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习题课 级数的收敛、求和与展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习题课 级数的收敛、求和与展开"

Copied!
32
0
0

Teks penuh

(1)

习题课

级数的收敛、求和与展开

三、幂级数和函数的求法

四、函数的幂级数和傅式级数 展开法

一、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二、求幂级数收敛域的方法

第十二章

(2)

) (

0

x u

n

n

求和 S(x)

展开 ( 在收敛域内进行 )

) (

0

x u

n

n

基本问题:判别敛散; 求收敛域;

求和函数; 级数展开 .

为傅里叶级数 . x

n b

x n a

x

un( )  n cos  n sin 当

为傅氏系数 ) 时 ,

时为数项级数 ; x0

x  当

n n

n x a x

u ( ) 

时为幂级数 ;

n n b a , (

(3)

一、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1. 利用部分和数列的极限判别级数的敛散性 2. 正项级数审敛法

必要条件 lim  0

n

n u 不满足 发 散

满足

比值审敛法 lim

n

1

un

un

根值审敛法 

n n nlim u

1

收 敛 发 散

 1

不定 比较审敛法

用它法判别

积分审敛法 部分和极限

1

(4)

3. 任意项级数审敛法 为收敛级数

1 n un

Leibniz 审敛法 :unun1  0 , lim  0 ,

n

n u

则交错级数 n

n

nu

1

) 1

( 收敛 ,

概念 :

且余项 rnun1.

1

n un

若 收敛 ,

1 n un

称 绝对收敛

1

n un

若 发散 ,

1 n un

称 条件收敛

(5)

1. 若级数

 

1 n 1 n

n anb 均收敛 , a nc nbn

, ) ,

2 , 1

(n   证明级数

1

n cn 收敛 .

: 0  c na nbna n (n  1, 2 ,), 则由题设 )

(

1 n

n

bna

收敛 ( )

1 n

n

c na

收敛

1

n c n [( ) ]

1 n n

n c naa

) (

1 n

n c na

1

n a n 收敛

练习题 : P320 1 ; 2 ; 3 ; 4 ; 5

(6)

解答提示 :

P320 题 2. 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 1 ;

) 1 (

1

n nn n ;

2 )

! ) (

2 (

1 2

2

n n

n ;

2 ) cos

3 (

1

3π

2

n n

n n

ln ; ) 1

4 (

2 10

n n (5) ( 0, 0).

1

s n a

a

n s

n

提示 : (1)

n n n n

n

1 1

lim

 1,

据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 原级数发散 .

n n n

lim 1

发散

1

1

n n

(7)

12

n n

n

n

n ln10

lim 1

∴ 原级数发散 2 :

)

! ) (

2 (

1 2

2

n n

n

2 : ) cos

3 (

1

3π

2

n n

n n

ln : ) 1

4 (

2 10

n n

故原级数收敛

2

1

n n 发散 ,

收敛 ,

2 2

) 1 (

2

]

! ) 1 lim [(

n

n

n 2

2

2 )

! (

n

n

2 , 2

0 cos 3π

2

n n

n n

n

n

1 n

n

nlim ln10

x x

xlim ln10

x x

xlim 10ln9

2 8

9 lim 10

x

x

用洛必达法则

n n n

n lim 2

2

 1

, 原级数发散

(8)

: ) 0 ,

0 (

) 5 (

1

s n a

a

n s

n

时收敛 ;

时 , 为 p 级 数

时收敛 ;

1 s

时发散 .

 1 s

1

a 时发散

.

1 a

1 a

s n

s n

n a n

a

n

) 1 (

1

lim

s

n n

a n

 

 

1

lim  a

(9)

P320 题 3. 设正项级

1 n

un

1 n

vn

1

)2

(

n un vn 也收敛 .

1 由题设 lim  lim  0 ,

n

n n

n u v

, )

(

1

n 收敛

n unv

) (

lim n n

n uv

 0

根据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知结论正确 .

都收敛 , 证明级 数

n n

n n

n u v

v u

 

)2

lim (

2 因 lim  lim  0 ,

n

n n

n u v

故存在 N > 0,当 n >N

, 0 )

(

lim  

n n

n u v

) (unvn

2  ) (unvn

, 1 )

(

0  unvn  从而

再利用比较法可得结论

(10)

P320 题 4. 设级数

1 n

un 收敛 , 且lim 1,

n

n

n u

v

1 n

vn 是否也收敛?说明理由 .

