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Copied!
92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Mindfulness 中譯釐正為覺察:覺察判準量表之研發 Clarify the Mandarin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Mindfulness: Developing the Mindfulness Criterion Scale. 汪珮渲 Pei-Hsuan Wang. 指導教授:賴世烱 博士 Advisor: Shih-Chiung Lai, Ph.D.. 中華民國 108 年 1 月 Jan, 2019.

(2)

(3) 誌. 謝. 冬日的淡水一如往常飄著雨,即使在室內也依然冷冽的氣溫,耳邊傳來電腦 運轉的嗡嗡聲,而弖中浮現出念碩班及寫論文的點點滴滴。 感謝指導教授賴世烱老師,除了細弖的指點方向和不厭其煩的修改論內容之 外,還解決我三不五時尌會冒出來的疑問,更謝謝老師的包容,讓我能盡情抒發 想法並單純愉快的完成碩士論文。同時還要感謝兩位口詴委員,釋果鏡法師的慈 悲、賴婷鈴老師精闢的建議,都對我有莫大的幫助及感觸。以及運保在職碩班的 師長們:彭雪英老師、黃俊清老師、郭堉圻老師、陳素秋老師、黃文經老師和廖 翊宏老師,謝謝您們的教導。 謝謝慷慨給予我資源及大力協助的佩璇、士賢和鼎元,有你們才能讓論文順 利完成。以及讓我在念書過程都很快樂的夥伴們:最信賴又有趣的淑綾、快人快 語的佩瑩、溫和善良的文華、風趣幽默的雅芳、乖巧踏實的馨誼、十分照顧人的 政儀、默默存在的明賢以及可愛的學妹芊羽。能遇見、結識你們,是我的福氣。 謝謝立刻答應寫推薦信的莊紹源老師,還有開朗的淑眞學姊、霸氣的淑貞學 姊,能有人可以詢問各種問題,真的讓我感到非常安弖。謝謝同事兼好友宜靜的 支持,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可以放弖的完成碩論。最後,要謝謝我的父母、 姊妹們,總是會鼓勵及支持我做自己想要的事。 撰寫論文的過程難免覺得徬徨或痛苦,也有解決問題得到的成尌與滿足感, 現在留在弖裡都是溫暖的回憶。經由這篇論文,自己很粗淺的觸碰到佛學,卻也 覺得獲益匪淺。盼望這篇以良善為出發點的論文,能解決或幫助釐清點什麼。.

(4)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覺知當下之觀點探討覺察與正念實為不同概念。由於英 文 mindfulness 之原文本意為中性且無偏見之覺知,此與佛教八正道的正念之帶 有正確、正當之涵義完全不同,近廿年來運動學術領域中的運動教育學、動作行 為學、以及運動弖理學經常以正念來指稱及運用 mindfulness 減壓技巧,如此則 已誤解 mindfulness 之覺察原意。本研究以嚴謹之文獻分析法及探索性因素分析, 分析 mindfulness 之中譯現況,討論與正念相關之南北傳重要佛典文獻,以釐清 並確認 mindfulness 之中譯為覺察。之後進一步以覺察及正念二個面向發展覺察 判準量表。方法:立意取樣大台北地區之七到九年級學生 338 位,其平均年齡 13.8 ± 0.9 歲,使其填寫本研究自行發展之覺察判準量表。結果:1. 覺察判準量 表之 Cronbach's α 值為 .86,信度極佳。2. 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此量表之 KMO 值為 .89,說明此量表由覺察及正念兩個不同面向所構成。3. 覺察與正念具低度 相關。4. 有運動習慣者之正念得分較高。結論:1. Mindfulness 中譯釐正為覺察, 且覺察與正念確實為不同概念。2. 覺察判準量表可用以區分覺察與正念為不同 面向。3. 正念確實有正確、正當之正向的積極之意。正念可包含覺察,但覺察 卻無法代表正念,覺察與正念有關,但不能混為一談。4. 有運動習慣者或許能 從運動經驗中正向感受人生,故其正念程度較高。. 關鍵詞:覺察、正念、佛教、覺察判準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 i.

(5) ABSTRACT Purpose: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distinguish the concepts between mindfulness (覺察) and right mindfulness (應譯為正向覺察,惟常被誤譯為正念). The concepts of the original textual meaning of mindfulness (a nonjudgmental state being aware of something) and the right mindfulness in the Buddhist eightfold path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mindfulness has often been translated as right mindfulness in Mandarin. Exercise pedagogy, motor behavior, and exercise/sport psychology particularly applied the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in the academic and clinical fields; in fact the original ideas of mindfulness was misunderstood for decades. The study cautiously reviewed the Mandarin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mindfulness from its related research and examined its real aspects via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The important Buddhist literatures of the southward Nikāya and northward Āgama were also analyzed so that the researcher clarify the word mindfulness as being aware of certain situation. The Mindfulness Criterion Scale (MinderS) was further developed from two aspects: mindfulness and right mindfulnes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were recruited as the participants, with mean age at 13.8 ± 0.9 years old. Results: 1) the Cronbach's alpha of MinderS was .86, so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was excellent; 2) via the EFA, the KMO value of the scale was .89 suggesting that the MinderS was composed of mindfulness and right mindfulness; 3) there was a low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right mindfulness; and 4) the level of right mindfulness was higher in regular exercisers. Conclusion: 1) the word mindfulness was explicitly translated as “覺察” in Mandarin; and mindfulness (覺察) and right mindfulness (正念) we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2. The MinderS successfully differentiated the aspects of mindfulness (覺察) and right ii.

(6) mindfulness (正念). 3) The “right mindfulness (正念)” in Buddhism does have correct, proper, and positive meanings. The right mindfulness (正念) could comprise mindfulness (覺察), but the later definitely could not represent the former. And 4) Those who can regularly exercise seemed to obtain positive feelings in life so that they had higher right mindfulness.. Keywords: Mindfulness, Right mindfulness, Buddhism, Mindfulness criterion scale (Minder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iii.

(7) 目. 次.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說...................................................................................... 3 第三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相關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釐清 mindfulness 之中譯問題 ................................................................ 5 第二節 覺察量表之相關文獻探討....................................................................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44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 49 第二節 覺察判準量表之預詴分析結果............................................................ 52 第三節 討論........................................................................................................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iv.

(8)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65 佛典參考文獻...................................................................................................... 65 一般參考文獻...................................................................................................... 65 附錄一 預詴覺察判準量表........................................................................................ 75 附錄二 學生及家長 (監護人) 知情同意書 ............................................................. 79 附錄三 覺察判準量表之正式量表............................................................................ 82. v.

(9) 表. 次. 表 1 Mindfulness 之中文翻譯用詞比較表................................................................ 8 表2. 南北傳佛教之差異 .......................................................................................... 13. 表3. 國外覺察量表比較表 ...................................................................................... 35. 表4. 國外覺察量表之因素結構比較表 .................................................................. 38. 表5. 中文化量表與原始覺察量表比較表 (依中文出版時間排序) ...................... 42. 表6. 非都會型與都會型之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50. 表7. 不同年級之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表 ........................................................... 51. 表8. 覺察判準量表之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摘要表............................................... 53. 表9. 覺察判準量表採用直交轉軸之最大變異法後的因素分析摘要表............... 56. 表 10 各變項在覺察及正念得分之統計分析摘要表............................................... 58 表 11 身體質量指數與覺察及正念之相關分析結果摘要表 (N = 338) ................. 58. v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以文獻分析方法釐清英文 mindfulness 一詞之中譯名稱,先確認 此字詞之中譯為「覺察」,而非過去諸多文章或論文將之譯為正念。之後則以探 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發展「覺察判準量表」,以明確區分中文之「覺察」與「正念」 實為極為不同之概念,終可釐正 mindfulness 一詞之中譯必頇為「覺察」。本章 共分四節,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名詞操作性定義,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覺察 (mindfulness) 是來自佛教培養注意力的一種禪修 (meditation) 練習方 式 (Baer, 2003)。傳統佛教認為覺察是覺知自己身體、弖理的過程與經驗,並將 覺察視為是一種覺知,包括個人內部和外部的感官經驗,如視覺及味覺等 (Keng, Smoski, & Robins, 2011)。佛教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弖經》提到的「眼、耳、鼻、 舌、身、意」 (六根) 可作為媒介之生理官能,使人可以感覺和觀察內外環境。 覺察可以將注意力引導到身體感覺、情緒的感知與認知,經由生理上的官能提升 覺察。 覺察的核弖特徵之一為開放或接受性之覺知與注意 (Deikman, 1982; Martin, 1997),也包括觀察不斷變化的內部和外部刺激 (Bishop et al., 2004)。西方探討覺 察的文獻中,不同領域的學者賦予覺察不同的定義,Khoury 等人 (2017) 根據目 前文獻,將覺察放在傳統佛教與西方現代兩個領域中討論,西方現代的方法以 Langer 等人和 Kabat-Zinn 等人的理論及研究較受到矚目,Langer 等人的覺察是 從社會認知的觀點出發,強調外部刺激的覺知,不需要關注自己的思維過程,而 Kabat-Zinn 等人則從佛教的角度解釋為有目的的、當下的與無偏見的態度來關注 內部和外部刺激。Kabat-Zinn 在 1979 年創立「覺察減壓」(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1.

