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異議案件審定書
中華民國111年11月日 貿聲字第11122500號
異議人:華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市區中路段 3 號 2 樓 代表人:劉偉
異議人因違反貿易法事件,不服本局民國(下同) 111 年 8 月 9 日貿服字第 1110002708 號函處以新臺幣(以下同)6 萬元罰 鍰之處分,提起聲明異議。經本局聲明異議審議委員會第 276 次會議(111 年 10 月 26 日)審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事 實
異議人 111 年 5 月 6 日向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下稱基隆關) 報運進口中國大陸製電動車馬達/控制器 2 合 1 驅動總成 PEV80 1 批(第 AA/11/E50/H0204 號報單),經查驗結果,產地為中國大 陸,惟其外箱標示國內廠商尼得科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文名稱,
來貨本體亦僅標示「Nidec」,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涉產地標 示不實,移請本局核處。
案經本局 111 年 6 月 10 日貿服字第 1110002112 號函(111 年 6 月 14 日送達)及 111 年 7 月 11 日貿服字第 1110101717 號
函(111 年 7 月 13 日送達)請異議人檢證說明產地標示不實原 因。異議人 111 年 6 月 13 日及 7 月 22 日函復略以,於進口報 單如實申報產地為中國大陸製,因採三角貿易交易模式,向尼 得科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尼德科台灣公司)訂購本案貨品,
中國大陸出口商自行於外箱標籤上標示臺灣代理商名稱:尼得 科台灣股份有限公司/Nicd Taiwan Corporation 所致。
本局審酌前揭貨品產地為中國大陸,惟其外箱標示國內廠 商尼得科台灣公司中英文名稱,貨品本身亦僅標示「Nidec」, 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異議人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屬實,已 違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規定,爰依據「輸入貨品未依規定 標示產地或產地標示不實處分原則」項次 5 規定,按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處以 6 萬元罰鍰之處分。異議人不服,
遂向本局聲明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
理 由
一、按出進口人不得有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為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規定;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出進口 人有第 17 條各款所定禁止行為之一者,本局得予以警告、
處 6 萬元以上 300 萬元以下罰鍰或停止其 1 個月以上 1 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次按本局發布修正之「進 口貨品產地標示不實案件處理原則」第 1 點第 1 款規定,
進口外國貨品,標示其他文字(如國內廠商名稱)、圖案 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者,由本局依貿易法第 17 條及第 28 條規定議處,合先敘明。
二、本 件 異 議 理 由 略 謂 : 查 本 案 貨 品 包 裝 上 標 示 「 Nidec
Taiwan Corporation」,非異議人所為,亦非異議人指使 尼得科台灣公司或尼得科中國公司為之,此為尼得科台灣 公司自承。次查,就包裝上關於尼得科台灣公司之標示非 屬產地標示,僅係顯示三角貿易當事人之一即尼得科台灣 公司,且係為符合進口報單而標示。何況本案貨品移除包 裝後將組裝於電動大客車內,不生任何致消費者誤認疑慮。
退步言之,貨品包裝標示實未註明任何產地,爰請念及異 議人為初犯且已立即改正標示,予以撤銷原處分或改處警 告之處分。
三、案經開會審議,異議人之代理人列席說明,除執前詞,並 未提具新事證。惟查:
(一)本件依基隆關查驗結果,貨品產地為中國大陸,惟其外 箱標示國內廠商尼得科台灣公司中英文名稱,貨品本身 亦僅標示「Nidec」,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涉產地標 示不實。異議人雖辯稱本案貨品標示非異議人所為,亦 非異議人所指示,係中國大陸出口商自行於外箱標籤上 標示尼得科台灣公司中英文名稱;另本案貨品移除包裝 後將組裝於電動大客車內,不生任何致消費者誤認疑慮 等語。惟查輸入貨品上標示標示尼得科台灣公司中英文 名稱,核屬「進口貨品產地標示不實案件處理原則」第 1 點第 1 款規定標示其他文字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行為;
另本局 111 年 6 月 30 日貿服字第 1117020387 號函請 尼得科台灣公司檢證說明本案貨品產地標示不實原因,
尼得科台灣公司 111 年 7 月 5 日函復略以,包裝外箱 交貨標籤及具有尼得科公司英文名稱之嘜頭,係按照異
議人提供之標示,以尼得科台灣公司作為交貨廠商代表;
又異議人於輸入時未註明進口商、代理商或經銷商等文 字,核不符合「進口貨品產地標示不實案件處理原則」
第 1 點第 1 款但書第 3 目規定,所辯於輸入後移除包 裝將組裝於電動大客車內,不生任何致消費者誤認疑慮 等語,尚難執為本件免責或減輕之理由。異議人既為以 進出口為常業之廠商,對於前揭進口標的之標示及相關 法規之遵守,本應負相當注意之義務卻未為注意,堪認 已違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出進口人不得有產地標示 不實行為之規定。
(二)按本局 109 年 2 月 18 日貿服字第 1090150341 號令修 正之「輸入貨品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產地標示不實處分 原則」項次 5 規定,進口外國貨品,標示其他文字(如 國內廠商名址)、圖案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1 年內 初次違規者應裁處 6 萬元罰鍰。本件異議人前揭輸入貨 品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核屬前揭處分原則項次 5 規定 之違規態樣,自應依法裁罰。
(三)綜上,本局綜合考量異議人違規情節及受責難程度,於 貿易法第 28 條法定罰鍰額度內,裁處異議人以最低之 6 萬元罰鍰處分,尚屬允妥,要屬有據,核無違誤。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無理由,爰依貿易處分案件聲明 異議處理辦法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審定如主文。
局長 江 文 若
中 華 民 國 1 1 1 年 1 1 月
日如不服本審定,得於審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30 日內檢附訴願書、
原處分書、本審定書等資料影本,經本局向經濟部提起訴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