但对任意项级数却不一定收敛 . ) ,

1 ( u n

n n

 

问级数

提示 : 对正项级数 , 由比较判别法可

1 n

vn

级数

1 n

un 收敛 ,

1 n vn n

n

n u

v

lim

收敛 ,

级数 发散 . n

n n

) 1 lim (

1 

1

例如 , 取

n v n

n n

1 )

1

( 

(11)

1; ln

) 1 ( )

3 (

1

 

n

n

n n

P320 题 5. 讨论下列级数的绝对收敛性与条件收敛

性 :

1 ; )

1 ( )

1 (

1

n p

n

n ;

π ) sin

1 ( )

2 (

1 1π1

1

n n nn

!. ) 1 ) (

1 ( )

4 (

1 1

 

n n

n

n n

提示 : (1) p >1 时 , 绝对收 敛 ;

0 < p≤1 时 , 条件收敛 p≤0 时 , 发散 . ;

(2)

故原级数绝对收敛 .

n n

n π 1

lim 1

,

π 1 π

) sin 1

( n1 nnπ11n1 π ,

1

1 1 收敛

n n

, π 1

1 

(12)

 

1

ln 1 )

1 ( )

3 (

n

n

n n

1) 1

( 1 ln

ln n n

unn   

因 单调递减 , 且

但对 n

n

n

ln 1

1

 

n

k

k k

1

ln )

1 ln(

) 1 ln( 

n   (n  ) 所以原级数仅条件收敛 .

k S n k

k n

ln 1

1

由 Leibniz 审敛法知级数收敛 ;

0

lim 

n

n u

(13)

 

1 1

! ) 1 ) (

1 ( )

4 (

n n

n

n n

n n

u

u 1 ( 2) 2

! ) 2 (

n n

n

) 1

1 1 1

1 (

2

 

  n

n n

n

1

! ) 1 (

nn

n

n e1 1 所以原级数绝对收敛 .

(14)

二、求幂级数收敛域的方法

• 标准形式幂级数 : 先求收敛半径 R :

再讨论 x  R

• 非标准形式幂级数 通过换元转化为标准形式 直接用比值法或根值法 处的敛散性 .

P320 题 7. 求下列级数的敛散域 :

; 1)

1 ( )

2 (

1

2

n

n n x

n .

) 2 4

( 2

1

n n nn x

练习 :

, lim

1

n n

n a

R a n n

n a

R1  lim

( 自证 )

(15)

1

: n

n

n n

n a 1n)

1 ( lim

lim  

当 e

1

x

因此级数在端点发散 ,

e 1)

1

(  n1n

n

un





 e

n

n) 1 1

(

n

n) 1 1

(

) (

e 0

1   

n

. e ) , 1 e (1

 e

时 ,

1

) 2

1 1 ( )

2 (

n

n n x n

e ,

 1

R

e 1 e

1  

x

故 时原级数收敛 .

故收敛域为

(16)

n n nnx2

12 )

4

(

) (

) lim 1(

x u

x u

n n n

:

) 1 ( 2

2 1

1

n

n x

n

2 x2 n

n x n 2 2

, 2 1

2

x 即  2  x  2 时,

, 2时 当x  

故收敛域为 ( 2 , 2) .

级数收敛 ; 一般项 unn 不趋于 0,

nlim

级数发散 ;

(17)

2. [3 ( 1) ] .

1

的收敛半径

求幂级数 n

n

n n

n x

: 分别考虑偶次幂与奇次幂组成的级数

,

lim 1

n

an

a n

n n

n a

lim

极限不存在

1

) (

k

k x

 ,

2

4 2

1

2 k

k

k

k x

1

) (

k

k x

2 1

1

1 2

1 2

2

k

k

k

k x

) (

)

1(

lim xx

n n

n

 (4x)2, R141

) (

)

1(

lim xx

n n

n

 (2x)2, R212

∵ 原级数 =

1

) (

k

k x

1

) (

k

k x

∴ 其收敛半径 R  min{R1,R2}  14

注意 : 此题

(18)

• 求部分和式极限

三、幂级数和函数的求法

求和

• 映射变换法

逐项求导或求积分

n n

n x

a

0

)

*(x

对和函数求积或求导 S )

(x S

直接求和 : 直接变换

,间接求和 : 转化成幂级数求和 , 再代 值

求部分和等

• 初等变换法 : 分解、套用公 式 (在收敛区间内)

• 数项级 数 求和

n n

anx

0

(19)

3. 求幂级数 .

