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Dalam dokumen PDF 第一鄓 緒論 (Halaman 51-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質性研究

本研究採取現象學研究法的方式,有系統的去了解台灣地區癌症病人使用另 類療法的感受及經驗,因為相關對於使用另類療法個案主觀經驗文獻較缺乏,根 據文獻查證,參考相關研究,找出相關的特性,建立半結構式訪談的指引,再依 據訪談的指引進行個別訪談,藉以深入了解個案的主觀經驗及感受,並對於該生 活經驗和其意義以開放的態度,展現經驗的全貌及現象的本質(林,2007; 穆,2003;

Streubert & Carpenter, 1999),以了解國內癌症病人對於診斷為癌症後使用CAM時 的經驗感受及所抱持的信念。

一 一 一

一、、、、 研究場所研究場所研究場所研究場所

將在台灣北部地區進行,尋找符合收案條件並願意參與本研究的癌症病人。

二二

二二、、、、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取樣方法及招募過程取樣方法及招募過程取樣方法及招募過程取樣方法及招募過程 (一) 研究對象

此階段符合下列條件的個案皆可納入訪談:

1.年滿20歲以上。

2.無精神方面的診斷。

3.確知罹患一種以上之癌症。

4.在過去一年內至少使用過一種CAM本研究所列之21種療法,或其他自述非屬於 正統西方醫學療法用以處置其癌症。

5.願意分享經驗及參與本研究者’。

6.能以國、台或客語溝通者。

(二)取樣方法

在台灣北部地區社區內尋找曾經罹患癌症病人,而後再以滾雪球及立意取 樣的方式,尋求曾被診斷為任何型式的癌症,且已知本身罹癌者,邀請加入研究。

52

(三)招募過程

經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研究倫理審議委員會」審核通過後進行收 案(附錄一),在台灣北部地區社區尋找符合條件的個案,解釋研究目的及過程,

邀請加入研究,願意加入者除取得口頭同意外,並簽署書面同意(附錄二)。

(四)收案時間:於100 年6月1日至100 年6月30日進行一對一訪談,持續進行至

所收集的資料呈現飽和,無新的類屬出現為止,共收案20人後,資料出現飽和,

沒有新的類屬出現時,即停止收案。

三 三 三

三、、、、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

因台灣地區癌症病人使用CAM療法主觀經驗之文獻較缺乏,所以將採用面 對面訪談的方法,依照半結構式指引(附錄三),藉以深入了解癌症病人對於使用 CAM的主觀經驗及感受。訪談指引包括:

1.可不可以談一下您得到癌症後的治療經驗?

2.可否談一談您知不知道什麼叫做輔助及另類療法?

3.可否請問您為何會使用這些療法?您是如何獲得相關資訊?

4.您在何時開始使用這些療法?為什麼會選用這些療法?使用時機是在確立診 斷前?確立診斷後、手術後或是最近才開始使用?

5. 請問您你本身對於這些療法的看法是什麼?

6. 您最主要會選擇這些療法依據及考量有哪些?至目前為止已經選用幾種方法?

使用的頻率是什麼?若是選用數種方法您是如何使用?

7.對於使用傳統輔助及另類療法帶給你的身心感受及經驗為何?

8 對於使用輔助及另類療法您的家人態度如何?是否會影響您的決定?

9 對於使用輔助及另類療法您所擔心的事情有哪些?

10. 您認為正統醫學療法及另類療法之間有什麼差異?

11.除了以上的問題外,請問使否還有哪些是您所關心的?

四 四 四

四、、、、資料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收集

採ㄧ對ㄧ深度訪談,以了解癌症病人在使用CAM時的經驗及感受,在進行 訪談時,除使用半結構式訪談指引進行會談外,並徵求取得同意下,以錄音機或 錄音筆同步錄音,以作為文字稿的依據。為維持隱私,病人的真實基本資料由研

53

究者親自登錄,並保存在安全之處,毎位個案僅以代號表示。面談時間地點主要 配合病人,依其所選擇的時段及安靜具有隱私不會被打擾的地點進行,為避免干 擾及讓病人可以完全表達其感受,整個面談時只有研究者及研究對象,研究者扮 演訪談者,除將錄音檔轉為文字檔,並且是將資料加以分析詮釋的角色。訪談結 束後,會將受訪者之語言及非語言表現,研究者自我省思,書寫與訪談紀錄中。

五五

五五、、、、研究嚴謹度研究嚴謹度研究嚴謹度研究嚴謹度

質性研究的品質是由嚴謹度來呈現,若質性研究的品質不佳,則失去其研

究的參考意義與價值,質性研究的嚴謹度指質性研究過程是在極審慎狀態下進行,

使研究結果值得讀者關注,研究發現足以為他人所採信,與可靠度(trustworthiness)

