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之推論性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分析護理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的影響,因此本節根 據研究假說進行迴歸分析,以了解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各構面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是 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蒐集之資料,自變項來自台灣天主教醫院護理人員情緒 勞務程度的分數,而依變項來自其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數,人口學屬性變項為教育 程度、職務、科別、年齡及年資等因素,以了解研究資料是否支持研究假設結果。
如表30所示。
護理人員人口學屬性變項對心理健康因子預測分析。
由表30得知,護理人員人口學屬性變項對心理健康狀況在模式中之解釋變異 量達統計上顯著水準(F = 6.59, p< .001),而R2 = .05與AdjustedR2 = .04。年資與 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0.59, p< .05);教育程度(五專)
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4.28, p< .05);職務(護理人 員)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3.31, p< .05);科別(加 護病房)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1.97, p< .01)。
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各構面對心理健康因子預測分析。
由表30得知,護理人員人口學屬性變項、情緒勞務對心理健康狀況在模式中 之解釋變異量達統計上顯著水準(F = 17.42, p< .001),而R2 = .22與AdjustedR2
= .21。基本的情緒表達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0.40, p
< .001),情緒多樣性程度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β = -0.16, p< .001),深層的情緒偽裝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 (β = 0.13, p< .001)。
表30
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各構面對心理健康因子預測分析
自 變 項 β SE t p
Step1. 控制變項控制變項控制變項控制變項 教育程度a
職校 -0.44 2.27 -0.20 0.85
五專 -4.28 1.91 -2.24 * 0.03
二專 -3.51 1.90 -1.84 0.07
大學 -2.75 1.89 -1.46 0.15
年齡 0.58 0.42 1.39 0.16
年資 0.59 0.25 2.31 * 0.02
目前職務b
正.副護理長 -0.19 1.66 -0.12 0.91 護理人員 -3.31 1.50 -2.20 * 0.03 科別c
內科 0.75 0.67 1.12 0.27
外科 -0.64 0.84 -0.76 0.45
婦產科 0.74 0.99 0.75 0.45
兒科 -0.03 0.95 -0.03 0.97
加護 1.97 0.71 2.78 ** 0.01
R2 .05
AdjustedR2 .04
F 6.59 ***
Step2. 情緒勞務情緒勞務 情緒勞務情緒勞務
基本的情緒表達 0.40 0.05 7.92*** 0.00 表層的情緒控制 -0.10 0.09 -1.09 0.28 互動程度 0.15 0.09 1.76 0.08 情緒多樣性程度 -0.16 0.05 -3.27*** 0.00 深層的情緒偽裝 0.13 0.04 3.37*** 0.00
Overall R2 .22
Overall AdjustedR2 .21
Overall F 17.42***
R2 .17
F 10.83
註
. * P< .05; ** P< .01; *** P< .001。a參考組為研究所(含以上);b參考組為其他職務;c參考組為其他科別。
第五節 小結
此節主要是總結本研究針對台灣天主教醫院護理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 之假設驗證推論分析結果,假設1-1、假設1-2、假設1-3獲部分支持;假設1-4、
假設1-5、假設2-4、假設2-5、假設3-2、假設3-3、假設3-4未獲得支持(表31)。 護理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 結果顯示:
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教育程度、職務、科別與情緒勞務有部份顯著差異,與心理健康有顯著差異,
意即不同人口學屬性變項的護理人員在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方面有明顯的差別。
