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空間概念
1. 右圖是一個長方體﹐下列哪些直線與直線 AB 歪斜﹖
(1)直線 CD (2)直線 CG (3)直線 CH (4)直線 AG (5)直線 HG ﹒
(1)直線CD與直線AB平行﹒ (2)直線CG與直線AB歪斜﹒
(3)直線CH與直線AB歪斜﹒ (4)直線AG與直線AB交於A點.
(5)直線HG與直線AB平行﹒
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2)(3)﹒
2. 右圖中﹐ ABCD EFGH 是一個長方體﹐ ABCD 是一個邊長 為 2 的正方形﹒若 AG 2 6 ﹐則長方體的體積為何﹖
因為AG AB2BC2CG2 ﹐
所以2 6 2222CG2 ﹐解得CG4﹐ 即以正方形ABCD為底面時﹐長方體的高為4﹐ 因此其體積為2 2 4 16 ﹒
3. 右圖是一個四面體 D ABC ﹐其中 AB BC CA 6 ﹐ DA DB DC 4 ﹐ 從 頂 點 D 對 底 面 ABC 做 垂 直 線 DH 交底面於 H 點﹐線段 DH 稱為此四面體的一個高﹒
求﹕
(1)高 DH 的長﹒ (2)底面 ABC 與側面 BCD 所夾之二面角 的餘弦值﹒
因為DH與底面ABC垂直﹐可得DH與 AH﹐BH﹐CH均垂直﹐又ADBDCD﹐所以
△ADH ﹐△BDH﹐△CDH為全等三角形﹐因此由畢氏定理可知
2 2
AH AD DH BHCH﹐即H為△ABC的外心﹐亦為重心﹒
設E為BC的中點﹒
(1)因為△ABC為正三角形﹐△BCD為等腰三角形﹐所以AE與DE
第 1 章 空間向量
均垂直BC於E點﹐且因為H為△ABC的重心﹐所以 2 2 3 3 3 2 2 3 AH AE AC
﹒
計算DH AD2AH2 42
2 3 2 42﹒(2)因為AED為底面ABC與側面BCD所夾的二面角﹐又
2 2 2 2
4 3 7
DE CD CE ﹐
所以
1
3 21
cos 3
7 7 7 HE AE
DE ﹒
4. 設直線 AB 垂直平面 E 於 B 點﹐且 L 是平面 E 上一 條直線﹐D 是 L 上一點﹐如右圖所示﹒若直線 BC 垂直 L 於 C 點﹐且 AB 2 ﹐ BC 1 ﹐ CD 2 ﹐則 AD 的長度為何﹖
因為直線AB垂直平面E於B點﹐所以ABBC﹐因此由畢氏 定理可得﹕AC AB2BC2 22 12 5﹒
又由三垂線定理可知﹕ACDC﹐因此
由畢氏定理可得﹕AD AC2CD2
5 222 93﹒5. 右圖是一個四面體﹐ AD 1 ﹐ BD 2 ﹐ CD 2 3 ﹐且 AD ﹐BD ﹐ DC 兩兩互相垂直於 D 點﹐求點 A 到 BC 的 最短距離﹒
過點D作DE垂直BC於E點﹒因為AD與BD﹐DC均垂直﹐所以 AD與平面BCD垂直﹐且由三垂線定理可知﹕點A到BC的最短距 離為AE﹒
因為BD與DC垂直﹐所以由畢氏定理可得﹕
22 2 2
2 2 3 16 4
BC BD DC ﹒ 由△BCD的面積為
2 2
BD DC BC DE 2 2 3 4
2 2
DE﹐解得DE 3﹒ 因為AD與平面BCD垂直﹐所以△ADE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因此
22 2 2
1 3 2
AE AD DE , 故點A到BC的最短距離為2﹒
6. 設 A ﹐ B ﹐ C 為空間中三點﹐且不在同一直線上﹒問﹕
(1)空間所有滿足 PA PB 的 P 點所形成的圖形為何﹖
一點 一線段 一直線 一平面﹒
(2)空間所有滿足 QA QB QC 的 Q 點所形成的圖形為何﹖
一點 一線段 一直線 一平面﹒
(1) 空間中所有滿足PAPB的P點所形成的圖形為一平面﹐
我們稱其為AB的垂直平分面﹒故正確的選項為﹒
(2) 設O為△ABC的外心﹐即OAOBOC﹒
取Q為通過點O與平面ABC垂直的直線上的任意點﹐
則由畢氏定理可知﹕
2 2 2 2 2 2