意相通。研究的可信度是依據Lincoln 與 Guba (1985)所建立的4項標準,包括 真實性(truth value)、契合性(fittingness)、檢核性(auditability)及原質性(neutrality) 四大部分。

研究者本身是具有 10 年的臨床護理經驗,及 10 年教學經驗,目前為博 士班學生正修習相關質性課程。文本逐字稿由研究者的同事能夠聽說國台客語者 聆聽錄音帶後加以比對其正確性,會談的文本將以分類以汲取研究對象的經驗。

由研究者同事同為博士生以同儕辯證以控制研究結果的正確性,所有的過程維持 一個公開審核的情況,包括完整的紀錄、錄音帶的留存,以及文本的逐字稿及分 類的過程,以利未來的檢核。

六 六 六

六、、、、 研究倫理研究倫理研究倫理研究倫理

本研究經本校護理系學術研究倫理委員會通過後(附錄一),開始進行收案,

時間為100 年6月1日至6月30日。研究進行前先篩選符合收案條件個案,由研究 者親自向病患解釋本研究之目的,願意加入研究者,首先取得病人口頭同意後,

並簽訂參與研究同意書(附錄二),同意書中登載研究目的、過程以及對於可能引 起的傷害之補償,可能引起的傷害均列入考量。其他相關倫理議題包括:選擇研 究對象合適時間進行,研究進行約需30分鐘,在不影響個案情況下,選擇合宜時 間進行訪談;填答問卷時的隱私保護,對個案所提供資料均加以保密,將會給個 案一個代碼,所有資料將以匿名編碼方式處理,研究對象真實身分只有研究者知 道,編碼簿及書面紀錄被保持在上鎖的櫃內。所有資料僅供學術研究使用,為維

54

持隱私僅以代號出現在相關文章,將不會有任何顯示個案身分之特徵或是可供辨 識的證據。最後,研究過程中,個案保有自主決定參與研究與否之意願及保有隨 時可以退出之權利,不需要任何理由,可終止參與本研究計畫。

七七

七七、、、、資料處理及分析資料處理及分析資料處理及分析資料處理及分析

在毎次會談結束後兩天內,研究者仔細傾聽訪問錄音,將整個經驗有一整體 性的了解後,將錄音帶的內容由研究者本身以逐字稿的方式逐一繕寫,轉成文本 資料,以獲得個案真實的生活經驗,將當時所做的筆記紀錄下來。資料分析依據 Berelson的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Berelson, 1971)進行,在資料分析呈現飽 和狀態時,則停止收案。研究者仔細閱讀數次每一位個案訪談後的文本逐字稿,

並使用Nvivo軟體的協助,根據病人使用CAM主觀經驗描述的內容,形成有意義 的句子,作為資料分析的基本單位,去發現彼此間的相關性及發現其意義,包括 單字、句子或是一句陳述;重複閱讀與討論,以確定未有遺漏之具有意義單元,

並加以編碼,意義中具有共同的特性而形成主題(themes);整理分類歸納分析,

最後整體資料呈現出癌症病人對使用CAM的經驗感受及所抱持的信念。

八八

八八、、、、分析結果分析結果分析結果分析結果(研究結果請見第四章研究結果請見第四章研究結果請見第四章研究結果請見第四章)

針對20位曾被診斷為癌症病人,分析對於使用CAM的主觀經驗及感受,

分析後有五個主要的主題浮現:

ㄧ、應主動出擊勇敢面對疾病的挑戰,包含三個主要類屬:對於本身的治療應採 取主動的態度不可以被打敗;使用CAM來輔助正規療法,以增強自身免疫力及 維持健康;要重新站起來的信心。

二、因為使用另類療法帶來身心壓力,包括三個主要類屬:做另類療法增加額外 的負擔;因做另類療法時的擔心及不安;需要有人可以深入的對談及被他人的了 解和支持。

三、生活不平衡是引起的疾病主因必須加以調整,包括三個主要類屬:飲食型式 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加入宗教信仰或尋求其他心理寄託。

四、健康是身體、心理及靈性的和諧,包含三個主要類屬:自覺身體的不同;藉 由CAM的使用獲得心靈的寄託;健康不僅只是症狀的有無應是整體性的狀態。

五、對另類療法所關心的事情,包含三個主要類屬:希望找到簡單有效又安全的 方法;希望使用較省錢的方法;希望這些療法可以納入健保給付。

55

Dalam dokumen PDF 第一鄓 緒論 (Halaman 51-55)

Garis besar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