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結果之應用
本研究探討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心理健康之關係,以下提出本研究之應用,
分為管理實務、教育及學術研究方面的應用,詳述如下:
在管理實務、教育方面的應用。
研究結果發現護理人員有高度的情緒勞務且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在「管理 實務、教育」方面,可請人力資源部門提供相關教育訓練,或增加員工心理諮商 服務,以降低員工因此產生的壓力,並及早預防心理健康的問題,進而提升工作 績效及醫護照護品質。
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應用。
在過去情緒勞務研究中,罕以醫療產業為主。而本研究自變項情緒勞務及依 變項心理健康是以6家天主教醫院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兩個變項的研究對象 在過去情緒勞務相關的研究均罕見。護理人員之專業自主性及工作複雜度皆高於 一般行業,面對的又是病痛的病人及擔憂的家屬,相對地研究結果亦與其他行業 有所差異;尤其在取樣方面,突破過去單一地區或地點之限制,選擇6家天主教 醫院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故本研究結果及蒐集資料的經驗皆可提供未來情緒 勞務相關研究的參考,而未來研究者亦可延伸研究對象,針對其它職務如醫師、
藥師、檢驗師、放射師、行政人員或其它技術員等進行研究,以廣泛了解在醫療 產業當中情緒勞務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影響。
參考 參考 參考 參考文獻文獻文獻文獻
中文部分
王怡惠(2008).
領隊人員情緒勞務之探討.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 中,台灣。王明元、甘唐沖、劉文玲(2008).劍湖山王子飯店及耐斯王子飯店員工情緒勞 務負擔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
運動與遊憩研究,
3(2),252-273。王保進(2004).
視窗版
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
.台北:心理。王振宇(2009).
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工作倦怠、情緒勞務與客觀結構式臨床考 試(
OSCE)表現之相關性研究
-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 文,中國醫藥大學,台中,台灣。王堅楚(2006).
領隊人員情緒勞務與旅客滿意度之關聯.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台灣。
古偉瀛(1998).十九世紀台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
臺大歷史學 報,
(22),91-123。史麗珠、張薰榕、劉孟茹、鄭秀貴(2007).醫療工作的壓力源感受量表之設計 及信效度檢定.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26(6),452-461。甘瓊瑤(2008).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
----以新竹縣市高中職教 師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台灣。田育昆(2006).
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以桃竹苗四縣 市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灣。任國炙(2006).
護理人員創造力人格、情緒智力、問題解決與工作績效之關係.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台南,台灣。
朱明若、李姣姿(2001).全球化之下工作壓力對職工身心健康之影響及整合性 的對策.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20(6),413-422。江新會、王楨、王筱璐、時勘(2010).心理健康自評問卷在地震災區學生中使 用的信效度.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4(4),313-317。江漢梁(2009).
護理人員情緒勞動脈絡模式之研究
--以情緒勞動理論觀點實證.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南,台灣。
江漢聲(2006).黑暗中的救世主-宗教興起成為醫療的另類色彩.
歷史月刊
(221),4-10。
行政院主計處(2011).
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
.瀏覽日期:2010年7月12日.網址: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7003&ctNode=3572。
何慧菁、張淑惠、曹瑞雲、張梅芳、陳永煌、楊燦(2010).醫院員工工作壓力 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中華職業醫學雜誌,
17(4),239-252。吳宗祐(2003).
工作中的情緒勞動:概念發展、相關變項分析、心理歷程議題 探討.
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台灣。吳宗祐(2008).由不當督導到情緒耗竭:部屬正義知覺與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
中華心理學刊,
50(2),201-221。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 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
中華心理學刊,
48(1),69-87。吳家德(2006).
理財專員的人格特質、內部行銷、專業承諾、情緒勞務與工作
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南地區銀行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 大學,台南,台灣。吳淑禎、周璻薇、謝辰昕、劉俊億(2010).餐飲外場從業人員的社會支持、情 緒勞務與工作表現之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
,(12),1-30。吳淑蓉(2002).
護理人員情緒勞務負擔、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性.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台灣。
吳淑蓉、王秀紅(2005).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實證護理,
1(4),243-252。
呂宜庭(2008).
情緒勞務工作者情緒調節歷程初探-以護理人員為例.
未發表 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台灣。呂國樑(2009).
台灣護理人員社會階級、身心健康及憂鬱症狀之探討.
未發表 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台灣。李君如、張芸愷(2007).國際航線女性空服員身心健康與工作壓力之研究.
健 康管理學刊,
5(1),1-23。李育亭(2006).
