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不同家長背景的親子數學經驗之差異性
77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不同家長背景資料是否有顯著差異,本段將直接教 導、間接活動二個構面,與家長身份、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 進行分析後,獲得分析結果如下。
一、 不同家長身份別的親子數學經驗之差異性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家長身份別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直接教導和間接活 動為依變項,家長身份別為自變項,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樣本數
(N=320),表4-4-1呈現兩種經驗分數於家長身份變異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 填答者的家長身份為母親或父親對於親子數學經驗的兩種經驗分數並無統計顯 著影響,直接教導F=.615,p=.433(p>.05)、間接活動F=.313,p=.576(p
>.05)。
表4-4-1
兩種經驗分數於家長身份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N=320)
SS df MS F p-value
直接教導 組間 .372 1 .372 .615 .433 組內 192.337 318 .605
間接活動 組間 .157 1 .157 .313 .576 組內 159.307 318 .501
二、 不同家長教育程度的親子數學經驗之差異性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母親教育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直接教導和間接 活動為依變項,母親教育程度為自變項,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排除未填 答者17人,樣本數(N=303),表4-4-2呈現直接教導、間接活動平均分數於母 親教育程度的變異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對於親子數學經驗 的兩種經驗無發現統計顯著差異,直接教導F=.381,p=.684(p>.05)、間接活 動F=.520,p=.595(p>.05)。
78
表4-4-2
親子數學經驗平均分數於母親教育程度之變異數分析結果(N=303)
SS df MS F p-value
直接教導 組間 .458 2 .229 .381 .684 組內 180.340 300 .601
間接活動 組間 .521 2 .260 .520 .595 組內 150.348 300 .501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父親教育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直接教導和間接 活動為依變項,父親教育程度為自變項,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排除未填 答者58人,樣本數(N=262),表4-4-3呈現直接教導、間接活動平均分數於父 親教育程度的變異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對於親子數學經驗 的兩種經驗平均分數無發現統計顯著差異,直接教導F=1.96,p=.143(p
>.05)、間接活動F=2.258,p=.107(p>.05)。
表4-4-3
親子數學經驗平均分數於父親教育程度之變異數分析結果(N=262)
SS df MS F p-value
直接教導 組間 2.500 2 1.250 1.962 .143 組內 164.962 259 .637
間接活動 組間 2.368 2 1.184 2.258 .107 組內 135.779 259 .524
三、 親子數學經驗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差異性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家庭社經地位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直接教導和間接 活動為依變項,家庭社經地位為自變項,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排除未填 答者56人,樣本數(N=264),表4-4-4呈現直接教導、間接活動平均分數於家 庭社經地位的變異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不同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親子數學經驗 的兩種經驗平均分數無發現統計顯著差異,直接教導F=1.128,p=.338(p
79
>.05)、間接活動F=1.451,p=.228(p>.05)。
表4-4-4
親子數學經驗平均分數於家庭社經地位之變異數分析結果(N=264)
SS df MS F p-value
直接教導 組間 1.910 3 .637 1.128 .338 組內 146.718 260 .564
間接活動 組間 2.140 3 .713 1.451 .228 組內 127.773 260 .491
四、 親子數學經驗與家庭年收入之差異性
為瞭解親子數學經驗與家庭年收入是否有顯著差異,以直接教導和間接活 動為依變項,家庭年收入為自變項,進行ANOVA變異數分析,排除未填答者 6人,樣本數(N=314),表4-4-5呈現直接教導、間接活動平均分數於家庭年 收入變異數分析結果,結果顯示不同家庭年收入對於親子數學經驗的兩種經驗 分數並未發現統計顯著差異,直接教導F=.632,p=.640(p>.05)、間接活動 F=.531,p=.713(p>.05)。
表4-4-5
親子數學經驗平均分數於家庭年收入之變異數分析結果(N=314)
SS df MS F p-value
直接教導 組間 1.554 4 .338 .632 .640
組內 189.769 309 .614
間接活動 組間 1.081 4 .270 .531 .713
組內 157.451 309 .510
整體而言,親子數學經驗並未因家長身份、家長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 位、家庭年收入等不同的家長背景而有顯著性差異,顯示本研究假設親子數學 經驗與家長背景有顯著差異不成立。研究結果與文獻相符的是,Jacobs和 Bleeker(2004)指出父親和母親的身份差異並沒有影響他們進行親子數學經驗
80
的頻率,其次,鍾志從和許肅梅(2006)提出親子數學活動不因社經地位不同 而有顯著性差異,曾瓊瑩(2010)研究指出家庭收入不同並不會對親子數學活 動產生顯著影響。
然而本研究結果與文獻不符的是,簡碧嬅(2011)指出高教育程度、高社 經地位和家庭收入高的家長經常給予孩子較多以思考探索為導向的親子數學間 接活動,相反的,低教育程度、低社經地位和家庭收入偏低的家長則多給予紙 本練習和記憶背誦等直接教導的親子數學經驗;研究者推測兩者不符的可能原 因是本研究對象之家長居住於北台灣,生活環境相似且教育程度與社經地位相 近之故,再加上可接收的教養資訊可能多於簡居住於南部的研究對象,因此親 子數學經驗與家長背景沒有產生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