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台灣青壯世代想像的成功老化
52
53
一、生理健康
訪談者在生理健康面向的思考,可從表4-1來說明,包含了日常飲食、重量控 制、作息規律、運動、運動場所、醫療保健、健檢、健康知識、以及環境的健康等 主要九項。
表4-1 生理健康所採用關鍵字出現頻率一覽表
受訪者 飲食 體重 控制
作息
規律 運動 運動 場所
醫療
健保 健檢 健康 知識
環境 健康
成功老化 (成) 幸福人生 (幸) 外在支持 (外) 1儀 ▲ ▲ ▲ ▲ ▲ ▲ ▲ X X 成●幸●外●
2翌 ▲ X ▲ ▲ ▲ ▲ ▲ ▲ X 成●幸●外●
3君 ▲ X ▲ ▲ ▲ ▲ ▲ X X 成●幸●外●
4鍾 ▲ ▲ ▲ ▲ ▲ ▲ X X △ 成●幸●外●
5祈 ▲ ▲ ▲ ▲ ▲ ▲ ▲ ▲ ▲ 成●幸●外●
6佳 ▲ X ▲ ▲ ▲ ▲ ▲ ▲ ▲ 成●幸●外●
7暉 ▲ ▲ ▲ ▲ ▲ ▲ ▲ X X 成●幸●外●
8伃 ▲ X ▲ ▲ ▲ ▲ ▲ ▲ ▲ 成○幸○外●
9亭 ▲ X ▲ ▲ ▲ ▲ △ ▲ X 成●幸●外●
10寧 ▲ X △ ▲ ▲ X X X X 成●幸●外●
11璿 ▲ X ▲ ▲ ▲ ▲ ▲ ▲ X 成●幸●外●
12哈 ▲ ▲ ▲ ▲ △ X X ▲ X 成●幸●外○
13昊 ▲ X ▲ ▲ X X X ▲ ▲ 成●幸●外●
14紀 ▲ X △ ▲ ▲ ▲ X X X 成●幸●外●
15安 ▲ X ▲ ▲ ▲ X X X X 成●幸●外●
16心 ▲ X △ ▲ X ▲ X X X 成●幸●外●
17珩 X X △ ▲ ▲ ▲ △ X X 成●幸●外●
18雅 ▲ ▲ ▲ ▲ ▲ X △ ▲ X 成●幸●外●
19蓁 ▲ ▲ ▲ ▲ ▲ ▲ ▲ ▲ X 成●幸●外●
20陵 ▲ ▲ ▲ ▲ ▲ ▲ ▲ ▲ X 成●幸●外●
肯定
頻率 19 8 16 20 17 15 10 11 5 成●19 幸●19 外●19 成○1 幸○1 外○1
備註
1. 實心三角形▲表肯定,空心三角形△表否定,實心圓●表肯定,空心圓○表否 定, 符號X表示受訪者沒有談到。
2. 「成」表成功老化,「幸」表幸福人生,「外」表外在支持,包含個人層面以外 的社會、國家政策面的支持。
54
問到為什麼重視身體健康,多數受訪者表示會開始重視身體健康,通常是因為 身體出現症狀時,才會讓他們正視問題,於是開始實踐一些健康的作為,其中也包 括因為健檢的結果而採取作為者;有幾位女性受訪者因為計畫懷孕而開始注意運動 飲食及保養身體,也有幾位媽媽表示因為照顧孩子的健康而同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健 康。在飲食方面,多位女性受訪者偏向蔬食少肉的飲食習慣,有為了吃得健康以及 會因為孩子而盡量選擇自己烹飪及減少外食,並且有意識選擇有機無毒或是友善大 地的食物,其中一位是家人自己栽種有機蔬菜,而且為了實踐友善大地的食農教 育,帶著孩子一起學習農耕課,希望將來可以把這樣的觀念帶回到故鄉給世代都在 農耕的親友,進一步把飲食議題連結到環境健康的議題。幾位女性受訪者都意識到 飲食對身心的影響,表達飲食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舒適與否,進而影響情緒,一位 受訪者表示長期處在高度工作壓力下而改變了自己以往的飲食習慣,出現所謂的壓 力飲食,例如:高糖飲料。一位男性受訪者選擇重訓做為主要運動,並實施運動飲 食,表示在外食的環境中越來越容易找到可以支持運動所需的營養飲食來源,顯示 運動飲食的知識越來越普及。有七位受訪者平時會注意體脂和體重控制,來調整飲 食和運動,這包括五位女性和兩位男性受訪者。作息規律方面,幾位媽媽表示為了 配合孩子而作息盡量規律,多位因為固定工作的生活型態而作息規律,無法作息規 律的原因當中,有特別提到因為高壓力的產業工作型態而作息無法規律,也有因為 待業期間的生活較容易不規律。
運動這一項是所有受訪者都有在進行的一項維護健康的方式,不管是長期持續 運動,或是間斷地保持習慣,適量或少量運動,且不論實踐的程度,這一點至少呈 現出運動在現代都會的青壯族健康生活型態中佔有一定的重要性。受訪者的運動項 目包括室內的健身、重訓、游泳、瑜珈、舞蹈課,戶外的跑步、走路、參加路跑、
騎腳踏車等,其中走路和騎腳踏車也做為親子共同參與的運動。所選擇的運動場 所,包括公共空間的國民運動中心含游泳池、學校操場、市府廣場或紀念館等大型 廣場、大型公園、河濱公園、社區型的小公園、社區里民活動中心,私人空間包括 私人健身中心、大樓社區型的運動設施含游泳池、私人空間的付費運動課程,多數