QA OA QO OB QO QB OC QO QC﹐ 即直線上的點Q均滿足QAQBQC﹒故正確的選項為﹒
7. 選出正確的選項﹕
(1)空間中,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 (2)空間中,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 (3)空間中,垂直於同一平面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 (4)空間中,平行於同一平面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 (5)空間中,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平面必互相平行﹒
(1)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直線也可能歪斜或交於一點﹒
(2)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是正確的﹒
(3)垂直於同一平面的兩相異直線必互相平行是正確的﹒
(4)平行於同一平面的兩相異直線也可能歪斜或交於一點﹒
(5)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相異平面必互相平行是正確的﹒
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2)(3)(5)﹒
8. 在空間中﹐下列哪些條件恰可以決定一個平面﹕
(1)三個相異點 (2)兩條平行直線 (3)兩條歪斜直線
(4)一直線及此直線外一點 (5)恰交於一點的兩相異直線﹒
(1)此三點必須不在同一直線上﹐才恰有一個平面﹒若此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則有很多個 平面同時通過此三點﹒
(3)因為兩條歪斜線並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所以沒有平面會通過兩條歪斜直線﹒
除了(1)(3)之外的選項均是正確的﹐故正確的選項為(2)(4)(5)﹒
9. 右圖中﹐ ABCD EFGH 是一個邊長為 1的正六面體﹐
求﹕
(1)四面體 ACFH 的表面積﹒
(2)四面體 ACFH 的體積﹒
(四面體的體積為底面積乘以高除以 3 )[92 指乙]
因為四面體ACFH 的每邊長均為 2﹐所以是一個正四面體﹒
(1) 表面積是4個邊長為 2之正三角形的面積和﹒
因為邊長 2之正三角形的面積為 3
2 ﹐
所以四面體的表面積為 3
4 2 3
2 ﹒
(2) 直接計算體積比較困難﹐可以扣掉4個全等的四面體比較簡單﹒
四面體ACFH的體積可由正六面體扣掉AEHF ﹐ABCF﹐GHFC﹐ACDH 4個四面體的 體積得到﹒
因為這4個四面體的體積均為 1 1 1 1 1 1
2 3 6
﹐
所以四面體ACFH 的體積為 1 1 1 4 6 3﹒
10. 右圖中﹐ ABCD 是一個邊長為 2 的正四面體﹐ M ﹐ N 分 別為 AB 與 CD 的中點﹒
(1)說明 MN 與 AB 垂直﹒ (2)求 MN 的長﹒
(1)連接AN﹐BN﹐如右圖所示﹒
因 為△ACD與△BCD均 為 正 三 角 形 ﹐ 所 以 AN ﹐ BN分 別 為
△ACD與△BCD的中線﹐且
2 2
2 1 3
AN BN﹒
因為ANBN﹐所以△ABN是一個等腰三角形﹐又因為M 為 AB 的中點﹐所以MN是AB的中垂線,即MN與AB垂直﹒
(2)利用畢氏定理得MN AN2AM2
3 2 12 2﹐因此MN的長為 2﹒
1-2 空間向量的坐標表示法
1. 坐標空間中﹐下列哪一點與原點的距離最大﹖
(1) 1 , 2 , 3 (2) 1 , 0 , 5 (3) 2 , 2 , 2 (4) 1 , 1 , 4 (5) 0 , 3 , 3 ﹒
各點與原點的距離分別為﹕
(1)
