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Copied!
98
0
0

Teks penuh

关键词:自我胰岛素调节健康教育计划、自我效能、自我保健 46 第四节 自我胰岛素调节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后分析... 55 第二节 自我胰岛素调节自我效能和自我保健有效性规范健康教育计划……

緒論

传统的自我监测血糖和胰岛素调整是患者根据医生的指示在家中监测和记录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变化时,患者往往无法对自己的胰岛素注射剂量进行必要的调整及时,这可能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和频繁入院。传统的调整方法是医生回家后根据门诊既往患者的自我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血糖的控制没有时间敏感性。因此,有学者和临床专家制定了简化的胰岛素调节原则,通过健康教育,训练患者根据每天自测血糖水平及时在家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患者,因为台湾中南部地区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可能不如欧美国家,而中国人的医疗文化通常习惯于依靠医务人员和被动护理,可能缺乏胰岛素自我调节的自我效能感 拒绝执行,考虑到国内外文化习惯和人口结构的差异,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可能并不相同。而且,前述研究均测试了胰岛素自我调节方法对刚刚从口服降糖药转为联合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的患者的效果。对已经接受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的患者进行的疗效测试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探讨“自我胰岛素调节健康教育计划”对使用胰岛素超过6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行为的有效性。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基于 ADA (2010) 糖尿病临床指南。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反映餐前、餐后血糖的综合影响。体内β细胞的分泌功能还用于评价降糖药物的长期疗效,评价前一天的胰岛素剂量是否合适;因此,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最佳指标。自我胰岛素调节方案以团体健康教育、个体健康教育和电话健康教育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措施,通过研究了解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方案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以便规划门诊糖尿病患者并建立学习自我胰岛素调节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

文獻探討

胰岛素推荐剂量调整 范围平均血糖 实验组 根据每三天平均血糖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对照组 由医生根据每周平均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表 2-1 簡化胰島素調控方式(Davies et al, 2005)
表 2-1 簡化胰島素調控方式(Davies et al, 2005)

研究方法

2.“胰岛素自我调节健康教育”措施公告。护理团队将在《胰岛素自我调节健康教育》内容制定完成后提供干预措施。 1.胰岛素自我调节健康教育方案第一步:选择科目。

表 3- 2 胰岛素自我调节计划及常规一般健康教育 胰岛素自我调节常规健康教育计划 常规一般健康教育 1、团体健康教育(60 分钟) 疾病特征包括糖尿病发病时间、慢性并发症数糖尿病、胰岛素类型、每天注射疫苗的次数以及由谁注射。

2.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低血糖频率 胰岛素调节自我护理分量表 69 血糖监测自我护理分量表 71. 状况、胰岛素剂型、每日注射频率、注射者、血糖发生频率和慢性并发症的数量。

教导患者如何自我管理低血糖,并在发生低血糖时致电我院健康老师。

表 3- 1 簡化自我胰島素調控方式(參考 Davies et al, 2005)
表 3- 1 簡化自我胰島素調控方式(參考 Davies et al, 2005)

研究結果

胰岛素注射次数、每日注射次数、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5)(见表4-2)。干预措施后,实验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对照组在研究期间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平均空腹血糖和低血糖频率三个方面进行腹腔血糖值,本研究点医院将每三年定期监测糖尿病月。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

1.胰岛素自我调节健康教育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2.胰岛素自我调节健康教育对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自我调节健康教育干预胰岛素后第3个月。实验组的平均血糖水平。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空腹血糖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表 4-7 各组间空腹血糖随时间变化的比较 表 4-8 各组试验前、3个月和6个月空腹血糖-血糖值的组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实验组血糖监测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 4-1 人口學特性之組間比較
表 4-1 人口學特性之組間比較

討論

血糖水平在100 mg/dL以上为患者接受并实施自我胰岛素调节健康教育方案 1、各组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评分。对照组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总体平均值。

2. 两组自我效能及自我护理比较 各分量表平均分以胰岛素调节自我护理最高,足部自我护理最低 增强患者信心,促进胰岛素自我护理的改善——监管行为。

李嘉琳(2010)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自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探讨‧未发表硕士论文,长庚大学医学管理研究所。附录2,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自我效能-护理问卷3。我能够应用我每天都知道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原则。

4.我每天都会遵循糖尿病自我保健的原则。我将适应糖尿病自我管理原则附录3、糖尿病控制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自我护理量表授权表。

Gambar

表 2-1 簡化胰島素調控方式(Davies et al, 2005)
表 3- 1 簡化自我胰島素調控方式(參考 Davies et al, 2005)
表 3- 2 自我胰島素調控方案及一般常規衛教
表 3- 3 各量表之信效度
+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根據美國IOM(Institute of Medicine, 2001)發表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一書中提到,在美國每年大約有44,000到98,000位病人死於醫 療疏失,在深信人都會犯錯的病人安全的議題下,建議應使用自動化醫療照護資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 1 for those postpartum women who used the RFID system, whether the demographics would affects the perceived rooming in and maternal-child care

Abstract Ob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linical nurse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on knowledge, attitude of dementia care, and self-efficac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congregate public housing and explor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egree of ment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oral stimulation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sucking ability among newborns with sucking difficulty and mother’s

By the paired t-test, independent t-test, and ANCOVA statistic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part of attitudes, in all attitudes , the attitude regarding parents’ discipline to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碩士論文 School of Nursing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Master Thesis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狀困擾、因應行為及生活品質之 相關性探究 A correlational study of symptom

ABSTRACT Palliative care services has been opened to terminally ill non-cancer patients in eight newly added categories, officially covered by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nd ch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