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的文化能力和臨終照護行為之差異探討 64

第五章 討論

第三節 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的文化能力和臨終照護行為之差異探討 64

64

第三節 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的文化能力和臨終照護行為之差

65

受文化相關教育課程,其文化能力較佳。

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中教育程度、宗教信仰、臨床護理工作總年資、

進階層級、服務科別、曾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相關教育課程次數、過去兩年曾陪伴 親友往生、過去兩年曾照顧臨終或瀕死病人經驗、曾照護外籍人士(含大陸人士) 與文化能力未達顯著差異。Cruz 等人(2016)及 Lin等人(2015)研究結果呈現曾經 照護外籍人士是具有影響;梁等人(2014)研究結果中護理專業能力職級、服務單 位、照護外籍人士經驗是具有影響;劉(2013)、Doorenbos和Schim(2004)及Schim 等人(2006)研究結果顯示學歷是具有影響,大學或研究生學歷的護理人員高於大 專學歷者。這六篇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略有不同之處。

二、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之臨終照護行為分析

本研究結果在年齡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為、心理照護行為、靈 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25歲以上的優於未滿25歲護理人員,具顯 著差異。隨著年齡增長,生命中的歷練更多,對於臨終照護有更多的領悟,因而 年齡愈高對死亡因應自我效能愈強(鄭,2003)。

在臨床護理工作總年資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為、心理照護行 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臨床護理工作總年資 2 年以上的優於未滿兩年護理人員,具顯著差異。林(2013)臨床護理人員死亡處 理態度與瀕死病人照護行為之探討,研究結果指出護理人員護理年資≧10 年,

其臨終病人照護行為較佳。故臨床護理年資越高,臨終照護行為越佳。

在現職單位護理工作總年資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為、心理照護 行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現職單位護理工作 總年資2年以上優於未滿兩年護理人員,具顯著差異。由此可得知在臨床護理工 作總年資和在現職單位護理工作總年資對臨終照護行為影響性相近,其工作年資 越高,臨終照護行為越佳。

66

在進階層級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為、心理照護行為、社會照護 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護理人員層級N2 和N3以上優於 N0護理人員,具顯著差異。魏等人(2016)研究探討急重症護理人員執行無效醫療 知識及教育需求發現,職稱或職階愈高者,通常臨床上對自我要求及會提升自身 的知識素養,具積極學習態度。因此,進階層級越高,對自身要求更高,其臨終 照護行為較佳。

在服務科別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為、心理照護行為、靈性照護 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生理照護行為面向,其服務科別腫瘤科和加護病房優 於內科,具顯著差異,心理照護行為和靈性照護行為面向,其腫瘤科優於內科,

具顯著差異。護理人員於本研究中描述在加護病房的臨終照護限制因素,認為「加 護病房限制較多,有時無法讓家屬完整參與臨終照護較為可惜」、「很難對病人談 論死亡,因太多病人插著氣管內管」、「病人在臨終前意識就不清楚,難和病人有 溝通」及「有時候很忙無法兼顧家屬的心情及好好陪伴他們」這些因素導致加護 病房在執行臨終照護感到困境。顧(2000)研究顯示加護病房比其他病房會影響護 理人員照護臨終病人的身體照護行為、心理靈性溝通照護行為、家屬照護行為和 整體性照護行為,會有較多的照護行為。林(2013)研究顯示護理人員服務科別,

與整體臨終病人照護行為有顯著關連,包含「身體層面」、「遺體護理」、「瀕死病 人心理方面」、「瀕死病人靈性方面」、「討論拒絕 CPR 及安寧療護事宜」、「家屬 照護」,腫瘤科護理人員比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護行為較多。因此,可以得知每 個科別在陪伴臨終病人的照護行為程度是有落差的。

