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幻灯片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幻灯片 1"

Copied!
22
0
0

Teks penuh

(1)

1

(2)

2 [email protected]

与 积 分 变 换

复 变 函 数

谢 松 法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3)

3

一、教学及考核方式

主要参考书(略)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成绩: 作业占 20 ~ 30% ,考试占 70 ~ 80%

作业: 每周交作业一次 答疑: 每周一次

课堂教学: 40 学时

( 练习册 )

( 科技楼南楼 813)

(4)

4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两个部分组成。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是工科各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 理论课,是工程数学的主要课程之一。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复变函数的内容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复 变函数的积分、解析函数的级数表示、留数及其应用、共形 映射以及解析函数在平面场的应用。

其中,带 “ *” 号的内容本课堂不需要掌握。

积分变换的内容包括: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5)

5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复数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

复变函数理论中的许多概念、理论和方法是实变函数在 复数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中期。但直到十八 世纪末期,经过了卡尔丹、笛卡尔、欧拉以及高斯等许多人 的长期努力,复数的地位才被确立下来。

复变函数理论产生于十八世纪,在十九世纪得到了全面 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了大量奠基工作的 发展。为复变函数理论的创建做了早期工作的是欧拉、达朗 贝尔、拉普拉斯等。

则是柯西、黎曼和维尔斯特拉斯等。

( 虚数史话 )

(6)

6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2 复数的几种表示

§1.1 复数

§1.3 平面点集的一般概念

§1.5 复变函数

§1.4 无穷大与复球面

(7)

7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1.1 复数

一、复数及其运算

二、共轭复数

(8)

8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一、复数及其运算

1. 复数的基本概念

定义 (1) xy 是任意两个实数,

y i x

z   ( 或者 z x yi ) 的数称为复数。

(2) xy 分别称为复数 z 的实部与虚部,并分别表示为

xRez , yIm z .

y 0 时,

因此,实数可以看作是复数的特殊情形。

(3) x 0 时,z 0 i y i y 称为纯虚数;

x i

x

z   0  就是实数。

将形如

.

1

 其中 i 称为虚数单位,即i

P1

(9)

9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设 与 是两个复数,z1x1i y1 z2x2i y2 如果 x1x2, y1y2, 则称 与 相等。z1 z2

它们之间只有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

一、复数及其运算

1. 复数的基本概念 相等

0

x i y

z 当且仅当 x y 0.

特别地,

复数与实数不同,两个复数 ( 虚部不为零 ) 不能比较大小,

(10)

10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一、复数及其运算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设 与 是两个复数,z1x1i y1 z2x2i y2 (1) 复数的加减法

; ) ( 1 2

2 1

2

1 z x x i y y

z     

加法

. ) ( 1 2

2 1

2

1 z x x i y y

z     

减法

(2) 复数的乘除法

; ) (

)

( 1 2 1 2 1 2 2 1

2

1 z x x y y i x y x y

z     

乘法

2 ,

1 z z

z   .

2 1

z zz 如果存在复数 z ,使得 则

除法

P2

(11)

11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一、复数及其运算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3) 运算法则

交换律 z1z2z2z1 ;

1 .

2 2

1 z z z

z   

结合律 (z1z2)z3z1(z2z3); .

) (

)

(z1z2z3z1z2z3

分配律 z1(z2z3)z1z2z1z3 .

(12)

12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二、共轭复数

1. 共轭复数的定义

设 是一个复数,

定义 z x i y

称 为 z 的共轭复数

z x i y 记作 。z 共轭复数有许多用途。

比如

2 1

z zz

) (

) (

) (

) (

2 2

2 2

2 2

1 1

y i x

y i x

y i x

y i x

 

2 2

2 1

z z

z z

 

P2

(13)

13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二、共轭复数

2. 共轭复数的性质

其中,“ ”可以是  ,,,;

2 ,

1 2

1 z z z

z   

(2)

; Im

Re

]

2

[ ]

2 2 2

[

z z x y

z

z     

(3)

; z z  性质 (1)

P3

(14)

14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1)

i i z

z

4 3

5 5

2

1  

 

) 4 3 ( ) 4 3

(

) 4 3

( ) 5 5 (

i i

i i

 

25 5 35i

  .

