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老人身體活動、壓力知覺及睡眠品質與相關變項的關係 依研究目的、研究架構,本研究有以下假設:

Dalam dokumen 第二節 研究目的 (Halaman 86-97)

研究假設四: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量與壓力知覺呈顯著相關性。

研究假設五: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量與睡眠品質呈顯著相關性。

研究假設六:研究對象的壓力知覺與睡眠品質呈顯著相關性。

本節將依序檢視不同程度身體活動之壓力知覺、睡眠品質得分,及不同程度

壓力知覺之睡眠品質、不同睡眠品質之壓力知覺的得分之差異性;身體活動、壓 力知覺、睡眠品質三者相互關係;以及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進行研究對象人 口學連續性變項,與身體活動量、壓力知覺、睡眠品質之相關性分析。分述如下:

一、不同程度身體活動之壓力知覺、睡眠品質得分,及不同程度壓力知覺之睡眠 品質、不同睡眠品質之壓力知覺的得分之差異性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檢視,表 4-5-1、4-5-2 顯示:不同程度身體活 動量(以平均數 125.80 分為切點,分為高、低兩組)之睡眠品質得分,身體活 動量低者睡眠品質平均數 7.57 分(標準差 4.10),身體活動量高者睡眠品質平 均數 6.47 分(標準差 4.00),在顯著水準 0.05 以下具有顯著性差異(F=5.557,

p=0.019);即不同的身體活動量其睡眠品質有顯著不同,且身體活動量高者 睡眠品質較好。不同程度身體活動量在壓力知覺得分,身體活動量低者壓力 知覺平均數 20.39 分(標準差 8.47),身體活動量高者壓力知覺平均數 18.44 分(標準差 8.01),在顯著水準 0.05 以下具有顯著性差異(F=4.162,p=0.042);

即不同程度身體活動量其壓力知覺有顯著不同,且身體活動量高者有較低的 壓力知覺。

表 4-5-1 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人數 睡眠品質

F 檢定 顯著性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活動 低 168 7.57 4.10

5.557* .019 高 135 6.47 4.00

*P<0.05

表 4-5-2 身體活動與壓力知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人數 壓力知覺

F 檢定 顯著性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活動 低 168 20.39 8.47

4.162* .042 高 135 18.44 8.01

*P<0.05

不同程度睡眠品質(以 5 分為臨界點,分為好、不好兩組)在壓力知覺的 得分,睡眠品質好者壓力知覺平均數 16.96 分(標準差 8.21),睡眠品質差者 壓力知覺平均數 21.29 分(標準差 7.94),在顯著水準 0.05 以下具有顯著性差 異 (F=21.219,p=0.000);即不同程度的睡眠品質其壓力知覺是有顯著不同,

且睡眠品質好的壓力知覺較低(詳表 4-5-3)。

不同程度壓力知覺(以平均數 19.52 分為切點,分為高、低兩組)在睡眠 品質得分,壓力知覺低者睡眠品質平均數 5.92 分(標準差 3.50),壓力知覺高 者睡眠品質平均數 8.01 分(標準差 4.29),在顯著水準 0.05 以下具有顯著性 差異(F=20.953,p=0.000);即不同程度壓力知覺其睡眠品質是有顯著不同,

且壓力知覺低者睡眠品質較好(詳表 4-5-4)。

表 4-5-3 睡眠品質與壓力知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人數 壓力知覺

F 檢定 顯著性 平均數 標準差

睡眠品質 好 124 16.96 8.21

21.219*** .000 差 179 21.29 7.94

***P<0.001

表 4-5-4 壓力知覺與睡眠品質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人數 睡眠品質

F 檢定 顯著性 平均數 標準差

壓力知覺 低 135 5.92 3.50

20.953*** .000 高 168 8.01 4.29

***P<0.001

二、老人身體活動、壓力知覺及睡眠品質的關係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老人身體活動、壓力知覺及睡眠品質間之相關 性,結果顯示:身體活動量與壓力知覺得分呈負相關(r=-0.126,p<0.05),

即身體活動量愈高壓力知覺得分愈低。身體活動量得分與睡眠品質呈負相關 (r=-0.138,p<0.05),即身體活動量愈高者睡眠品質愈好。壓力知覺得分與

睡眠品質呈正相關(r=0.336,p<0.01),即壓力知覺愈低者睡眠品質愈好(詳 表 4-5-5)。

表 4-5-5 身體活動量、壓力知覺、睡眠品質之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身體活動 壓力知覺 睡眠品質 身體活動 1

