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取樣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取樣期間為 2014 年 4-5 月,考 量時間、人力等因素,預計發放 300 份問卷並以面訪方式完成問卷填答,取樣以 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 65 歲以上老人人口數最多的六個行政區(含:大安區、士林 區、文山區、信義區、北投區、中山區)為範圍,並依老人人口比率分配抽樣樣本 數(如表 3-1)。取樣對象以接受老人人口比率最高的六個行政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 社區服務,含個案管理及參加社區健康篩檢活動,且年齡滿 65 歲(含)以上老人為 收案對象。考量性別比例的代表性,每一行政區單一性別收案數至少需達該區收 案數 40%。實際發放數共 311 份,有效問卷計 303 份,由於收案採面訪填答,並於 填答後由訪員協助確認是否完成,因此問卷回收及有效性達 97.4%,各行政區有效 問卷數為:大安區 68 份、士林區 53 份、文山區 46 份、信義區 47 份、北投區 47 份、中山區 42 份(如表 3-1)。
表 3-1 台北市十二行政區老人人口數及抽樣分布情形 行政區 65 歲以上
人口數* 排序 預計抽樣人數 實際發 放數
有效問 比率(%) 抽樣分配 卷數
大安區 50,089 1 22.83 68 68 68 士林區 38,974 2 17.76 53 56 53 文山區 33,401 3 15.22 46 46 46 信義區 33,310 4 15.18 46 47 47 北投區 31,997 5 14.58 44 49 47 中山區 31,647 6 14.42 43 45 42 合 計 100.00 300 311 303 松山區 30,897 7
萬華區 30,312 8 內湖區 25,856 9 中正區 23,776 10 大同區 18,259 11 南港區 14,087 12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第六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設計,並以結構性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 容包括人口學資料表、老人身體活動問卷(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PASE)、壓力知覺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匹茲堡睡眠品 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以台北市六個行政區接受健 康服務中心提供社區服務的老人為研究對象,收集其人口學資料、身體活動量、
壓力知覺,及睡眠品質等資料,分述如下:
一、人口學資料
人口學資料是依研究目的,參考相關研究、文獻之內容,所設計之量表,
內容包括:年齡、性別、BMI、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居住狀況、
經濟來源、經濟狀況、運動習慣、慢性疾種類、生活習慣(包括抽菸、喝酒、
喝茶、喝咖啡、睡午覺)、休閒活動、壓力與失落來源、自覺身體健康狀況等
變項。在完成初稿後,邀請一位統計專家,協助內容與量表設計審查,並於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辦理社區健康篩檢場所,以無記名方式邀請 23 位 老人進行預試;再依專家審查及預試結果,進行量表修訂。量表如附錄一。
二、老人身體活動問卷(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PASE) 本研究採用中文「老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原量表是學者 Washburn, Smith, Jette,和 Janney(1993)設計,專門針對老人身體活動調查的問巻「老 人身體活動量表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 PASE)」,
原問巻題目設計是以和老人日常相關聯的身體活動類型及特殊項目,包含工 作上、家庭中及平常休閒時間的活動。量表的發展是以一般社區住宅的年長 者作為採樣評估對象,並經由電子郵件或者電話調查,完成此量表。發展過 程每位抽樣的受試者依研究設計分組,先後接受家庭訪視進行健康狀態評估、