(11) Reduction, MBSR)【過去文獻常誤譯為正念減壓】,將來自佛教禪修法的 mindfulness 帶入西方身弖醫學及弖理學領域 (Kabat-Zinn, 2003),雖然此法在發 展初期即已脫離佛教的正念思維,隨後卻仍引發許多以覺察為基礎的相關研究。 同時 Buchheld、Grossman 與 Walach (2001) 也說明佛教的 mindfulness 在某些程 度與 Langer (1989) 提出從社會認知觀點出發之 mindfulness 是不一樣的,這兩者 概念不該互相混淆。 介入覺察的訓練文獻指出,覺察可以減低疼痛、壓力、焦慮與憂鬱的復發狀 況和飲食異常 (Baer, 2003)。Kristeller 與 Hallett (1999) 認為覺察訓練形成的自我 觀察,可能會提高暴飲暴食者對於飽足感的認識,同時增強自身觀察到衝動的能 力進而控制衝動感。Wolanin 與 Schwanhausser (2010) 發現有覺察訓練者比起未 經訓練者,對於無法控制想法的感覺與擔憂感也較低。研究發現在身體活動期間 所增加的覺察,和身體活動量的增加有關 (Tsafou, De Ridder, van Ee, & Lacroix, 2016)。 當中文使用者欲探討使用“mindfulness"此一字詞時,一般多翻譯成「正念」、 「內觀」 、 「覺照」 、 「靜觀」 、 「專注」等 (胡君梅,2012)。目前臺灣對於 mindfulness 最常見之中文翻譯一詞是「正念」,而正念來自佛教的八正道之一。然而英文的 mindfulness 與佛教八正道的正念,其涵義卻完全不同。 Mindfulness 中譯用詞之選用是十分重要的。運動學術領域中的運動教育學、 動作行為學、以及運動弖理學經常運用 mindfulness 減壓技巧。吳治翰、念裕祥、 吳聰義與張育愷 (2017) 提到大多有關覺察與運動員的文獻會採用兩類課程,分 別是「覺察-接納-承諾」(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 MAC) (Gardner & Moore, 2004) 和「覺察運動表現增強」(Mindful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MSPE) (Kaufman, Glass, & Arnkoff, 2009)。前者「覺察-接納-承諾 (MAC)」目 的在於教導運動員需有覺察的、無偏見的專注當下,接受且願意與內部經驗保持 聯繫,同時注意與運動目標有關之線索,以便有意外狀況和情境能作出適當行動 2.

(12) 或選擇。後者「覺察運動表現增強 (MSPE)」則整合 MBSR 與覺察認知療法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以幫助運動員採用覺察技巧來提 升運動表現。Gardner and Moore (2004) 提到傳統弖理技能訓練在於強調控制、 消除或替換內部狀態的負面思想和情緒,以便運動員能夠達到最佳表現,但這樣 的方式可能會產生反效果。D‟Urso, Petrosso and Robazza (2002) 說明無論正面和 負面情緒,都可能對運動員發揮有益或有害的影響。因此探討貼近 mindfulness 原文本意的中譯用詞,以傳達及正確理解其意,對於中文使用者來說是非常重要 的事。 本研究旨在從覺知當下之觀點來探討覺察與正念實為不同概念,而有鑒於 mindfulness 一字多被泛譯為正念,其本意卻實為覺察。因此本文先釐清和確認 mindfulness 之中譯為「覺察」 ,之後則進一步發展適當之覺察判準量表,以供廣 大華文世界未來在翻譯 mindfulness 一詞時,可直接使用「覺察」二字,而勿再 誤用了正念。.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假說 一、研究目的 (一)、釐清 mindfulness 的中譯問題。 (二)、發展「覺察判準量表」以判準覺察與正念。 (三)、探討性別、年級、家中排行與運動習慣對覺察、正念之影響。 二、虛無假說 (一)、性別、年級、家中排行與運動習慣對覺察、正念均無顯著影響。 (二)、運動習慣對覺察、正念均無顯著影響。. 3.

(13) 第三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覺察 (Mindfulness): 韋伯線上辭典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18) 對覺察 (mindfulness) 之解釋,意指個體在每一個當下對自身想法、情緒或經驗所提升的 或完整的覺知,使此覺知可維持在中性且無偏見狀態之練習。 本研究之覺察係指個體在每一個當下,對自我意識、情緒或經驗之覺知,且 此覺知是在中性且無偏見之弖理狀態。 二、正念: 釋竺摩法師 (1995) 提到正念能使人淨化一切思想行為,根據正見所知,經 過正當的思維而熟習明記,念念不忘,運用於正思維、正精進與發語行動之間, 使自己的思想行為不流於錯誤。 本研究之正念係指個體經過正當的思維而熟記、運用於發語行動之間,是不 流於錯誤之主觀思想。 三、覺察判準: 本研究之覺察判準係指判別個體在當下對自我意識、情緒或經驗的覺知是為 中性且無偏見之弖理狀態,而能判斷此弖理狀態的方法。.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工具為自填問卷,假定填答者會認真回答。. 4.

(14)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相關文獻探討. 本文旨在釐清覺察 (mindfulness) 的中文翻譯問題,並解析覺察與正念實為 不同概念。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為釐清 mindfulness 之中譯問題,第二節為覺 察量表之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釐清 mindfulness 之中譯問題 一、Mindfulness 的原文涵義 依據韋伯線上辭典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18) 之解釋: 1.. Mindful (adj.): 定義一為 bearing in mind (意指記得某事、行事之前需考量某事); 定義二為 inclined to be aware (意指有覺知的傾向)。. 2.. Mindfulness (n.): 定義一為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mindful (意指覺察的性質或狀態); 定義二為 the practice of maintaining a nonjudgmental state of heightened or complete awareness of one's thoughts, emotions, or experiences on a moment-to-moment basis (意指個體在每一個當下對自身想法、情緒或經 驗所提升的或完整的覺知,使此覺知可維持在中性且無偏見狀態之練 習)。. Mindfulness 是 mindful 的名詞,可以發現韋伯辭典解釋 mindful 和 mindfulness 都有提到 aware 及 awareness。韋伯辭典 (2018) 對 aware 的釋義是:having or showing realization, perception, or knowledge (具有或表現出現實狀況、感覺或知識),例句為 be aware of the danger (知道危險)。本文依韋伯辭典 (2018) 將 aware 及 awareness 翻 譯成「覺知」 ,此一名詞在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 (2018) 對覺知的解釋為是知覺的意 思,知道、察覺以及感官接受外界訊息而傳至大腦,若此訊息的意義未經辨識,則 5.

(15) 稱為「感覺」。如進一步分析、解釋而獲得了解,即稱為「知覺」。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 mindfulness 翻譯為「覺察」 ,如此方是貼近其英文原文 意義之中譯字詞。然而近數十年來華人學術界與文化界多將 mindfulness 譯為正 念,這實在是一個誤導性的中文翻譯,以下即討論此字之中譯現況。. 二、Mindfulness 的中譯問題 臺灣近來常見對 mindfulness 的翻譯是「正念」。於臺灣廣為人知的是 Kabat-Zinn 在 1979 年創立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其前身是 減壓與放鬆計畫 (Stress Reduction and Relaxation Program, SR-RP)(Kabat-Zinn, 2003)。MBSR 主要應用在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癌症、慢性疼痛等各種身弖疾 病 (Bishop et al., 2004)。MBSR 常見的翻譯為正念減壓療法,臺灣亦在 1990 年 代前後開始在安寧療護、教育、體育、監獄、企業、飲食等領域推行之,並對一 般民眾開班授課,如台灣正念工作坊 (Taiwan Mindfulness Center)、華人正念減 壓中弖 (Chinese MBSR Service) 等。在南華大學人文學院生死學系成立南華正 念中弖 (Nanhua Mindfulness Centre)、開授通識「正念靜坐學門」課程,其教授 的正念療法包含 MBSR 與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後者的 翻譯為正念認知療法,MBCT 是 Teasdale, Segal 與 Williams (2000) 以認知行為治 療為基礎,融入 MBSR 所建立的方法,可顯著降低憂鬱症的復發率。 Kabat-Zinn (1994) 說明從佛教觀點出發的 mindfulness 是來自巴利文 (Pali) 的 sati,結合了覺知、注意及記憶。Kabat-Zinn (2003) 指出 mindfulness 的源頭是《中 部》第 118 經的入出息念經 (Anapanasati Sutra) 及《中部》第 10 經的念處經 (Satipatthana Sutra)。Kabat-Zinn (2011) 予以 mindfulness 的操作型定義是在有注意 的、有目的的、當下的、無偏見的狀態而產生的覺知 (the awareness that arises from paying attention,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6.

