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ied!
127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College of Nursi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Nurse - Midwifery Master Thesis 孕婦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探討 :兼論高齡/適齡之調節因子效果 Fatigue, Sleep Quality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during Pregnancy: Age as a. Mediator. 指 導 教 授:郭素珍博士 Advisor: Su-Chen Kuo, PhD. 研究生:滕安娜 An-Na Teng,. 中華民國. 104 年. 1 月. 29 日.

(2)

(3) I.

(4) 誌 謝 回首五年多的求學歷程,受到師長、同學、朋友與家人的諸多協助與鼓勵,僅以 此文表達我由衷的謝意。 對一個在臨床工作二十多年,身兼多職的媽媽學生,能夠完成她在人生的夢 想~完成碩士班學業,那種心情與感覺實在無法用筆墨形容,從無到有是一段艱辛的 過渡,收案到論文寫作是一條辛苦的學習之路,尤其非全職學生尚須兼顧職場責任承 擔之雙重壓力下,更彰顯出與時間賽跑的力不從心,但何其幸運的是我遇見了北護優 質的幾位恩師-郭素珍教授、高美玲教授、高美玲教授及劉介宇副教授。感謝在這段 學習路上,每位師長、長官、同事、同學、家人及每位我的個案,你們都是我生命中 的貴人,有你們的支持、陪伴與鼓勵,讓每次因著工作、家庭與學業而疲累的我,才 會有勇氣的走完這段路。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郭素珍老師,在您身上我看到一位對助產熱情不滅、犧牲奉獻 的模範,由於您的指引與教導讓駑鈍的我,在寫作上獲益良多。感謝黃思誠教授您對 論文內容要求的嚴謹及教學的精神與態度讓我看到一位學者的風範。感謝劉介宇老師 在統計分析過程的悉心指導,因材施教、按部就班的教學及大力協助,讓人感動。也 因著您們的指導與協助,論文撰寫方能順利完成,點點滴滴永記於心。 還要感謝助產所所有的老師們,高千惠老師、高美玲老師…透過課堂中深入 淺出的教學、開放式的討論,讓我對助產多了一些新思維,而且對同學的溫暖關 懷也讓每周去學校上課是一件能學習充電又能轉換心情的好去處。 1.

(5) 感謝的是在醫院的我的直屬主管秋鳳主任、如文副主任、梁挋副主任對我的百分 百包容與信任,還有我的好友美華督導、似錦督導、怡婷督導、依琳、慧玲及莉琴、 珮穎、惠慎、智華、腕心、雅琴對我的默默關心與支持,感謝妳們陪伴我這一路的學 習成長與鼓勵。我很幸運的和一群同學成了至交好友,蕙蓮、心穎、秀穎、修芳、郁 晴、佩玲、婉華、惠姜、嘉霙、雅美、莉莉等,你們的許多經驗與意見,開拓了我的 視野。另外,感謝醫院裡協助我收案的芝潁以及門診護理同仁,因為有妳們才讓我能 夠順利完成論文,讓我除了學習還獲得豐厚的友誼。 最後要感謝我的先生施純育及我貼心兒子施養平,謝謝你們的包容及支持 讓我能完成學業。在此,僅以此成果獻給所有關心我的我摯愛的家人,及所有協 助我的師長、主管、長輩及朋友們。 安娜謹誌. 2. 2015/01/29.

(6) 中文摘要 研究所別:護理助產研究所 論文名稱:孕婦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探討:兼論高齡適齡之調 節因子效果 指導教授:郭素珍教授 研 究 生:滕安娜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孕婦第二、三孕期之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 方式之相關性,藉以了解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孕期疲憊及睡眠品質之影響。採縱貫式 研究設計,於北部某教學醫院婦產科門診進行收案,共收案 117 位孕婦,於第二孕期 及第三孕期進行研究,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1)孕婦基本資料及產科史調查表、 (2)疲憊量表、(3)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4)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 研究結果顯示:第二孕期,孕婦的疲憊程度會顯著影響健康促進生活方式(β =-0.586, p<0.05);疲憊程度會影響睡眠品質(β=0.325, p<0.01);疲憊程度及健康 促進生活方式會同時影響睡眠品質(p<0.01)。第三孕期,孕婦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會 顯著影響疲憊程度(β=-0.710, p<0.05);疲憊程度會影響睡眠品質(β=0.292, p<0.01);疲憊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會同時影響睡眠品質(p<0.01)。健康促進生 活方式為間接影響睡眠品質之中介變項。建議孕婦於孕期執行健康進生活方式,可以 提升孕期睡眠品質。. 關鍵字:孕期、疲憊、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 3.

(7)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links between fatigue, sleep quality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during pregnancy, as well as how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affects fatigue and sleep qualit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nursing care and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mong fatigu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of pregnant women. Longitudinal correlational research conducted at obstetrics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 northern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Taiwan. There were 117 pregnant women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instruments in this study included: (1) Demographic and Obstetrical Information Sheet, (2) Modified Fatigue Symptoms Checklist, (3)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nd (4)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Serie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influence the fatigue (β= -0.59, p< .05); fatigue influenced sleep quality (β=0.33, p<0.01); fatigue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both had an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 (p < .01) for the pregnant women.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influence the fatigue (β = -0.71, p < .05); fatigue influenced sleep quality (β=0.29, p<0.01); fatigue and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both had an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 (p < .01) for the pregnant women at the third trimester. There is an indirect effect of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as a mediated variable, on sleep quality. Pregnant women should follow a 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during pregnancy improve sleep quality. Keywords:Pregnancy、fatigue、sleep quality、health promoting. 4.

(8)

(9) 目. 錄.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目次………………………………………………………………………………………4 表次………………………………………………………………………………………5 圖次………………………………………………………………………………………5. 第一章. 緒論 ............................................................................................................................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問題陳述...................................................................................................................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 9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9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 10. 第二章 文獻查證 .................................................................................................................... 10 第一節 懷孕婦女的身心變化............................................................................................. 10 第二節 高齡孕婦 ................................................................................................................ 14 第三節 孕期疲憊................................................................................................................. 16 第四節 睡眠品質................................................................................................................. 20 第五節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2 I.

(1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收案場所............................................................................................. 33 第四節 研究變項及定義..................................................................................................... 34 第五節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36 第六節 資料收集................................................................................................................. 3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0 第八節 研究倫理 ................................................................................................................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1 第一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之基本屬性................................................................................. 41 第二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三孕期身體不適現象之差異分析................................. 47 第三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三孕期疲憊程度之差異分析......................................... 49 第四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三孕期睡眠品質之差異分析......................................... 50 第五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三孕期健康促進生活之差異分析................................. 52 第六節 孕婦的疲憊程度、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分析......................... 52 第七節 孕婦基本變項對疲憊程度、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差異性分析..... 54 第八節 孕婦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是否影響孕期疲憊程度對睡眠品質的中介變項......... 58 第九節 高齡/適齡孕婦對於孕期疲憊程度對睡眠品質之調節效果 ............................ 61 第五章 討論 ............................................................................................................................ 64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特性..................................................................................................... 64 第二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身體不適現象之差異分析......................................................... 67 第三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孕期疲憊程度之差異分析......................................................... 66 第四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期睡眠品質之差異分析............................................................. 70 第五節 高齡與適齡孕婦期健康促進生活之差異分析..................................................... 73 第六節 孕婦的疲憊程度、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 76 第七節 健康促進生活影響孕期疲憊程度對睡眠品質的中介變項................................. 79 第八節 高齡/適齡對孕期疲憊對睡眠品質之調節效果 ................................................... 82 II.

(1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4 第二節 應用......................................................................................................................... 85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建議..................................................................................................... 86 參考文獻 .................................................................................................................................. 84 中文部份 .............................................................................................................................. 87 英文部分 .............................................................................................................................. 93 附錄一 問卷 .......................................................................................................................... 106 附錄二 問卷使用同意書....................................................................................................... 107 附錄三 同意臨床試驗證明書............................................................................................... 111. III.

