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癌症 癌症 癌症 癌症病人 病人 病人 病人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CAM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Dalam dokumen PDF 第一鄓 緒論 (Halaman 150-155)

第一節 第一節 癌症 癌症 癌症 癌症病人 病人 病人 病人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CAM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的感受及經驗

本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的方式,旨在了解台灣地區癌症病人使用 CAM的感受及經驗,20位癌症病人陳述其有關使用CAM的經驗,由訪談結果 中浮現了幾個議題,以下分別就本研究出現的五個主題分別加以討論:

一一

一一、、、、癌症病人及使用癌症病人及使用癌症病人及使用癌症病人及使用CAM的感受及經驗的感受及經驗的感受及經驗的感受及經驗

此階段的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罹患癌症病患對於使用 CAM的經驗,癌症已是我國十大死因的第一位(行政院衛生署,2010),影響許多 的民眾,所以本研究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本研究20位癌症病人,其相關診斷包 含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胃癌等,都是我國常見的癌症,在樣本的代 表性上是獲得支持的。經過深度訪談後,所有參與者都描述了使用CAM的經驗 及感受,本研究訪談結果中顯示,許多不同診斷的癌症病人,有使用一種以上的 另類療法情況,此研究結果與歐洲美國的研究結果近似(Balneaves, et al., 2006;

Lengacher et al., 2002; Molassiotis et al., 2005)。國內缺乏對於癌症病人使用CAM 的主觀經驗及感受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對於護理知識的建立是有貢獻的。

二二

二二、、、、本研究浮出的五個主題本研究浮出的五個主題本研究浮出的五個主題本研究浮出的五個主題

以下就本研究浮出的五個主題,分別加以討論。

(ㄧ)應主動出擊勇敢面對疾病的挑戰

由研究結果得知,癌症病人使用CAM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並且涵蓋複 雜的理由,當出現與癌症或治療所引起的相關症狀,傾向使用CAM以補充主流 醫療之限制,與學者們(Caspi et al., 2004; Ernst et al., 2003) 研究相符合,癌症病 人會希望使用CAM試圖減緩因一些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Richardson et al.,2000; Sparber et al., 2000),希望能控制症狀及身體的不適、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楊,2006)、延長生命及為了增進整體的健康(林等,1996;Shen et al., 2002; Wells

151

et al., 2007),其次是為減少心理的困擾,除了上述理由外,病人還會希望能夠治 癒癌症或減緩癌症的進行(辛等,1996;林,1998),Patterson等人(2002) 探討使 用CAM的原因,8% to 56%個案表示使用的原因是期望治療其癌症,而在Chen等 (2008)等研究更高達95.2%使用原因為治療癌症,在日本(Hyodo et al., 2005)的研 究也有類似結果。除了減緩不適,治療癌症外,本研究還出現希望可以減輕壓力,

以及讓自己心安,與學者Alferi 等人(2001)以及Lengacher等人 (2006)的研究結果 相近。

參與本質性研究部分的個案,都認同正規西方醫療有其優勢,不僅可以精確 診斷,還可以快速的移除腫瘤,但是也認為正規療法有其限制,尤其是因接受化 療引起一些症狀的個案,或是接受所謂的正統西方醫療後,即使在遵從醫師所安 排的手術、化學藥物療程、放射線療法或是多重方法合併,癌症仍然復發的病人,

更傾向使用 CAM,這些病人認為不應該只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醫師的安排,

應該主動的出擊面對癌症,此發現也提供針對癌症的相關照護,應有更多元化的 觀點。

(二)因為使用另類療法帶來身心壓力

受訪病人表達了因為使用CAM增加額外的負擔包括身體、心理及金錢的 負擔,因做另類療法時的擔心及不安以及需要有人可以深入的對談及被他人的了 解和支持。

根據訪談得知,女性患者在生病復原過程中,其實遭遇更多的困擾及罪惡感,

可能一直以來女性被要求扮演照顧者的角色,所以當她生病之後,如果要採用所 謂的飲食療法或是生機療法,在心理上無法要求家人代勞,如個案1號女士表示:

其實是很多種方法,一方面是不放棄,主要還是都沒有把握到底哪一種是真正

有效的,一直嘗試還不是希望最終能夠找到ㄧ個有效的方法;這個方法必須要簡

單又方便,能夠在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或是不需要家人配合的方法是最好的,因

為接受化療身體已經很很需很累,這個方法如果太累,根本就不能持久,像之前

有試過生機飲食,買菜要到特定的地方,而且準備的過程也很耗費時間,教我的

人告訴我,雖然是標榜有機的蔬菜,還是不能大意,因為市面上的東西太多,沒

良心賺黑心錢的人還是有的,所以,有時候我光是洗菜平均就要花上一小時,真

的很累,有時準備下來,自己早已經餓壞了,可是又不好意思要求先生或是小孩

幫忙,他要上班已經很累了,又擔心我,我生病他也瘦很多,怎麼捨得還要麻煩

152

他,小孩都還在念書,功課很重,常常補習睡覺時間都不夠

…..

