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諮商學習者可能面臨之學習困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諮商學習者可能面臨之學習困境

目前國內針對學習困境與適應之研究,以國小、國中、高中職和大學的文獻 最多,但在研究所方面研究相對較少,加上各個科系要面對的壓力與適應差異大,

經由研究者初步整理,目前國內探討心理諮商領域研究生的研究,多偏重於全職 實習方面之主題,研究者使用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以關鍵字查詢心理 諮商專業相關研究發現其篇數:諮商實習25篇、實習諮商師7篇、諮商學習者 20 篇。而在《台灣輔導一甲子》一書中,喬虹(2018)提及關於全職實習生的 研究主題也不少,包含實習經驗、實習困境與挑戰、實習心理師自我覺察與自我 照顧、受督經驗與督導關係、實習經驗、影響諮商效能之因素、專業能力發展與 專業認同等主題。研究者發現文獻中提及全職實習生常遇到的學習困境,包含面 對個案的情緒反應、想當完美的諮商心理師、職業耗竭、人際關係、支持系統與 自我照顧等。

諮商心理師這份助人專業工作,在訓練過程中需要不斷覺察自我與拓展自我 內在歷程,歷程中需不斷衝擊自我議題與經驗相當痛苦,個人生活會受到實務經 驗相互影響(Guy,1987)。以下所稱「諮商學習者」指對心理諮商專業學習有熱忱,

正就讀輔導與諮商相關科系者。研究者經由文獻整理與歸納後我將諮商學習者可 能在學習諮商歷程中所面臨的困難是多重因素複雜交織而成,研究者依照對文獻 的理解,並參考張元祐(2014)整理諮商學習者之壓力之經驗與影響之研究,發 現諮商學習者的壓力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個人層面、學業層面、專業工作層 面、與機構互動層面、專業生涯層面後加以整理:

壹、個人層面

依照研究者的整理發現,個人過去經驗、性格與諮商學習困境有重要關聯,

在諮商學習路上當遇到類似個人議題或面對挑戰時的自我評價與信念也都會有 可能產生學習困境。李佳儒(2005)認為諮商學習者的學習歷程是生活、學習與 諮商實務間交織後互相影響的歷程,各種經驗、成長與挑戰,都與過去個人生命 經驗脈絡有關,諮商學習者會因自我期待、態度、情緒或認知發展不夠等因素,

產生心理壓力,伴隨而來的焦慮狀態,會在諮商學習者培訓的過程裡不斷湧現,

促使諮商學習者在個人議題、信念改變與專業知識在各面向上有豐富的發展。

許嘉耘(2016)探討諮商學習者在個別諮商實作經驗中引發自動化情緒反應

26

的重大挫折經驗之反應歷程,發現核心需求無法被滿足、自我負向歸因、個人過 去生命經驗與議題、個人因應方式、自動化情緒反應。陳如雅(2017)透過自我 敘說中探討自我在全職實習挫敗經驗中的反思,發現其壓力與個人生命議題、個 人信念、自我負向評價有關。Reising 和Daniels(1983)的觀點,認為諮商學習 者會因自我期待、態度、情緒或認知發展不成熟等因素,產生內在心理的壓力:

過度在意自己的表現、過度負責或害怕負責、對諮商效能的過度期待、過度關注 焦點、不成熟的情緒界線、脆弱不完整的專業自我、不適當的行為或反移情。黃 琡惠(1996)探討諮商研究生學習狀況的研究發現,其壓力來源有在諮商訓練中 的壓力與實習現場的壓力兩大類,個人方面,包含:過度專注內在世界、價值與 觀點的轉變、人格轉變等。蔡雅芸(2017)研究探討實習諮商師與個案互動關係 中對個人議題自我覺察之歷程中的壓力為:個人議題、過去經驗、專業角色與個 人議題的衝突等。宋佩禹(2007)研究三位全職實習的諮商學習者之自我與專業 之間碰撞的敘說研究,其中描述到學習困境與進入初衷、重要經驗、個人因應外 在評價、建構專業圖像與整合諮商師身份的內化歷程有關。

整體而言,在個人層面上研究者認為個人過往的生命經驗、個人議題與學習 諮商遇到複雜的情境時的態度,加上自我負面評價與信念的影響,再遇上對自我 期待的失落,很有可能陷入情緒的漩渦中造成學習困境。

貳、學業層面

研究所時期訓練可能會產生許多挑戰,若無法適應則產生學習困境,林宋黛

(2010)認為諮商學習困境在初期會產生不同學習困境,會因大學科系背景差異 與缺乏自信心有關,加上課堂中常因競爭而造成學習壓力與自我期待與現實落差 也會產生學習困境。而陳如雅(2017)透過自我敘說中探究在全職實習挫敗經驗 中反思,發現其壓力與教育環境與學習態度與缺乏對於權力運作的覺察力有關。

國外學者Guy(1987)在《the Personal Life of the Psychotherapist》一書中提 到,整個諮商訓練過程可能遭遇的情況,將其為課堂學習和現場學習兩個時期,