(12) 表 次 表 4-1-1 高齡孕婦與適齡孕婦在基本屬性分佈情形…………………………………45 表 4-1-2 兩組孕婦基本屬性分佈情形.…………………………………………….…..46 表 4-2-1 高齡組與適齡組孕婦第二、第三孕期的孕期不適差異情形.……………...48 表 4-3-1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第三孕期疲憊差異情形...………………………….49 表 4-4-1 高齡組與適齡組孕婦第二、第三孕期期睡眠品質差異情…………………50 表 4-5-1 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第三孕期健康生活促進生活差異情形……………52 表 4-6-1 第二孕期高齡孕婦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性分析……53 表 4-6-2 第二孕期適齡孕婦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性分析…...53 表 4-6-3 第三孕期高齡孕婦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性分析……54 表 4-6-4 第三孕期適齡孕婦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性分析……54 表 4-7-1 第二孕期孕婦基本特性對疲憊、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差異分析……55 表 4-7-2 第三孕期孕婦基本特性對疲憊、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的差異分析...56 表 4-8-1 第二孕期孕婦的疲憊與健康促進生活之相關分析….……………………...59 表 4-8-2 第二孕期之孕婦的健康促進生活影響疲憊程度對睡眠品質之中介分析…59 表 4-8-3 第三孕期之孕婦的疲憊與健康促進生活之相關….………………………..60 表 4-8-4 第三孕期之孕婦的健康促進生活影響疲憊對睡眠品質之中介分析………60 表 4-8-5 第二孕期及第三孕期健康促進生活之中介效果檢定………………………60 表 4-9-1 第二孕期高齡/適齡孕婦疲憊對睡眠品質之調節效果分析………………62 表 4-9-2 第三孕期高齡/適齡孕婦疲憊對睡眠品質之調節效果分析………………62. IV.

(13) 圖 次 圖-1:研究架構圖………………………………………………………………………31 圖-2:測量兩組孕婦「孕期不適」總分………………………………………………48. V.

(14)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前言 1947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發表:健康就是生理、心 理、社會上完全安適的狀態不僅只是免於疾病或耗弱而已。Pender(1987)指出:健康 促進是指個人為了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而積極主動去建立新的行 為模式。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通過性別健康政策,宣導各國關注社會、文化、心理 與生理對於女性健康的影響。台灣也呼應聯合國的性別主流化及WHO重視之健康平 等理念,行政院衛生署亦建構我國婦女健康政策,包括:健康維護促進、生育健康及 疾病與照護等三大主軸。並於2008年修訂「婦女健康政策」提出維護婦女生育健康權 益、維護婦女心理健康、促進婦女體能健康等許多關於女性健康政策(行政院衛生署, 2008)。因此,維護婦女健康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美國也於2000年啟動全民 健康2010(Healthy People 2010)口號,來訂定二大目標,增進美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和健 康生活,消除種族間健康狀況的差異,這都顯示不分國籍以及種族,增進國民健康已 是世界各國一致追求的社會目標(王、王、邱、李,1992;Wiant, 1997 ; WHO, 2010)。 由於社會的變遷,婦女的教育普及以及就業機會提升,女性自主選擇不同的生涯 規劃,因此晚婚的風氣漸漸的興起,加上多樣化的避孕方法以及婦女發生不孕症等問 題,超過35歲的孕婦已大幅度的增加,在芬蘭1997年,35歲以上的初產婦婦女為8.3 %,到了2007年上升為10.4%(Lampinen, Vehviläinen-Julkunen,&Kankkunen, 2009)。而 台灣2001年女性初婚年齡平均26.4歲,到了2012年已上升為29.5歲,在短短11年女姓 5.

(15) 的初婚年齡就上升了3.1歲。以第一胎平均生育年齡來看,於1989年為25.2 歲,至2013 年已延後為30.1歲(內政部戶政司,2013)。以35歲以上婦女懷孕比率來看,1990年35 歲以上孕婦比率為8.3%,到了2010年已增加到了17.2%,表示台灣生母的平均年齡不 斷的在提高(內政部戶政司,2012),而高齡孕婦似乎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趨勢(Gravena, Marcon, & Pelloso, 2012;Hsieh et al., 2010)。 婦女於懷孕過程中,因身體荷爾蒙變化,以及子宮變大及其他生理結構變化,使 得孕婦在不同孕期會產生不同的一些症狀困擾(李、林、孫、谷,2009),而生理的 不舒適,也會直接影響孕婦孕期心理安適狀態,容易產生如:疲累、睡眠困擾等症狀 (Shim, Lee, Oh, & Kim, 2007)。李等(2009)研究,懷孕婦女於孕期最常見的五個症狀 困擾分別為;頻尿、疲憊、骨盆腔壓力、夜眠差及下背痛。也是第一孕期及第三孕期 最常見的症狀困擾(Evenson, Savitz, & Huston, 2004) 。蔡(2006)研究顯示,睡眠困 擾,會隨著孕期增加而有增加頻率的趨勢,約有80%的懷孕婦女於第三孕睡眠品質差 (蔡、黃、郭、吳、李,2010;Lopes, 2004)。孕期疲憊也會影響婦女分娩過程以及 分娩的方式(Chien & Ko, 2004)。睡眠品質不僅影響孕婦及新生兒,嚴重者更有可能會 造成流產、早產及憂鬱症的風險(蔡等,2010;Chang, Pien, Duntley, & Macones, 2010)。 而好的睡眠品質不僅可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精力充沛、同時也會有好的免疫能力、 抵抗壓力個體提高對環境的適應性(洪,2006)。所有懷孕婦女都希望平安順利渡過 整過孕期,然而依據研究顯示,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比較有機會發生如:妊娠高血壓、 妊娠糖尿病、植入性胎盤妊娠糖尿病、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胎兒異常、剖腹產、 6.

(16) 流產、子宮纖維化等情形(Delpisheh, Brabin, Attia, & FRCP(C), 2008;Hsieh et al., 2010)。 Pender(1987)提出,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其包括: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 人際支持、運動休閒以及壓力處理六大層面。而生活方式是指個人例行的生活態度以 及行為,這種特定的生活模式,會不自覺對個人健康狀態有正向或負向的影響 (Ramon, 2011)。而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指健康的行為(吉、黃,2012;陳、陳、羅,2009), 也就是個人執行良好的健康行為。目前國內外研究顯示,嬰兒出生率都有嚴重的下降 的趨勢,因此更顯得嬰兒培育的重要性。而孕婦在長達將近10個月的孕期中,必須面 臨生理及心理的重大變化,在第一孕期常見的生理變化,包括有:噁心、嘔吐、疲倦、 嗜睡、鼻塞、體重增加等;第二、三孕期有:便秘、頻尿、心灼熱、下背痛、腿部水 腫、腿部痙攣等(王等,2005;蕭,2010;孫等,2007;Germain & Nelson-Piercy, 2011), 因此孕婦保持身體最佳的健康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懷孕過程中,孕婦因有腹中的胎 兒,因此需有足夠的營養及熱量,來應付懷孕時母胎的需求(Howse, 2003) ,孕婦可 依據其生理狀況進行規律的運動,可以減輕懷孕的不適,在懷孕早期可以促進胎兒生 長,在懷孕晚期亦可限制體重增加及縮短產程(林,2004;Downs & Hausenblas, 2004; Olson, Sikka, Hayman, Novak, & Stavig, 2009),適當營養、運動、休息,減少咖啡因 的攝取、禁止抽菸、喝酒及藥物使用,都是孕婦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Paula & Barbara, 2002)。孕婦隨著孕期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生理及心理的變化,而不同年齡的懷孕婦 女,懷孕的風險也有可能會有不同的影響。 7.

(17) 雖然國外已有學者針對懷孕婦女進行健康促進之研究,但國內孕婦健康促進的 研究並不多,而針對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孕婦症狀困擾中的疲憊及睡眠之影 響,並無相關的研究,因此引發研究者想要探討,期待能將研究結果用於臨床實務中, 提升孕婦孕期之生活品質及母嬰之健康。. 第二節問題陳述 目前針對孕、產婦健康促進的研究與探討,大多為產後月子期間婦女恢復健康、更年 期婦女健康、職業婦女健康等議題做為探討,針對孕期探討,張(2009)孕期憂鬱、 社會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探討,但其內容主要是探討孕婦憂鬱及社會支持程 度會影響孕婦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執行,而針對孕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是否會調節或 影響孕期生理、心理的相關探討幾乎沒有。而對於疲憊及睡眠的探討,有針對產後婦 女疲憊及睡眠的探討,包括:產後疲倦與身心情境因素之相關性(戈,2002);婦女 之睡眠品質、疲倦及憂鬱:產後二週及四週時間序列研究(李,2005);有針對孕婦 睡眠與剖腹產關係的研究,如:孕婦身體活動、睡眠品質與非計畫性剖腹產之關係(蔡 等,2010)。國外研究有針對孕期睡眠品質、孕期不適症狀和憂鬱症之間相關進行探 討(Ekaterina , Helen, Eleanor, Susan, & Jeannette, 2010);也有針對孕期疲憊與憂鬱症之 間的關係進行研究(Jennifer, Karen, & Frank, 2009)。而目前國內對於疲憊與睡眠方面 的研究,大部份都是針對待產、產後以及坐月子的婦女來進行探討,而根據學者研究 顯示,疲憊與睡眠困擾為孕期最常發生的症狀困擾(李等,2009)。但較少有學者針對 8.

