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靈療癒的意涵

一、身心靈的意涵 (一) 身心靈的定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於1948年對健康做出 的定義是「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身體、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 態」。也就是說在身體(生理)、精神(心理)及社會(互動關係)都處於一種 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才稱得上是健康。而構成「我」的三 個元素,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1905-1997)認為需有身體(生理)、心理(情 緒及理性)以及靈性。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也說一 個人的存在是三方面的整合,唯有兼顧身體、心理、靈性時,我們才能說我們面 對的是完整的人(王櫻蓓、孫逸民,2017 )。因此,許多學者將「靈性」加入,使 得健康成為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層面的組成。「身、心、靈」的說詞,起 源於安寧療護 (Hospice) 重視「全人照顧」,意指「身、心、靈」的完整醫療照 顧的理念與工作的推行 (釋惠敏,2004)。以下略探身心靈層面的意涵:

1.身體(生理):在佛教世尊對弟子們的教導認為身體組成要素的特性是地、

水、火及風所依持(《中阿含經》卷24《大念處經》CBETA冊1,No 26)。並且

27

在身體從頭至足皆是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

肺、大小腸、脾、𦝩𦝩、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

膽、小便充滿其中(《中阿含經.長壽王品》卷 2 ,CBETA 冊 1,No 26)。因 此,身體是經由以上各器官和系統所組成,能夠正常運作下身體才會是健康狀態。

佛法修行首重亦在於「調身」,身體成為修行的重要入門或下手處,所謂「身安 道隆」身體安康道業才會隆盛,精神統一的前提在於良好的身體狀態。

2.心理(情緒):漢語辭典釋義,人具有的心理狀態如:感覺、知覺、記憶、思 維、情緒等內心活動的總稱;是客觀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

「身病有四,謂風、熱、痰及諸雜病;心病亦四,謂貪、瞋、痴及慢等病。」

(《大般若經》CBETA冊8,No 261)。上段經文說明身有四種病,心也有四種病

謂貪欲、嗔恚、愚痴、嬌慢等。而佛教至始至終,釋尊所教導人類根本問題--煩 惱,源頭皆為「心」所使。

釋星雲(1997)認為佛教可以說早已具有一套心理學的知識體系,甚至影響、

貢獻心理學,如:西方心理學家佛洛依德,重視人類潛意識作用,早在一千多年 前的東方佛教徒已造出《八識規矩頌》,以第八阿賴耶識為名,對潛意識作了詳 細的分析、說明。榮格,繼續闡揚潛意識理論,對東方的佛教、禪、瑜伽等,有 相當精深的研究。進一步將人的精神領域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三 個層次。這些理論與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十分相近。

馬斯洛用佛教的「涅槃」境界來描述生命體驗,主張佛教「無我」與佛性「真 我」的哲理,引導人對自我實現,趨向利益社會大眾。弗洛姆,對佛教禪學有濃 厚的興趣與精深的研究,極力推崇佛教「慈悲為懷」、「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的 宗教情操,有助於醫治西方人的社會病態。傅蘭克創立「意義治療法」,可說是 從佛教「萬法唯心」的教義引伸發展出來的,上述都是佛教對現代心理學產生影 響的實例(佛教叢書8-教用.佛教與心理學)。

28

透過認識自我心中無盡的寶藏,因爲心能主宰人的一切行爲,抛棄貪瞋癡,

讓內心清淨,便能防範心理疾病的産生;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有成效地從事工 作、服務奉獻,,如此即為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

3. 靈性:Spirituality 的拉丁文字根是 spiritus,是氣、呼吸的意思,是強調生命 力的精華、朝氣與活力,是人最深層的終極需求,是催促人主動參與並活出意義 的動力(陳美琴,2009;Kelly,1995)。

(二)靈性不同說詞

靈性的定義有不同說詞,如西方學者維特莫(Lightner Witmer, 1867-1956)