1 0
2 2 0
2 3 0
2 14﹒ (2)
1 0
2 0 0
2 5 0
2 26﹒(3)
2 0
2 2 0
2 2 0
2 12﹒ (4)
1 0
2
1 0
2
4 0
2 18﹒(5)
0 0
2 3 0
2 3 0
2 18﹒因為最大值為 26﹐所以正確的選項為(2)﹒
2. 已知坐標空間中一點 A 3 4 5 , , ﹐求﹕
(1)將點 A 垂直投影到 z 軸的投影點坐標﹒
(2)點 A 到 z 軸的距離﹒
(1)將點A
3 4 5, ,
垂直投影到z軸的投影點坐標為
0 0 5, ,
﹒(2)由(1)可知點A到z軸的距離為點A與點
0 0 5, ,
的距離﹐即為
3 0
2 4 0
2 5 5
2 5﹒3. 右圖是坐標空間中的一個長方體﹐其長﹐寬與高分別 為 4 ﹐ 2 與 3 ﹒求﹕
(1) H 點的坐標﹒ (2) AG 及 BG 的長﹒
(1)H點的坐標為
2, 4 3,
﹒(2)由圖可知﹕A點的坐標為
0,4 0,
﹐B點的坐標為
0 0 0, ,
﹐G點的坐標為
2 0 3, ,
﹒故AG
2 0
2
0
4
2
3 0
2 4 16 9 29﹐
2 0
2
0 0
2 3 0
2 4 0 9 13BG ﹒
第 1 章 空間向量
4. 已知 A 4 1 , , 3 ﹐ B 2 3 1 , , 為坐標空間中兩點﹐ P 為 y 軸上一點﹐且
AP BP ,求 P 點的坐標﹒
設P點的坐標為
0, ,y 0
﹒因為AP
04
2 y1
2
0
3
2 y22y26﹐BP
0
2
2
y3
2 0 1
2 y26y14﹐且APBP﹐所以y22y26y26y14﹐整理可得4y 12﹐解得y 3﹐ 故P點的坐標為
0,3 0,
﹒5. 已知坐標空間中第一卦限內一點 P a b c , , 到 x 軸﹐ y 軸﹐ z 軸的距離分
別為 5 ﹐ 34 ﹐ 41 ﹐求 P 點的坐標﹒
因 為 點 P a b c
, ,
到 x 軸 ﹐ y軸 ﹐ z軸 的 距 離 分 別 為 b2c2 5﹐2 2
34
a c ﹐ a2b2 41﹐
分別平方﹐得b2c225﹐a2c234﹐a2b241﹐ 將三式相加後除以2﹐可得a2b2c250﹐
並解得a225﹐b216﹐c29﹒
又因為點P a b c
, ,
在第一卦限﹐所以
a b c, ,
5 4 3, ,
﹐故P點的坐標為
5 4 3, ,
﹒6. 右圖是邊長為 2 的正四面體 O ABC ﹐
0, 0, 0
O ﹐ A 1,1, 0 ﹐ B 1, 0,1 ﹐ C 0,1,1 ﹐
M ﹐ N 分別為 AO ﹐ BC 的中點﹐求 (1) M ﹐ N 的坐標﹒ (2) MN
及 MN 的長﹒
(1) 0 1 0 1 0 0 1 1
, , , ,0
2 2 2 2 2
M ﹐ 1 0 0 1 1 1 1 1
, , , ,1
2 2 2 2 2
N ﹒
(2) 1 1, ,1 1 1, ,0
0,0,1
2 2 2 2
MN
﹐MN MN
1﹒7. 設 a 2 , 1 , 3
﹐ b 3 , 1 , 2
﹐ c 0 , y z ,
﹕ (1)求 3 a 2 b
﹒ (2)若 c 3 a s b
﹐則 s ﹐ y ﹐ z 分別為何﹖
(1)3
a 2 b 3 2 , 1 , 3
2 3 , 1 , 2
12 , 1 , 13
﹒(2)由
c 3 a s b 可得
0 ,y z, 3 2 , 1 , 3 s 3 , 1 , 2 6 3 , 3 s s , 92s ,即0 6 3s﹐y 3 s﹐z 9 2s﹐ 分別解得s 2﹐y5﹐z5﹒
8. 已知 P 7 , 2 2 , ﹐ Q 1 , 8 11 , 為坐標空間中兩點﹐ R 為直線 PQ 上一點﹐
且 PR RQ : 2 :1 ﹐求 R 點的坐標﹒
R點有兩種可能﹕
(1)R點在PQ上﹐如右圖所示,則 2
R P
PR P 3PQ
2
7 2 2 6 6 9
, , 3 , ,
7 2 2
4 4 6
3 6 8
, , , , , , ﹒
(2)R點在直線PQ上﹐但在PQ外﹐如右圖所示﹐則 2
R P
PR P PQ