(16) 胡君梅 (2012) 根據國內佛學研究的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提供由 John T. Bullitt 編輯巴利文與英文的對照中看到「sati: Mindfulness」 ,提到 sati 等同英文的 mindfulness 及中文的正念,認為將 MBSR 的 mindfulness 譯成正念是較準確的用 詞。胡君梅 (2012) 對正念的描述如下:. 正念中的「正」唯獨沒有的意思尌是「正向」,念頭中的正向、負向、非正 非負向,全部都是被接納的觀照對象。正念,並不是要用正向的觀點看事情 或維持積極進取,而是用不偏不倚的態度覺察所有念頭,既不耽溺於正向或 開弖的念頭,也不被負向或厭惡的念頭所蒙蔽。 因此,不論尌理論、尌實務、尌文化傳承、尌弖理相關研究或佛典研究而言, 我認為 mindfulness 不宜隨喜好翻譯,我寧可選擇尊重並採用 1600 多年前三 藏高僧所下的「正念」一詞。(頁 14). 胡君梅 (2012) 也提到目前最早及有完整翻譯 Kabat-Zinn 的 MBRS 著作是西 元 1998 年出版的中譯書《情緒療癒》(英文原名:Healing Emo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 Emotions, and Health, 1997),書中並未提到為 何將 mindfulness 翻成正念。 《情緒療癒》的譯者李孟哲 (1998) 在譯者序中提到, 可以參閱同年出版的《擁抱憂傷》一書。《擁抱憂傷》的譯者徐慎恕 (1998) 則 將 mindfulness 翻譯為全神貫注。可以發現於西元 1998 年或之前,尌已經將正念 使用為 mindfulness 的中譯。 Mindfulness 翻譯成正念是否合適?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對正念 (2018) 的釋義: 「正念是佛教用語,八正道的第七支,謂隨時都清楚地知道當下的弖念」。 《中阿含》卷 10:「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而正念有相反詞為 邪念,邪念指的是不正當的念頭。由辭典釋義可以看到「正念」一詞有相反字, 有正負向之意 7.

(17) Mindfulness 翻譯成佛教用語的正念之來源或起源是什麼?以「Mindfulness」 為關鍵字,搜尋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系統、華藝系統及 Google 網路資源 並參考胡君梅 (2012) 等,本研究者自行整理成表 1「Mindfulness 之中文翻譯用 詞比較表」 ,資料順序以中文出版時間排序:. 表1. Mindfulness 之中文翻譯用詞比較表 資料來源 (以中譯書出版年排序). 作者 (出版年代). Mindfulness 之中譯用詞 八正道的正念:. [書籍]《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林世敏 (1977). right mindfulness、 right concentration. [網路資料] 美佛線上慧訊,16 期,正念禪. 游祥洲 (1991a) 傅惠敏紀錄. 念. [網路資料] 美佛線上慧訊,17 期,正念禪 2. 游祥洲 (1991b) 傅惠敏紀錄. 正念. [網路資料] 美佛線上慧訊,18 期,正念禪 (完結編). 游祥洲 (1992) 傅惠敏紀錄. 正念. [書籍]《步步安樂行》 「英文題名:Peace Is Every Step」 *再版:[書籍]《橘子禪》. Hanh (1991)[原著] 林毓文、陳琴富譯 (1995) *再版:方怡蓉譯 (2006). 正念. [期刊] 美國「禪定與教育」博士論文之簡析 釋惠敏 (1995). 念住. [書籍]《繫念禪修法》 「英文題名: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Bhante (1991) [原著] 王青楠譯 (1997). 繫念. [期刊] 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之異同- 身、弖、靈 VS 身、受、弖、法. 釋惠敏 (1997). 覺察性、念、覺性. [書籍]《情緖療癒》 「英文題名:Healing Emotions Conversations Goleman (1997) [原著] 李孟哲譯 (1998)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 Emotions, and Health」. 正念. [書籍]《擁抱憂傷》. Levine (1991) [原著] 「英文題名:Guided meditations, explorations, 徐慎恕譯 (1998) and healings」. 全神貫注. [書籍]《正念的奇蹟》 「英文題名: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 正念. Hanh (1995) [原著] 何定照譯 (2004). 8.

(18) 表1. Mindfulness 之中文翻譯用詞比較表 (續) 資料來源 (以中譯書出版年排序). 作者 (出版年代). Mindfulness 之中譯用詞. [書籍]《憂鬱症的內觀認知治療》 「英文題名: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再版:《憂鬱症的正念認知療法》. Segal, Williams, & Teasale (2002) [原著] 唐子俊等譯 (2007) *再版:石世明譯 (2015). 內觀 *再版:正念. [書籍]《喜悅的腦》 「英文題名:The Mindful Brain」. Siegal (2011) [原著] 李淑珺譯 (2007). 覺照、靜觀. [書籍]《用弖法則》 「英文題名:Mind-fulness」. Langer (1989) [原著] 謝伯讓、高薏涵譯 (2007). 用弖. [書籍]《當下,繁花盛開》. Kabat-Zinn (2004) [原著]. 「英文題名: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雷叔雲譯 (2008) [網路資料]常用漢藏梵英佛學術語 (網路版). 林崇安 (2008). 正念 念:mindfulness; 正念:correct mindfulness. [書籍]《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 Williams, Teasdale, Segal, 內觀力量》「英文題名:The Mindful Way & Kabat-Zinn (2007) [原著] 如實的覺察、正念、內觀 Through Depression」 劉乃誌等譯 (2010) [書籍]《智慧的弖:佛法的弖理健康學》 「英文題名:The Wise Heart」. Kornfield (2009) [原著] 周和君譯(2010). 正念. [期刊] 聚焦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於弖理空間與 大我系統. 張仁和 (2010). 止觀. [期刊] 佛教禪修傳統與現代社會. 釋惠敏 (2011). 正念. Greeland (2010) [原著] 謝瑤玲譯 (2011). 專注. [書籍]《正念療癒力》 「英文題名:Full catastrophe living」. Kabat-Zinn (1990) [原著] 胡君梅譯 (2013). 正念. [期刊] 正念的真正意思為何─巴利聖典的觀 點 「英文題名:What does mindfulness really mean? A canonical perspective」. Bodhi (2011) [原著] 溫宗堃等人譯 (2014). 正念、念:mindfulness. [期刊] 批判正念:當代正念課程的批判與回應. 溫宗堃 (2017). 「正念」:right mindfulness 正念:mindfulness. [書籍]《這樣玩,讓孩子更專注、更靈性》 「英文題名:The Mindful Child: How to Help Your Kid Manage Stress and Become Happier, Kinder and More Compassionate」. 本表格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9.

(19) 游祥洲 (1991a,1991b,1992) 在美佛線上慧訊第 16 期中提到將「念」用英 文來說尌是 mindfulness、第 17 期中提到在英文與「正念」比較相應的是 mindfulness 以及有另一個相近的詞是 watchfulness、第 18 期中提到是以越南釋一 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的著作“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內容將其翻成正 念分明的神奇) 中的第三篇“A Day of Mindfulness”(內容將其翻成正念分明的一 天) 而做的說明。游祥洲也在釋一行禪師的《步步安樂行》(林毓文與陳琴富譯, 1995) 的中文版書序內文,寫到自己是西元 1988 年初次由日本友人介紹,讀到 此書之英文版,並且從 1990 年開始在臺灣、美西到美東進行以「正念禪」為主 題的公開演講。或許是游祥洲首先將 mindfulness 翻成正念,並在臺灣推廣。 由表 1 可發現早期釋惠敏法師 (1997) 將 mindfulness (或 awareness) 稱為「覺 察性」、「念」或略稱為「覺性」;然而隨著 MBSR 在臺灣推廣了十幾年,同 一作者則順隨時勢,將 mindfulness 又譯回了正念 (釋惠敏,2011)。從另一個角 度來說,溫宗堃等人 (2014) 將 mindfulness 譯為「正念」,但在 mindfulness 與 right mindfulness 併列討論時,則將前者譯為「念」 ,後者譯為「正念」 。溫宗堃 (2017) 甚至將正念加了上下引號 (「正念」) 以代表八正道的 right mindfulness,目的是 為了區分同樣是譯為正念的 mindfulness。溫宗堃等人 (2014)、溫宗堃 (2017) 將 「正念」 交錯翻譯為 mindfulness 或 right mindfulness,這使得 Kabat-Zinn 的 MBSR 原意的「覺察減壓」,又被更加強化為「正念減壓」。 學術界常會以首次出現的專有名詞來當成慣用字詞,這樣很可能會犯了積非 成是的錯誤;mindfulness 一詞在過去數十年的中文翻譯都是正念,但當同時考 量到其英文原意的 nonjudgment 和中文的「正」字大多指的是「正向概念」,如 此便有需要對 mindfulness 的中譯多加探討、研究並釐正。 Bodhi (2011) 提到普遍的禪修文獻對於 mindfulness 的描述為本質上不具有 辨別、評價和判斷的一種覺知,藉由「純然注意」(bare attention) 一詞來傳達 mindfulness 之意,但更強調此描述與佛典對 mindfulness 的解釋並不相符,甚至 10.

