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問卷間的差異性及相關性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六節 問卷間的差異性及相關性分析

一、想到死亡頻率、臨終和死亡地點、預後告知選項與善終概念問卷回應之差異 性分析

(一)想到死亡頻率

以變異數分析

(ANOVA)

的方式分析癌症病人的家屬於想到死亡頻率問題的 回應在善終概念的差異,結果顯示,癌症病人的家屬想到死亡的頻率未有在善終 概念呈現任何顯著的差異。數據列表可參考表

4-39

4-39:想到死亡頻率於善終概念問卷之差異性分析 (N=100)

善終概念問卷題目 類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p 事後比較

16.免於疼痛和身體不適

a.總是 4 6.75 .500

1.254 .295 N/A

b.經常 15 6.73 .799

c.偶爾 69 6.39 1.003

d.從未 12 6.83 .577

17.能夠留在一個最喜歡 的地方

a.總是 4 5.25 2.062

.848 .471 N/A

b.經常 15 5.73 1.710

c.偶爾 69 5.90 1.582

d.從未 12 6.50 1.243

18.信任醫師

a.總是 4 6.00 .816

.912 .438 N/A

b.經常 14 6.14 1.460

c.偶爾 69 6.26 1.291

d.從未 12 6.83 .577

19.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愉

a.總是 4 5.50 1.291

.897 .446 N/A

b.經常 15 6.13 1.457

c.偶爾 69 6.22 1.338

d.從未 12 6.67 .778

20.不是家人的負擔

a.總是 4 6.00 2.000

1.143 .336 N/A

b.經常 15 6.73 .704

c.偶爾 69 6.29 1.373

d.從未 12 6.83 .577

21.與自己的家人有足夠 相處的時間

a.總是 4 5.00 2.449

1.135 .339 N/A

b.經常 15 6.47 .990

c.偶爾 69 6.01 1.345

d.從未 12 6.00 2.045

22.能在日常活動中獨立 自主

a.總是 4 6.50 1.000

.291 .832 N/A

b.經常 15 6.40 1.121

c.偶爾 68 6.21 1.100

d.從未 12 6.00 2.132

23.生活在平靜的環境中

a.總是 4 6.25 1.500

.138 .937 N/A

b.經常 15 6.33 1.175

c.偶爾 69 6.07 1.438

d.從未 12 6.08 2.065

24.不被當作物件或小孩 a.總是 4 6.25 1.500

.425 .736 N/A

b.經常 15 6.20 1.474

c.偶爾 69 6.14 1.240

d.從未 12 5.67 2.270 25.感覺自己的生命完整

a.總是 4 6.25 1.500

.700 .554 N/A

b.經常 15 6.13 1.302

c.偶爾 69 5.94 1.484

d.從未 12 5.33 2.348

26.自然的死亡

a.總是 4 6.75 .500

.775 .511 N/A

b.經常 15 6.67 .900

c.偶爾 69 6.36 1.272

d.從未 12 6.82 .405

27.看到自己想看的人

a.總是 4 4.50 3.000

1.981 .122 N/A

b.經常 15 6.40 1.298

c.偶爾 69 6.25 1.253

d.從未 12 6.33 2.015

28.在家庭或職業環境中 維持一個人的角色

a.總是 4 4.75 2.872

.146 .932 N/A

b.經常 15 5.27 2.344

c.偶爾 69 5.38 1.724

d.從未 12 5.42 2.234

29.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 走向死亡

a.總是 4 4.25 1.893

.315 .814 N/A

b.經常 15 5.13 2.100

c.偶爾 69 4.59 2.511

d.從未 12 5.00 2.216

30.對抗疾病直到最後一

a.總是 4 2.75 3.096

.710 .548 N/A

b.經常 15 4.27 2.463

c.偶爾 68 4.37 2.431

d.從未 12 3.73 2.370

31.不將自己的身心虛弱 暴露讓家人知道

a.總是 4 6.00 2.000

1.677 .177 N/A

b.經常 15 4.67 2.440

c.偶爾 69 4.26 2.048

d.從未 12 3.42 2.314

32.能預料到自己未來的 狀況

a.總是 4 6.25 1.500

1.628 .188 N/A

b.經常 15 6.00 1.558

c.偶爾 69 5.30 2.046