7,2 2,
2 6, 6 9,
7,2 2,
12,12 18,
5, 14 20,
﹒故R點的坐標為
3,6 8,
或
5, 14 20,
﹒9. 設 A 2, 1, 3 ﹐ B 5, 0,1 ﹐
(1)若 C 為 1, 5, 2 ﹐則 △ ABC 的重心坐標為何﹖
(2)若 D 為坐標空間一點﹐且 △ ABD 的重心坐標為 3, 2,1 ﹐則 D 點的坐標
為何﹖
(1) △ABC的重心坐標為 2 5
1 , 1 0
5 3 1 2,
2, 2, 2
3 3 3
﹒
(2) 設D點的坐標為
x y z, ,
﹐因為重心的坐標滿足
3, 2,1
2 5 , 1 0 ,3 13 3 3
x y z
﹐
解得x2﹐y7﹐z 1﹐所以D點的坐標為
2,7, 1
﹒10. 坐標空間中﹐下列哪些點可和 A 1 2 3 , , ﹐ B 2 5 3 , , ﹐ C 2 6 4 , , 三點構
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 1 1 2 , , (2) 1 3 4 , , (3) 3 7 6 , , (4) 3 9 4 , , (5) 1 , 5 , 2 ﹒
計算
AB
1 , 3 , 0
﹐BC
0 , 1 , 1
﹐CB
0 , 1 , 1
﹒由右圖可知﹕D﹐E﹐F三點均可和 A﹐B﹐C三點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且其各點坐標分別為
2 6 4
1 3 0
3 9 4
D C CD
C AB , , , , , , ﹒
1 2 3
0 1 1
1 1 2
E A
AE A CB , , , , , , ﹒
1 2 3
0 1 1
1 3 4
F A
AF A BC , , , , , , ﹒ 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4)﹒11. 已知 OA 1, 2, 2
﹐ OB 4, 4, 2
﹒若 OC t OA OB
﹐且 OC
平分 AOB ﹐ 求 t 的值﹒
因為OA
122222 3﹐ OB
424222 6﹐又由菱形的對角線可以將頂角平分的性質﹐如圖所示﹕
可知t2﹒
12. 設 A 1 1 0 , , ﹐ B 1 0 1 , , ﹐ C 0 1 1 , , 為坐標空間中三點﹐若 D 點在第一卦
限﹐且 D ABC 是一個正四面體﹐則 D 點的坐標為何﹖
設D點坐標為
x y z, ,
﹒利用距離公式﹐得﹕
2 2 2 2
1 1
AD x y z ﹐BD2
x1
2y2
z1
2﹐
2 2 2 2
1 1
CD x y z ﹐AB2
1 1
2 0 1
2 1 0
22﹒因為正四面體的所有邊長均相等﹐於是我們得到聯立方程式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2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整理得
2
2 22 1 2 1
2 1 2 1
1 1 2
y z
x z
x y z
由可 得x y z﹐ 將 其 代 入
x1
2 y1
2z22﹐ 整 理 得3z24z0﹐ 解 得z0或4
z3﹐即D點的坐標為
x y z, ,
0 , 0 , 0
或 4 4 43 3 3
, , ﹒ 因為D點在第一卦限﹐所以D點的坐標為 4 4 4
3 3 3
, , ﹒
1-3 空間向量的內積
1. 設 a 1 , 2 , 2
﹐ b 2 , 3 , 1
﹐求 a b 2 a b
的值﹒
計算
a b
1 , 5 , 1
﹐2
a b
4 , 1 , 5
﹐故
2 1 , 5 , 1 4 , 1 , 5 4 5 5 6
a b a b
﹒2. 設 A 1 , 2 , 1 ﹐ B 0 , 3 , 1 ﹐ C 0 , 4 , 2 為空間中三點﹒求﹕
(1) BAC ﹒ (2) △ ABC 的面積﹒
計算
AB
1 , 1 , 0
﹐AC
1 , 2 , 1
﹒(1)因為