壓力知覺 -0.126 * 1

睡眠品質 -0.138 * 0.336 ** 1

* p<0.05 ** p<0.01

三、研究對象人口學連續性變項,與身體活動量、壓力知覺、睡眠品質之相關性 分析

老人身體活動量得分的平均數為 125.80 分(標準差 86.30)、壓力知覺得 分的平均數為 19.52 分(標準差 8.31) 、睡眠品質得分的平均數為 7.08 分(標 準差 4.09)。以下將分別進行人口學連續性變項,與身體活動量、壓力知覺、

睡眠品質之相關性分析。

(一)老人身體活動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的關係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老人身體活動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之相關性,

結果顯示:身體活動量與年齡大小呈負相關(r=-0.309,p<0.01),即年齡愈 大身體活動量愈低。身體活動量與參加宗教活動種類呈正相關(r=0.138,

p<0.05),即參加宗教活動種類愈多身體活動量愈高。身體活動量與休閒活動 種類呈正相關(r=0.268,p<0.01),即休閒活動種類愈多者身體活動量愈高。

身體活動量與壓力與失落來源呈負相關(r=-0.128,p<0.05),即壓力與失落 來源愈多身體活動量愈低。身體活動量與慢性病種類呈負相關(r=-0.137,

p<0.05),即慢性病種類愈多,老人的身體活動量愈低。身體活動量與自覺健 康狀況總分呈負相關(r=-0.272,p<0.01),即自覺健康狀況愈不好者(得分愈 高表示自覺健康狀況愈不好),身體活動量愈低(詳表 4-5-3)。

表 4-5-6 老人身體活動量與人口學變項之皮爾森積差相關 變項 身體活動 年齡 宗教活動 休閒活動 壓力與

失落數

慢性病 數量

自覺健 康狀況 身體

活動 1

年齡 -0.309 ** 1 參加宗

教活動 0.138 * -0.020 1 休閒活

動數 0.268 ** -0.185 ** 0.157 ** 1 壓力與

失落數 -0.128 * 0.160 ** 0.079 -0.119 * 1 慢性病

數 -0.137 * 0.115 * 0.133 * -0.023 0.405 ** 1 自覺健

康狀況 -0.272 ** 0.050 0.000 -0.151 ** 0.414 ** 0.422 ** 1

* p<0.05 ** p<0.01

(二)老人壓力知覺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的關係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老人壓力知覺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之相關性,

結果顯示:壓力知覺得分與年齡大小不具相關性(r=0.000),即年齡大小與壓 力知覺無相互關係。壓力知覺得分與參加宗教活動種類呈負相關(r=-0.133,

p<0.05),即參加宗教活動種類愈多壓力知覺得分愈低。壓力知覺得分與休閒 活動種類呈負相關(r=-0.217,p<0.01),即休閒活動種類愈多壓力知覺愈低。

壓力知覺高低與壓力與失落來源數呈正相關(r=0.328,p<0.01),即壓力與失 落來源愈多壓力知覺愈高。壓力知覺與慢性病種類呈正相關(r=0.163,

p<0.01),即慢性病種類愈多壓力知覺愈高。壓力知覺與自覺健康狀況總分呈 正相關(r=0.335,p<0.01),即自覺健康狀況愈不好者(得分愈高表示自覺健 康狀況愈不好),壓力知覺愈高(詳表 4-5-7)。

表 4-5-7 老人壓力知覺與人口學變項之皮爾森積差相關 變項 壓力知覺 年齡 宗教活動 休閒活動 壓力與

失落數

慢性病 數量

自覺健 康狀況 壓力

知覺 1

年齡 0.000 1 參加宗

教活動 -0.133 * -0.020 1 休閒

活動 -0.217 ** -0.185 ** 0.157 ** 1 壓力與

失落數 0.328 ** 0.160 ** 0.079 -0.119 * 1 慢性病

數量 0.163 ** 0.115 * 0.133 * -0.023 0.405 ** 1 自覺健

康狀況 0.335 ** 0.050 0.000 -0.151 ** 0.414** 0.422 ** 1

* p<0.05 ** p<0.01

(三)老人睡眠品質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的關係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老人睡眠品質與人口學連續性變項之相關性,

結果顯示:睡眠品質得分與年齡不具相關性(r=-0.058),即年齡大小與睡眠 品質是否良好無關係性。睡眠品質得分與參加宗教活動種類不具相關性 (r=-0.048),即參加宗教活動種類與睡眠品質是否良好無相關性。睡眠品質 與休閒活動種類無相關性(r=-0.100),即休閒活動種類與睡眠品質是否良好 無相關性。睡眠品質與壓力與失落來源呈正相關(r=0.253,p<0.01),即壓力 與失落來源愈多,睡眠品質愈不好(得分愈高表示睡眠品質愈不好)。睡眠品 質與慢性病種類呈正相關(r=0.265,p<0.01),即慢性病種類愈多睡眠品質愈 不好。睡眠品質與自覺健康狀況呈正相關(r=0.389,p<0.01),即自覺健康狀 況愈不好者(得分愈高表示自覺健康狀況愈不好),睡眠品質愈不好(詳表 4-5-8)。