在課堂學習壓力方面包括:對於諮商的不確定性、過度專注自我內心世界、誇大

個人的心理病理、價值的轉換、人格特質的轉變與師生關係的矛盾。這些變化使 實習諮商師很難理解也難以跟別人求助,連身旁的家人與朋友也難以適應這樣的 轉變。諮商工作本身為模糊不清的性質,進行工作程序的彈性多變、治療定義不 明確、當事人改變的複雜可能性等,使得治療工作顯得變化萬千,難以在短期之 內具體達到效果。使諮商學習者覺得難以掌握,感受到無力感和沮喪感,巨大壓 力拔山倒樹而來。學習者最初也容易過度專注內在心理世界,好處是增進同理和 對他人需求的敏感,壞處是解釋分析過度、誇大個人心理病理,或因不斷地分析 反而減低自發性失去自己。張元祐(2014)提及在學業方面,除了自身的覺察的 任務外,課堂作業與在實習中的心得與紀錄也是一大壓力源。

由上可知,諮商本身非具體明確,加上學習諮商的歷程會面臨許多自我內在 經驗、價值觀,以及浸泡於分析的思維中,有時會過度分析自我以至於產生許多 焦慮,學習諮商之歷程是一種挑戰,但在過程中可獲得生命的滋養。

參、專業工作層面

陳錫銘(1999)認為諮商員困境發生因素為專業實踐前暖身不夠、行動中太 過主導與控制、內在缺乏統整對話的基模與參考架構,以及缺乏實踐認識學習方 法等。蔡雅芸(2017)認為實習諮商心理師的壓力除了前面提到個人層面外,專 業角色與個人議題的衝突、生涯角色的使命感與挑戰也是壓力源。許雅惠(2002)

發現諮商初學者之學習、行為特徵與個人感受對諮商之影響以及人際經驗對諮商 學習,會造成學習上的困境。1.諮商初學者之學習特徵:對於諮商學習高且充滿 熱忱、對自我信心不足,仰賴外在肯定,如督導及個案的回饋、會在諮商實務過 程中模仿督導的觀點。2.諮商初學者之行為特徵:諮商技術使用限制、無法正確 了解個案問題、在諮商情境中展現出負面反應、諮商過程中關注焦點錯誤。3.與 個人感受對諮商之影響:焦慮與懷疑、過度負責任、對自己的諮商能力缺乏信心、

過度依賴、對自我諮商技術過度要求完美、缺乏自我覺察。黃意雯(2007)認為 諮商學習者的人際知覺與學習困境有關,提及無法為自己發聲、適應實務工作與 學習期待與現實落差的失望與疑惑、所學與實際差異容易形成學習困境。

28

專業上除了專業技術外,專業督導彷彿是我們在專業的光明燈與重要指標,

因此與專業督導關係,而會造成許多諮商學習者的壓力,擔心表現不夠專業、能 力不足與得不到督導幫助等而產生學習困境。翁令珍(2008)研究三位正接受督 導的諮商學習者,探究諮商學習者接受督導之衝擊經驗。研究結果顯示每個人衝 擊經驗的整合歷程具有獨特性,督導初期建立信任關係可能是整合能否繼續進展 的關鍵,出現負面感受並發生轉化則是整合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自主性是連結 各階段的議題。張佳鈴、徐西森(2015)發現諮商學習者在督導歷程中討論諮商 困境對督導關係的發展影響,結果發現討論諮商困境,受督者的經驗、期待落差、

權力差異的調整與整合都是影響其歷程之重要因素。蔡雅芸(2017)研究探討實 習諮商師與案主互動關係中對個人議題自我覺察之歷程,研究發現壓力除了前面 提到的個人議題、過去經驗外,也包括專業角色與個人議題的衝突以及生涯角色 的使命感與挑戰。林宋黛(2010)認為在實務上,若督導無法提供協助,會使諮 商學習者感到無力無助,加上個人議題與缺乏支持網絡而引發學習困境。強調督 導角色在諮商員專業發展上扮演被依賴、模仿、支持的角色。認為諮商學習者在 專業發展上,以不同模式皆朝向正向發展的狀態,但較缺乏諮商學習者如何往正 向發展的主體經驗描述。

經由上述文獻與研究者自身經驗發現,權力差異、督導關係不僅會影響專業 的信心程度,督導較多肯定與支持的態度,則會使諮商學習者較為安心,而學習 的自主性也會影響與督導關係,當關係變差或覺得自己專業能力不足時,則會對 督導產生極大依賴,當督導無法幫忙時,就會產生滿滿無力感與孤獨感,因此與 督導的關係也是影響諮商學習者是否產生學習困境的重要一環。

肆、與機構互動層面

國外學者Guy(1987)提到,整個諮商訓練過程可能會遭遇的情況,將其為

課堂學習和現場學習兩個時期,在機構中實習壓力為:轉變、競爭、督導關係、

評定實習成績,無形中產生巨大壓力。另外Reising與Daniels(1983)認為在適 應機構和與機構間關係也是諮商學習者經常遇到的困難(李佳儒,2005)。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