(18) 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孕婦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相關因素來進行探討。 因此,本研究期待藉由縱貫式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孕婦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對孕期疲憊、睡眠品質的影響,以及其變項之間的相關因素,孕婦於第二、第三孕期 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疲憊、睡眠品質的影響,其研究結果能提供護理人員擬定 護理措施,運用於孕期護理指導,儘早導入孕婦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概念,推動婦女 健康促進計劃,積極提升孕期之生活品質,而達到母嬰健康及安適之狀態。. 第三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孕婦第二、三孕期之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之相關性,藉以了解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孕期疲憊及睡眠品質之影響。. 第四節研究假設 依照本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擬訂本研究欲探討的假設如下: 一、高齡與適齡孕婦在第二、三孕期疲憊、睡眠品質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有顯著差異。 二、孕婦的年齡、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具相關性。 三、高齡與適齡孕婦第二、三孕期疲憊、睡眠品質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會因個人基本 屬性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探討孕婦在第二、三孕期睡眠品質與孕期疲憊之相關因子。. 9.

(19) 第五節研究重要性 台灣近三十年,女性之生育平均年齡逐年遞增,出生人口逐年下降,1995 年至 2013 年,嬰兒出生率由千分之 15.5,大幅的下降至千分之 8.53,下降比率高達 45.16% (行政院主計處,2014),年紀的增加對孕婦和胎兒來說都可說是危險因子,在產後 母親及嬰兒方面都有負向的結果(王,2011;Koo et al., 2012)。國內外研究也顯示,孕 婦於孕期間有嚴重的疲憊或睡眠品質不佳都會影響母體與胎兒的健康(Ekaterina et al., 2010;Jennifer, 2009)。而睡眠品質不佳甚至會影響孕婦的生產結果(蔡,2010;Lee & Gay, 2004)。因此,實在有必要進行深入的了解。 本研究探討孕婦的年齡、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性,健康 促進生活方式對孕期疲憊及睡眠品質之影響,期待藉由研究結果,未來可針對高齡或 適齡懷孕婦女給予個別性的照護,可提供臨床的醫護人員對於不同年齡層孕婦有正確 及適切的照護內容來做為參考,發展更完善的服務照顧。. 第二章文獻查證 綜合與研究相關的文獻查證加以整理,共分為五節。懷孕婦女的身心變化、高 齡孕婦、孕期疲憊、睡眠品質、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各節之文獻敘述如下:. 第一節懷孕婦女的身心變化 懷孕是孕育一個新的生命的過程,同時也是女性發展上的一項危機與壓力; 10.

(20) Rubin(1976)指出,懷孕是孕婦對於腹中胎兒成長與發展所產生一連串生理、心理的調 適,也包括了自我的成長與發展,以及對於角色上的改變、認同,同時也會重新去適 應人際關係。因此懷孕婦女隨著不同孕期階段,會呈現不同的生理改變以及心理的反 應(周,2010),而這些因為懷孕所引起的不適症狀,也會讓孕婦在懷孕期間感到自 己健康狀況不佳(Haas et al., 2004) 。 一、生理層面的變化: 婦女於懷孕期間,為了使子宮內的胎兒順利成長及發育,母親的器官以及生理系 統都會進行改變,會影響婦女懷孕期間的身心安適,產生疲憊、睡不好等症狀的困擾, 這些因生理負荷所產生的功能性調適,會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並且會持續的存在, 甚至產生健康問題而影響其情緒狀態(王,2005;Shim, Lee, Oh, & Kim, 2007)。懷 孕過程孕婦有不舒服的經驗,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身體荷爾蒙的改變,也會隨著懷孕週 數的增加,身體的不適也會增加(蕭,2010)。在第一孕期常見生理變化,包括有: 噁心、嘔吐、疲倦、嗜睡、體重增加。而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第二、三孕期則會有 胃灼熱感、便秘、頻尿、下背痛、陰道分泌物增加及腿部痙攣等症狀,使得孕婦會明 顯感到身體的變化與不舒適的感覺(王,2005;蕭,2010;Olds et al., 2004/2007;Germain & Nelson-Piercy, 2011)。在懷孕初期由於人類絨毛膜促性腺素(hCG)的影響,以及黃 體素及子宮增大的的變化,使得懷孕婦女容易會有疲倦、噁心、嘔吐及胃酸逆流(周 等,2010;Law, Maltepe, Bozzo, & Einarson, 2010),而隨著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腸胃 道,因此孕婦也容易會發生脹氣、便祕的情況(周等,2010;Oldset al., 2004/2007), 11.

(21) 子宮的增大會壓迫到下腔靜脈的回流,因此產生了下肢水腫甚至也會發生下肢靜脈 曲張,同時也會比較容易發生痔瘡的情形(Germain & Nelson-Piercy, 2011),孕期因胎 兒的氧 氣需求,使得孕婦的攝氧量需要增加,增大的子宮其子宮底會頂至胸骨,而對橫 膈膜產生壓力,因此孕婦也容易發生換氣過度,尤其於活動時或動作改變太快時,也會 有呼吸急促或心悸等不適的症狀(周等,2010;Germain & Nelson-Piercy, 2011;Willam & Beck, 2007 )。 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泌尿道及膀胱也會受到增大的子宮壓迫,使得膀胱容量減 少,因此孕婦在第三孕期會有頻尿、夜尿(周等,2010)。懷孕末期鈉和水的滯留,孕 婦也常會發生水腫的情形(Germain & Nelson-Piercy, 2011)。由於子宮的增大及鬆弛素 的分泌,會影響骨盆底肌肉群的穩定度和活動度,會使得韌帶較為鬆弛,骨骼之間 較為鬆動,導致骨盆帶的不平均,常容易會有腰背痠痛的情形(王,2005;蕭,2010; Olds et al., 2004/2007),背痛是婦女於懷孕期間常見的症狀困擾之一,大約會佔50% (李等,2009;Sun, 2010;Mogren & Pohjanen, 2005)而增大的子宮壓會迫下肢的神 經和血管、下肢末梢的血液循環變差,加上懷孕期間身體的鈣與磷比率改變、這些 也容易引起孕婦的腿部發生抽筋情形(周等,2010;蕭,2010;Olds et al., 2004/2007)。 隨著懷孕胎兒成長迅速,孕婦心肺系統需求增加,基礎代謝率增加25%,導致孕婦血 糖快速下降,以及荷爾蒙濃度改變,因此容易產生疲憊感(周等,2010;Evenson et al ,2004;Olds et al., 2004/2007)。疲憊為孕婦常見的不適症狀之一,各孕期困擾人次 12.

(22) 為90%以上(李等,2009)。而睡眠是維持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礎,對於懷孕婦女 睡眠品質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孕婦因生理的變化,以致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同時 身體受到黃體激素的影響導致尿道膀胱肌肉張力降低,此為造成懷孕婦女睡眠品質困 擾的主要原因(蔡等,2010;Santiago, Nolledo, Kinzler, & Santiago, 2001),而研究顯示, 睡眠不佳的懷孕婦女嚴重者更有可能會造成流產、早產及憂鬱症的產生,睡眠不足在 待產過程中也會有較高的剖腹產率(蔡等,2009;Chang, Pien, Duntley, & Macones, 2010)。 二、心理層面的變化: 懷孕的過程中,孕婦必須經歷許多的身、心的考驗,臨床上,孕婦在懷孕過程是 正常時,因此周遭大多數的人都會關注孕婦腹中的胎兒,較少人會去注意到孕婦本身 的變化,尤其是在孕婦的心理方面(Crobman & Simon, 2007)。研究指出,孕婦在懷孕 的過程中,心理不適會造成情緒的不穩、壓力及焦慮情形(Wang & Billings, 2011)。在 第一孕期時,因得知懷孕而會充滿著難以相信的心情,其體內會受到動情素和黃體素 上升的影響,會讓情緒變得不穩定,她們覺得自己尚未準備好,第二孕期隨著腹部增 大,孕婦慢慢接受懷孕的事實,孕婦的關注會轉到胎兒身上,並開始建立母性的角色 (林、周,2008;Olds et al., 2004/2007),在第三孕期孕婦會更加注重自己身體及胎 兒安全,也會變得更加依賴先生及家人的注意與關心(林、周,2008;Olds et al., 2004/2007)。WHO(2009)的資料顯示:約有10-15%的婦女在懷孕期間經歷憂鬱情緒。 依據Bennett等人(2004)的研究分析發現,產前憂鬱盛行率在第一孕期為7.4%、第二孕 13.