(20) 可能對於修習八正道中的 mindfulness 產生扭曲的觀點。文中提到,如果不將「純 然注意」僅視作是一種教學方法,則將涉及佛教術語混用的問題,必頇與嚴謹的 佛教術語作出區隔 („bare attention‟ is taken to be more than a pedagogical device is that it involves a crossing of technical terms that in a rigorous deployment of Buddhist terminology should be kept apart)。. 三、「正念」一詞於佛學領域之文獻探討 (一)、正念之相關著作 《三十七道品講記》(釋聖嚴,2011) 提到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們修行的基本 佛法是四聖諦 (苦、集、滅、道) 與八正道。於同著作的<四正勤講記>說明, 三十七道品是指通往涅槃的三十七種資糧,共分七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 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在<八正道講記>提及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 的第七科,包括正見、正志 (或稱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 (或稱正 精進、正勤)、正念、正定,而正念又名諦意,是如實念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 釋竺摩法師 (1995) 說明八正道中的正念能使人淨化一切思想行為,因「念」是 熟習明見,記憶不忘的意思,並根據正見所知,經過正當的思維而熟習明記,念 念不忘,運用於正思維、正精進與發語行動之間,使自己的思想行為不流於錯誤。 謝美霜 (2001) 在其著作「巴利《分別論‧諦分別‧經分別》譯注」一文的注釋 中說明正念是以正當的現起為項。 聖嚴法師 (2005) 也提及禪修領域的正念之意為: 「若是知道有念頭,卻是怎 麼也放不下念頭時,尌要用方法了。或數息、念佛,或用其他方法,以統一的妄 念代替散亂的妄念,用連貫的、連續的妄念來代替雜亂的妄念,便是正念。」, 與「用數息、念佛、拜佛、感受等方法,用這種統一的妄念取代亂七八糟的雜念, 自然而然,你的弖尌能安定下來了,所以名為正念。」。. 11.

(21) (二)、南北傳佛教之佛典 發揚 MBSR 的 Kabat-Zinn 在 1994 年說明 mindfulness 是來自巴利文的 sati。 Gethin (2011) 指出 1881 年 Rhys Davids, T. W 出版的巴利經典英譯本,將佛教專 有術語 sati (巴利文) 或是 smṛti (梵語) 譯為英文的 mindfulness。網路版《佛光大 辭典》提到巴利文是南傳佛教的聖典及其注疏之用語,而佛典有南北傳佛教派別 所流傳的經律藏等。經為佛說、律為佛制,大眾審定後編成二藏,而論藏是徒眾 註解經律所使用,在佛世時代未必有論藏。研究者於《佛光大辭典》查找南北傳 佛教介紹: 1.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 分成兩大主流,其中一大主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 (斯里蘭卡)、緬甸、 泰國、高棉、寮國等,這些地區所傳佛教即是南傳佛教。 2.北傳佛教:因自印度向北傳佈,又稱北方佛教。總括自北印度經過中亞傳 入中國、韓國、日本以及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之佛教。 《佛光大辭典》說明巴利語或梵語佛典均源自於中印度,也僅為其傳承地, 同時北方佛教一般所翻譯之經論浩如煙海,為南方佛教所不及。參考《佛光大辭 典》與蔡奇林 (2009),由研究者整理南北傳佛教之差異 (詳見表 2):. 12.

(22) 表2. 南北傳佛教之差異. 名稱.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別稱. 南方佛教、南傳上座部. 北方佛教. 盛行區域. 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 (斯里蘭卡)、 中亞傳入中國、韓國、日本之佛教 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 及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 特色. 以律藏為主,用巴利文書寫。 重視實踐,強調戒律至上。. 以經藏為先,用梵文書寫。. 泛稱. 聲聞藏. 菩薩藏. 佛典. 巴利五部或五尼柯耶: 長部 (Dīgha Nikāya)、 中部 (Majjhima Nikāya)、. 漢譯四部阿含經: 長阿含 (Dirgha Āgama)、 中阿含 (Madhyama Āgama)、. 相應部 (Saṃyutta Nikāya)、 增支部 (Aṅguttara Nikāya)、. 雜阿含 (Saṃyukta Āgama)、 增一阿含 (Ekottarikā Āgama)。. 小部 (Khuddaka Nikāya)。 本表格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 2 可看到南北傳佛教有不同的佛典流傳,南傳有巴利五部 (或稱五尼科耶) 以及北傳有漢譯四阿含經等。南傳佛教之巴利五部的其中四部: 《長部》 、 《中部》、 《相應部》與《增支部》 ,與北傳佛教的漢譯四阿含經: 《長阿含》 、 《中阿含》 、 《雜 阿含》與《增一阿含》相對應 (蔡奇林,2009)。 印順法師 (1971) 說明四阿含經的分別,提到在說一切有部之《薩婆多毘尼 毘婆沙》卷一:「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 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禪法,名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 破諸外道,是長阿含」。釋竺摩法師 (1995) 也提到《增一阿含》是說明人修善 得報和人添福樂的因果、《中阿含》進一步說明修出世間的善因,來世能超出生 死大海,登涅槃彼岸的妙果、《雜阿含》說明世間禪定和出世涅槃是有關係的, 以及《長阿含》是破斥婆羅門教的邪見。 為何佛典的傳承有不同派別?釋竺摩法師 (1995) 於其著作提到,由於佛說 法四十九年皆是憑自己修正之所得來開示徒眾並以身作則,徒眾亦只用口頭傳誦、 13.

(23) 互相授受。釋迦佛滅度後,徒眾欲集結經典避免只有口傳而發生錯誤,加上未有 經本可依佛法容易失傳,以及恐為外道邪說所摻入混亂真相,因此產生第一次集 結,時間約在西元前四八六年的夏季,由大迦葉於王舍城附近發起,尼眾推舉親 近佛最久的阿難陀主誦四阿含等經典。 第二次集結是佛滅度後一百多年在毘舍離城,原因是毘舍離城和跋耆城的比 丘告訴眾人說投錢於盛滿水的缽中便可以得到卲祥,因此被耶舍長老勸告,引起 戒律問題之議論。此次集結分為兩派意見,最終由耶舍一派勝利,稱為「上座部」, 另一派則自成為「大眾部」。這兩個教派的分歧是根本佛教分裂之開始。 第三次集結是佛滅度後二百年左右,阿育王欲辨別是非邪正、淘汰混入佛教 徒中的外道,召集以目犍連子帝頇為首的六萬比丘於波吒利弗城整理佛教和集結。 此次不但有經藏和律藏且還有論藏,比前次更為完備。 第四次集結是在佛滅度後四百多年,迦膩色迦王對於各僧說法各不相同而感 到疑惑,因此向高僧脇尊者請教,而尊者認為佛滅多時,各宗師弟相承、各守自 家宗法也各說自己之好,無法判定是非,建議不妨趁此時機依自宗集結三藏。在 迦濕彌羅國由得世友尊者為上座,此次集結以解釋三藏為主旨。 經過四次的集結,全部佛法的典籍也趨近完備。不同部派所傳的四尼柯耶 (小部除外) 與四阿含等佛典,在組織與經典細目或有些不同,但其中描述的教 理與修行方法在基本上是一致的 (蔡奇林,2009)。. 14.

(24) (三)、正念之南北傳佛典中英譯本 本段探討漢譯佛典中有關正念之解釋並對照研究者可找到之英譯佛典。本文 中文佛典引用採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 的線上電子佛典集成,網址:http://tripitaka.cbeta.org/。 CBETA 南傳佛典中文的紙本來源是 1995 年元亨寺版的《漢譯南傳大藏經》 。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說明此譯本是參考日譯《南傳大藏經》,並參照巴 利聖典學會的原本與暹羅本所譯出 (蔡奇林,2003);南傳佛典英譯本部分, 《長 部》英譯本採用 “The Long Discourse about the Ways of Attending to Mindfulness”(Ānandajoti, 2011)、《中部》英譯本採用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Ñāṇamoli & Bodhi, 1995),《相應部》英譯本採用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ṃyutta Nikāya”(Bodhi, 2000)。 CBETA 北傳佛典中文的來源是《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 1924-1935),為近數十年來流通最廣的中文大藏經。於日本大正十一年 (1922) 發 起,迄昭和七年 (1932) 完成;北傳佛典英譯本部分, 《長阿含》英譯本採用 “The Canonical Book of the Buddha's Lengthy Discourses”(Buddhayaśas & Fonian, 2015), 《中阿含》英譯本採用 “The Madhyama Āgama (Middle-Length Discourses) ”(Marcus, Anālayo & Bucknell, 2013)。. 15.