2 2 2 2 2 2
1 , 1 , 0 1 , 2 , 1 3 3
cos 1 1 0 1 2 1 2 3 2
AB AC BAC
AB AC
﹐所以BAC 30 ﹒(2)△ABC的面積為1 1
sin 2 6 sin 30
2
ABAC BAC 2 3 2 ﹒
3. 已知 a 2 , 1 , 1
與 b 1 , 2 , z
的夾角為 60 ﹐求 z 的值﹒
因為
a 與
b 的夾角為60﹐所以
2 2
2
2
2 2 2
2 , 1 , 1 1 , 2 ,
1 4
cos 60
2 2 1 1 1 2 6 5
a b z z
z z a b
﹐且4 z 0﹐即z4﹒
將上式兩邊平方﹐得
22
1 4
4 30 6 z z
﹐整理得z216z170﹐解得z1或z 17﹒ 因為z1與z 17均滿足z4﹐所以z1或z 17﹒
第 1 章 空間向量
4. 右圖是一個邊長為 2 的正立方體﹐ M ﹐ N 兩點分別為底面 與 側 面 正 方 形 的 中 心 ﹐ A 是 正 立 方 體 的 一 個 頂 點 ﹐ 求
MAN 的值
﹒將正立方體放在空間坐標系中﹐如右圖所示﹒
因為AM
1 , 1 ,2
﹐AN
1 , 0 , 1
﹐所以cos AM AN
MAN
AM AN
2
22 2 2 2
1 1 1 0 2 1
1 1 2 1 0 1
3 3
2
6 2
﹒
因此MAN 30 ﹒
5. 右圖是坐標空間中的一個正立方體﹐選出正確的選項﹕
(1) E 點的坐標為 2 2 2 , , (2) DC 2 , 2 , 2
(3) OE 2 3
(4) DG GC
(5) BD
和 BG
的夾角為 45 ﹒
由A點的坐標可知此正立方體的邊長為2﹒ (1)E點的坐標為
2 2 2, ,
是正確的﹒(2)D點的坐標為
2 0 2, ,
﹐C點的坐標為
0 2 0, ,
﹐故DC
2 2, ,2
是正確的﹒(3)因為E的點坐標為
2 2 2, ,
﹐所以 OE
2222222 3是正確的﹒(4)因為DG
2 0 0, ,
﹐GC
0 2, ,2
﹐計算DG GC
0﹐所以DG
GC是正確的﹒(5)因為BD
0,2 2,
﹐
2 2 2
BG
, , ﹐計算8 BD BG
﹐得兩向量之夾角的餘弦值為 8 2 2
cos cos 45
2 2 2 3 6 2 BD BG
BD BG
﹐所以BD
和BG
的夾角不是45﹒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3)(4)﹒
6. 右圖中﹐ ABCD EFGH 是一個正立方體﹐選出正確的選
項﹕
(1) EA EG 0
(2) ED EF 0
(3) EC AG 0 (4) EF EH AC
(5) EF EA EH EC
﹒
將正立方體放在坐標空間中﹐如右圖所示﹕
(1)EA EG
0 , 0 , 1
1 , 1 , 0
0﹒(2)ED EF
1 , 0 , 1
0 , 1 , 0
0﹒(3)EC AG
1 , 1 , 1
1 , 1 , 1
1﹒(4)EF
EHEGAC﹒(5)EF
EA EH EFFB BC EC﹒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4)(5)﹒
7. 設 a
﹐ b
是空間中的兩向量﹐ a 3
﹐ b 4
﹐ a b 41
﹒求
(1) a b
的值﹒ (2) a b
的值﹒
(1)因為
2 2 2
2
a b a b a b a a b b
﹐所以
2 2 2
41 9 16
2 2 8
a b a b
a b
﹒(2)因為
2 2 2
2
a b a b a b a a b b
﹐所以
2
2 2
3 2 8 4 9
a b
﹐即
a b 3﹒8. 設實數 x ﹐ y ﹐ z 滿足 x 2 y 4 z 12 ﹐求 x
2 4 y
2 4 z
2的最小值﹐並求此 時 x ﹐ y 與 z 的值﹒
利用柯西不等式﹐得
x2
2y 2 2z 2
12 12 22
x2y4z
2﹐將x2y4z12代入﹐得
x24y24z2
