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取向與研究方法選取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研究方法選取

本研究的研究設計與執行歷程依循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科學哲學 精神:從建構主義的本體論(ontology)立場,主張實存(reality)是主觀、多 元、受脈絡影響、可理解的觀點。從建構主義的認識論(epistemology)立場,

認為知識是透過知者的態度與被知者進行互動、對話、澄清、辯證的過程而生 產出來的,故與實證主義所認為知識是客觀的觀點截然不同(引自邱獻輝,

2017,頁 45)。

本研究著重在了解戒癮者從小到大與重要他人關係中的互動方式,及其背 後脈絡與內在意涵,以及當事人如何回應,進而導引生命的下一步。過往探討 戒癮者生命歷程的研究雖然豐富,但尚無研究著重探討戒癮者復元歷程的人際 關係變化經驗為研究主題。這樣的研究情境符合簡春安、鄒平儀(2016)所指 出「該議題曾經被討論,但討論內涵籠統,無法觸及對象的內心世界」的質性 研究適用的範疇,故本研究選擇質性研究取向。奠基於建構主義,本論文進一 步採用質性取向中的敘事研究作為研究方法,底下分別介紹敘事研究內涵、敘 說過程以及敘說分析方式,以及研究者選擇的理由:

一、敘事研究的深度理解

敘事研究是透過深度訪談歷程的對話蒐集資料。研究者摘述莊詠心

(2016)整理敘事研究具備三種特性,並結合本研究目的,加以描述如下:

(一)著重以敘事作為理解經驗的方法

人們敘說自身特定經驗的過程也是重新理解該經驗與建構自我的過程,更

28

因此賦予了生命事件意義。據此,研究者透過提問、傾聽以及澄清的互動方 式,促使研究參與者針對自身復元歷程中重要的人際經驗盡量具體而完整的分 享,進而形塑豐富的文本,形成對於整體經驗的新的認識。比如,研究參與者 如何看待這段關係、具體做了什麼回應該事件、這樣的回應對於關係的具體影 響等等。

(二)重視敘事的時間和情境脈絡與事件的關聯性

敘事研究注意事件發生當下的環境與社會等情境脈絡,並從回溯過往經驗 和檢視現在生活做對照,以發現事件之間的關聯性。據此,研究者應注意事件 發生當下的情境脈絡與大環境氛圍,以及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比如,事發當 下,研究參與者是否仍在生理癮中、年紀與身心發展如何、外在有哪些資源與 壓力、該經驗如何影響研究參與者未來其他關係經驗等。

(三)強調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合作並使能為彼此充權賦能

敘事研究,從參與者的招募開始到後續其對於研究分析的回饋,都可視為 共同合作生成知識的過程,這也意味此篇論文是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共同合作 建構的成品。據此,研究者須警惕自己的立場以及與研究參與者之間的位置,

並且保持開放與尊重的態度,並重視敘事的內容是否有勾動研究者內在某個部 分,使能盡量貼近戒癮者對於自身生命經驗的理解。比如,重視訪談前知情同 意的說明、持續與指導教授討論敘事文本以求多元詮釋觀點等。

二、敘事研究作為經驗的再呈現

敘事是一種經驗的再呈現。整個呈現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層次(Riessman,

1993/2003):關注經驗、訴說經驗、轉錄經驗、分析經驗以及閱讀經驗。分別

簡述如下:

(一)關注經驗。指的是研究參與者透過選擇願意分享的生命經驗,在研究者 的聚焦與關注下,相關的具體內容更顯清晰。

(二)訴說經驗。指的是研究參與者在分享敘說自身經驗時,研究者透過對於

29

故事發生當下社會文化對於述說者影響的覺察,盡量貼近訴說者的經驗。

(三)轉錄經驗。係指透過錄音、謄打逐字稿、備註非語言訊息到刪除與研究 無關的贅詞,形成敘事文本的一連串解釋過程。

(四)分析經驗。係指研究者先把預定的預設立場放一邊,並把敘說文本依據 整理而得的概念重新組合形成主題,產生一個後設故事的過程。

(五)閱讀經驗。係指文本隨著不同的閱讀者而會有不同的意義與詮釋,甚至 在不同階段由研究者或研究參與者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意義浮現。

三、敘說文本的分析方式選取

Lieblich等人(1998/2008)將分析敘事文本的方式分為兩個向度:一是整

體(holistic)與類別(categorical),另一為內容(content)與形式(form),從 而形成四種分析模式:

(一)「整體-內容」分析模式:關注研究參與者的生命經驗以及敘說文本整 體,並從中分析部分故事在整體脈絡中所蘊含的意義。

(二)「整體-形式」分析模式:關注研究參與者的生命經驗以及敘說文本的整 體,並從中分析部分故事在整體故事中的情節變化以及高低轉折。

(三)「類別-內容」分析模式:關注在研究主題類別上,分析文本內容並重組 成為某一概念類別或主題。

(四)「類別-形式」分析模式:關注在研究主題類別上,並從研究參與者的敘 事風格與與語言學特徵了解情節變化以及高低轉折。

本研究將戒癮者於復元歷程中的人際關係經驗置身在整體生命經驗的脈絡 中,理解該經驗對於戒癮者當下所蘊含承先啟後的意義,以回應研究目的與問 題,因此選擇「整體-內容」模式作為敘說分析的方式。

整理本結論述。本研究欲了解戒癮復元歷程的人際關係發展,以及戒癮者 自身在社會文化脈絡下如何看待、詮釋自身物質使用狀態和歷程。這些內在經 驗難以使用量化研究加以探究,故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之敘事研究方法,

30

以透過敘說中建構與理解其人際關係經驗。資料分析方面,本研究透過「整體- 內容」模式了解復元歷程中所發生的人際關係互動經驗對於整體生命脈絡造成 承先啟後的影響與意義所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