生理及體能量測,並進行身體活動監測、活動日記記錄及完成自我評估量表。
此量表發展過程,Cronbach's alpha 測得項目內部一致性為 0.9,成分 分數(平均值=0、標準差=1)為-2.44 到 3.54,越高的分數代表越多的身體活 動量。量表計分再測信度是穩定的,在第一次評量後 3-7 週後進行第二次問 卷調查。再測信度係數為 0.75(95%CI=0.69-0.80);以郵件施測的可信度為 0.84,電話施測的 PASE 信度為 0.68。問卷填寫僅需要 5 分鐘,計分方式簡單,
可利用電話、郵寄或親自填寫等方式完成,PASE 量表適合用於大規模流行病 學研究,並可於有限時間內評估身體活動量(Washburn et al., 1993)。原量 表共有 12 個題目,針對最近 7 日內老人常見的身體活動進行評量,評量方式 主要以四分法(4-point Likert scale)、以是/否及有/沒有進行填答。Allison, Keller, & Hutchinson (1998)採用此量表評估鄉村地區 65 歲以上老人身體 活動,其再測信度係數為 0.75 (CI=0.69-0.80 ),專家內容效度一致性為 80%,
與自覺性健康評估問卷之建構效度相關係數為 0.39,指出 PASE 適用於估計鄉 村老人的整體身體活動。
國內學者吳佳儀於 2002 年翻譯為中文「老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其 內容經專家審查,將部份不適合國內老人之身體活動項目刪除、改變部份身 體活動程度歸類、增加部份身體活動類別項目,以及提供特別項目說明,並
且對部份活動項目依其激烈程度訂定歸類標準(如附錄二、三);問卷題目修 正為 10 個題項,評估受試者過去一星期的身體活動情形,填答後經各別加權 後加總,所得分數即代表受試者的身體活動量;中文量表經過三週後再測信 度檢驗(Test-retest Reliability),前、後測分數經皮爾森積差相關統計分 析,其相關係數(r)為 0.892(p<0.001)達顯著相關,是一具有高信度之身體活 動量評估問卷(吳佳儀,2002)。
中文「老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的設計及容易施測的條件,適合本研 究所需要,在經由學者吳佳儀同意授權下,本研究採用此份量表作為評估老 人身體活動的研究工具。內容及計分方式如附錄一、四。
三、壓力知覺評量(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
Cohen, Kamarck, & Mermelstein(1983)指出一般社會心理和環境壓力評 估,是使用包含特定壓力事件量表來測量累積性壓力的分數,而這些分數通 常是以根據在一特定期間內所發生的事件量(通常為 6 到 12 個月),或者是根 據以評分者對於適應事件難度的評分為依據的事件比重總合。但此種評量有 以下缺點:對於在平常生活環境中存在的慢性壓力不敏感;對於由親朋好友 與家庭間發生的事、關於未來的期待和量表上沒有列舉的事件,所產生的壓 力不敏感。另外,這樣的測量措施意味著此壓力源為疾病的唯一成因,然而 很有可能的是,一個人的整體壓力程度是受到疾病所影響,而非其對於特定 事件的反應。
因此,Cohen, Kamarck, & Mermelstein (1983)共同發展壓力知覺量表 (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此量表是為了改善過去測量壓力的工 具 (如:生活再適應量表)之缺點,以因應測量整體壓力知覺的需求而發展的,
此量表用來針對個人知覺的生活壓力,測量其壓力程度,量表的項目是設計 用來決定受試者覺得負擔太重、無法預期、無法掌握自己生活的程度,這三 點在壓力經驗中被發現一直是壓力主要的成分;此量表與生活事件計分、憂 鬱及身體症狀、醫療服務利用、社交焦慮以及持續戒菸息息相關。經比較,
PSS 量表在測驗結果上的預期比生活事件計分方式還要好;與憂鬱症狀量表做
比較時,PSS 則能評估出較為不同且獨立的可預期概念,此量表也包含了一些 有關於當下知覺到壓力的程度的直接問題(Cohen et al.,1983)。
PSS 量表是非常經濟的方法,它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且評分容易。因 為壓力評估的程度會受日常瑣事、重大事件和因應資源上改變的影響,PSS 量 表的預測效度會在 4 到 8 週後迅速降低。PSS 量表有 14 個題目,PSS 量表計 分須先將第 4、5、6、7、8、10 和 13 正向的題目轉換得分,如 0=4、1=3、2=2 等等,再計算 14 個項目的總合(Cohen et al.,1983)。