6 122﹐即x24y24z224﹐而且當 2 2
1 1 2
x y z
t﹐即xt﹐ 2
yt ﹐zt時等號才成立﹒將其代入x2y4z12﹐ 得6t12﹐解得t2﹒故當x2﹐y1﹐z2時﹐x24y24z2有最小值24﹒
9. 設實數 x ﹐ y ﹐ z 滿足 x 2
2 y
2 4 z
2 9 ﹐求 2 x y 4 z 的最大值與最
小值﹐並分別求有最大值與最小值時 x ﹐ y 與 z 的值﹒
利用柯西不等式﹐得
x2
2y2
2z 2
22
1222
2x 4 y 4z
2﹐將
x2
2y24z29代入﹐得9 9
2x y 4z4
2,即 9 2x y 4z 4 9﹐整理得 5 2x y 4z13﹒ 而且當 2 2
2 1 2
x y z
t
﹐即x2t2﹐y t﹐zt時等號才成立﹒
將其代入
x2
2y24z29﹐整理得9t29﹐解得t 1﹐即
x y z, ,
4 , 1 , 1
或
0 , 1 , 1
﹒故當x4﹐y 1﹐z1時﹐2x y 4z有最大值13﹔ 當x0﹐y1﹐z 1時﹐2x y 4z有最小值5﹒
10. 已知空間中三點 P 1, 1, 2 ﹐ Q 3, 3, 2 ﹐ R 3, 0,1 ﹐求
(1)向量 PR
在 PQ
上的正射影﹒ (2)點 R 到直線 PQ 的最短距離﹒
(1)設
PR在PQ
上的正射影為
a ﹐計算
PR
4,1, 1
﹐PQ
4, 2, 4
﹐利用正射影公式﹐得 2
18 1
2, 1, 2
36 2
PR PQ
a PQ PQ PQ
PQ
﹒故
PR在PQ
上的正射影為
2, 1, 2
﹒(2) 設
PR在PQ
上的正射影為
PA﹐如圖所示﹕可知點R到直線PQ的最短距離為
RA ﹒計算
RARPPA
4, 1,1
2, 1, 2
2, 2, 1
﹐故點R到直線PQ的最短距離
RA 22
2 2 12 3﹒11. 右圖中﹐ O ABCD 是一個各邊長均為 2 的四角錐﹐
其中 ABCD 是一個正方形﹒選出正確的選項﹕
(1) OA OB OC OD 0
(2) OA OB OC OD 0 (3) OA OB OC OD 0
(4) OA OB OC OD (5) OA OC 2
﹒ [仿 93 學測]
設點O在底面ABCD的投影點為G﹐點E﹐F分別為AB
與CD的中點﹒
(1)OA OB OC OD 2OE OF 4OG 0
﹒(2)OA OB OC OD 2OE OF 0
﹒(3)OA OB OC OD OA OC OB OD
2OG
2OG 0 ﹒(4)因為邊長均為2﹐且AOB COD 60 ﹐ 所以OA OB
2 2 cos 60 OC OD
﹒(5)因為OAOC2﹐AC AB2BC2 22222 2﹐即△AOC 之三邊長為2﹐2﹐2 2﹐ 所以△A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OAOC﹐故OA OC
0﹒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3)(4)﹒
12. 右圖中﹐ ABCD 是一個正四面體﹐證明﹕ AB
和 CD
垂 直﹒
取CD的中點M ﹐連接AM﹐BM﹐如右圖所示﹒
因為△ACD﹐△BCD皆為正三角形﹐
所以AMCD﹐BMCD﹐即 0
AM CD
﹐0 MB CD
﹒ 計算AB CD AMMBCD AM CD
MB CD
0 0 0
﹐ 因此
AB和CD
垂直﹒1-4 外積、體積與行列式
1. 設向量 a 1 , 1 , 1 ﹐
2 , 0 , 1
b
﹐求﹕
(1) a b
與 b a
﹒ (2) 由 a 與 b
所張出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根據外積的定義﹐得
1 1 1 1 1 1
, , 1 , 1 , 2
0 1 1 2 2 0
a b
﹒
0 1 1 2 2 0
, , 1 , 1 , 2
1 1 1 1 1 1
b a
﹒(2)由
a 與
b 所張出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