d.從未 12 4.42 2.539

33.有信仰

a.總是 4 6.75 .500

.780 .508 N/A

b.經常 15 5.47 1.959

c.偶爾 69 5.10 2.327

d.從未 12 5.17 1.899

34.在睡夢中死亡

a.總是 4 6.75 .500

.711 .548 N/A

b.經常 15 6.80 .561

c.偶爾 69 6.41 1.142

d.從未 12 6.33 1.231

35.猝死

a.總是 3 3.00 3.464

.661 .578 N/A

b.經常 15 4.27 2.890

c.偶爾 67 3.22 2.650

d.從未 12 3.75 3.079

36.將決定留給醫療專家

a.總是 3 4.00 3.000

2.166 .097 N/A

b.經常 15 4.87 2.066

c.偶爾 69 4.71 2.080

d.從未 12 3.08 2.429

(二)臨終地點選項

以學生

T

檢定的方式分析不同臨終地點選項的癌症病人的家屬於善終概念 的差異,結果顯示,在題目

35

「猝死」的回應上有顯著的差異(

t=-2.200

p=0.030

), 其他則沒有顯著的差異。希望在臨終時留在安寧病房

/

緩和治療病房的癌症病人 的家屬相比希望留在家裡的家屬,更認為「猝死」能夠實現善終。數據列表可

2

參考表

4-40

4-40:臨終地點選項對善終概念問卷之差異性分析 (N=100)

善終概念問卷題目 類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p 事後比較 16.免於疼痛和身體不適 a. 51 6.51 .946

-.002 .998 N/A

b.安寧 49 6.51 .916

17.能夠留在一個最喜歡 的地方

a. 51 6.02 1.490

.641 .523 N/A

b.安寧 49 5.82 1.679

18.信任醫師 a. 50 6.34 1.255

.298 .766 N/A

b.安寧 49 6.27 1.238

19.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愉

a. 51 6.31 1.319

.654 .514 N/A

b.安寧 49 6.14 1.291

20.不是家人的負擔 a. 51 6.43 1.446

.173 .099 N/A

b.安寧 49 6.39 1.037

21.與自己的家人有足夠 相處的時間

a. 51 6.27 1.185

1.655 .102 N/A

b.安寧 49 5.80 1.658

22.能在日常活動中獨立 自主

a. 50 6.34 1.081

.947 .346 N/A

b.安寧 49 6.10 1.403

23.生活在平靜的環境中 a. 51 6.29 1.316

1.209 .229 N/A

b.安寧 49 5.94 1.613

24.不被當作物件或小孩 a. 51 6.27 1.266

1.253 .213 N/A

b.安寧 49 5.92 1.566

25.感覺自己的生命完整

a. 51 6.00 1.456

.580 .563 N/A

b.安寧 49 5.82 1.704

26.自然的死亡 a. 51 6.61 .802

1.185 .240 N/A

b.安寧 48 6.33 1.404

27.看到自己想看的人 a. 51 6.49 1.065

1.951 .055 N/A

b.安寧 49 5.92 1.766

28.在家庭或職業環境中 維持一個人的角色

a. 51 5.06 1.964

-1.513 .133 N/A

b.安寧 49 5.63 1.822

29.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 走向死亡

a. 51 4.43 2.484

-1.197 .234 N/A

b.安寧 49 5.00 2.255

30.對抗疾病直到最後一

a. 51 4.25 2.235

.171 .865 N/A

b.安寧 47 4.17 2.673

31.不將自己的身心虛弱 暴露讓家人知道

a. 51 4.08 2.077

.999 .320 N/A

b.安寧 49 4.51 2.247

32.能預料到自己未來的 狀況

a. 51 5.59 1.857

1.238 .219 N/A

b.安寧 49 5.08 2.225

33.有信仰 a. 51 5.14 2.088

-.431 .668 N/A

b.安寧 49 5.33 2.304

34.在睡夢中死亡 a. 51 6.45 1.064

-.181 .857 N/A

b.安寧 49 6.49 1.082

35.猝死 a. 50 2.86 2.703

-2.200* .030 b>a

b.安寧 47 4.06 2.682

36.將決定留給醫療專家 a. 51 4.31 2.102

-.946 .346 N/A

b.安寧 48 4.73 2.267

*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三)死亡地點選項

以變異數分析

(ANOVA)

