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47

伍、 研究討論與結論

48

指定字的書寫表現上,張菀真(2014)的研究中,平均年齡5歲以上幼兒「大」

字的正確書寫人數比例為60%,對應本研究5歲組和6歲組「大」的正確率是 52%;「人」字的正確書寫人數比例為47%,對應本研究5歲組和6歲組「人」

的正確率是45%。本研究在指定字的正確書寫人數上略低於張菀真(2014)的研 究,但差距並不明顯,對比與本研究名字書寫得分的差距,指定字的差距明顯較 小。推測可能是幼兒園在名字書寫的練習課程不同,張菀真(2014)其中的幼兒 園是以能夠書寫名字做為畢業前目標,這可能是造成名字書寫差異較大的原因。

在指定字部分,本研究與張菀真(2014)研究的幼兒園皆無教學指定字的情況下,

正確書寫人數比例的得到相近的結果,推測幼兒有書寫出一些環境常見字的能力。

比較各個指定字的得分後可以發現得分較高的指定字不外乎是最容易接觸到的 指定字,如「三」、「大」。研究者觀察其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大」確實是每天都 會重複看到的字,因為大班的門牌和標示在很多地方都相當顯眼。此結果類似識 字的發展中,環境文字的識字表現優於非環境文字(徐雅鈺,2015)。可能也與 詞頻效應(Word Frequency Effect)中,高頻字的語言處理會比低頻字快的情況 有關(Brysbaert, Mandera, & Keuleers, 2017)。本研究結果發現三個年齡組中,得 分較高的指定字都相當類似,尤其5歲組和6歲組幾乎一樣。推測漢字的書寫發 展中,在字的發展上也具有類似英文字母書寫發展的順序性,再沒有刻意介入的 情況下,有些字能夠先學會再學會其他字。在英文字母中,幼兒最能夠正確書寫 的是「o」,且正確率遠高於其他字母(Puranik & Lonigan, 2011),在本研究中則 是由橫畫所構成的「三」正確率也明顯高於其他漢字。

在測驗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幼兒看到指定字的時候,一開始會表明沒有人教 過,所以不會寫指定字,但是經鼓勵嘗試後幼兒卻書寫出正確的指定字。推測幼 兒有可能在語言環境中能夠習得未曾學過書寫的漢字。幼兒在學習書寫的發展上 並非是一字字的正式教學才學習到如何寫出該字,符合Clay(1975)觀察到幼 兒在語言環境中,會在非教學的情況下學習到書寫。

49

對比指定字和名字書寫的表現,名字書寫在三組的組間皆有顯著差異,但是 指定字書寫在4歲組和5歲組間無顯著差異(5歲和6歲組有顯著差異)。未來 若在評估上,名字書寫可能會是比指定字書寫更適合的項目。

二、漢字與拼音文字書寫的早期書寫表現

林庭玉(1999)比較漢字書寫萌發的樣本對比拼音文字書寫萌發的樣本,發 現皆有塗鴉的表現,但未進一部探討其塗鴉差異。從本研究的書寫樣本發現漢字 的幼兒使用塗鴉來表示文字時,與文獻中使用拼音文字中的塗鴉表現稍有不同。

根據Ho(2011)的研究中系統性的利用統計方式將塗鴉分為三種型態分別是無

方向性、橫線、波浪狀。但是在本研究的樣本中較少幼兒以波浪狀的塗鴉呈現,

且漢字的幼兒即使是無特定方向性的塗鴉,塗鴉間也常會有間格的來分開不同的 塗鴉。本研究中的樣本中,塗鴉形式常以直線斜線交錯形成的型態,例如: 和

,就像是「*」字。推測可能是受到漢字字形中大量橫畫和豎畫的影響,而 不像拼音文字中的字母串或波浪狀。此外,在本研究的觀察樣本中,有別於拼音 文字的書寫發展中使用字母來發明拼字的階段,漢字幼兒則以筆畫或部件來創字,

例如:月的創字 。

另外也發現幼兒會在不同的書寫任務上呈現不同的書寫形式,例如在名字書 寫時寫出近似部件的符號,在指定字「三」的時候寫出正確字,而在較困難的字

「木」以塗鴉呈現。這點上與使用拼音文字的幼兒書寫表現相似,在不同的書寫 任務上會有不同的書寫形式(Puranik & Lonigan, 2011; Sulzby, 1985)。因此未來 若要觀察幼兒的書寫,太過單一的書寫任務可能錯估幼兒的書寫能力。

Clay(1975)討論到幼兒在早期書寫時會有一些書寫策略,本研究觀察到漢 字幼兒在書寫時部分策略與拼音文字的幼兒相似,但是也有部分與拼音文字的幼 兒不同的表現。首先,早期拼音文字書寫出現的庫存原則,就是指將已學會的字 母或符號排列出來。在本研究中出現許多幼兒以數字來取代漢字。可能是因為幼

50

兒園會在中班時教數字的書寫,多數幼兒都能夠書寫出數字,而漢字相對數字書 寫較為困難。推測幼兒在此一時期,對於書寫出目標字形還沒有明確的概念,可 能認為有寫出符號即是完成書寫,因此在4歲組的樣本中,不少以數字來取代漢 字。另外,早期拼音文字書寫的彈性原則(將符號或字母變形),也出現在本研 究觀察的幼兒樣本中,例如:當幼兒不會寫「四」,但會寫「三」的情況下,會寫 成 ,幼兒將「三」的下面直接多一條橫畫來代表「四」。

Clay(1975)發現幼兒書寫時會有重現原則(重複使用相同的字母或符號)。

本研究發現幼兒常將此策略用在指定字上,由於對於幼兒指定字可能較為困難,

圖7則是用木來取代其他指定字。出現多次同樣的例子在本研究中,幼兒如果只 會單一部件,遇到其他指定字的書寫,會很自然地把原本會的部件寫出來或變形 呈現。

圖7 以木取代其他指定字

觀察到不少幼兒雖然以塗鴉或是類似部件的符號呈現書寫,但是其符號或塗 鴉有規則性。同一個幼兒的塗鴉會有高度的相似。幼兒會藉由增添或修改塗鴉的 一小部分來代表不同的字,如圖8雖然是不同的指定字,幼兒皆以類似三角形內 再加入筆畫的符號來取代。圖8的表現類似在拼音文字中的創造原則(將已知的 字母或符號拼湊出不同的字)(Clay, 1975)。觀察到不少漢字幼兒會以改變圖案 的內容方式呈現。由於本研究是採用量化的研究,未進一步分析上述提到的觀

51

察。

圖8 以自創塗鴉來代表不同指定字

綜合以上觀察,漢字書寫的發展上,在未能正確書寫前,與拼音文字都同樣 有一些書寫策略。但同樣書寫策略呈現出來的形式,卻與拼音文字稍有不同。不 同之處可能即受到漢字組字結構的影響,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