! ) 1 2

( ) 1 1

( 2 1

0

的和函数

n n

n x

n n

1 易求出级数的收敛域为(,  )

 

0

2

2 )

!( ) 1 2

( ) 1 1 2 (

1

n

n

n x

原式 n

 

2 1 0(2 1)!

) 1 ( 2

1 n

n

n x

x

n

) sin 2 (

1 

x x

, 2 cos

2sin

1 x x

x

x (,  )

(20)

2 先求出收敛区间 , ) (x

S

2 1

0 0

0

( ) d ( 1) 1 d

(2 1)!

x n x n

n

S x x n x x

n

  

 

2 2

0(2 1)! )

1

(

n

n

n

n x 2

1

1 2

0 (2 1)! ) 1 ( 2

n

n

n

n x

x x x

2 sin

 ,

2 cos 2sin

) 1

( x x

x x

S  

, ) ,

( 

设和函数为

) ,

(  

x

1 2 0 (2 1) !

) 1 1

(

n

n

n x

n n

(21)

练习 :

). 1 ) (

4 (

1

n

n

n n

; x 2

1 ) 2

1

( 2( 1)

1

n

n n n x

: (1)

) 2 (

1 2 1

1

n

n n x

原式

) 2 1

0 (

2

x

   

1

2

2 1

n

x n

x

 

 

2 2 2

2

1 1

x x

x

 

  2 2 x

x

2 2

2

) 2

( 2

x x

 

显然 x = 0 时上式也正确 ,

. ) 2 ,

2 (

 故和函数为 x

而在x 2 x≠0

) , 2

( ) 2

( 2 2

2

x x x

S

 

P320 题 8. 求下列幂级数的和函数:

级数发散 ,

(22)

(4) n

n

n x

n

 



1

1 1

1

原式

1 1 0

x n d

n

t t

 

0

1

1 x n d

n

t t

x

 

 

0

1 d 1

x t

t

1x

0x 1t t d t

) 1

ln(  x

 1 ln(1 )

1 x

x

) 1

( ln ) 1 1

(

1 x

x  

) 1 0

(  x

1

0 1

x n d

n

t t

 

0

1

1 x n d

n

t t

x

 

x≠0

(23)

1 ( 1)

n

n

n n

x 1 1) ln (1 ) , (

1 x

x  

显然 x = 0 时 , 级数收敛于 0,

根据和函数的连续性 , 有

 ) (x S

1 1

0 ,

) 1

( ln ) 1 1

(

1   xxx  

x

0

0, x

1

1, x

1 0  x

x = 1 时 ,级数也收敛 . 即得

1 ( 1 1)ln (1 )

lim0 x

x

x   

ln (1 ) 0

lim

1 0  

x

xx

(24)



 

 

0 0( 2 1)! )

1 (

! ) 2 (

) 1 ( 2

1

n

n n

n

n n

练习 :

 

0 (2 1)!

) 1 1 (

n

n

n n

: 原式 =

0 (2 1)!

) 1 (

n

n

n

1 2[cos

 1

的和 .

(2n 1) 1

2 1

] 1

 sin P320 题 9(2). 求级数

: 本题也可利用例 3 间接求和 .

(25)

四、函数的幂级数和傅式级数展开法

• 直接展开法

• 间接展开法 练习 :

1) 将函数 2

) 2

(

1

x 展开成 x 的幂级数 .

— 利用已知展式的函数及幂级数性质

— 利用泰勒公式

:

 

 

x 2 x 1 )

2 (

1

2

 

 

1 2

1 2

1

x



 



0 2 2

1

n n

xn

2 , 2

1

1

1

n n

xn

n x(2 , 2) 1.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法

(26)

2)

f (x)  1 2 arctan ,  0 x

x x x

0 ,

1 x

, 将 f (x) 展开 成

x 的幂级数 ,

11 4 2

) 1 (

n

n

n 的和 . ( 2001 考研 )

: 2 1

1

x

 ( 1) ,

0

2

n

n

n x x (1,1)

x arctan

2

0

1

1 d

x x

x

2( 1)1 ,

0

1

2

 

n

n n

n x x [1,1]

) (x

f

 

1

2

1 2

) 1 1 (

n

n n

n x

 

0

2 2

1 2

) 1 (

n

n n

n x 于是

并求级数

(27)

 

0

2 2

1 2

) 1 (

n

n n

n x

 

1

1 2

1 2

) 1 (

n

n n

n x )

(x

f

 

1

2

1 2

) 1 1 (

n

n n

n x

 

1

2

1 2

) 1 1 (

n

n n

n x



 