認為靈性(Spirituality)指的是一種對超越自我力量的信念,換句話說是一種內 在生命的動力、創意和價值。沃爾曼(R. N. Wolman):「人類探索生命意義的

終極問題,同時並親身體驗個人之間,和個人與外在世界之密切關聯的動力。」

V. Carson(1990)指出靈性的需求(spiritual needs)為:意義、目標、愛、

信任、希望、寬恕和創造性。Maslow(1970)提到靈性生活是存在本質的一部份,

也是人性的界定式的特質,人性缺乏了他,便不是完整的人性。Rogers(1980)

則強調靈性與超越性層次對人的重要性。靈性是經由自我超越而發現生命意義的 人類習性,是一種潛在發展的對策,而且通常當人們年長與靠近死亡時更為顯著 (黎建球,2020)。

「靈性」一詞來自西方文化,在傳統東方宗教文化與社會中較少以靈性來稱 呼,陳德光從佛教、基督教及猶太教等歷史回顧,發現傳統佛教中雖沒有靈性用 詞,但「覺」字與之等義,就是開悟、覺悟的意思,而基督教與猶太教也對人性 抱持身心靈合一的看法(陳慧姿,2006)。邱淑芬(2002)認為靈性是每個人與 生俱來的,是個體存在的一部分,是對更高層次事物、更崇高力量的覺知,是與 自己、他人及全人類與所有造物者相連結的感覺,是對存在及生命意義的更深體 認與發現。

29

對靈性定義其共通性是與生俱來,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心靈本質,是一種更高 層次的覺醒,對自我、對人類、對自然,作有意義的互動,進而對生命的關懷有 進一步的體認。因為靈性是看不到、摸不到,潛藏在人的心靈深處,經常被誤解 為宗教經驗,總是被侷限在宗教或哲學領域中,很少從科學心理學的觀點來探討,

認為不符合科學典範的要求,因此被主流學術排拒於門外(黃麗萍,2008)。

(三)不同領域對「靈性」認知

「靈性」的觀點研究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最早出現在醫護界(安寧療護)、

心理學及宗教界、教育學界。靈性的層面從醫護界來說,胡文郁、釋惠敏等(2001)

等認為「靈性」是一種賦予有機體生命及生生不息,但又不可觸摸的法則,此生 命原則滲透全人,形成一個超越價值觀的空間。資深學者趙可式(1998)則提出,

靈性是盡其所能地朝向其至高的價值,包括愛、意義、盼望、美及真理,而這些 至高的價值,會驅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實現或天(神)人合一的目標。

余德慧、石世明(2001)的「對臨終照顧的靈性現象考察」認為靈性是一個 抽象層次,是超越宗教的。它追求靈悟、崇敬、莊嚴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其範圍 包含嘗試尋找與宇宙的和諧,與上帝契交的途徑;探尋生命的意義及目的。它是 愛,是個人與其他人、生物及神的和諧關係,它是希望與力量的泉源;是臨終者 自然開顯的過程,它是內在力量所產生的和諧關係,是生命的意義和目標自然顯 現時,讓人感覺到平靜與安適。人們透過自我內在力量提昇,將靈性獲得開顯,

使人的生理生命轉化到另一種非生理性的契機,使人在靈性締結的過程中,看見 未來希望的微光。所以靈性是一種整合的能量,而靈性健康則是靈性安適的一種 狀態。

心理學界許多學者也認為靈性的本質不限於超個人、心理靈性或宗教、文化 等任何單一領域(李佩怡,2003)。靈性的概念並非一定要牽扯到宗教,然而因 為靈性在各宗教中較廣泛的被討論。宗教經驗在人類的歷史中,一直佔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劉宏信、余德慧,2005)。

30

聖嚴法師(1999)認為「靈性是一個至善、光明的本體,圓融無礙,這就是 我們的本性,又稱為佛性、神性(周瑞宏,2009)。梁乃崇(2009)認為靈性指 的就是覺知能力:我們所有的焦點,就集中在這個覺知能力。信仰對人類心理健 康與心理滿足的研究,正逐漸受到重視,全人健康不應缺少靈性的部份(王詵雲,