12 12 2 2 6a b
﹒2. 已知 n
與兩向量 a 1 , 1 , 0 ﹐
3 , 4 , 4
b
均垂直﹐且
9 n
﹐求 n
﹒
因為
a b 和
a 與
b 均垂直﹐所以
n 與
a b 平行﹐即n t a b
﹐t是實數﹒
計算 1 0 0 1 1 1
, ,
4 4 4 3 3 4
a b
4 , 4 , 7
﹐可得
n t
4 , 4 , 7
4 , 4 , 7t t t
﹒因為
n
4t 2 4t 2 7t 2 9t ﹐又
n 9﹐所以﹐ t 1﹐解得t 1﹒故
n 為
4 , 4 , 7 或
4 , 4 ,7
﹒第 1 章 空間向量
◎3. (1) 求由三向量 a 3 , 1 , 1
﹐ b 2 , 0 , 1
﹐ c 2 , 2 , 1
所張出之平 行六面體的體積﹒
(2)已知空間中 A 1 , 2 , 2 ﹐ B 2 , 1 , 3 ﹐ C 1 , 5 , 1 ﹐ D a , 1 , a 四點共平
面﹐求 a 的值﹒
(1) 利用平行六面體的體積公式﹐得其體積V為
1 1 1 3 3 1
, , 2 , 2 , 1
0 1 1 2 2 0
V a b c
1 , 1 , 2
2 , 2 , 1
1 2
1 2 2 1 2 2﹒ (2) 因為A﹐B﹐C﹐D四點共平面﹐所以三向量
1 , 1 , 1
AB
﹐
2 , 3 , 1 AC
﹐
1 , 1 , 2 AD a a
共平面﹐所以由
AB﹐
AC﹐AD
所張出之平行六面體的體積為0﹐即1 1 1
2 3 1 0
1 1 2
a a
﹐
展開得3a 6 a 1 2 1 2
a2
3 a 1
0﹐ 整理得 a 1 0﹐解得a1﹒4. 設 A 3 , 2 , 1 ﹐ B 3 , 1 , 1 ﹐ C 1 , 0 , 2 為空間中三點﹐求﹕
(1) △ ABC 的面積﹒ (2)點 B 到直線 AC 的距離﹒
(1)計算
AB
6 , 3 , 0
﹐AC
2 , 2 , 1
﹐則△ABC的面積為
1 1 1 9
6 , 3 , 0 2 , 2 , 1 3 , 6 , 6
2
ABAC 2 2 2﹒(2)由右圖可知﹕點B到直線AC的距離﹐
就是△ABC中以AC為底邊之高h的長﹒
因為AC
2 , 2 , 1
2222 12 3﹐ 又△ABC的面積為 3 92 2 2
AC h h ﹐ 解得h3﹐所以點B到直線AC的距離為3﹒
5. 設 a
﹐b
是空間中二個不平行的非零向量﹐且非零向量 n
滿足 n a
﹐ n b
﹒選出正確的選項﹕
(1) 3 a a b
(2) b b a 0
(3) a b b a 0
(4) n t
( a b )
﹐ t 是一個實數 (5) 3 a 4 b s a b
﹐ s 是一個實數﹒
(1)因為 a a b
﹐所以3 a a b
﹒(2)因為 b b a
﹐所以 b b a 0
﹒(3)因為 b a a b
﹐所以 a b b a 2 a b 0
﹒(4)因為 a b a
﹐ a b b
﹐所以 n // a b ﹐即
n t a b
﹐t是一個實數﹒
(5)因為3 a 4 b
與a b
垂直﹐而非平行﹐所以3
a 4 b 不能表示成a b
的係數積﹒
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4)﹒
由上面的算式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3)(5)﹒
2-1 空間中的平面
1. (1)求通過點 A 1 , 2 , 3 ﹐且以 n 3 , 2 , 1
為法向量之平面 E 的方程式﹒
(2)求通過點 A 1 , 2 , 3 ﹐且與 x 軸垂直之平面 F 的方程式﹒
(1)因為
n
3 ,2 , 1
為平面E的一個法向量﹐所以可設平面E的方程式為3x2y z d﹐
又因為平面E通過點A
1 , 2 , 3
﹐所以d 3 1 2 2 3 2﹐ 故平面E的方程式為3x2y z 2﹒(2)因為
1 , 0 , 0
是x軸的一個方向向量﹐所以
1 , 0 , 0
