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三、电磁学

Dalam dokumen 高中物理学习词典 (Halaman 125-134)

电荷  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物体 由于摩擦、加热、射线照射、化学变化等原因,失去部分电子时物体带 正电,获得部分电子时物体带负电。带有多余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物体叫 带电体,习惯上有时把带电体叫做电荷。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静止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静电场,运动电荷 除了产生电场外还产生磁场。因此,静止或运动都会受到电场力作用,

只有运动电荷才能受磁场力作用。

电荷的数量叫电量,用符号 Q 表示,单位是库存(仑)(C)。库仑 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电荷有一突出的特性即量子性,自然界存在电荷的 最小单位元 e(基本电荷),e=1.60×10-19库。一个电子所带负电和一 个质子所带正电的数量都是 e。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电量都是 e的整数倍(理论上曾预测存在1e、 e的分数电荷)。 很小,我们通

3 2

3 e

常接触到的电量相对很大,可以不考虑电荷的量子性。但在一些问题中 电荷的量子性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质量为 2×10-16千克的带电油滴,

静止于相距 3.2 厘米两水平的平行金属极间。油滴带电最小是 1.60×

10-19库,所以两极间所加电压最大是 400 伏(g=10 米/秒)。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溶液和电离气体中的正负离子,在电 场力作用下能在金属内、电解液和电离气体内自由运动,它们叫自由电 荷。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只能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做 微小位移,它们叫束缚电荷。

电荷遵守电荷守恒定律,这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 一个系统内,总电荷量不变(电荷的代数和不变)。电荷的总量既不能 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电荷守恒定律是从大量实验概括得出的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对宏观 现象、微观现象都适用,对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成立。

在两个电中性的物体摩擦起电现象中,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两个物体正 负电荷数量相等。电荷代数和保持为零。如: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

硬橡胶棒带的负电与毛皮带的正电数量相等。

在中性绝缘导体的静电感应现象中,外界的施感电荷使导体上自由 电子重新分布,导体靠近施感电荷的一端和远离施感电荷的另一端带上 异种电荷。导体上感应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为零。把导体任意分成两部分,

两部分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在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中,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 C、C串连后 接到电源上充电,每个电容器的带电量必然相等。

在恒定电流电路中,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根据电荷守恒,对任 何一个区域说,流进来的电流等于流出去的电流。

在核衰变、核反应和粒子转化等微观过程中,电荷的量子性很突出。

原子核、粒子的电荷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所以电荷守恒表现为

电荷数的代数和守恒。

库仑定律  电学基本定律之一,描述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 的规律。内容为: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 线,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作用力大小与每个点电荷的电量成 正比,与两点电荷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大小写成公式是 FF kQ Q

= r12 2 ,其中 是静电力常量,k k = 8 988. ×109牛·米2 /库 。2 库仑定律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 1785 年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的分析得 出的。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点电荷;点电荷静止;点电荷在真空中。

在空气中库仑定律近似成立。

点电荷是没有大小的带电体,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的带电体(包 括电子、质子等)都有一定大小,都不是点电荷。当电荷间距离大到可 认为电荷大小、形状不起什么作用时,可把电荷看成点电荷。

对非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可看成许多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叠 加。静止点电荷对运动点电荷的作用力可用库仑定律计算,但运动点电 荷对静止点电荷的作用力一般不能用库仑定律计算。

库仑定律中平方反比关系的精确的实验验证,是通过导体静电平衡 时电荷分布于外表面来进行的。1971 年的实验表明,与 2 的误差不大于 2×10-16。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都是平方反比的关系,这两个定律间 是否有联系至今还不清楚。

点电荷 Q、Q的相互作用实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Q产生电场 E, E对 Q有作用力。Q产生电场 E,E对 Q有作用力。

均匀带电球面或均匀带电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集中于球心的 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效。

应用库仑定律时要注意分析两点电荷的电量和它们间的距离。例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A、B 带电为+Q 和-2Q,相距 r 时作用力为 F。如拿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 C(带电为-2Q),C 先与 A 接触

则 、 带电为C A −Q,然后 与 接触则 、 带电为C B C B − Q, 移走后,C 2

5 4 使 、 相距为A B r 。这时 、 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B F。

2

5 4

库仑定律应用思路  应用库仑定律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这实质 是一个力学问题,应该按力学概念、规律来分析解决。要注意的是库仑 力的特点。①两点电荷间库仑力大小相等,不是电量大的受力大;②库 仑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接线,画图表示库仑力方向。

例 1.带电量为+4Q 和-Q 的点电荷 A、B 相距 l,要求引入第三个点电 荷 C,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处于平衡状态。求 C 的电荷和位 置。根据每个电荷受其他两个电荷的库仑力作用和平衡条件,我们先判 定出 C 一定位于 A、B 连线上 B 的右侧,设距 B 为 x。C 应带正电 Q

对每个点电荷建立平衡方程为(电量都取绝对值)。

A k 4Q Q

(l + x) = k + Q 4Q Q l

C

2 2

: · ·

B k k Q Q x C k

(l + x) = k Q Q x

C 2

2

C 2

: ·

= ·

: · ·

4 4

2

Q Q

Q l Q

C

C

3 个方程任取其中两个联立解得:Q=4Q,x=l。

例 2.带电量均为+Q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 2l,在它们联线中点 O 有 一点电荷-q,把-q 沿两点电荷联线的中垂线移动一距离 x,-q 受点电