5 1 5

7i

5 . 1 5

7i

2 1

z

z

 

2 1

z (2) z

(15)

15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证明 z1 z2z1 z2z1 z2z1 z2

2 1 2

1 z z z

z

. ) (

Re

2 z1z2

P4 1.1

(16)

16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1.1 复数

轻松一下吧 ……

(17)

17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卡尔丹称它们为“虚构的量”或“诡辩的量”。他还把它们与 负数统称为“虚伪数”;把正数称为“证实数”。

附: 历史知识 —— 虚数史话

两数的和是 10 , 积是 40, 求这两数.

卡尔丹发现只要把 10 分成 和 即 可。

15 5  15

5  

1545 年,卡尔丹第一个认真地讨论了虚数,他在《大术》

中求解这样的问题:

卡尔丹的这种处理,遭到了当时的代数学权威韦达和他的 学生哈里奥特的责难。

(18)

18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附: 历史知识 —— 虚数史话

整个十七世纪,很少有人理睬这种 “虚构的量” 。 仅有极少数的数学家对其存在性问题争论不休。

意义下的“复数”的名称。

1632 年,笛卡尔在《几何学》中首先把这种“虚构的量”

改称为“虚数”,与“实数”相对应。同时,还给出了如今

(19)

19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附: 历史知识 —— 虚数史话

到了十八世纪,虚数才开始被关注起来。

, sin

1 cos

) sin 1

(cosθ   θ n  

1722 年,法国数学家德摩佛给出德摩佛定理:

其中 n 是大于零的整数。

, sin 1

1 cos

e

xx   x

1748 年,欧拉给出了著名的公式:

并证明了德摩佛定理对 n 是实数时也成立。

.

1

1777 年,欧拉在递交给彼德堡科学院的论文《微分公式》

中首次使用 i 来表示

(20)

20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附: 历史知识 —— 虚数史话

十八世纪末,高斯的出现使得复数的地位被确立下来。

1797 年,当时年仅 20 岁的高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证明了

代数基本定理。

高斯在证明中巧妙地给出了复数的几何表示,使得人们 直观地理解了复数的真实意义。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复变函数论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 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学分支。

而且 n 次多项式恰好有 n 个根

任何多项式在复数域里必有根,

(21)

21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附: 人物介绍 —— 高斯

许多数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几乎对数学的所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德国数学家、

(17771855)

高 斯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22)

22

一 章 复 数 与 复 变 函

数 高斯去世后,哥廷根大学对高斯的文稿进行了整理,

历时 67 年,出版了《高斯全集》,共 12 卷。

附: 人物介绍 —— 高斯

在哥廷根大学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用白色大理石砌 成的纪念碑,它的底座砌成 正十七边形,纪念碑上是 高斯的青铜雕像。 18

( 返回 )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继承 1.2 继承的好处和弊端 继承好处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多个类相同的成员可以放到同一个类中 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 如果方法的代码需要修改,修改一处即可 继承弊端 继承让类与类之间产生了关系,类的耦合性增强了,当父类发生变化时子类实现也不得不跟着变化,削弱了子类的独立性 什么时候使用继承? 继承体现的关系:is a 假设法:我有两个类

第二章 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 学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 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 向 第四节 化学反应 进行的方 向 晨背关键语句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理解 教材 新知 理解 教材 新知 考向一考向一 考向二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返回

• 说明:公式 E=Δφ/Δt , E=nΔφ/Δt 一般 适用于求解平均电动势的大小;而公式 E=BLV 一般适用于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的 瞬时电动势的大小。 • 讨论:产生感应电流与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 件一样吗?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线运动或者是穿过某 一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一定产生感应

高中物理选修 3-3 课件 • 解析: 第二种表述的意思是:热机吸收热量,对外 做功,同时把热量传给低温物体.其表述示意图如图 所示.其实质是: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 有方向性. • 答案: 其表述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

称这种方式的 Fourier 变换是一种广义的 Fourier 变换。 在 函数的 Fourier 变换中,其广义积分是根据 函数的 注   性质直接给出的,而不是通过通常的积分方式得出来的, 三、单位冲激函数的 Fourier 变换 按照 Fourier

平面的方程 (熟记平面的几种特殊位置的方程) 两平面的夹角... (注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注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我们常常需要从函数的导数所给出 的局部的或“小范围”性质 , 推出其整体的 或“大范围”性质.. 这些中值定理的创建要归功于 费马、

知识点 2 开普勒第二定律 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中,植物 大约有 50 多万种,动物大约有 150 多万种,而尚未被发现的现存 生物的种数可能是这总数的 3 倍之多,但现存生物的种数却还不 及地球上曾存在的生物种数的五十分之一. 地球上孕育出如此之多的形形色色的生物,可谓和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