55
受訪者表示,運動空間的選擇與是否便利取得的可近性因素有很大關聯。
在運動相關的社會性支持感受,多數受訪者表示有感受到支持,其中五位受訪 者提到運動空間其實有明顯的城鄉差距問題存在,相較其他城鎮,覺得自己所居住 的縣市相對擁有更便利和可近用的資源,一位受訪者認為運動或運動空間的選擇,
和個人所屬社會階層性其實是有關係的,因此很難回答是否普遍有得到社會支持;
一位受訪者在被問到在生理健康這個領域是否感受到社會性的支持時,停頓思考甚 至與研究者討論了一會兒,試圖釐清生理健康為何和社會性的支持甚至國家政策有 關?除了醫療保健這樣的公共服務是容易理解的支持項目之外,他沒有聯想過個人 的身體健康,與公共政策有何直接關聯,認為自己可能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一個約定俗成的框架,讓我們覺得自己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自己要運動,自己要 照顧飲食等等,這一段出現的討論,其實是很有意思的解構過程,我們在前三章也 強調過,成功老化的成功兩字,不假思索的,我們經常會很容易將它與個人的成就 掛鉤,身體健康如果是成功老化和幸福人生的條件之一,顯然也會同樣落入是個人 成就的其中一項。最後這位受訪者也理解到這是整體結構性的問題,不會是單一面 向的個人問題,我們需要借助公共的社會政策規畫來讓每一位公民有機會生活得更 健康。
對於醫療健保的服務,多數受訪者是給予肯定的,甚至認為是健保的受惠者,
並感謝我們有完善的醫療健保系統,有多位受訪者購買私人保險補充,考慮到不確 定遇到重病、癌症或老年醫療照護時全民健保的支持是否足夠。有兩位受訪者分別 在這一項提出幾個需要公民共同思辨的問題,其一指出健保醫療資源的浪費,其實 和國人缺乏正確的健康觀念、健康知識不足有關,以至於把自己的健康自主權交給 別人,過度依賴我們的醫療系統,任何小病都要看醫生或拿藥的情況,造成資源的 濫用,醫務人員的過勞,甚至當真正有急需時的人卻要等待;另外分科的醫療制度 是專業所需,但我們更需要有全人醫療 (holistic medical)的觀念,家庭醫師的制度 也需要被建立,透過家庭醫師的協助,我們可以有機會參與認識自己的健康,對健 康有整體觀,慢慢建立健康自主權,遇到需要整合的健康問題,才不至於浪費時間
56
和資源在不同的專科間嘗試就醫,卻可能得不到專業的整合。另一項提出的是健保 給付的身分認定,其中公平正義的問題,這其實是長久以來為大家所關注,卻一直 未見改變的問題。前三章提到過台灣的健保制度在國際間受到十分的肯定,甚至為 一些先進國家想要取經的對象,如美國,堪稱為台灣公民享有最好且最平等的福 利。但是對於擁有雙重國籍又長年不住在台灣、也不在台灣納稅的人,遇到重大傷 病時卻往往選擇回到台灣治療,正因為多半是重大傷病才會回來使用,這造成額外 巨大的健保開銷之外,更不利於社會團結,因為這牽涉到權利與義務的公平正義 性,享用健保資源的公民身份認定,也造成了健保財務危機的一個重大破口。
台灣在醫界近幾年來有一股聲音越來越強大,醫護人員覺得自己是勞力者、專 業變得廉價、超時工作、甚至健康堪憂,這些看似單獨的問題,實際上環環相扣 著。健康知識的增進部分,在九項關鍵字裡是相對出現頻率較低的,只有五位受訪 者表示會透過閱讀增進健康知識,但大部分受訪者也表示很少看病,做到健康自 主。健康檢查的部分,八位受訪者中有五位是由公司提供每一年或每兩年一次的健 檢福利,兩位會使用公共資源也就是衛生所通知的健檢,其中居住在宜蘭的受訪者 是一年一次的免費縣民服務,檢查項目十幾項,包括心理健康檢查,普遍的反應是 私人的健檢品項較齊全,設備也比較高級,隱密性好,受訪者通常會根據健檢結果 來追蹤以及調整健康生活的型態,幾位受訪者表示不做健檢,因為對醫療系統沒有 那麼信任。
二十位受訪者在被問到是否重視生理健康,答案都是肯定的,至於對於生理健 康是否為成功老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幸福人生的必要條件?有十八位回答是肯定 的,兩位受訪者提出不同的回答,認為生理健康和成功老化、幸福人生不一定正相 關,有人因為天生殘疾、遺傳或生命中不可控制的因素,但仍可以在他的現況條件 中,過著所謂成功老化、幸福生活;反思,有些身體健康的人未必過得比較幸福。
57
二、心理健康
訪談者在心理健康面向的思考,從表4-2來說明,包含了人際關係、心理諮商、
興趣培養、休閒娛樂、運動、閱讀、進修學習等主要七項。
表4-2 心理健康所採用關鍵字出現頻率一覽表
受訪者 人際 關係