在專科專長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心理照護行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 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有專科專長腫瘤科和安寧優於無安寧與腫瘤科專長 者,具顯著差異。陳(2012)探討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死亡處理態度與臨終照護行為 研究顯示曾參與安寧照護照護者,其臨終照護行為較佳。施、曾、羅、潘(2015) 進行護理人員對癌末病人照護行為調查,研究發現腫瘤科比其他內科護理人員平

67

均生理照護行為高。因此,可得知有腫瘤科或安寧經驗者,其臨終護行為較佳。

在與團隊成員談論臨終照護感受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心理照護行為、社會 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經常談論者優於必要時才談論 者和避免談論者,具顯著差異。顧(2000)研究結果顯示與同仁分享工作心得之程 度會影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病人的身體照護行為、心理靈性溝通照護行為、家屬 照護行為和整體性照護行為,會進行分享的比未曾分享的,有較多的照護行為。

陳(2012)探討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死亡處理態度與臨終照護行為研究顯示與同仁 談論工作的頻率是有顯著差異。因此,可以得知會與團隊成員談論臨終照護感受 者,其臨終照護行為較佳。

在曾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相關教育課程次數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 行為、心理照護行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接 受安寧緩和醫療相關教育課程五次以上者優於未滿五次及未曾接受課程者,具顯 著差異。施等人(2015)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曾參與安寧相關課程次數,會影響 整體照護行為,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在過去兩年曾照顧臨終或瀕死病人經驗方面達到顯著差異的有生理照護行 為、心理照護行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其曾照 顧臨終或瀕死病人經驗 11 位以上者優於 5 位含以下,具顯著差異。顧(2000)研 究顯示照護臨終病人人數會影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病人的家屬照護行為和整體 性照護行為,照護次數越多,其照護行為越多。林(2013)研究顯示護理人員過去 一年內,曾經照護末期或臨終病人的經驗與臨終病人,其臨終照護行為較佳。因 此,可得知曾經親自照顧臨終或瀕死病人經驗,經驗越多,其臨終照護行為較佳。

在曾照護過外籍人士(含大陸人士)方面,曾照護外籍人士(含大陸人士),在 心理照護行為、社會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與整體臨終照護行為,有達到顯著 差異。可能與經常接觸不同文化有關,在臨終照護時會較佳。

護理人員在不同人口學變項中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過去兩年曾陪伴親友往

68

生與臨終照護行為未達顯著差異。陳(2012)探討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死亡處理態度 與臨終照護行為研究顯示教育程度會影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病人的身體照護行 為,其專科教育程度較大學教育程度有顯著差異。顧(2000)研究顯示宗教信仰會 影響護理人員照護臨終病人的身體照護行為。林(2013)在探討臨床護理人員死亡 處理態度與瀕死病人照護行為研究中,發現護理人員過去有親友瀕死或往生,其 瀕死病人照護行為有顯著差異。這三篇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略有不同之處。

69

第四節 護理人員文化能力及臨終照護行為之相關性探討

從本研究中可以得知,護理人員文化自覺、文化知識、文化敏銳度、文化技 巧、整體文化能力與臨終照護行為其生理照護行為、靈性照護行為、整體臨終照 護行為呈顯著正相關。

Zheng 等人(2015)質性探討中國腫瘤護理人員對臨終癌症病人的照護經驗,

在經驗中察覺到文化影響著臨終照護,在疾病告知及末期陪伴時,護理人員須注 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禁忌,死亡的談論,而有文化敏感性和溝通問題,以及維持 臨終癌症病人的希望和信念以及對抗癌症的信心。Nielsen等人(2015)質性研究中 國移民與終末期癌症家屬的緩和居家護理經驗,研究發現中國文化強烈反對公開 討論死亡禁忌,在家善終非首選選擇,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和文化能力間的緊張 關係以及語言障礙。在文獻中可以發現對文化能力的自覺、知識、敏銳度和技巧 會影響到臨終的照護行為,而在臨終照護行為中,可以影響著護理人員的文化能 力。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