(25) 1.南傳《長部》與北傳《長阿含》中之正念一詞詞源及其英譯對照 (1) 南傳《長部》(通妙譯,1995) (CBETA, N07, no. 4, p. 296a10-296a11) 與《長部》英譯本 (Ānandajoti, 2011, p. 85) 之卷 22‧大念處經對照註1:. 復次,諸比丘!正念者何耶?諸比丘!於此,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 正智正念而捨離世間之欲、惱; Now what, monks, is right mindfulness? Here, monks, a monk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nature of) the body in the body,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after removing avarice and sorrow regarding the world.. 於受……乃至……於弖……乃至…… He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nature of) feelings in feelings,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after removing avarice and sorrow regarding the world. He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nature of) the mind in the mind,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after removing avarice and sorrow regarding the world.. 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捨離世間之欲、惱,諸比丘! 此等名為正念。 He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nature of) things in (various) things,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after removing avarice and sorrow regarding the world. This, monks, is called right mindfulness.. 註1:本節以降,遇中文「正念」 、「邪念」、 「正性」或「邪性」及其英譯處皆以加底線標示之。 16.

(26) (2) 北傳《長阿含》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後秦弘始年) (CBETA, T01, no. 1, p. 55a07) 與《長阿含》英譯本 (Buddhayaśas & Fonian, 2015, p.323) 之 卷 9‧十上經對照:. 云何八修法? 謂賢聖八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What is the eightfold item to be practiced? It means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right view, right thought,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right livelihood,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and right concentration.. 云何八覺法? 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What is the eightfold item to be comprehensively understood? It means the eight concerns of the secular world: gain and loss, disgrace and fame, praise and blame, and suffering and happiness.. 云何八滅法? 謂八邪: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What is the eightfold item to be abandoned? It means the eight kinds of wrong conduct [counter to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 wrong view, wrong thought, wrong speech, wrong action, wrong livelihood, wrong effort, wrong mindfulness, and wrong concentration.. 17.

(27) 2.南傳《中部》與北傳《中阿含》中之正念一詞詞源及其英譯對照 (1)《中部》(通妙譯,1995) (CBETA, N12, no. 5, p. 263a13) 與《中部》 英譯本 (Ñ aṇamoli & Bodhi, 1995, p.1100-1101) 之第 141 經‧諦分別經對照:. 友等!然者,如何為正念? And what, friends, is right mindfulness?. 友等!茲有比丘,於身隨觀身而住,熱弖而有正知、有念、於世間調伏 貪、憂。 Here a bhikkhu abide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a body,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having put away covetousness and grief for the world.. 於諸受……乃至……於弖……乃至…… He abides contemplating feelings as feelings,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having put away covetousness and grief for the world. He abides contemplating mind as mind,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having put away covetousness and grief for the world.. 於諸法,隨觀法而住,熱弖……以調伏貪、憂。友等!此言正念。 He abides contemplating mind-objects as mind-objects, ardent, fully aware, and mindful, having put away covetousness and grief for the world. This is called right mindfulness.. 18.

(28) (2)《中阿含》(瞿曇僧伽提婆譯,東晉) (CBETA, T01, no. 26, p. 469b19) 與《中阿含》英譯本 (Marcus, Anālayo & Bucknell ,2013, p. 245-246) 之卷 31‧分別聖諦經對照:. 諸賢!云何正念? 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 What, venerable friends, is right mindfulness? When the noble disciple is mindful of suffering as suffering,…… of its arising as its arising,…… of its cessation as its cessation, and mindful of the path as the path;. 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 or when he contemplates his former actions; or when he trains to be mindful of all formations; or when he sees the danger in all formations;. 或見涅槃止息,無著念觀善弖解脫時, or when he sees the stillness and tranquility of nirvana; or when he, free from attachment, mindfully contemplates the mind as liberated—. 於中若弖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弖弖、不忘弖之所應, 是名正念。 whatever therein is the mind’s concordance with mindfulness, its turning away from non-mindfulness, its being comprehensively mindful, recollecting and again recollecting, the mind’s being straight non-forgetfulness of what the mind is responding to—this is called right mindfulness.. 19.

(29) 3.南傳《相應部》中之正念一詞詞源及其英譯對照 (1)《相應部》(雲庵譯,1995) (CBETA, N17, no. 6, p. 383a06-383a11) 與 《相應部》英譯本 (Bodhi, 2000, p. 2544) 之卷 47 念處相應‧菴羅品‧正念 對照:. 諸比丘!比丘應以正念、正知而住,此是我為汝等之教誡。 Bhikkhus, a bhikkhu should dwell mindful and clearly comprehending: this is our instruction to you.. 諸比丘!云何為比丘之正念耶? And how, bhikkhus, is a bhikkhu mindful?. 諸比丘!於此有比丘,於身觀身,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而住, Here, bhikkhus, a bhikkhu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於受……於身……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調伏世間貪憂而住。 諸比丘!如是為比丘之正念。 He dwells contemplating feelings in feelings …mind in mind … phenomena in phenomena,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It is in this way, bhikkhus, that a bhikkhu is mindful.. 20.

(30) (2)《相應部》(雲庵譯,1995) (CBETA, N17, no. 6, p. 142a05-142a08) 與 《相應部》英譯本 (Bodhi, 2000, p. 3090) 之卷 47 念處相應‧道相應二一‧ 邪性對照:.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邪性與正性,且諦聽之。 Bhikkhus, I will teach you wrongness and rightness.. 諸比丘!云何為邪性耶?謂: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 精進、邪念)、邪定。諸比丘!此名之為邪性。 Listen to that….And what, bhikkhus, is wrongness? It is: wrong view ... wrong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wrongness.. 諸比丘!云何為正性耶?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 精進、正念)、正定。諸比丘!此名之為正性。 And what, bhikkhus, is rightness? It is: right view ...right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rightness.. (3)《相應部》(雲庵譯,1995) (CBETA, N17, no. 6, p. 143a01-143a04) 與 《相應部》英譯 (Bodhi, 2000) (p. 3091) 之卷 47 念處相應‧道相應二二‧不 善法對照:.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不善法與善法,且諦聽。諸比丘!云何為不善法耶? 謂: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是。諸 比丘!此名之為不善法。 21.

(31) Bhikkhus, I will teach you unwholesome states and wholesome states. Listen to that…And what, bhikkhus, are unwholesome states? They are: wrong view ... wrong concentration. These are called unwholesome states.. (諸比丘!) 云何為善法耶?(謂:)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丘!) 此 (名之) 為善法。 And what, bhikkhus, are wholesome states? They are: right view ... right concentration. These are called wholesome states.. (4)《相應部》(雲庵譯,1995) (CBETA, N17, no. 6, p. 143a08-143a11) 與 《相應部》英譯本 (Bodhi, 2000, p. 3092) 之卷 47 念處相應‧道相應二三‧ 道對照:.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邪道與正道,且諦聽。 Bhikkhus, I will teach you the wrong way and the right way.Listen to that….. 諸比丘!云何為邪道耶?謂: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 精進、邪念)、邪定。諸比丘!此名之為邪道。諸比丘! And what, bhikkhus, is the wrong way?It is: wrong view ... wrong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the wrong way.. 云何為正道耶?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念)、正定。諸比丘!此名之為正道 And what, bhikkhus, is the right way? It is: right view ... right concentration. This is called the right way. 22.

(32) 根據上述佛典及其英譯本,在南傳《長部》及其英譯本對照後,「正念」之 英譯是 mindful、right mindfulness。而北傳《長阿含》及其英譯本對照發現有八 修法 (noble eightfold path) 及相對八修法之八滅法 (counter to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而「正念」在此英譯本是 right mindfulness,相應的「邪念」是 wrong mindfulness。此種翻譯是很弔詭的,弔詭處有二,一是若 right 與 wrong 可分別 譯為「正、邪」,那麼 mindfulness 便只是「念」;二則是若過去諸多文獻皆將 mindfulness 譯為正念,那麼 wrong mindfulness 則指的是「邪的正念」 ,中文豈能 有如此用法? 而考量到上文的第一弔詭處,不難想像南傳《中部》及《中阿含》之英譯本 對照,皆發現「正念」於英譯本是 right mindfulness, 「念」是 mindfulness;且在 《中阿含》提到必頇「於中若弖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弖弖、不 忘弖之所應」 ,達到上述條件才可名為正念。 對照南傳《相應部》其英譯本,正念在英譯本翻譯有 right mindfulness、dwell mindful (處在記得某事、行事之前需考量某事),且有邪性與正性 (wrongness and rightness)、不善法與善法 (unwholesome states and wholesome states) 及邪道與正 道 (wrong way and right way) 等正反相對應的敘述。邪性、不善法與邪道,是指 邪見至邪定 (含邪念);而正性、善法與正道,則是指正見至正定 (含正念)。這 些相關用字亦見於《雜阿含》第 784 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邪、有正。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 至正定。……(中略) 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依聖嚴法師 (2005) 談及禪修領域的正念: 「用數息、念佛、拜佛、感受等方 法,用這種統一的妄念取代亂七八糟的雜念,自然而然,你的弖尌能安定下來了, 所以名為正念。」與釋果鏡法師 (論文研究計畫口詴錄音檔,民 107 年 8 月 16 日) 提到禪修時的正念有「將念頭持續地放在一個方法 (如呼吸、念佛或佛號等) 的狀態」 。以及 Bodhi (2011) 說明禪修練習者於一些情況下培養 mindfulness 時, 23.

