堡壘,主動探索陌生環境,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爾後此種互動關係模式會影 響到成人以後的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若是溫暖、有回應、穩定的情感交流可以促進 親子間安全依附關係的建立。但是當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改變時,先前安全或不安全 的依附型態可能會改變。就健康發展的過程而言,依附行為是一種情感連結,開始 存在於親子之間,後來發展至成人與成人之間。因此依附關係在兒童日後人格的養 成扮演重要關鍵。 (三)社會學習理論(Sociology-teleological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Sociology-teleological Theory)是美國心理學家 A. Bandura 提出 的心理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 — 即學 習,本質上說是受到積極強化、消極強化、無強化、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 發生機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就會更多說真話;小孩 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就會更多地說謊話。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 諸于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 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 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 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A. Bandura 提倡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並不完全像行為主義派學者 J. B. Watson、B. F. Skinner 所說的是由刺激與反應的制約歷程,而主張個體行為的養 成多數是經由觀察與模仿而形成。而其觀察歷程包括注意、保留、模仿動作、動機 四個歷程,這歷程幫助我們體認親子互動過程。A. Bandura 的認知重點突顯觀察學 習,觀察學習是簡單的學習,由觀察他人(主要模仿對象是父母)的行為所形成。父 母提供良好的示範與正確行為模式,以為子女觀察與模仿,產生正向行為。儘管強. 20.

(31) 調兒童在發展過程中之主動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頗為流行,但「認知發展」觀點認 為行為論者忽略兒童對心智能力改變,他們認為,兒童對環境的印象反應,主要是 依賴認知發展層次(鍾祥,2006)。 根據上述,社會學習理論認為,親子關係是父母親與子女互動所產生的一種緊 密的情感連結,兒童成長時期的行為控制,由外塑而自律,其發展與親子關係息息 相關,親子之間的關係隨著子女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互動模式,父母親提供 學習的榜樣與行為的典範,兒童在家庭的小社會系統中向父母親學習。再者,人類 的行為模式與人格發展受到小時候接觸環境的影響,兒童透過與父母親的互動進行 觀察學習,父母親與子女的互動機會較多,楷模學習便自然的建立在此種互動模式 中,其親子關係就較為緊密,這種親子關係是兒童人格養成的基礎。父母是子女觀 察與模仿的對象,也是子女學習的楷模,每一階段親子互動都很重要。因此,父母 應依子女的不同成長階段,調整與改變互動模式,從言行的權威典範,到如朋友般 的互信,和彼此之間的訊息溝通,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形塑子女的健全 人格,開創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 綜合上述三大相關理論可以發現,父母親是子女的依附對象,在嬰兒期,父母 親所扮演的角色係以母親為主,父親是情感與照顧的最佳副手,因此,在這階段子 女受到母親的影響較深。依附行為是一種親子的情感連結,最初存在於親子之間, 後來發展至成人與成人之間。兒童為了成長,必須依賴他們的父母,且透過與父母 親的親近接觸和連續照護得到溫暖、滿足感與成長的樂趣,父母親可說是兒童的心 理依靠和安全據點,更可以說是兒童成長的動力。依附是兒童人格養成的基礎,是 兒童日後發展人際關係的基本模式,父母與子女的互動機會多,與子女的依附關係 就較為緊密,所以,兒童發展是否健全、日後家庭是否幸福美滿與親子關係息息相 關。因此依附理論是本研究解釋親子關係中情感連結變項的重要理論基礎。 認知是成長發展的關鍵,社會則是觀摩學習的平台,人類的學習發生於社會的 情境中,學習之所以產生,不僅因為直接經驗,更有許多替代性的經驗,藉觀察、. 21.

