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異議案件審定書
中華民國110年9月13日 貿聲字第1102250135號
異議人:利○車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彰化縣彰化市福○里西○莊 2-1 號 代表人:劉○華
異議人因違反貿易法事件,不服本局民國(下同) 110 年 7 月5 日貿服字第1100152116 號函處以新臺幣(下同)8 萬元罰鍰之 處分,提起聲明異議。經本局聲明異議審議委員會第 263 次會 議(110 年 8 月 25 日)審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事 實
緣異議人於 110 年 6 月 4 日以第 DA/10/158/C1925 號國貨 出口報單,向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下稱臺中關) 報運出口自 行車及自行車零件 1 批至香港,經臺中查驗結果,該報單第 17 項至第 18 項貨品為外貨,惟外箱卻同時標示 MADE IN TAIWAN 及 MADE IN CHINA 字樣,涉產地標示不實,爰就其違反貿易法 部分移請本局核處。
案經本局 110 年 6 月 15 日函請異議人檢證說明,其於 110 年 6 月 23 日函復略以,異議人因作業疏忽,未注意外箱上已 有標示 MADE IN CHINA,又誤以該貨為國貨,才誤貼產地 MADE
2
IN TAIWAN 等語。本局審酌本件依臺中關查驗結果,前揭貨品 為外貨,異議人雖已正確標示產地為 MADE IN CHINA,卻同時 於外箱上標示 MADE IN TAIWAN 字樣,有使人誤認產地之虞,
已違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規定,爰依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裁處異議人 8 萬元罰鍰之處分。異議人不服,遂向 本局聲明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
理 由
一、 按出進口人不得有未依規定標示來源識別、產地或標示 不實之行為,為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規定,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第 6 款規定,出進口人有第 17 條各款所定禁止 行為之一者,本局得予以警告、處 6 萬元以上 300 萬元 以下罰鍰或停止其 1 個月以上 1 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 出入貨品,合先敘明。
二、 本件異議理由略謂:本件出口貨品係由大陸、臺灣及日 本製零件組裝而成,另在國內改裝整套煞車系統及更換 不良零件,其將前揭貨品置於貨櫃門口明顯位置,絕無 蓄意為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又異議人因受疫情影響及 其他變故影響,致大宗訂單延遲出口,庫存堆積如山,
期間雖試圖轉為部分內銷,但不如預期。盼能改處停止 1 至 2 個月輸出貨品之處分,或從輕裁罰等語。
三、 案經開會審議,異議人之代表人到場說明,除執前詞外,
未能提具新事證。查異議人既為以出進口為常業之廠商,
對於出口標示及相關法規,本應負有相當之注意義務。本 件依臺中關查驗結果,前揭出口貨品係屬外貨,惟外箱 卻同時標示 MADE IN TAIWAN 及 MADE IN CHINA 字樣,有 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堪認已違反貿易法第 17 條第 2 款
3
出進口人不得有產地標示不實行為之規定。異議人雖辯 稱,其將該等貨品置於貨櫃明顯位置,絕無蓄意為產地 標示不實之行為等語,核屬內部管理問題,應不影響違 法事實之成立;至有關疫情等事故致延遲出口等情,亦 與違法事實無涉,皆難執為解其責任之理由。是異議人應 負有相當之注意義務卻未為注意,實難謂無過失,自應依 法裁罰。又按本局 109 年 2 月 18 日貿服字第 1090150316 號令修訂之「輸出貨品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產地標示不 實處分原則」項次 5 明定,出口非我國產製貨品,標示 其他文字(如 TAIWAN TAIPEI、多國產地標示、…)、圖案,
有使人誤認其產地之虞,1 年內初次違規應裁處 8 萬元罰 鍰。本件異議人前揭輸出貨品產地標示不實之行為,核 屬前揭處分原則項次 5 明定之違規態樣。本局審酌異議 人違規情節及受責難程度,於貿易法第 28 條規定之 6 萬 元以上 300 萬元以下罰鍰額度內,處異議人以 8 萬元罰 鍰之處分,尚屬允妥,要屬有據,核無違誤。
四、 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無理由,爰依貿易處分案件聲 明異議處理辦法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審定如主文。
局長 江 文 若
中 華 民 國 1 1 0 年 9 月 1 3 日
如不服本審定,得於審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30 日內檢附訴願書、
原處分書、本審定書等資料影本,經本局向經濟部提起訴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