(23) 期為12.8%、而28週之後的憂鬱盛行率為12%。Lau, Yin &Wang (2011),研究1609位 中國婦女,在第二孕期施測EPDS,結果發現:輕度至重度的憂鬱症狀之盛行率,分 別為35.9和7.3%;以EPDS篩檢懷孕32週至36週孕婦有憂鬱情形的盛行率,分別為 13.5%及11.1%。而徐、陳(2008)研究150位第三孕期孕婦結果發現:20%的孕婦有 憂鬱情形,蔡(2006)的研究顯示,第三孕期懷孕婦女34.5%有憂鬱的症狀,主要是 憂鬱自己的身體狀況。而焦慮也是懷孕婦女孕期中常會發生的情況,懷孕初期主要是 擔心胎兒會流產,中期則是焦慮胎兒的發育情形以及生長狀況,到了懷孕末期則是焦 慮生產的過程以及擔心胎兒能否健康安全的娩出(林、周,2008;Evenson et al ,2004; Poudevigne, & O’Connor, 2006),而由於體重的驟增及外型的改變,孕婦會對自己產 生負向的身體心像,也影響了孕婦與他人間的距離,而這經常也是孕婦的壓力和焦慮 的來源(周,2010;Olds et al., 2004/2007)。 綜合以上文獻,孕婦於懷孕過程中,隨著不同的孕期的,孕婦面臨著生理、心理 與症狀不適以及症狀困擾,且也會一直持續困擾著孕婦,包括有:頻尿、疲累、夜眠 差及下背痛及腰酸等,然而這些也是孕婦感到次數最頻繁及最為嚴重的症狀,而心理 方面包括矛盾、情緒波動、焦慮、憂鬱,對孕婦來說這些都有很大的壓力。. 第二節高齡孕婦 懷孕是孕育生命的必經過程,也是女性特有的能力。Rubin(1984)認為女性的價值體系 中,「獻出自己」與「孕育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懷孕婦女都渴望自己能夠平 14.

(24) 安渡過整個懷孕過程,並能夠順利生下一個健康孩子,以完成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期 待。然而對於一位高齡孕婦而言,要完成這樣的目標與任務,可能會比一般適齡孕婦 較為困難。高齡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內心充滿著壓力,對於自己是否能順利的生產, 內心比一般適齡孕婦會更擔憂與壓力(王、潘,2011;熊,2009;Yang, Peden, & Chen, 2007)。而高齡婦女在有計畫並準備懷孕時,通常在懷孕前的階段就開始有「奉獻」 的過程,她們會積極為孕育新生命而努力(Rubin, 1975)。 Hsieh等人(2010)的研究,懷孕婦女年齡大於35歲,其孕期合併症是20-34歲孕婦 族群的1.5倍,也比較會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流產、胎兒異常、胎盤早期剝 離、前置胎盤、羊水過少等的情形;而不好的生產結果約為1.6-2.6倍。也比較會發生 不好的生產結果,極低體重兒、低Apgar scores、死胎以及新生兒死亡的危險性也會 增加(Delpisheh et al., 2008)。因此,年紀愈大的高齡懷孕婦女,其懷孕期間及生產過 程可能發生的合併症愈多。 而行政院衛生署(2008)建議34歲以上懷孕婦女,產檢時要進行羊膜穿刺檢查, 此項診斷主要是針對胎兒的先天遺傳疾病,和單基因遺傳疾病的基因分析,而相關研 究有高齡孕婦接受羊膜穿刺術檢查時,內心的壓力與心路歷程,包括有:抉擇的壓力 與掙扎、母性角色的壓力、不確定感及等待的壓力(孫等,1997,孫,2001,張、余, 2004),對於高齡懷孕其想法及動機相關研究有:林(2008)高齡孕婦接受羊膜穿刺 檢查的動機,排序為:(1)高齡。(2)害怕生出缺陷兒。(3)醫師建議。(4)配偶支持。也 有探討高齡婦女懷孕時內心深層的感受,包括:(1)擔心高齡懷孕風險。(2)確保胎兒 15.

(25) 順利通過懷孕及生產過程(梁,2006,楊、陳,2007,Yang et al., 2007),說明出高 齡婦女懷孕時其母性的愛,為確保腹中胎兒健康,內心忐忑不安的心路歷程。而目前 國內外研究大都探討高齡孕婦懷孕時的心路歷程,或是高齡孕婦接受羊膜穿刺檢查時 的內心的壓力與焦慮,但並未有相關的研究探討年齡與孕期疲憊、睡眠困擾的相關 性,也無探討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對孕期疲憊、睡眠困擾之影響。 由以上文獻得知對高齡孕婦而言,因為年齡的因素,使得她們擔心因自己的身體 的功能衰退,無法提供良好的環境讓胎兒健康的成長,因此高齡孕婦更感受到懷孕的 危險以及壓力,更會以深思熟慮的態度來看待懷孕這件事,並且視懷孕為其生命中一 項重要的改變,主要的目的則是希望能成功的渡過懷孕及順利生產。. 第三節孕期疲憊 懷孕婦女由於荷爾蒙的改變,再加上生理的功能因胎兒長大而逐漸的改變,使 得懷孕各孕期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困擾,而其中疲憊是懷孕婦女於各孕期都會發生的症 狀困擾(李等,2009;Zib et al., 1999) ,本章節針對疲憊的定義、孕期疲憊以及疲憊的 測量來進行討論。 一、疲憊的定義 Ream, & Richardson(1996)認為疲憊的概念是因長期壓力導致一種疲倦、耗竭 感,以及有缺乏能量的一種主觀的、不愉快的症狀,其會融入個體的身體,使個體經 歷不同程度的感覺,此種整體的不舒適的情況,會干擾個體去執行正常功能。但大部 16.

(26) 份都認為,疲憊為心理或生理疲累或精疲力竭的極端持續性形式(Dittner, Wessely, & Brown, 2004; Samuel, Simon, Diana, & Matthew, 2009)。疲憊的嚴重程度會從輕微和暫 時性,發展到嚴重且持久的症候群(Loblay et al., 2002; Einar et al., 2009)。疲憊的表徵 不容易被察覺,在臨床上的表現:語言反應較慢、不太喜歡講話、講話聲音低沉、笑 容減少、身體及心智活動會減少、臉色蒼白、呼吸短促等現象(Meinir, 2000)。也有學 者認為,疲憊就像疼痛一般(Gift & Pugh, 1993)。北美護理診斷學會也於1990將「疲憊」 列入護理診斷(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Association, 1990),針對疲憊也發展 出護理診斷為「慢性疲憊症候群」,可見疲憊在臨床上被重視的程度。 二、孕期疲憊 孕期疲憊是ㄧ種生理、心理以及情境等變項互相交錯影響,是一種不愉快的,會 令孕婦陷入精疲力竭的感覺,並會干擾其執行日常生活能力危機(Stinson, 1997)。懷 孕婦於第一孕期時,因腹中胎兒迅速的成長,因此孕婦的心肺系統需求量增加,平 均基礎代謝率會增加 25%,此時孕婦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受到血清中的動情素、黃 體素及其他荷爾蒙值升高的影響,這些荷爾蒙會刺激母體胰島素的製造,導致孕婦 血糖會快速下降,因此會使得孕婦產生疲憊感(周等,2010;Evenson et al., 2004; Olds et al., 2004/2007)。在懷孕第三孕期,孕婦的疲憊感會加重,主要原因是因為增 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的血液循環、腸胃道以及泌尿道,孕婦會發生下背疼痛、下肢 水腫、下肢痠麻以及有頻尿之情形,這些症狀使得孕婦會有夜間睡眠中斷及睡眠品質 不佳之情況,導致隔日全身倦怠以及精神不濟(蔡等,2010;Fortner, Stepanski, Wand, 17.

