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CRRT 警報處理照護知識測驗得分之分析

第五章 討論

第三節 CRRT 警報處理照護知識測驗得分之分析

77

78

即改手動趕血回病人身上,一但有疑慮或不熟悉就會選擇不趕血而導致趕血失 敗,病人就會因此失血而造成更多傷害,也再次顯示訓練的需要。前測知識錯誤 率第二高的題目為詢問學習者當過濾器已凝固,在連續洗腎治療參數設定中該如 何調整,發現學習者不瞭解該如何調整血液流速、脫水速度、前稀釋與後稀釋才 能讓套組凝固改善,減少病人CRRT治療中斷,分析原因為調整治療參數需要來 自醫師的醫囑,故護理人員對於該如何調整參數才能避免凝固不了解,課室教學 講義講解無法讓學習者真正理解,故護理人員在如何避免套組凝固的設定調整不 熟悉,一旦發生即將凝固的警報時,也不瞭解如何減少凝固速度,也產生訓練之 需要。前測知識答錯率第三高為血液中有空氣警報的預防及排解,分析臨床中同 樣較少見,學習者不了解如何預防,許多護理人員認為空氣偵測控制閥液面越高 越好、NS沖洗過濾器前,先調降Blood flow為100mL/min,分析學習者不瞭解空 氣偵測控制閥液面正確為適量即可,在排套組時可以將Blood flow為100mL/min 可以減少空氣產生,因此產生訓練需要。前測知識答錯率第四高為CRRT治療中發 生血液滲漏(Blood Leak Detected)之處理,分析臨床中當病人出現溶血才會導致 此警報發生的可能,發生機率很低,因為很少見故學習者不瞭解血液滲漏偵測器 的原理與用意,導致其處理不熟練,因此產生其訓練需要。前測知識答錯率第五

高為Filter is Clotting警報發生原因,分析學習者了解過濾器凝固為發生原因,但

對於Return pressure上升、抗凝劑劑量不夠也是導致該警報發生之原因,分析臨床

中接受CRRT治療的病人較少使用抗凝劑避免導管凝固,因為抗凝劑禁忌較多,加 上對於壓力數值不瞭解其意義,也表示對於預防過濾器凝固的概念較不瞭解,因此 產生訓練需要。

因此,不管資深或資淺的學習者對於這些警報的照護認知和處理順序會分數 較低,加上學習者缺乏實際操作練習機會,因此即使有接受傳統課室教學學習,

但僅口頭教學,加上臨床很少見而導致容易遺忘如何處理,對其相關知識相對會 較不熟悉,經過本研究教材學習,可以提供學習者無限制的安全學習環境,學習 者每單元平均練習次數為141次,針對比較不熟練的警報處理單元練習平均次數 為149次,分析原因為警報很少發生,教材可提供學習者透過不斷練習中累積知 識,因此在前測五題正確率率較低的題數中,在後測知識正確率皆有提升,此教 材因可提供安全環境下練習機會,是學習者從未有過的學習經驗,透過教材引導

79

正確與不正確,建構正確的CRRT警報處理知識,從學習者回饋可了解教材能增 進其照護知識,如S14:「覺得bedside找出錯誤或相關的相當有助於臨床發現問 題所在,能了解少見問題處理,如手動趕血畫面,並較貼近臨床狀況。」、S16、

S27、S64:「可清楚了解CRRT警報處理學理,對臨床照護有所幫助。」、S44:

「模擬互動教學讓我對於警報處理上更能熟悉處理步驟。」等,因此在知識題目 中詢問這些警報處理處理與預防,學習者可以透過學習而回想如何正確操作,藉 此能提高對警報處理的認知,因此顯示此線上情境模擬互動教材可以幫助學習者 在比較少發生但是會危及病人安全的CRRT警報處理的認知分數提升。

目前國內外文獻較少探討有關護理人員接受 CRRT 警報處理照護之線上情 境模擬互動教學課程之認知得分的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就目前相關文獻進行討 論。本研究知識測驗成效與以下研究結果類似,Windt (2016)針對兒童CRRT開 發結構化線上互動學習模組,有效提升重症護理人員對兒童CRRT照護知識,確 實線上互動學習模組是有效且廉價的教育方式;Keefe 和 Wharrad(2012)開發 線上互動疼痛管理教育學習,包括疼痛評估和止痛藥物管理,發現護理學生在使 用線上互動學習後平均得分高於控制組19.2%(p < 0.005),同時特別增強護生 藥理學知識(p < 0.005);Cook等(2012)指出護理人員接受線上互動式CPR遊 戲後,57.1%學習者認為可以將所學知識於實務上運用,許可錯誤激勵學習,能 加強知識保留並產生有效的學習。Wong、Vohra、Dawson和Stolbach(2017)針 對136名醫護人員提供15個基礎毒物學課程線上學習模組,研究結果有效提升 毒物學知識(由56%提升至89%),促使醫護人員能提供病人有效治療中毒,減 少知識差距。因此證實線上情境模擬是有效的學習教材。分析可能原因為線上互 動教材運用在護理不同照護訓練均能增進知識層面。

另外本研究知識後測為自學教材三週後進行,與以下研究不同,Liaw 等

(2016)為設計網路模擬介入於護理人員對病人危急狀況之辨識和評估之研究,

介入後六個月進行後測,發現知識後測顯著增加(P <.001)。分析其雖然後測時 間不同,但學習者在後測皆知識提升,也證實透過線上情境模擬教學介入能讓學 習者知識獲得保留。本研究於後測後 6~8 週後進行知識延宕測亦比前測顯著提 升,但本研究未進行更持續的追蹤是限制之一。

本研究知識學習成效與以下研究結果相異,Ö ztürk和Dinç(2014)針對111

80

名護理一年級學生運用線上情境模擬導尿管放置培訓計劃,實驗組和對照組間的 知識沒有顯著差異,分析原因為護理一年級學生從未有置放導尿管的學習,但本 研究對象皆接受過CRRT警報處理課室教學,故已有先備知識,較易與臨床狀況 連結而導致知識有效提升。

綜合上述,本研究採用線上情境模擬互動教材進行CRRT警報處理教學知識 測驗後測及延宕後測皆高於前測,呈現統計上顯著差異,可能原因為研究是提供 給有照護過CRRT病人的重症護理人員做學習,運用教材可以建立基本學理的認 識外,也能實際在線上情境模擬練習警報處理的順序與發現原因,透過實作經 驗,讓學習者可以在臨床實際操作時,更容易連結臨床實務並運用所學,也強調 與先備知識結合後建構知識之重要性,加上自主學習與反思,其學習成果具有較 大持久性,學習者能獲得知識保留。亦發現本研究線上情境模擬互動教學與高擬 真實際模擬訓練同樣能增加護理人員知識,且更能節省人力與給予學習者彈性自 學空間,學習者亦回饋能提供學習者於臨床實務中反思如何做得更好,提供給病 人最佳的連續透析安全照護,證實線上情境模擬互動教學能提升學習者知識。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