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高雄立文府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試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高雄立文府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試題"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高雄市立文府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試題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單選題:80%

1.下列「」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相同?

(A)「ㄓㄢˇ」露頭角/ 披荊「ㄓㄢˇ」棘 (B)「ㄐㄩㄥˇ」然不同/「ㄐㄩㄥˇ ㄐㄩㄥˇ」有神

(C)同舟共「ㄐㄧˋ」/ 「ㄐㄧˋ」弱扶傾 (D)小人「ㄔㄢˊ」言/「ㄔㄢˊ」巖峭削。

2.下列各組字形,何者字音相同?

(A)擺設「供」品 / 錄口「供」 (B)「赫」赫有名 /「赫」然發現

(C)收到請「帖」/ 安穩妥「帖」 (D)努力「掙」錢 /「掙」脫枷鎖。

3.下列各組「」中的字,何項意義前後相同?

(A)不「堪」其擾/ 探「勘」場地 (B)先人「遺」愛 / 路不拾「遺」

(C)大言不「慚」/ 自「慚」形穢 (D)「如」虎添翼/「如」意算盤。

4.下列「」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相同?

(A)春寒料「ㄑㄧㄠˋ」/還刀入「ㄑㄧㄠˋ」(B)推本「ㄙㄨˋ」源 /不「ㄙㄨˋ」既往

(C)好高「ㄨˋ」遠/趨之若「ㄨˋ」 (D)「ㄊㄧㄥˇ」而走險/抬頭「ㄊㄧㄥˇ」胸。

5.下列各組字形,何者字音相同?

(A)一道「曙」光 / 簽「署」文件 (B)「齜」牙咧嘴 / 始「齔」之年

(C)病「榻」纏綿 / 房屋倒「塌」 (D)押「解」犯人 / 寬衣「解」帶。

6.下列各組「」中的字,何項意義前後相同?

(A)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耳」聰目明 (B)「拚」命練習 / 七「拼」八湊

(C)感「謝」老天 / 閉門「謝」客 (D)「蓋」竹柏影也 / 「蓋」一癩蝦蟆也。

7.下列文句中的解釋何者錯誤?

(A)攢峰:聚集的山峰 (B)軒宇:形容氣質非凡

(C)嘆為觀止:比喻才能超越眾人 (D)物換星移:比喻時間流轉,世事變遷。

8.下列文句中的解釋何者錯誤?

(A)天外飛來一筆:跟上下文沒有關係,突然插進一句話來(B)老天爺也者:關於老天爺的這些話

(C)「亙」古:延續不斷 (D)如虎添「翼」:物體尖銳的末端。

9.下列文句畫雙線處的詞語,何者替換後文意相同?

(A)這種謙抑,這種不居功,科學史中是少見的──無伐善,無施勞

(B)他雖然大難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在劫難逃

(C)我什麼都告訴他,將他看成自己的良師益友──同窗摯友

(D)我明明是個小孩子,整天混吃混玩──魚目混珠。

10. 小夫在看報紙時,發現只有一則新聞用字完全正確,請問是哪一則?

(A)在遭逢喪子的鉅痛後,他的文章蘊含人道關懷,深深震撼讀者的心

(B)他闖下濤天大禍,卻把責任推給別人,好像一切都與他不相甘似的

(C)格林夫婦的義舉獲得無數迴響和誦揚,並且改變了器官捐贈的關念

(D)我佻望窗外的藍天與融融的陽光,決定挺起背瘠,勇敢地往前邁進。

11.以下是小新所寫的生活札記,但因為對於成語意涵一知半解,導致錯誤百出,以下選項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12.請判斷下列文句中「於」意思,選出前後意思相同者?

(A)留蚊「於」素帳中 / 相與步「於」中庭 (B)祖母之「於」我家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得之「於」人太多 / 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 (D)「於」事無補 / 一日之計在「於」晨。

今天是星期天,按照慣例,我們早餐一定是吃地瓜粥。但因為地瓜賣完了,媽媽只好(甲)黔驢技窮地削些芋頭來 (乙)濫竽充數。這些地瓜是媽媽平時(丙)守株待兔,以耐心和愛心栽種的芋頭,果然美味極了。全家人聚在一起(丁) 大快朵頤,真是愉快!

