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齡差異大或生命經驗豐厚的程度有關,因此訪談時勿過度引導受訪者,勿把 個人經驗投射到受訪者經驗上,必須尊重受訪者個人主觀經驗,過程中不斷 檢核訪談過程中之個人主觀意識。

(二) 研究者認為個人特質或個人對經驗的詮釋與看法會影響其學習經驗,在訪談 時將焦點放在受訪者之個人議題上,訪談時,研究者應尊重受訪者的個人經 驗,避免過多解釋與引導。

(三) 研究者認為個人特質或個別對經驗的詮釋與看法會影響其專業自我認同,且 專業自我認同與學習轉換期間的經驗會互相影響,若轉換期間的困境可以加 以反思與調適,有機會化解,而此經驗也會轉換為認同專業自我與認同專業 的一個過程。但在訪談過程中,需不斷提醒自己懸置主觀經驗,避免影響或 引導受訪者,需要以開放的角度聆聽受訪者的個人經驗。

一、訪談者

本研究之訪談員由研究者自行擔任,需特別留意以研究者的位置進行訪談,

非以諮商探索內在的方式訪談,受訪重點在受訪者的經驗脈絡與現象場。

二、資料謄寫者

逐字稿謄寫為研究者自行謄寫,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有更清晰的理解。

三、資料分析者

本研究由研究者自行分析,受訪者對同校應屆諮研生之學習轉換期間之經驗、

學校科系與專業自我認同之故事脈絡,反覆閱讀原始文本,並針對內容進行主題 性分類,將多個主題分析與歸納後行程意義單元,最後將針對意義單元加以命 名。

四、協同分析者

由於研究者本身擁有同校應屆諮商研究生的角色,為了讓研究上面的文本分 析更為準確與客觀,研究者邀請碩士班同學一起參與協同分析的工作,在分析前 會事先簽訂協同分析保密書,為確保受訪者的保密性。另外在意義單元或主題的 命名與修改也會指導教授做詳細的討論,以確保資料的客觀性與準確性。

貳、研究軟體與硬體 一、訪談地點

安靜舒適的空間可讓人更安心,因此選擇隱密性較高的場所很重要,例如借 用學校的空間、受訪者家中等安靜不受打擾之場所。

二、錄音筆

受訪者完全知悉研究進行方式並簽署之後同意書,運用錄音筆進行錄音,讓 研究者順利且正確的騰寫逐字搞,以利研究者後續進行後續的研究分析。

參、研究邀請函

本研究透過臉書、Line通訊軟體為媒介,張貼招募公告並邀請心理諮商相關 科系同校應屆諮研生參與本研究,在公告中清楚傳達此研究目的與動機、受訪者 條件、進行方式、訪談時間、暫定訪談次數、錄音與保密權益等相關事宜,藉此 讓有意願者參與本研究者更安心,詳情請見附錄二。

肆、訪談大綱

本研究以半結構的方式進行訪談作為資料蒐集的方式,一方面使訪談的流暢 性與資料豐富較為完整,另一方面使受訪者在訪談時能自由發表自己學習經驗之 歷程,詳見附錄三。上面所述之訪談大鋼為研究者透過詳細閱讀相關文獻與個人 經驗,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形成。

伍、研究參與同意書

研究正式訪談前,研究者須向受訪者說明本研究目的、研究方向、預定訪談 時間與次數、錄音、保密權益與後續資料運用等相關事宜,確認受訪者清楚整個 研究並同意過後,簽署「研究同參與意書」才可以開始進行研究,詳見附錄四。

陸、協同研究參與同意書

在將訪談之錄音檔先行匿名與轉成文字檔之後,在開始進行分析前,請協同 研究參與者簽署協同研究參與同意書,研究者須向協同分析者說明本研究目的、

研究方向、主題命名方式、保密性等相關事宜,確認協同分析者清楚整個研究分

50

析流程並同意過後,簽署「協同研究參與同意書」才可以開始進行研究分析,詳 見附錄五。

柒、訪談日誌

每次訪談後,研究須照實記錄與受訪者互動情形,研究者本身從中收穫與感 受,不僅可記錄訪談時的非口語反應,更可作為下一次訪談改進或拓展之依據,

在後續資料分析時,可作為分析佐證的資料,詳見附錄六。

捌、研究檢核函

研究者將訪談內容撰寫成故事文本後,邀請受訪者進行檢核、修改與建議,

並針對文本內容貼近程度打分數並針對不符合之處進行標示與修改,以確認受訪 者的故事脈絡之精準度,詳見附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