(27) Kasprowicz, & Heith, Durrence, 2002;Santiago, Nolledo, Kinzler, & Santiago, 2001)。 而隨著孕期增加胎兒的體重也持續的增加,增大的子宮使得腹部凸出,導致孕婦腰椎 的曲度變大,腹部肌肉向前拉長使得背部肌肉縮短,增加了背部壓力,造成孕婦背痛 情形,也更加重其疲憊感(洪,洪,2004)。李等(2009)研究結果:孕婦於孕期常 見的症狀困擾,第一孕期:疲憊、頻尿、腹脹、噁心、夜眠差,第二孕期:疲憊、頻 尿、夜眠差、下背痛與腰酸,第三孕期:疲憊、頻尿、夜眠差、下背痛與腰酸,而各 孕期困擾人次百分比均為九成以上。是孕婦最常見的症狀困擾之ㄧ(王立雯,2012; Zib et al., 1999) 。也是第一孕、第三孕期孕婦最常見的症狀主訴(Evenson et al., 2004)。 Chien 與 Ko(2004)探討懷孕婦女其疲憊與剖腹產之間的關係,使用疲憊查核量表(FSC) 進行評估,研究結果發現,孕婦疲憊出現於懷孕早期,會影響分娩過程以及分娩的方 式,同時疲憊也會持續到產後,造成產婦產後疲憊。戈(2002)探討婦女身心情境與 產後疲憊之相關性,使用產後疲憊量表進行評估,研究結果發現,產後疲憊會影響母 親角色的勝任,致使壓力及耐受度會降低、耐性缺乏,因而也影響母乳哺餵。 三、疲憊的測量 疲憊目前於臨床上並無定義明確的生理指標,因此,疲憊的評估和疼痛等抽象 症狀的評估方法類似,必須依據病人其主觀的表達(Winningham,1996),需要實証 工具測量其定義性特徵(李、林,2002)。疲憊的測量疲憊的工具:(一)疲憊查核量 表(Fatigue Symptom Checklist, FSC):Yoshitake(1971)以日本勞工為對象所發展出來 的,量表共有30個項目;前10個項目代表遲鈍、嗜睡的因素,次10個項目代表注意力 18.

(28) 減少,後10個項目為疲憊的身體感覺。FSC測量產後不同階段婦女疲憊程度,內在一 致性是.80至.92,且其值與視覺量表VAS的結果有顯著相關(Milligan, 1989),以因素分 析法檢驗其建構效度,結果歸納出來的心理/認知及身體因素與其量表相符(Kisman & Weiser, 1976),顯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二)改良式疲憊查核量表(Modified Fatigue Symptom Checklist, MFSC):此量表為疲憊查核量表的改良版,Milligan、 Parks、Kitzman及Lenz(1997)將Pugh疲倦量表FSC30題,修正成簡易10題,採用四分 法的方式進行計分,1分表示「沒有」,2分表示「有點」,3分表示「中等」,4分表 示「非常」,來顯示其不同程度的疲憊,最低10分,最高40分,分數愈高表示身體及 精神上疲憊感就愈大。Pugh等人(1999)共計收案770位樣本其中包括71位孕婦、113位 待產婦以及586位產後婦女,共計進行了八次共測量2640次疲憊程度的研究,建議疲 憊查核量表(Fatigue Symptom Checklist, FSC)及改良式疲憊查核量表(Modified FatigueSymptom Checklist, MFSC)是適合測量週產期疲憊的工具,因此本研究採用 MFSC量表,為此次研究之測量疲憊程度之工具。(三)Pearson-Byars Feeling Checklist 是由Pearson-Byars (1956)所發展的疲憊量表,Pugh(1993)用此量表進行研究後,建議 此工具不適用於生產時疲憊評估。(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於主觀症狀測 量的工具,許多文獻皆支持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Gift, 1989)。非常容易施測及區分程 度,花費時間很短,能快速的評估出個案目前疲憊症狀的嚴重程度,對個案產生的影 響非常小,適用於壓力情境下,主觀症狀的測量,Pugh(1993)研究顯示,其信度值分 別為.49及.87-.95,顯示其信效度良好。本研究針對第二、第三孕期孕婦評估其疲憊狀 19.

(29) 況,而改良式疲憊查核量表(MFSC)是適合測量周產期疲憊的工具,且信效度良好, 且題目也只有10題,方便於孕婦填答,因此本研究採用MFSC量表,為此次研究之測 量孕婦孕期疲憊程度之工具。 由以上文獻得知,懷孕婦女因生理狀況,會有疲憊的感覺,而睡眠品質不佳時也 會讓疲憊更加嚴重,孕期疲憊發生在三個孕期,會令孕婦精疲力竭的感受,於第三孕 期疲憊情況愈嚴重,孕期疲憊會影響分娩的方式,也會持續到產後,影響產後母親角 色的執行及母乳哺餵,因此,醫護人員如能運用工具正確的評估孕婦孕期疲憊的狀 況,讓孕婦能於健康身心狀態下迎接新生命。. 第四節睡眠品質 懷孕婦女因生理的變化以致子宮變大壓迫膀胱,及受到黃體激素的影響導致尿道膀胱 肌肉張力降低,造成懷孕婦女睡眠品質困擾(蔡等,2010;Fortner et al., 2002;Santiago et al., 2001)。本章節將針對睡眠品質的定義及重要性、孕期睡眠品質以及睡眠品質 的測量來進行討論。 一、睡眠品質的定義及重要性 Johns(1971)認為睡眠品質評估內容應涵蓋:自覺對夜間睡之評價與睡眠持續時 間;Buysse(1989)年也對睡眠品質提出定義,是指個人評值質性與量性睡眠特質是否 能滿足個人需求程度。睡眠品質定義性屬性為主觀的感受、計算睡眠的量與清醒後活 動評量(邱、邱,2010)。睡眠品質包括:個人自覺睡眠品質、睡眠潛伏期、睡眠時 20.

(30) 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相關藥物使用及日間功能障礙等七大項目(Buysse et al., 1991);Parrott與Hindmarch(1978)以時序性方式,認為睡眠品質應評估三大面向: 容易入睡性、睡眠週期完整性,與起床後行為與休息。睡眠是維持人體健康狀態的重 要基礎,除了內在的神經系統、心理狀態、荷爾蒙、壓力、疾病等,到外在的燈光、 環境、噪音等,都會影響到睡眠的情形(熊等,2009),研究指出,睡眠品質不佳會 降低認知能力,也會造成心理及情緒方面的影響,甚至也會產生焦慮、憂鬱的情形以 及降低注意力、工作能力及社交活動等(Nebes,Buysse,Halligan, & Monk, 2009;Saleb et., 2008);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降低死亡率、心臟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而有利於個體之 生長及健康促進(洪,2006)。因此,睡眠品質與健康兩者間是有極重要的關聯,而 日本21世紀的健康策略,也將睡眠品質視為一個重要的健康促進議題(Tanaka, & Shirakawa, 2004)。 二、孕期睡眠品質 孕婦受因生理的變化以及子宮變大壓迫膀胱,因此於睡眠期間較難找到一個舒 適的姿勢,同時因受到黃體激素的影響,使得尿道膀胱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孕婦夜間 有頻尿情形,造成孕婦夜間睡眠被中斷之情形(蔡等,2010;Santiago et al., 2001; Olds et al., 2004/2007),因此,睡眠困擾是孕婦最常見的孕期症狀困擾(Lee,& Gay,2004),依據國際睡眠基金會(1998)調查,約有78%的懷孕婦女有出現睡眠障礙的 問題,尤其是發生在第一與第三懷孕期。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孕婦受到睡眠困擾的 情形也會愈嚴重,於第三孕期時,睡眠混亂及夜間睡眠中斷情形最為嚴重(Hedmann, 21.