表 4-5-8 老人睡眠品質與人口學變項之皮爾森積差相關 變項 睡眠品質 年齡 宗教活動 休閒活動 壓力與

失落數

慢性病 數量

自覺健 康狀況 睡眠

品質 1

年齡 0.058 1 參加宗

教活動 -0.048 -0.020 1 休閒

活動 -0.100 -0.185 ** 0.157 ** 1 壓力與

失落數 0.253 ** 0.160 ** 0.079 -0.119 * 1 慢性病

數量 0.265 ** 0.115 * 0.133 * -0.023 0.405 ** 1 自覺健

康狀況 0.389 ** 0.050 0.000 -0.151 ** 0.414 ** 0.422 ** 1

* p<0.05 ** p<0.01

第六節 相關變項對老人壓力知覺、睡眠品質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假設七:研究對象不同的人口學變項、身體活動,對壓力知覺、睡 眠品質具有預測作用。

以簡單迴歸分析不同的人口學連續變項、身體活動量,與壓力知覺、睡眠品 質之關係,顯示具相關性,進一步以多元迴歸分析,顯示相關變項對壓力知覺、

睡眠品質之變異量具有解釋力。分述如下:

一、相關變項對壓力知覺的預測情形

從表 4-5-5、表 4-5-7 顯示,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老人壓力知覺與相 關變項之關係,壓力知覺與參加宗教活動種類、休閒活動種類、壓力與失落 來源、慢性病種類、自覺健康狀況總分、身體活動及睡眠品質等變項均呈顯 著相關。以單一變項對壓力知覺進行簡單迴歸分析,顯示每一變項對壓力知 覺都有顯著的預測力存在,但各個變項對壓力知覺的解釋量不同,解釋力最 大的是睡眠品質,占 11.0%的解釋量(詳表 4-6-1)。

以多元迴歸分析(逐步迴歸變數法)進行假設檢驗,分析參加宗教活動種

類、休閒活動種類、壓力與失落來源、慢性病種類、自覺健康狀況總分、身 體活動及睡眠品質等變項,是否能解釋老人的壓力知覺;結果排除慢性病種 類、身體活動兩個變項,顯示參加宗教活動種類、休閒活動種類、壓力與失 落來源、自覺健康狀況總分及睡眠品質五個自變項共可解釋壓力知覺變異量 的 23%(詳表 4-6-2)。即:

y 參加宗教活動種類愈多者壓力知覺愈低。

y 休閒活動種類愈多者壓力知覺愈低。

y 壓力與失落來源愈多者壓力知覺愈高。

y 自覺健康狀況愈不好者壓力知覺愈高。

y 睡眠品質愈不好者壓力知覺愈高。

表 4-6-1 單一變項對壓力知覺的簡單迴歸分析 自變項 原始迴歸

係數(B值)

標準迴歸

(β值) t值 迴歸模式檢定 R2 調整後R2 F值 宗教活動 -1.140 -0.133 -2.324* 0.018 0.014 5.402*

休閒活動 -0.989 -0.217 -3.860*** 0.047 0.044 14.900***

壓力與失落 2.407 0.328 6.034*** 0.108 0.105 36.408***

慢性病種類 0.889 0.163 2.874** 0.027 0.023 8.260**

自覺健康狀況 1.047 0.335 6.161*** 0.112 0.109 37.956***

身體活動 -0.012 -0.126 -2.195* 0.016 0.012 4.817*

睡眠品質 0.684 0.336 6.197*** 0.113 0.110 38.408***

*P<0.05 **P<0.01 ***P<0.001

表 4-6-2 相關變項對老人壓力知覺之多元迴歸分析(逐步迴歸變數法) 自變項 原始迴歸

係數(B值)

標準迴歸

(β值) t值 決定係 數(R2)

調整後決定

係數(R2) F值 宗教活動 -1.020 -0.119 -2.292*

休閒活動 -0.594 -0.130 -2.495*

壓力與失落 1.530 0.209 3.689***

自覺健康狀況 0.462 0.148 2.493*

睡眠品質 0.422 0.207 3.721***

回歸模式 0.232 0.219 38.408***

*P<0.05 **P<0.01 ***P<0.001

Dalam dokumen 第二節 研究目的 (Halaman 8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