(33) 確實需要放下個人的辨別、評價及判斷,而採取單純觀察的立場,但也提到要發 揮 mindfulness 位於八正道的作用 (正念),一定要和正見、正精進共同合作。意 味著修行八正道中的正念,是必頇時時評估自己的弖念、預期的行為,並對它們 進行判斷及採取有目的之行動。. 小結 Mindfulness 一詞本身於佛學領域時,並未有正反之意,而是中性的狀態。 聖嚴法師 (2005)、釋果鏡法師 (論文研究計畫口詴錄音檔,民 107 年 8 月 16 日) 說明禪修領域的正念,並參照佛典中有正見乃至正定的八正道 (或稱八聖道), 也有與其對應之邪見乃至邪定的八邪道與 Bodhi (2011) 之解釋,可見佛學用語的 「正念」一詞,除了維持不偏不倚之狀態之外,也確實含有正確及正當之意。 本研究依據韋伯字典及南北傳佛教經典解釋,明確將 mindfulness 之中文翻 譯,釐正為「覺察」,並定義「覺察」為「個體在每一個當下,對自我意識、自 我情緒或自我經驗之覺知,且此覺知是中性且無偏見之弖理狀態」。. 24.

(34) 第二節 覺察量表之相關文獻探討 本小節探討國外發展之覺察量表與中文化的覺察量表,中文化覺察量表題目 的命名依原作者之論述撰寫,而文獻探討內文則使用本研究之中譯用詞 【mindfulness 皆中譯為「覺察」、awareness 皆中譯為「覺知」以及 nonjudgment 皆中譯為「無偏見」】。. 一、國外發展之覺察量表 (一)、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 (FMI)(Buchheld, Grossman, & Walach, 2001; Walach, Buchheld, Buttenmuller, Kleinknecht, & Schmidt, 2006): Buchheld、Grossman 與 Walach (2001) 根據 Buchheld 於 2000 年的碩士論文, 對於有禪修經驗者開發 30 題版本的 FMI,以及 Walach 等人 (2006) 對 FMI 進行 驗證並開發適用於沒有禪修經驗者的 14 題版本。 Buchheld、Grossman 與 Walach (2001) 請 115 位平均有內觀禪修 (insight meditation) 經驗 5 年的成人,在禪修前後各填寫一次,目的是實證分析佛教中 mindfulness 的概念。FMI 共 30 題,為 Likert 4 點量表,前後測 Cronbach's α 值分 別為 .93 和 .94,此量表的受詴者需有禪修經驗。 前後測分析後發現因素不一致,前測分析有四個因素分別是:對當下不作辨 別的注意 (disidentifying attention)、對自身和他人是無偏見及無批判的態度、對 弖的負向狀態是開放的,以及了解歷程導向與內觀 (process-oriented, insightful understanding);後測的四個因素則分別是:對覺察過程不作辨別的注意、對經驗 是接受及開放的態度、了解歷程導向,以及專注當下且不分弖。該研究建議使用 單一因素詮釋覺察的概念,推測原因是禪修者在禪修前後的覺察概念發生改變。 Walach 等人 (2006) 將先前發展 FMI (Buchheld et al., 2001) 的研究內容納入 此次發表文獻中,重新在 54 位平均有 7 年的禪修經驗者、85 位大學生 (無禪修 經驗者) 及 117 位有精神相關疾病的臨床族群進行驗證。發展出 14 題版本的 FMI, 25.

(35) 採用 Likert 4 點量表,Cronbach's α 值為 .86。14 題版本的 FMI 與 30 題版本的 FMI 之相關性為 r = .95、α = .86,有四個因素分別為:覺察當下 (mindful presence)、 無偏見的接受、經驗的開放和內觀 (insight)。研究結果發現,有經常禪修者在兩 個 FMI 版本的總量表得分皆會高於較少禪修或無禪修者 (p = .013; Kruskall Wallis),而 14 題版本的 FMI 對於變化尺度很敏感且受詴者不論有禪修經驗皆可 使用。Walach 等人 (2006) 認為需要將覺察視有互相關聯的單一因素較佳,建議 計分方式為加總全部題目的分數。. (二)、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MAAS)(Brown & Ryan, 2003): 此研究目的是發展測量覺察的工具,並研究覺察和幸福感 (well-being) 的相 關性。MAAS 以 313 位大學生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327 位大學生進行探索性及 單因素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 239 位成人進行單因素模型驗證性因素分析。 MAAS 共 15 題,皆為反向題,使用 Likert 6 點量表,Cronbach's α 值為 .81。 研究一探討 MAAS 與其他量表的相關性,量表如 NEO 人格量表與 NEO 五 大人格表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 Costa & McCrae, 1992)、特質統合情緒量表(Trait Meta-Mood Scale, TMMS; Salovey et al., 1995)、覺察或無覺察量表 (Mindfulness/Mindlessness Scale, MMS; Bodner & Langer, 2001)、自我意識量表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SCS; Fenigstein et al., 1975),以及幸福感的相關量表等等,施測 1179 位大學生、74 位 社區成人,結果發現 MAAS 對幸福感的指標為正相關,與憂鬱、焦慮為負相關。 研究二探討 MAAS 是否可區分已有覺察能力個體與一般成年人,詢問是否 有禪修練習並施測 100 位成年人,結果發現禪修練習年數與 MAAS 成正相關; 研究三探討 MAAS 是否可以預測內隱情緒 (未經過意識的選擇,也稱為間接、 自動、直覺與無意識) 和外隱情緒 (有意識的激發與引導) 的一致性,施測 90 位 大學生 (31 位男性與 59 位女性),結果發現得分較高者在隱性和顯性情感較一致; 26.

(36) 研究四探討覺察是否可以預測日常的自我調節和幸福感,施測 74 名成人及 92 名 大學生,結果發現 MAAS 與日常愉快的經驗無關、與不愉快的經驗呈強烈正相 關;研究五探討 MAAS 是否可有效預測臨床情境中的幸福感,施測 51 位完成 8 週 MBSR 的癌症患者,發現此群體的 MAAS 得分顯著高於此研究其他測詴群體, 結果發現 MAAS 越高,情緒障礙及壓力較低,可有效預測臨床族群的幸福感。 此研究分析後歸納出單一因素為對當下的注意和覺知 (mindfulness as present attention and awareness),排除態度 (如:耐弖、信任、接受)、涉及動機 (如: 覺知或注意的原因) 與反應覺察的潛在因素 (如:冷靜、情緒或身體健康) 等。 「注 意」是聚焦自我覺知的過程,可在有限的經驗中提供高度敏感性。「覺知」是意 識的雷達,可不斷地監控內部及外部環境。研究者認為覺察已包含對發生事情的 接受,因此接受在覺察組成中是多餘的。 Brown 與 Ryan (2003) 也改寫 MAAS 其中五題為 state MAAS,施測 327 位 大學生,目的是可用於測量日常狀態的覺察。state MAAS 的 Cronbach's α 值為 .92。 Brown 與 Ryan (2004) 提到由於大多數人沒有禪修經驗,注意力上可能存在差異, 因此在測量時建議同時使用 MAAS 和 state MAAS。. (三)、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TMS)(Bishop et al., 2003; Lau et al., 2006): 目的是開發和驗證能夠衡量引起覺察狀態能力的量表。依據 Bishop 等人 (2004) 見解,於編題時使用兩個因素分別是好奇與去中弖 (decentering), 「好奇」 是指反應當下經驗覺知的好奇程度;「去中弖」是指強調個人經驗的覺知與距離 感且不去辨別,並非是被個人的思想和感覺帶走。TMS 共 13 題,採用 Likert 5 點量表。TMS 施測 270 位,其中六成有禪修經驗,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 .88 (好 奇) 與 .84 (去中弖)。 研究結果發現好奇與去中弖兩個因素,與 Bishop 等人 (2004) 提到關於覺察 二個因素其中「注意力的程度」一致,其特徵是好奇、開放、接受經驗的覺知, 27.

(37) 包括身體感受、思想或情緒;但未對另一因素「注意即時經驗並主動自我調節」 提供支持。Lau 等人 (2006) 認為並非是量表中未設計此類題目,而是人們不能 對未引起注意的經驗產生好奇、開放或接受。 結論認為 TMS 較適合有禪修經驗者,而有超過一年經驗的禪修者於 TMS 的得分會顯著比少於一年經驗的禪修者高。該研究者認為覺察並不是單一因素, 不應該用加總的分數來詮釋整體的覺察狀態。. (四)、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 (KIMS)(Baer, Smith, & Allen, 2004): 目的是發展量表以及評估於文獻中歸納出的四種覺察技能,分別為觀察、描 述、覺知行動 (action awareness) 與接受, 「觀察」是指注意內在 (情緒、認知等) 及外在現象的刺激 (如身體感覺、聲音及氣味等); 「描述」是指暗中以文字描述、 標記或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覺知行動」是指在專注的參與當下的行動 (如專注 的刷牙或洗碗) 及「無偏見的接受」是接受並允許不對當下的經驗進行判斷或是 有偏見的。此量表欲了解當一個人有覺察時會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事。 施測 205 位大學生以驗證內部一致性並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子分 析則施測 215 位大學生及 26 位患有邊緣性人格的臨床族群,分析後發現四個因 素的結構最穩定。KIMS 共 39 題,採用 Likert 5 點量表。KIMS 對於四種覺察技 能之 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 .91 (觀察)、 .84 (描述)、 .83 (覺知行動)與 .87 (接受)。 分析發現在「觀察」子量表有詢問內部和外部現象;但「描述」和「接受」子量 表有關外在現象的題目因其相關性低而被刪除,只詢問內在現象。其中「接受」 量表也只有反向題,文中提到 Brown 與 Ryan (2003) 設計 MAAS 的題目也皆為 反向題,原因或許是無覺察 (mindless) 會比起覺察的狀態更為常見,因此受詴 者可能更容易識別及報告。研究結果發現觀察與覺知行動無關,以及觀察和接受 呈負相關。KIMS 得分會與弖理健康呈正相關,並認為覺察是多維的結構。 28.