的方式分析不同死亡地點選項的癌症病人的家屬在 善終概念的差異,結果顯示,於題目

18

「信任醫師」的回應上有顯著的差異

F=4.089

p=0.020

),其他的則沒有顯著的差異。希望能夠把家當作死亡地點

的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希望死亡能於安寧病房的家屬,更認為「信任醫師」在實 現善終比較重要。數據列表可參考表

4-41。

4-41:死亡地點選項對善終概念問卷之差異性分析 (N=100)

善終概念問卷題目 類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p 事後比較 16.免於疼痛和身體

不適

a. 42 6.55 .916

.329 .720 N/A

b.一般病房 2 6.00 1.414

c.住院安寧 55 6.51 .940

17.能夠留在一個最 喜歡的地方

a. 42 6.00 1.343

.057 .944 N/A

b.一般病房 2 6.00 1.414

c.住院安寧 55 5.89 1.760

18.信任醫師

a. 41 6.29 1.327

4.089* .020 a>b

b.一般病房 2 4.00 1.414

c.住院安寧 55 6.44 1.067

19.在日常生活中感 到愉快

a. 42 6.10 1.445

1.738 .181 N/A

b.一般病房 2 5.00 .000

c.住院安寧 55 6.42 1.150

20.不是家人的負擔

a. 42 6.50 1.311

1.412 .249 N/A

b.一般病房 2 5.00 .000

c.住院安寧 55 6.44 1.183

21.與自己的家人有 足夠相處的時間

a. 42 6.19 1.194

1.377 .257 N/A

b.一般病房 2 4.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02 1.604

22.能在日常活動中 獨立自主

a. 42 6.29 1.111

.385 .682 N/A

b.一般病房 2 5.50 .707

c.住院安寧 54 6.20 1.379

23.生活在平靜的環 境中

a. 42 6.02 1.490

.381 .685 N/A

b.一般病房 2 5.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22 1.499

小孩 b.一般病房 2 4.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07 1.501

25.感覺自己的生命 完整了

a. 42 5.79 1.539

.419 .659 N/A

b.一般病房 2 5.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05 1.626

26.自然的死亡

a. 42 6.64 .759

.608 .546 N/A

b.一般病房 2 6.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39 1.338

27.看到自己想看的

a. 42 6.52 .917

1.900 .155 N/A

b.一般病房 2 6.50 .707

c.住院安寧 55 5.95 1.779

28.在家庭或職業環 境中維持一個人的 角色

a. 42 5.05 2.036

.867 .424 N/A

b.一般病房 2 5.50 2.121

c.住院安寧 55 5.56 1.823

29.沒有意識到自己 正在走向死亡

a. 42 4.67 2.323

.098 .907 N/A

b.一般病房 2 4.00 2.828

c.住院安寧 55 4.75 2.466

30.對抗疾病直到最 後一刻

a. 42 4.45 2.233

.873 .421 N/A

b.一般病房 2 6.00 1.414

c.住院安寧 53 4.04 2.572

31.不將自己的身心 虛弱暴露讓家人知

a. 42 4.33 2.032

.130 .879 N/A

b.一般病房 2 5.00 .000

c.住院安寧 55 4.24 2.325

32.能預料到自己未 來的狀況

a. 42 5.64 1.708

1.392 .254 N/A

b.一般病房 2 3.50 .707

c.住院安寧 55 5.20 2.288

33.有信仰

a. 42 5.10 2.116

1.125 .329 N/A

b.一般病房 2 2.50 .707

c.住院安寧 55 5.49 2.159

34.在睡夢中死亡

a. 42 6.40 1.127

.112 .894 N/A

b.一般病房 2 6.50 .707

c.住院安寧 55 6.51 1.052

35.猝死

a. 41 3.20 2.704

.531 .590 N/A

b.一般病房 2 5.00 2.828

c.住院安寧 53 3.57 2.825

36.將決定留給醫療 專家

a. 42 4.24 2.046

.616 .542 N/A

b.一般病房 2 4.50 .707

c.住院安寧 54 4.74 2.333

*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四)預後告知選項-6個月預期壽命

以變異數分析

(ANOVA)