皮爾森相關分析。
控制變項方面,護理人員年齡與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情緒控制、深層的情 緒偽裝及心理健康呈正向關聯性,意即年齡越大,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情緒控 制及深層的情緒偽裝頻次越高,情緒勞務就越高,心理就越不健康;與互動程度、
情緒多樣性程度無關聯性。護理人員年資與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情緒控制及心 理健康呈正向關聯性,意即年資越深,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情緒控制的頻次越 高,情緒勞務就越高,心理就越不健康;與互動程度、情緒多樣性程度、深層的 情緒偽裝無關聯性。
自變項情緒勞務各構面相關性方面,護理人員基本情緒表達與表層情緒控 制、互動程度、情緒多樣性程度、深層情緒偽裝呈顯著高度正相關;表層的情緒 控制與互動程度、情緒多樣性程度、深層的情緒偽裝呈顯著高度正相關;互動程 度與情緒多樣性程度、深層的情緒偽裝呈顯著高度正相關;情緒多樣性程度與深
層的情緒偽裝呈顯著高度正相關;意即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各構面間有相關性。
變項之間的相關性方面,護理人員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情緒控制、互動程 度、深層的情緒偽裝與心理健康呈顯著高度正相關,意即基本情緒表達、表層的 情緒控制、互動程度、深層的情緒偽裝的頻次越高,情緒勞務就越高,心理就越 不健康;情緒多樣性程度與心理健康呈無顯著相關;意即護理人員基本情緒表 達、表層的情緒控制、互動程度、深層的情緒偽裝與心理健康有相關性。
迴歸分析。
護理人員人口學屬性變項對心理健康因子預測分析,護理人員人口學屬性變 項對心理健康狀況在模式中之解釋變異量達統計上顯著水準(F = 6.60, p
< .001),而R2 = .05與AdjustedR2 = .04。年資、教育程度(五專)、職務(護理 人員)、科別(加護病房)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
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各構面對心理健康因子預測分析,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在控 制人口學變項後,心理健康狀況在模式中之解釋變異量達統計上顯著水準(F = 17.42, p< .001),而R2 = .22與AdjustedR2 = .21。基本的情緒表達、情緒多樣性程 度、深層的情緒偽裝與心理健康的迴歸係數檢定達統計上顯著水準。
表3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彙整
研究假設 自變項 基本情緒表達 表層情緒控制 互動程度 情緒多樣性 深層情緒控制 心理健康 研究結果
假設1 人口學屬性 部分支持
1-1 教育程度 部分支持
1-2 職務 部分支持
1-3 科別 部分支持
1-4 年齡 未獲支持
1-5 年資 未獲支持
假設2 人口學屬性 部分支持
2-1 教育程度 獲得支持
2-2 職務 獲得支持
2-3 科別 獲得支持
2-4 年齡 未獲支持
2-5 年資 未獲支持
假設3 整體情緒勞務 部分支持
3-1 基本情緒表達 獲得支持
3-2 表層情緒控制 未獲支持
3-3 互動程度 未獲支持
3-4 情緒多樣性 未獲支持
3-5 深層情緒偽裝 獲得支持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
結論結論
結論、、、討論與建議、討論與建議討論與建議 討論與建議
本章擬根據第四章統計分析所得之研究結果加以討論,第一節為結論與討 論;第二節研究的優點與限制及建議,對研究結果之代表性說明,並就本研究設 計及進行時所遭遇的困難加以敘述,且提出建議;第三節為研究結果之應用,針 對本研究結果對於管理實務、教育與學術研究上之應用,加以論述。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乃針對台灣6家天主教醫院的護理人員624位以問卷調查蒐集資料並 進行分析,探討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心理健康的預測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研究
假設1、研究假設2、研究假設3均獲部分支持;接下來本節主要針對研究假設
進行討論,如下說明:
研究假設討論。
在研究假設討論前,先就描述性結果的部分簡單討論:
一是護理人員的情緒勞務程度為何?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發現,護理人員具 有高度的情緒勞務(M ± SD = 5.41 ± 1.19)。(1)高度的基本情緒表達(M ± SD = 5.88
± 1.02);(2)高度的表層情緒控制(M ± SD = 5.38 ± 1.22);(3)高度的互動程度(M
± SD = 5.64 ± 1.22);(4)中度的情緒多樣性程度(M ± SD = 4.37 ± 1.49);(5)高 度的深層情緒偽裝(M ± SD = 5.45 ± 1.16);整體而言五個情緒勞務構面之總得分 比例分別依序為基本情緒表達(0.22)>互動程度(0.21)>表層的情緒控制(0.20)、