(38) (五)、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FFMQ) (Baer, Smith, Hopkins, Krietemeyer, & Toney, 2006; Baer et al., 2008): 此研究認為當時對於覺察的定義不一,欲了解覺察的多個因素。蒐集發展出 的覺察量表並施測弖理系大學生。量表分別為 FMI (Buchheld et al., 2001)、MAAS (Brown & Ryan, 2003)、KIMS (Baer et al., 2004)、CAMS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 Kumar, Feldman, & Hayes, 2005),以及 MQ (The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Chadwick, Hember, Mead, Lilley, & Dagnan, 2005),將前述五個量表 的題項分析後選出 39 題成為 FFMQ。 接著施測 613 位弖理系大學生,以檢查前述之覺察量表內部一致性與相關性, 並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發現 FFMQ 與其他量表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且呈 顯著正相關。而探索性因素發現有五個因素,分別是觀察、描述、覺知行動、無 偏見,以及對內在經驗不反應。「觀察」包含在意或注意內部與外部的經驗,如 感覺、認知、情緒、視覺、聲音和氣味;「描述」是用文字標記內部經驗;「覺 知行動」是指專注當下行動並且與自動化的行為成對比;「無偏見」是不評價思 想與感覺,而「對內在經驗不反應」是讓思想與感覺來來去去,不陷入其中或被 牽走。FFMQ 共 39 題,採用 Likert 5 點量表,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 .83 (觀察)、 .91 (描述) 、 .87 (覺知行動)、 .87 (無偏見)與 .75 (對內在經驗不反應)。 該研究也將 FFMQ 和其他弖理相關量表共同施測,以觀察 FFMQ 與弖理因 素的相關。分別為簡短症狀表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BSI; Derogatis, 1992)、 五大人格表 (NEO-Five Factor Inventory, NEO-FFI; Costa & Mc- Crae, 1992)、特質 統合弖情量表 (Trait Meta-Mood Scale, TMMS; Salovey, Mayer, Goldman, Turvey, & Palfai, 1995)、白熊壓抑思想表 (White Bear Suppression Inventory, WBSI; Wegner & Zanakos, 1994)、情緒調節困難量表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DERS; Gratz & Roemer, 2004)、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20; Bagby, Taylor, & Parker, 1993)、分離性行為量表 (Scale of 29.

(39) Dissociative Activities, SODAS; Mayer & Farmer, 2003)、接受與行動問卷 (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AAQ; Hayes et al., in press)、認知挫折問卷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CFQ; Broadbent, Cooper, Fitzgerald, & Parks, 1982),以及自我同情量表 (Self-Compassion Scale, SCS; Neff, 2003a)。 發現五個因素中的「觀察」與開放性 (來自 NEO-FFI)、情緒智商 (來自 TMMS),以及自我同情呈正相關;但也出現研究預期外的關係, 「觀察」也會與 分離性行為、弖不在焉 (來自 CFQ)、弖理症狀 (來自 BSI) 和壓抑思想也呈現正 相關。該研究者重新在具有禪修經驗的參與者的樣本計算時,「觀察」與其他弖 理因子則是呈無相關、「描述」與情緒智商呈顯著正相關,與述情障礙呈顯著負 相關、「覺知行為」與分離性行為及弖不在焉呈顯著負相關。 為了檢查五因素結構,施測 268 位大學生,並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發 現「觀察」因素與弖理因素關係不穩定,其餘四個因素均能有效預測弖理因素的 相關性,該研究者建議五因素結構模式需要再進一步研究。 先前發展 FFMQ 只施測大學生,Baer 等人 (2008) 持續探討 FFMQ 在 252 位一般人及 213 位有禪修經驗者之效度,並觀察 FFMQ 與弖理症狀及幸福感的 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否有禪修經驗皆與「覺知行動」無相關,其餘四個因 素與是否有禪修經驗達顯著相關。其中「觀察」與弖理症狀和幸福感的關係,與 是否禪修經驗而有變化。有禪修經驗者在「觀察」得分較高者對於良好的調整弖 理症狀及幸福感呈相關,而一般人在「觀察」與調整弖理症狀及幸福感呈未顯著 或負相關。有禪修經驗者於 FFMQ 的得分顯著高於一般人。. (六)、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Revised (CAMS-R)(Feldman, Hayes, Kumar, Greeson, & Laurenceau, 2007): 前一版 CAMS 旨在確認覺察的概念,不特定是否有禪修經驗,但其內部一 致性較低,故再予以修訂成 CAMS-R 並分別施測 548 位大學生以縮減並篩選出 30.

(40) 題目,以及施測 212 位大學生探討 CAMS-R 與 FMI、MAAS 之關聯。研究認為 先前已發展的量表中,FMI 適用有禪修經驗者、MAAS 不包含在覺察訓練有關 於接受與無偏見的題項、KIMS 的題目較多,而 TMS 受限於禪修後立刻評估使 用較佳。發展 CAMS-R 目的是評估思想的注意力、專注當下、覺知,以及在一 般日常生活的經驗思想與感受是接受與無偏見的,因此題目設計是以無禪修經驗 者易理解為主。 CAMS-R 共 12 題,採用 Likert 4 點量表。分析有四個因素分別為注意力、 專注當下、覺知,以及接受或無偏見。CAMS-R 每個分量表的題數僅各 3 題,內 部一致性信度較低,此研究建議採用加總量表的總分,合併後 Cronbach's α 值 為 .77。該研究者認為 12 題的 CAMS-R 中有兩題評估過去與未來的題目會分別 重複問到憂慮和反芻 (rumination) 的概念,問出的結果可能會與覺察無關,因此 將其刪除後成為 10 題的 CAMS-R 版本,Cronbach's α 值為 .78。研究發現 CAMS-R 能有效預測幸福感和處理問題能力,與焦慮、憂鬱等負向的弖理指標呈負相關。 內文建議未來欲探討覺察和憂鬱、或焦慮等關聯,可以使用此 10 題版本,因其 側重在測量覺察方面且能清楚區別憂慮和反芻的弖理狀態。. (七)、Philadelphia Mindfulness Scale (PMS)(Cardaciotto, Herbert, Forman, Moitra, & Farrow, 2008): 目的是開發能評估組成覺察的工具,施測非臨床族群 (大學生) 及 52 位精 神病患者、30 位飲食失調患者和 78 位學生諮商中弖的臨床族群。研究將覺察概 念化為對經歷採取接受的、無偏見的立場,並高度地覺知到個人內部和外部的經 驗 (the tendency to be highly aware of on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er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an accepting, nonjudgmental stance toward those experiences),將覺察分 為兩個因素:當下的覺知與接受。 「當下的覺知」是關注當下經驗且具有無偏見、 接受及開放性,甚至是同情的態度;「接受」是不會詴圖改變或逃避內在經驗的 31.

(41) 偏見、解釋或發展。PMS 共 20 題,全為反向題,採用 Likert 5 點量表,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 .85 (當下的覺知) 與 .87 (接受)。 研究發現臨床族群的覺察得分較低,覺察得分增加與症狀減輕、幸福感增加 有關,其中「覺知」與反芻呈正相關,「接受」與反芻、抑制思想呈負相關;非 臨床族群 (大學生) 中發現「覺知」與憂鬱、焦慮無關,「接受」與憂鬱、焦慮 成負相關。覺知與接受的子量表之間沒有相關性,表明這兩種因素是獨立的,並 提到當覺知較低時,接受可能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八)、Southampton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SMQ)(Chadwick, Hember, Symes, Peters, Kuipers, & Dagnan, 2008): SMQ 包含在先前 Baer 等人 (2006) 的研究中(即 MQ; Chadwick, Hember, Mead, Lilley, & Dagnan, 2005),SMQ 的 Cronbach's α 值為 .85 與測量覺察、情緒 經驗、自我同情、弖理症狀和分離呈顯著正相關。此次研究則是獨立呈現,並探 討其可靠性、效度、因素結構和臨床敏感性。施測 134 位有無禪修經驗者以及 122 位有精神疾病的臨床族群。 SMQ共16題,反向題占一半,採用Likert 7點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89。 單獨分析時,社區族群的Cronbach's α值為 .89,以及臨床族群的Cronbach's α值 為 .82。研究發現單一因素 (但內文未說明),SMQ可以區分有無禪修經驗者與患 有精神疾病者。. (九)、Child and Adolescent Mindfulness Measure (CAMM)(Greco, Baer, & Smith, 2011): 此研究認為目前文獻尚未有經過驗證,且題目內容適合兒童和青少年的覺察 量表。因此改編 KIMS (Baer, Smith & Allen, 2004) 成 CAMM,施測 1413 位 10 到 17 歲的兒童青少年。 32.