心理 諮商
興趣 培養
休閒
娛樂 運動 閱讀 進修 學習
成功老化 (成) 幸福人生 (幸) 外在支持 (外) 1儀 ▲ ▲ ▲ ▲ ▲ ▲ ▲ 成●幸●外○
2翌 ▲ ▲ X X X ▲ ▲ 成●幸●外○
3君 ▲ ▲ ▲ ▲ ▲ ▲ X 成●幸●外●
4鍾 X X ▲ ▲ X X X 成●幸●外○
5祈 ▲ X ▲ ▲ ▲ ▲ ▲ 成●幸●外●
6佳 ▲ ▲ X ▲ X ▲ ▲ 成●幸●外●
7暉 ▲ ▲ X ▲ X ▲ X 成●幸●外○
8伃 ▲ ▲ ▲ ▲ X ▲ X 成○幸○外●
9亭 ▲ ▲ ▲ X ▲ ▲ ▲ 成●幸●外○
10寧 ▲ ▲ ▲ ▲ ▲ ▲ X 成●幸●外●
11璿 ▲ X ▲ ▲ ▲ ▲ ▲ 成●幸●外●
12哈 ▲ ▲ ▲ ▲ X ▲ ▲ 成●幸●外○
13昊 ▲ X ▲ ▲ X ▲ ▲ 成●幸●外○
14紀 X X X ▲ ▲ X X 成●幸●外○
15安 X X X ▲ X X X 成●幸●外○
16心 ▲ X X ▲ ▲ X ▲ 成●幸●外●
17珩 ▲ ▲ X ▲ X X X 成○幸○外●
18雅 ▲ X ▲ ▲ ▲ ▲ ▲ 成●幸●外●
19蓁 ▲ ▲ ▲ ▲ ▲ ▲ X 成●幸●外●
20陵 ▲ ▲ ▲ X ▲ ▲ X 成●幸●外○
肯定
頻率 16 12 13 17 11 14 10 成●18 幸●18 外●10 成○2 幸○2 外○10
備註
1. 實心三角形▲表肯定,空心三角形△表否定,實心圓●表肯定,空心 圓○表否定, 符號X表示受訪者沒有談到。
2. 「成」表成功老化,「幸」表幸福人生,「外」表外在支持,包含個
人層面以外的社會、國家政策面的支持。
58
大多數受訪者表示都有過心理受苦的經驗,所以會想辦法紓解,認為心理健康 很重要,甚至可能比生理健康對老年生活和幸福生活的影響更為關鍵,影響層面更 為廣泛,包括身體健康、人際關係、整個社會風氣、人的信心,因此心理不健康不 太可能真正幸福。18位受訪者同意心理健康是成功老化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幸福 人生的必要條件,2位受訪者不完全同意,認為可以在一個人所擁有的條件範圍內 成功老化或過得幸福,不贊成二分法,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病識感,不能 拒絕承認自己生病,或是拒絕求救,很多人覺得自己心理很健康,但不一定是這 樣,也許他只是拒絕承認需要幫忙,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承認問題存在,才有辦法解 決問題。社會支持方面,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心理健康在我們的社會非常缺乏支持,
原因是對心理疾病的觀念保守,專業心理諮商不普及,私人諮商費用昂貴,很難長 期使用,僅有一位受訪者知道有健保給付的心理諮商,並使用過宜蘭縣衛生所健檢 的心理諮商服務,其他受訪者皆表示從不知道健保有心理諮商服務,但願意嘗試。
接下來分別從七項關鍵因素分述訪談結果。
人際關係對心理層面的影響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因素,受訪者分別從不同的面向 談到它對心理的影響,包括正面的心理支持,和負面的心理壓力,皆可能來自於人 際關係。人際關係受挫是一個普遍重大心理壓力的來源,在工作場合方面考驗著與 人相處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在家庭方面則是親情間的束縛、以及過度依賴造成如影 隨行的壓力,考驗著與家人的關係。此外,高度發達的溝通網絡所形成的線上社 群,產出的卻是更多單向片面的溝通,缺乏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接觸與互動,形成了 一種人際間的空虛感和焦慮。然而人際關係的另一面也可能是心理療癒的來源,透 過和親近的朋友家人深談而得到心理壓力的紓解和困惑的解除,有類似諮商的效 果,也有受訪者表示伴侶和家人是最重要的心理支持來源。
心理諮商是需要的,這些需求包含婚姻關係、中年危機、老年心理、親子溝通 等,然而在我們的社會中專業諮商似乎處於觀念尚未普及的階段,昂貴的費用也使 人們卻步,受訪者之中有六位曾經使用過專業諮商,包括私人診所或公共服務,對 於私人診所的諮商服務受訪者均表示無法長期負擔高費用,無法持續,因此幫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