深層的情緒偽裝(0.20)>情緒多樣性程度(0.16);意即護理人員情緒勞務普遍以基 本情緒表達居多,其次為互動程度,再則為表層的情緒控制及深層的情緒偽裝,
而情緒多樣性程度占最少部分。這與過去研究結果一致,均發現護理人員具有高
度的情緒勞務;例如:吳淑蓉和王秀紅(2005)的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有高度的情 緒勞務(M ± SD = 3.88 ± 0.47)(Likert五點量尺);(1)高度的基本情緒表達(M
± SD = 4.47 ± 0.52);(2)中度的表層情緒控制(M ± SD =3.31 ± 0.68);(3)高度的 情緒多樣性程度(M ± SD = 4.02 ± 0.75);(4)高度的深層情緒偽裝(M ± SD = 3.89 ±
0.63);劉雅惠和劉偉文(2009)的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有高度的情緒勞務(M ± SD =
3.90 ± 0.76)(Likert五點量尺);(1)高度的基本情緒表達(M ± SD = 4.00 ± 0.62);
(2)高度的表層情緒控制(M ± SD = 4.21 ± 0.72);(3)高度的情緒多樣性程度(M
± SD = 3.51 ± 1.06);(4)高度的深層情緒偽裝(M ± SD = 3.88 ± 0.65);蕭素秋
(2008)的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有高度的情緒勞務(Likert五點量尺);(1)高 度的基本情緒表達(M ± SD =4.17 ± 0.50);(2)高度的表層情緒控制(M ± SD = 4.02
± 0.54);(3)高度的互動程度(M ± SD = 4.34 ± 0.52;(4)高度的情緒多樣性程度 (M ± SD = 3.77 ± 0.67);(5)高度的深層情緒偽裝(M ± SD = 3.97 ± 0.55);依上述 除醫療產業以外的研究結果亦呈現人員有高度的情緒勞務。如表32所示。
表32
國內研究情緒勞務現況彙整
年代 作者 基本情 緒表達
表層的 情緒控制
互動 程度
情緒多 樣性程度
深層的 情緒偽裝
整體情 緒勞務
2003 滿莉芳 高度 高度 高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2004 張乃文 中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4 劉文驊 高度 高度 中度 中度 高度 中度
2005 吳淑蓉 王秀紅
高度 中度 -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6 李育亭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6 劉桂苓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6 許譯丰 高度 高度 中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2007 廖智慧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7 盧志榮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8 周松和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8 蕭素秋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9 劉雅惠 劉偉文
高度 高度 - 高度 高度 高度
2009 王振宇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高度
2011 本研究 高度 高度 高度 中度 高度 高度
二是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為何?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心理健康狀況不 理想(M ± SD = 2.81 ± 1.05),整體而言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具中等程度,SRQ-20 平均總得分50.4分,以40分作為劃分點,發現40分以上有610名(97.8%),表 示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普遍不理想;其與過去研究結果一致,均發現護理人 員的心理不健康(李葆瑋,2006;何慧菁等,2010;曾蕓梃,2004;曾瀞瑤,2004),
如劉雅惠和劉偉文(2009)提及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係因其面對 醫療體系快速轉變,先進的儀器設備及資訊發達,使得護病關係日趨複雜,而且 護理工作內容不但廣泛複雜、工作時間不定,還須時時面對各種情境扮演及發揮 不同的功能及角色,除此之外,還要滿足個人發展,因此承受了長期、多量且嚴 重的工作壓力,遠超過本身的負荷能力,以致影響其心理健康;因此,醫院管理 者應積極維護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才能夠落實提高病人照護品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