(32) 模仿他人行為而產生。就親子關係而言,家庭是兒童所處的最原始的社會結構,父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是兒童學習的楷模,其價值觀或思維模式對兒童發展影著深遠的 影響;兒童行為係透過社會學習歷程逐漸養成,家庭環境影響兒童行為,父母親或 主要照顧者又是影響兒童行為關鍵,本研究對象兒童及其最重要的親人 — 父母親, 也是重要角色與行為典範者,因此從社會學習理論角度來解釋兒童學習父母親行為, 以及父母親與其子女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將可以預期親子關係對兒童認知發 展會造成影響。家庭提供兒童社會化場所,父母應提供良好示範與正確行為模式, 做為子女觀察與模仿的學習資源,使兒童產生正向行為,此為本研究親子關係四個 構面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親子關係之實證研究 國內、外親子關係的實證研究相當普遍,不論是行為偏差兒童、青少年、單親 學生、繼親家庭、新移民、空巢期父母之親子關係都不乏探討,且多數文獻亦為父 母親提供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方案。家庭是兒童早接觸的社會化環境,透過親子關係, 家庭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力,家庭中親子關係發展,使成長的孩子有機會和經驗 獲得基本技能、行為、價值觀及知識,讓他們能成功地發展社會關係(Maccoby,1992)。 Rodgers(1999)針對青少年性冒險行為研究顯示,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降低青少年從 事危險的性行為。Allen and Hawkins(1999)則認為,孩子與母親關係密切,可能會阻 礙父子關係發展。Rueter and Conger(1995)指出,溫暖與支持性的家庭氣氛能成功地 解決親子之間爭論,使得親子間的衝突維持在低層次或適度層次,然而在高壓及敵 意的氣氛下,父母嚴格教養下的孩子易有越軌的行為產生,增加了親子爭論與衝突 的機會,會有不良的親子關係。 Sobolewski and Amato(2007)指出,成長在低衝突的婚姻家庭中,並且與雙親親 近的子女有最高的幸福感。可見雙親是帶給子女幸福的重要關鍵,和諧的家庭氣氛, 良好親子關係,影響兒童的未來人格發展。此外,Shek(2000)研究中國青少年對父 母親在對待的觀感指出,青少年認為自己與母親有較多溝通,在家庭中父母親扮演. 22.

(33) 其親職角色是父嚴母慈,青少年認為父親比母親缺乏責任感,較不關心自己,在管 教上也較為嚴格,由此可知父母親在親子關係具有差異性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有 利於國小學童身心的正向發展,父母親的教養方式與態度、溝通、與子女的互動頻 率,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 四、親子關係的構面/向度 親子關係的研究相當多,其中量化研究編製的量表,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差異, 其研究呈現向度不盡相同,但在深入統整歸納後發現其所測量之特質仍有相同之處。 林妙娟(1989)研究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間的關係,將親子關係分成關愛、情感、 溝通三個向度,分數愈高即表示愈親密,反之則愈疏離。陳怡冰(1991)參考李慧強 (1988)與林妙娟(1989)編製的問卷題目,經過因素分析後,分離出順從與關心、信任 與依賴及溝通與了解三個向度。鄭秋紅(1993)針對國中生單親家庭的親子互動關係 研究,則以「互動」和「心理」作為親子互動關係量表的構念,將親子互動關係分 為聚頻心繫、聚疏心繫、聚頻心離、聚疏心離四種類型。 李月櫻(1994)的親子關係與靑少年竊盜行為硏究中,親子關係量表分為父母管 教方式、親子溝通、親子信任、親子支持四個部分。王淑娟(1994)的親子關係量表 係參考黃春枝在 1979 年之「親子關係適應量表」、劉焜輝在 1986 年之「親子關 係診斷測驗」編製而成,經過因素分析後,萃取出相互信任、感交流、獨立、友誼 性交往等向度。吳佳玲(1995)研究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 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的「親子關係量表」認為,和諧的親子關係有賴於父 母對子女有適切的教養、親子間有充分的情愛交流、親子間有良好的溝通。吳永裕 (1996)針對單親兒童所做的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係由關懷和權威 交錯組成高關懷高權威、高關懷低權威、低關懷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四種類型, 並分別命名為關懷支配、關懷寬容、忽視專制、冷漠放任等親子關係型態。 羅國英(1997)運用深度訪談,以人際親密關係的觀點所編製完成的量表,來測 量子女主觀知覺對於父、母親的親子關係,經因素分析發現,共分成九向度:知心. 23.