所以,如果有一 種方法是只要吞膠囊就可以達到療效,我想我一定第一個報名參加的。

」反觀男 性在食物療法上的觀點,第11號個案表示:

「反正所謂的飲食療法也沒也什麼差 別阿,家裡的人包括我老婆、媽媽、岳母啦,他們都會很注意哪些東西可以吃,

哪些不能吃,不能吃的怕我會受不了誘惑,所以乾脆都不買了,阿,反正煮飯是 女人家的事情嘛,她們會去買,會弄,會煮,我只要負責吃就好了」,

所以在兩 性的觀點上,對於同樣的療法,其觀點是有不同的,女性似乎更需要被重視本身 扮演病人角色時的需要,因此在癌症照護上,可以更加著墨於此,而非僅止於疾 病的照護。

相關文獻指出(Montazeri et al, 2007),使用CAM的個案,可能會出現害怕以 及不確定感,本研究受訪病人也在訪談中表示會擔心CAM的安全性,以及使用 CAM 可能造成的傷害,例如針對整脊療法或是按摩,其實會擔心執行者是否有 受過正規教育或是治療師本身有無合格證照,操作過程是否安全,擔心也許使用 這些療法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以及對所謂的CAM 療效,例如坊間的偏方、

秘方或是草藥等,對其療效會產生不確定感,所以希望也許若將一些常見的CAM 納入正規醫療體系內,如此可以各取正統西醫及另類療法的優點,同時避免消費 者受到可能的傷害,此發現與其他文獻相符合(Chan & Whitehead, 2008),該研究 結果指出,參與研究的個案認為傳統西方醫療有其限制,雖然可以快速的減輕症 狀,以及提供精確的診斷,但是,整體而言,CAM 在維持健康以及預防疾病仍 顯示其價值,顯示多數的消費者並非拒絕傳統的西醫治療,但是,希望可以合併 二者的優點,提供更佳的照護。因此,建議未來應有更多的研究針對癌症病人對 於正規及CAM的看法,以提供專業人員的參考。

參與本研究的多數病人,表示有關CAM相關的主要資訊來源為朋友、家人,

或支持團體的病友,且多數其主治醫師並不知道他們有使用的情形,也沒有正式 的與自己的醫師討論過,與其他文獻有相近的結果,學者Gözüm 等人( 2003)的 研究結果指出52.3% 的癌症病人們獲得有關CAM的訊息,主要是來自朋友或親

戚,約有54.5%未曾與他們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討論,本研究在訪談中,病人們

表示對於使用CAM需要被了解及被支持,除家人的支持外還希望包括醫護人員 的支持,也許醫療團隊人員能夠以更開放的態度以及同理心,了解病人們對於使 用CAM的期待及提供相關知識,應可以協助他們做更合適更理性的選擇不同的

153

CAM療法(Richardson, 2004)。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提供一些有關癌症病人使用CAM的感受及所關心的 議題一些了解,經由了解護理人員可以提供更以個案為中心整體性的護理, 此 外,護士可以成為一個教育者以協助個案如何去選擇合適的方法及避免進ㄧ步的 傷害。護士同時也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充當醫師及個案的溝通橋樑,因為使 用CAM的盛行率有逐年升高的情形,以及病人相信這些療法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我們應該以更開放更接受的態度,協助病人討論及協助,以增進更佳照護品質。

(三)生活不平衡是引起的疾病主因必須加以調整

許多研究( Oneschuk et al., 2000;Richardson, 2004) 指出,癌症病人使用 CAM的原因包括:延長生命、緩解正規療法引起的不適症狀及副作用、解毒、

治癒癌症、增進生活品質及增強免疫力。在本研究中針對復發的病人,使用CAM 最強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治癒癌症,其次則為增強本身的免疫能力及促進整體健康。

此種因為既使接受正規療法癌症仍復發的情況,加上對於治癒癌症的高度信念,

支持著病人們會去嚐試許多種有別於正規療法的其他任何可能的方法。

本研究癌症病人會去探討省思造成自己罹患癌症的原因,例如乳癌病人認為 自己的疾病導因為飲食所造成,肝癌病人認為是因飲酒所造成,罹病後會改變其 行為,此發現可以引用Leventhal等人所提出的自我調整模式(Self-regulation Model) (Leventhal et al., 2003),來加以解釋,癌症病人使用CAM是一種疾病的因 應行為,當對於相關的情境引發害怕的訊息,例如罹患癌症也許會引導人們採取 健康促進的行為,強調以個人的觀點作為症狀檢視,此訊息過程模式是建立於個 人創造他們自己的「常識」來詮釋症狀與因應相關的健康問題。

(四)健康是身體、心理及靈性的和諧

本研究的病人們強調健康是身體、心理及靈性的和諧,分析結果指出病人們 對於使用CAM之後的效果,大部分是自覺有效性以及增加對於疾病的個人可控 制性,並非全然以科學性的證據,而偏向於自覺身體狀況的改變,與其他研究相 符合(Verhoef et al., 2005),該研究指出使用CAM的依據是個人的感受而非科學 上的證據,即使沒有科學證據,使用者還是會繼續使用,因此,醫療照護人員應 了解此現況,同時開始對於此議題更加的重視,而非置身事外的態度。此外,研 究結果指出,使用CAM的癌症病人會藉由CAM的使用獲得心靈上的寄託,以

Dalam dokumen PDF 第一鄓 緒論 (Halaman 150-155)

Garis besar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