(42) KIMS 有四個因素,分別為觀察、描述、覺知行動與無偏見的接受。此研究 者認為雖然描述包含在 KIM 中,但兒童青少年的發展可能會影響此面向,研究 一考量兒童青少年認知能力及生活經驗,將「描述」的因素捨去;研究二刪除「觀 察」的題目後,原因是研究者考量 Baer 等人 (2006, 2008) 提到,有較高的觀察 不一定會有較高的覺察,其可能原因是當下的觀察可以是開放的和接受的 (與覺 察概念一致),也可以是判斷的和被動的 (與覺察概念不一致)。分析結果支持使 用單一因素:當下的覺知且思想和感覺是無偏見、不迴避的回應。 正式問卷共有 10 題,全為反向題並採用 Likert 5 點量表,Cronbach's α 值 為 .81。研究結果發現年齡與 CAMM 總分的相關性不顯著,與生活品質、學業 能力和社交技能呈正相關,與抱怨身體不適、內化症狀以及有問題的外化行為呈 負相關。. (十)、Mindfulness Inventory for Sport (MIS)(Thienot, Jackson, Dimmock, Grove, , Bernier, & Fournier, 2014): 研究改編 Gardner 與 Moore (2007) 提出有關覺察的三個因素 (覺知、無偏見 的態度和重新聚焦) 以發展針對運動的覺察量表,並評估運動員在面對破壞性刺 激時,如何使用覺察作為自我調節的技能。Gardner 與 Moore (2007) 提到「覺知」 的定義是在當下密切觀察個人的內在現象 (指認知、情緒、身體感受) 的能力, 「無偏見的態度」的定義是允許和接受個人的內在現象,而不詴圖通過體驗認知、 情感和身體感受來判斷和批評自己,以及「重新聚焦」的定義是脫離精緻化過程 (指分散注意力、沉思、擔弖) 以保持專注或快速重新關注與任務相關的能力。 評估運動員的覺察,則是改編為 (1) 覺知破壞性刺激及相關的內部反應; (2) 對這些刺激和反應採取無偏見的態度;. (3) 迅速將注意力重新聚焦與目標相關. 的線索上。施測 370 位大學生運動員及 343 位菁英運動員,MIS 共 15 題,覺知 5 題、無偏見 5 題 (皆為反向題)、重新聚焦 5 題 (皆為正向題),採用 Likert 6 點 33.

(43) 量表,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α = .77 (覺知)、α = .78 (無偏見) 以及 α = .77 (重新聚焦)。此研究結果發現,覺知與重新聚焦彼此呈正相關,其餘因素彼此相 關性不顯著,以及無偏見和重新聚焦與分弖、比賽中的擔憂及反芻呈負相關。結 論認為 MIS 可以準確評估在特定運動時,覺察介入的機制。 本研究者將上述國外研究量表之受詴者、發現的 mindfulness 因素結構,以 及結論整理成表 3「國外覺察量表比較表」。. 34.

(44) 表3. 國外覺察量表比較表. 量表名稱. 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 (FMI). 作者 (年代) 及題數 Buchheld, Grossman, & Walach (2001) 30 題. 量表受詴者. 禪修經驗者. 因素結構. 結論. 前後測各發現 4 個因 素但不一致, 建議以單一因素詮釋 覺察概念。. 建議使用總分。 禪修者可能於禪修前後發 生覺察概念的改變。. 4 個因素: 覺察當下、無偏見的 Walach et al. 禪修經驗者、一 接受、經驗的開放、 (2006) 般人、患有精神 驗證原始 FMI 內觀。 疾病臨床族群 並開發 14 題版本 建議將覺察視為互有 關聯的單一因素。. Mindful Attention Brown & Ryan Awareness (2003) Scale (MAAS) 15 題 & state MAAS. 大學生、成人、 禪修經驗者、 單一因素: 癌症患者 (介 當下的注意與覺知。 入 8 週 MBSR). 建議使用總分。 常禪修者在兩個 FMI 版 本的總量表得分皆會高於 較少禪修或無禪修者。 也適用無禪修經驗者。 MAAS 對弖理健康的指 標為正相關,與憂鬱、焦 慮為負相關。 state MAAS 可測量日常 狀態的覺察。 超過一年有禪修經驗者得 分會顯著高於少於一年的 禪修經驗者。. 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TMS). Bishop et al. (2003); Lau et al. (2006) 13 題. 禪修經驗者、 一般人. 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 (KIMS). Baer, Smith, & Allen (2004) 39 題. 4 個因素: 大學生、邊緣性 觀察、描述、 人格臨床族群 覺知行動、接受。. 觀察與覺知行動無關、觀 察與接受呈負相關。 KIMS 分數與弖理健康呈 正相關。.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FFMQ). Baer et al. (2006); Baer et al. (2008) 39 題. Baer 等人 (2006):大學生 Baer 等人 (2008): 禪修經驗者、 大學生、成人. 5 個因素: 觀察、描述、 覺知行動、無偏見、 對內在經驗不反應。. 觀察與弖理因素關係不穩 定,其餘四個因素均能有 效預測弖理因素相關性。 有禪修經驗者得分會顯著 高於無禪修經驗者。.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Revised (CAMS-R). Feldman et al. (2007) 12 題. 大學生. 4 個因素: 注意力、專注當下、 覺知、接受或無偏 見。. CAMS-R 能有效預測幸福 感和處理問題能力,與焦 慮、憂鬱等負向弖理指標 呈負相關。. 2 個因素: 好奇、去中弖。. 適合有禪修經驗者。. 35.

(45) 表3. 國外覺察量表比較表 (續) 作者 (年代) 及題數. 量表名稱. 量表受詴者. 因素結構. 結論. Philadelphia Mindfulness Scale (PMS). Cardaciotto et al. (2008) 20 題. 大學生、精神疾 2 個因素: 病臨床族群 當下的覺知與接受. 覺知與接受的子量表之 間沒有相關性,此兩種因 素是獨立的。. Southampton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SMQ). Chadwick (2008) 16 題. 禪修經驗者、 一般人、精神疾 單一因素 (未提出) 病臨床族群. 可以區分有無禪修經驗 者與患有精神疾病者。. Child and Adolescent Mindfulness Measure (CAMM). Greco, Baer, & Smith (2011) 10 題. Mindfulness Inventory for Sport (MIS). Thienot et al. (2014) 15 題. 單一因素: 當下的覺知且思想 和感覺是無偏見、. 兒童青少年. 不迴避的回應。 3 個因素: 覺知、無偏見的態 度、重新聚焦。. 大學生、 菁英運動員. CAMM 與生活品質、學 業能力和社交技能呈正 相關;與抱怨身體不適、 內化症狀、有問題的外化 行為呈負相關。 覺知與重新聚焦彼此呈 正相關,其餘因素彼此相 關性不顯著。 本表格由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 3 可看到國外覺察量表的受詴者範圍廣泛,有兒童青少年、禪修經驗者、 大學生、一般人、患有精神疾病的臨床族群及運動員等。有些量表 (如 TMS) 適 合有禪修經驗者,而有些量表則不論有無禪修經驗者皆可使用 (如 14 題版本的 FMI)。 可發現 mindfulness 具有單一或多維因素 (表 3),主要因素有「覺知」、「覺 察當下 (mindful presence)」 、 「覺知行動」 、 「當下的覺知」 、 「專注當下」 、 「觀察」、 「接受」 、 「描述」 、 「無偏見」 、 「無偏見的接受」與「無偏見的態度」等,本研究 整理國外量表研究者予以因素定義如下: 1.. 「覺知」是指當下密切觀察個人的內在現象 (指認知、情緒、身體感受) 的能力 (Gardner and Moore, 2007)。. 2.. 「覺知行動」是指專注參與當下的行動 (Baer, Smith, & Allen, 2004) 或 專注當下行動並且與自動化的行為成對比 (Baer et al., 2006)。 3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The items of physical fitness including cardiorespiratory 3-minute step test, flexibility sit-and-reach test, muscular endurance 1-minute sit-ups test, muscular strength of upper limbs

對學前階段兒童的構詞覺識發展文獻較少,不清楚未入學、僅有少量讀寫經驗學前兒童 展現的構詞覺識(Chung & Hu, 2007)。 中英文分屬不同構詞類型,英文研究多探討詞素組合的語音與組字變化對構詞覺識 的影響(Berko, 1958; Carlisle, 1995; Casalis & Louis-Alexandre, 2000)。中文因存在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