的方式分析於假設還有

6

個月預期壽命的癌症病人 的家屬之預後告知偏好於善終概念的差異,結果顯示,在題目

18

21

22

23

24

27

32

均呈現顯著的差異,其他的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於題目

18

,希望「完全不討論」、讓「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

以及讓「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起「醫師只 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更重視「信任醫師」在實現善終的重要性(

F=8.383

p=0.000

)。於題目

21

,希望讓「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以及讓「醫

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起「完全不討論」,更 認為「與自己的家人有足夠相處的時間」在善終的實現中比較重要(

F=7.232,

p=0.000)。

於題目

22

,希望讓「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癌症病人的家 屬相較起「完全不討論」以及「醫師只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更認為「能在日常 活動中獨立自主」在實現善終重要(

F=7.168

p=0.000

)。於題目

23

,選擇「醫 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比較「完全不討論」的家屬,更希望能「生活 在平靜的環境中」以達致善終

(F=4.130

p=0.008)

題目

24,讓「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和「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

告知詳細狀況」分別與「完全不討論」以及「醫師只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比較起,

均認為「不被當作物件或小孩」在體現善終來說是很重要的屬性(

F=6.008,

p=0.001

)。題目

27

「看到自己想看的人」(

F=6.848

p=0.012

)和題目

32

「能 預料到自己未來的狀況」(

F=4.058

p=0.009

),選擇「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 否想要知道」和「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均相較「完全不討論」的 人認同該屬性在善終較重要。數據列表可參考表

4-42

4-42:預後告知(6個月)選項對善終概念問卷之差異性分析 (N=100) 善終概念問卷

題目

類別

平均

標準

F p 事後

比較

16.免於疼痛和 身體不適

a.完全不討論 6 6.00 1.549

.953 .418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7.00 .000

c.醫師先確認 11 6.64 .674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51 .914

個最喜歡的地方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33 2.887 c.醫師先確認 11 6.27 1.009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5.99 1.471

18.信任醫師

a.完全不討論 6 6.000 2.449

8.383

*** .000 a>b c>b d>b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3.33 1.528

c.醫師先確認 11 5.91 1.300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79 6.49 .932

19.在日常生活 中感到愉快

a.完全不討論 6 6.17 1.329

1.555 .205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67 2.517

c.醫師先確認 11 6.18 1.250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30 1.247

20.不是家人的 負擔

a.完全不討論 6 5.67 2.422

.832 .480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6.33 1.155

c.醫師先確認 11 6.64 .505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44 1.221

21.與自己的家 人有足夠相處的 時間

a.完全不討論 6 4.00 3.033

7.232

*** .000 c>a d>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33 2.517

c.醫師先確認 11 5.91 1.136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28 1.113

22.能在日常活 動中獨立自主

a.完全不討論 6 4.67 2.944

7.168

*** .000 d>a d>b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33 2.082

c.醫師先確認 11 6.18 .874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79 6.42 .914

23.生活在平靜 的環境中

a.完全不討論 6 4.67 3.011

4.130

** .008 d>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33 2.082

c.醫師先確認 11 6.36 1.206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26 1.240

24.不被當作物 件或小孩

a.完全不討論 6 4.50 3.017

6.008

*** .001

c>a d>a c>b d>b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00 1.732

c.醫師先確認 11 6.45 .934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25 1.175

25.感覺自己的 生命完整了

a.完全不討論 6 5.00 2.898

1.116 .249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00 2.646

c.醫師先確認 11 5.91 1.640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01 1.401

26.自然的死亡

a.完全不討論 5 7.00 .000

1.394 .249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33 2.887

c.醫師先確認 11 6.55 .934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48 1.102 27.看到自己想

看的人

a.完全不討論 6 4.00 3.347 6.848

*** .000 c>a d>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33 2.887

c.醫師先確認 11 6.91 .302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31 1.143