(2)

13.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組詞性前後相同?

(A)可以在上面「愜意」打滾的風景/喜歡在人行道「愜意」散步的生活

(B)我「喜孜孜」的想著/他一副「喜孜孜」的模樣

(C)多少年,就在這種「哲學」中過去/這種「哲學」問題令人頭痛

(D)正在唸打倒「偶像」及破除迷信的課文/一齣成功的「偶像」劇。

14.「自命不凡」和「自慚形穢」是反義詞,而「鳴鐘列鼎」和「食前方丈」為近義詞。請問,下列哪一組的關係是近義詞?

(A)出神入化 / 登峰造極 (B)臨渴掘井 / 未雨綢繆 (C)萬籟無聲 / 甚囂塵上 (D)勢如破竹 / 節節敗退。

15.在〈謝天〉一文中,作者的祖母說:「老天爺賞我們家飽飯吃,記住,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 不給咱們飯吃了。」關於這段話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與「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含義相近 (B)暗示作者從小就有敬天、畏天的思想

(C)主旨在勸我們不可暴殄天物 (D)藉老天爺的神威教導孩子要惜物、愛物。

16.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最精簡?

(A)日本拉麵按湯頭類型大致略分為醬油、鹽味、豚骨、味噌

(B)其中柴魚、雞骨、醬油熬成的醬油湯頭可算是始祖先驅口味

(C)此種湯頭一出現,便迅速在日本地區的庶民階層流傳開來

(D)至於其他湯頭直到五零年代才分別在北海道等地陸續先後誕生。

17、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葉教授演講時常會「天外飛來一筆」,可見其條理分明,思考清晰

(B)感謝小博的「遺愛」,教我破解遊戲,明天見面一定要好好感謝他

(C)這個小夥子「初出茅廬」,不僅經驗豐富,還擁有高度的工作熱情

(D)霸王級寒流來襲,五度的低溫即使窩在家裡,依然冷得直打「哆嗦」

18.山獨高,無遠不見」兩句話具有因果關係:因為「其山獨高」,所以「無遠不見」。下列何者前後之間也有因果關係?

(A) 生如夏花絢麗,死如秋葉靜美(B)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C) 牡丹雖好,終須綠葉扶持 (D)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19.讀完〈音樂家與職籃巨星〉一文後,愛玲整理了音樂家魯賓斯坦和職籃巨星麥可‧喬丹比較表,但她寫錯了一個地方,

請問是下列何者?

人物 成功祕訣 結論

魯賓斯坦 (甲)音樂神童+苦練 (乙)強調「天分」,而非「苦練」

麥可.喬丹 (丙)非天生籃球好手+苦練+身高助勢 (丁)相信「勤能補拙」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如果事情一成功,你就「結草銜環」,把朋友忘而棄之,今後當你遇到困難時,看有誰會來幫助你

(B)當初我好幾次幫他大忙,沒想到等他事業有成,便「一飯千金」,翻臉不認人了

(C)縱然是留學國外,也要記得自己的文化根源,豈可「數典忘祖」

(D)這輩子無法報答的恩情,來世「鳥盡弓藏」,再報大德。

21.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錯誤?

(A)明輝向來沉默寡言,但這次演講比賽,他「出人意表」的獲得冠軍,跌破大家眼鏡。

(B)這場魔術結合數位科技,「泰山壓頂」的演出讓觀眾看得目不暇給。

(C)曉欣向來自視甚高,如今卻低聲下氣的向人求助,可見她真的已到「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地步了。

(D)中央山脈「層巒疊嶂」,連綿不斷的山峰甚是雄偉壯觀。

22.下列關於〈音樂家與職籃巨星〉中各文句的解釋, 何者錯誤?