 

 

1

2

1 2

1 1

2 ) 1

1 ( 1

n

n

n x

n n

4 , 1

) 1 2 (

1

1

2

2

 

n

n n

n x x [1,1]

 

11 4 2

) 1 (

n

n

n [ (1) 1] 2

1 

f

2 1 4

π 

(28)

2. 函数的傅式级数展开法

系数公式及计算技巧 ; 收敛定理 ; 延拓方法 练习 :

x y

O π

 π

) ,

[  上的表达式为



 

) π , 0 [ ,

e

) 0 , π [

, ) 0

( x

x x

f x

将其展为傅氏级数 .

n

a π

1 ex cosnx d x

0 1

ex(nsin1nx n2 cosnx)

π0

) ,

2 , 1 , 0 1 (

1 )

1 ( e 1

2  

  n

n

n

P321 题 11. 设 f (x) 是周期为 2 的函数它在,

解答提示

(29)

x nx

bn 1 ex sin d

0

 

2

1

) cos

(sin e

1

n

nx n

x nx

  0

 )

, 2 , 1 1 (

) 1 ( 1

2  

  n

n e

n n

 

2 1 ) e

(x

f

1

1

n 2 (cosnx nsin nx)

e ( 1) 1 1

π n

n

 

) ,

2 ,

1 ,

0 ,

( xkk    

思考 : 如何利用本题结果求级数 2

0

e ( 1) 1 1 ?

π n

n n

 

的和 根据傅式级数收敛定理 , 当 x = 0 时 ,

 2

1

e

 π 1

1

n 1 2

1 )

1 ( e

n

n

2

) 0 ( )

0

(

f f

2

 1 提示 :

(30)

P320 6

(2)

; 7

(3)

; 8

(1), (3) ;

9

(1) ;

10

(1) ;

12

作业

(31)

备用题 设幂级数 ( , )

0





n

n

nx a 满足

:

) (x

y y   2xy  4y  0, y(0)  0, y(0) 1 ,

2 , 1 1 ,

2

2

 

a n

an n n

,

0

n

nxn

a y

内收敛 , 其和函数

(1) 证明

(2) 求 y(x) 的表达式 .

则由 y(0)  0, y(0) 1

 

2

) 2

1 (

n

nxn

a n

n y

1 ,

0 1

0a

a ,

2

n

nxn

a x

y 1 ,

2

1

 

n

nxn

a n y

代入微分方程得

( 2007 考研 )

(32)

1 )

0 ( ,

0 )

0 ( ,

0 4

2      

  xy y y y

y

 

2

) 2

1 (

n

nxn

a n

n y

2 n

nxn

a x

y

 

2

1 1 n

nxn

a n y

2

) 4

( 4

4

n

n xn

a x

y

 

2

) 2

( 2

2

n

n xn

a n x

y x

 

0

) 2

1 )(

2 (

m

m xm

a m

m

 

2

2 3

2 6 ( 2)( 1)

2

n

n xn

a n

n x

a a

分析

0 ]

) 4 2

( )

1 )(

2 [(

) 6 6

( 2

2

2 3

2   

    

n

n n

n n a x

a n

n x

a a

1 3

1 1 1

, 2

1 a a

a    

 ( 1, 2, )

1 2

2  

 

a n

an n n

, 故得

2m  0 (2) 由 (1) 知a

1 2 1

2 2

2

m

m a

a m 1 2 1

a m

m ( 1) 2( 1) 1 1

a m

m m

1 2

2 2

) 1 (

1

a

m

m  ( 1, 2, )

!

1  

m

m

1 2

1 !

) 1

(

m

m

m x x

x y

可见 n an

n n

a n

) 1 )(

2 (

4 2

2  

  ,

2  0

a a3 1, an

n 1 2

 

e

x2

x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他的著作《热的解析 理论》 1822 是数学史上一部经典性 书中系统的运用了三角级数和 三角积分 , 他的学生将它们命名为傅 里叶级数和傅立叶积分.. 以后以傅立叶著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文献 , 他深信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 傅立叶分析对近代数学以及物理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都

重点 多元函数基本概念,偏导数,全微分 ,复合函数求导,隐函数求导,偏导数的几 何应用,多元函数极值。 难点 多元函数极限、复合函数求导, 多元微积分的概念、理论、方法是一元 微积分的推广和发展,它们既有相似之处(概 念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又有许多本质的不 同,要善于比较、注意区别。 CH8 多元函数微分学 及其应用... 多元函数的定义;区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