(34) 感、負向情感、敬佩感、依附感、缺乏自主感、回報壓力、被重視感、一體感、工 具功能。陳春秀(2000)針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進行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 研究中,其自編之「親子關係量表」將親子關係分為相互信任、友誼性交往、情感 交流與獨立。鄭碧招(2003)以國小高年級為研究對象,探討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之 影響,其自編之「親子關係量表」將親子關係分為家長及兒童部分,將親子關係分 為親近感、欣賞、溝通。 張秋桂(2002)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其「國中學生親子關係量表」將親子關 係區分成互信、情意、溝通、理性向度,其中互信在測量親子間是否互相信任;情 意在測量親子間是否情感交流;溝通在測量親子間是否有良好溝通;而理性是測量 親子之間是否保持理性而彼此獨立。李玉珍(2006)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研究 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所編製之「親子關係量表」,此量表將親子關係分為親近 感、欣賞信任、情感交流向度。 Ganglia and Thompson 在1987年指出理想的親子關係在於強調身體的互動和心 靈情感的雙重交流,依據家庭成員間身體與心理互動程度,將親子關係分為聚頻心繫、聚疏-心繫、聚頻-心離和聚疏-心離四種層面(李鴻瑛,2005)。Baldwin and Baranoski(1990)指出,在良好溝通品質的親子關係基礎下,父母不但可以提供心理 及情緒支持,更能適時將正確性知識、態度傳授給子女,有助於家庭性教育實施。 Rice and Reicher(1993)發現,親子溝通程度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品質。White(2000)研 究發現,正向親子溝通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父母會影響孩子所作決定,以 避免孩子產生偏差行為,而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由上述研究得知,親子關係受眾多因素影響,從二個向度到九個向度的探究皆 有,其中包含親子之間的情感,親子互動間的信任、友誼交往、親子之間思想的交 流、意見的分享、情感的溝通過程,及父母對子女管教所呈現的權威和示範等,這 些因素將深刻影響父母與子女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與品質,而親子關係影響兒童人 格發展與行為模式,包括自我概念、人格發展、生活適應、學業適應、同儕關係等。 本研究歸納 12 篇研究共計 24 個向度發現,親子關係的向度是依循親子間互 24.

(35) 動過程而來,在互動過程中,親子雙方在情感的表達依強弱程度和交流方向可分為 從子女對父母親的情感連結,到如朋友間的互信友誼,傳達訊息的溝通瞭解和親對 子的楷模與行為示範,如表2-2-1。 表2-2-1 國內親子關係研究之構面歸納 研究者. 林 妙 娟. 陳 怡 冰. 鄭 秋 紅. 王 淑 娟. 李 月 櫻. 吳 佳 玲. 吳 永 裕. 陳 春 秀. 張 秋 桂. 鄭 碧 招. 黃 千 慈. 李 玉 珍. 構面 / 年代. 1989. 1991. 1993. 1994. 1994. 1995. 1996. 2000. 2002. 2003. 2003. 2006. 情感. ★. ★ ☆. 順從與關心. ★. 情感交流. ★. ★ ☆. 親近感. ☆ ★. 相處的感覺 ☆. 獨立 心理互動. ★. 個體接觸. ☆. 關愛. ☆. ☆. ★ ☆. 關懷. ★. 依附與表達 ☆. 信任. ☆. ☆. ☆. ☆. ★. 信任與依賴. ☆. 支持 ★. 友誼. ★ ☆. 欣賞. ★. 分享與瞭解 溝通 溝通與瞭解. ☆. ☆. ☆. ☆. ☆. 對子女觀感 ★. 權威 管教. ☆. ★. ☆ ★. 為子女典範 ☆. 適切的教養. 本研究依主觀分類法,將子女對父母親情感之互動分為以下四個向度: 1. 情感、順從與關心、情感交流、親近感、相處的感覺、獨立、心理互動、個 體接觸、關愛、關懷、依附與表達共 11 個同質性較高之向度,屬於情感的表 達或互動,因此歸類為「情感連結向度」。 2. 親子互動較為平等之向度,如:信任、信任與依賴、支持、友誼、欣賞 5 個 25.