此 量 表 被 證 實 有 良 好 的 內 部 信 度 ( 在 三 群 樣 本 中 的 α 係 數 信 度 分 別 為.84、.85 和.86),且經相關研究的效標關聯效度的檢驗,發現 PSS 與焦慮、
憂鬱等變項有相關。對於時間間隔短的再測相關性,兩天再測試相關性為.85,
六週後實施再測所得的再測相關性僅為.55。PSS 量表與效標間的關係並不會 被性別或年紀影響,唯一的差別在於,年輕組的生活事件數和年長組事件數 的缺乏與 PSS 量表間強烈的關係,這些數據可能反映出在決定兩個年齡組別 壓力程度時,生活事件所扮演角色的不同,也就是說,對於年長受試者,其 他如慢性壓力源、期望等可能更為重要(Cohen et al.,1983)。
此量表經國內學者初麗娟、高尚仁(2005)翻譯為中文,在經過樣本施測 後,以 Cronbach's alpha 係數來判斷信度,其 alpha 係數為 0.85,是一具 有良好的信效度工具。此量表評量是以自評方式,評量受試者近一個月來,
生活中壓力感受的程度,內容共含 14 個題目,所得分數為一整體分數,所有 題目皆分為「從不」、「偶爾」、「有時」、「時常」、「總是」等五個選 項,分別給予 0 、1 、2 、3 、4 分,14 個題目中有 7 題是正向題,需先將 正向題反向計分後,再加總所有得分,分數愈高表示受試者壓力知覺愈高。
此量表的設計及容易施測的條件適合本研究所需要,且原作者為推廣已 將原設計問卷、使用及計分方式,及授權國內學者初麗娟、高尚仁(2005)翻 譯之中文版問卷均刊登於其網站,供各研究需要時可以運用(Cohen et al., 2014),因此,本研究採用此份中文版量表作為評估老人壓力知覺的研究工具。
內容及計分方式如附錄一、五。
四、睡眠品質評量表(Sleep Quality Scale)
Buysse, Reynolds, Monk, Berman, Kupfer(1989)研發匹茲堡睡眠品質 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主要目的為:1.提供一個可靠 有效及標準的睡眠品質測量,2.可區別「好」跟「不好」的睡眠品質,3.提 供一個讓受試者容易使用及臨床醫生跟研究人員容易解釋的指標,4.提供一 個簡短、臨床有用的評估,針對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各種睡眠障礙參考。
匹茲堡睡眠品質表(PSQI)是一個自我測試量表,用來評估超過 1 個月的 睡眠品質及障礙。PSQI 共有 19 個題目分為七個元素(component)的分數,這 七個元素為主觀睡眠品質(subjective sleep quality)、睡眠潛伏期(sleep latency)、睡眠持續時間 (sleep duration)、習慣性的睡眠效率(habitual sleep efficiency)、睡眠障礙 (sleep disturbances)、睡眠藥物的使用(use of sleeping medication)及白天的功能障礙(daytime dysfunction)。每一 個的加權分數都相同,為 0-3 分,由「從來沒有」至「一週 3 次以上」。七 個元素加總可獲得一個 PSQI 的總分,介於 0-21 分,以總分 5 分為臨界點,
當總分大於 5 分則判定為睡眠品質不良,小於等於 5 分則表示睡眠品質良好,
分數越高代表睡眠品質愈差,問卷評量約 5-10 分鐘可完成。PSQI 的內在一致 性信度係數為 0.83,5 分臨界點可正確區辨性為 88.5%,敏感度為 89.6%及特 異性為 86.5% (Buysse et al.,1989)。PSQI 內在一致性信度 alpha 係數為 0.83,
二週後的再測信度相關係數 r=0.85-0.90(Backhaus, Junghanns, Broocks, Riemann, and Hohagen, 2002)。
PSQI 經國內學者 Tsai 等人於 2005 年翻譯為中文版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SQI),每一題目以 0-3 分計算,總分介於 0-21 分,所得的結果做為評定睡 眠品質好或不好,得分愈高表示睡眠品質愈不好,以 5 分為臨界點,總分 > 5 分為睡眠品質差,≦5 分為睡眠品質良好。問巻正確性為 88.5%,特異性(精 確度)86.5%、敏感性 89.6%,中文版問巻的內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0.85 (Tsai et al.,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