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研究對象之基本屬性及視力相關健康資料分布情形

31

第肆章 研究結果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研究架構以及收案對象,呈現所收集之資料的結果及分 析,全章共分5節,分別為:(一)研究對象之人口學特性及視力相關健康資料分 布情形、(二)研究對象視力健康之自覺認知情形、(三)研究對象之課業壓力分佈 情形、(四)高度近視國中學生視力保健行為之現況、(五)課業壓力、自覺高度近 視威脅與視力保健行為的相關性分析,及(六)自覺高度近視威脅與視力保健行為 之迴歸分析,內容陳述如下:

32

表2:

一、性別與年齡

所有參與之研究對象共132人,男、女生分別為52人(39.4%)與80人 (60.6%),年齡則受研究選樣條件限制為國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故年齡層介 於12到1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3.4±0.81歲,收案對象年齡大多集中在 14歲,

共佔40.2%,意即大多數是八、九年級學生。

二、診斷近視及配戴眼鏡之起始年齡

所有研究對象當中,大多於7歲跟8歲(各佔25.8%)被診斷為近視,平均年

齡為8.12±1.82歲,甚至有學生在3歲就開始出現近視的問題;而開始配戴眼鏡

矯正視力的年齡則介於3到14歲之間,其中以9歲開始配戴眼鏡為最多數,共

佔25.8%,平均年齡則為8.92±1.86歲。

三、雙親近視與否

本研究將雙親近視與否進一步分成三組探討,分別為父親近視與否、母親近 視與否以及雙親皆近視與否。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132位高度近視國中學生中,

學生父親近視者有95位,佔72%、母親近視的有110位,佔83.3%,而雙親皆 近視的則有83位學生,共佔62.9%。

四、左、右眼近視度數

以下將分別針對左、右眼近視度數的統計結果進行描述,132位研究參與者 中,左眼近視度數介於225度至950度之間,平均度數為641.78±108.18度,左 眼度數大多在600度、625度及650度,分別佔29位(22%)、20位(15.2%)及20 位(15.2%);而右眼近視度數則介於400度到1000度,平均度數為649.05±104.32 度,多數學生右眼近視度數落在600度及625度,各有21位學生,各佔15.9%,

接著則是右眼近視650度,居第三,有17位,佔12.9%。

五、一年內是否經醫師建議後更換鏡片

此處將分別呈現一年內是否更換過鏡片以及鏡片是否經眼科醫師建議後更 換的統計結果,132位研究對象中,共有92位近一年內更換過鏡片,佔69.7%,

其中有66位學生是經眼科醫師建議後更換,分別佔71.7%(以92位近一年內更 換過鏡片之學生為分母)及50%(以132位受試者為分母)。問卷中尚以開放式問答 探討這92位學生近一年內更換鏡片的原因,其中有67位因度數加深的原因更

33

換,佔72.8%,其次則為眼鏡損壞、鏡片破裂等原因所更換,有22位,佔23.9%。

六、目前所使用之視力保健措施

基本資料表中,除上述問題外,尚加入開放式問答,由學生自行填寫目前用 以預防度數加深之視力保健方法,多數學生描述會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包括 手機、電腦、平板)或減少打電動、看電視的時間,共有49位,佔37.1%,另外 有19位學生(14.4%)會配合醫師使用眼藥水或散瞳劑、14位(10.6%)會使用角膜 塑型或配戴眼鏡來矯正視力、13位(9.8%)會注意姿勢或調整眼睛跟書本間的距 離、而有6位(4.5%)學生會注意所處環境的燈光照明,其他尚有學生會注意營養

(如蔬菜、水果、葉黃素)、望遠、戶外活動、規律用眼的習慣(如用眼30分鐘、

休息10分鐘,或用眼後閉眼休息)或定期就醫;另外也有12位(9.1%)學生目前沒 有採取任何護眼方法以延緩度數增加。

34

表2研究對象之基本屬性與視力相關健康資料統計(n=132) 變項名稱 n 百分比

(%)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標準差 Mean±SD

性別 男 52 39.4%

女 80 60.6%

年級 七 20 15.1%

八 62 47%

九 50 37.9%

年齡 12 15 13.4±0.81

近視起始年齡 3 13 8.12±1.82 配戴眼鏡起始年齡 3 14 8.92±1.86 父親近視與否 是 95 72%

否 37 28%

母親近視與否 是 110 83.3%

否 22 16.7%

雙親皆近視與否 是 83 62.9%

否 49 37.1%

左眼近視度數 225 950 641.78±108.18 右眼近視度數 400 1000 649.05±104.32 一年內是否更換過鏡片 是 92 69.7%

否 40 30.3%

鏡片是否經醫師建議後 更換

是 66 50%

否 6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