28.在家庭或職 業環境中維持一 個人的角色

a.完全不討論 6 4.17 2.927

1.192 .317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67 2.517

c.醫師先確認 11 5.00 2.000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5.50 1.786

29.沒有意識到 自己正在走向死

a.完全不討論 6 5.00 2.530

1.333 .268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3.00 1.732

c.醫師先確認 11 3.73 3.165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4.89 2.250

30.對抗疾病直 到最後一刻

a.完全不討論 5 3.20 3.494

.457 .713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67 2.517

c.醫師先確認 11 3.82 2.183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79 4.32 2.431

31.不將自己的 身心虛弱暴露讓 家人知道

a.完全不討論 6 3.50 2.881

.556 .645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00 1.732

c.醫師先確認 11 3.82 2.442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4.43 2.097

32.能預料到自 己未來的狀況

a.完全不討論 6 3.00 3.225

4.058

* .009 c>a d>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3.67 1.528

c.醫師先確認 11 5.91 1.221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5.50 1.942

33.有信仰

a.完全不討論 6 4.33 2.944

.831 .480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33 1.528

c.醫師先確認 11 4.55 2.734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5.39 2.071

34.在睡夢中死

a.完全不討論 6 7.00 7.00

2.560 .059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5.00 5.00

c.醫師先確認 11 6.36 6.36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6.50 6.50

35.猝死

a.完全不討論 5 4.40 4.40

.490 .690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4.33 4.33

c.醫師先確認 11 2.82 2.82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78 3.44 3.44

36.將決定留給 醫療專家

a.完全不討論 5 4.00 4.00

.634 .595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3 3.33 3.33

c.醫師先確認 11 5.09 5.09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80 4.51 4.51

*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

(五)預後告知選項-1-2個月預期壽命

以變異數分析

(ANOVA)

的方式分析於假設還有

1-2

個月預期壽命的癌症病 人的家屬之預後告知偏好於善終概念的差異,結果顯示,在題目

18

21

24

25

27

32

33

均呈現顯著的差異,其他的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於題目

18

,希望「完全不討論」、讓「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

以及讓「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起「醫師只 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更重視「信任醫師」在實現善終的重要性(

F=10.117

p=0.000

)。於題目

21

和題目

24

,讓「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

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起「完全不討論」以及「醫師只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更認 為「與自己的家人有足夠相處的時間」(

F=6.979, p=0.000)以及「不被當作物

件或小孩」(

F=4.517, p=0.005)在實現善終重要。

於題目

22

,選擇「醫師直接開始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比較「完全不討論」

的家屬,更認為「能在日常活動中獨立自主」在實現善終重要(

F=3.815

p=0.012

)。 題目

25

,希望讓「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以及讓「醫師直接開始討 論和告知詳細狀況」的癌症病人的家屬相較起「醫師只告知當事人所詢問」,更 認為「感覺自己的生命完整了」在善終的實現中比較重要

(F=3.644 .015)

於題目

24,選擇「醫師先確認當事人是否想要知道」和「醫師直接開始討

論和告知詳細狀況」比較「完全不討論」的家屬,更希望「能預料到自己未來的 狀況」以達致善終(F=5.344,

p=0.002)。題目 27

「看到自己想看的人」(

F=3.877,

p=0.012

)和題目

33

「有信仰」(

F=3.094

p=0.031

),選擇「醫師直接開始 討論和告知詳細狀況」均相較「完全不討論」的人認同該屬性在善終較重要。數 據列表可參考表

4-43

4-43:預後告知(1-2個月)選項對善終概念問卷之差異性分析 (N=100)

善終概念問卷 題目

類別 個數 平均

標準

F p 事後

比較

16.免於疼痛和身 體不適

a.完全不討論 10 6.00 1.333

1.152 .332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5 6.60 .894

c.醫師先確認 12 6.50 .798 d.醫師開始討論並告

知詳細狀況

73 6.58 .881

17.能夠留在一個 最喜歡的地方

a.完全不討論 10 5.30 2.263

2.000 .119 N/A b.醫師只告知我問的 5 4.60 1.949

c.醫師先確認 12 6.00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