荷+ Q的引力为F =1 Qq,合力为 , 指向平衡位置 ,F O

l kQq

2 2 l2 cosθ cosθ =

x

l l F kQq

'。如果位移 极小,可认为 '≈ , ≈x l 2 l x = kx,即回复力 与位F

3

移 x 成正比。所以,-q 释放后将做简谐振动。

库仑  法国工程师和物理学家(1736~1806)。库仑从小就勤奋好 学,中学时爱好数学和物理。1776 年后他到巴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 关于摩擦的论文集是 18 世纪摩擦实验、理论之大成,库仑正确建立了摩 擦定律: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无关;滑动摩擦力 与滑动速度无关;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库仑对摩擦的出色研 究受到法国科学院的奖赏,被选为科学院院士,库仑还研究结构力学、

砖建筑、梁的断裂、扭曲等,是 18 世纪欧洲伟大的工程师之一。

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发现电的相互作用后,库仑发明精确测量微小力 的扭秤。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归纳得出磁极相互作用的磁库仑定律和点电 荷相互作用的电库仑定律。库仑在实验中为解决测量电量的困难,巧妙 地利用对称性,将一个带电金属球与另一个同样材料做成的完全一样的 金属球接触后分开,则每个金属球的带电量都是原来电量的一半。著名 的点电荷相互作用的库仑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实验定律,有很重要的意 义。

电场  电磁场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物质。电场的基本特性是对静止 或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电场对电荷作用力的大小为 F=qE,正电荷受力方 向与场强 E 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场强 E 是描 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为形象描述电场的分布,我们画电力线作为辅助 工具。

电场有两种:(1)电荷激发的电场。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叫静电场。

静电场的电力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或从无穷远到无穷远。静电 场力移动电荷做功具有与路径无关的特点。可引入电势、电势差描述电 场,又可画等势面形象地说明电场的分布。电荷激发的电场又叫做库仑 电场。(2)变化磁场激发的电场。又叫感应电场或涡旋电场。感应电场的 电力线是闭合的,没有起点、终点。闭合的电力线包围变化的磁场。

空间中各点场强的大小、方向都相同的电场叫匀强电场或均匀电 场,匀强电场的电力线是疏密相同的平行直线,等势面是疏密相同的平 行平面。

两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静电场产生的。

电场强度  描述某点电场的特性的物理量,符号是 E,E 是矢量。

电场强度简称场强,定义为 E = F , 的方向与正检验电荷 的受力方向

q E q

相同。场强的定义是根据电场对电荷有作用力的特点得出的,对电荷激 发的库仑电场和变化磁场激发的涡旋电场都适用。场强的单位是牛/库或 伏/米,两个单位名称不同大小一样。场强 E 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 受的电场力,E 的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

电场的特性是对电荷有作用力,电场力 F=qE,正电荷受力方向与 E 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力方向与 E 方向相反。电场是一种物质,具有能量,

场强大处电场的能量大。

根据场强定义和库仑定律知,静止点电荷 产生电场的场强Q E = k Q , r2 r 为该点 P 到 Q 的距离。Q 为正电荷时,E 的方向沿 QP 连线背离 Q。Q 为 负电荷时,E 方向沿 QP 连线指向 Q。几个点电荷或其他电荷产生的场强,

可看成许多点电荷产生的场强的叠加。

已知电场强度可判定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电介质(绝缘体)的电 击穿与场强大小有关。

电力线  为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 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力线的疏密 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

法拉第提出力线概念。他用磁力线描述磁场,用电力线描述电场。

法拉第认为电力线、磁力线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力线像橡皮筋能够 收缩具有张力。法拉第用力线概念研究电场、磁场。麦克斯韦在法拉第 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我们认识到电场是一种物质,

电力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而是我们人为地画出的形象描述电场 分布的辅助工具。

在没有电荷的空间,电力线具有不相交、不中断的特点。静电场的 电力线还具有下列特性:(1)电力线不闭合,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2)电力线垂直于导体表面;(3)电力线与等势面垂直。感应电场的电力 线具有下述特性:(1)电力线是闭合的;(2)闭合的电力线包围磁力线。

一些典型的电场的电力线如图所示。

知道一个电场的电力线,就可判定场强的方向和大小,就可画出等 势面,能判定电势高低(沿电力线方向电势降低)。

应该注意,一般说电力线不是电荷的运动轨迹。根据电力线方向能 确定电荷的受力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不能确定电荷的速度方向、运动轨 迹。电力线是直线时,电荷运动速度与电力线平行或静止,电荷运动轨 迹与电力线重合。

如何确定场  强求场强是分析求解电场的基本问题之一。根据的概 念、规律有:

(1) 场强定义。已知电荷 和所受的电场力 ,可根据定义 q F E = F 求 q

场强。

(2)点电荷场强和电场叠加原理。已知点电荷的位置和电量,可用点 电荷的场强和电场叠加原理求总电场场强。

(3)场强与电势差关系。在身强电场中E U,已知电势差 和等势U

= d

Dalam dokumen 高中物理学习词典 (Halaman 125-134)