(A)而就在這一年裡,他(喬丹)「忽然」又長高了四 .五吋 →強調「應先看投資報酬率再決定是否要努力」

(B)在練球時,他(喬丹)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後一個離開。 →因為他相信「每一個不努力的日子就是對生命的辜負」

(C)教練還是嫌他「矮」,只讓他當學校代表隊的「二軍」,喬丹雖為此暗自飲泣,不過他並不氣餒,反而更賣力地磨 鍊自己的球技 →可謂「化悲憤為力量 」

(D)即使音樂需要相當的天分,但魯賓斯坦強調的卻是 「苦練」,而非「天分」。→ 「成功是一分的天賦, 再加上九十 九分的努力」

2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這句話實際上有哪些事物? (甲)積水 (乙)月光 (丙)水草

(丁)竹柏影(戊)池塘。

(A)甲乙 (B)乙戊 (C)丙戊 (D)乙丁 。

(3)

2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關於這段文字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連用兩個問句,表達對月色、竹柏等難得佳景竟無人欣賞的疑惑與惋惜 (B)「閑」字雙關兩層意思,既指辭官後的「清閒」,也指心境上的「悠閒」

(C) 明月映照竹柏確實高雅,可惜適合觀賞的地點難尋

(D)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蘇軾雖仕途坎坷,但生活環境優渥,且不乏知己相伴。

25.〈音樂家與職籃巨星〉一文中,「我們常常迷惑於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特殊的天分或資賦,而忽略了絢麗背後更可貴的苦 練。」這句話意同於下列何者?

(A)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的天分值得我們欽羨與細細探索

(B)人們會對莫札特、貝多芬的成功感到迷惑,是因為沒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

(C)與「即使你的資質再好,若沒有經過琢磨,也是一塊沒有什麼價值的璞玉。」強調「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 (D)莫札特、貝多芬是天才,不是我們一般人趕得上的,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苦練,才有機會達到天才的境界。

26.〈謝天〉一文中提到:「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這句話的意思和下列何者最為相近?

(A)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B)愈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27.下列關於〈謝天〉一文中句子的說明,何者正確?

(A)「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印證了「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道 理

(B)「那篇亙古以來嶄新獨創的狹義相對論,並無參考可引,卻在最後天外飛來一筆,『感謝同事朋友貝索的時相論。』」呈現 出愛因斯坦不恥下問的特質

(C)「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要是糟蹋糧食,老天爺就不給咱們飯了。」意思等同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D)「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說明前者囿於迷信,而後者則有自知之明 28.「我第一次登玉山就非常幸運,除了一群文化界的朋友同行,還有古道專家楊南郡一路為我們導覽。至今我依然清楚的記 得,那天,晴空淡藍,卻孤傲得不許半絲白雲踏入,楊南郡引領我們在八通關草原解說清朝古道與日治越嶺道的來龍去脈,歷 史就循著那兩條古道在草原上交錯、搬演。從此,我與玉山結下不解之緣。」關於這段文字的主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人和大自然應和諧共處(B)與玉山結緣的原因(C)專家詳細的講解(D)歷史事件對玉山的影響。

29.下列文句所描寫的景象,何者與〈記承天夜遊〉的時間最接近?

(A)星光已不那麼閃爍光亮,地平線上籠罩了一層鉛灰色薄霧,東方微微透著古銅色光彩 (B)太陽在一堆潑墨也似的烏雲之中掙扎,時滅時顯的光線,在天空中掙脫著要出來 (C)最後一縷殘陽已被抹去,一幅墨黑的布幕迅速垂落,罩住遠山近樹,罩住無邊大地 (D)天是森冷的蟹殼青,地平線上的曉色,一層綠、一層黃、又一層紅,如同切開的西瓜。

30.下列文句,何者使用了「映襯」修辭?