(31) Pohjasvaara, Tolonen,Suhonen-Malm, & Myllyla, 2002;Lopes et al., 2004),約有80%的 懷孕婦女於第三孕期有睡眠品質差情形(郭,2004;蔡,2006;蔡等,2010)。王立 雯(2012)收案1,600位孕婦,使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來進行睡眠品質之研究, 結果發現,約有22.5%孕婦認為睡眠品質不好,有5%的孕婦有服用安眠藥助眠的情 形。Lee&Gay(2004)針對131位懷孕9個月婦女,使用睡眠日誌及48小時的腕部測量儀 器,研究孕婦睡眠品質與生產方式之相關性,結果發現,懷孕婦女睡眠不足及睡眠剝 奪會有較長的產程。Kamyshevaa等人(2010)研究顯示,孕期睡眠品質不佳,也會造成 孕婦孕期憂鬱症的發生。而孕期睡眠困擾嚴重者更有可能會造成流產、早產;在待產 過程中也會有較高的剖腹產率(蔡等,2010;Chang et al.,2010;Lee, &Gay, 2004)。 Worth、Onyeije、Ferber、Pondo和Divon(2002)針對102位正常懷孕的婦女為研究對 象,測量母親睡眠紊亂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與母親睡眠紊亂 呈現正相關,睡眠品質不佳不僅影響孕婦本身,對於新生兒也將有影響。 三、睡眠品質的測量 一般常用於成人睡眠品質的測量會包含質與量的評估,分成主觀問卷評量法與 客觀性生理測量儀器。(一)主觀評估睡眠方法:(1)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主觀測量法。以10公分的水平線,一端為最佳睡眠 給予計10分,相反的一端為曾有最差睡眠給予計0分。如:維辛氏睡眠量表(Verran and Snyder-Halpern SleepScale),一般用於評量住院與健康者的睡眠品,分數越高表示睡 眠愈好。(2)李氏睡眠評值量表(Leeds Sleep EvaluationQuestionnaire, LSEQ),此問卷簡 22.

(32) 單易用,多用於睡眠障礙或藥物成效的比較。(3)醫療結果調查睡眠問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sleep questionnaire, MOS- sleep),目前多使用測量慢性疾病個案之睡 眠品質。(4)睡眠日誌(Karolinska Sleep Diary),可評量住院個案與健康者的自覺睡眠 品質(邱、邱,2010) 。(5)匹茲伯格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是針對一段時間內評估其睡眠品質,其為多向量主觀評量睡眠品質,在某一段時空下 睡眠的整體性評估,可以說是目前研究中常見測量睡眠的量表,主要是評量住院個案 與一般民眾的睡眠品質(Buysse et al., 1989),內容包含:自評睡眠品質、睡眠潛伏期、 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睡眠藥物使用及日間功能障礙,Buysse 等人並以 PSQI測量其內容,有很高內在一致性、信度為.83、敏感度89.6%、特異性86.5% (Buysse et al., 1988),並其量表得分很容易讓臨床人員判斷個案的睡眠品質是否良好,此量表 已被譯為中文又具有信、效度,適宜運用於孕、產婦睡眠品質的評估。(二)客觀性的 生理測量器包括:(1)多頻道睡眠記錄器(Polysomnography, PSG),利用連續的腦電圖、 眼動圖、下頦肌電圖等,計算出睡眠總時數、覺醒次數、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藉 著記錄所有睡眠期間的變數,評估所有生理變化,缺點是需住院測量量(楊,2000) 。。 (2)循環交替圖譜(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 CAP),是測量非快速動眼期(NREM)睡眠 狀態的覺醒(arousal)節律,CAP比率愈高表睡眠品質愈差(Terzano, Parrino, Fioriti, Orofiamma, & Depoortere, 1990)。(3)活動紀錄器(actigraphy),是一個形狀長得像手錶 的儀器,可戴在非慣用手腕或腳踝。利用加速度感測器,感應動作變化,而間接測量 「睡眠-清醒」狀態,必須24小時穿戴,連續記錄至少3天,包括:入睡時間、起床時 23.

(33) 間、躺在床上總時間、總睡眠時間、清醒次數、清醒總時間與睡眠百分比與白天嗜睡 情形等,可客觀測量器來評估睡眠(Yang et al., 2010);但個案除佩戴儀器外,有時也 需要住院監測,且數值是佩戴儀器時的睡眠情況。而匹茲伯格睡眠品質量表(PSQI), 是針對一段時間內來評估其睡眠品質,可測得在某一段時空下睡眠的整體性評估,符 合本研究之目的,因此本研究採用匹茲伯格睡眠品質量表,來檢測孕婦於孕期的睡眠 狀態。 由上述文獻歸納,睡眠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缺少的,而好的睡眠可讓身心獲得 充分休息,而睡眠困擾會發生於三個孕期,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情形會愈嚴重,孕 婦睡眠品質不佳,除了影響身、心的健康並有會發生憂鬱症狀,也會有較高機率的剖 腹生產,因此睡眠對孕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孕婦有好的睡眠品質更是孕期身、心 健康的指標,也是影響懷孕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醫護人員可運用正確的評估工具, 來了解孕婦於孕期間的睡眠情況。. 第五節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Singer(1991)指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Health Promotion lifestysle),使指人們生活 的一種型態,或引導人們每天活動的一種行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健康的內 涵也就擴大到許多的層面。1991 年美國政府公佈 Health People 2000 的報告中,訂定 國家衛生目標及行動方針,而「健康促進」就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其主要的內容 包括: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幫助個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U.S Department of Health 24.

(34) and Human Services, 1991)。因此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議題,無論在個人或是國家政 策的方向,都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本章節針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定義、健康促進 概念的發展、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概念、孕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健康促進生活的測 量之相關研究進行討論。 一、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定義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是指,個人為達成或提昇健康層 次、安寧程度、自我實現、自我滿足及個人成就的一種多層面自發性的自我行為與知 覺,其包含括有:自我實現、人際支持、健康責任、壓力處理、運動休閒及適當的營 養等(Walker et al.,1987; Pender, 1996)。 二、健康促進概念的發展 (一)Travis(1977)首次提出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一詞,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sles)包括:自我責任(self-responsibility)、飲食認知(nutrition awareness)、壓力處理(stress managment)、身體健康(physical fitness)等。 (二)1986年第一屆國際健康促進會議(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所制定的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健康 促進的概念為:幫助人們具有控制並增進自身健康之能力的過程。經由健康促進創造 支持健康的環境、協助發展個人技能提供健康生活型態和疾病管理的資訊、強化健康 素養和生活技能、重新調整健康服務項目,將重心放在預防疾病及治病外加入健康促 進(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1986)。 25.

(35) (三)Palank(1991)認為健康促進,在使人們對自己健康獲得較好的控制力,增進個人或 團體的最佳福祉(optimal well-being),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及個人願望(personal fulfillment)。 (四)Naidoo&Willa(1994)認為,健康促進不止是由政策去作為改變,也包括人們對於 健康的自控、增進個人的健康知識、提升健康資源的運用與能力、加強個人體會政治 或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概念: Pender(1996)指出健康促進不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它是一種趨近 更正向的健康行為,以自我實踐為導向,指引個人維持或增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 滿足的肯定態度。Pender從醫學、護理、心理、社會學觀點審視廣義的健康促進模式, 此健康促進模式架構包含三大概念: (一)個人特質及經驗(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是指影響與個人健康促 進行動有關的個人特性,和過去健康行為的經驗,會影響所採取的行為,包括二個次 概念:(1)先前相關的行為(Prior related behavior):是指所有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此次健 康促進行動之前的行為。(2)個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是指預測個人行為的層面, 包括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子。 (二)特定行為的認知及影響(Behavior-specific cognitions and affect):是指可能影響個人 行為動機有關因素的認知和影響,可透過護理活動加以修正,包括六個次概念: (1)自覺行動的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是指感受到預期的利益或結果,會因 26.

(36) 過去的經驗而影響個體所採取的行動。(2)自覺行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to action): 是指個體感受到阻礙從事健康行為的因素,這些障礙常會使人喪失某些滿足感,會引 起個體逃避的感覺。(3)自覺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指個人對自己執行此 行動的能力的看法,可以影響行為的發生。(4)行動相關的感受(activity-related affect): 是指個體對某一特定行為主觀的正向或負向感受,會直接影響行為的表現,也會間接 的藉由自我效能的強化來影響行為表現。(5)人際間的影響(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主要來源有家人、同儕及健康照護提供者。影響因素包括:規範(重要他人之期望)、 社會支持(情感上的支持)及模仿(觀察他人之行為學習)。(6)情境的影響(situational influences):是指任何可以增進或降低健康促進行為的個人看法及認識。若個體感受 情境是和諧的、有相關性的、安全的會比較可能去執行其行為。 (三)行為結果(behavior outcome):包含三個要素:(1)對行動計畫的承諾(commitment to a plan of action):是指對於執行健康促進行動的承諾。(2)立即競爭的需求及喜好 (immediate competing demands and preference):是指執行一個健康促進行為之前,立 即有的難以控制的因素,以及可以高度控制的因素之競爭和比量。會直接影響目標行 為的發生。(3)健康促進的行為(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這是健康促進模式中最後 的行為結果,在使個人獲得正向的健康生活型態,使整個生命週期充滿正向健康經驗 (Pender, 1996)。 三、孕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由於時代及社會的快速變遷,台灣的出生率逐年的下降,依據統計資料,於1995 27.