是平面F的一個法向量﹐因此可設平面F的方程式為xd﹐ 又因為平面F通過點A
1 , 2 , 3
﹐所以d1﹐故平面F的方程式為x1﹒
2. 求通過 A 1 , 1 , 1 ﹐ B 2 , 1 , 1 ﹐ C 3 , 5 , 0 三點之平面 E 的方程式﹒
由A﹐B﹐C三點的坐標可得
AB
1 , 2 , 0
﹐
2 , 6 , 1 AC
﹐且
AB與AC
的外積為
2 , 1 , 2 1 2 , 1 , 2 ABAC
﹒因為外積
ABAC與
AB﹐AC
均垂直﹐所以
2 , 1 , 2
是平面E的一個法向量﹐並設E的方程式為2x y 2zd﹒ 因為E通過點
1 , 1 , 1
﹐所以d 2 1 1
1 2 1 1, 故平面E的方程式為2x y 2z1﹒3. 設 A ﹐ B ﹐ C 為空間坐標中的三點﹐且分別在 x 軸﹐
y 軸與 z 軸的正向上﹐ O 為原點﹐且 OA 3 ﹐ OB 4 ﹐ 5
OC ﹐如右圖所示﹒
(1)求通過 A ﹐ B ﹐ C 三點之平面 E 的方程式﹒
(2)若 D 3 , 2 , c 為平面 E 上一點﹐則 c 的值為何﹖
第 2 章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1)由圖可知A﹐B﹐C三點的坐標分別為A
3 , 0 , 0
﹐B
0 , 4 , 0
﹐C
0 , 0 , 5
﹒利用截距式可得平面E的方程式為 1
3 4 5
x y z ﹒
(2)因為D
3 , 2 ,c
為平面E上一點﹐所以3 2 13 4 5
c ﹐解得 5 c 2﹒
4. 求兩平面 E
1: x 2 y z 3 和 E
2: x y 3 的夾角﹒
設為平面E1的法向量
n1
1 , 2 , 1
與平面E2的法向量
n2
1 , 1 , 0
的夾角﹒因為
1 2
2 2 2 2 2 2
1 2
1 1 2 1 1 0 3 3
cos 1 2 1 1 1 0 2 3 2
n n n n
﹐所以等於30﹐因此兩平面的夾角為30與180 30 150﹒
5. 關於平面 E : 3 x 2 y z 4 ﹐選出正確的選項﹕
(1)平面 x y z 3 與 E 垂直 (2)平面 3 x 4 y z 5 與 E 垂直 (3)平面 x 3 y 3 z 8 與 E 垂直 (4)平面 3 x 2 y z 6 與 E 平行 (5)平面 75 x 50 y 25 z 100 與 E 平行﹒
3 ,2 , 1
是平面E: 3x2y z 4的一個法向量﹒(1)因為x y z 3的一個法向量為
1 , 1 , 1
﹐又
1 , 1 , 1
3 ,2 , 1
0﹐所以平面x y z 3與E垂直﹒
(2)因為3x4y z 5的一個法向量為
3 , 4 , 1
﹐又
3 , 4 , 1
3 ,2 , 1
0﹐ 所以平面3x4y z 5與E垂直﹒(3)因為
1 , 3 , 3
是x3y3z8的一個法向量﹐又
1 , 3 , 3
3 ,2 , 1
0﹐所以平面x3y3z8與E垂直﹒
(4)將 3x 2y z 6改寫成3x2y z 6﹐因為
3 ,2 , 1
是平面 3x 2y z 6的一個法向量﹐與
3 ,2 , 1
相同﹐且 6 4﹐所以平面 3x 2y z 6與E平行﹒(5)因為75x50y25z100的一個法向量為
75 , 50 ,25
25 3 , 2 , 1
﹐ 又
3 , 2 , 1
與
3 ,2 , 1
不平行﹐所以平面75x50y25z100與E不平行﹒由上面的討論可知:正確的選項為(1)(2)(3)(4)﹒
6. 已知空間中三平面 E
1: 2 x 2 y z 5 ﹐ E
2: x 2 y cz 3 ﹐
3
: 4 10
E ax by z ﹐且 E
1 E
2﹐ E
2// E
3﹐求
(1) a ﹐ b ﹐ c 的值﹒ (2)求兩平行平面 E
2﹐ E
3的距離﹒
(1) E1﹐E2﹐E3的法向量分別為
2, 2,1
﹐
1, 2,c
﹐
a b, , 4
﹒因為E1E2﹐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