(A)只問一個人仰望的山峰便可知道他視界的上下,只問一個人崇拜的英雄便可知道他智慧的高低 (B)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C)街頭的徘徊,很孤獨,可就是這分隨著孤獨而來的專注,讓許芳宜成為一個頂尖的職業舞者 (D)只有林間的小松果欲落未落,吊在陽光中,輕輕盪著秋千。

31.「也許我曾在冬天的早餐桌上寫過太多的信,我也許曾經嘗試於其上描繪冬季的冰雪,但語言總是不夠,而印象和感覺又 太多。簷前冰柱反射的晨光,結霜的窗檯,雪踏在腳下的鬆軟,呼吸的白霧,暖氣機的嗚嗚聲,蒸汽機冒小煙的形狀,空氣 中清醒又緩慢的寒意,還有早晨從被窩醒來,發現窗外靜靜飄著漫天大雪的閑寂。」以上文字出自柯裕棻霜夜,請問作者沒 有運用何種感官摹寫?

(A)視覺 (B)觸覺 (C)嗅覺 (D)聽覺。

32.「陳之藩早期的散文作品,思考問題層次分明,語言華麗,情感澎湃,或省思文化歷史、或觀照人世體悟、或追憶故人往 事,從科學到人文,由理性乃至抒情,充分體現科學家的修養與知識分子的宏觀,特別是寫成於其客居異鄉時的作品,如 旅美小簡、劍河倒影等,可謂是台灣留學生文學的發軔。中晚年以後的作品,仍保留科技與人文交互詰問的特色,風格 更趨於雋永,如滿天華彩收攏於浩渺煙波,有著清光凝定的氣派,餘韻無窮。」這段文字沒有提到下列哪一項內容?

(A)文學主張 (B)取材內容 (C)行文風格 (D)代表作品。

33.「所以『東風吹鴞耳』,絕對聲聲入耳。」根據文意,這句話主要在說明什麼?

(A)倉鴞的聲音優美動聽 (B)倉鴞的聽覺十分敏銳 (C)倉鴞聽得見春天來臨的聲音 (D)倉鴞對東風的聲音充耳不聞。

(4)

34.「在某些程度上,蘇東坡與王維是可以並論的。二人同為時代的大詩人,也同樣篤信佛教。或許是唐朝年代更加久遠的緣 故,若是將王維的詩文比作一尊高閣煙雨中的石像,蘇東坡的詩文則更像是放在家中案上的木雕,有著親近和圓滑的可愛,

讓我能感受到更多『人世』的層面。蘇東坡喜歡說笑話,而這些笑話的背後往往有更深的意義。雖然他的詼諧往往是為了寬 慰自己,他的一喜一悲仍使我為之牽動,因為這是真實的,鮮活的世界。」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蘇東坡的作品比起王維更貼近生活,令人產生親切的共鳴 (B)蘇東坡與王維因為年代與宗教信仰皆相同,故能相提並論 (C)作者比起王維更喜歡蘇東坡,是因為與他有共同的生命經歷 (D)王維的作品因為藝術成就更高,反而給人距離感,不易親近。

35.

滄洲劉士玉孝廉,有書室,為狐所據。白晝與人對語,擲瓦石擊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聞 其事,自往驅之。方盛陳人妖異路之理,忽簷際朗言曰:「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然公愛民乃 好名,不取錢乃畏後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狽而歸,咄咄不怡者數日。

劉一僕婦,甚粗蠢,獨不畏狐,狐亦不擊之。或於對語時,舉以問狐。狐曰:「彼雖下役,乃真孝婦也。鬼神見之 猶歛避,況我曹乎?」劉乃令僕婦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註:方盛陳人妖異路之理:正當他高談人妖不同路的道理時。我曹:我們。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根據上文,狐仙畏懼哪一種人?

(A) 膽識過人者 (B)奉公守法者 (C)孝順純厚者(D) 卑賤愚拙者。

36.關於〈玉山─迎接臺灣第一道曙光〉一文對玉山形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從新中橫公路望向主峰,只能隱約看見一點點峰頂 (B)在玉山北峰看到的主峰,如同展翅翱翔的巨鵬 (C)玉山以其高度傲視東北亞群山,故具霸主之象 (D)玉山形象一如帝王,威而不嚴的俯瞰大地。