(37) 年出生率為千分之15.5,到了2010年已大幅的下降為千分之7.2,其嬰兒出生率下降比 率已高達53.4%(行政院主計處,2011) ,而出生率的嚴重的下降,因此更顯得嬰兒的 健康與培育是非常重要的。由研究顯示,不健康行為,如:抽菸、酗酒、藥物濫用等, 都可能危害到母親與嬰兒的健康,而導致低體重兒、畸胎或有致癌性的一些結果(May & Mahlmeister, 2001;Tiedje, Kingry & Stommel, 1992)。婦女在懷孕期間,其生理症 狀不適,會影響到孕婦的身體功能以及舒適狀態,產生如:疲憊、失眠等症狀困擾(Shim, Lee, Oh, & Kim, 2007),同時也會增加心理方面的問題,如:焦慮、憂鬱等,進而會 影響胎兒發展、生活品質、心理功能甚至自殺(李等,2009) 。Howse(2003)指出, 孕婦需獲得足夠的營養及熱量,以應付懷孕時母胎所需,建議:一般的婦女一天熱量 需求約2200卡,孕期時營養約需增加15%,熱量約需增加300卡。而美國婦產科醫學 會(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在1985年建議,懷孕期 間從事有氧運動15分鐘,心跳速率達140次/分,對孕婦來說是安全的。Downs & Hausenblas(2004)也指出,婦女於懷孕期間,可依據生理狀況來運動,而運動與降低 憂鬱、提高自尊及體重控制是有相關性的,並建議沒有產科合併症或醫學問題的孕 婦,運動是安全的,每天至少有30鐘的運動。研究指出持續的身體活動,可以促進孕 婦的生理、心理與胎兒的健康(Costa et al., 2003; Leiferman& Evenson, 2003),可使婦 女降低妊娠合併症的發生,減少剖腹生產機率(Retnakaran et al., 2009; Saftlas et al.,2004)。張(2009)針230位孕婦進行第二、第三孕期婦女憂鬱症狀及其社會支持程 度、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採用陳等人(1997)依據Walker(1987) 28.

(38) 發展出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研究結果:孕婦憂鬱程度越高,健康促進生活 方式的分數就越低,社會支持程度高,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較高。而Paula & Barbara(2002)以訪談方式,收案50位35歲以上的懷孕婦女,研究結果:孕婦的建康行 為,除了營養、運動及適當休息,也包括減少咖啡因的攝取、禁止抽菸、喝酒以及藥 物使用等。年齡、婚姻狀況及經濟等,都會影響孕期健康促進行為,年齡愈大、已婚 以及經濟較佳者,孕期健康促進行為較為明顯(Paula, Cynthiam, &Barbara, 2002)。 婦女健康是孩子及家人的保障,有健康的母親才可能孕育健康的下一代,營造 健康的家庭生活環境(方、黃,2007),懷孕婦女於孕期應注意攝取足夠的營養,依 據身體狀況持續並規律的運動,勿抽菸、喝酒及隨便服用藥物,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 執行正確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讓自己健康及順利度過整個懷孕過程。 四、健康促進生活的測量 國內目前所發展有數種版,(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第二 (Health-Promoting-Lifestyle Profile Ⅱ:簡稱 HPLP Ⅱ):鍾(2001)翻譯Walker等人 (1995)HPLP Ⅱ全量表,共52題,包括營養、身體活動、壓力處理、人際關係、靈性 成長、健康責任等六個分量表。以Likert 四點計分法,由研究對象自評其日常生活執 行狀況,由「從來沒有」 、 「偶而如此」 、 「時常如此」 、 「總是如此」 ,分別給予1到4分, 總分由52分到208分,分數越高,表示健康促進行為越好。總量表Cronbach α值為.96, 各分量表的內在一致性係數.79-.87,二週再測信度為.89。(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 表:原量表為Pender(1987)發表,經Walker等人(1987),黃、邱(1996)多次修定而來, 29.

(39) 共計有48題。其內容有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休閒、適當營養、發展人際支持、 壓力處理等六個分量表,經Cronbach α值內部一致性分析,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 數Cronbach α值為.92,各分量表Cronbach α值為.70 -.90。(三)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 表:陳等(1997)依據相關文獻,以及Walker(1987)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經中文 化之修訂,此份量表經過多次、多種族群印證其效度(陳等,1997;陳、廖張,1995), 共計40題,包括:營養、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運動、壓力處理等六個分 量表,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 α值為.94,各分量表Cronbach α值為.62 - .91,再測信度為.91。三種版本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都是來自同一位原始 發展者,都有六個向度,信效度也都不錯,鍾(2001)的版本共計52題,黃、邱(1996) 的版本共計48題,而陳等(1997)的版本為40題,因此本研究採用陳等(1997)的版本, 問卷中刪除運動項目中孕期部適宜伸展操及劇烈運動2題,因此問卷共計有38題,採 Likert採4點計分,由「從來沒有」、「偶而如此」、「時常如此」、「總是如此」共 分四級,分別給予0-3分,分數越高表健康促進行為愈佳。 由以上文獻歸納,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是透過一種自發性的行為來達到個人高層 次健康的提升,它包含有生理、心理、靈性以及社會的多面向。懷孕對女性而言,是 生命中一件非常重大事件,同時也是一個角色的轉變,而懷孕的過程中因腹中的胎兒 成長,因此孕婦會有生理及身體結構的改變,此變化雖然是正常的過程,但會讓孕婦 產生孕期的不適,最常發生有:睡眠困擾及疲憊的情形,而睡眠困擾讓孕婦無法獲得 充分的休息,導致孕婦疲憊狀況更為嚴重,影響到孕婦健康狀態及生活品質。懷孕期 30.

(40) 間胎兒需要足夠的營養來生長及發育,有健康的母親才可以孕育健康的孩子,期待透 過本研究的目的,了解孕婦於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性,以 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孕婦孕期疲憊及睡眠品質之影響,提供優質的照護品質及確保 母體及胎兒的安全。.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以台北某教學醫院為研究場域,以量性研究方式來進行資料的蒐集、分 析及描述,呈現高齡與適齡孕婦之孕期疲憊、睡眠品質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相關 性。以下各節將針對研究架構、研究設計、研究對象與收案場所、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資料收集程序、研究倫理考量、資料處理與分析分別做說明。. 第一節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架構係參考前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相關文獻探討,在了 解高齡與適齡孕婦的基本屬性、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疲憊、睡眠品質的情形;逐一分 析基本屬性與各重要變項之間的關係,探討高齡與適齡孕婦之孕期疲憊、睡眠品質、 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關係,本研究架構圖如(下圖一):. 31.

(41) 人口學特性 基本屬性 1.年齡. 睡眠品質. 2.教育程度 3.宗教 4.職業 5.家庭月收 產科學因素. 健康促進 生活方式. 1,計畫懷孕 2.懷孕週數. 孕期疲憊. 3.孕前體重、身高 4.目前體重 高齡/適齡. 圖一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研究設計 本研究為相關性研究設計(Correlational design) ,相關研究為探討多個變項之間 關連性問題的研究,以量表為工具對某一現象精密的測量,藉由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來表示其間的關係強度,正相關代表兩個變項具有相同的變動方向,負相 關則代表兩個變項數值的變動方向相反(邱,2004)。透過結構式問卷針對高齡孕婦與 適齡孕婦第二、第三孕期婦女進行縱貫式調查,了解高齡與適齡孕婦健康促進生活方 式、疲憊、睡眠品質的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並依其分數高低來比較孕婦在第二、第 三孕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疲憊、睡眠品質之差異。 32.