2009)。

無論是醫界、心理學、宗教界等,對靈性各種不同的說法,把它去蕪存菁來 看的話,到最後真正的內涵,就是覺知能力。人生每個階段都應有不同的靈性需 求,而靈性的激發,不須等到臨終前才進行,生活之中隨時隨地都能去與靈性接 觸、開發靈性。

二、療癒的意涵 (一)療癒的由來

療癒(Healing)一詞源於癒す這個字,在日文當中有醫治或療癒的意思,也 可以說是解除痛苦、傷痛復原,由日文癒し演變而來(谷屋昭弘,2004)。洪愷 亨(2018)療傷(同療癒)一詞最初用於宗教祭典,1980年代主要是在接神方面 宗教的世界、肉體方面來自疾病痛苦折磨的疼痛,例如:念咒或使用符咒,這樣的 行為辯稱為宗教性的療癒形式,祈禱於神,使人們的心理獲得某種滿足與平衡,

此類的療法稱為宗教性療癒(藍意茹,2006)。

(二)療癒的效果和時代的需要

約在 2000 年時由日本傳進臺灣,此時的療癒已從生理上的治癒轉換成心 理上的療癒(李小梅,2019)。黃振家(2006)療癒系在日本,已經形成關鍵字,

並且成為一種類別概念,任何能夠幫助撫慰現代受創心靈的人、事、物,都可以 歸類成為療癒系。透過消費媒介而得到情緒性的滿足,達到心境穩定平和的效 果,可助於消除不滿與壓力。劉國生(2014)社會與家庭人口數結構的轉變,生 活與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威脅人們身心健康與社會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要

31

如何紓解壓力和調適生活品質已成為現代人所急需面對的課題。近年來台灣興 起的「療癒」風潮,便是因應現代人面對壓力而產生的一種紓解方式。鄭淑卿

(2013)隨著時代及社會潮流的變遷,目前盛行的多種身心靈療法中,舉凡芳香 療法、能量療法、音樂療法、順勢療法等,普遍皆以非一般民眾所認定的醫療介 入方式作為治療或療癒的操作技巧。

「療癒是一個過程,過程中我們需要體認到自己的整體性,不管在驚恐或 被生活粉碎時,都堅持拒絕分裂自我。最終,療癒是接受事物此刻的面貌,而不 是掙扎並強求事物停留在曾經是的狀態,那讓我們有安全感的狀態,或是我們 所希求的狀態」(卡巴‧金,2014)。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所主張

「幾乎每一位走上真正靈性道路的人,都會發現深刻的個人療癒是靈性歷程中 必要的部分。承認這種需求時,就能把靈性修行導向身體、心、心智的療癒。」

(傑克‧康菲爾德,2008)。

(三)對於療癒的標準界定

人生在世,避免不了種種身心、環境、人際或靈性(生命意義之追尋)的逼惱 痛苦,因此各種不同形式的治療方法亦因應而生,治療是指這逼惱痛苦狀態的改 善,也含有關懷、陪伴之意。狹義的治療指的是症狀的解除,理想是完全治癒。

但許多疾病是無法完全治癒的,像慢性疾病或是嚴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廣義的治 療包括症狀的緩解或延緩惡化;此外,最廣義的治療則尚包括疾病的預防(吳幸 如、黃創華,2006)。袁幸萍(2011)對於療效的探討,不能只限於疾病的去除 與否,而是重視個人全面的身心健康感受;學者張珣(2009)即強調民俗醫療的 療效不能以科學數據來證明,也如Skultans(2007)所認為的,人類學家研究靈 療,重點不在以「病理」(pathology )為標準,而是以當事人的「經驗」為標準。

亦即,重點不在當事人是否有醫學診斷之症狀,也不在是否達到生物醫學認定之 痊癒。相反的,重點是在當事人主觀上經驗到病痛,疾病即成立;當事人不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