(36) 向度,多屬朋友間互動的情感元素,父母親隨著子女的成熟發展,應調整與子 女的相處方式,故歸類為「互信友誼向度」。 3. 在親子間平等互動的訊息傳達,如:分享與瞭解、溝通、溝通與瞭解 3 個 向度。父母親與子女之間,需要藉由良好的溝通作為情感傳輸的橋梁,因此合 併為「溝通瞭解向度」。 4. 在父母親親對子女有較多的情感表達和楷模學習,如:對子女的觀感、權威、 管教、為子女典範、適切的教養 5 個向度,屬於父母親提供行為典範,因此歸 類為「權威典範向度」。 本研究以兒童及其父母親為對象,深入探究其親子關係,因應所需及依據上述 分類,同時參酌認知發展理論、依附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和相關研究之分析結果, 本研究將以情感連結、互信友誼、溝通瞭解、權威典範為親子關係之重要因素,依 四個構面作為探究兒童與其父母親在親子關係之情形與差異,分述如下: 一、情感連結 情感連結是一種心理感覺,希望受到對方的眷顧,想要靠近對方,是兒童與父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所形成的一種互惠、持久、情緒與生理的連結關係,是兒童發展 的重要心理依靠,是親子關係的基礎。在親子關係量表中,此向度得分高者表示兒 童對父母親有較深之依附關係,反之則否。 二、互信友誼 指父母能以朋友般的方式瞭解子女的想法,信任子女在外的一切行為表現,與 子女共同討論問題,能接納子女的意見。相對而言,子女也能信任父母,遇到問題 時會主動告知父母,並能與父母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親子間的關係是以平等的 方式來互動。在親子關係量表中,此向度得分高者表示兒童充分受到父母親平等對 待,彼此有如朋友般信賴,反之則表示親子關係適應不良,親子衝突較多。. 26.

(37) 三、溝通瞭解 人與人之間透過溝通來傳遞情感、想法、價值觀,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 橋梁,透過溝通的方式能增進親子之間瞭解,溝通是與家人的互動模式,良好的 親子溝通能增進家庭和諧,而溝通不良容易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甚至親子衝突。 在親子互動的歷程中,如何與子女溝通互動,值得探究。在親子關係量表中,此 向度得分高者表示親子間訊息交換通暢,親子互動良好,反之則表示親子間溝通 不良,在思想、意見、情感分享有障礙。 四、權威典範 權威是指父母對於孩子的一種管教方式或態度;典範是指父母身體力行提供子 女行為的觀察、模仿與示範,以產生正向行為。子女的為人處事係參考父母之作為, 敬佩父母並從父母的言行中學到重要的人生理念。在此,親子之間情感的表達是言 教與身教的傳達。在親子關係量表中,此向度得分高者表示父母是子女的楷模,能 樹立長者的風範;反之,則表示父母無法提供子女言行示範。. 27.

(38) 第三節 可能影響兒童親子關係之重要背景變項 影響親子關係的因素很多,國內外研究甚為豐富。有關影響親子關係之重要變 項如:子女性別、子女年齡/年級、家庭結構/型態、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親的 社經地位/社經背景、子女的出生序/家中排行、家中子女數⋯等,茲分述如下。 一、子女性別 在親子關係最常論及的是性別,相關研究似乎發現有性別差異。許筱梅(1994) 指出,女生知覺母親關懷程度顯著高於男生,男生知覺父、母權威程度顯著高於女 生。李鴻瑛(2005)針對新移民女性其國小子女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的研究發現,親 子間的友誼性交往女生高於男生;在相互信任向度中男生高於女生;新移民女性其 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會因性別有顯著差異。王淑娟(1994)的研究亦指出,性別與 親子關係之相互信任及情感交流等向度達顯著差異,整體親子關係之表現,男性樣 本顯著高於女性樣本。陳春秀(2000)的研究發現,在親子關係的友誼性交往與獨立 因素部分,女生高於男生。陳昭蓉(2006)研究指出,不管是男或女,升學壓力與親 子關係均不會有任何差別。故本研究將子女性別列入背景變項,探討其對親子關係 的影響。 二、子女年齡/年級 從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得知,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處於具體運思期(7-11歲) 及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學生發育愈來愈早,使得青春期的年齡從國中逐年提前 到國小階段的高年級,身體外觀的變化,也進一步影響心理層面的問題(曾淑華, 2002)。陳春秀(2000)研究指出,在親子關係的相互信任因素部分,四年級學生高於 六年級學生。許明遠(2004)研究指出,國小五年級學童在「與家人的關係」顯著優 於國小六年級學童。但李鴻瑛(2005)的研究發現,新移民女性其子女與母的親子關 係會因年級而有顯著差異,以高年級親子關係較佳。上述看來,年級較低親子關係 較好,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發現。本研究將兒童的就學年級(年齡)列入背景變項,探 28.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To begin with the discussion, I split this topic into four categories, which are “the teaching concepts of the education institute”, “the feature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