37.「清晨登上玉山主峰,迎接臺灣第一道曙光,在零度左右的低溫中熱情的叫臺灣起床,生命彷彿被聖潔之光掃描除塵一遍,

某些沉睡已久的理想頓時甦醒。不過,假如上不了峰頂其實也不必懊惱,因為人既已在玉山的懷抱了,在哪裡不都一樣!」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曙光帶來的新氣象,予人實踐抱負的動力 (B)日出時分,玉山主峰通常會出現全臺最低溫

(C)若能沐浴在臺灣第一道曙光下,便可消災得福 (D)唯有在晨曦降臨前登上玉山主峰,才算不虛此行。

38.〈再見・西莎〉一文中「若再看見那西莎,我想,不能帶他回家,至少,請他吃一客罐頭,也算傳達一種溫暖吧!」根據 以上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希望西莎找到能帶他回家的主人,就可天天吃罐頭,不必再挨餓 (B)西莎愛好自由,需要的是有人餵食罐頭,而不是帶回家飼養

(C)西莎昔日被棄養,對人懷有敵意,因此不會隨便跟陌生人回家

(D)作者憐憫西莎處境,想略盡棉薄的力量,文句中流露出對西莎的不捨。

39.關於〈再見,西莎〉一文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因曾到蘇格蘭旅遊而對西莎特別有好感 (B)作者從黃昏開始跟隨西莎,一直到華燈初上

(C)作者的朋友不假思索的認定西莎正在尋找新的飼主 (D)作者的朋友猜測西莎遭主人棄養的經過,得到作者認同。

40.〈東風吹馬耳〉一文,作者在本文開頭引用李白的詩句,其用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介紹成語的出處,藉此討論動物對聲音的反應 (B)讚嘆李白雖是古人,但對動物的觀察入微 (C)舉用實例證明自己與古人的觀點一致 (D)透過詩句說明人與動物的共通性。

(5)

二、題組:20%

41.小明和朋友若計畫去嘉明湖國家步道遊玩,在官網上看到了這則公告,請問誰的解讀正確?

(A)柔柔:當日往返者只要有依規定申請,回程時間並無規定 (B)晴晴:當地居民可自由進入步道不需要查驗證件

(C)佑佑:靜山期間,向陽遊樂區營地亦無法進入

(D)妍妍:若因颱風、地震等原因,得封閉步道,限制遊客進出通行或採取其他必要之保護措施。

42.進入嘉明湖國家步道,下列誰的行為不符合此管制措施?

(A)小健:看到有人隨意破壞山林,我可以通知警察協助制止及取締其行為 (B)小康:我會登記並隨身攜帶緊急聯絡資訊

(C)小快:我會認真觀看登山安全影片及步道注意事項

(D)小樂:申請山屋及營地住宿時,我是第 188 位申請到許可,實在太幸運了!可以在那裡仰望美麗的星空。

43.下列何者不是海鳧笑九頭鳥的原因?

(A)戰鬥力十足 (B)盲目的自相殘殺 (C)殊途同歸,沒什麼好爭的 (D)不顧全大局。 44.下列各項成語,何者適合用來勸誡「九頭隻鳥」?

臺東林區管理處嘉明湖國家步道管制措施

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本處)為嘉明湖國家步道之自然資源永續利用、提供步道生態 旅遊永續發展及兼顧環境保育與遊客安全,特訂定本管制措施。

二、本管制措施之適用範圍為嘉明湖國家步道沿線範圍。

三、本步道之管制,除依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育法等相關法規外,係依本管制措施辦理,並由本處育樂課及關山工作站 執行。

四、民眾進入本步道須依據「臺東林區管理處嘉明湖國家步道山屋管理及住宿利用申請作業須知」辦理山屋或營地住宿 核准。

五、本處於嘉明湖國家步道主要入出口(向陽森林遊樂區)設置登山服務站及派駐管理人員管制民眾進入嘉明湖國家步 道,並辦理下列事項:

(一) 查驗山屋住宿核准人員名冊、同意住宿申請公函、人員身份。

(二) 登記出入人員資料。

(三) 辦理登山安全、無痕山林影片宣導及進入步道注意事項。

(四) 緊急救難聯絡事項。

六、為維護生態保育及遊客安全,嘉明湖國家步道採總量管制措施,每日依山屋及營地住宿承載量開放入山人數為 176 人;另當日往返需於入山前 1 日上班時間提出申請(不含假日),海端鄉居民進入步道前請於服務站出具身分證明 文件。

七、當日往返者須依「嘉明湖國家步道單日往返專案申請規定」進行申請,核准入山之隊伍須於下午 5 時前離開向陽 國家森林遊樂區,若入住本處山屋、營地,除需繳交住宿費用外,另加收 50%手續費(以總住宿費用計算)。

八、本處及關山工作站應不定期派員前往查核,必要時得商請森林暨自然保育警察隊及當地警察機關協助制止及取締各 種破壞與違法行為。

九、本處得依步道實際發展狀況,協助步道鄰近社區(台東縣海端鄉)共同協管嘉明湖國家步道,並培訓輔導步道服務相 關人員。

十、嘉明湖國家步道因天災、人為事故或其他原因,經本處認為有危及遊客生命財產安全時,得封閉步道,限制遊客進 出通行或採取其他必要之保護措施。

十一、為保障遊客安全及維護其權益,本處應對嘉明湖國家步道區域內之各項設施及經營項目,定期進行檢查。

十二、本步道為提供自然生態與野生動物休養生息,預定每年元月 5 日至 3 月 31 日期間 (依本處公告為準)為靜山 期間,嘉明湖國家步道沿線進行封閉,並暫停入山活動及山屋與嘉明湖山屋營地之申請,向陽遊樂區營地不在此限。

孽搖之虛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爭,呀然而相銜,灑血飛毛,食不得入咽,而九頭皆傷。

海鳧觀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歸於一腹乎,而奚其爭也?」

虛:山丘呀然:張口的動作胡:何

《郁離子.九頭之鳥》

(6)

45.根據本文內容,下列哪一個項目沒有被提及?

(A)倫敦的地貌 (B)倫敦的餐飲 (C)倫敦的興衰 (D)倫敦的名人 46.文中畫雙線處,何者不是作者主觀感受?

(A)  (B)  (C)  (D)  河的上游永遠是最美的

一條河,從上游一路往下游拍,上游永遠是最漂亮的。愈往人多的下游走,人工化的痕跡愈發明顯,像是不斷加高的河 堤、濫挖的盜採砂石場、工廠廢水……一條河的展延,也體現了人類如何利用、侵擾了大自然環境。

與河流共生的還有許多湖泊,在桃園一帶常能拍到大大小小的埤塘,空中看起來就像是灑落在大地上一顆一顆的珍珠 這些大小池塘養育了許多生物,同時也具備調節河流蓄洪的功能。但隨著土地開發,桃、竹一帶的埤塘數量日益減少。除 此之外,南投的日月潭這幾年也變化得很快,岸邊無節制的旅館雨後春筍般地聳立,湖邊碼頭全是遊艇,從高空中看去,

似乎就能感受到日月潭這幾年快速變遷的命運。也許,湖邊的商家賺了不少錢,但自然環境卻沒得到任何好處。

人對自然環境的侵擾通常會在颱風過後付出代價。像是土石流,還有水庫的嚴重淤積。我曾多次在水庫上游拍到被大雨 沖刷下來的漂流林木,擠滿了大半個水庫。仔細看這些漂流木是有蹊蹺的,從空中往下看,大部分的漂流木是被雨水自然 沖刷到下游,但有些粗大的木料,切口十分整齊,這絕不會是自然界的漂流木,應該是山老鼠在山林裡盜採,來不及運下 山,一場大雨,全沖到水庫。

—節錄自 齊柏林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 47.根據本文,分辨「自然的漂流木」和「非自然的漂流木」的準則為何?

(A)切口的整齊度 (B)被發現的地點 (C)年輪的紋路 (D) 颱風的強度。

48.根據本文推論,下列何者不是因為人類侵擾導致自然美景消失的原因?