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氣氛與情緒勞務負荷之關聯性研究
-以台北縣 市高職教師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台灣。李佳勳(2007).
情緒勞動、情緒耗竭、工作滿意度與職業承諾-以工作投入、
知覺主管支持為調節變項.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桃園,台 灣。李怡慧(2007).
部屬知覺主管之差序式領導與其對主管進行情緒勞動之間的關 係.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台灣。李芳儀(2006).
餐廳外場人員情緒勞務與組織認同之研究.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桃園,台灣。
李昱憲(2007).
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
未 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灣。李雲歌、段明君、王瑧、叢中(2010).地震傷員外科救治醫護人員的壓力水平 和特質應對方式.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4(2),93-96。李葆瑋(2006).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狀況之相關性研究.
未發表 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台灣。卓明德(2007).
情緒勞務負擔、情緒經驗與領導
─部屬交換關係對工作倦怠之 關聯性探討:以台灣高速鐵路之第一線服務人員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 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台灣。周松和(2008).
國軍後勤部隊人員情緒勞務認知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發表 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台北,台灣。林上隱(2008).
高中職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以情緒智力為 調節變項.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台灣。林少龍、陳玟潔、陳曉天(2007).以情緒勞動為中介變數探討愉悅性與員工正 面情感傳遞之關係.
華人前瞻研究,
3(1),95-113。林少龍、歐瑋欣、陳曉天(2006).外向性對員工正面情感傳遞之影響:情緒勞 動之角色.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
,
1(3), 453-469。林木泉、張柱彬、梁淑娟、張嘉齡、彭渝珍(2008).情緒勞務對顧客導向行爲 之影響.
醫務管理期刊,
9(2),98-113.林佑旻(2007).
影響情緒勞務展現策略的前因與結果:同理心與服務訓練機制
之干擾效果.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台灣。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
中山管理理論,
8(3),427-447。林冠品、曾士婷、熊德筠、陳伯中、郭志宏(2008).疾病狀況、憂鬱與糖尿病 個案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
弘光學報,
53,
83-94。林恆慶、楊長興、陳楚杰、黃昱瞳(2003).醫院權屬別對其論病例計酬醫療費 用影響之研究—以剖腹生產為例.
慈濟醫學雜誌,
15(1),55-61。林美馨、鐘威昇、梁云榛(2008).影響糖尿病患健康生活品質的因素研究.
東 港安泰醫護雜誌,
14(1),27-38。林鴻賢(2009).
臺中市區公所第一線服務員工情緒勞務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
-以情緒智力為調節變項.
臺中技術學院,台中,台灣。林繼正、陳淑芬(2008).建構空服員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對身心健康狀況影響 模式.
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5(1),1-17。花亦芬(2006).聖徒與醫治-從St.Anthony與St.Sebastian崇拜談西洋藝術 史裡的“宗教與醫療”.
古今論衡,
(14),3-26。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 調節效果之探討.
中華心理學刊,
47(2),157-179。邵詩茹(2007).
以情緒勞動為中介變項探討角色認同與去人性化關係之研究.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台灣。
邱如玫(2007).
空服員情緒勞務與情緒耗竭關係之研究.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台灣。
邱欣怡(2007).
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
—以工作投入、
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台 灣。邱皓政(2009).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台 北:五南。柯永河(1993).
心理治療與衛生
-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
.台北:張老師出版社。洪瑜嬬、林佩蓁、潘純媚、陳秋蓉、何啟功、吳明蒼(2007).護理人員的輪班 工作與睡眠品質、身心健康及家庭功能之間的相關性.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 季刊,
15(1),17-30。胡健波、黃滿麗、黃文武、胡少華、魏寧、周韋華、許毅(2008)
.
心理健康自 評問卷在汶川地震受災人群中應用的信效度分析.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11,
810-813。范盛棻、謝淑蘭、柯慧貞(2005)
.
具有強迫症狀的大學生在選擇性注意力之探 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8(3),71-96。馬庭宇(2006).
教師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滿意之關聯性研究
-以台北縣市私立高 職教師為例.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台北,台灣。馬寧、何鳴、梁光明、向虎、王榮科、吳霞民(2010).震後9個月部分受災群 眾精神痛苦現況調查.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24(7),509-514。張乃文(2004).
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未 發表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台灣。張乃文(2009).教師情緒素養建立之研究: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
臺中教育大 學學報:教育類,
23(1),75-98。張心瑜(2006).
情緒勞務和工作滿足之研究.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