(42) 第三節研究對象與收案場所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於新北市某區域醫院門診接受產前檢查之低危險群婦女為收案對象,共分 二組,第一組:孕婦年齡介於 20 至 34 歲;第二組:孕婦年齡大於等於 35 歲;並須 符合下列條件者: (一)本國籍之懷孕婦女。 (二)未有內外科及產科疾病史,醫師診斷為低危險懷孕之婦女。 (三)第一胎孕婦,懷孕滿17週以上之孕期婦女、單胞胎。 (四)能聽、說、讀、寫中文,並能自行填寫問卷者。 (五)經說明研究目的與方法後,同意參與本研究者。 二、樣本數 本研究之樣本數以 G*Power 3.1.(Faul, Erdfelder, Buchner, & Lang, 2009),使用點 二係相關(point-biserial correlation)估算樣本數,考慮高齡與適齡變數與本研究主要效 標變數(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關連性,假設為中度效果值 medium effect sizeα=0.6, typeΙerror:0.05,Power: 0.8,估計二組共計取樣之有效樣本數為 82 人,預估流失個 案約為 10%,故共計需接觸 90 位之個案,各於第二、第三孕期填寫問卷一次。 三、收案場所 本研究之收案地點為北部一家區域教學醫院婦產科門診為收案場所,產前護理指 導由護理人員依照 2013 年國民健康局所發放之孕婦健康手冊內容給予指導;親子教 33.

(43) 室每月二次,每次有二堂課,係由婦產科門診主辦,由婦產科、小兒科、麻醉科醫師、 營養師及產房、產後病房、嬰兒室護理師共同擔任講師,其課程內容包含孕期營養、 產前運動(拉梅茲呼吸法、生產球)、生產徵兆、待產注意事項、生產麻醉方式、哺餵 母乳、親子同室、新生兒常見問題與處理、嬰兒按摩等,而對於孕婦可能面臨的疲憊 及睡眠困擾較少提及,如何執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也未給予指導。. 第四節研究變項及定義 一、適齡婦女 育齡是指介於 15 至 49 歲的婦女(內政部戶政司,2012),Wright(1972)指出最 有利於母胎健康的生育條件是母親生育年齡介於 20 至 34 歲之間。 二、高齡孕婦 乃根據國際婦產科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 1985)定義,孕婦年齡超過 35 歲。 三、疲憊感 (一)概念性定義 當中央神經肌肉受刺激時會使末端的運動神經產生肌肉收縮,但當受刺激時運 動神經纖維反射下降時稱為疲憊(Mayberry, Gennaro, Strange, William, & De, 1999),疲 憊是複雜的概念,是一種從疲勞到耗竭主觀的經驗,會讓個人感到不舒服、喪失精力, 缺乏的感覺(李、林,2002;Aaronson et al., 1999)。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34.

(44) Association (NANDA)對疲憊的定義為是一種不愉快的經驗,主要是身體、精神上不 斷持久的工作引起的耗竭(Pugh et al., 1999)。 (二)操作性定義 以 Milligan、Parks、Kitzman 及 Lenz(1997)修正 Pugh 疲倦量表 FSC 30 題為 簡易 10 題(Modified Fatigue Symptoms Checklist‚ MFSC)來做為測量。 四、睡眠品質 (一)概念性定義 Johns(1971)認為睡眠品質評估內容應涵蓋:自覺對夜間睡眠之評價與睡眠持 續時間。Parrott 與 Hindmarch(1978)以時序性方式,認為睡眠品質應評估三大面向: 容易入睡性、睡眠週期完整性,起床後行為與休息,也就是自覺睡眠相關感受,與睡 眠時間的完整性及起床後的表現與感受;Buysse 等學者於 1989 年提出睡眠的定義, 指個人評值質性與量性睡眠特質是否能滿足個人需求程度(Buysse, Renolds, Monk, Berman, & Kupter, 1989)。 (二)操作性定義 以 Buysee 等人(1991)所發展的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做為測量。 五、孕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 (一)概念性定義: 個人為維護或提昇健康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的認知和 35.

(45) 自發性行為,其包括適當營養、運動休閒、壓力處理、健康責任、人際社會支持及自 我實現(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Pender, 1996)。 (二)操作性定義: 陳等人(1997)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中文版量表,該量表乃轉譯Walker、 Sechrist和Pender三人於1987年時所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而來的,刪除運動項 目中孕期不適宜做伸展操、劇烈運動2題,由原40題修正後問卷共計38題。. 第五節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所有研究工具皆徵得原作者口頭或書面同意。問卷 內容主要依據研究變項的界定分為四部份:第一部份為孕婦基本資料及產科史調查 表,第二部份為疲憊量表,第三部份為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第四部份為健康促進生 活方式量表。以下分述工具量表: 一、基本屬性調查表 此部分係由文獻探討所得相關影響因素而自擬其基本資料表包括年齡、婚齡、妊 娠週數、教育程度、職業、宗教、家庭月收入、此胎是否為計畫懷孕、孕前體重、目 前體重、身高(附件一)。 二、疲憊量表 本研究採用 Milligan 等人(1997)修正 Pugh 疲倦量表 FSC 30 題為簡易 10 題 (Modified Fatigue Symptoms Checklist‚ MFSC)測量,由 10 題來測量受試者的生理 36.

(46) 和心理疲憊狀況,四個問題詢問生理方面的疲憊,和六個問題詢問心理方面的疲憊。 採用四分法的方式進行計分,1 分表示「沒有」 ,2 分表示「有點」 ,3 分表示「中等」, 4 分表示「非常」,分數最低為 10 分,最高為 40 分,分數越高表疲憊程度越明顯。 受試者的疲憊狀態以樣本數的平均值和標準差為基準,結果每增加 1 個 SD 以上的平 均值被歸類為嚴重的疲憊感,而 1 個 SD 以下平均值為歸類為輕度疲憊(Pugh et al., 1999)。量表的信度其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介於.82 至.85,(Milligan et al., 1997; Pugh et al., 1999)。Pugh 等人(1999)此量表適合測量周產期疲憊的工具。李(2005) 以產後 2 週及 4 週婦女為研究對象,檢測 MFSC 之 Cronbach’s α 為.76 及.77(附件二) 。 本次研究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第二孕期及第三孕期分別為 .77、 .78。 三、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此問卷為 Buysee 等人(1991)所發展,中文版已獲台北醫學大學蔡佩珊博士授權給本研究使用,修改 「匹茲堡睡眠品質中文版」(CPSQI)。問卷內容包括主觀睡眠品質、睡眠潛伏期、睡 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睡眠不足感及安眠藥的使用共七項指標,共計 9 題, 每項指標得分以 0 - 3 分計算,總分範圍介於 0 - 21 分,上述七大項面向加總,總分 範圍介於 0-21 分,每個面向及總分得分愈高,都表示其睡眠品質愈差。以 5 分為切 分點,若產婦得分>5 分表示睡眠品質差,得分≦5 分表示睡眠品質佳(Buysse et el.,1989)。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的敏感度為 89.6%,特異性為 88.5%,Cronbach‘s α 為.93(Buysee et al., 1991),在國內使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CPSQI )已被翻譯為中 37.

(47) 文並應用於不同的研究對象,有很好信度 Cronbach‘s α 為.86(Tsai,2005) ,故本研究 採用此量表。本次研究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 第二孕期及第三孕期分別 為 .81、 .82。 四、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 本研究量表採用陳等人(1997)根據 Walker(1987)發展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 表」(HPLP)所編譯修正而成的中文量表。此量表為一份用來測量我國成年人生活方式 中執行多少健康促進行為的工具。原始量表由自我實現、健康責任、人際支持、運動、 壓力處理、營養等六方面的健康促進行為所組成,共計有 48 題。原始總量表的內在 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為 .922,分量表為 .702 至 .904。陳(1997)翻譯的中文量表乃 經專家內容效度、Cronbach's α、因素分析、同時效度等中文化的過程而完成題數 40 題的中文量表,因素分析萃取出六個相同的因素,共可解釋.48.19%的總變異量。中 文總量表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為 .92,分量表為 .69 至 .84。本研究刪除運 動項目中,孕期不適宜伸展操及劇烈運動 2 題共計有 38 題,採四點計分法,由「從 不」、「偶而」、「經常」、「總是」,分別給予 0-3 分,總分為 0 分至 114 分。得 分愈高表示願意執行健康促建生活方式也愈強(附件四)。本次研究的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第二孕期及第三孕期分別為為 .84、 .86。. 第六節資料收集 本研究分為二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預測,第二階段為正式研究。 38.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Key word: 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 guided biopsy of prostate, stress management, one-by-one simulation education, music therapy, anxiety, pain... 第二節 接受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術病人的壓力及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