(A)工廠排放廢水 (B)全球氣候變遷 (C)堤防的加高 (D)盜採砂石。

49.閱讀上文後,請問官府內發生的怪事是怎麼解決的?

(A)請府內所有官吏整裝上堂,叩頭祝禱,怪事才停止發生

(B)太守在天未亮前,穿好官服坐在堂上,讓鬼魂知道已有人繼任了 (C)每天黎明後才進行官吏點名,讓鬼魂以為是自己遲到而羞愧絕跡

(D)新任的太守不以為忤,穿好衣服後,人鬼一同辦公,時間一久就停止了。

50.關於本文的主旨,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A)人若死不瞑目,其靈魂會留戀人間,造福後代子孫 (B)新官上任三把火,鬼魂若執意牴觸,只會自食苦果

(C)官員剛正不阿,除了會廣受人民愛戴,連鬼神亦會避易 (D)以諷諭的手法,說明貪戀權勢之人的執念,至死都不罷休。

倫敦的街道路名,公園館邸,肉眼可見的方位地點,究竟是表層皮相,僅是資訊而非知識。倫敦真正的知識,內在的

風華精髓,層層疊疊,豐富深蘊,嵌藏在這城市迷宮般的皺褶內,紋理中。

良露一語中的,直探核心,她說:「我的倫敦意象是一個巨大的腦子。」

倫敦的形構地貌,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特性,錯綜的路徑,曲折的模式,豐沛龐大的突觸與連結,正像人類的大腦。

長居英國的美國作家吉瑞,和良露英雄所見略同,他說,許多城市,例如紐約和芝加哥,都由直線構成,就像電腦的積 體電路,稜角井然,倫敦卻是一團華麗的混亂,因為它是從幾個村莊進化而來的,村莊的邊界日漸推移,彼此齧合融接,

終於演變成一個大迷宮,蜿蜒迂迴,精細複雜如大腦,滿布轉折跌宕。

幸而有良露帶領,縱身這座曲折的文化首都,我們不迷路,不碰壁。她拉著我們分花拂柳,靈巧穿梭,走過一個又一個 村莊,隨手一指,招牌大嗓門侃侃滔滔,街巷角落,河岸林間,頓時熠熠有光,栩栩鮮活起來,到處有故事,有人情,有骨 董,有炸魚,有蒼然老樹,有好吃小館,有時光的輾痕,階級的烙印,有馬克思和黛安娜裊裊飄過的幽魂。

〈她的心,她的城〉 蔡珠兒

相傳南陽府有明季太守某歿於署中,自後其靈不散,每至黎明發點時,必烏紗束帶,上堂南向坐。有吏役叩頭,

猶能頷之,作受拜狀。日光大明,始不復見。 雍正間,太守喬公到任,聞其事,笑曰:「此有官癖者也,身雖死,不自 知其死故耳。我當有以曉之。」乃未黎明即朝衣冠,先上堂南向坐。至發點時,烏紗者遠遠來,見堂上已有人佔坐,

不覺趑趄不前,長吁一聲而逝。

《子不語‧官癖》

【注釋】南陽府:今南陽市。  明季:明代末年。 歿:死。 發點:古代上班時,長官點名出席人員。

烏紗束帶:指戴好官帽,穿好官服。 頷:微微點頭。 雍正:清世宗的年號。 趑趄:ㄗ ㄐㄩ,猶豫不決的樣子。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臺中二中 李江德 老師 一 前言 95 暫綱實行至今已經進入第四年,101 年的生物指考也是 95 暫綱課程考試的最後一 年,這次的題目難度是 95 暫綱課程考試實施以來最簡單的一次。所有的題目都是以簡單的 題幹和敘述呈現,陷阱題不多,加上今年的非選擇題一反往常的特色,多屬簡單、明確就

1 中華民國 109 年第 16 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 競賽辦法 一、緣起和目的 地理在學科本質上,具有跨自然與人文社會學科的特質,強調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互動,著重地方、區域、國家、全球的關連,是啟發學生統整思考和人文關懷的重要路 徑。為鼓勵國人正視地理素養在全球化時代的積極意義,並銜接國際教育發展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